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_分节阅读_第298节
小说作者:caler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33 MB   上传时间:2014-04-08 20:38:48

  “福宁侯,自秦汉以来,历朝历代的王陵多有被盗窃者,何故,无非是因为贪图其中财物而已,所以孤以为祖宗不修墓室、施以薄葬并无不妥。”郑克臧看了看享殿外密植的松柏摇了摇头。“历朝历代以岁入之三一用来治穴,最终只能是拖累了中枢用度而已,此等愚行,孤不取啊。”看着欲言又止的郑聪,郑克臧摆了摆手。“再说了,先王陵寝就在侧近,孤这个做儿孙的,也不好僭越了。”

  郑克臧以人伦大孝为根据,显然是为了堵住郑聪及其他郑氏宗亲甚至未来朝臣之口,但郑聪却没有被说服,只见他据理力争道:“王上即将代明,日后就是一国之君,自然形势与先前不同,想来两位先王地下有灵,也当并无异议。”

  “福宁侯,孤意已决,就不必再劝了。”郑克臧坚定的说着,同时为了安抚有些失望的郑聪,他言道。“对了,福宁侯、宁阳侯还有秦舍,孤已经派人在先王陵寝之侧圈占山林,今后非有特旨黜废,但凡宗室谱牒所录之辈,皆可陪葬王陵。”看着又惊又喜的几人,郑克臧补充道。“譬如福宁侯等可以陪葬祖父陵畔、又如秦舍等可陪葬父王陵畔,尔等子孙也当陪葬在尔等身旁,这一整片就是我东宁郑氏的最后栖息地。”

  “臣等叩谢王上。”郑明第一个醒悟过来,于是拉着众人给郑克臧跪拜下来,不过他可不是单单为了谢恩。“只是,臣等以为尊卑有别,吉壤之地向来是皇气所归,非臣等可以僭越的,还请王上收回成命,臣等感激涕零。”

  “尘归尘,土归土,人生在世或说尊卑有常,至于去了幽冥,同为亡魂,说什么贵贱。”郑克臧不以为然的说到。“何况本是同根所生,尔等受了王气滋润又如何,只要这江山社稷还在郑氏子孙之手,你我万年安康就可保证。”

  郑克臧这话有些匪夷所思,但事实上他所想的还没有说出来,否则更会让郑聪等人惊恐莫名。是的,没有人会在王朝新肇之初就想着其灭亡的一日,历朝历代雄才伟略的开国之君或许明白迟早终有鼎革的一日,但也不会如两世为人的郑克臧如此通彻如此毫无忌惮。

  郑聪等人还是不肯,只是叩首道:“还请王上收回成命。”

  “起来吧。”郑克臧坚持道。“又不是让你们葬在王陵之内,只是在周边就近处安眠而已,如何有什么大碍,莫不是尔等心中有鬼,不敢直面先王?”

  郑克臧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郑聪、郑明、郑克爽等人又如何敢再推托,只好一个个站起来,此时就听郑克臧继续道:“走,陪孤去看看陵区的戍卫。”

  为了守卫这一片大约二千余顷面积的山林,郑克臧在明代陵卫和清代总管内务府大臣的基础上设置了由内务厅和宗人府联合派员组建的陵务处,置郎中两员,一人留守京师、一人驻东宁陵区现场,两人各有副手员外郎一员,分别负责文书往来和具体的陵区管理。

  除了内廷陵务处外,礼部还在陵区设有奉祀主事一员,驻留安平城堡的禁卫军也在陵区内分驻一个团的兵力。陵务处陵区郎中、礼部奉祀主事加上禁卫军分统三人组成陵区的最高管理机构——东陵承办事务所。此外,东宁留守对陵区有监管的权力并承担领导责任,南洋舰队及驻防东宁的龙骧军也对陵区有协防的义务。

  “王上,臣以为陵区周遭山林众多,以一团兵力日夜巡守或有不足。”等看完驻军的营盘,几乎没有存在感的郑克举突然进言道。“臣以为承天府、万年州或也应该分担一部分责任,譬如增设一两处巡检司之类。”

  “有些道理。”郑克臧深以为然的点点头,从某种角度来说,郑克臧并不担心大夏朝存续期间有什么人敢胆大妄为的前来盗墓——即便是岛上那些桀骜不驯生番也不可能轻易杀到东宁的统治腹地来——倒是某些周边的百姓可能回来盗采林木,这个时候用禁卫军来对付百姓就显得有些过了,倒是郑克举的建议较为合理。“且记下。”郑克臧向随行的内侍吩咐道。“着万年州在陵区增设巡检司两处……”

  “老大人,下官以为郑逆往东宁祭拜郑成功和郑经二寇,这对本朝而言可是一个好机会啊。”北京城内李光地的府上,一名大胡子的汉员正冲着半倚在太师椅内的老狐狸侃侃而谈着。“此时只要我朝南下,海逆必然调度不灵。”

  “张大人此言不妥。”还没等双眼微眯的李光地开口,旁坐的另一人就插了一嘴。“而今时至严冬,天寒地冻,大军行动不便,又如何能轻易南下,再说了,海逆沿淮严防死守,又在河南广布骑哨,朝廷大军若无一击制胜的可能,还是不要轻易出击的为好,否则郑逆虽远在千里,却也能从容回返。”

  “东宁离武昌岂止千里之远,郑逆没有可能这么快反应过来的。”字汝作的山东按察使张霖却对反驳者的话不以为然。“再说了,朝廷练兵多日,几百万两银子都投下去了,难不成因为天寒地冻就不能出兵了?昔日李愬雪夜入蔡州……”

  这典型是不知兵者在胡说八道,李愬雪夜入蔡州不过是七十里地的奔袭,所部不过万人,而要撼动郑军南线防务,动用十几万是最少的,单单为这十几万人运输粮秣就要数倍的民夫,在大冬天征发这么多的民夫结果只能是还没有跟郑军开战先要平定内乱了。

  “陕西扶眉上报有暴民抢冬作乱,甘凉也有回民反叛。”之前反驳张霖的刑科给事中汤右曾也不是军事专家,但他根据各地题本上的报告作出反驳。“再加上鄂罗斯和准格尔在外虎视眈眈,这个时候轻易南下,焉知道不是祸国乱政之道。”

  “难不成眼睁睁的看着郑逆篡位成功,眼睁睁看着重现南北朝的一幕吗?”张霖虽然是汉军镶白旗的出身,但在对待郑军的问题上,他显然比满洲主子更加心切,其中关窍在于丢了半壁江山后大批汉军旗及汉族官吏晋升困难,遭遇天花板的他们自然希望在战争中与祖辈一样,用汉人的血染红自己的顶子。“何况现在情况已经很明显了,南富北穷,此消彼长,怕是日后本朝再无南指的可能了。”

  “汝作兄,你的心情我理解。”李光地幽幽的开口了,由于郑克臧将其列为汉奸典型,安溪李氏也因此受到株连,所以他对郑氏是恨之入骨的,不过恨归恨,他还是要以康熙的意思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所以当听到以张霖为代表的一部分提出激进策略后,他不得不出言安抚。“老夫也恨不得生啖了郑逆的血肉,但是,一切还是要以大局为重。”李光地转弯抹角的说道。“皇上是千古圣君,可是被海逆逼迫如斯,眼下也不指望身后之名了。”李光地摇着头。“所以,一切当以本朝存续为第一要务。”

  张霖也是聪明到极点的人物,李光地虽然说得隐晦,但他还是听明白了,当即吸了口冷气:“老大人的意思是,皇上已经不想再度南征了?想就此跟海逆分疆而治?”

  “皇上的心思又岂是你我臣子可以揣度的。”李光地还是滑不溜手,但意思已经十分明确了。“不过国中财力困顿,你们不是不知道,所以,几年内多半还是要休养生息的。”

  张霖没有接话,汤右曾却跳了起来:“那八旗新军的火器还一个劲的再造?”

  “西崖啊。”李光地叹息一声。“不如此,皇上又如何能威慑海逆,又如何震慑四方宵小之徒!”

  真抱歉,不知道怎么啦,今年似乎没有淡季了,明天又要出一个新马泰十天的团了。

  第438章 浙西

  明泰顺二年、清康熙三十八年的除夕是郑克臧这一生渡过的最冷清的新年之一。说起来,这一天循着往年的惯例,抵台的郑聪、郑明与郑克爽、郑克举等宗亲陪郑克臧出席了安平城内的团圆宴会,宴会席上欢歌笑语看似热闹非凡,但是由于陈纤巧等妻妾子女留在武昌并未南下,所以郑克臧其实是孤家寡人。

  倒不是说郑克臧就是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但是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一路上各地呈献的美人还不能给郑克臧带来家庭的温暖。好在,这种日子很快就结束了,正月初一一早,郑克臧亲率在台文武并宗亲祭拜郑氏宗庙并两代先王陵寝,禀告即将代明的事实,就此完成了他来台的主要目的。

  正月初三,郑克臧只身北上,当日便抵达位于福宁直隶州的三都澳军港;正月初五,郑克臧又从三都澳出发,当日夜间驶入淑江。

  弃舟登陆的郑克臧旋即视察了白云山下正在建设中的台州新府城。台州府城原来位于临海,与临海县的县城同处一郭。早先根据郑克臧“附郭离城”的命令,临海县城迁至淑江以北,不过但是并没有建筑县城。

  郑克臧决定代明之后,重新分割省域将浙江省一分为二,其中以杭州为首府的浙西省由原浙江省的杭州、严州、衢州、湖州等四府外加原安徽省的池州、徽州、宣州等三府组成;而以台州为首府的浙东省由原浙江省的台州、绍兴、宁波、金华、处州、温州等六府外加原隶属福建的福宁直隶州组成。

  浙东省之所以不以名城绍兴和海贸大港宁波为首府是因为考虑到全省综合发展的原因。浙西地方山多、水多、唯有平原稀少,单靠农耕是无法满足百姓生活和政府收支的,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海贸及与海贸有关的工农业生产,而绍兴、宁波的位置过于偏北不利于辐射南境各府,倒是台州位于整个浙西的沿海中心点上且又毗邻金华、处州等内陆府县更利于形成浙西经济圈。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郑克臧才最终决定选择台州作为新省的省会。

  作为省会城市,台州府城自然要考虑其未来的容量及发展前景,如此一来,相对处于内陆的老旧府城就不再适宜了,于是郑克臧大笔一挥,将临海县城迁回旧址,而重新在淑江南岸的白云山下建设新的台州府城、浙西省城。

  当然作为一处未来省城,并非单单建设一座城市、围起城墙那么简单,作为配套的防务工程也必不可少,譬如扼制淑江口的君田山、小圆山、老爷山、太和山四处守备炮台,又譬如太平县(温岭)的玉环军港等等。

  由于郑藩的财力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因此浙西省城的建设进度严重滞后,当郑克臧莅临之际,他面前的这座新城不过只是略具雏形而已,离正式交付使用还欠缺的很呢。

  不过工程进度的延迟,并没有影响其中部分建筑投入使用,譬如浙西都督行辕、又譬如兼作浙西省库的浙西支度使衙门等等,因此郑克臧倒是不缺落脚的地方。

  “新昌府城的建设值得浙西效仿。”郑克臧对首任浙西都督柯鼎开如是说着,从语气上虽然听不出他有任何的不满,但熟知郑克臧脾气的柯鼎开却知道危机已经出现。“城市建设,官府忙不过来的,完全可以交给商人去做。”

  郑克臧的意思很明确,负责营建的中央工部和浙西工部完全可以集中力量先规划出城市的大小道路,至于道路两侧的建筑除政府用地以外,大可以发卖给商人经营,参照新昌府城建设的成功经验,官府不但可以从中获得足够的利益,而且可以节约人力物力用于更加重要的城墙建设,完全没有必要事事躬亲。

  “臣明白,臣这就安排下去。”柯鼎开连声应着,不过他还有些担心。“只是臣以为浙西的财力都被吸引到淑江港埠的开发去了,怕是民间无力再承应台州新府城的建设。”

  “柯卿,你小看了浙江商人的力量了。”郑克臧冷笑道。“就算浙西商人的腰包空了,不是还是浙东和福建的商人嘛,天下熙熙攘攘,都是为利而来,一座新省城将来会有多大的利,孤就不信他们看不出来。”看着还有些犹豫的柯鼎开,郑克臧承诺道。“这样吧,孤等等安排内务厅这边挤出一点钱来给天下商民做些垂范,不过卿不能糊弄寡人,千金市骨,孤花了钱,这最好的地自当留给内务厅才是……”

  “王爷不好了,郑逆动手了。”尽管现在是正月里,但是由于郑克臧已经到了台州,得到消息的浙西驻军自然再也顾不得休什么年假了。“老奴在后岙那边藏了条船,王爷赶快带着世子他们逃吧,老奴会拖住他们的。”

  “逃,逃到哪里去?”正抱着新生的儿子看着王妃作画的高塘郡王朱和渂惨笑着坐在椅子上。“想来此刻海上已经密布郑家的舟船了吧。”朱和渂对着面前忠心耿耿的老仆摇了摇头。“逃不掉的,郑家以水师起家,到了海上又有谁能逃脱他们的追捕。”

  忠仆跪倒在地苦劝道:“王爷,那也不能坐以待毙啊,大明江山……”

  “大明江山早亡了。”朱和渂打断了对方未尽之言。“早在永历爷战死在缅甸,大明江山就完了,之后剩下的只不过是郑家的玩物。”朱和渂直起身。“自从父王和皇爷爷先后离世,孤已经明白最终的结局了,当年太祖是如何对待小明王的,今日便报应在我辈身上,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成王败寇吗。”朱和渂拍了拍痛哭流涕的老奴的肩膀。“好了,不用哭了,李伴伴,你去把那东西拿来吧,是该上路了。”

  “王爷,不能啊!”抱着朱和渂腿不撒手的李姓宦官哭哭啼啼着。“王爷不能啊!”

  “起来,放手。”被限制了自由的朱和渂有些着急了。“郑军就要冲进来了,李伴伴难道想看着孤受尽委屈折磨后才毫无尊严的去死嘛,什么,不想,那还愣住干什么,还不赶快去和药,晚了可就来不及了。”

  李姓宦官哭哭啼啼的奔入后殿自去取水和药,趁着还有时间,朱和渂用不舍的眼光看了看面前的妻子以及手中的男孩,用颓唐的声音言道:“都是孤拖累了你们……”

  “王爷这是什么话。”高塘王妃也是明室忠臣之女,否则也不会在此前嫁入境况危恶的高塘王府了,既然是忠臣烈女,自然也是有气节的,所以王妃淡定的表态道。“不能同生,却能同死,这是妾身的福分。”话虽如此,但是看着朱和渂手中的孩儿,小妇人的脸上还是露出了一丝不舍。“只是可怜了玉儿,尚不足岁,就要陪着你我夫妻同去黄泉了。”

  泪流满面的李太监托着一个放置着三杯茶的木盘走了出来,此时兵荒马乱的高塘王府里乱作一团,不少以为要受到污辱的宫女已经悬梁自杀,还有些忠心耿耿的太监也选择了投湖,只有那些是郑藩派来监视朱和渂的宦官此刻神气活现的维持秩序,但是前朝皇太孙的积威尚在,还没有人敢直接冲入这间小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93页  当前第29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8/4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郑之我是郑克臧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