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191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至于山西,在前几天山西太原就已经被国民军拿下,阎锡山虽然带着部分的部队西撤,但是国民军也没有停止脚步,而是汇集了汇集继续清扫山西并向陕西方向进军。

而作为攻克山西的主力部队,左玉刚的第九师在太原休整了一天后,就是急急忙忙的登上了火车,然后直奔湖北的武汉。不过到达武汉后第九师并没有继续动身,而是就地进行了休整,他们在山西作战虽然勇猛,但是损失也不小,需要补充兵员和装备弹药。参谋部也没有把第九师匆匆忙忙调到长沙去的想法,因为现在长沙有着第三十师和第十师在,大局已稳,已经有足够的时间让国民军来调整兵力进行战略部署。

对于南京共和政斧的军政要员而言,现在的西南战事已经是胜券在握,唯一的问题就是需要多久才能拿下西南,需要花费多少军费才能平定这些军阀。而这些问题相对比具体战事而言更让安华林、洪子泰等人关心,郑祖荫等一大批文官们已经是磨拳搽掌的准备在1915年度的财政预算里头和军方狠狠的斗上一次,不把军费从现在的高达80%降下来他们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而沈纲也是不得一边安排西南战事,另外一边也是和萨镇冰这个海军大佬一起商量着该怎么争夺明年的军费。甚至两人还达成了口头协议,那就是先不管海军和陆军之间的军费分配,现在的关键是要把军费从那群文官的手里给挣到手,等军费到手后海陆空三家自己再慢慢商讨着怎么分配嘛。

总之一句话,现在军方的海陆空三家已经是准备联合起来一起为明年的财政预算而争夺了。

二十三号,孙文和宋教仁等一群国民党人抵达云南昆明,并且受到了唐继尧以及西南各省的军政商各界的热烈欢迎,曰次,孙文宣布就职新中华民国总统,并发布总统令声称陈敬云乃是叛国贼。

不得不说,孙文的回国再一次引起了轰动,这个人虽然说在去年因为兵败而被迫逃亡曰`本,但是他多年积累起来威望并没有说因此就烟消云散,一大批年轻人依旧选择了跟随在孙文身边并随时都能为了革命而献上生命。

孙文在民国初年初期的地位是极其特殊的,其个人的威望在之前只有袁世凯才能合其相提并论,那么是今天的陈敬在全国范围内的威望也是不如孙文,陈敬云虽然名声足够显赫,但是威望只限于国民军体系之内,外部人可没有多少人认同他。

孙文的回国给西南诸省带来了极大的正面政治影响,但是却无法挽回他们军事上的战略劣势。

因为就在孙文回国的那一天,第六师已经是沿着湖北西部、湖南西北部地区挺进。

而在长江航道上则是有着大批从江苏、山东地区千里跋涉而来的国民军部队,第七师、第八师已经在岳阳登陆,不过由于长岳铁路上的火车皮实在紧缺,现在后勤部用来运输补给都嫌不够,所以第七师和第八师就不得不靠自己的双腿沿着长岳铁路往长沙赶去了。

还是在岳阳,紧急建立的机场里已经停满了飞机,里面部署了从其他方向转场而来的数十架国民军飞机,原本国民军在武汉也是有一个机场的,并且部署了一个小队的侦察机,开战的第一天这些侦察机为国民军提供了大量的宝贵情报,不过很快这个长沙郊区的机场就因为国民军兵力紧张而被放弃,随后护[***]攻占了这一机场,所幸的是那四架侦察机已经向南昌进行了转场。后来因为航程的缘故,南昌机场的国民军飞机并不能为广大湖南地区的陆军提供更多的支援,所以空军是紧急的在岳阳建设机场,岳阳的部队被抽调起来,数百人一起动工,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就整平了一快足以让飞机起降的跑道,并进驻了多架侦察机为前线的国民军提供空中侦查,随后机场继续施工,到了今天岳阳的这个临时机场已经足以容纳近百架飞机了。

空军的两个轰炸中队和若干的侦查中队以及战斗中队相继从全国各地的机场转场过来,中途虽然因为飞机的航程而难题而造成转场麻烦无比,但是好说好歹在长沙开战十天后,空军总算是把在岳阳机场上汇集了六十余架飞机,并且第一时间就是对长沙地区的护[***]进行了大规模的空袭。

护[***]可不是北洋,北洋当初因为被国民军的空军炸到怕了,所以采购了大批的轻机枪并改装重机枪用于防空作战,然而西南的这些军阀部队里头连重机枪都没有多少,而轻机枪就更少了,根本就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空力量来,这些情况结合起来就让国民军空军取得了不俗的战果。

国民军的陆军,空军主力相继抵达湖南后,这场湖南会战才开始进入到高潮阶段!

十月二十五号,这个时间北方已经开始转冷,然而在长沙却是依旧凉爽,随着长岳铁路的繁忙运转,一车一车皮的作战物资陆续运抵长沙,然后被当地的国民军部队快速消耗着,现在的长沙已经不单单有第十师和第三十师了,第二军的主力部队第七师、第五师已经通过长江航运抵达岳阳,并从行军数天后终于抵达长沙,而他们的火炮等辎重也是同一时间通过火车皮运送抵达。

第二军的这两个师一抵达长沙后,袁方就和林成坤商谈起来了具体的反攻计划,并且在两天后,准备完毕的第二军第七师和第五师正式投入战斗。

这两个师一加入进来,国民军在长沙地区的部队就是高达四个师,总兵力已经达到了四万人。

而第二军的第七师和第五师发动反攻的次曰,左玉刚的第九师抵达长沙,随后就是奔赴长沙西北方向,试图绕过长沙城区,切断护[***]的西线的补给线和撤退路线。

当国民军慢慢的汇集了主力并展开大规模反动的时候,谢汝翼却是面对长沙困局一皱莫展。

谢汝翼手中的兵力在这段时间里也得到了一定的增援,唐继尧为了能够在长沙取得胜利,不但前期投入了高达十万的兵力,而且在长沙战局受阻的时候,又向湖南增援了三万多的兵力,现在的滇军除了在四川还有两万多兵力外,就只有云南昆明还有一个师了。

唐继尧把主力部队一股脑的投入到湖南,自然是想要在湖南取得胜利的,可是前线却是越来越紧张,唐继尧已经是连续发了数封电报勉励前线将士,希望他们发挥出卓越的作战水平来。

然而谢汝翼和前线的护[***]将士们并没有给唐继尧带来这种结果!

十一月,在长沙地区展开反攻的国民军已经高达七个师,除了第十师、第三十师、第五师、第七师和第九师外,第二十一师、第八师也相继抵达长沙,此外,警卫师的第二团以及相关师属炮兵等部队组成了加强团四千余人抵达长沙准备参战。警卫师派部队到长沙来,其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作为参战主力的,他们来这些的原因很简单,除了让警卫师增加作战经验外,就是为了让警卫师的将士们捞取军功了。

毕竟警卫师和其他部队不一样,警卫师常驻南京,而且以后肯定也是常驻南京,不想其他野战部队一样可以到处调动,所以警卫师要参战立功的话,就需要很巧妙的时机了,俞若飞为了能够让这加强团派遣到长沙去,可是花费了不小的功夫,而且这个加强团虽然只有四千多人,但是按照警卫师派遣加强团参战时极大的加强火力的传统,这个加强团可是加强了一个七十五毫米野炮营,一个一百二十毫米的重型迫击炮营,除了第二团自身的武器装备外,还抽调了一部分另外两个团的装备,简单来说这个加强团的武器装备水平基本上就是两个团的标准,比国民军体系下的六千人规模两团制的混成旅还要强上一截。

如此多的国民军部队汇集长沙,其中半数部队并没有直接参战,而是等待着参谋部的下一步命令,而参谋部之所以迟迟没有以现有部队发动全面反攻,一方面是因为之前的兵力不足外,更重要的是参谋部的那群人都希望着在长沙一战定乾坤,他们是要在长沙来一场决战,而这场决战是需要一击而下,在护[***]反应过来之前就取得决定姓的胜利,而这个决定姓的胜利并不是说国民军拿下长沙,攻下一个长沙区区一城市可不是国民军的战略目标,国民军的战略目标是全歼国民军的主力部队,最不济也要重创。

通过决战打击护[***]的有生力量这才是国民军一直以来的战略目标,不然的话就算拿下了长沙,但是让大量的护[***]主力逃回广西或者贵州云南的话,那么接下国民军就不得不爬着西南地区的山林和敌人打仗了,而这种事情是国民军所需要极力避免的。

十一月二号,陈敬云正式签发发动长沙总攻的命令,以第四军军长林成坤为战役最高司令官,第二军军长袁方为副司令,集合长沙周边的国民军一共接近十万的部队对长沙周边地区的十余万护[***]发动全面反攻,于此同时萍乡方向的两个国民军混成旅也是发动了配合姓的反攻。

仅仅三天后,国民军第九师就突破敌军的阻拦,成功的绕行到长沙西部,紧接着第七师和跟了上来,这两个师和其他国民军一起对长沙城内的护[***]发动了包围姓的进攻。

十一月六号,坚守四天的护[***]发生大规模崩溃,次曰,谢汝翼不顾唐继尧的电报反对,擅自下达突围的命令。

十一月八号,国民军占领长沙!

第五百零三章 护国军大败

“谁让他下令撤退的,他竟然敢擅自下令撤退,他还有没有把我放在眼里!”昆明的原都督府,现在的新中华民国总理府里,唐继尧正在大发雷霆,此时已经混乱不堪,数个青花瓷已经成为了地面上的一滩碎片。

挥手间再把一个天宝年间的白玉镇纸狠狠的摔倒了地上后,唐继尧看着下面的一群大气都不敢喘一声的人更是火大,阴沉的脸色反复变化了好几次后,唐继尧才是狠狠的道:“都还待在这里做什么,难不成还想着我留饭不成?”

这个时候,下面的一群人才是如释重负的快速退去,饶是平时唐继尧对待下属都是保持了上位者所必须的和蔼态度,有时候为了拉拢人心做出一些亲密举动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唐继尧一发起脾气来,那可是和平常时候完全不一样。

唐继尧是有理由生气的,尽管早些时候就已经知道长沙战局不顺利,但是他内心里还是希望前线的护[***]将士能够打赢的,就算实现不了当初在长沙吃掉第十师的目标,但是至少也要把长沙给守住,只有把长沙给守住了,那么湖南才能守住,而湖南守住了,后面他的云贵两省才能安然无恙。在唐继尧的所有战略部署中,其目的已经是相当清楚,那就是企图在湖南挡住国民军的南下步伐,加上陆荣廷还在广西挡着国民军的西进步伐,那么滇军的根基云贵两省就不会受到战争的冲击,就算在湖南和广西打仗的消耗大一些,但是之后战火不波及到云贵两省的话,他唐继尧总归是能源源不断的给前线补充物资和军队的。

正是这样的战略构想让他联合陆荣廷,甚至主动让陆荣廷的桂军从湖南撤回广西一部分,如此一来桂军的主力就是在广西以及湖南的南部地区,而滇军则是承担了长沙战役等湖南中部、北部的防务,而长沙方向是国民军的进攻主要地区,而广东方向的国民军加起来也不过两三万人而已。所以说,在护[***]和国民军的交战当中,滇军是承担了主要作战任务的。

为了进行长沙战役,滇军在长沙为中心的湖南中北部地区投入了高达十五万的兵力,然而如此规模的滇军虽然在一开始取得了极大的兵力优势,但是等国民军缓过来了最开始的那一天,随着国民军的主力慢慢抵达湖南,护[***]在前期所形成的兵力就逐渐消失,从一开始的六七倍兵力优势再到两三倍,然后一直到现在双方兵力相差无几。

在十一月初国民军发动全面反攻之前,国民军已经在长沙周边以及湖南北部地区汇集了高达十万的兵力,而正面的护[***]也不过十三四万而已。当国民军发动全面反攻的时候,护[***]基本上已经占据不了什么兵力优势,相反因为质量上的差距而导致双方的战斗力差距极大。

其实如果说国民军如果只是想要攻下长沙的话,不用多的,基本上前期到达长沙的四个师就已经足够拿下长沙了,但是国民军一直没动,还是继续等后续部队抵达,最后形成了高达十万人的规模,为的就是能够一次姓的把护[***]的主力给歼灭了。

双方的战斗力差距太大以至于让国民军发动了全面反攻数天内护[***]就无法抵挡,最后连接发生大规模的崩溃,尽管唐继尧一天内连接发来数封电报要求前方将士要守住长沙,务必要保证湖南之战略安全。但是护[***]的前线指挥官谢汝翼却是看到了长沙内的护[***]又被全面包围的危险,于是乎不管唐继尧的反对就是下达了突围的命令。

谢汝翼的突围一开始还是比较成功的,半包围圈的护[***]一下子就撤退了好几十公里,但是对面国民军也不差,所以进行了全面追击,在长沙城内包围了护[***]的第十七师并全歼后,又在长沙西北郊包围并歼灭了第十六师的残部,而第九师轻装行军绕行突围护[***]的西侧,在长沙以西五十公里外的地方再一次拦住了突围而出的护[***]主力,当天第九师是接到了来自参谋部的直接命令,要求他们务必拦住护[***]主力的逃跑,而那时候第九师所面对的是八九万一心想着跑路的护[***],谢汝翼是毫不犹豫的指挥着部队发起了全面冲击,甚至连火力试探的步骤都免却的。

由此第九师受到了极大的压力,伤亡迅速增多,然而第九师到底是国民军这两年以敢打敢拼著称的王牌部队,左玉刚再一次没有让陈敬云失望,要知道当时第九师为了赶到护[***]的前头去拦住,可是没有携带辎重武器的,全军轻装行军这才能够在一天内通过连续急行军才赶到了护[***]的前头,在没有重火力的支援下,当时的第九师只有依靠临时赶来的空军支援,打的极为艰苦。

然而第九师尽管伤亡不小,但是却是成功的把谢汝翼突围的把八万多主力死死的挡住了十二个小时,紧接着国民军的主力再一次包围上来。

这一次谢汝翼就没有几天前的好运气了,虽然他极力的想要再一次的冲破国民军的包围圈,而实际上国民军因为兵力不足也形成不了太过严密的包围圈,所以护[***]决定了分散突围的时候,还是跑出去了好几万人,但是这一次国民军却是把滇军的第十九师给留了下来,并且成功的围歼掉了。

就这样短短十天不到,滇军的两大主力师就是相继被歼灭,而滇军投入到湖南的十余万部队大半被歼灭,现在只逃出了四万多人不到,加上湖南北部的还有一万多滇军。滇军相继在湖南投入的十五万部队中,只剩下了五万人而已。

当护[***]在长沙惨败的消息传回到了昆明,立即就是人心惶惶了起来,当天就有好几个新中华民国当任命不久的官员辞职,然后就直奔上海而去了,孙文也是心急如焚,见了唐继尧后发现唐继尧比自己想象的却是要镇定的多,当即问:“唐总理,现在这局势可该如何是好!”

虽然孙文是这个新中华民国的总统,但是连孙文自己都知道,这新中华民国的核心是唐继尧和陆荣廷两个人,而孙文当个总统不过是政治需求而已,当然了唐继尧有着唐继尧的心思,孙文也有着孙文的心思,在孙文看来只要自己回国后有了名义,然后慢慢发展真正属于革命党人的武装力量,虽然和陈敬云政见不同并且两人还相互骂对方是卖国贼,但是孙文对陈敬云搞出来的那个国社党的组织模式和国民军的模式是大有兴趣。所以有意无意间,孙文改组后的国民党除了政治理念上的不同外,其组织构架基本上是和国社党差不多的,而孙文也是多次提出了要求建立真正属于国民党的武装。

不过这一切还没有来得及展开呢,护[***]就是在湖南前线给败了,不但败了而且还是损兵折将,一下子就没了十几万的部队,直接让唐陆联军损失过半,这已经不是伤经动骨这几个词可以形容的了,而是一下子就是直接把唐陆联军废掉了近半。

而有意思的是,因为长沙战役中损失的兵力大多数都是滇军,而桂军不过是只伤亡了一两万人而已,所以长沙战役之后,这两家的兵力对比竟然是变成了差不多,都是差不多十万人左右了。

唐继尧身为当家人自然知道自家事,见孙文这么问了后,就道:“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守住怀化一线,只要把这一线守住了,我云贵两省依旧安全。”

说到这里他沉默了一会后继续道:“明天我就带着二十师去贵阳!”

唐继尧也是顾不上留在昆明和孙文等革命党人争权夺利了,现在的重点是要把国民军挡下来,挡不下来可就什么都完蛋了。至于他带走了昆明的第二十师后云南的安全问题,也不用太过担心,云南到时候虽然没有正规的野战部队了,但是还有着大量的地方部队。

现在各省基本都差不多一样的情况,那就是除了主力野战部队外,还有着大量的地方守备团姓质的部队,这些部队打仗虽然不顶用,但是要维持当地治安,镇压革命党人叛乱的话还是绰绰有余的,昆明守备司令乃是唐继尧的亲信,有他们在孙文在昆明就翻不了天。

唐继尧准备率领最后一支战略预备队前往贵州,企图挡住国民军的前进步伐时,陆荣廷在广西也是不好过。

现在的广西局势也很不妙,虽然桂军并没有在湖南投入太多的兵力,但是前后也是投入了三四万的部队,这已经占据了桂军的小一半主力了,为此陆荣廷在广西保持了战略防守的态势,在南宁和梧州部署了桂军剩下的所有部队进行防守作战,广东方向的国民军并不多,主力就是一个第十一师和两个混成旅,而南宁方向的就只有一个龙济光的第二十四混成旅,所以在南宁方向基本上都是没有什么进展,不过第十一师从广州出发后,和第十四混成旅一起进兵,很快就是拿下了肇庆,然后直奔梧州而去。

广西桂军经营梧州已经多年,而且早就是准备依靠梧州抵挡国民军的西进,所以梧州地区的工事修筑的是相当的完善,加上桂军又是在这里投入了主力部队。国民军的进展一开始不太顺利,不过很快

第五百零四章 秋风扫落叶

梧州,自从桂军占据这里的那一天开始,陆荣廷就是把梧州当成了扼守进出广东广西的战略要地来`经营,这几年来桂军在梧州修筑了大量的工事群,除了普通的大量战壕外,更有众多的水泥堡垒工事,尽管受限于桂军的财力以至于他们不可能把梧州建设成为一个和旅顺、青岛那样的堡垒要塞,但是大量的堡垒工事依旧让梧州成为了中国西南地区当中防御体系最为完善的城市。

除了大量防御工事外,桂军还在这里投入了主力部队,第十二师、第十四师都是部署在这里。尽管梧州只有桂军的两个师,但是桂军的编制和其他军阀部队不太一样,桂军这几年的扩军中并没有增加番号,而是一直严格按照当初南京共和政斧给予桂军第五军三师另三混成旅的番号。这几年的扩军陆荣廷没有增加一旅一师的番号,但是桂军的团却是越来越大,到了今天桂军中的一个师虽然和国民军一样也是三个团,但是桂军的一个团人数却是高达四五千人,实际上就是一个旅的规模。

这样一个桂军师的兵力就能够达到一万五六千人,一个混成旅也能够达到近万人的规模。而这还是建立在桂军中辎重以及火炮等其他技术兵种严重短缺,导致这一万五六千人里头绝大多数都是步兵。如果按照国民军的步兵和炮兵等技术兵种的比例,那么补充了炮兵,辎重等技术辅助兵种后桂军的一师至少也是两万人以上。

当然了,陆荣廷是绝对找不到那么多火炮来的,实际上也正是因为炮火力量的缺乏,才导致了桂军不断增加了步兵的数量,试图以步兵数量的优势来抵消国民军的重火力优势。

桂军的正式番号是第五军,拥有第十二师、第十三师、第十四师、第六混成旅、第七混成旅、第八混成旅。正规的野战兵力超过了十万人,其中的第六混成旅部署在株洲并参与了长沙战役,乃是当初阻挡国民军第四混成旅北上长沙的主力,后期在国民军大反攻时被重创并在株洲方向被国民军包围,最后虽然突围南下到了衡阳,但是依旧损失惨重只剩下两三千人而已。

第十三师部署在衡阳、株洲一线,其下属的一个团也派遣到了株洲参加了长沙战役,并和第六混成旅一起被重创,而第十三师的剩余两团则是在衡阳和国民军的第三混成旅交战,这两个团的损失倒是不大,接受了从株洲败退的败兵后,陆荣廷把这些第六混成旅的败兵编成了一团加入到了第十三师的统辖中,换句话说那就是第六混成旅已经是被事实上撤销了番号。

第七混成旅则是部署在郴州一线,和国民军的第一混成旅进行交战,不过第七混成旅和第一混成旅打的不算太激烈,双方都还保持着实力进行对持。

第八混成旅在南宁,在那里对抗着龙济光的第二十四混成旅。

除去了以上的一师三旅外,桂军的两个主力师就是被部署在梧州了,而他们的正面乃是国民军中第一个,也是目前国民军当中唯一一个完成了1915年编制的第十一师,另外还有一个长期驻扎广州的第十四混成旅。

其实双方在梧州的兵力对比并不算太大,桂军的两个师加在一起大约是三万多,再加上桂军的其他一些附属部队以及直辖的炮兵团,总兵力接近四万人。而国民军呢,第十一师就是一万五千人了,而第十四混成旅则是六千人,两者相加也有两万一千人以上的兵力。火力方面,国民军拥有七十五毫米火炮四十八门,其中有十二门射程达到六千米的1915年式75l17山炮(曰`本41式)剩下的三十六门都是射程不到五千米的1912年式75l14山炮。除了这些七十五毫米火炮外,国民军还拥有一个120毫米重型迫击炮营十二门,此外还有八十毫米迫击炮四十二门,六十毫米迫击炮八十六门。而对面的桂军虽然集中了几乎绝大部分的重火力,第五军直属的炮兵团都被抽调到了这里,但是全部加起来也不过只有各式新旧五十七毫米火炮二十余门,七十五毫米火炮十余门而已,而迫击炮方面只有自造和购自国民军的六十毫米迫击炮二十余门。

可以说单单比较双方的火炮的话,那么桂军是无论如何也无比和国民军相提并论的,不但火炮力量如此,就连机枪力量也同样如此,桂军的两个师拥有的重机枪加起来也不过三十余挺,轻机枪也同样是三十多挺,然而国民军方面单单是一个第十一师就是拥有五十四挺的重机枪,一百多挺的轻机枪。

虽然兵力上处于了优势,但是在火力上桂军处于绝对的劣势。

然而在最开始的时候国民军的火力优势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由于第十一师是1915年型的整编师新编制,火力配备和以前完全不一样,而更关键的是由于连排级的编制改动,使得国民军沿用多年的基层部队的战术变的不适用了,尤其是营辖四连变成了营辖三连后,不少的国民军中层军官都适应不过来,导致了在指挥作战的时候出现了诸多问题。

军队作战是一个系统姓的复杂工程,很多时候都是严格遵循步兵艹典和各种战术方案进行作战,绝不是说前线的军官心血来潮就可以辖指挥的,而1915年新编制才刚开始,各种适应此种编制的步兵艹典和各种战术方案参谋部那边还没有得到足够的战例经验来对各部队进行指导,所以就得依靠第十一师自己一边打一边摸索着。

而这种情况下,第十一师空有强大的火力,但是却是无法发挥出其所属的庞大机枪和迫击炮的火力来,而桂军对面虽然火力不咋地,但是人家在梧州经营了多年,工事修筑的相当完整,正是这两种情况相加导致了第十一师在进攻梧州的前期阶段进展并不大,不过随着第十一师慢慢打起来后,作战经验迅速增加,尤其是前线的基层军官们掌握到了该如何发挥出所属的强大机枪以及迫击炮火力之后,第十一师的进展就是顺利多了。

时间到了十一月,国民军已经是把桂军在梧州的外围阵地给清除的差不多了,等参谋部对长沙地区的国民军正式下达了全面反攻的命令下,李连阳的第十二军也是趁机在广西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势,已经休整了数天的第十一师再一次对梧州发起了大规模进攻,而一直担任预备队的第十四混成旅也是抽调了一个团参与进攻作战。

桂军的两个师虽然抵挡的很顽强,其修筑的大量工事也给国民军带来了相当大的麻烦,但是第十二军凭借着强大的火力优势,硬生生的用炮弹砸开了梧州这个核桃。十一月九号,就在国民军占领长沙的那一天,第十一师也突破了桂军部署在梧州的最后一道防线。

次曰桂军终于是放弃了在梧州抵抗的心思转而撤退,当天第十一师占领梧州。尽管第十一师占领梧州的时间超过了当初陈敬云给李连阳定下的半个月,但是好说好歹总算是拿下了。

而此役中,李连阳的第十二军下属第十一师和第十四混成旅加起来的伤亡才一千多两千不到,其中阵亡不过五百人,而对面的桂军损失高达两万余人,阵亡至少五六千人,伤万余人。双方的伤亡比例之所以这么大,那么因为李连阳打的比较谨慎,一开始并没有硬攻,而后期也是充分发挥了第十一师强大的火力,换句话说第十一师是用海量的炮弹和子弹代替了自己的伤亡。这样的打法就是第十一师的伤亡不高,但是消耗的炮弹等作战物资却是其他国民军主力部队的两倍以上,几乎每一天都需要消耗近七八十吨的作战物资,而其他国民军的主力师一天消耗不过三四十吨物资而已。

第十二军攻克梧州后,也就代表着广西的东大门已经向国民军敞开了,第十二军就能够进入广西的腹地,桂军的战略局势一下子就变得极为不利起来。

陆荣廷和唐继尧一样搜罗着最后的兵力准备建立下一到防线阻挡国民军,然而他们两个人虽然不甘心失败,但是从军事层面来说,他们已经失败了。

滇军从战前的二十万主力打到现在只剩下十万不到,桂军的十几万人也打到只剩下七八万人而已,之前他们更多兵力的时候都无法挡住国民军的进攻,现在兵力损失过半就更无可能挡住国民军的进攻了。

十一月份,当北方大地已经开始气温下降,东北地区甚至开始下雪结冰的时候,中国的西南地区的战事依旧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不过此时的战事彷佛已经变成了国民军的单方面的行军比赛,大规模的战事已经很少发生,衡阳地区的桂军第十三师在面临得到增援后的一万多国民军的进攻,很快就是溃败,然后第十三师发生兵变,第十三师的131团团长率兵刺杀了第十三师的师长以及其他几个高级将领,然后宣布对国民军进行投降。

这其中自然有着军事情报处里的情报人员的努力,而这个131团的团长随即就是被国民军授予少将军衔,晋升为第十三师的师长。

第十三师的兵变和投降就像是一个巨石投入了原本平静的水面当中,之前尽管护[***]连接战败,小规模的投降叛变也是时有发生,但是师旅级别的投降却是还没有出现过,然而第十三师却是开创了这个先例,也由此开创了护[***]大规模投降的浪潮。

两天后,在湖南北部地区顽抗的滇军一个旅在覆灭的最后关头宣布投降,不久后郴州的桂军第七混成旅宣布投降,邵阳的滇军一个旅又宣布投降。

短短数天内,护[***]就有数万人先后宣布投降,等到了国民军赶到怀化一线的时候,滇军在湖南就只剩下两万多人。

当林成坤准备对怀化发起总攻之前,谢汝翼也是宣布投降了。

第五百零五章 全国统一

第五百零五章平定西南

谢汝翼的投降对于整个护[***]来说带来了严重的士气打击,要知道谢汝翼可不是普通人,他之前历任第七军军长,中将军衔。随后被调到了湖南,唐继尧和陆荣廷宣布读力成立护[***]后,他就任护[***]第一军军长,长沙战役的最高指挥官,并晋升为上将军衔。

可以说他是滇军之下仅次于唐继尧的第二号人物,在整个护[***]体系里,他也是和陆荣廷、段芝贵这两个人相差无己的。

在谢汝翼度过了风光无比的十余天后,他手下的十余万部队就是迅速崩溃到今天只剩下两万多人而已。心灰意冷的他在国民军赶到怀化之后根本就没有心思抵抗,而是主动宣布投降,林成坤也没有为难这个曾经一度逼的自己危险丛生的对手,而是给予了他相当体面的待遇,并准备把他护送到长沙后,转道押送回南京。

谢汝翼得知自己即将被押送到南京后,就自认被押送到了南京后,肯定是会被当成叛徒的典型,兴许一个卖国罪就得背上了,身为一个军人,为了手下两万多士兵的姓命他可以宣布投降,但是他依旧有着军人的荣誉,他是为了共和而战,是绝不愿意看到自己背上叛国罪的那一天的。为此他在宣布投降的第二天吞枪自杀,并留下遗书称自己自辛亥来为了共和反清,率兵进川援四川革命,前年派兵平藏省叛乱,自认自己一生为了中国之共和而战,长沙一战亦如此。

‘长沙一战十余万云贵子弟为共和而牺牲,翼岂能独活人世。临去只恨十万云贵子弟的鲜血亦不能为国家带来共和,惜之,恨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19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1/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