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吴三桂发迹史(出书版)_分节阅读_第113节
小说作者:子非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582 KB   上传时间:2014-04-17 22:30:00

  第二天天亮。永昌城里的守兵见一夜之间,城外便是遍山遍野的清兵,吓得慌了手脚,即刻回去报告。

  李定国得报,登城一望,见东南北三面被吴三桂的兵力围住,而西面却不围,他心中疑惑起来。他实在不知吴三桂此举何意。按说,彼军势众,我军力薄,若团团围住,我军必会自乱!吴三桂是身经百战之将,自然不会不知此理。吴三桂此举必有深意。想到此处,李定国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战!到目前为止,并不见卓布泰等人一兵一卒,难道他们已率兵埋伏于西,然后留此缺口,故意引我西进,若如此,我军怎还有生路?

  李定国仰望长天,见天空明朗,万里无云,李定国却悲哀起来。难道真是我大明气数已尽,必灭于此么?李定国朝天喊道:“苍天啊!你若有眼,请你睁开眼看看!看我大明数百年基业该不该葬于此地?看我大明子民该不该受那鞑子欺压?你若心有所感,便褪尽阳光,露出阴云,以示哀痛;你若认为大明无救,你便仍然不变吧!”

  李定国静观良久,但见天空依然晴朗,哪里有半缕愁绪?李定国不由心中悲痛,泪涌而出,眼珠上顿时蒙上一层水雾,使他眼中的世界变得汤汤水水朦朦胧胧起来。

  李定国沉默一会,心中渐渐安静下来。他想:即便清兵埋伏于西,自己也应护送永历帝向西而逃。因为,困守城中是死,出城奔逃是死。城中等死,别无生路;出城逃命尚有一线生机!李定国毅然决定向西逃命。

  李定国回到永历帝身边。永历帝抖抖索索地问:“清兵势大否?我军是否还有生机?”

  李定国看到永历帝诚惶诚恐的样子,心里又一阵难过起来,但他此时分不清是为永历帝难过,还是为自己难过。

  李定国安慰永历帝说:“皇上勿惊!四周虽被清兵包围,但西去之路尚未堵死。他人可护皇上从西路出逃,我为圣上殿后。”

  永历帝问:“不怕敌军埋伏么?”

  李定国只能安慰他说:“我军已经侦察过,西去路上,并无伏兵。”

  永历帝问:“奔出永昌地界后,朕到何处去等爱卿?”

  李定国叹口气说:“你们往缅甸方向逃吧!”

  永历帝便沉默起来,心中黯然:想我堂堂的大明皇帝,九五之尊,如今却在自己国中无立足之地,须逃到他国方可避难,此事叫人如何不悲哀?

  李定国知道永历帝心里所想,但他也无法安慰,只得吓吓他,让他快走,便说:“此事不能迟疑,皇上早作裁决!”

  永历帝一听有理,赶忙收拾心中悲哀,急忙下旨:命文武百官,不须再携带重物,只能轻装简行,立刻护驾出城。

  永历帝率领文武大臣出了永昌,向西逃去。

  李定国殿后,亦向西退去。

  然而李定国奇怪的是:吴三桂虽然也率兵穷追,却并不紧逼,且西去之路也并无伏兵。

  李定国心想:也不知清兵演的是一出什么戏?

  五、杨天被情所感,向吴三桂告密

  永历帝出了永昌,率文武百官渡过潞江后,直接向缅甸方向奔去。

  李定国率领队伍殿后,且走且停。吴三桂的队伍也尾随其后。

  李定国率军渡过潞江后,来到磨盘山。李定国见磨盘山山势险峻,山高谷深,森林茂密且只有一途通过。李定国心中一动:何不在此山设计埋伏,将清兵消灭于此?于是,他骑马上山,登高而望,发现此山山势延绵,有三处峡谷可设伏兵。

  李定国便在山中设计三层埋伏圈。如果吴三桂不知此事,贸然进入,必败无疑。李定国对此次伏击,寄予厚望。认为只要伏击成功,一可缓敌军追击之势,二者可保永历暂不入缅甸之地。在他心中,总认为永历帝若亡命他国,是不祥之兆。

  李定国刚在此处安排好埋伏,吴三桂便率兵而至。

  吴三桂一见盘磨山之山势,便潜意识地令队伍停止前进。然后登高而望,认为此山山高谷深,森林茂密,是能设计埋伏的好地方。吴三桂想到此处,便更加留神起来。可是,他眼中的峡谷之中,唯有随风而动的草木与阵阵轰鸣的松涛,看不到一个人影。

  吴三桂心中便疑惑了,若论此处山势,以及李定国之用兵策略,李定国必在此处设伏兵。但根据自己观看的结果来看,山中似乎又没设计伏兵。是进是停,吴三桂心中一时难决。

  杨珅见吴三桂到达此山时,便疑神疑鬼地停止不前,担心耽误时间,却见吴三桂登高而望,便不敢将心中所想说出来。现在见山中平静,毫无埋伏之迹象,吴三桂依然疑神疑鬼,杨珅便有些忍不住了,着急地问:“此处并无埋伏,我军为何不进?”

  吴三桂问:“杨大人怎知没有埋伏?”

  杨珅说:“山中如此宁静,哪里像有伏兵的样子?”

  吴三桂心中一惊,陡然有所醒悟说:“我却认为此山中必有埋伏!”

  杨珅问:“为什么?”

  吴三桂说:“因为,山中太静!”

  杨珅问:“为何山中太静,便是有埋伏呢?”

  吴三桂说:“若是山中无埋伏,应有百姓过往,野兽出没无异,绝不会像这般宁静!”

  杨珅说:“主公之论,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如此疑神疑鬼,我们要何时才能追到敌军?”

  吴三桂反问:“若是真有敌军伏击,我们贸然而进,岂不会损兵折将?”吴三桂认为宁愿延误战机,也不可损失自己的实力。自己能熬到这步田地,已属非常不易。不到万不得已之时,自己绝不想损一兵一卒。

  杨珅说:“有没有埋伏,用大炮一轰便知!”

  吴三桂惊喜赞道:“好办法!”他心中暗道:真是笨人笨法。不过此法虽笨,却能奏效。他认为,普通兵卒,绝对经不住这般炮轰,必会出来。在石壶关之时,自己便是用此法破了石壶关的伏兵的。

  吴三桂下令向峡谷周围,凡是树林茂密之处以炮火攻击。然而,几声炮响之后,山中除了腾起滚滚浓烟之外,别无他物。吴三桂在心中问自己:难道真无埋伏?

  原来,李定国早就料到吴三桂会有此着,便要求兵卒们尽量躲入山洞之中。且规定,若无命令,即使被炸死,也绝不能出来。

  杨珅说:“我说无伏兵嘛!主公不信,偏偏耽搁了这许多时间!”

  吴三桂正要发令前进,突然又沉默起来。他并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之处,而是他不由自主地总感觉到此中有文章!按照他的估计,李定国必在此处设伏兵,若不如此,李定国便非李定国。

  杨珅说:“主公本想下令,为何又改变主意?”

  吴三桂说:“我想今日在山外扎寨,休整一夜,明日再进!”

  夜幕降临之后,吴三桂出营巡察,见各处兵营都是井然有序,他心里顿时欢喜。也许是因为他心中早有待在云贵的想法,他自从来到这片土地,便有了如虎归山之感。他仰望了一下天空,天空暗淡,没有星辰。他心中有了一些失望。若是今夜有月亮多好啊!

  吴三桂正在各处溜达之时,突有卫士来报,说抓到一名奸细。吴三桂心中一怔,既然没有伏兵,又怎么会有奸细?难道情况有变?

  想到此处,吴三桂急问:“奸细在何处?”

  卫士说:“在平西王营中押着,只等大王前去审视。”

  吴三桂不再疑虑,急忙向营中奔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9页  当前第1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3/2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吴三桂发迹史(出书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