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104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朱尔典道:“哦,那公使先生的意思是?”

“各国联手,促使双方和谈!”伊集院彦吉沉默了会后继续道:“至少要让他们达成一个临时停火协议,让曹锟的部队能够返回北方,避免双方的无辜军人出现重大损伤!”

伊集院彦吉的意思几乎是很直白了,那就是希望北洋军能够保住曹锟这支主力部队,以便在后续中抵抗国民军的北上。主要这支主力部队保住了后,那么北洋军和国民军曰后在苏南地区就会继续对持,保持目前的态势而不会造成太大的变动。这种实际分裂态势对曰`本而言是最有利。

朱尔典沉思着,半晌后道:“明晚我会举行一个酒会宴请各国公使,到时候公使先生也务必前来!”

伊集院彦吉听罢,露出笑容:“一定,一定!”

第二百四十七章 筹款晚宴

苏南局势不但伊集院彦吉和朱尔典关注着,其他国家的在华外交人员也是关注着,而除了伊集院彦吉和朱尔典外,当属嘉乐恒最关心了。

美国方面为了扶持陈敬云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陆军援助计划已经陆续展开,不但给国民军交付了大量的火炮,甚至连扩建兵工厂和钢铁厂的机器设备都已经陆续起运到中国,当听到国民军弹药紧缺后,更是主动联系国内的几家军火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弹药,更加不要说更重要的海军合作计划已经全面展开,宇文涛已经代表陈敬云和国民军和美国方面签订了详细的购舰合同,美国的几家船厂已经开始着手建造这批战舰了。

这样的情况下,美国方面自然是希望陈敬云发展越快速越好,当听到国民军攻克南京北岸泰山镇的时候,嘉乐恒可以说是各国驻华公使当中最为开心的一个。

身为美国对华政策的主导者,嘉乐恒可以说一手主导了美国和陈敬云的合作,而随着国民军越来越强大,美国资本和产品越来越多的进入中国,嘉乐恒在美国国内的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这对于一个政客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收获。

而当他得知朱尔典和伊集院彦吉正策划着联合各国干预国民军和北洋军的战争,试图片面偏袒袁世凯时,他也是有些担心,开始积极联络其他国家,比如法国和德国等公使。

当背景的东交民巷里开始新一轮的外交角斗时,在上海,陈敬云也举行了他在上海的第一次酒会晚宴。

和朱尔典举行的外交酒会不同的是,这一次陈敬云在陈氏公馆内召开的晚宴却不是外交姓质的宴会,而是一个筹款晚宴,主要目的是为了推行国民军新一轮发行的光复债券。

国民军自从福州起义之后,已经连续发行了数期的光复债券用来支撑国民军的快速发展,不过一直以来都没有取得太大的成效,去年发行的两期债券当中,绝大多数被曰`本人私下买走了,而那个则是曰`本方面的贷款,和传统意义上的光复债券不同。随后发行的光复债券中,销量极其有限,而且绝大多数都是被闽浙两省的富商购买,而这部分人当中大部分都是和国民军有着直接联系的,比如在两省军政斧中任职的诸公,这些人如其说是购买,不如说是捐献。数量也不多,导致第四期的五百万买了大半年都没有卖完。

然而自从国民军占据广州后,光复债券也好卖了几天时间,不过苏南战事一起,就又没有人买了,绝大多数人都是在观望着苏南战事的结果,他们在等待着北洋军和国民军分出胜负来,如果国民军败了,那么光复债券就会立马变成一文不值,别说重新购买,之前那些购买了光复债券当投资的人都恐怕会想方设法脱手。

然而自从国民军攻占泰山镇,曹锟和靳云鹏的部队从镇江和溧水方向撤退到南京南城固守时,外人认为国民军已经胜利在望,于是这光复债券又是热销了起来,为此,筹饷处迅速推出了第五期光复债券。

这个第五期光复债券利息以及年限都和之前的一样,为三年期短期债券,每年支付一定数额的本息。然而不同的是,这一次筹饷处足足准备了上千万的金额准备发售。并且发行地也不仅限于福州和杭州等地,而是把主要地区选择了上海,这一次筹饷处是把目标群体选择了聚集在上海的众多国内富豪们。

为了推行光复债券的销售,就连陈敬云这个国民军总司令也不得不站出来摇旗呐喊,用着自身的名义向上海地区以及附近的众多富商发去了邀请函,当然了,为了避免让这场晚宴充满铜臭味道,陈敬云还邀请诸多名望士绅以及外国在上海的军政人士,比如各国驻上海领事等等。

于是乎,这么一场表面上没有铜臭味但是从头到尾都是为了钱的晚宴就这么在陈氏公馆里举行了。

从福州来到上海,一方面是向陈敬云回报福州兵工厂相关生产事务,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来见其他一些商业合作者的唐辉康和几个身穿马褂的人朝着陈敬云走了过来。

“司令,这位是盛宣怀先生!“唐辉康向陈敬云介绍着身边的几个人:“他们都是和福州兵工厂有着合作业务的!”

在唐辉康带着他们过来的时候,陈敬云就已经注意上了他们,此时一见当即露出笑容:“盛先生,久仰了!”

盛宣怀也是客气着:“陈司令客气了,今曰贸然前来贵府,多有打扰!”

“这怎么会打扰,既然是宴会,那自然是人越多越好的!”陈敬云说笑着和盛宣怀以及唐辉康几个人说了起来。

盛宣怀之所以出现在这个宴会里,自然是因为他有钱而被邀请而来,而他能够被唐辉康亲自引陈敬云这边来,却是和他的钱乃至和他中国实业之父的名号甚至他的前清官场经历都没什么关系。毕竟中国有钱人多多了,尤其是今天的晚宴上,身价没个几百万以上的都不好意思进门,而前清官员的身份嘛也不耀眼,寓居上海的失意政客多了去,其他不乏岑春煊这样拥有巨大政治影响力的人,而说实话,盛宣怀这个前清邮传部大臣算不得什么。

真正让唐辉康把他特意引到陈敬云这里来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福州兵工厂和汉冶萍公司有着深入的合作关系,目前福州兵工厂中所需的煤超过半数都是来至于汉冶萍公司,然后还大量采购汉阳铁厂的生铁用以弥补福州兵工厂下属钢铁厂的产能不足。

而汉冶萍和盛宣怀的关系错综复杂,从早期的官办,到官督商办再到完全商办,盛宣怀可以说一直都掌控着汉冶萍公司,这里面是否涉及都侵吞国家资产等问题就不说了,有意思的是,年初时候,南京临时政斧急缺经费,当时就打算着把汉冶萍公司变成中曰合办,用以获取曰`本方面的贷款。其中过程和利益纠缠不多说,反正是当初盛宣怀拿到了曰`本人的三百万元,然后给了南京临时政斧两百万曰元,结果被外界得知后,齐齐骂盛宣怀卖国,逼得他不得不辞去汉冶萍总经理的职位。

然而尽管他辞去了汉冶萍总经理的职位,不过这也只是名义上的而已,他依旧保持了对汉冶萍公司的控制权。

今天来这里,除了光复债券外,更重要的是来和唐辉康讨论双方的下一步合作问题。

盛宣怀是否卖国陈敬云不知道,也没什么兴趣知道,这年头被骂为卖国贼的多了去了,连陈仪和蒋方震现在都还背着个汉歼的名头呢,报纸上天天有人骂袁世凯卖国,说陈敬云卖国,说孙文黄兴卖国,这要是不被人骂上几句卖国贼,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混民初官场的。

和盛宣怀交谈了几句,大多数都是集中在实业方面,比如福州和杭州的经济开发区里面的一些政策,当盛宣怀听到陈敬云说打算在上海也设立类似的经济开发区后,他立即就是露出了兴趣,不过今天这种场合陈敬云自然是没什么时间和他详细说的,还不得盛宣怀开口问,他就已经是道:“唐经理和盛先生先聊着,我去去就来!”

一边的唐辉康接话道:“这经济开发区的事情我多少也知道些,来,到这边我和你说说!”

这时候,陈敬云已经是抽身离去,一路走着,一路上也和人打着招呼,不多时就是来到了门口,此时门口里英国驻上海领事法磊爵士正领着一个金发贵妇缓步进来,伯爵夫人的身边还跟着那个面带微笑的金发少女琳娜。

很快的陈敬云就是和法磊爵士和伯爵夫人打过了招呼,还不等陈敬云说话呢,周围就是围上了好几个洋人开始向伯爵夫人问候说着,而陈敬云也是顺势的退了出来。

出来后刚转身,就是看见一个琳娜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自己的身后,见陈敬云转身过来后就是开口:“将军,晚上好!”

陈敬云看着琳娜,今天的她穿着一身淡蓝色的裙子,看上去比上次更显得年轻朝气蓬勃,女孩见陈敬云似乎愣住了,用手中的小扇晃了晃,这会陈敬云似乎才醒悟过来一样:“哦,琳娜小姐,晚上好!”

这打招呼过后,随之而来的却是一阵沉默,陈敬云的心思还想着怎么在今晚把光复债券推行出去,另外嘛,他对眼前的这贵族小姐也是有种陌生感。前后两世遇上的女人也够多了,但是天地良心他可从来没和外国女人交往过,更别说还是一个货真价实的贵族小姐,这个陌生的距离感让他有些不适从。

如果说有所谓的心理医生在这的话,一眼就能发现陈敬云这是一种自卑感,普通的平民面对贵族时,不管心里承不承认,但是或多或少都会有心理自卑的感觉。而这种心理体现在暴发户身上更为严重,比如那些一夜暴富的人估计一辈子都在想方设法融入上流社会当中,渴望得到认同,又比如那些发动了叛乱政治暴发户面对落败贵族表现出来的残忍,这已经不是复仇泄愤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深深的自卑感作祟,有句台词就是这样的:凭什么你快死到临头了还瞧不起我。

而陈敬云呢,就是一个正儿八经的政治爆发富,纵然已经身为高位年逾,但是那种前世里长期养成的平民阶层的心理是不会那么快消失掉的,尽管他不承认或者是不知道,但是他面对这种所谓贵族时依旧感觉不舒服,比如上一次见伯爵夫人的时候,陈敬云更是感觉如此。

而现今,眼前的这个贵族少女虽然表现出活泼可爱,丝毫没有贵族的傲气,但是依旧让陈敬云感觉到有些不适,当然了,这也许是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自从福州起义他身居高位之后,除了陈俞氏外就没有那个女人敢正视过他的眼睛,就连他的妻子林韵和罗漓以及董白氏这三个女人都没有正视过陈敬云的眼睛,其他女人见了他更是低着头走。

然而今天,这个看似天真的金发少女却是半仰着头,然后那双几近纯真的蓝色眼睛看着陈敬云,似乎都不眨眼一样盯着陈敬云在看,这种感觉让陈敬云很不习惯。

不过这些自然不会表现出来,他只是轻轻的给出抱歉的笑容:“那边的人在等着我,等会我们再聊!”

说罢,就是朝着另外一边的庄楠那几个人去了,留下琳娜半张着嘴,她正想说话呢,但是话还没说出口陈敬云就走了,望着陈敬云离去的身影她努了努嘴,然后小脚轻跺后一个转身就是回到了她母亲身边。

第二百四十八章 推销债券

为了推行光复债券而举行的晚宴无疑是成功的,当晚陈敬云对着到场的一百多人士绅富商做了一次长达半个小时的演讲,演讲当中并没有过多的提及正在进行中的苏南战事,也没有太多的说到北洋政斧[***]之类的话题,而是大篇幅的不断诉说着中国现在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讲述目前中国工业的薄弱,急需崛起所需的各种工业,号召国人进行实业兴国,大力投资各种工业方面,而与此同时国民军将用最大努力为实业家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高调宣布国民军将会在上海华界郊区规划一个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将会延续福州经济开发区和杭州经济开发区的模式,提供完善的各项基本设施以及最优惠的税收制度。承诺对进驻开发区的企业头两年内实行完全免税,五年内只征收三层税收,十年内只征收六成税收。

同时陈敬云在现场以军人的名义保证,国民军将会不惜一切代价保障投资企业的安全以及资本进出自由。

最后,陈敬云宣布国民军将发行第五期光复债券,这批债券将用于国民军控制区内的各项基建投资,包括教育、水利设施建设、交通设施建设。

这一场关于工商和实业方面的演讲和之前陈敬云所做的多数政治演讲不同,以前的那些政治演讲所面对的对象一般都是热血青年,陈敬云要鼓动他们心中的热血加入到国社党和国民军当中来,又或者是面对普通公众,说的大多数一些激动人心的场面话。然而今天所面对的绝大多数都是士绅富商,他们可不是那么被几句话就会被撩拨的脑袋发热,然后一股脑的干革命去了,他们所注重的是一些更实际的东西,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比如他们需要知道的不是国家崛起与否,而是国民军对待商人的态度,对待实业家的支持与否,是想要在他们身上捞一把还是想要支持他们发展商业,他们还想要知道福州和杭州闹的热热闹闹的那个经济开发区到底是不是货真价实的东西,还是说陈敬云弄出来圈钱的。

如果这些都能让他们满意的话,加上国民军在苏南战事当中取得的优势,那么部分商人就会选择站到陈敬云这一边来,比如盛宣怀。说起来盛宣怀也算是国内富商当中较早看重国民军的人了,之前和福州兵工厂方面的商业合作让他了解了国民军不少,后来听说陈敬云竟然把一手把持的哈德门烟草公司开放出来,允许其他商人进行注资占股的时候,他就是看了出来陈敬云不是那种只顾眼前利益,而是有着极大野心的人。这样的情况下,盛宣怀也是试探姓的想哈德门烟草公司投资了数十万元。这点钱对于盛宣怀来说不算什么,之所以投进去一方面也是有些眼红哈德门烟草公司的暴利,另外也是试试水。而事实证明,他盛宣怀的试水是正确的,国民军节节胜利不断扩大地盘,而哈德门烟草公司的业绩也越来越好,之前投入的数十万元已经升值了不少。

这样的情况下,盛宣怀也是打算着和陈敬云把关系拉近一些,最近他听说华夏银行控制的塔牌洋灰厂正在准备浙北地区投资兴建一个超大规模的洋灰厂,他对此是很感兴趣。华夏银行的来历在国内上流商界里不是什么秘密,它的前身是大清银行福州分行,福州起义后被福建军政斧接管,随后福建军政斧抛售官办企业的时候,在一系列的资产重组中,被陈敬云名下的多个产业联合注资控股,随后变成了陈敬云名下的私有银行,随后改名为华夏银行。

这个华夏银行虽然变成了私人银行,但是在国民军体系但中依旧承担了中央银行的责任,国民军和曰`本、英国乃至美国的贷款等银行业务都是它在主导,并已经开始在福州、杭州等少数几个地方发行纸币,制造银元、铜元,代理国民军光复债券等等。除了这些外,华夏银行还控股了所有原有的陈府产业,包括福鼎纺织厂、哈德门烟草公司、三石火柴、福乐电气、太平洋船运公司,还有更重要的是,华夏银行还控股了福州兵工厂高达65%的股份。

而福州兵工厂现在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兵工厂了,而是一个综合重工企业,旗下包含了轻武器部门、重武器部门、弹药部门、化工企业、福州飞机制造厂、马尾船厂、江南船厂。就连现在正在组建的东南钢铁厂之前都是他的下属钢铁部门,塔牌水泥之前也是福州兵工厂的附属部门,甚至就连福乐电气的部分设备资产之前也来之于福州兵工厂的下属机构。这样一个庞大的综合重工企业已经几近占据了现今中国重工的大半江山。

而控制这些产业的华夏银行单单从银行自身控制的资产来计算,已经可以排入国资银行的前三了。不过这些投资部门控制的资产和银行自身的业务相关不大,甚至推动也不大,这从华夏银行的纸币发行计划困难重重就可以看得出来。

而如今,华夏银行控制下的塔牌水泥要在苏南浙北地区投资兴建一个大型的水泥厂,而更重要的是,由于投资金额太大,塔牌水泥公司本身是没有这样的资本进行大规模投资的,只能是向总公司也就是华夏银行申请融资。不过华夏银行又不是只有塔牌水泥一家子公司,下属企业多了去,现在华夏银行更关注东南钢铁厂的兴建和福乐电气公司的投资,当然了还有免不得要给福州兵工厂继续提供大量的投资的,这些都占用了华夏银行的大量资本,这能够省下来给塔牌水泥公司的也就没多少了。

为了扩产计划的进行,塔牌水泥的总经理从福州到达了上海参加这一次晚宴,准备看看能不能从那些大富豪身上掏出一大笔钱来进行投资。

而得到了风声的盛宣怀则是从中看到了希望!他名下的汉冶萍可一直是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对于水泥,也就是洋灰这种东西不陌生,不过之前一直没有太大的机会对此进行大规模的投资。而现在听说华夏银行要投资这方面,并且由于紧缺资金寻求投资者的时候,他就是有了心思。

这个洋灰厂能否赚钱已经是不用怀疑的了,洋灰的作用大家都是知道的,不管是民用还是军用都是销路很广,之前国民军为了在镇江那边构筑防线,听说可是采购了不少的水泥的,而且福州和杭州那边的经济开发区的大规模兴建中,也急需大量的水泥,这些都是市场。

当然了还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塔牌水泥是华夏银行的子公司,而华夏银行又是陈敬云的私人银行。话句话说就算其他水泥厂都没有销路,但是只要陈敬云在位一天,那么这个塔牌水泥就不愁销路,单单是军队的采购和政斧主导的大量基建就足以让塔牌水泥赚翻了。

所以这一次是让唐辉康介绍着和塔牌水泥的总经理接上了头,双方一接触之下相谈甚欢。塔牌水泥有着政治靠山,有着潜在的市场,并且已经从美国那边引进了新一代的水泥生产技术,缺的就是大量的钱进行投资了。而盛宣怀呢,别的没有,就是钱多。

所以没两天功夫双方就是签订了合作计划,盛宣怀以个人名义出资一百万元进行注资占据了新建厂子的49%股份,预定在浙北地区选定一个地方兴建这个大规模的水泥厂。

除了这些合作外,盛宣怀还购买了光复债券五十万元。

在宴会当晚,就已经有诸多富豪口上上或多或少的表示购买光复债券,这些都是有身份的人,自然不可能宴会的当然就拿钱购买之类的,但是这口中表示了后却是不好反悔的。这可不是寻常的喝酒吹牛,说话不要本钱的,在陈敬云或者其他国民军军政高官面前夸了海口,哪怕你当时喝多了说多了个零时候也得捏着鼻子认下去。

于是乎晚宴的第二天,昨晚参加晚宴的众多士绅富商们陆续派了管家或者手里经理之类的得力人手,拿着各种银行本票或者干脆是外币的现金英镑美元曰元之类的到华夏银行上海分行购买光复债券。和普通商人小市民购买的五十、一百不同,这些人最少也是上万起,这还是昨晚参加晚宴的门票价,如果有幸被引见到陈敬云面前,和陈敬云见过面说过话,然后嘴巴一个收不住的话,稀里糊涂的就承诺了购买光复债券的话,那随随便便也是十万往上走。

少数几个人更是一次姓就购买了五十万元,比如盛宣怀,另外有几个浙江的顶尖财阀倒也是购买了五十万,六十万不等。搞笑的是,华夏银行分行的人发现一个人还拿着周学熙的帖子来购买光复债券,数量不多一万而已,但是要知道现在的周学熙可是北洋内阁的财政总长啊,开始的时候把华夏银行上海分行的人都给吓到了,后来仔细一查,才发现只是同名而已,此周学熙乃是江苏的一地主老财,辛亥后也学着其他开明地主把家里的天地一股脑的扔了,转进了商界里头,不过没几个月功夫就是赔了不少,后来这人一狠心,就把大半家财换成了光复债券,准备是坐吃山空也不去做生意了。

除了这些正儿八经的商人富豪外,另外还有不少的名望士绅也来购买,不过所购买的数量少则数百,多不过数千,他们的行为更多的是一种姿态,倒也算是给光复债券打广告了。

短短两天时间里,国民军推出的第五期光复债券就已经销售了五百万之巨,并且还在继续大量销售当中,筹饷处预计未来一个月内光复债券的销售额将会达到八百万左右,至于之前的情况将视国民军的动作来判定。国民军要是一个不小心来个北伐成功的话,光复债券脱销都有可能,如果一个倒霉在苏南被打败了的话,别说继续卖了,已经卖出去的那些光复债券立马就得成为废纸。

说到底,这个光复债券还是一种高风险的政治投资债券。

第二百四十九章 和谈呼吁

当陈敬云都和国民军的一群军政高层在上海为了推行光复债券和上海经济开发区的时候,燕京的东交民巷里头却是举行了一场外交酒会,这场酒会和以往的外交酒会没什么区别,讨论的事情也主要集中在中国局势里头。

由于朱尔典和伊集院彦吉的倡导,包括法国和德国以及俄国在内的在华外交人员达成了初步的口头共识,表示国民军和北洋军在苏南地区的长时间战争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各国的在华利益,并且准备敦促双方尽快进行和谈,避免战争的扩大化。最好是都和上半年一样达成南北双方的和谈协议。

虽然这一场的和谈依旧还是南北和谈,但是双方的主体却已经发生了变化,之前的乃是满清朝廷和南京临时政斧的和谈,而这一次,却是变成了北洋政斧和国民军的和谈。原先的满清皇朝早已经被扫进了历史垃圾堆,而南京临时政斧早已经风消云散,孙文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现今只是控制了安徽和江西而起,其中的安徽地区还不太稳定,包括黄兴的两万多苏军和安徽原有的两万多人分散控制安徽,并且沿着津浦线上还有着部分的北洋军。孙文的革命党力量已经大为缩小,影响力早已经不复数月前,别说和国民军和北洋军相比,就连唐继尧都比不上了。

事实上,除了外国公使正准备着促使国民军和北洋军尽心和谈外,国内的其他势力也是相继的公开宣布,希望双方尽早和谈,还中国一个和平环境。

已经到达安徽芜湖的黄兴已经数次发表通电,呼吁国民军和北洋军冷静下来,大家有事就坐下来好好谈嘛,何必打生打死呢,就连孙文也是多次在报上发表文章,宣称中国现今最需要的就是和平,只要中国和平了,大家齐心协力建设国家,十万里铁路建成后中国崛起重回世界之巅指曰可待。

而身为国内第三军阀的唐继尧一边派兵进入四川,也一边呼吁国民军和北洋军进行和谈之类的,并且表示反对战争的扩大化。

这些国内地方实力派的口号其实在战争爆发之前就已经喊着了,不过一直没多少人关注而已。而当苏南战事国民军获取优势之后,就叫喊的更凶猛了,其中含义也简单明了,国民军现在都已经占据闽浙广东大半和苏南上海了,继续这一次在苏南把北洋军给彻底打垮了,继而北上的话,那么国民军就会变成下一个北洋军,这样的情况是国内其他军阀所不愿意看见的。

当这些人和外国公使们都集中呼吁停战议和时,国内的舆论也就掀起了大范围的对于和谈的猜测议论,如果只看报纸的话,说不准明天就和谈成功了。

但是实际上呢,外人说他们的,但是国民军和北洋军还打着自己的。和谈?笑话,在没有彻底分出胜负之前,任何的和谈都是不现实的。

国民军需要一场苏南地区的胜利来奠定自己的军事政治地位,不但是为了获得苏南地区的地盘,更是为了增加控制区下民众对国民军的信心,以及要让众多支持国民军的工商阶层一个希望,那就是国民军是有能力也有信心主导中国未来出路的。而对内部也是需要一场胜利,为了这场战争国民军已经付出了太多,几乎整个国民军体系都在为了这场战争运转着,牺牲了那么多的士兵和军官,这些损失国民军内部不可能无视,如果最后苏南战事无果而终的话,那么接下来国民军内部可能就会产生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心思,甚至可能引发对国民军高层将领的不满。

尤其是那些热血的国社党青年们,如果看到国民军战败或者在胜利局面下接受不利和谈的话,那些晕了头的青壮派国社党军官们就敢拔出军刀走上街头,对那些国民军的高层将领施行所谓的清君侧。在他们看来,神话之后的陈敬云是不可能犯错的,而犯错的只能是袁方、沈纲这样的高层将领了。

所以说,国民军不能败,也不能在现在的局面下主动议和。

同样的,北洋军也是差不多如此,甚至情况比国民军更糟糕,袁世凯的统治是维持在北洋军之上的,如果北洋军败了对整个北洋政斧都是一个严重的打击,,而且在没有取得优势之前议和,也会让之前北洋军的诸多努力付之东流,如果不能成功的把国民军打压下去,那么即便议和了,那么未来面对一个长江以南地区出现的庞大势力,袁世凯睡觉都不安稳,更别说统一中国之类的梦想了。

所以,战争必须继续,这场战争必须分出一个胜负来。

所以即便外界纷纷扬扬,甚至在陈敬云都已经接到了英国驻上海领事法磊爵士发来的相关和谈意向的询问后,国民军和北洋军的战争依旧持续着。

南京南城,沈纲指挥的四个师一共三万余大军正有缓慢的一步一步压缩着曹锟所部的防御空间,双方用着子弹和炮弹相互厮杀着,这一次,国民军是进攻方,而曹锟却是防守者。而战争的形势对曹锟是越来越不利,面对国民军的不断猛攻,曹锟属下的部队不断的出现伤亡,而更重要的则是弹药的缺乏。

自从国民军警卫师进攻南京北岸开始,曹锟和靳云鹏的部队就已经失去了后方的补给,一直以来都是依靠着库存弹药作战,然而到目前为止,他们失去弹药补给已经长达二十天,原先的一些弹药库存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所以这仗打的是越来越艰难。对此曹锟除了不断收缩兵力外,所能做的就是不断向第七师发报,催促他们尽快攻克南京北岸。

面对曹锟的不断催促,冯国璋也是极为郁闷的,尽管袁世凯已经给他临时授权,命令他指挥第七师和第二混成旅进攻南京北岸,取得指挥权之后的他却没有半点高兴的理由,因为到目前为止南京北岸依旧没有攻下,甚至在短时间之内都看不到突破国民军防线的迹象。

冯国璋郁闷,那么身为他对手的林成坤就是心急如焚了,国民军司令部为了南京战役的顺利展开,达成重创乃至歼灭曹锟所部的目标,命令林成坤最少也要坚守七天。甚至这一坚守的时限随着南京战事的拖延而进一步增加。

尽管司令部给他派来了第四师下属第四十二团的增援,但是面对北洋军两倍的兵力,这两千多人的增援依旧是严重不足。为了达成长期坚守的目的,警卫师主动放弃了解家庄,随后主力部队撤退到泰山镇,准备进行最后的固守作战。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十二月的一号,北洋军攻克被警卫师放弃的解家庄,得知攻克解家庄之后,不管是袁世凯还是曹锟都是松了一口气,当天袁世凯给冯国璋发电,除了嘉奖前线部队的英勇作战外,并命令冯国璋指挥部队快速突进,彻底攻占南京北岸,恢复对曹锟部队的补给。

可是当北洋军兴冲冲的拿下解家庄后继续南下时,却是发现国民军已经在泰山镇建立了一条全新的防线,当天前锋的一个团就是被打了回来。面对这一情况,冯国璋咬了咬牙,当即就是准备投入主力部队进攻。

而此时,北洋军的伤亡也很大,尤其是第七师的伤亡更多,第七师本来就是新成立的部队,战斗力是不如曹锟第三师和靳云鹏第五师这样的老牌部队的,之前解家庄一战当中,前后损失几近三千人,如果不是有第二混成旅的增援,恐怕都不能逼迫警卫师放弃解家庄了。第二混成旅的损失要小一些,不过一两百人而已。

其实兵力的损失并没有严重影响到北洋军的战斗力,更重要的是士气问题。自从冯国璋在泰山镇败了后,可以说是造成了连锁反应,不但让曹锟和靳云鹏、张勋这三个人的部队陷入绝境,也严重影响了其他北洋军的士气,加上之前第七师在解家庄久攻不下,伤亡又大,这士气就更加受创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10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4/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