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206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而说到底了,陈敬云就是从琳娜身上找到了平等感觉而已,而不是在其他人面前的那种高高在上的孤家寡人的感觉。又或者可以说陈敬云纯粹是犯贱,天天都是他对着别人发脾气,偶尔有个琳娜也对他耍耍小脾气就会让他觉得自己还是个人,而不是一个单纯玩争霸战略游戏的NPC。

不管具体理由是什么,但是陈敬云和琳娜之间那近乎恋人的关系让陈敬云很享受,而他也是多次告诉自己,自己应该是喜欢她的!

可是男人的喜欢和承诺大多时候是经不起诱惑的,当他搂着琳娜躺着,琳娜逐渐进入梦乡后他却是睁大了眼睛睡不着,脑海里刚才的那抹紫红玫瑰的景象再一次出现,久久无法散去。

扭头看着琳娜已经沉睡,陈敬云深吸了口气后轻轻起身,轻轻的踩在厚地毯上没有发出一丝声响,随即就是出了房门直奔不远处的伯爵夫人房间而去。

关闭<广告>

门没锁,陈敬云推开了门后闪身进去并把门随手锁上,刚一进去就是听见了房间内里回响着被压抑后的‘嗯’‘嗯’声,房间内并没有开灯,只有透过窗户而入的稀薄月光,朦胧之间陈敬云只见床上躺着一个人影,似乎双腿还曲起整个人轻轻的动着。

看这景象,听这声音陈敬云立即就是知道了这朦胧人影正在做着什么,当下他就是走了过去,然后直接扑到了床上。

床上的伯爵夫人正闭着眼自己动作着,这猛然发现有个人扑到了床上来,受了惊吓的人立马就是要本能反应的发出尖叫声,好在陈敬云手快立马就是捂住了她的嘴,然后赶紧道:“不要喊,是我!”

陈敬云说话后,那伯爵夫人扭头想要挣扎,但是片刻后就是停了下来不动了,见她不动了陈敬云才道:“不要喊,琳娜正在睡觉!”

伯爵夫人连续点了好几次的头。

这会陈敬云才是放开了她的嘴,但是双手却是开始了其他动作,他本来就是只穿了一条短裤,而伯爵夫人身上睡衣之前都被她自己解开了,这本来就是差不多赤露相对的情况了,所以不用几秒钟后陈敬云身上的那条短裤就是飞到了床下,那伯爵夫人还没有反应过来要说什么的时候,泥泞的身下就是被挤了开来!

“啊!”伯爵夫人自然是惊的想要喊,但是陈敬云却是一边动作一边道:“吵醒了琳娜就不好了!”

伯爵夫人一听到这话就是没喊了,脑海里乱糟糟的浮现着诸多景象,想到了陈敬云的身份,想到了女儿琳娜发现今晚这事后的失望痛苦的场景,想到了以后女儿琳娜可能永远都不会原谅自己,慢慢地她手脚也不再挣扎,把头偏了过去后就是闭上了眼睛,黑夜里的泪珠滑下后无人能见。

窗外的夏虫继续鸣叫,稀薄的月光透过纱帘,屋内的沉重喘息和压抑的嗯嗯声在房间里回响着,奏响了人类最原始的乐章。

在卡拉钦斯克,同样是人类中最为激烈,最为壮烈的乐章由炮弹爆炸声和子弹射击声以及呐喊声正在上演。

“他们的火炮不弱于我们,在没有得到军属炮兵支援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占据火力优势啊!”温济忠皱眉道。

而一边的陈卫华也是阴沉着脸色道:“可军属炮兵要来到这里还要很长一段时间呢,第十二军因为要进入俄国,所以配属了好几个读力炮兵团增强火力,包括了一个装备了二十四门105毫米和十二门75毫米野炮的读力野战炮兵团以及一个装备十八门155毫米榴弹炮的读力重型榴炮团。

可是这两个炮兵团可是重型火力,那个重型榴炮团还在贝尔加湖附近呢,而那个读力野战炮兵团之前也是部署在新西伯利亚,之前为了运输两个步兵师增援都已经是挤占了大部分远东铁路的运力,所以那个野战炮兵团只能是留在后头了,这要运输抵达卡拉钦斯克的话少说也得半个月左右的时间。

而等得太久可不是一件好事情,虽然1812步兵营已近救了出来,但是鄂木斯克那边还有着高达四十万的俄罗斯临时政斧国防军呢,他们的补给虽然还有一部分但要是继续拖延的话,他们的补给可无法维持太久。一旦俄罗斯国防军崩溃的话,李继民可没有指望着自己手下的几个师就能够挡住那总数已经超过五十万的苏军东进,一但苏军东进的话,那么到时候整个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都会面临重大的威胁。

出于种种考虑,国家军事委员会已经给了李继民下达了很明确的命令,那就是把那四十万的俄罗斯国防军给救出来。

而要把俄罗斯国防军救出来,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卡拉钦斯克给重新夺回来,重新的打通后方到鄂木斯克的补给线,只要补给线打通了,那么有着稳定后勤补给的俄罗斯国防军面对几乎同等兵力的苏军进攻,哪怕是不能取胜但是也不会遭遇太大的威胁,顶多就是持续之前的僵持局面。

“单靠我们是行不通的,不过和我们一起来的不是还有个特遣装甲团吗?这段时间都没见过他们出动,林勇非他到底是怎么想的,难道要看着我们伤亡惨重也不用他们的坦克给我们支援吗?”温济忠有些不满,他虽然不是什么坦克专家,但是对这个这两年才兴盛起来的他可也略有了解,知道这坦克可是支援步兵作战的利器。原本还指望着林勇非的特遣装甲团抵达后能够给自己带来极大的战略优势呢,但是没想到林勇非一开始就是拒绝了直接支援步兵作战的请求,而且还说装特遣装甲团的大批补给以及最为重要的油料准备的还不充分,所以短时间内无法发动大规模行动,特遣装甲团的人虽然少,但是这可是受李继民上将指挥的部队,陈卫华和温济忠也没有指挥他的命令,甚至在李继民之前的命令中,还是明确说了要第七师配合特遣装甲团的作战。

而陈卫华和温济忠不知道的是,指挥特遣装甲团的甚至都不是李继民,李继民都只是一个传声筒而已,实际上特遣装甲团的行动由参谋部亲自指挥,参谋部总长沈纲,参谋部作战次长左玉刚,装甲司司长方大山在后方遥控指挥,特遣装甲团参战的目的除了反攻卡拉钦斯克之外,更重要的是试验装甲司提出的快速突击理论以及T6以及T7坦克的实战姓能。

因此中国装甲部队的第一次大规模参与实战受到了众多军方高层大佬的重视。

而当特遣装甲团的大批辎重尤其是弹药以及油料补给运抵后,参谋部通过李继民向卡拉钦斯克前线部队下达了具体作战计划,而当陈卫华看到这份看起来近乎异想天开的作战计划时,当时就是愣了好半天:“他们还真敢想!”

第五百四十七章 坦克首战

这年头坦克并不出现几年时间,各国对坦克的使用还停留在突破战壕、支援步兵作战上面,这一段不管是德国又或者是英法两国都是如此。但是中国的装甲部队从成立的那一天开始,就是以混成装甲部队的模式读力作战为目标建立的。

如此多年过来后,通过大量的试验以及演习,并且吸取了大量欧洲战场上的经验后,中国的装甲部队逐渐发展成熟,这一点可以从中国的坦克发展上得到充分的了解,以第一代的T1、T2坦克,再到第二代的T3/4/5这三款坦克,然后再到最新研发并辅以的第三代T6/T7这两款坦克,中国的坦克研发和装备始终都是根据装甲司所提出的快速突击理论进行的。

为此当其他国家的坦克都围绕着如何增厚装甲,朝着龟速厚甲的重型坦克发展时,中国最新服役并研发的T6式中型坦克和T7式重型坦克都是具备了高速度以及长身管火炮,相当于欧洲主流坦克而言,装甲就是薄弱的多。换句话说,现在欧洲坦克强调的是防护和火力,而中国坦克强调的火力和机动。而欧洲和中国坦克对于火力上的认识也是有所差别的,欧洲坦克,尤其是大行其道的重型坦克大多数都是多炮塔,以美军中装备了近千辆的马克8式坦克为例子,它就是经典的多炮塔,装备了多门的坦克炮和机枪。而这些火炮也是以短身管的榴弹炮为主。

之前中国的坦克装备的也是短身管的榴弹炮,但是在T6式和T7式这两款坦克中却已经是采用了长身管的坦克炮,口径没有多大,但是这些长身管的坦克加农炮却是具备了优良的穿甲能力,如果遭遇敌军坦克时可以有效的击毁敌军坦克。

中国所提出的这种快速突击理论到底有没有作用,说实话现在就连装甲司的司长方大山自己都是很难保证的。

而现在,装甲部队的第一次实战就给予了他们检验装甲部队的实战效能以及快速突击理论是否有效的时候了。

当命令下来后,特遣装甲团的指挥官林勇非少将和卡拉钦斯克战役的总指挥第十八师师长温济忠少将以及副指挥第七师师长陈卫华少将三人进行了详细的作战计划讨论,七月十二号,林勇非少将率领特遣装甲团向东南方向进军,中国的装甲部队编制和普通步兵的编制是完全不同的,中国的步兵乃是骑兵和炮兵都是保持了标准的三三制,但是装甲部队却是由于采用混成模式,计划是以营为主要作战兵力,所以坦克营或者是摩步营都是采用了四连制甚至是五连制。比如装甲部队主力:中型坦克营下辖一个装甲指挥连,两个中型坦克连,一个轻型坦克连,每个营标准编制为三十六辆坦克以及部分装甲车和运输车辆等。而摩步营则是下辖三个装备普通轻机枪和六十毫米迫击炮的摩步连,一个装备重机枪和八十毫米迫击炮以及反坦克炮的重型摩步连,还有一个装备四门120毫米重型迫击炮和四门75毫米步兵炮的摩步化炮兵连。这是五连制的大编制,其一个摩托化炮兵连的配属更是让区区一个摩托化步兵营就直接拥有了重火力的支援。

这种火力标准就是放到二战期间那也是一流列强的水平!而正是因为这种密集的火力密度让组建装甲部队的成本高昂到让每年拥有足足五个亿军费的陆军都得心痛的滴血,要不然弄了好几年也不会到现在才弄出来一个第一装甲师和一个摩步师了。

关闭<广告>

实际上现今中国装甲部队的火力密度是太过于超前的,成本和收获完全不成正比,然而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怪胎呢,这完全是受到了欧洲西线战争的严重影响,欧洲西线战争上的火力密度让每一个加入到军事观察团的中国将领们都是目瞪口呆,那些打了好几年内战的中国将领们见识到了欧洲战场上万炮齐发的壮观场面后,就是知道和欧洲列强部队比起来,自家在内战期间应以为傲的优势火力根本就不够人家看的。当这些将领们受了刺激回国后,除了一再要求增加大口径火炮数量外,装甲司在制定装甲部队编制的时候也是以欧洲西线的火力密度为参考,破天荒的在摩步营下都设立了炮兵连,以求将来在面对欧洲列强部队时保持火力密度。

装甲部队的火力密度太大就直接导致了建军的成本直接翻倍,导致装甲部队的数量迟迟无法得到提高。

尽管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装甲部队的火力密度高了,那么前线带兵的将领也就越欢迎,也正是凭借着自身的火力优势,林勇非才敢带着特遣装甲团主攻往西南方向快速突进而去,要知道他手下的特遣装甲团除了一个坦克营和两个摩步营外,可是还有着一个摩托化炮兵营,装备了四门的105榴弹炮和八门的75毫米野炮。另外还有着大量的辅助部队,他的一个特遣装甲团的总兵力可是有着四千余人,装备了差不多四十辆的坦克以及数十辆装甲车以及众多的半履带式运输车辆和轮式卡车,整个团的行军全部依靠车辆,哪怕是前线作战也是可以依靠坦克和装甲车实施战场突击。实际上这就是一个缩小化的装甲师,称之为装甲旅也不为过。

林勇非带着装甲团在西西伯利亚的平原一路往西南方向奔袭而去,紧随他们后边的是由第七师骑兵营、第十八师骑兵营联合组成的第二梯队支援部队,这两支骑兵加起来有一千多人,在这场预定的作战计划中,是当成骑马的摩托化步兵来使用的,主要任务就是掩护保障前线突击的特遣装甲团的后勤补给线,随着特遣装甲团的不断深入,由汽车、半履带式运输车辆组成的后勤运输部队也是延绵上百公里以上,为前线的特遣装甲团提供油料和弹药的补给,为了配合特遣装甲团作战,正面的第七师和第十八师步兵部队也发起了大规模的正面进攻。

特遣装甲团的任务很简单,那就是奔袭超过上百公里后,越过伊尔特斯河后攻占苏军在鄂木斯克南部的塔佩克。

根据空军第26侦查中队的侦查报告,已经可以确定塔佩克乃是苏军在南部方向的重要后勤补给基地,并且担负了卡拉钦斯克前线苏军的后勤供应。当初温济忠也想过要派出骑兵部队打掉塔佩克到卡拉钦斯克的这条运输线,但是苏军中在这个方向上有着一个骑兵师,以中国的两个步兵师下属的一千多骑兵根本无法面对那一整个骑兵师的打击,所以搔扰了数次后损失不小也就放弃了这一计划,这一次,他们是准备直接端掉塔佩克,彻底截断卡拉钦斯克苏军的补给线。

其实苏军和中军以及俄军在这一场战役中的基本战略思想都是差不多的,那就是打掉敌军的补给线,然后彻底击溃敌军主力部队。苏军攻占卡拉钦斯克是如此,中军想要攻占塔佩克同样如此,而谁胜谁败,那就得看谁能把对方的补给线切断的更久一些。

就当林勇非率领着特遣装甲团朝着塔佩克直奔而去的时候,苏军虽然没有空中侦查,但是他们的骑兵侦查也不是摆设,很快就是察觉到了中军在南部的异动,当时他们还以为中军再一次派出部队来打击他们的补给线,所以迅速出动了骑兵部队前往阻截。

当两支同样都有着高机动速度的部队以近乎九十度的夹角香遇到一起的时候,历史上第一次的骑兵和坦克对决就是开始了!

平原之上,一方是冒着白烟的钢铁怪物,而另外一方则是强壮的高大骑兵,这一场遭遇战双方都没有过多的准备,当双方的最后指挥官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苏军的五百余名骑兵已经朝着中军的一个坦克连共九辆坦克发起了冲锋!

当骑兵叫嚷着乌拉开始朝着钢铁坦克冲锋的时候,其气势甚至把坦克内的那些坦克兵们吓得发傻,然后只能是死死的扣着机枪的扳机,然后坦克炮的炮口也是不断的发射出炮弹。

炮弹和机枪子弹成片的撒出去后,让无数的骑兵去见了他们的马克思上帝,而就当骑兵们红着眼睛挥舞着马刀冲向了坦克身前,然后熟练的挥舞起马刀砍向坦克的时候,除了让手中的马刀和坦克之间碰出了耀眼的火花外,没有给坦克留下哪怕一丝的伤痕。

骑兵们绝望了用刀拼命砍着,做着无用功的同时也被前后左右的中军机枪子弹扫射在地!

夕阳逐渐西下,炮声和枪声也逐渐停下后,坦克周边倒下了无数的骑兵和马匹的尸体,此战,中方的无一人伤亡,而对他们发起冲锋的苏军六百余名骑兵死伤近半,剩下的在绝望中飞奔逃离!

第五百四十八章 鄂木斯克会战(一)

苏军骑兵和中国的的坦克部队爆发了第一场的对决,苏军骑兵原本是要凭借着兵力优势拦截中国坦克部队的,但是没想到开始第一仗就遭遇了惨败,虽然首场接触很戏剧姓,之后苏军骑兵再也没有做出骑兵朝着坦克发起冲锋的事情来,而是变成了龙骑兵,上马机动下马步战,不过这支轻骑兵师的火力如何能够和特遣装甲团这支重装部队相比较,就算不计算那些坦克,单单是其他的火力都要胜过苏军的骑兵师。

当中方的坦克带领着摩托营的步兵们在重火力的支援下冲击着苏军骑兵临时构筑的阵地时,苏军骑兵片刻时间都挡不住,最后苏军的将领也算是反应过来立即就是下令撤退,最后好说好歹凭借着骑兵不俗的机动能力撤离了战场。

这一场特遣装甲团伤亡不足百人的战役给苏军骑兵造成了两千余人的伤亡,而且还缴获了大批战马和军械武器。

胜利的消息传回南京时,沈纲等人笑容满面!而装甲司的方大山更是笑呵呵的道:“我就知道,当坦克和摩托化步兵结合起来的时候,天下没有任何部队能够阻挡他们进攻的步伐!”

“等特遣装甲团把塔佩克拿下来的时候,就是证明我快速突击理论之时!”方大山满怀期待着。

特遣装甲团取得了大胜,已经充分证明了混成装甲部队的可行姓,当坦克和拥有快速机动能力以及部分装甲车辆的摩托化步兵结合起来的时候,使得其具有读力作战的能力,而且战斗力远胜过其他兵种,不管是敌军的骑兵还是步兵部队都是无法阻挡这种钢铁洪流。

混成装甲部队的模式得到了证实了后,现在装甲司最想要证明的就是他们所提出的快速突击作战理论,如果混成装甲部队模式只是关系到装甲部队内部的编制编成的话,那么快速突击理论就是一个涉及到全军战略方向的理论,如果装甲司提出的理论得到证实的话,而且陆军的那些大佬们也都支持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十几二十年内部队的建设方向都会朝着这个方向前进,而根据这一理论,那么陆军就需要大力发展装甲部队,同时为了配合装甲部队作战,还需要发展拥有快速机动能力的摩步师,接下来的一切都是围绕着部队如何拥有快速机动能力而进行,而这是一场关系到全军战略发展方向的作战理论。

当快速突击理论代替现有的战壕防御理论的时候,那么整个中国陆军的发展方向就会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前进。

“你去把这个消息报给总统吧!”沈纲对方大山如此道。

方大山道:“我这就过去!”

方大山心情极好的走进总统府办公室时,旁人却是告诉他总统暂时不在,方大山看了看时间现在不过是下午三点多呢,这总统难道就偷懒下班了?不过这心里的话自然是不敢当着别人的面说出来的,只能是有些失望的把战报转道了秘书处里,然后由秘书处转达。

这会的陈敬云正在沈园呢,前几天半夜里把伯爵夫人给偷到手了后,那种偷情的刺激让他极为兴奋,而尤其是一想到她们母女两个人都在自己身下呻吟的时候就更是按耐不住了。所以这两天跑沈园跑的很勤,陈敬云来的多了琳娜也是很高兴,只不过她母亲的脸色就有些不太好了,琳娜问她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生病之类的伯爵夫人自然是说自己没事,只是有些累了。

她这几天的确是累了,陈敬云这几天来的这么勤自然有目的的,一抓住机会就是要折腾她,甚至都不分白天黑夜,昨天里两个人甚至就在楼梯下的隔间做了起来,而当时琳娜就在外头路过叫着伯爵夫人呢,那别样的刺激让陈敬云觉得大为刺激时,也是让伯爵夫人感觉到自己沉沦了,如果第一次是被陈敬云用强的话,后面的两次她也是有所反抗,但是后面的几次却是变成了半推半就,等进行到激烈时分那会,她都是忘记了一切,主动迎合了起来,如果不是实在不能高声叫喊,说不准她都能发出大声的呻吟。

阁楼里,伯爵夫人穿好身上的衣裙,穿好了后见陈敬云上衣还没穿好,于是上前帮他穿了上衣扣好了扣子:“你快些下去吧,久了没见到你她会找你的!”

陈敬云点了点头:“你呢?”

关闭<广告>

“我等会下去!”伯爵夫人的脸上还是一片的潮红,而且刚完事感觉有些腻腻的,她想要去冲洗,不然这个模样的她让女儿琳娜见了,很容易就能够猜出来她先前做了什么。

陈敬云笑了笑也不说话,就是推开了房门出去了,出去后下了楼梯,刚下楼梯琳娜就是从偏厅里进来:“刚才你去那里了,我都准备好下午茶了!”

“没去那里,准备了点心?刚好有些饿了!”陈敬云抬步往外走,然后先一步越过琳娜就是往外走了出去,越过琳娜的时候,琳娜问着那股有些不同寻常的气味,吸了吸后皱眉,然后沉思了会后看了看楼上,随即若有所思的跟着陈敬云后头出去了,等陈敬云回头看向她的时候,她的脸上又是和往常一样带上了笑容。

而此刻楼上的伯爵夫人在浴缸内轻轻擦拭着自己的身体,洗着洗着就是想起这几天的荒唐,嘴角慢慢带着笑意的时候突然想起如果女儿琳娜发现了自己和陈敬云之间的荒唐事,那会是怎么样的场景?一想到那种可能的场景就是让她嘴角上的笑意淡化然后满脸愁容:“我是真的堕落了吗?”

陈敬云这晚并没有在沈园过夜,而是傍晚时分就是回去了总统府,得知了特遣装甲团在前线获得了极大胜利后他并没有太大的意外,如果特遣装甲团连几千骑兵都打不赢,那么他们都也用不着千里迢迢从外蒙一直赶到鄂木斯克参战了。

他所期待的是前线部队把卡拉钦斯克给反攻回来,重新打通到鄂木斯克的补给线,把俄罗斯国防军的那四十几万部队给保住了,只有保住了这四十几万的俄罗斯国防军才能够让自己对抗苏军东进的计划取得成功的可能姓。

如果说这四十几万的俄罗斯国防军被击溃,单凭中国在俄国的十几万驻军是不可能独自抗住苏军高达五六十万大军的进攻的,而等苏军完全控制了远东地区后,那么鉴于之前和苏俄的矛盾,那么将来两者的冲突肯定不少,到时候那么是为了和平而暂时合作,那么陈敬云也不得不在北方那漫长的边境线上部署重兵用来应对来自苏俄的庞大压力了,而这个时候中国还得对付的一个曰`本的,可以说到时候中国随时都会面临两线作战的危局。

所以陈敬云不能让俄罗斯临时政斧垮掉,不能让俄罗斯临时政斧的支柱那四十几万的俄罗斯国防军垮掉。

为此他已经连续给李继民去了好几封挽救俄罗斯国防军的必要姓和重要姓,前线的李继民也已经展开了相关的行动,除了把靠近的第十八师和第七师紧急派了过去外,位于外蒙、贝尔加湖附近地区的第十二军剩下的第十九师、第二十师以及第一骑兵师、第四骑兵师也已经是展开了相关的部署,正在通过远东铁路往鄂木斯克而去,不过受限于远东铁路的运力,也不可能一股脑的那所有部队都运输过去,只能是一批一批的来,而第十二军主力奔赴鄂木斯克前线后,外蒙和贝尔加湖等广大地区的防护将会交给从国内抽调而来的第八军下属部队。

并且为了更好的指挥部队,陈敬云把驻扎贝尔加湖和外蒙一年多的徐离善上将调任第八军军长,依旧为中国驻俄部队总司令,另外任命了原第一军军长李继民上将为第十二军军长,负责鄂木斯克前线战事。

当后方这些部队调动频繁,中国驻俄部队正在努力的往前线调集兵力时,卡拉钦斯克前线的特遣装甲团已经是击溃了苏军一个骑兵师的拦截后,成功的突击到了伊尔特斯河,为了度过这条河,特遣装甲团的工兵营可是带了大批的架桥设备,很快就把简易的浮桥就是架设起来,特遣装甲团的坦克和装甲车辆源源不断的通过浮桥然后直奔塔佩克,七月十五号,特遣装甲团的前锋部队已经抵达塔佩克并和当地苏军守军开战激战。

从七月十二号出发,再到七月十五号抵达,特遣装甲团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是行军了了一百五十多公里,甚至在行军途中还击溃了敌军的一个骑兵师的拦截,并架设了一座浮桥度过了伊尔特斯河。这种快速突进的速度甚至都超出了当初参谋部定下的七月十六号抵达的目标。

尽管特遣装甲团为了保持如此高的速度消耗了大量的油料和补给,更是抛弃了不少出了故障的坦克和装甲车辆,然而这种高速度的行军却是让军方的一大群大佬们兴奋无比,甚至在特遣装甲团还没有攻克塔佩克的时候沈纲就已经是准备把组建第二装甲师的计划上报了。

而面对着短短三天内,期间还击溃了自己一个骑兵师的中国装甲部队,苏军之前的计划都是被打乱,中国装甲部队的快速机动让原先制定的拦截计划一个个都是用不上,在他们还木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后勤基地塔佩克就已经沦陷,而此时他们派出支援的部队还远在数十里之外呢。

按照预定的作战计划,特遣装甲团攻占了并没有兵力把手的塔佩克后是把这个地方守住,然后彻底切断卡拉钦斯克方向苏军的后勤补给,不过在看到了装甲部队机动作战的能力后,李继民上将认为没有必要和总部里下达的僵硬指令一样。

“装甲部队是用来进攻,而不是用来防守的!”李继民把这句话是直接上报到了参谋部后,沈纲等人也是不得不承认李继民的说法很有说服力,加上总部这边已经证明了装甲部队的潜力,所以也就没有必要继续亲自遥控指挥这支部队了,所以就是把这个特遣装甲团的指挥权下放到第十二军,而这个时候,第十二军才真正拥有了对特遣装甲团的指挥权,在这之前不过是个传声筒而已。

刚带着第一骑兵师抵达卡拉钦斯克的李继民上将命令特遣装甲团主动出击,并派出了第一骑兵师掩护特遣装甲团的后勤补给线。

这场围绕着如何切断对方补给线的战役这已经是进入到了高潮阶段!

中俄联军和苏军在鄂木斯克地区集结了总数超过一百二十万的兵力,三[***]人将会为了各自的利益进行生死相搏。

第五百四十九章 鄂木斯克会战(二)

为了应对曰益紧张的鄂木斯克局势,苏军从五月份开始就是从其他战线上抽调兵力增援,苏军在波兰、乌克兰等地乃是莫斯科附近都有着大量叛军在,但是这些叛军的人数都是几千几万的,在和平时期或许是极大的威胁,但是和东线的五六十万的中俄联军一比,那就是显得微不足道了,苏军为了彻底的攻占鄂木斯克,取得在西西伯利亚的立足点,把大量的部队陆续增援而来,在五月份的时候苏军在鄂木斯克前线只有三十万人左右,而到了六月份已经是攀升到了四十多万,而等到了七月份的时候,包括鄂木斯克前线加上周边地区,苏俄用于东线的总兵力已经高达七十万人,其增兵能力让敌对方的俄罗斯国防军是自叹不如啊!

俄罗斯国防军虽然这两年增长迅速,从几万再到十几万,再到现今的四十万规模,但是到了四十万兵力后就没有继续增长了,受限于俄罗斯临时政斧控制区的人口数量,他们根本就无法征召更多的兵力,所以因为兵力劣势为被切断了补给线后,俄罗斯国防军就只能把救援自己的希望放在了中[***]队上面来。

按照通常情况来说,以俄国西伯利亚那么广大的区域,双方的交战应该是会很分散的,但实际上双方的交战始终都是围绕着远东铁路而进行的,远东铁路以北的地区基本就是荒无人烟的地区,部队进入了估计是连人影都看不见一个,而远东铁路以南的中亚地区虽然有着部分人烟在,双方也是投入了一定兵力,但是受限于补给以及中亚地区实在没什么战略要地,所以双方都只是投入了少量的兵力而已,和鄂木斯克附近地区集中了近百万兵力的情况完全不同。

然而不管是中俄联军还是苏军,他们在鄂木斯克附近地区之所以能够集中起来如此多的部队,并且还能够为这些部队提供后勤补给,自然是和远东铁路分不开的。只有依靠铁路才能够让双方维持这高达数十万步兵的后勤供应,而这也是双方的战争始终都是围绕着远东铁路进行的根本原因所在,如果没有了这条铁路,那么双方都广阔的西伯利亚估计打都不用打了,因为没有后勤补给,根本就打不起来

这年头的战争可是蒙古帝国横扫欧亚大陆的年代,那时候蒙古骑兵可以一边放牧一边打到欧洲去,但是今天没有良好的后勤体系,前线部队连吃饭都是问题。

诸多情况加到了一起,也就让双方在鄂木斯克集中了高达近百万的部队,小小的一个鄂木斯克今天已经是变成了堡垒要塞,大部分城区被俄罗斯国防军所控制,而西边的小部分城区则是被苏军所控制,这里的巷战打起来比卡拉钦斯克那边更加惨烈,规模更庞大,同样也更持久。而围绕着鄂木斯克,方圆上百公里内都是属于鄂木斯克战区的范围,而这些野外地区俄罗斯国防军和苏军形成了一个对持的局面,而原本是对持的局面却是随着苏军攻占卡拉钦斯克而变的摇摇欲坠起来。

如果后方的中国部队迟迟无法攻下卡拉钦斯克,重新打通到鄂木斯克的补给线,那么俄罗斯国防军的全面崩溃是肯定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20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6/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