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120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黄兴为了集中兵力,采取了收缩防线,主动放弃外围地区,集中兵力到主要城市的战术,导致进攻安徽前线的国民军部队前两天都没有遇到苏军,一直到第三天,国民军才和黄兴手下的苏军碰面,双方在当涂县发生交火!

第二百九十四章 唐强的首战

四月的皖南地区并没有像东南沿海地区一样已经进入绵绵雨季,虽然现今已经是春季但是此时的皖南顶多是天气阴沉一些,偶尔数场小雨也不会像江南的绵绵霏雨一样不停的打湿人的衣裳。

唐强抬头看着那阴沉沉的天空,那阴沉沉的天空压低很低,彷佛随时都会掀起一场滂湃暴雨,但是唐强却是知道头顶上这种阴沉沉的天空已经持续多曰,团部多曰里担心的大雨天气却一直没有到来,这让第五十二团的诸多军官们放心不少,同时也是不断催出部队加快速度,意图赶到天气变坏之前赶到当涂,然后攻占当涂,为国民军进攻皖南的计划打下头一场胜仗。

在国民军参谋部制定的计划中,前期计划分为了三大部分,或者说制定了三个战略目标。第一个目标就是以从广东出兵的第十师攻占赣州等江西南部地区,第二个目标就是以第二混成旅和第三混成旅分别从福建邵武以及浙江衢州出兵,攻占南昌等江西北部地区。第三个目标就是以第九师为主力、第五师协同支援,攻占皖南地区。

这三个计划是相对读力但是又相互配合的,而由于进攻江西的部队由于路途遥远,要抵达江西境内还要一段时间,所以这前期第一枪就会在皖南地区展开。,由于第一仗很重要,甚至会影响部队的士气,参谋部总长袁方给负责进攻宣城和芜湖的第九师师长庄先河亲自发电,要求其首战必须取得胜利,不然负责制定这一计划的参谋部无法给陈敬云一个交代。

参谋部要给陈敬云捷报,那么前线部队就需要先给参谋部一个捷报,前线的庄先河自然也就严令前线部队加快进攻的步伐,尽快拿出一个捷报上来,让他好向参谋部以及陈敬云交代。庄先河为了避免首战就出现战败的情况,并没有让他亲自率领的第九师发动第一场大规模战事,而是把这个重任交给了从溧水出发支援第九师作战的第五师第五十二团,第五师虽然没有经历过苏南大战,但是成军已久,比起第九师这个刚成军不久的部队更让人信任。

由于第九师是进攻皖南的主力部队,而第五十二团是属于支援作战的那种,所以是暂时配属给第九师指挥,由庄先河直接指挥作战,也就是所谓的加强部队。

第五十二团的团长接到了庄先河的命令后,派遣了第一营为前锋并与四月十六号抵达当涂县。

唐强收回了望向天空的视线,现在的天空虽然依旧阴沉,但是这雨一时半会还下不了,不过唐强还是知道不应该对老天期望太多,赶到天气变化之前把当涂拿下来才是正道。

“报告!”此时,一个传令兵小跑着过来:“团部最新命令,命令第一营对当涂展开武力侦查,并接应团部主力抵达!”

唐强接到命令书后看了眼,虽然拿出钢笔刷刷的写了一行字后交给传来兵:“回报团座,我部将即刻展开攻击!”

等传令兵转身骑上马向后方飞驰而去的时候,唐强也是下达了相关的作战命令!

不用一个小时,第一营的两个连就在数门迫击炮的支援下发起了对不远苏军阵地的进攻,爆炸声、步枪声、机枪声顿时响彻整个天空。

实际上,现在防备当涂的苏军不足一个营,区区五百人而已。由于黄兴的战略收缩计划,原先驻扎当涂的一团受命往回撤,准备撤到芜湖去。但是人还走撤完,这国民军就来了,于是最后剩下的这个营就不得不摆开了架势准备防御作战,准备先打掉国民军的进攻前锋后等待夜间撤退。

可是唐强却是不知道这个情况的,他手中的情报还是数天前的,前线的侦察兵们虽然侦查到苏军的撤退迹象,但是并没有得到苏军到底撤退了多少人的情报,加上之前团部已经指示过,上头要的首战告捷,不是败仗,更不是僵持之类的,所以不管如何都不能输。所以不管是第五十二团的团部还是唐强都是极为谨慎,哪怕是敌人看上去实在不咋地,但是他们依旧准备用最大的实力来击败他们,确保胜利。基于此团部甚至没有给唐强拿下当涂的命令,只是让他展开火力侦察而已,团部是打算等主力到达后一口气把当涂给拿下来,然后给上头报捷。

基于此,唐强很谨慎的调动部队发起火力试探,但是他在望远镜里看到的景象却是让他皱眉不已。

“这就是黄兴的军队?”唐强看着苏军阵地上稀稀拉拉的枪声,一时感觉不太好。哪怕是事先已经从其他同僚口中听说过黄兴的部队不咋地,当初守卫镇江的那支苏军师在北洋的进攻下半年就溃败,甚至引发了镇江局势的败坏。

但是听说是一回事,真正看到了又是另外一回事,唐强明明只是派了两个连上去,意图很明显,只是进行火力侦察而已。但是对面的苏军阵地上火力明显不枪,唐强甚至连一挺机枪都没看到,只有稀稀拉拉的步枪声,但是这样的火力明显是挡不住国民军的进攻。

于是乎很诡异的局面出现了,前线的一支国民军部队不用一刻钟就是突破了苏军的一截阵地,然后前线的指挥官果断下令后续部队跟进支援,苏军的防线瞬间奔溃!

“就这样?”唐强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这前后半个小时不到,自己只派了两个连上去,连主力都没上呢,更加不用说后面正在赶来的团部主力了。

“这样就拿下当涂了?”唐强再一次的喃喃说着,而身边的副官也是一脸的惊讶:“好像真的是呢!”

此时,苏军的防线已经彻底奔溃,唐强甚至都没有继续增援援军,前线的两个连就已经突破了苏军的防线,唐强从望远镜中看到了大批的苏军转身就朝后跑,然后不断被后面射来的子弹、炮弹击倒。实际上,唐强派出的两个连对比防守的五百苏军残余已经强出不少了,火力先不说了,就连兵力也差不多。国民军一个营的总兵力将近八百人,下属一个连的标准兵力是一百六十人,两个连就是三百多人,然后加上后方支援的机炮连,参与这一波火力试探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四百余人。

苏军在火力和兵力上都占据不了优势,加上军心浮动,一个个都想着为什么别的都跑了,偏偏我就这么倒霉还在这里。

如此情况下下,这股苏军溃逃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如此正常的事情在唐强看来却是不太正常,他之前的情报可是说这里有着苏军两千余人驻扎,据说还是黄兴的主力部队,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竟然差别会这么多。

“营长,这事有些蹊跷啊!别不会是有埋伏吧?”副官明显也是有些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本着敌人都是狡猾的角度出发,他冒出了埋伏这一想法。

唐强听罢也是觉得有这种可能姓,当即对身后传来兵道:“命令前线一连和二连停止追击,三连和四连戒备四周!”

小心些还是有必要的,唐强发出了这些命令后又拿出望远镜观察前线,此时苏军已经跑出了几百米远了,而国民军也已经占据了之前苏军构筑的阵地。如果这不是假扮溃逃吸引国民军追击的话,那么唐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唐强谨慎的等着,但是预料中的埋伏没有发现,而且此时前线也传回情报,并可没有在方圆数里内发现其他的苏军了。

此时,唐强的浓眉皱得更加紧了,是继续进攻彻底拿下当涂?还是等待团部主力到达呢?

唐强的身份有些特殊,他乃是唐辉康的二子,唐辉康被陈敬云看重并委任为福州兵工厂总经理后,唐辉康就算是彻底踏上了国民军这条船,想下不能下,他唐辉康也不想下。而和其他的国民军体系内的高级将领或者高级官员一样,他同样也派了自己的儿子去参军,进入福州军校学习后加入国民军中效力。

福州军校的学生中,大体上可分为三种人,一种是普通的热血青年,怀抱着梦想报考福州军校,虽然以闽浙两省的年轻人居多,但是外省的也不少,很多年轻人都是千里迢迢来到福州报考福州军校。第二种就是现役军人前往进修的那种,也就是以前的速成班的学成,现在取消速成班后,统一加入到正式班学习。第三种就是所谓的富`二代、官`二代了,这群人以陈敬云的亲朋子弟为代表,同时还有国民军体系内高级将领和官员的子弟,同样还有闽浙两省的不少富商也会派遣子弟来上福州军校。

前面两种人没什么好说的,乃是福州军校学生的主要来源,而第三种人就有些特殊了,这群二代子弟大多数都是被家中长辈送来了,有些心里根本是对军事不感兴趣,但是他们家中的长辈们为了权势,为了在国民军体系中保住地位,或者干脆就是为了向陈敬云表示忠诚,一般都会派遣子弟来参军。这些二代子弟去绝大多数都是有文化的高知识分子了,参军自然不可能去当大头兵,一般都是进入福州军校学习后再分配到各部队当军官,从基层慢慢爬起来,不管是陈卫通还是俞若飞都是其中的代表着。

-----------

今天依旧三章……正在奋战当中,写好就更新!

第二百九十五章 二代子弟

唐辉康虽然没有在东南宣抚使府担任任何的官职,更加不是国民军里的军人,但是他身为福州兵工厂的总经理,在国民军这个体系里极为重要并特殊,别看陈敬云平时对他不怎么客气,但是却是看重的很,其他外人也不敢把唐辉康当成一个普通的商人,职业经理人,唐辉康在国民军这个体系里的地位不弱于后勤部和装备部的两位总长。

前途命运和陈敬云以及国民军牢牢绑在一起的唐辉康自然也就和其他官员和高级将领一样,选派了家中子弟报考福州军校,本来以为是年轻的四子能考进去,但是没想到反而是已经成婚生子,年纪已经二十七差不多奔三的二儿子唐强考了进去,四子却是落选了。福州军校是个正规军校,对学生要求还是很严的,第一个就是文化条件,至少要有中学学历,然后身体条件也要必须过关。单单这两条就足以刷下一大批的热血青年人,那些年轻人想要参军的话,就只能去应征普通士兵了,然后立功被上司看重,选送到福州军校进修后成为军官。

唐强从福州军校毕业后被分配到第二师,临行前的那天,唐辉康对他很是训诫了一番:“我唐家立足不稳,虽然我现在还得司令的看重,但是这唐家的未来总不能只靠我一个人撑着,你也是早已成家立业的人了,当初让你放弃生意去从军,为的就是让我们唐家将来出一位将军,这点,你要明白!”

唐辉康和唐强的对话在大多数的二代子弟和家中长辈之中,意思都是差不多的,他们都是为了家族的未来去参军奋斗的,然而现在国民军正处于频繁战争期间,部队的伤亡也很大,虽然绝大多数都是士兵,军官伤亡并不多,但是毕竟还是有的,尤其是尉官级别的那些基础军官们,伤亡比例还是不小的,加上前线子弹里可不认人,不会因为你是某位二代子弹就不打你了,历尽数场战事后,国民军集团里时常有家族子弟牺牲的消息传来,如果用比例来计算的话,那么伤亡比例比寻常军官的伤亡比例更大,主要是那些家族子弟都是抱着升官的心思去的,不打仗就没军功,哪怕身后有家族帮忙活动也是很难升上去,如果不能爬上去为家族出力的话,他们参军干嘛啊!所以很多都是集中往几个主力部队去,尤其是苏南前线更是多,唐强也是一样,毕业后唐辉康亲自为他活动,让他去了当时国民军的王牌部队第二师,随后在杭州之战中立了个小功劳,升为上尉连长,然后苏南战事中虽然没捞到大功劳,但是苦劳还是有的,加上背后有着唐辉康为他活动,所以也就积功升迁为少校营长,虽然不能继续待在前线几个主力师的,而是去了第五师任职营长,但总算是升起来了成为中级军官的一员。

而这一次的皖南攻略中,抽调第五师第五十二团前往支援配合第九师作战,他唐强更是拿到了全军前锋的位置,他知道,这是自己的机会,而这种就会是可遇不可求的。别看他现在是少校了,但是他是福州军校的三期毕业生,在诸多福州军校毕业生里乃至正儿八经的老前辈了,他的同届以及前两届的同学基本也都是校官,当上将军的都有好几个了,可他唐强依旧是个少校营长,这落下了好大一截呢!

以前是没什么机会,但是现在既然已经给了他机会,那么能不能抓住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

而拿下当涂就是大功一件!全军中首战告捷的战报里就会出现他的名字!可是如果失败了的话,后果同样严重。

唐强犹豫着,他的确是有些怀疑苏军有埋伏,毕竟刚才苏军的溃败实在是太让人难以相信了,作为和北洋军打过仗的唐强可是过部队和北洋军硬对硬打过的,进攻南京的时候还和北洋唐天喜的部队打过,经历了北洋军的顽强对抗后再来打这苏军,就有些难以习惯苏军的战斗力差别了。

在大功和危险面前,唐强考虑了足足半个小时,最后还是一咬牙下令继续进攻!

今天不能捞一件大功的话,以后见到同届同学岂不是每个都要向他们敬礼?不管是为了家族利益还是个人荣誉,他唐强都不想发生这种状况,正所谓富贵险中求,他采取了他认为中的险!

决定了后,他一边命令一连和二连继续进攻,然后命令三连和四连严阵以待,预备可能出现的变局!

事实证明唐强多虑了,国民军的部队得到唐强的命令后再一次发起进攻,然后迅速的击溃了苏军冲忙组织起来的第二道防线,随后一路进攻,那数百的苏军死伤的死伤,逃的逃,不用两个小时就已经彻底崩溃。

下午三点四十分,唐强已经带着部队走进了当涂县城!此时的唐强脸上带着浓浓的喜色,对传令兵道:“向团部报捷:我部已经攻占当涂,击溃敌军一营五百余人,打死打伤两百余,俘虏一百余,逃者不足百人。并且已经做好迎接团部主力的准备工作!”

这个战报被传令兵送到了第五十二团团部后,第五十二团迅速通过无线电把消息回报给了第九师庄先河,而庄先河也是第一时间给福州报捷:“我部第五十二团下属第一营唐强部已于今曰下午三时攻克当涂,歼灭敌人五百余,自损不足二十。”

这份战报就这么一路传到了福州司令部,然后晚上就到了陈敬云的桌前!

“这个唐强是?”陈敬云脑子也不是计算机,自然记不住那么多的人们,国民军里众多中高级将领都难以记住了,更不用说这个少校营长了。

身边的袁方早已经准备好了,来之前就调查了唐强的相关履历:“唐强是唐经理的二子,福州军校三期生,历任第二师排长、连长,苏南战事后积功调任第五师任职少校营长!”

这个履历里的积功一词也是有些意思的,那就是说没功劳但是有苦劳,用时间来积累了苦劳后才得以晋升。如果是立功的那就是立了军功而晋升,两者的含义在国民军的人员履历档案中可是完全不同。

陈敬云点头:“这次他打的还是不错的!这一仗乃是全军首捷,全军内部通报,用以激励士气!另授唐强双剑铜章,晋中校衔,任旧担任第一营营长,战后另行调职!”

为了激励士气,陈敬云很大方的把勋章都军衔都拿了出来!国民军自从去年推出双剑勋章后,虽然有部分人获得,但是由于限制太大,导致军官极难获得勋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民军推出了新的勋章制度,制定了三个等级的勋章,第三等是双剑铜章,第三等是双剑银章,第一等是双剑金章。这三个等级的勋章中双剑铜章和双剑银章全军通发,双剑金章只授予军官,陈敬云还算等时间久了,再弄出几个更高等级的勋章来,现在嘛,三个等级的就够用了。新的勋章制度推出了,旧有的双剑勋章停发,成为绝版,这让众多没有得到过双剑勋章的军官们大为遗憾。

“您看,五十二团的团长是不是也升个军衔,不然一个团两个中校的话怕是这指挥不好办啊?”袁方小心的建议着,这五十二团的团长姓;吕,虽然只看姓和袁方没半点关系,但是这个吕团长的妹妹却是嫁给了袁方的三子,有了这等关系后这个吕团长也就和袁方扯不掉关系了。

陈敬云一听就知道了袁方心里头想的什么,对于营一下的军官他不熟悉,但是对于团以上的军官他可是一个个都知道的,知道第五十二团的吕团长和袁方有关系,袁方说的军衔指挥问题也是存在。不过团长上校以上的升迁可就不是什么普通中层军官了,国民军体系里除开那二三十个将军外,就属于那批上校了。而上校团长也就是预备师长、军参谋长的人选。所以升上校也不是那么随便的事。

陈敬云也没考虑太久,只是沉吟了会道:“现在才刚开始打呢,既然那吕方之你认识,你就透个口信给他,让他好好打,打好了党和人民是不会亏待他的!”

听到陈敬云这么说,袁方脸上也是露出了喜色,这话基本上已经断定,只要这场战事中吕方之不要出大错,稳扎稳打打下去,战后一个上校是跑不掉的了!虽然亲自为后辈子弟向陈敬云求情有些丢脸甚至有些危险,但是要看什么时候嘛,现在皖南首战告捷,而且还是吕方之手下的部队打的,这时候对陈敬云说几句的话,作用还是有一些的。袁方也不傻,如果说吕方之没立下功劳,没有这场胜利垫着,他是怎么也不会说的。

等袁方出去后,陈敬云却是沉思了起来,前线的战斗他并不怎么担心,当初苏南战事对抗北洋军那么困难的时刻都过来了,现在打一个革命党根本就不用花费太大的力气,顶多就是路途远,行军的时间长一些而已。他担心的是其他的问题,比如现在国民军的指挥机构已经开始臃肿,效率已经大大下降,同时还有这个所谓的二代子弟大量充斥军中,这些人虽然也是一心为了建功立业,作战用心听命,但是他们背后都有人撑着爬起来的速度远远超过那些普通军官,这种升迁的差异会造成普通军官的不满,长久以往可不是个好事情。

-----

还有一章呢……

第二百九十六章 时代归属

为了解决指挥机构臃肿效率不高的问题,这一次作战中,陈敬云尝试了新一轮的指挥方式调整,以前发生大战的时候都是陈敬云亲自坐镇司令部,用司令部当做大本营直接指挥各师作战。苏南战事结束后,陈敬云深感直接用司令部指挥各师作战已经越来越不适应规模越来越大的国民军了。所以才弄了军一级别的指挥机构,设置了四个军,然后这一个尝试却是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因为虽然设置了军一级别的指挥部,但是国民军的部队一共才十二个师又三个旅的部队,师旅级别部队的调动已经不是战术层面的事情,而是战略层面的事了,到目前为止,师级别的调动依旧是国民军的总司令部才有权调动,搞的现在的军级别指挥机构更像是摆设。

比如第三军,所辖的第三师和第十师都已经分离了,第十师已经受命进攻江西。如果说参谋部通过第三军来指挥第十师的话,那么就指挥就会太过拖延。而第四军所辖的第九师和第八师也已经分离,第九师现在已经到了苏南地区,目前正在进攻皖南,而第八师还呆在福州地区呢。

所以这样一来,第三军和第四军就已经成为了空架子。另外,苏南地区当中由于第一军和第二军共同负责苏南地区的防务,苏南那么大点的地方集中了那么多的部队,偏偏还互不统属,这样就造成了一些指挥上的麻烦,毕竟现在参谋部指挥苏南两个军作战和当初直接指挥五个师作战没有太大的区别。

另外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第一军和第二军共同负责苏南防御,也就造成了诸多麻烦事,两支部队中的高级将领闹的矛盾重重,虽然两个军长没表态,但是下面的几个师长已经把报道打到陈敬云这里来了。这种互不统属的状态在苏南地区那么严峻的状态下是非常不利的,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指挥机构,这也是为什么北洋军始终在津浦线只设立一个军的根本原因所在,哪怕现在津浦线上已经集中了北洋军五六万人,但是依旧全部归属冯国璋一人指挥。袁世凯不是不知道这样的状态下会让冯国璋的权势越来越大,越来越难制衡,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相比之下,陈敬云为了制衡手下将领故意弄的互不统属就落了下乘,这时间越来问题就越大。导致设立军级别指挥机构也差不多半年了,但是国民军的指挥体系并没有变的太有效率,反而是机构臃肿以致指挥效率降低了不少,甚至还不如当初司令部直接指挥各师呢。

为了摆脱这种尴尬状态,陈敬云做出了必要的调整,原本直属司令部指挥的第五师调入第二军,使得第二军拥有了三个师的编制。而已经调到皖南,负责皖南战事的第九师则是脱离第四军编制,直接归属总司令部指挥。而已经离开广东进攻江西南部的第十师也脱离第三军,直接归属总司令部指挥,将第一混成旅划入第三军编制。

这只是初步的调整尝试,为了避免编制变化过大引起那些高级将领的疑虑,同时为了编制变化而影响国民军的战斗力,下一步里陈敬云还会做出更大的调整,他是打算着等把皖南拿下后,到时候可能会继续增兵皖南并渡江进攻安徽中部地区,届时他就打算以这些部队成立一个军,负责安徽方面战事,而军指挥部也会直接抽调第二军的指挥部,马成等人也直接调过去。苏南地区只留下第一军这一个军级指挥机构,由沈纲负责苏南地区的战事,这样在长江沿线就是有两个军级指挥机构,一个军负责一条主要战线,不会相互冲突。另外,等拿下江西后,他打算用第十师为主力配合混成旅组建一个军,直接把第四军的指挥机构给搬过去。而第四军原有的第八师就归属总司令部指挥。

如果将来完成这个编制调整的话,那么就会做到一个军级指挥机构负责一个战线的战事,同时军只是一个指挥机构,下属部队可以灵活抽调,可以最大程度的减低指挥机构臃肿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让前线部队的作战更灵活主动,毕竟随着国民军攻占江西和安徽南部之后,控制区越来越大,所属的部队也会越来越多,,司令部直接指挥全部各师是不可能的,而以前的固定一个军两个师也是限制太大,脱离了当初陈敬云用军来负责一个战线的本意。

当然了,为了避免调整编制影响过大,所以现在陈敬云只是进行了细微的调整,做好前期准备,等时机成熟后直接下令完成编制的调整。

脑海里想着这些事情的陈敬云没有注意到时间的流逝,一直到夜里十点多才从书房里出来,上楼后发现林韵还没睡,而是在床上半躺着看书。

陈敬云走了过去,林韵这时候也是听见了脚步声,抬起头来看了眼:“听说前线有捷报来了?”

陈敬云点头:“嗯,打了个小胜仗!”

林韵其实对那些是不太懂的,但是也知道打了胜仗是好事,当即笑道:“怪不得你脸上带着笑呢!”

陈敬云走了过去后却是拿下了她手中的书:“说过了不用等我的,你现在怀孕了就要好好的休息!”

林韵听到陈敬云说起怀孕二字,也是露出婉约一笑:“我下午都睡了一下午呢,而且好像我又没有和他们说的一样有很大的孕期反应!”

陈敬云脱掉外衣,换上睡袍后上床,搂着林韵道:“这也不行,要好好休息!”

林韵怀孕了,三月份的时候就已经察觉了,但是不知道为何林韵的孕期反应简直就跟没有一样,照样能吃能睡,如果不是林夫人发现林韵突然想吃酸的东西而悄悄请了医生来检查的话,估计得好几个月后才能发现。

董白氏的怀孕让林韵可是紧张了好久,她的母亲林夫人比自己的女儿更紧张,生怕还在上海的董白氏生出个儿子来威胁到自己女儿的地位,林夫人显然是把陈敬云当成了未来皇帝之类的角色,这生出来的皇帝就是皇储啊,满清皇朝倒台不过两年,不能怪林夫人有这种想法。所以经常给林韵传导各种方法,而且还弄了容易生养的滋补药让林韵吃。这功夫不负有心人,虽然迟了些,但是总算是怀孕了。得知林韵怀孕后,林夫人比林韵和陈敬云更加高兴,听说那天她还派发了不少的赏钱。

林韵的怀孕也是让陈敬云心安不少,因为董白氏一事,陈敬云对林韵总是有些愧疚心理的,虽然他想要做什么其他人都管不了,但是心里的愧疚是有的。因为从是上海回来后对林韵是很好多,耕耘起来也是特别卖力,努力了好几个月总算是成功让林韵怀孕了。

得知林韵怀孕后,陈敬云还担心她的孕期反应会很厉害,当初的董白氏孕期反应那么厉害,看着她遭罪的模样让那他心痛又担心,加上那时候正好是苏南战事的紧要关头,那段时间他过的极为担心。得知林韵怀孕后就怕林韵也和董白氏一样吃多少吐多少,可是林韵却是没有多少的孕期反应,这两个月下来除了肚子微涨外,她是能吃能喝,半点看不出来怀孕了,和董白氏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两女的相继怀孕,也是让陈敬云有了期待,甚至想着罗漓时间也那么长了,也该在她身上下下苦功了,相对比董白氏和林韵,罗漓过的更苦一些。她的身份本来就是婢女,虽说现在是陈敬云的二姨太,名份上比董白氏好得多了,但是她常年待在府里,而陈敬云在府里的时候大多数却是和林韵一起的,就冷落了她诸多。不像董白氏虽然没个名分,但是之前在福州的时候陈敬云是宠着她,在上海期间也是把她当成了宝贝爱护着,这宠爱连林韵都得嫉妒。要不是去上海不方便的话,陈敬云恨不得三天两头往返一次。可惜董白氏是回不了福州,当初陈敬云不了解背后有陈俞氏这个老太太从中阻碍了一把,还以为是董白氏自己想留在上海,加上海途实在颠簸所以才把她留在了上海。

但是陈敬云是什么人,可是国民军的总司令,闽浙两省的实际主人,这事根本就满不足他,察觉到了一丝蹊跷后,踢了陈彩几脚就是让他把全部事情给倒了出来。虽然心中对陈俞氏有气但是陈敬云也是不能做什么,除了哀叹一声外这柳河巷也是去的少了,刚回来那段时间是三五天就去一会看陈俞氏,现在一个月也去不了一两次了。

实际上,陈敬云对周围的所谓亲人是没有什么归属感的,对于陈俞氏也只是敬重而已,所谓的真正的子女对父母的感情是没有的。毕竟他虽然占据了陈俞氏儿子的身体,但实际上并不是他儿子,没有人会去乱认父母的。

范围在扩大一些,他对周围的人的私人感情也是有些淡薄的,哪怕是林韵这几个女人,他对她们虽然宠爱,但是她们给不了陈敬云想要的归属感,对这个时代的归属感。一直以来他都是觉得自己是这个时代的过客,是个旁观者,所以他才能无视那么多人的生命和感受,一心为了自己的利益和他的争霸大业奋斗努力者。

而那两个还没有出世的孩儿却是让陈敬云感觉不一样的,那是属于自己的血脉,那是属于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唯一有着实际联系的人,唯一让他对这个时代有着归属感的联系。

所以他对孩子还是很期待的!

抚摸着林韵那微涨的肚子,林韵怀孕时间尚短,自然不可能让陈敬云摸到孩子踢脚之类的动静,但是陈敬云却是知道,那里有个生命正在慢慢成长!一个自己带到这个世界上的生命!

他俯下身去,把耳朵轻轻贴在林韵的肚子上面,想要听里面的心跳声,虽然实际上没听到什么,但是他依旧幻想里里面的孩子那有力而轻微的心跳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1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0/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