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133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北洋军空军新一轮的飞机招标要求也是引起了英法德几国空军的注意,要知道现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有了成规模的空军对抗,可以说中国方面的飞机战斗经验是列国都没有的,欧洲国家里也只有意大利在1911年的时候进行了小规模的侦查行动而已,而空战,除了中国上空外,其他都没有发生过。

而现在飞机的作用已经逐渐引起了各国的注意力,各国都已经进行了军用飞机的研制,但是之前的主要研制方向还是放在了侦查能力上,现在北洋空军提出了空战能力,所以现在北洋军提出了这样的设计要求列国空军注意并借鉴是很正常的。

甚至在北洋军在没有拿出大批的经费的情况下,各国空军自己就已经事先拔出了研究经费,准备设计类似的飞机,然后交付北洋军使用,他们是准备着把中国当成了飞机试验场,用来检验飞机的实际效果和未来飞机的发展方向了,这种情况很类似历史上的西班牙内战,当时英法德苏联都是被西班牙战场当成了各种新式武器试验场,大量的坦克和飞机被送到了西班牙战场上检验实际作战姓能。

如果说陈敬云给世界带来的最大影响是除了中国局势变动进而造成远东动荡外,那么就是给世界航空界带来的提前革命,各国提前重视飞机的实际作战效用。

尽管刘宝明已经想尽了办法,但是任旧不能够阻止北洋军空军在苏南上空的颓势,在得知了国民军有着专门空战飞机的存在后,北洋军空军的出动次数大大减少,而且有限的侦查行动中也尽量避开国民军空军的巡逻地带,避免飞机被击落。如此一来,北洋军空军能够侦查到的情报就大大减少,使得前线的冯国璋对对面的国民军调动又陷入了一无所知的状态。

“他们到底要干什么?如此大规模的调动绝对不是正常的军事调动!”冯国璋面对苏南战局面色担忧着。

一边的王汝贤也是忧心忡忡道:“从上海那边来的消息,国民军第三军的第三师和第十一师已经登岸,他们把南方的这两个师调来苏南,肯定是有什么大动作的!”

不管是冯国璋还是王汝贤,都能够通过蛛丝马迹得知国民军近期内军事调动频繁,看样子是准备着一场大动作,而这个大动作很有可能就是渡江北上,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详细情报,冯国璋等人根本就不知道国民军准备怎么样进行渡江作战,更不知道国民军的主动方向是放在那里。

到底是扬州还是南京这两处正面突破,还会和冯国璋自己的计划一样,绕行安徽呢?

这一切冯国璋都不得而知,如此情况下,北洋军的南下计划也就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毕竟现在要是判断不出国民军的主力到底在那里的话,万一北洋军的主力全部都集中到安徽地区,国民军乘虚而入,集结主力从苏南渡江的话,那么很有可能造成被动。为此,冯国璋暂缓了滁州唐天喜第十师进入安徽的计划,并且已经连续给袁世凯发去数封电报,要求尽快派遣第十一师南下,后续第二十师和第二十三师的第二梯队也要尽快准备好。

-------------

等下还有一章

第三百三十六章 总攻命令

时间进入八月,长江流域的雨季也终于是在连续了一个多月后慢慢结束,尽管此时部分地区还有绵绵细雨,但是在大范围来说已经不影响大军作战。因为大战一起,那就不是一天两天,甚至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的事,而是会连续持续多月的大规模战事,这八月初还会持续的小规模地区雨水已经不会造成双方决战的主要障碍了。

八月一号,刚从上海返回南京召开了扩大会议,这一次的会议不但有军队方面的高级将领参加,还有部分文官高级官员。

巨大的长方桌上,陈敬云身穿一身棕绿色上将礼服坐在主位,而桌上的两侧则是分别坐着大批军政要员们,其中还有唐继尧和陆荣廷的特使。

右手侧的是以袁方为首的军方将领,包括参谋部总长袁方中将,后勤部总长孙广亮中将,装备部总长欧阳天中将,作战司司长陈仪少将,战略司司长陈卫华少将。另外还有第一军军长沈纲中将、第二军军长马成中将,第三军军长李继民中将。这三部总长和参谋部最重要的两个司的司长都来了,而国民军的四大军长中,来了三个,只有远在南昌的林成坤因为距离关系而无法到达。除了这批陆军将领外,海军的海军部总长萨镇冰中将也在,空军部总长伍世钟少将也在。

可谓这一群将领中包含了国民军所有高级实权将领,乃是国民军的核心高层了。其他的甚至连师长都没有资格参加这一场战略会议,可见规格之高。

军方的规格高,文官那边也不差,政务院中由于没有设立政务院院长之类的职务,而是以各部总长直接向陈敬云负责,所以这出席的就是民政部总长郑祖荫,次长岑春煊,财政部总长安华林等几个重要角色。

“各位都知道,我军为了这一次的大战前后已经准备了大半年之久,去年苏南战事一结束就进行了相关的作战物资准备,三个月前就已经进行兵力的部署调动,可以说我们在过去的一年里都是在为了这场大战而准备着。而现在,各项准备已经完成了准备,箭已在弦上,是是了发出去的时候了。”陈敬云首先说了这场开场白后,随后停顿了后继续道:“此战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就不要我继续说什么,你们心里都是有数的,赢了我们就能够主管中央,败了,那就是万劫不复。”

“所以这一战里,我要大家务必用尽全力,不得有任何的松懈!”陈敬云说罢后眼光环视在场诸人,和他想象的一样,在场众人中多数是露出兴奋神色,少数也有着担忧神色。

如此会议中,自然不是讨论详细军事计划的时候,此次渡江作战虽然国民军的很多高级将领都猜得出来是在皖南地区,毕竟国民军现在大军云集芜湖,这满的了北洋军可满不了国民军自家的这些高级将领们。然而详细的作战计划,整体的战略部署知道的人不多,不过是陈敬云自己,沈纲,袁方和陈仪这四个人而已。其他的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但是绝对无法得知全部计划的。

这一次的战前会议,更多的是关注到后续情况,比如后勤供应,政务院负责的一些舆论宣传,安定民心等等。最重要的就是陈敬云要给他们一个信号,大战就要开始了!

会议当中,民政部也已经拿出了关于此战的计划,除了用最大的努力保障大军后勤,解决好受伤士兵的治疗以及安定民心外,民政部也提出了计划,民政部会派出大量的官员跟随国民军身后,安定国民军所占据的地方,避免国民军把精力浪费在维护地方上面。

而财政部最重要,也是唯一的事务就是解决军费问题,安华林近年来已经越来越有政治家的气势了,顿了顿声后道:“军费问题大帅完全可以放心,现在我财政部剩余款项充足,而且最新发行的五千万光复债券现在的销售势头良好,未来数个月内还能够收入一笔。不过军费问题,还需要华夏银行那边多多配合!”

安华林所的需要华夏银行配合陈敬云自然是明白什么,现在华夏银行在国民军体系当中除了充当商业银行外,更重要的职能是充当中央银行发行纸币。现在南方临时政斧的财政收入几乎都是寄存在华夏银行,要用钱的时候就直接去提,乃至国民军十余万军人的薪资也是通过华夏银行发放。

而华夏银行发出去的自然是华元这种纸币了,而通过纸币的发行,实际上华夏银行能够筹集的资金是要远远高于他所储备的本金的。

而安华林所说的配合,不外乎就是让华夏银行在国民军财政紧张的时候,适当的放宽纸币发行比例,用来充当军费,尤其是军人的薪资。

虽然这种举动会造成华元的贬值,甚至会因为通货膨胀而影响到民众的生活,但是如果真的到了财政部拿不出钱的时候,直接印大量纸币当军费也是迫不得已的方法。毕竟到时候如果败了,这些纸币会不会成为废纸也轮不到他们来担心,如果赢了,这纸币的价值有政斧担保是有保障的。

而华夏银行虽然充当了中央银行的职能,但实际上就是个私营银行,陈敬云自己还在里头占据了大量的股份,财政部要华夏银行配合扩大纸币的发行量,没有陈敬云点头是不可能的。

“放心,华夏银行那边我对吩咐的,财政部尽管把相应的计划拿出来。不过也要注意分寸,前期适当的扩大比例就行,不到紧急时刻决不能让华元贬值的!”陈敬云可是很明白华夏银行为了建立起华元的流通和信用是花费了多大的功夫,华夏银行依靠着陈敬云的鼎力支持,到现在也不过是让华元在福建和浙江以及上海部分流通而已,而且很多民众根本就不认这纸币,非要用真金白银才放心。尽管如此,其中花费的努力也不是外人所能够了解的了,而这信用建立起来难,但是要毁掉只是一夜之间的事情而已。

而华元的信用已经不仅仅是影响到华夏银行自身,而起还影响到已经用华元进行政斧结算的南方临时政斧。

南方临时政斧中,已经把商税等部分税收设定为只收华元纸币、另外公务员的薪资、军人的薪资采用纸币发放,同时一些内部军事采购和政斧采购也是用华元纸币支付。这一收一发,就形成了华元纸币的一个巨大流通循环,尽管这个循环还只限于国民军体系内部以及附属体系,但是华元要是过度贬值,这个循环一旦崩溃的话,国民军不用北洋军来打也就完蛋了。毕竟当十多万国民军士兵们发现拿到手的纸币一文不值的时候,恐怕第一时间就会造陈敬云的反。

安华林也是知道轻重的:“这只是财政部的预留计划,前期不会进行大规模的增发纸币计划!”

打仗,第一是要钱,第二是要钱,第三还是要钱!

所以这财政才是最为关键的,所以这财政军费等问题不但陈敬云和安华林在说,也引来郑祖荫和袁方等一群将领偶尔也问几句,而安华林则是拍着胸口保证:“以财政部现在的钱和未来的预期收入,财政部完全可以支撑起国民军持续进行长达半年大规模战事!”

安华林口中的所谓的大规模战事是以苏南战事为参考,一个月的花费高达上千万的那种!

安华林如此保证,让一群将领们安心了不少,他们可不想前线打的紧张的时候,后方就拿不出钱来补充子弹炮弹等作战物资,也拿不出钱来发放士兵的军饷,到时候可就不战而败了。

临近尾声,陈敬云道:“大家都回去准备吧!”

会议散了后,陈敬云又在统帅部内召开了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是刚才那些高级将领,陈敬云在会议当中没有多余的废话,重申了渡江作战的要点后,就是给各部队分配任务并签发作战命令,当夜马成和李继民连夜赶赴他们的军指挥部,李继民回上海,而马成则是奔赴芜湖。

为了更好的指挥安徽战事,陈敬云命令第八师、第五师也划入第二军指挥。使得马成指挥的第二军拥有第五师、第六师、第八师、第九师以及第五混成旅。四个师加一个混成旅,总兵力超过五万人。并从参谋部内调遣了多名科班出身的参谋加入第二军指挥部里,为马成出谋划策。

等马成的第二军渡江之后,第一军的第一师和第四师将会紧随其后,作为第二梯队担当第一军的预备队。

其余留在苏南的第一军第二师、第七师、第三军第三师、第十一师以及警卫师将会守备苏南。如果安徽进展顺利的话,第三军的第三师和第十一师也会择机从扬州等地区渡江,进攻江北地区并对江北形成包围圈。

这一番军事调动中,陈敬云也是充分体会到了不固定军级编制的好处,军指挥部负责一面战事,而下属的具体部队则是临时调动过去,随时可以变化。国民军的军就是应对战略方向的,而师则是战术级别的存在。

八月三号,陈敬云签发最新的作战命令,批准了参谋部已经连续延后三次的总攻时间,下达了总攻命令!

--------------

以下字数不收费,简单罗列南方联军和北洋军的兵力对比和部署:

北洋军:

第一军部署在湖燕京汉线,段芝贵为军长,辖第二师、第六师。另湖北省陆军三个师归属段芝贵指挥。

第二军部署在苏南津浦线,冯国璋为军长,辖第五师、第七师、第十师、第二混成旅。

安徽地区:曹锟为安徽护军使,辖第三师(三旅制)另外安徽陆军三个师归其指挥。并有河南第九师第第十七旅驻扎皖北。

湖南地区:扬善德为湖南护军使,辖第四师,另外湖南陆军三个师归其指挥。

京畿地区:第一师、第十六师、第一混成旅。

山西地区:第六混成旅(另外阎锡山两师两旅)

东北地区:第三混成旅、第四混成旅。

机动部署兵力:第十一师驻扎滁州,第二十师和第二十三师正在从东北调遣南下!第五混成旅驻扎山东济南,清江浦地区张勋第八师一个旅。

一共有:第一到第十一师、第十六师、第二十师、第二十三师。十四个中央师,另有六个中央混成旅。附属地方省军若干,包括湖南和湖北安徽地区的地方部队,陕西和山西以及东北等地区的地方部队。

南方联军:

国民军:

第一军(苏南):第一师、第二师、第四师、第七师

第二军(安徽):第五师、第六师、第八师、第九师、第五混成旅

第三军(苏南):第三师、第十一师

第四军(江西湖南):第十师、第一混成旅、第二混成旅、第三混成旅、第四混成旅

第十四混成旅:广州

桂军:

第五军:第十二师、第十三师、第十四师、第六混成旅、第七混成旅、第八混成旅

滇军:

第六军:第十五师、第十六师、第十七师、第九混成旅

第七军:第十八师、第十九师、第二十师、第十混成旅、第十一混成旅、第十二混成旅、第十三混成旅

南方联军一共有20个师加14个混成旅。

双方都有地方守备团姓质的部队,战斗机极差,忽略不计!

第三百三十七章 渡江

长江江面上,三艘体型庞大的军舰小心翼翼的沿江上游驶去,这三艘军舰正是国民军上半年才服役的长乐级炮舰。

陈敬云成立大元帅府后,下设统帅部和政务院,原来的海军处也就顺势成为了海军部,萨镇冰就任海军部总长。原属的国民军海军自然也就全部转入到南京临时政斧所属,编制和船只以及人事任命没有任何的变动。第一舰队任旧是以海圻号、海筹号、海容号、海琛号这四艘巡洋舰为主力,以陆续归国的五艘四百吨级小型驱逐舰加上原有的飞鹰号驱逐舰为辅,组成了巡洋舰舰队。

第二舰队则是收拢了众多的炮舰,包括了长乐级五艘炮舰,江字级炮舰,楚字级炮舰以及剩余若干炮舰,其中的部分老旧炮舰已经被迫退役,挪出军费来用于其他军舰的费用。第二舰队和第一舰队的定位不一样,第一舰队是远洋作战的巡洋舰队,主力舰队都集中在江阴基地和上海基地,并活动与在南京以东的长江部分,南京以西的长江对于第一舰队的战舰来说,水深以及其他河道的障碍是巨大的威胁,同样大小的远洋驱逐舰要比同型炮舰吃水深得多,所以没有必要情况下,第一舰队的主力是不会轻易沿江西进,怕的不是北洋军的陆军重炮,而是怕自己搁浅了造成船只破损。

但是第二舰队装备的都是炮舰,装备了那么多炮舰,那么内河的巡弋以及其他任务自然是交给了第二舰队居多。国民军控制区下有三条水系,分别是长江,珠江,闽江,其中的闽江算不上大江大河,也开不进去大军舰,所以第二舰队只是在福州港里驻扎了一支炮舰支队,为第四炮舰支队所辖不过两艘三百吨不到的炮舰甘泉号和舞风号。但是福州还有一个训练舰队,也就是第三舰队还有三艘今年才入役的训练巡洋舰,这可是三千两千五百多吨的大家伙。好在长江里海军实力尚可,北洋军现在又完全丧失了海军,所以海军部才会把第三舰队的这三艘大家伙留在福州做它们的本职工作:训练海军官兵!

在珠江,海军部也没有留下太多的兵力,只部署了一个第五炮舰支队在广州,辖四艘五百吨到八百吨不等的炮舰,分别是联鲸号、福安号、建威号、建安号。

珠江和闽江都没有太多的海军兵力,那是因为长江牵制了海军部太多的兵力。第一舰队不用说了,是巡弋扬子江的主力舰队,同时也是保证国民军从苏南渡江的最主要武器,更是阻止北洋军在苏南渡江的重要因素。而第二舰队也把下属的第一炮舰支队五艘长乐级炮舰,第二炮舰支队六艘楚字级炮舰,第三炮舰支队四艘江字级炮舰全都部署在长江。

并且海军部已经决定蒋这三个炮舰支队作为长江中游的主要海军力量,除四艘江字级炮舰部署到九江外,还有五艘长乐级和六艘楚字级炮舰作为海军在芜湖以及安庆等皖南地区的海军存在,必要时候,海军还会调遣第一舰队冒险进入长江中段水道。至于现在嘛,还没有到那个地步,海军自然舍不得把少数几艘主力舰冒个搁浅的危险驶入长江中段。所以这国民军发动渡江作战计划之时,最主要的海军火力掩护就是来至于第一炮舰支队和第二炮舰支队,五艘长乐级和六艘楚字级,一共十一艘炮舰。

尽管长乐级炮舰是专门作为内河炮舰而设计建造的,但是长乐级的吃水深度其实也不浅,足足有两米五左右,加上接近八百吨的排水量,长足足达到了六十多米,宽也有九米。这样体型如果放在海面上显得十分渺小,那么是南京以东的扬子江流域也足够让长乐级炮舰全速驰骋。然而长江水道一过南京后,就是突然变得窄起来,水深也不高,更关键的是这些航道里有着不少暗礁的存在,让长乐级这样的炮舰纵然能够开进来,但是为了避免搁浅它也是小心翼翼的向上游缓慢前进。

第一炮舰支队支队长金宏业海军上校站在他的座舰长乐号的指挥台上,低头看着手中的一份命令。这份命令是海军部昨夜直接发到长乐号,命令当时在芜湖附近的第一炮舰支队继续西进,协作陆军渡江,并给陆军提供火力支援。接到命令后,金宏业就知道,传的沸沸扬扬的渡江计划终于是开始了,尽管金宏业自己还不知道国民军的主攻方向在那里,但是现在来看,芜湖必然是其中之一。

昨夜收到命令后,金宏业率领第一炮舰支队西进前往指定地点,但是刘宏业的运气差了些,刚-< 书 海 阁 >-不久,一艘炮舰就不小心搁浅,迫使刘宏业不得不放弃这艘炮舰然后率领四艘长乐级炮舰继续西进,可是到早上的时候,一艘炮舰由于艹作不慎,和一艘经过的货船相撞,装也就算了,偏偏还把自己的船首撞出一个大洞来,不但前主炮受到损伤,甚至船体也进水。这让刘宏业气的直骂娘:“这群新兵蛋`子完全就是渎职,渎职……”

刘宏业自己以前出身福州船政学堂,随后又前往英国留学数年,在英*舰上实习过,回国后在前清第一巡洋舰的海圻号上任职。长乐级炮舰大规模服役后,他刘宏业成为了长乐号的舰长。随后划分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的时候,第二舰队以多艘同型炮舰为原则设立了五个炮舰支队,五艘长乐级炮舰也就被划分为第一炮舰支队,刘宏业也得以继续高升,任职第一炮舰支队的队长,挂海军上校衔。

刘宏业的求学和任职经历算得上是目前中国海军中高层海军将领的一个缩影,几乎都是差不多一个模式。不过在现在海军的众多海军基层军官中,却是存在着大量的低素质军官,中国海军现在是大规模扩张的阶段,今年已经有十余艘军舰服役,而且这都是大船需要众多的海军军官来驾驶这些战舰,而国民军海军虽然整体上继承了整个中国海军,但是前清时代培养出来的合格海军军官也就这么多,这一下子扩编太多的话,根本就满足不了众多高级军官的缺额。更不用说,中国在美国订购的军舰即将回国,其中少数几艘军舰甚至已经下水进行舾装海试的阶段了,为此中国海军派出了大量的海军人员前往美国接受战舰。如此一来,原本就合格官兵不足的海军就人手更加紧缺了。

不得已之下,海军部也就大量启用那些福州海军学校里学生,甚至把那些还没有毕业的学生都抽出来让他们提前服役。这些没有经过培训,没有到列强海军中进修深造过海军军官素质自然是好不到那里去。

刘宏业手下就有很多这种基层军官,这些人的技能素质让刘宏业极为不满,但是不满归不满,他也没有办法来改变这个现状,他说破嘴了海军部也不可能给他找来众多的合格海军军官。

经过一路的崎岖,刘宏业终于率领着剩下的三艘长乐级炮舰抵达了制定地点,而在他们的前面,早已经有着国民军第二炮舰支队的六艘楚字级炮舰等着了。刘宏业到达的时候,第二炮舰支队的队长吕健乃是刘宏业的同学,不但是福州船政学堂同一期的毕业生,而且在英国留学的时候也是同一期,连后来上英国舰队实习的时候还是一期,所以这同学十几年的两人见到后自然免不了问候几句,当吕健得知刘宏业率领的两艘炮舰竟然因为一艘搁浅一艘被撞而损失战斗力的时候,把嘴巴张的老大,让刘宏业脸色涨得通红,最后是冷哼一声就是走了出去。

回到长乐号上后,刘宏业依旧有些心烦,不过烦归烦,很快他就接到了来自于芜湖方面第二军指挥部的命令,让海军舰艇向某某方向进行远距离炮击。刘宏业接到传令后不敢怠慢,和吕健商量一阵后,就是简单确立了炮击的计划,随即停泊在江面上的这九艘炮舰已经对这北方陆续开火。长乐级上的主炮乃是一门105毫米舰炮,而楚字级上的主炮为两门120毫米舰炮(舰炮型号繁杂,前文中全用三寸、四寸、五寸炮描述有失准确,今后用准确数字),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长乐级的舰炮以及楚字级乃至江字级上的舰炮都是用的曰制舰炮,所以才会出现105口径,120口径,而不是标准的英寸口径!现在上海兵工厂得到了大量的技术资料后,已经开始仿制美式的四寸舰炮,东南钢铁厂也根据兵工厂的要求试制相关的特种钢材。

相对于陆地火炮的进展较为顺利,海军舰炮的研制尤为困难。虽然现在的陆军加农炮对于福州兵工厂来说难度也不小,七十五毫米的野炮到现在也没能够大规模量产,但是海军用的舰炮口径比陆军野炮更高,动则四十倍、四十五倍以上,这对火炮身管的要求极为严格。尽管困难,但是这种困难并不会持续太久,因为基于中美军事援助计划,陈敬云已经用大量的贷款资金购买了众多的武器,尤其是火炮的技术专利,而制造火炮所需要的各种特种钢材的专利也购买了回来,所以东南钢铁厂只要按照美方交付的图纸进行仿制生产,就能够把大量特种钢材仿制出来,而福州兵工厂也能够利用这些原材料进行相关的仿制生产。现在对于东南钢铁厂和福州兵工厂以及上海兵工厂来说,所欠缺的不是技术图纸,而是时间,他们需要时间把购买的设备安装调试,东南钢铁厂现在是手里有着技术图纸,就等着把大批的设备安装扩建厂房进行生产,现在他们欠缺的是时间而已。毕竟要建设一个大型钢铁厂和一个大型的兵工厂,所需要的时间不是一天两天的时间,而是要一年,甚至两年,三年以上的时间。

现在,楚字级和长乐级的主炮和相当数量的三寸副炮就是根据陆军提供的目标指示,进行了远距离的炮击,这些海军舰炮都是高倍径的加农炮,射程可比陆军的火炮大多了,炮击一开始后,就一直持续了很久,各舰的主炮陆续开火,它们并没有打的很急,而是间隔一会才会开下一炮,免的打的太快损坏身管寿命。而在众人的视线之外的某处山谷内,一个北洋军的炮兵阵地爆炸声连连,让北洋军第三师**旅下属的炮兵营营长听的心惊胆颤,第三师**旅被部署在前沿,就和芜湖隔了个长江,国民军要从芜湖方向渡江的话,那么第一个遇上的就是这个**旅。

碍于情报侦察能力,现在冯国璋都不知道国民军到底在那里云集了主力,虽然大体上能够猜的国民军不是在皖南就是在苏南,但是这一段距离这么长,到底哪里才是渡江地点呢?冯国璋不知道,这个第三师**旅自然也就不知道了,隔了个长江,他们连对面的国民军现在到底有多少人都不清楚。

而第二军指挥部早已经通过空中侦查,得知了这个**旅的大致驻地,并在数天前侦查到了他们的炮兵营驻地,当时马成并没有对他们进行隔江炮击,因为隔着距离太远,第二军下属各部队中装备的都是75口径的火炮,其中的野炮射程不过六千到七千米,山炮更低只有四五千米而已,隔着一条长江后要打击到敌军的炮兵营很有些困难。所以马成就一直等着,等到了总攻那一天,用海军舰炮为主力,再陆军的野炮配合进行密集轰炸,一次姓把这个炮兵营给断掉,从而消除这个渡江作战计划的最大威胁,为大军的安全渡江取得安全上的保障。

现在海军的火炮已经开始,第二军也是集中了各师的野炮营,继而对对岸的北洋军炮兵营进行密集的炮击,这突入起来的炮击让北洋军的这个炮兵营都慌了,当下是人荒马乱,不但有部分火炮被国民军的炮火直接击中,更多的是乱跑的人被炮火所杀伤。持续长达半个小时的炮击,已经让这个炮兵阵地彻底成为废墟,纵然还剩下半数火炮完好,但是炮位被炸毁,甚至有少数弹药被引发殉爆,更关键的是,这个炮兵阵地已经被国民军所知,如果不进行转移的话,那么国民军随时能够对这里来一场炮击。而且从落下的炮弹爆炸威力来看,对方绝不可能是陆军常用的75火炮,而是四寸、五寸炮,这些舰炮的射程可比常用的陆军75火炮远多了,所以这进行原地反击是不可行的。

所以那个北洋军的炮兵营营长也是果断,当即就是下令进行紧急转移,收拢了尚完好的十二门山炮就是一溜烟的转移了,准备到达下一处备用炮兵阵地。

如此同时,芜湖城内,第二军军长马成对着下面的众将冷着脸道:“此战关系到我国民军存亡,关系到华夏一统。元帅把主攻的任务交给我第二军,是对我马成,也是对在座诸君的信任!还请诸君不要辜负元帅的期望,用尽全力打赢这一仗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1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3/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