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_分节阅读_第238节
小说作者:caler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33 MB   上传时间:2014-04-08 20:38:48

  “不过看这队形。”梁瑛在乱糟糟的朝军之后隐隐发觉了飞扬的尘土,心中自有一番算计。“好了,咱们回去,也省得探马放不开手脚!”

  梁瑛回去向何叔治报告了自己的发现,何叔治想了想作出决定:“立刻派人通知水兵上岸接替高原郡城防务,待其接防后,原驻城内一旅三团过江扼守浮桥兼作后援。”

  原本何叔治这也是亡羊补牢略尽人事,但北朝鲜军的行动缓慢却给郑军以从容调度的时间——永兴城里的朝军虽然只有三千兵,但成分复杂,有出自五卫都总府、五军营、三内厅的中央禁军,有来自咸镜道和咸兴府的镇兵,还有收拢自地方豪强的民兵,这些军队互不统辖,又彼此敌视,赵楠乔花了极大时间才将他们调度一致——此时郑军漂在永兴湾上的船队已经接到命令派出船上水兵登陆了。

  闹哄哄的拖到了午时左右,郑军坐在地上已经吃完了午饭,朝鲜军才缓缓的出现在地平线上。郑军又休息了片刻,自觉吃食已经悉数消化了,才站起来列队,此时朝军也已经站定,正想喘上一口气,却见郑军主动逼了上来。

  见到郑军主动出击,赵楠乔立刻作出了应对。来自汉城禁军系统的鸟铳手很快排成三列,第一列半跪,第二列站直,第三列预备,只等郑军踏入射程便要开火射击。几乎同时,北朝鲜军拥有的几门虎蹲炮、佛郎机炮也次第排开,只等郑军送上门来。

  但排成横阵的郑军两个团没有推进几步,从团与团之间的缝隙中便驶出几匹拖着火炮的骡马来。远眺到这一幕,朝军上下骚动,一个个不知所措。不得已,赵楠乔只好派出亲兵约束阵列,同时派大嗓门的部下晓谕全军“郑军的火炮不是红夷大炮”。

  郑军的二寸火炮的确不是红夷大炮,炮身材质也不是更合适造炮的海军黄铜,但如今的郑藩军用火炮的精铁炮胚全部经过反复锻打,内中绝无气泡砂眼,原来广泛使用的中心冷却法也被油浸钻膛法加旋磨切削法取代,内膛光洁度更高,火炮极限装药量也更多,自然射得更远。若不是现阶段无法在钢胚上钻孔切削,以现在郑藩利用蓄热室和碱性耐火砖技术可以直接产钢的能力,全部换成钢炮也并非不可能。

  而赵楠乔轻视郑军炮小的后果也在稍后一会得到了教训:数枚铁弹越过朝军火炮和火铳无法还击的距离重重砸在朝军行列中,把赵楠乔最看中的火器部队打得鬼哭狼嚎。

  看到原本完美的阵形被快速发射的郑军炮火打得七零八落,赵楠乔吃惊之余只好命令咸镜道的镇兵和道内民兵立刻出击。但郑军炮击的声势震慑了这些战斗力更弱的家伙,不得已赵楠乔只好下令斩杀了数名逃兵和几名违抗军令的军将以为震慑。

  在各自官长们督促下,胆气不壮的朝军靡集在一起杀了出来,在他们看来,这样似乎能给他们更多的勇气,使得他们不必害怕郑军猛烈的炮击。但他们错了,在冲锋过程中,郑军劈头盖脸发射过来的实心弹、霰弹、链弹让朝军知道了什么是死亡的恐惧。而且等他们好不容易突破了郑军炮击线,等着他们的却是郑军排铳引发的新的金属风暴。

  “就在现在。”正当北朝鲜军在郑军构筑的火网中挣扎的时候,躲在朝军背后的东蒙马队似乎找到了出击的时机,桑噶尔在马上大声疾呼道。“成吉思汗的子孙,阿弥陀佛庇佑你们,杀光那些南蛮子,出击!”

  四千多只马蹄上下纷飞着,隆隆的敲打着地面,引起一阵无形的涟漪。

  “来了。”早有准备的何叔治感受到了大地的波动,面无表情的下令道。“变阵!”接到命令,两个突前的团很快变成空心方阵,六门火炮也被拖上骡马拉了回来。“命令一旅一团和二旅二团做好前压的准备……”

  郑军的排铳因为正面收窄而变得稀疏起来,但北朝鲜军却没有利用这个机会突进,反而被背后响起的马蹄声而下意识的向两边溃散开去。

  “混蛋!”冲着最前头的古乃是阿荣旗内的一名台吉,作为台吉他是没有领地但有几名替自己放牧的属丁的,正是如此,过着不上不下的日子的他才起意到朝鲜来捞一票,不过钱财是捞到一些了,但有没有命享用却要看今天的结果,因此他对面前怯弱的朝鲜兵甚是不满,但不满归不满,接下来却只能靠自己了。“是勇士的就跟我冲!”

  越过了四散奔逃的朝鲜兵,一分为二的东蒙马队分别向两个团的空心方阵扑去,不少人已经将马弓擎在手上,只等靠近了就放箭。但是如火山喷发,郑军不断射出铳弹,打倒了一个又一个的蒙古骑手。当然,在清军的反击下,两个方阵也受到了不小的损失。

  但除了少数最骁勇的勇士驱马跃入铳刺林中被扎得头破血流颓然倒地外,其余的蒙古兵依旧无法驾驭自己的爱马破开郑军的阵势,关于这一点,迷信的蒙古兵只以为喇嘛的法力不足以驱散郑军带来的邪魔。不得已,看到郑军后列还有一阵的蒙古兵便舍弃了当前难啃的大敌,向新的目标转身扑去。

  可这么一来,不但马速没有余地提高,背后又露了出来,结果遭到前后攒射,只打得人马尸横遍野。

  “败了!”还没等第一线的蒙古兵涌起这个念头,几个旗主札萨克、贝勒、贝子便已经带着身边的亲随转身而逃,由此胜败成为了定局,只是苦了少数冒死突入郑军行列的蒙古勇士,白白断送了性命……

  “第一旅立刻夺取永兴,随后直开咸州、咸兴府。”何叔治如是命令着。“被俘朝军一律押往西归浦。”朝军押到西归浦之后将转运琼州石禄为奴。“检视蒙古伤兵,衣着普通的直接处死,衣着华贵的,同样送往西归浦,那里有人说不定能用上他们……”

  第355章 朝鲜之战(十)

  “真是一群混蛋。”桑噶尔和苍津等东蒙王公败逃的消息辗转传到椿泰的耳中已经是五月初了,埋头在锦江防线搞拆迁的他好不容易把大部分的哨楼和七处小型堡垒逐一攻克、摧毁,还没等向大中型堡垒动手就得了这个噩耗,怎么不让这位铁帽子气急败坏呢。“抢东西厉害,跟自己斗狠,碰到海逆就蔫了,什么玩意!”

  “王爷,别骂了,骂也不成事。”熊岳副都统卓奇看到椿泰暴跳如雷的样子,急忙出来劝阻。“现而今咸镜道全失,海逆指日就要攻进平安道,万一截断了我军后路与粮道……”

  卓奇没有继续说下去,但在场的人却都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一时间都陷入了沉默。

  正当帐内气氛压抑,众人各怀心思的时候,参战的护军营正黄旗下第三参领佳莫突然语气颤抖的说道:“有古怪。咱们打到现在看到的都是朝人,先前的郑军哪去了,该不会都去了东面吧,这,这不对啊。”

  吉林方面派来的库雅喇佐领达俺这几天一直听佳莫吹嘘自己的经历,猛然间听到佳莫说什么不对,他当下也是一激灵:“没错,海逆打江南的时候就是黑虎掏心直扑江宁,如今迟迟不动,该不会是打平壤的主意吧。”

  他这么一说,大营就乱了,有人说不是平壤,应该是汉城,有人说别管什么汉城,平壤了,赶快往回跑吧,一时间七嘴八舌的,让椿泰脸上的表情说有多精彩就有多精彩。

  正当椿泰准备暴喝一声,压制这些旗人将领的骚动之际,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了,一名报信的分得拨什库在帐外喘着粗气:“大帅,汉城急报!”

  边上的戈什哈很快拿着一封告急信走了进来,椿泰打开一看,脸就垮了:“海逆的炮船又驶入汉江了,看起来是被尔等说中了,海逆确系要断了我军的粮道后路,把我万余大军困死在忠清道这片群山之中。”

  边上此时反倒没有声音了,众人正等着椿泰下令撤退,却见这位王爷眉毛一竖:“海逆倒是好算计,可本王偏偏不按他们的路数走,来人,下令明日总攻,拔了眼前的主堡,大军直扑光州,先荡平了南朝鲜伪朝,我看海逆还有何依仗。”

  “不可,”镶红旗满洲副都统孙渣齐话一出口就知道不好,但椿泰此番做派明显要人背黑锅,他若是现在不背,到时候损兵折将,他也难以在康熙面前讨好,因此他只好硬着头皮往下说。“王爷,前几日我军攻打若干小堡已经折损了近千八旗子弟了,如今再打比小堡更坚固的大堡,王爷,旗人可是国家柱石啊!”

  “王爷,孙大人不错。”卓奇此时也不敢坐观孙渣齐的孤军奋战,所以跟着帮腔道。“即便我军不计伤亡拿下了大堡,然后长驱直入光州城下,可南朝鲜的伪王依旧可以退往晋州、庆州,逼急了还可以效仿南宋高宗逃亡海上,我军又如何能追上,万一这边没追上,后路又断了,王爷,如今国势危急,咱们满人可不能再过多折损了。”

  尽管孙渣齐和卓奇都已经帮椿泰铺好了下坡的台阶,但椿泰还是要再做作一番,当然,这也是为了向康熙做个交代,看,我不是为了自己逃命,而是为了保全满人统治中国的根本。

  “那按你们两个的意思,是现在就退兵喽。”

  孙渣齐和卓奇对视一样,心中各自暗叹一声,然后同时俯身,用几乎一致的声音回复道:“正是,还请王爷立刻颁下撤兵的将令!”

  “你们都是老行伍了,”椿泰点点头。“既然是你们说的,本王只好从善如流,就这样吧,各参领、佐领回营整顿兵马,我们这就回保汉城。”帐内各将乱哄哄的站起来应声而去,但椿泰却留住了孙、卓二人。“你们说,退到汉城可以了吗?”

  孙渣齐和卓奇当即一愣,汉城是朝鲜王庭所在,谁占据了汉城,至少大面上是正统的象征,但椿泰的想法他们也了解,谁让汉城位于汉江边上,整天对着郑军舰船的大炮总不是个事,更何况北面的粮道还是不安全。

  一念及此,孙渣齐建议道:“汉城的确不甚安全,要不我军退往开城如何?”

  松京开城府既是京畿四都之一又是高丽时期的王京距离汉城也近,虽说没什么王气,但胜在跟康熙交代起来也不算太难看,所以孙渣齐才会如此建议。但是他却没有揣摩透椿泰的心思,所以只收获了椿泰一阵摇头。

  “开京啊,是不是也太近了。”椿泰当然有自己的理由。“边上就是海州,万一……”

  “王爷说得有道理。”卓奇也不太赞成退到开城为止。“海逆老于舟师,因此甚有可能在海州登陆,不但可能在海州登陆,更有可能在南浦登陆,直接攻取平壤。”卓奇这是捡起了刚刚达俺的分析。“所以至少要退到平壤才保险。”

  “照卓大人这么说,海逆还有可能驶入鸭绿江截断义州与辽东的联系呢,要不咱们直接退回盛京得了。”孙渣齐这话听起来语气有些冲,但他的本意却是担心来自北京的问责。“直退平壤,皇上那边可是不好交代啊。”

  “不退不行啊。”卓奇有自己的观点。“退到平壤或能保住黄海、平安、咸镜三道,若是退到开城,一旦有失,整个朝鲜就要拱手让给海逆了,想来皇上一向圣明,只要禀明了这一点,皇上应该能体谅王爷和你我的决定的。”

  “退到平壤,可保平安道是不假,但黄海道和咸镜道?”孙渣齐有疑惑的眼光看着卓奇,心中暗想,这不是欺君什么是欺君。“还请卓大人教我。”

  “海逆的兵制,五千人为一师,出兵或一师,或数师,”卓奇虽然是熊岳副都统,但跟郑军对上了,自然对对手多有研究。“用在朝鲜多少人马我们还不清楚,但绝不会太多,若是有三师、四师那就直接和我军交战了,断不会藏头露尾鬼鬼祟祟。”这个判断让孙渣齐和椿泰频频点头。“如今东线报五千,那么止多在南线还有一师,以两师万人计,即便得了汉城,也绝不敢轻易北进黄海道,如此一来黄海道必成为朝廷大军与海逆之间互相争夺彼此拉锯的战场,自然不能说全丢了吧。”

  椿泰当即应道:“却是如此,必是小股兵马互相争锋之所。”

  卓奇又道:“等退回了平壤,即便扣除伤亡,我军也有一万五千之数,如此大军,自是不可能顿兵一地,那清剿侧翼,驱除咸镜道也是题内应有之意,如此咸镜道也不算沦丧吧。”

  “这怎么算是沦丧呢,应该算做是从海逆手中光复才是。”椿泰越听脸上的笑容越盛。“不过单凭我军一部,力量稍显单薄了,至少要再把东蒙马队拉上,这些蒙古蛮子吃了大亏,正等着舔舐伤口等着报复呢,本王就给他们这个机会一雪前耻。”说到这,椿泰主意已定。“那就提前跟嵩祝打招呼,让他把粮台迁回平壤去。”

  清军撤退了,已经岌岌可危的锦江防线保住了,朝鲜人却摸不着头脑一样在原地坐等了三天。直到北面有义民过来报告说清军已经弃了公州、清州,南朝鲜军这才小心谨慎的派出探马北上打探情报。不过,当清军放弃汉城、攘挟北朝鲜王庭北返的报告稍后传到,南朝鲜王庭顿时像打了兴奋剂一样亢奋起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93页  当前第2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8/4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郑之我是郑克臧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