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_分节阅读_第270节
小说作者:caler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33 MB   上传时间:2014-04-08 20:38:48

  “总算是结束了。”等一众使者退下,诸葛枫叶冲着一旁的银振东言道。“银大人倒是会扯虎皮啊,倒是搞得本官有些忐忑不安,要是穿帮了,须不好交代啊。”

  “诸葛大人这话就不对了。”银振东含笑言道。“这可不是诸葛大人私见内藩,而是一众内藩听说大人衔王命而来,心生仰慕,非要聆听大人待王上训令,大人推托不得,这才代为安抚一二,如此又如何会穿帮,又哪里不好交代了。”

  银振东的强辩让诸葛枫叶连连摇头:“银兄好口才,死的也能说活过来,本官自愧不如。”

  说笑了一番,诸葛枫叶又道:“关于请西洋舰队帮忙封锁凌牙门北海峡的事情,刘翔刘大人的回信已经来了,刘大人已经同意了,不过他只能留在凌牙门十天。”

  银振东算了时间,颇有些不满足的言道:“十天,有些短了。”

  说归说,银振东也明白,在没有接到上级军令的情况下,刘翔给出十天的宽限已经算是帮了西渤泥大忙了,为此,他很快站了起来:“如此,下官还要督促下去,今日务必要装船完毕,争取明日一早出发。”

  “银大人尽管去忙,”诸葛枫叶理解的回复道。“不必陪着本官这个闲人。”

  银振东匆匆而去,暂时无事的诸葛枫叶坐在闷热的屋子里也感觉不太舒服,于是换上一身青袍、带着两名护卫飘然离开超勇堡。这倒不是当了四品官的诸葛枫叶想搞什么微服出行的戏码,而是他想亲眼看看西渤泥的发展,虽然他回到武昌后不一定能有机会面谒郑克臧,但万一上面有人问起来,他也好言之有物。

  当初建立超勇堡是作为军寨使用的,因此大部分的早期移民是在堡外居住的。后来因为陆陆续续发生过土人袭击事件,因此在超勇堡外便用木栅栏围了一道矮墙。这道矮墙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口的增多,不断向外扩张,并且由原来的一人高的木墙变成了一人半高的水泥墙。在这道护墙之内,聚集着三千另七户汉族移民的三分之一。人既然多了,各种买卖也兴盛起来,酒肆、布店、杂货铺、粮店、铁匠铺、水龙会甚至妓寮沿着十字大街沿线排布,繁华程度已经不逊内地小县。

  “小二,来一壶茶。”诸葛枫叶带着护卫走进一家酒肆,虽然挂着酒招,但闲暇的时候肯定也做些供人歇脚的小买卖,因此倒也不突兀。“再来几个果子”

  “来了,”小二招呼着,很快端来茶具和一些鲜果和干果,无非是菠萝、龙眼之类本地水果和芒果干、香蕉干之类的。“这是用本地金银花冲泡的凉茶和一些果子,几位老爷且慢用,若是还要些什么,尽管招呼,本店的烧鸡可是一绝……”

  诸葛枫叶冲着推销商品的小二招招手:“小二哥,烧鸡不急,我可否问你几个问题?”

  说着诸葛枫叶冲着护卫一使眼色,当即有一名护卫掏出一枚银贯丢在桌上,看着在桌上犹自打转的银贯,小二眼睛一亮,点头哈腰道:“这位老爷想问什么,小的当知无不言。”

  “小二哥是什么时候来西渤泥的,怎么就做起了这个营生,都护府没有分田给你吗?”

  “这位老爷大约是前两天来的大官的师爷吧,别问小的怎么知道的,咱们超勇堡就这么大,什么事情半天就能传遍了。”小二冲着诧异的诸葛一行回应道。“若您不是朝廷大官的师爷,您老怎么可能问我这些问题,而且您老的官话可跟咱们不一样。”

  诸葛枫叶也轻笑起来:“好机灵的小二哥,说得没错,这些问题能回答吗?”

  小二则反问道:“那您的银子,我能拿吗?”

  诸葛枫叶的笑容更盛了:“怎么不能拿,难道我堂堂师爷还舍不得一贯钱吗?”

  “那好叻。”小二伸手把银贯抄到手里,仔细一看。“是朝廷的新银钱。”

  诸葛枫叶有些怀疑的问道:“怎么,西渤泥不能用吗?”

  “能用,不过比荷兰人的马钱价值要低。”这是当然的,马钱重库平八钱六七分至九钱二分,含银量平均在八成以上,远比保康钱的含银量要高,自然价值不如人家高。“咱们这马钱、佛头洋、十字钱见得多,朝廷的饼钱倒是见得少。”解释了一番后,小二开始回答之前的问题。“小的我是武定二年才来西渤泥的,当初都护府也给了一百亩的田土,但是我这个人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在田里刨食委实有些不惯,再加上刚来的手中没有积蓄,不像大户人家手中有奴婢,所以一咬牙把田土租给了出去,换得一些银钱在城里开了这么一个店。”

  所谓西渤泥的大户大都是当初草创的时候就地落籍的各种老兵,他们手中有钱,都护府又给了大量的荒地和一些被俘的土人奴隶,这些年经营下来,倒也成了一方大户,不过人都是欲壑难填的,有了钱更想要更多的钱,所以想尽办法扩充手中的田土,自行开荒是一宗,从新移民手中租佃土地又是一宗。

  郑藩的国策是不拘兼并,因此对于大户的行为,诸葛枫叶倒是并不在意,只是冲着小二拱拱手:“倒是失敬了,原来阁下还是老板,那这么一个店的生意如何?”

  “倒是还能维持。”即做老板又做员工的小二含笑应道。“城内有一千来户人,总有些不想在家里吃食的过来坐一坐,而且小店的烧鸡也是一绝,每日总有人过来买些回家。”

  诸葛枫叶点点头:“既然生意不错,怎么不买几个奴婢回来帮工啊。”

  “倒是买了一个,只是粗苯的很,”小二苦笑道。“端茶送饭不是砸了碗就是把菜搁到客人身上,不但帮不了忙,反过来倒是添乱,所以只能留在后厨帮着劈柴烧火,干些粗使活计,就连做菜还要小的老娘和媳妇帮忙。”

  “土人还是要从小买来调教的好。”诸葛枫叶评价道,这个时候一个客人进店,诸葛枫叶便道。“就不打扰小二哥了,且自去忙去,对了,烧鸡既然好吃,便来一个吧。”

  店小二应了一声,转去招待新来的客人,诸葛枫叶于是一边坐着饮茶,一边等着烧鸡。

  然而小二刚刚进去报菜,新来的客人却转到了诸葛枫叶的面前,看着有些警惕的护卫,此人犹犹豫豫的问道:“这位大人可是姓诸葛讳枫叶?”

  诸葛枫叶一愣:“你认得本官?”

  “真是大人!”此人扬身长辑到地,起身之后惊喜交集的言道。“大人,我是鲜康鲜同豫啊,大人,不记得我了,当年我是第一队的班长,跟着大人和田超大人打过土人的。”

  “是你!”诸葛枫叶记起来了,说起来也是这个姓比较少见的原因。“真是你。”诸葛枫叶站了起来。“没想到还能遇上故人。”

  既然双方有了交集,鲜同豫便请诸葛枫叶过去坐,诸葛枫叶却让他坐到自己一席上来,经过一番谦让,鲜同豫还签坐在诸葛枫叶面前,于是两桌并为了一桌,鲜同豫原定的酒菜也上到了一起。

  双方推杯换盏喝了几口,诸葛枫叶便问道:“小邓啊,如今日子可好。”

  “好,好,”鲜同豫恭谦的回答道。“如今我也有十来顷地,二十来个奴婢,又娶了从椰城过来的婆娘,还生了几个小崽子,日子过得挺好。”

  “已经是大田主了。”诸葛枫叶显得很高兴。“对了,田里主要种些什么……”

  第402章 西渤泥都护府(五)

  “我种了一千亩剑麻。”鲜康如是回答道。“种了四年多了,收益还可以。”

  西渤泥这个地方的土著原本不事生产,饿了,地里拔几根木薯或是砍到一颗西米棕榈就是吃食,渴了,树上有椰子之类的水果,想要换口味了,河里、海边有的是鱼鲜、森林里还有数不清的猎物。既然物产如此丰茂,自然土著就养成了极度懒惰的性格。

  移民到此的黎、苗、瑶和山哈各族也是如此,一开始都护府还想让他们学着汉人的法子劳作,结果学了几天,发现自己以前的耕作方式已经足以保证一家人吃饱喝足了,这些少民也开始享起福来,只是比土著多了一项依据各自民族传统饲养牛羊鸡鸭而已。

  比起不成器的学生,汉族移民却不一样。尽管并非所有人都是好农夫、但凭着数千年积淀下来的精耕细作加上一年可以四熟的地理环境,汉族移民一旦站稳了脚跟,每季恐怖的稻米收获量,就让四邻的土著国家视为神迹。

  不过,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没粮食的时候就想着有一天能不愁吃喝,等满足了口腹之欲后却又觉得粮食太多太贱卖不出价钱。于是,在保证吃饱喝足的前提下,西渤泥的汉族移民自然而然的开始种各种植经济作物。

  那种什么经济作物呢?首先郑藩需求量最大的棉花是无法种植的,倒不是西渤泥缺水,而是西渤泥的水太多,造成棉田湿度太大,以至于棉花烂铃。棉花没有可能了,另一种纤维植物黄麻也不行。黄麻虽然喜欢高温多湿的气候,但种植环境还要求土质肥沃、排水好的砂壤土。西渤泥虽然土质够肥沃,但却不是沙壤土,因此不适宜种子顶土力弱的黄麻种植。

  棉花不行,黄麻也不成,那还有什么可种的。当然有,第一便是剑麻,虽然剑麻跟黄麻名字中都有一个麻,又都是多纤维植物,同样麻绳的主原料,但一个是龙舌兰属植物、另一个椴树科黄麻属,因此是完全两种不同的作物。虽然剑麻也喜欢沙壤土,但并不像黄麻一样要求严格,因此完全可以在西渤泥种植。

  “剑麻好啊,现在王上鼓励造船、开矿,麻绳这些东西是少不了的。”

  “大人说得是,我现在也后悔种的少了。”鲜同豫笑道。“像孙克尽家就一口气中了五千亩,如今可谓财源滚滚啊。”

  孙克尽?诸葛枫叶觉得这个名字听起来好像有些熟悉,好像应该也是第一批老兵中的一员,不过诸葛枫叶没有在意,只是问道:“除了剑麻以外,还有种其他的吗?”

  “有啊,藩上不是通过吕宋夷搞来了金鸡纳树的种子吗?我种了十亩,听说这树可是宝贝,不但自家得了寒热症可以医治,干皮、树枝还可以卖大价钱,太医院是有多少收多少。”

  金鸡纳树原产自被郑克臧称为南瀛洲的中南美洲,其药用效果早为泰西人熟知,早年还有泰西传教士用其治愈了康熙所患的疟疾,因此当郑藩与西班牙达成贸易协定之后,就第一时间向对方采购,这些年在东宁和琼州也有种植,但一颗金鸡纳树要成长十年以上才能入药,因此鲜康现在还没有获得具体的收益。

  “我还种了五百亩桑树。”鲜同豫继续说道。“主要供给自家养的蚕吃,少量也卖出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93页  当前第2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0/4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郑之我是郑克臧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