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202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而当1918年和1919年之交远东地区因为中国订购两艘战舰而掀起一场风波的时候,欧洲战争依旧在持续着,德国利用着东欧地区大片资源和土地继续顽抗着,英法美三国联军还在西线苦苦挣扎着如何突破俄军的防线,而在俄国内,俄罗斯国防军和苏联军队正在鄂木斯克一带进行大规模的进行惨烈的交战。

相对比之下,中国海军订购两艘战列舰的事情在世界范围内实在是算不上什么大事。

第五百三十五章 华太级重型巡洋舰

中国海军向美国订购两艘炎帝级战列舰的消息算不上是什么秘密,这个在中国海军刚提出海军第二期发展计划的时候就已经被曰`本方面所得知,并且进行了强烈的抗议和反对,如此一来这消息也就成为了公开消息,国内的民众得知中国订购了两艘超级战舰后,表现出来了极大的热情,作为中国最开放和最发达的城市,上海一直都是作为中国最具年轻活力的城市,而在上海就读的诸多学生们更是保持了极大的热情,当报纸上铺天盖地的宣扬中国海军准备订购两艘超级战舰后,大批学生走上了街头自发姓的举起了扬我国威,护我海防之类的口号进行着游行,甚至在得知海军正在筹集经费用于这两艘超级战舰的建造经费时,众多的年轻学生们自发的走上了街头进行募款,而这一举动迅速波及到了全国范围内,原本这只是学生间的一种自发姓`行为,但是当国社党也开始利用这一事件来宣扬国社党功绩和陈敬云功绩的并组织了数场募捐后,于是乎为海军战舰进行募捐的风波就是波及了全国,不但有学生自发在街头上的参与,也有着部分企业员工和政斧官员们的捐款。

为了扭转自身在公众当中的负面形象,华夏银行也是利用这一时机高调宣布将无偿捐款三百万元用于这两艘超级战舰的经费!三百万元对于资产规模数十亿的华夏银行而言不值一提,他们在上海汇东新路新建的一栋高达十八层的大楼就是投入高达四百万之巨,其一楼大厅上的那盏从意大利进口的水晶吊灯比华夏银行在南京的总部大楼的那一盏水晶吊灯更豪华,更昂贵,耗资达到了二十万元。

华夏银行这单纯为了正面公众形象而做出的捐款在其他企业看来却是陈敬云的私人捐款了,因为华夏银行的大股东就是陈敬云,陈敬云自己都拿出了好几百万来,其他财团们也不可能干看着,于是乎国内第二大财团,控股国内五大生丝企业其中三家,一手把控国内生丝产业从而直接掌控中国出口总额达20%、资产规模已经达到近十亿规模的华南银行紧随其后捐款一百万,而华夏银行的第二大家族股东,身价已经跻身国内前五的盛宣怀家族也是极为大方以盛世饭店的名义捐款二十万元。其他的各企业或超级富豪们有些是爽快无比,有些是肉疼无比的一一捐款,多则数十万,少则数万元不等。

这一场几乎是民间自发姓的募捐活动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就给海军募集了高达两千多万的捐款!

这笔款子可以说是海军乃是陈敬云自己都没有想到过的,面对这些捐款陈敬云也不可能说当圣人说不要给退还回去,所以就让海军部收下并当成了海军第二期发展计划的额外经费使用。

海军的第二期发展计划有了这笔额外的捐款就有了极大的余地,去年10月份的时候,萨镇冰把一辈子的老脸都给扯了下来,这才从陈敬云手中拿到了三千万的特别经费,此外还得到了陈敬云承诺的在1919年的财政预算中除了给海军拨付六千三百万的固定军费外,再以特别经费的模式批准三千万,然后在1920年度除了本年度的固定军费外再批准三千万的特别经费。

这1918年、1919年、1920年三年三次批准的特别经费总数达到九千万之巨,此外海军这三年里还有着大约两亿元左右的固定军费,也就是说海军这三年里头的可用经费一共有两亿九千万左右,要在这些钱里头弄成海军第二期发展计划困难不是一般的大,海军部甚至已经是做好了哪怕天天不能吃牛排,也得勒紧了裤袋把这个第二期发展计划给弄出来的决心。至于以后的困难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因为海军需要的就是扩充编制,等把船弄到手了,编制增加了,那么海军每年的固定经费也就自然水涨船高,到时候照样天天吃牛排和龙虾……

关闭<广告>

现今有了这笔三千万的捐款,那么海军这几年的经费就是宽松了很多,去年年底为了筹集两艘炎帝级的经费,海军部一度考虑甚至是不是取消掉一艘重型巡洋舰或者是一艘航母的建造。

当时美国人根据他们之前开工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的两千七百万美元的造价,给中国的炎帝级战列舰开出了每艘高达三千一百万美元的价格。说实话这个价格对于当时各国的造船工业来说已经偏高很多,曰`本的长门级造价不过四千三百万曰元,折合美元不过两千一百五十万,而加贺级的预定造价也是在四千万曰元左右。而英国的胡德号战巡也只有六百万英镑。美国人的战舰价格之所以贵,主要是因为美国的人工费用要高一些,同样的技术标准换在曰本或者中国,价格至少降低30%以上。另外一方面,美国人认为中国既然要用最新的16英寸五十倍舰炮,那么这款舰炮的前期研究经费也就得分担一部分,如此一来才造成了价格有些虚高,当然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达到29节的速度,炎帝级上使用了高达十三万匹马力的机组,而这年头动力系统价格占据了战舰的极大部分,美国的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使用了十八万匹马力的动力机组,其造价更是飙升到了四千万美元以上。

每艘三千一百万美元,折合华元就是六千二百万,两艘的价格就是一亿两千四百万。而这个价格已经超出了中国海军最初的一亿元的预计,当时为了筹集这多出来的两千四百万,海军可是准备取消掉部分其他舰艇的建造的,总之不管如何都得先保障这两艘战列舰的建造经费。

现在有了这批额外经费后,海军也总算是不用取消掉一艘航母或者一艘重型巡洋舰的建造了,而海军第二期发展计划的其他船只也是顺利展开了建造工作。

中国舰政司这个专门设计和研究新式战舰的部门这些年来一直都是进行着各种战舰的设计,其内五花八门什么类型的设计都有,这里头除了战列舰的设计外,另外的航母,重型巡洋舰以及轻型巡洋舰和驱逐舰等舰种也有着多种成熟的设计方案以便海军随时造舰所用。

而海军第二期发展计划中,除了两艘战列舰需要外购外,其他的包括重型巡洋舰乃至航母的都是准备自己建造的,江南造船厂这几年为了承建海军的大型军舰,已经是先后修建了好几个可用于建造两万吨军舰的船台,甚至三万吨的船台也已经在施工当中了,而经过了建造多艘多级别的军舰和民船后,江南造船厂已经积累了相当的技术水平,尤其是经过了“夏伊号”“夏萨号”这两艘五千吨的雷击舰队旗舰巡洋舰的建造工作后,江南造船厂已经是越过了建造现代远洋军舰的诸多重大技术难关,单就船体施工而言,江南船厂已经可以拍着胸脯说造两万吨以下的军舰不成任何问题。

实际上这几年限制中国造船工业发展的障碍主要是大口径舰炮和动力系统上面,大口径舰炮,尤其是八寸以上的大口径舰炮中国这几年突破有限,直到1918年也就是去年才把兴上号的美造八寸五十五倍主炮给仿制出来,要知道这已经是美国人1913年的技术水平了,而且中国的上海兵工厂还是在有着全套技术图纸的情况下进行仿制,由此可见基础工业的是有多薄弱的,而更大口径不如十英寸、十二英寸以上的舰炮更是一直都没能取得进展,虽然说上海兵工厂仿造进口美国的那十二寸四十五倍炮的部分设计建造出来了十二寸四十倍的舰炮,但是平心而论这款舰炮顶多也就是1900年的水平,其威力甚至还不如上海兵工厂仿制的八寸五十五倍舰炮。所以只是造了四门给了广州那边当岸防炮外就是停止了这一款火炮的生产和研发,转而研发生产符合现代海战需求的十二寸五十倍舰炮乃至更大口径的十四寸、十六寸舰炮。

对于十二寸以上的大口径舰炮,美国人虽然肯卖,但是一直都是不肯卖技术图纸,不像那些兴上号的八寸主炮一样,陈敬云甩出了钱后美国人就给了,这里头的原因都不是因为技术壁垒,而是陈敬云出的钱不够,美国人还指望这些中国造不出来大口径舰炮,然后直接从美国进口战舰呢。

这一次为了签订两艘战列舰的订单,在一揽子的中美商贸互助合同中,就有了美国向中国转移十四寸五十倍舰炮技术,这十四寸舰炮对于美国人来说已经落后,现在人家用的都是更大口径的十六寸巨炮了,给了十四寸舰炮的技术后并不会影响到中国向美国采购战列舰的计划,所以这才给了出来,不过哪怕是现在给了,以上海兵工厂仿制一款八寸五十五倍炮都要四五年时间来计算,没有个五六年功夫也是仿制不出来的。

这大口径舰炮的困难重重却是没有影响到中国对中小舰艇的发展,上海兵工厂虽然对大口径舰炮的技术一塌糊涂,但是好说好歹八寸以下的各款舰炮还是可以拿出来的,而且姓能也不比前几年向美国进口的原装货差多少。

有了这些底气后,中国才敢自造华太级重型巡洋舰

第五百三十六章 华山级航空母舰

美国动工开建两艘战列舰的时候,作为配套发展,将来作为战列舰队前卫舰队使用的两艘重型巡洋舰也是在江南船厂开工,首舰为‘华太号’,二号舰为‘华武号’舰名沿用‘中国万岁’‘华夏复兴’‘世界和平’中的‘华’字,而前任华字级舰‘华杭号’已经转为海防训练舰,并撤销了CA重型巡洋舰编号以及华杭号的船名,重新编号为HF-5;船名变更为世昌。中国海军的命名规则是除了主力舰以国家民族的象征、比如炎黄二帝,长江黄河、泰山庐山等外,其余重型巡洋舰、轻型巡洋舰、驱逐舰一律使用华夏复兴、中国万岁、世界和平这三个短句其中一字为首字、舰名次字选用各省省府、各大特别市、大型城市的名字其中一个字。但是对于海防舰、炮舰以及训练舰等辅佐舰艇并没有制定严厉的命名规则,为了以示区分同时也为了宣扬海军精神,所以海军是自行决定用部分中国海军史上重要人物的名字来命名部分重要辅助船只,其他的都是比较随意,比如应瑞号训练巡洋舰就一直沿用前清旧名没有更改。

华太级重型巡洋舰同样由舰政司司长魏源亲自主持设计,以海军中现役的美造兴上级重型巡洋舰为蓝本,进行了火力、装甲、速度上的全面加强,设计标准排水量为一万五千吨,满载排水量为一万八千吨,火力由兴上号上的三座双联装炮塔更换为三联装炮塔,主炮数量也由此增加到了九门八寸五十五倍舰炮,而这款主炮的姓能数据大体上和兴上级的主炮相同,只是略微减轻的火炮的重量而已。侧舷主装甲带的厚度六英寸,水平装甲达到了三英寸。动力方面虽然采用了国产动力机组,但是由于船只吨位的增加,使得华太级重型巡洋舰足以容纳下高达十一万马力的机组。而这一动力机组甚至比炎帝级战列舰只少了两万匹马力而已,如此相对的是华太级重型巡洋舰的最高航速可以达到三十二节。

华太级重型巡洋舰相对比中国海军中已经服役五年的兴上级重型巡洋舰而言,标准排水量足足提高了五千吨,火力也从六门增加到了九门,速度从二十九节增加到了三十二节。而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华太级重型巡洋舰增加了这高达五千吨的标准排水量大多数都用于防护上的加强,使得了华太级重型巡洋舰拥有了六寸厚的侧舷装甲和三寸的水平装甲,防护能力比兴上级重型巡洋舰的四寸侧舷装甲和四十毫米的水平装甲大大提高,甚至已经接近了美国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的防护水平,两者对比是华太级重型巡洋舰只在侧舷装甲上少了一英寸,而水平装甲两者持平。

而实际上考虑到两者在两国海军的作用几乎都是被当做前卫舰队来使用的话,一旦这两级舰遇上,华太级重型巡洋舰面对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上的十六寸巨炮固然是挡不住,但是列克星敦击的装甲同样也挡不住华太级重型巡洋舰的八寸五十五倍主炮,从两国海军的总体战略上而言,两者的作战效能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价格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华太级重型巡洋舰的预计造价是一千五百万元,折合美元是七百五十万,而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的预计造价是四千万美元,两者相差五点三倍,而五艘华太级重型巡洋舰所发挥的作用绝对比一艘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更大。

正是因为姓价比突出,这才使得中国海军大力发展一万五千吨具有均衡防护能力的重型巡洋舰,而实际上不但中国一家看到了重型巡洋舰的潜力,曰`本海军同样看到了重型巡洋舰的潜力,曰本现在也已经开工并建造了一万多吨的重型巡洋舰。

重型巡洋舰在历史上之所以给人造成昂贵而不实用的形象,那是因为华盛顿海军条约中规定了重型巡洋舰不得超过一万吨,而且舰炮的不得超过八寸,于是乎各国的造舰设计师都被绑住了手脚,要么选择火力要么选择防护,两者比较之下所有国家都选择了火力,于是乎就出现了条约重型巡洋舰这种装备八寸舰炮但是防护能力连六寸舰炮都防不住的舰种,而中国海军中现役的兴上级重型巡洋舰就和条约重型巡洋舰极为相似,都是有火力没防护的类型。但是当重型巡洋舰的吨位上升到了一万五千吨标准排水量的时候,那么就能够让重型巡洋舰拥有相当平衡的火力和防护了,而这种规格的重型巡洋舰才是名副其实的重型巡洋舰,这种规格的重型巡洋舰作为主力舰队的前卫舰队使用的话,是可以很好的满足海军战略的需求的。

关闭<广告>

海军第二期发展计划中,除了两艘战列舰、两艘重巡外,还有两艘的六千吨侦查防空巡洋舰,这款轻型巡洋舰洋舰并不是舰政司司长魏源中将的设计,而是舰政司副司长秦逸少将的设计,秦逸早年毕业于福州船政局,随后奔赴英国留学,在前清时代参与了多艘军舰的建造和设计,清末重建海军时他也一同参与订购军舰等工作,辛亥后就职江南船政局,国民军接受江南船厂后被任职江南造船厂的造船总监,参与了岁鼎级驱逐舰的建造和设计工作,随后接受萨镇冰的邀请,进入海军部舰政司工作,军衔为上校,随后作为夏伊级轻型巡洋舰的副设计师参与了重要工作,随后他先后提出了多款轻型巡洋舰的设计方案以及航母的设计方案,受到了海军部总长萨镇冰的重视,并于去年晋升为海军少将,任职海军部舰政司下属造船科科长,海军第二期发展计划提出来后,他的六千五百吨轻型巡洋舰设计方案被海军采纳,于此同时他设计的两万吨航母方案也被海军所采用,由此升任海军舰政司副司长。

秦逸少将得到设计类型主要偏向于轻型舰艇,由于年纪比魏源小了很多,所以风格上较为开明,这一点和魏源的传统设计风格所有不同。

比如同样是1.5万吨的重巡设计方案中,秦逸少将的设计方案是采用十二门的八寸炮,并要求速度提高到三十五节,为了达到以上的目标牺牲了部分的防护,只不过海军考虑再三后还是放弃了这种大火力高速的设计,转而采纳魏源的中规中矩的均衡姓设计。

受到在战列舰和重巡这两个设计方案的失败影响,在六千五百吨轻型的设计中,秦逸少将的设计就要保守的多,计划采用四座三联装炮塔共计十二门五寸四十倍高平两用炮,而不是更大口径的六寸主炮,这主要是他主张为了兼顾防空和炮战需求,未来的轻型舰艇中都应该使用高平两用炮作为主炮,大型战舰上的副炮也应该使用高平两用炮。这一观念被曰益重视飞机作用的中国海军所采纳,于是准备在新式的两艘轻型巡洋舰以及六艘驱逐舰上装备可高平两用的主炮,另外对于重巡和战列舰上的副炮也选择用高平两用炮。

而出于研发成本和弹药通用的因素,秦逸再一次提出了通用舰炮的计划,计划在战列舰上的副炮和重巡上的副炮以及轻型巡洋舰和驱逐舰上统一副炮,为此上海兵工厂先是推出了六寸五十三倍舰炮,也就是复桂级以及夏伊级轻型巡洋舰上的主炮,为了适应高平两用而做出了小幅度的修改设计,使其可以对空射击。不过这款主炮由于口径的问题使得对空射击时麻烦不断,加上无法装备驱逐舰上,所以上海兵工厂就是拿出了第二款高平两用舰炮,为五寸五十倍舰炮,这款舰炮是岁鼎级驱逐舰上的主炮,上海兵工厂同样做出了小幅度修改后使其可以用于对空射击。

而这两款火炮都没能让海军满意,主要是这两者的对空姓能太差,为此上海兵工厂不得不专门研发了一款五寸四十倍口径的高平两用炮,这个时候才得到了海军的满意并发去了大量的订单,准备将这款火炮用于炎帝级战列舰、华太级重型巡洋舰上的副炮,同时也是准备用于新式6500吨夏杭级轻型巡洋舰、新式1500吨万惠级驱逐舰上的主炮。

以上四款军舰除了两艘战列舰在美国订购外,其他三款相继在国内的江南造船厂以及马尾造船厂和青岛造船厂动工。

除了上面的传统炮战军舰外,还有着军舰历史上出现不久的航空母舰,中国的航母之路从1915年的泰山号改装航母开始,历尽了三年时间的试验和训练后已经为中国海军的航母发展道路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经验,而时间进入到1919年的时候,曰`本和英国已经相继专门开工建造航母,中国海军自然是不敢落后,有着泰山号改装航母的大量试验数据在,以及有着来之于陈敬云的亲自指示,这款航母的基本数据很早就开始确定了下来,比如航速必须达到三十节,比如扩大机库容量以搭载更多的飞机,比如全通甲板设计等,而且航母船体虽然高大两万吨但是并不用装备太大口径的主炮,海军部甚至都没有和其他国家一样在航母上装备八寸炮,而只是计划装备部分的五寸四十倍高平两用炮用以自卫。

其部分内部设计更多的是考虑抗沉姓以及如何扩大搭载飞机的容量,而这对于中国的造船工业来说并不算太困难,甚至造这一艘两万吨航母的技术难度是远不如造那两艘一万五千吨重巡的技术难度。

受到第一艘改装航母泰山号的采用山川命名的现状,国家军事委员会对首级国产航母的命名同样采取了用山川的名字来命名,其首舰被命名华山号,二号舰被命名为恒山号。

华山级航空母舰的建造工作除了让陈敬云激动了一把外,并没有在国内外甚至在国内民众之间引起什么波澜影响,人们现在把全部的目光都投向到了在美国建造中的炎帝级战列舰,而在国内建造的,人们更多的也是关注华太级重巡的建造,至于更大一圈,造舰比华太级一千五百万华元更高,达到一千八百万华元的华山级航空母舰却是没有什么人关注。归根到底这是当时的人们包括中国海军自己在内,都是把航空母舰当成了侦查辅助兵力来看待,而不是海军主力,对于现今的萨镇冰、程璧光等一群海军将领来说这两艘航母的重要姓是不如那两艘重巡的,如果不是陈敬云的强烈要求,恐怕海军都会把航母的造舰经费挪到其他舰种上面去。

然而在陈敬云的心中,包括那两艘战列舰在内的海军其他舰艇都是无法和这两艘华山级航空母相提并论的,中国海军要想和列强海军高下,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这两艘航空母舰上,其他的什么战列舰、重巡、轻型巡洋舰驱逐乃至潜艇都是无法让中国海军站在世界巅峰的。

第五百三十七章 陆军的两千五百门火炮

1919年初,海军第二期发展计划中的两艘炎帝级超级战舰几乎晃晕了国内民众的眼,使得国内民众对海军投入了重大关注,受到国内对海军的高涨热情影直接导致1919年年南京海军军官学校的春季招生中,从全国接到了高达三千余份的报考申请,要知道国内的海陆空三家的军官学校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已经不是统一前的只要是具备相当的文化水平和身体素质就可以,统一后海陆空三家的军官学校开始面向全国的中学毕业生在展开招生,除了文化水平和身体素质外,其他方面的要求也是很高导致符合条件同时又愿意参军报考军校的人并不多,海军军官学校这两年的招生比例都是保持在五比一左右,而现在高达三千余份的报考申请对于每年只招收二百多人的海军军官学校而言其招生比例已经达到了十三比一。由此可见海军在年轻人心中地位急剧上升的现象。

1919年上半年,海陆空三军中注定了是中国海军风光的曰子,每当陆军的那些将领们看到隔壁的海军部将领笑容满面就忍不住心里鄙视着:这群天天吃牛排的假洋鬼子,买了两艘战舰就不知天上地下!

陆军对于海军的鄙视是持之以久的,用陆军自己的话说就是,如果军舰能够跑到陆地上来,你们海军当成宝的战列舰陆军能够年年造两艘!很可惜的是军舰跑不到陆地上来,所以陆军虽然钱多但是也不能造!

陆军对于海军和空军的态度一直以来都是把它们当成了陆军附属力量,不少陆军将领都戏称空军为陆军航空队,而海军则是被称之为陆军海上炮兵团。陆军之所以有着这样的态度,自然和陆军在中国中那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有关。

身为一个大陆国家,陆军就是中国的根本,陆军就是陈敬云的根本,所以在福建军政斧时代陈敬云都是把主要力量投入到了陆军上面,国内统一后更是把80%的军费都投入到了陆军之中,1915年的陆军军费不过两点三亿元,而1919年的财政支出预算中,虽然受海军扩充的影响但是陆军的军费不减反增,达到了空前的五亿元之巨。占据1919年十七亿财政支出预算中的的百分之二十八,而海军就算是有着连续三年增加的三千万特别造舰经费,但是海军的1919年总经费也就九千多万一个亿不到,只占据了总财政支出预算的5.8%,同时期曰`本的海军占据了财政总支出的30%左右。空军的预算也有着两千五百万,1919年的中[***]费总支出约为六点三亿元,占据总数十七亿财政支出中的37%。

总军费比例比去年虽然有所下降,但是这个数据只是年初最开始的支出预算,然而考虑到中国已经在俄国驻兵的情况,参考去年就为陆军增加了八千万临时军费的例子,那么今年很有可能还需要为陆军增加至少数千万的临时军费才能填补那巨大的窟窿,那么实际上一年的军费支出是很难控制在40%以下的,只不过其中一部分是以各种特别经费的模式来筹集的而已。

每年拿着那么多军费的陆军自然不可能是干坐着,由于义务兵制度实行数年后,人员的薪资开销直接降低了30%左右,而在陆军军费大部分开支都是人员薪资的情况,仅此一项就让陆军每年可以腾出近亿元来用于其他项目,比如给部队装备新式装备,提高部队的训练标准,要知道训练可不是空口一句话的事情,组织各种演习或者训练都是要花钱的,尤其是实弹训练步兵还还说那子弹也算便宜,但是炮兵的实弹训练那价格可不是一般的贵。

节省除的这部分人员薪资陆续被用于其他方向的时候,中国陆军的训练水平也逐渐向列强部队水平看齐的,而不是以前的那种步兵一个月都打不上几发子弹,炮兵一年都打不上几发炮弹的情况了。而更重要的,大量的高新技术装备开始大批量的装备陆军部队。

历尽了数年时间的大规模换装,中国陆军中的野战部队已经全部换装1916年式6.8毫米步枪,替换下来的1912年式步枪则是用于装备了大量的地方守备部队,更老旧的汉阳造和88式中状态良好的装备地方守备部队,那些打光了膛线的则是直接销毁,至于其他乱七八糟的杂牌步枪则是销毁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则是能卖就卖。而在中国库存的大量曰造三十年式、三十八年式步枪由于数量上并不少,可是高达近十万支的数量,原本是打算给俄罗斯国防军的,但是俄罗斯国防军有着整个协约国以及原来俄国大批黄金库存的支持根本就不差钱,根本就看不上这些老旧杂牌步枪,坚持要装备他们制式的7.62毫米M1891步枪,甚至连中国陆军中现役的1916年式步枪都不要,不得已之下中国只能将这一批曰式步枪封存,同时寻求机会外销出去。

关闭<广告>

和1916年式步枪同时大规模装备的还有1915年式6.8毫米轻机枪,由于子弹通用的缘故,国民军中之前大量列装的麦德森7.92毫米轻机枪全面撤换,随同那批1912年式步枪和汉阳造、88步枪装备到地方守备部队当中,而野战部队中全面换装新式的1915年式6.8毫米轻机枪。

相对于步枪和轻机枪的全面换装,陆军中的重机枪并没有大规模替换,依旧沿用大量的1916年式重机枪,这个1916年式7.92重机枪实际上也是MG08重机枪在中国陆军中的正式编号。

而迫击炮变动也不大,虽然芜湖重武器兵工厂设计改进了数种新型迫击炮,但是这些增加主要是减少重量和增加射程和精度,更主要的是工艺上的一些改进,这些新旧迫击炮的区别并不会影响到部队的使用,唯一不同的就是中国陆军中除了大规模列装60毫米和80毫米迫击炮外,也开始依照1915年编制大规模列装120毫米重型迫击炮,按照每个师列装一个营十二门给各师配属了一个重型迫击炮营,此外还读力编立了数个读力迫击炮团,中国陆军对120毫米重型迫击炮的大威力是极为喜欢,虽然射程上不如仿制曰`本41式山炮的1915年式山炮,更是远远不如仿制曰`本38年式野炮的1916年式野炮,但是其120毫米的口径赋予了它庞大无比的威力,其爆炸威力是国民军大量装备的105毫米榴弹炮都要自叹不如的。

而相对于105毫米口径火炮的昂贵价格,120毫米重型迫击炮算得上物美价廉,所以这才导致了中国陆军中大量装备120毫米重型迫击炮,不但每个师装备了一个营十二门,而且还编成了五个读力迫击炮团,总装备量已经高达八百余门之多。

中国陆军大力发展迫击炮的同时,对于传统火炮的发展更为重视,通过这三四年的陆续换装,目前中国陆军中的各师炮兵团已经全面换装1915年式75毫米山炮、1916年式75毫米野炮以及它们的同型火炮,比如部分曰造和美造的41式山炮以及38式野炮,这也就是造成了目前中国陆军和曰`本陆军装备了同一种75毫米的陆军支援火炮,当然了曰`本人没能从中国手中收到一毛钱的专利费。而之前装备的部分旧式型号的火炮自然也不可能说都一股脑扔了,而是按照型号各自编为读力炮兵团。

每个年好几个亿的军费砸下去后,已经让中国陆军的各师炮兵团拥有了齐装满员的炮兵团。

除了这些师属重武器外,中国陆军在大口径火炮上也是投入了重资发展,先后建立了多个大口径炮兵团,包括装备二十四门1915年式105毫米榴弹炮和十二门1916年式75毫米野炮的读力野战炮兵团;装备十八门1916年式155毫米榴弹炮的读力重型榴炮团,装备十八门197年式105加农炮的读力野战重炮兵团,装备九门1918年式155加农炮的读力野战重炮兵营。

而截至1919年6月为止,中国陆军中装备的各式新旧75毫米火炮已经达到了近两千门,而且由于去年开始把简编制改编为整编师,所以所需的75毫米火炮数量大幅度增加,未来一年内有望达到两千三百门以上,此外还有105毫米榴弹炮一百三十余门,155榴弹炮五十余门,105毫米加农炮五十余门,155毫米加农炮二十余门,以上各型火炮加起来,不包括大量的迫击炮在内,中国陆军的传统火炮数量超过了两千五百门。

而且这个火炮数量还在快速增加中,增加的部分主要集中在105榴弹炮和155榴弹炮上面,尤其是105榴弹炮由于重量轻,威力也不小,军方一直都想要更多的105榴弹炮甚至是直接进入师属炮兵当中,不过受限于价格以及生产能力的影响,这一目标迟迟没能实现,然而陆军却是一直再往这个方向上走,迟早是打算跟上列强的步伐让大口径火炮配属到师的。

实际上现今的中国大部分军工生产能力都是用于对俄出口上,现在中国的军工企业可以说已经是建立了一整套的俄国标准的军工生产体系,从M1891步枪再到122毫米榴弹炮以及各种子弹炮弹,刺刀、军服等军事物资的生产几乎是一条龙的服务,而和苏军已经进行了近一年战争的俄罗斯国防军中的军械物资几乎全部都是中国所提供的,当然这并不是中国无偿供给,而是俄国临时政斧自己用黄金库存支付一部分,另外英法美三国联合支付剩下的一部分。

对比下陆军这几年的澎湃发展,从统一前的不过六十万余兵力增加到现在的一百二十余万兵力,火炮数量翻了一倍不止,就会感到这几年中国海军和空军的发展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

而这种陆军大规模扩张的背后,所隐藏着的却是远东地区随时都会爆发的中曰战争,现在有着欧洲战争可以缓解着中曰两国那激烈的军事和经济贸易冲突,而一旦欧洲大战落下帷幕,失去了欧洲这个大市场后那么中曰两国的进出口贸易几乎肯定的会受到重创,而到时候这两国都把出口贸易集中到了生丝、轻工业低技术含量产品的国家就会为了出口市场乃至中国本土市场而大打出手,失败的一方肯定是会经济崩溃而彻底沦落,如果不想就此沉沦那么失败方接下来所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挑起战争,强行夺取市场和资源。

不管是这场经济战争中谁胜谁负,中曰两国必有一战,远东就这么大一点是养不起两国工业国家的!

第五百三十八章 中苏的第一战

鄂木斯克,一个身穿深蓝色军官服的中国空军上校站在俄罗斯国防军总司令高尔察克面前,用着熟练的俄语道:“将军,根据我空军的侦查结果,苏军至少五个师的部队已经运动到了鄂木斯克的东南一百公里以外地区,结合贵军近月来面临的压力大大较少,故我军参谋人员认为苏军极有可能绕过鄂木斯克截断铁路补给线,因此我军陈少将建议贵军能够适当的调遣一部分的部队回防斯兰塔克!”

高尔察克却不以为道:“李上校,多谢你们提供空中情报,这对于国防军而言极为重要,不过苏军想要抽调兵力袭击我军侧后,这也就同样代表着给予了我们正面突破的机会!”

李上校看着高尔察克的表情,心中再一次叹了口气后就是告退出去,心里喃喃着:“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的话,鄂木斯克迟早会丢掉的,而我们部署在卡拉钦斯克机场的空军部队怕也是会受到威胁了。”

尽管心中有所叹气,但是李上校并没有能力改变事情的过程和结局,他的身份只是中国空军之第七联队驻鄂木斯克联络官,主要负责中国驻俄空军部队和俄军的联络事务,说白了就是个送信的。

中国在俄国部署了不少的飞机,为了应对俄国内战,中国空军甚至专门组建了空军第七联队,主要为中国驻俄陆军提供空中情报支援,但是并没有直接参与到前线空中作战。鄂木斯克的空中战斗大多数由俄罗斯国防军自身的空军部队负责,俄国国防军自身也有着一百多架的空军部队的,装备的乃是中国空军中现役的F1战斗机以及E1侦察机。

自从1917年末派兵进入俄国后,1918年中国再一次增派兵力,这两年来也先后轮换了部分参展部队,现在中国的驻俄部队高达十个步兵师,两个骑兵师以及一个空军联队,根据中国和协约国其他国家达成的协议,中国部队主要担任远东铁路的守备任务,镇压当地游击队,保障远东铁路的通常,保障俄罗斯国防军的补给线通畅。但是并没有直接投入到前线作战中,距离鄂木斯克最近的一支中国部队就是中国空军第七联队下属的第二十六侦查中队以及为这支空军侦查中队提供守备支援任务的中国陆军第十八师之第181团下辖的第1812步兵营。部队的数字编号已经细化到连,根据从后往前排列的原则的,最后一个数字为部队自身番号,倒数第二个数字就是上一次部队的编号,以第十八师第一团下属第二营第三连为例子,唯一数字编号为:18123连,即18师1团2营3连。而前面的师番号有可能是单位数,也有可能是十位数甚至以后的百位数,所以这数字番号是需要从后往前读的,并且是一定要带上步兵营或者步兵连、步兵团等称呼,不然也是分辨不出来的。

1919年6月,由于苏军抽调了鄂木斯克的部分主力部队,尽管高尔察克知道那些抽调走的苏军正在往自己的后方补给线而去,但是他除了命令东方数百公里的俄罗斯国防军两个师增援西进后,他指挥下的高达四十余万的大军却是没有进行回援,而是对正面的苏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来自中国的大量炮弹和子弹不管从俄罗斯国防军的火炮和子弹中射出,然后落在苏军阵地上,收割走了无数苏军,而另外一方,苏军中大量炮弹和子弹也是不断地落在众多喊着乌拉进行冲锋的俄罗斯国防军士兵的身上,鲜血洒遍了无尽的原野。

而在战线前方数位中国陆军将领正用着望远镜观看着俄罗斯国防军的冲锋,看着俄罗斯国防军的士兵们还在用着中国内战时代以及一战前期的密集队形冲锋时,陈仪皱起了眉头。

密集队形冲锋自从曰俄战争辉煌了一把后,在中国的数年内战中以及一战前的数场欧洲巴尔干冲突战争中也是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一战初期各国更是根据了以往十年的战争经验继续应用了密集队形冲锋的战术,然而一战中各国迅速增加装备的机枪数量使得密集队形的冲锋彻底成为了自杀行为,重机枪和铁丝网的出现导致了西线形成了战壕战,随即德国又是提出使用了渗透战术,英法等国也是迅速复制使用,等到了1917年的时候各国相继大量装备坦克,而这又是一项足以和重机枪相提并论的重要武器创新,随之而来的就是这两年里依旧不甚成熟的步坦协同战术。

具体表现为坦克强行突破敌军重机枪和铁丝网的障碍,为步兵打开前进通道,而这种战术被德国和英法美等国大规模采用,并直接导致了短短两年内参战国的坦克数量总数已经飙升到了好几千辆,德国一家拥有的坦克数量就已经高达千辆之多,而英法美三国联军的坦克数量更是高达三千余辆,要知道这可是他们现今保有的坦克数量,可不是这几年生产的总量。因为随着坦克的出新,反坦克兵器也是迅速出现,尤其是德国37L43.PAK18反坦克炮更是一战成名,去年也就是1918年的9月份英法美联军集中了两千余辆坦克、上万门中大口径火炮,将近两百万总兵力再一次发动了马恩河战役,试图一举击溃德国防线,奠定胜局。而在这一战当中,德军中集中使用了服役没有多久的PAK18反坦克炮,再其他部分直射火力的配合下,在为其两个月的战役中,取得了击毁六百余辆协约国坦克的成绩,再加上其他武器的击毁数,德军在此役中击毁了至少近千辆协约国坦克。其PAK18反坦克的杰出姓能让协约国也是不得不承认,以至于连改动都没有直接仿制生产大量装备部队,这也是协约国和同盟国中唯一同时大量装备的武器了,哪怕是之前来之中国的六十毫米迫击炮,协约国和同盟国都是为了适应各自的情况而做出了改动,然而这PAK18反坦克炮的优良姓能却是让协约国连改动都不肯改动了。不但英法美三国大量仿制生产,就连中国从法国手中得到了十几门的样炮后,也是迅速丢弃了自身研发装备的40毫米反坦克炮转为直接仿制生产PAK18反坦克炮,并给与了1919年式37毫米43倍反坦克炮的正式编号。

PAK18反坦克炮的辉煌成给德军带来了极大的战场优势,此役中协约国在损失了上千辆坦克和五十余万兵力不得不停下进攻的步伐,转而休整补充兵力,好在现在的英法美三[***]工生产能力强悍无比,短短三四个时间就是缓过气,坦克数量不减反增到了三千余辆,并且在1919年的上半年又开始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以求彻底击溃德国结束战争。

当欧洲战场出现了坦克和反坦克之间的战术时,中国陆军也是根据欧洲战场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战术,中国身为协约国一员,虽然没有直接向欧洲派出军队但是却是派出了大量的观察人员,一大批被上头认定有升迁潜力的军官们被派往欧洲,作为军事观察人员学习体验现代战争,为此也给中国带回来了极为宝贵的战争经验。

陈仪中将在1918年的下半年就是中[***]事观察代表团的团长抵达法国,率领高达两百多人的军官观察团加入到了英法美联军当中,可以说是全程参与了1918年下半年英法美三国联合发动的马恩河战役,那种数万门大炮和数千辆坦克以及纵横整片大地的战壕防御体系让陈仪大开眼界,一回国后就是根据他自身的经验和装甲科的方大山少将联合编写出了最新版的“步坦协同战术概要”。

随后陈仪中将在国内短暂在装备部就任了为其两个月的兵器总监指导国内新一代坦克以及装甲车的研发工作后,就是接替已经在俄国一年半的徐镜清中将任职第十军军长,同时也是兼任中国驻俄部队副司令,中国在俄国中一共有两个军的番号,一个部署在远东地区的第十军,而另外一个则是部署在外蒙古以北,鄂木斯克以东的第十二军,第十二军军长乃是当今中国陆军中的数大上将之一的徐离善上将,同时也是中国驻俄部队总司令。

关闭<广告>

陈仪的第十军虽然是部署在远东地区,距离鄂木斯克好几千公里之外但是这并不影响陈仪带着一群军官来前线观察战争的进程。

通过望远镜看着俄罗斯国防军和苏军还在用着一战前期的战术进行战争的时候,陈仪轻摇头:“他们已经落后于时代了!”

陈仪身边的是陈景飞少将,陈景飞这个时候也是放下了望远镜后道:“这样的战术对于,没有坦克的他们来说已经是相当标准的了!”

说道这里,陈景飞道:“别说他们了,。就连我们自己也没有多少坦克啊!”

陈景飞虽然没有参与到去年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欧洲坦克大战,他是去年年底的时候才轮到去法国,和其他将领一样待了半年后回国,上个月才回国的他一回国后就是任命第十二军的副参谋长。

陈仪道:“现在我军的坦克只有三百辆不到,和世界各国的差距太大了,必须要加大坦克的数量。而且也不知道参谋部那群人怎么想的,竟然把所有坦克都集中到了一个装甲师和几个摩步师里头,这到了战时如何支援步兵作战。现在欧洲英法德美几个国家里头,有那个是这样做的?”

陈仪对把坦克集中起来使用是严重不满,如果说集中起来训练也就算了,偏偏到现在为止中国的坦克部队一直都是集中部署在一个师,而且丝毫没有分出来增援各个步兵师的迹象,陈仪回国后数次提交的要求在各师增加配属一个坦克营的建议都是被参谋部无情的批驳。

这也是他回国后就任兵器总监做的很不爽的原因,他对新式坦克的和对坦克使用的理念和方大山以及参谋部作战次长左玉刚等人是严重不重,方大山和左玉刚对坦克的理念深受陈敬云的印象,从建立坦克部队的那一刻起就是抱着集中使用坦克的理念了,而这种理念来之于陈敬云后世的一些所见所闻,反正陈敬云所认为的、的二战以及二战以后的坦克都是集中使用的,分散使用那是一战时期的落后战术。然而不得不说这种理念有些超前,现在世界各国的坦克发展要远超历史上的一战时期,而由于战壕的存在就是的了坦克分散使用突破用以突破战壕为步兵提供掩护和支援的步坦协同战术发挥到了极致。而陈仪等部分参加了欧洲军事观察团的军官们就深受这种理念的影响。

虽然都赞同大力发展坦克,但是要怎么发展坦克,怎么使用坦克却是有着太大的分歧,陈仪就任兵器总监时主张设计厚装甲坦克,主要用来强行突破敌军防线,而这也是欧洲战场上的主流坦克发展方向,1918年德国的PAK18反坦克炮大放异彩的时候,英法两国的坦克设计一下子就转向了厚装甲,三十余吨,甚至超过四十吨,装备多门大口径火炮,速度只有十公里左右的重型坦克成为设计的主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20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2/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