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_分节阅读_第438节
小说作者:caler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33 MB   上传时间:2014-04-08 20:38:48

  此外,华夏兵部还根据古晋在漠北使用骑兵的经验,将现有骑军、骑步军各师的编制由原来的三个旅九个团缩编为两个旅四个团,师直属的中垒、辎重、甲骑、炮军各团和独立游骑哨则不作变动。这样一来,骑军师和骑兵军师的兵力将缩编为六千人,或以此平衡骑军、骑兵军与步军之间的军费支出及更有效的使用骑兵部队。

  再加上海西、山东匪患平定后,原来用于剿匪的两个师次第裁撤,今后几年内,夏军野战部队将暂时保留二十四个步军师、十二个骑步军师、十二个骑军师、十八个枢密院直属独立重炮团和八个枢密院直属攻城炮团在内的四十三万人,其余四十万人将全部转为真正意义上的地方镇军。

  不过为了防止镇军在地方化后战力迅速弱化,华夏兵部随即制定了有关移镇的新制度。

  新版移镇制度分为省内移镇、国内移镇以及镇军与野战军之间移镇等三个层级。

  根据移镇制度的规定:每两年,省内驻军要进行换防,同时原守备团与机动团、机动旅之间实施轮换;同样是每两年,各省驻军间也要分别交换若干团的兵力;在各省大换防的同时,兵部和枢密院也将对各野战师进行考核,在各师中抽选一个考评最差的团与各省驻军交换。如此一来,或可以保证夏军整体战力的均衡和分层控制。

  就在华夏国内围绕整军、划区和太平冶铁场出售问题风起云涌的时候,夏葡在凌牙门的谈判最终达成了一致。说起来,这既有凌牙门周边夏军数十艘巡洋舰的威慑之功,也有法国人的帮衬之力——在夏荷战争一触即发的当口,摸清楚夏军实力的葡萄牙人生怕引火烧身,让夏军在击败荷兰人之后进一步将葡萄牙人从东南亚及印度驱离;而法国人引导华夏使团前往欧洲的行动,又使得葡萄牙人禁止华夏进入其殖民贸易点的企图全盘落空。在失去整个东方的威胁下,葡萄牙人不得不作出让步,当然华夏方面也作出了应有的姿态。

  华夏武成十六年(西历1714年)三月十一日,夏葡两国正式签订《凌牙门条约》。

  条约规定:华夏在果阿设立国信使馆、葡萄牙在澎湖设立领事馆,两国正式建立平等的邦交关系;华夏同意葡萄牙人在接受检查后携带无害的商品进入澎湖、呔泥交易,葡萄牙方面则同意华夏商船在接受检查后携带无害的商品进入阿镇、帝汶、迈拉蒲尔、果阿、第乌岛、巴齐亚姆、达曼及葡萄牙在波斯、阿拉伯、非洲的各个港口贸易;华夏承认葡萄牙现在帝汶、阿镇及印度、波斯、阿拉伯、非洲的领地,保证不会加以侵犯;葡萄牙承认华夏在东南亚及太平洋各岛上的领土、宗主权不可侵犯;华夏同意恢复澳门教区,但澳门教区的教士在传教时不得触犯华夏的法律,不得深入华夏方面禁止进入的地区传教;葡萄牙同意在未来华夏与欧洲各国在印度、东印度群岛发生冲突时保持绝对中立……

  葡萄牙人重新获得了东方贸易的准入证,这对缓解其国内窘迫的财政状况有着不小的帮助;而破坏了葡荷联盟的可能,让葡萄牙人在未来英夏冲突中保持中立,对于树敌太多的华夏来说也是以夷制夷的一种策略。此时,随着夏军在苏禄、凌牙门地区的集结完成,夏荷战事已经进入了一触即发的倒计时了。

  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自然没有想到形势发展的如此迅速,还在等到欧洲派来援军的巴达维亚总督和评议会只能下令集合现有全部力量予以对抗。为此荷兰人拼凑了大约四十艘四十门炮至七十门炮的军舰以及大约六十艘武装商船,组成爪哇及香料群岛两个舰队,试图以此阻挡夏军可能的攻击,同时,荷兰人还征召了三万多土著士兵与现有六千多荷军一起进驻安汶、马鲁古群岛、班达群岛、爪哇本岛、南苏拉威西岛等地要塞。只是考虑到杀害华夏侨民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那些反应过度的评议员们才没有匆忙间对各地的移民举起屠刀。

  除了紧急调动兵力外,为了施展缓兵之计,荷兰人还假意派出使者前往凌牙门。试图以放弃整个斯里兰卡为诱饵,诱使夏军暂停军事行动,从而给联合东印度公司更多反应时间。

  华夏方面自然不为所动。是年,三月十七日,总督衙门特使李龙与戈阿(望加锡)苏丹签订秘密协定,帮助戈阿苏丹驱赶领内荷兰殖民者。戈阿苏丹在协定中承诺,在重新获得独立后,将与华夏正式签订保护条约,成为华夏麾下的被保护国,并给予华夏与戈阿独家通商的权利;华夏则保证用稻米、丝绸、棉布、精铁等货物来换取戈阿出产的胡椒,并以随船运来的五千柄精铁长矛、二千把精制砍刀、五百支燧发步铳、十门六分炮、五百桶火药为代价购买了戈阿苏丹势力范围以外的基洛拉拉基山以北的整个米纳哈萨半岛。

  将不是自己的东西卖了高价之后的望加锡人,很快完成武装并向荷兰人的各处据点发动进攻,虽然由于荷兰人加强了各地守备而一时无法攻克,但消息传到巴达维亚后,力量为华夏所牵制的联合东印度公司根本无能为力,只好坐看事态的恶化。

  在望加锡人争取独立的同时,巨港苏丹也在华夏的支持下对荷兰附庸的米南加保诸小王国开战,战火迅速燃遍整个南苏门答腊,并且导致亚齐、詹卑等苏丹国纷纷卷入,荷兰人花了近五十年才在苏门答腊建立的统治出现土崩瓦解的迹象。

  就在爪哇本岛,万丹苏丹国和马打蓝苏丹国的残余力量也开始蠢蠢欲动起来,不管这些残余力量发动的武装斗争成功与否,但一样给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营造出四面楚歌的环境。荷兰人只好顾不得华夏近在咫尺的威胁,调动有限的兵力四面扑火……

  第630章 夏荷战争(三)

  【欧比号】是一艘450吨级小型商用盖伦船,其名字取自香料群岛中的欧比群岛,是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麾下150艘商船中极少数用殖民地名字命名的。虽然【欧比号】的吨位不大,但却装备了包括4门12磅炮、4门9磅炮在内的18门火炮,在同级别甚至更大一些的武装商船中也算是绝无仅有的,所以理所当然的被联合东印度公司香料群岛舰队选为巡逻分队的一份子,以监视北部海域可能出现的华夏水师。

  不过这个安排却让【欧比号】陷入了窘境,要知道【欧比号】火力再强大也只不过是一艘武装商船,根本没有办法与正规的军舰相提并论。这不,此刻,两艘夏军一等信报船正一左一右的将其夹在当中,激烈的炮火丝毫不逊于主力舰之间的对抗。

  虽然与【欧比号】相比,夏军一等信报船干舷较低,但夏军一等信报船系飞剪船型,速度极快,笨拙得多的【欧比号】根本无法摆脱夏军的追击,而且夏军一等信报船同样装备十八门火炮,甚至口径更大,因此以一敌二时,【欧比号】便陷入了苦战。

  好在,这一次荷兰人的上帝在冥冥之中保佑了【欧比号】——就在【欧比号】半数以上火炮被夏军摧毁的危急时刻,一枚如有神助的链弹打折了左侧夏军信报船的主桅杆,夏军信报船顿时失速,在危机四伏的大海上,失速意味着成为待宰的羔羊,为了确保友舰的安全,右侧夏军信报船也只好放弃追击,【欧比号】这才得以侥幸逃脱。

  【欧比号】遇袭的事实,宣告了夏荷战争的开始,为了防止己方被堵在海港内,荷军香料群岛舰队扬帆出港,主动寻找夏军舰队意图决战。

  荷军香料群岛舰队主要由十四艘40门炮以上军舰及三十艘武装商船组成,其中最大的是60门炮的【维尔(Veere)号】和52门炮的【城乡(StadenLande)号】。说起来,总数超过1000门火炮的香料群岛舰队在整个东南亚也是首屈一指的。

  浩浩荡荡的荷兰舰队自德拉地(德那地)出发之后,计划越过马鲁古海峡进入苏拉威西海。只是才开到桑吉群岛附近,一艘50吨级无武装通报船便带来了夏军正在炮轰万鸦老的消息。尽管知道这可能是夏军诱敌之计,但自觉无路可退的荷兰人还是选择了正面迎战。

  华夏武成十六年(西历1714年)四月十三日,苏拉威西海海战爆发,夏荷正式开战。

  “发旗号,”望着远处朵朵白帆,开国伯、嘉议大夫(正三品)、检校太子少傅(勋四位)、头等都尉(正三品),钦命提督苏禄海水师兼掌海防水陆兵马总兵官(从二品)卫芳表情严肃的命令到。“各舰队依次跟随本官坐舰,不得随意扰乱阵型。”别怪卫芳慎重其事,这毕竟是华夏水师第一次跟欧洲海军强国交手,可谓是华夏水师三十年来的最大考验,由不得他掉以轻心。“在通告各舰,是役尽可能击沉,断不能让红夷又卷土重来的可能……”

  “将军阁下,中国人的军舰已经排成了单纵列。”在卫芳下令的同时,荷军旗舰【维尔号】上,船长沃德上校向荷兰海军少将坦丁·德·亚古里安男爵报告道。“打头几艘的应该都是六十门炮以上级别的战列线炮船。”

  “华夏人的战列线炮船数目真多啊,”望着单筒望远镜里影影绰绰的舰影,亚古里安少将感叹道。“的确不愧是东方最强大的帝国,但是几十年前还在用那些慢速戎克船的他们真有能力操纵战列线炮船吗?”少将冷冰冰的命令道。“告诉荷兰的海员们,请用火炮好好教训这些中国人,让他们明白在大海上谁才是强者。”

  亚古里安少将的自信是有道理的。第一,荷军的数量较多,总计有44艘参战舰船,而反观夏军方面大约只有三十六、七艘战舰;第二也是最关键的,荷军目前处在顺风的位置,夏军必须在阵前转向才能与荷军实现互射。当然亚古里安少将也有意识的忽视了一些关键问题,譬如夏军的舰船数目虽少,但船载火炮数目较多;又如夏军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军舰,而荷军中主力却是纪律性较差的武装商船等等……

  三刻钟(1.5个小时)后,双方已经彼此靠近了,这个时候亚古里安少将仔细观察了夏军战列线炮船与众不同的形制——夏军巡洋舰也是采用飞剪首,无艏楼和艉楼,因此在同样吨位下船体更长,长宽比也达到惊人的四点五比一的水平,由于有艏桅和艉桅,因此挂的帆更多,但看上去操帆的水手并不太多,这让将军阁下很是迷惑。

  然而还没有等少将得出结论,【维尔号】船身一阵晃动,巨大的轰鸣声随即响起,苏拉威西海海战的第一炮就此打响了。就见对面夏军舰船的侧面也喷吐出无数的火焰,随即,冲天的海水如暴雨一般洗礼了彼此。

  由于相对而行,因此一轮炮火之后,彼此就交错而过,不过两军的水手们并没有因此松懈,因为第二艘敌舰很快就此出现在彼此的视野之中。

  四十几条战舰首尾相连,足足有几海里长,就算是以四节速度相对行驶的话也需要将近半个多时辰,然而这个时候军舰与商船的差距就显现出来——虽然因为相对运动,彼此的命中率都不算太高,但船壳厚实的军舰挨了多枚炮弹还问题不大,船壳单薄的商船只要挨上一两枚就出现漏水等诸多问题。

  其实出现这一现象,也和双方装备的火炮有关。荷军战舰装备的火炮主要是12磅长炮、18磅短炮,24磅以上火炮数目极少,武装商船更是只以9磅炮为主,间有少量12磅炮、18磅炮;而夏军参战的三等、四等巡洋舰装备的是十五分(28磅)长炮和十八分半短炮(32磅)短炮,数量较多的巡航船装备的也是十三分半(18磅)长炮和十五分短炮,完全和荷军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因此对射之后,荷兰人理所应当的吃了大亏,至少有4艘武装商船被直接打爆,另有5艘重创,夏军方面只有4艘巡航船因为桅杆折断而被荷军炮火围攻,但依旧依靠水密舱的挣扎在水面之上,如此一来,双方在船只数量上的差距已经被拉近了。

  等到夏军开始掉头了后,纵队尾部的荷兰武装商船更是遭到左右夹击。

  这个时候,亚古里安少将发现了夏军的巡洋舰居然比自己舰队中的所有战舰速度都要快,这就意味着,自己舰队根本无法逃脱夏军的追击,而且还不能掉头逆风而行。

  亚古里安少将能发现的事实,同样也被部分目光敏锐的武装商船船长们所发现了,这些惊慌失措的船长们立刻撇下战友开始四下逃窜,结果导致荷军的单纵列迅速缩水,很快就只剩下了不足20艘船还在坚持。

  卫芳却没有命令己方追击这些逃散的武装商船,反而在亚古里安少将绝望的眼神中率着主队继续快速逼近,这下双方才真正意义上进入风帆战船时代的海上炮战。只是这一回,夏军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主动……

  一个时辰后,又有6艘荷兰军舰和武装商船沉入了海底,另有5艘如死鱼一般瘫在了海上。亚古里安少将也中弹重伤,无力继续指挥下去,整个【维尔号】更是中弹百枚开始侧倾,不得已,船长沃德上校只好升起了白旗。

  见到旗舰投降了,那些无法逃脱的武装商船也纷纷升起投降,只有【城乡号】等少数几条荷兰军舰还在顽抗,但在夏军的炮击下,陆续倾覆了,至此,苏拉威西海海战宣告落幕。

  当然,主战场的炮声结束了,但那些逃散的荷兰武装商船的噩梦还没有结束,夏军参战的一个巡洋舰队、两个巡航船队有二十二艘一等、二等信报船,这些信报船本来游弋在主战场之外,看到多艘荷军武装商船四散奔逃,顿时如看到肥肉的饿狼一样,紧紧咬了上去,只有少数如同【欧比号】一样幸运的,才能辗转逃亡巴达维亚。

  “大人,我军【漓江号】、【新浊水溪号】、【江川号】等五舰沉没,【新南湖号】、【靖海号】等四舰重创。”水师行军司马宁大奎向在海战中被击碎的木屑擦伤手臂的卫芳报告道。“其余各舰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但可以就地修补,至于伤员和阵亡将士人数还在统计。”

  “立刻命令第五巡航舰队第四分舰队护送【新南湖号】、【靖海号】四舰及受伤将士返回纳闽镇守府。”打着绷带的卫芳命令道。“另外命令第二巡洋舰队第三分舰队、第八巡航舰队第三分舰队押解被俘荷船返回屏东。再通告第五、第六信报船舰队可以护送第七、第二军输船舰队在香料群岛登陆了。”

  卫芳的命令被一一传达下去后,丁大奎接着问道:“大人,现在我们是去巴达维亚吗?”

  “常号庵那边有四个巡洋舰队三十多只巡洋舰,怎么可能希望我们再去争功。”卫芳摇了摇头。“还是老老实实待在香料群岛吧。”

  “可用咱们的十八分炮对付荷军要塞简直是牛刀杀鸡。”

  “嫌这点功劳不够吗?”卫芳眼眉一挑。“也罢,朝廷不是准备探索南海吗?我做主,你亲自带两个信报船分队南下,只要找到圣上所说的方丈大岛,少不了你一个世爵……”

  第631章 夏荷战争(四)

  卫芳说得不错,如今暂时拥有十八个巡洋舰分舰队三十六巡洋舰和八个巡航船分舰队三十二艘巡航船的东天竺水师根本不需要苏禄水师前往增援,东天竺水师提督常天远正信心十足的通过卡里马塔海峡,准备于巴达维亚外海一举消灭的荷军爪哇舰队。

  荷军虽然不知道华夏水师几乎倾巢出动,但爪哇舰队的指挥官杨·萨克·兰德生海军中将却先知先觉的把舰队撤到了泗水一线,使得常天远决战的计划暂时落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93页  当前第4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8/4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郑之我是郑克臧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