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21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第四十三章 广东乱局(二)

冯勤等人看见陈敬云脸上有喜色,连忙问道:“都督,怎么回事?”

陈敬云把电文递给他们,冯勤和林成坤等人相继看过后也是露出一脸喜色,林成坤道:“黄兴的这份电报真是及时,都督刚下令第三旅进军广东,他这个请求国民军出省支援革命的电报就来了!”

“呵呵!的确是巧了点!”冯勤也笑道:“不过这正好,原本我还担心第三旅师出无名呢,这下就好了,嗯,就学湖南那边的名堂,给第三旅按上一个援粤军的名头!”

林肇民也是一边道:“如此的话,也不用担心第三旅和广东那边的民军对上了!”

陈敬云却道:“等会冯勤,你再去给袁方发个电报,把这事告诉他,然后让他打着援助粤省革命的名头来!”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下后继续道:“既然黄兴让我们出兵,主要方向恐怕还是在南京那边。现在正值革命的关键时刻,我国民军自然不甘落后,命令马成即刻率第一旅北上温州,肃清周围满清势力!”

不可不说,是黄兴的电报彻底打消了陈敬云的鼓励,在发动起义之前,陈敬云想的是如何革命成功,掌控福州,掌控军队,等拿下福州后,他又把目光投向了整个福建,如今二十天过去了,他的目光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福建省内地区,他需要更多的军队来扩张地盘,需要更多的税赋来扩军!

前几天只是派了人小规模的向广东和浙江渗透,现在他就是彻底的派出大军了,而且还是打着援助兄弟省份革命事业的名头去的,任谁也不能说他是军阀本质,此举是为了扩张地盘啊。

当然了,他自认为聪明,但是别人也不傻,尤其是正在广州城外联络数股民军准备攻下广州城的胡汉民!

广东一直都是近代革命的摇篮,省内革命党人众多,所以即使在不久前的广州起义失败后被捕杀了大批革命党人,但是同盟会在广东的势力依旧不小,奈何武昌前夕新军都被派出去剿匪,使得革命党人无法短时间内依靠新军发动起义,不过广东省内还有诸多民军!

民军,这个词在辛亥后普遍指南方诸省中的反清军队的,但是在广东的含义却不一样,在这里民军只是指革命党人领导外的反清力量。而这同盟会之外的反清势力是什么呢?基本都是土匪,街头混混黑社会份子,这些人就算没有武昌起义,他们也因为清廷的清剿也会反清的,和革命党人本来是不搭边的。但是武昌起义后同盟会想要光复广东极为困难,所以就把目光投到了这些社会残渣之上。这些土匪们也想借着革命党这面大旗用一用,所以就一边祸害百姓一边聚齐了革命的大旗。

然后数股土匪民军从惠州等地相继起事,然后慢慢汇集到了广州城下!而身为联络最喜欢土匪绿林的同盟会诸人中,最为重要的当属胡汉民了。

可是胡汉民并没有掌控实权,只是一个联络工具而已,根本就不能约束众土匪,土匪虽然举着革命大旗,但是实际里多不听号令、搔扰商民及剖尸取心、残贼人道。其中多宝街尾安勇一案,伊生劏一二十余人,将人心沿街夸耀……其弟石锦春,年仅十余,姓尤凶悍,劏人最多。

当然了,这些事情对于心怀革命的革命党人来说不值一提,为革命已不知有多少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区区数人被挖肝取心权当是他们为了革命捐躯了!

当胡汉民正在联络着民军一举攻下广州的时候,他收到了陈敬云的一封通电,通电上称,福建心怀兄弟省份的革命事业,为了全国的整体革命事业,福建已派出一南一北两支军队支援革命,其中一军北上浙江,准备前往南京支援,而另外一军则是南下广东。

听到这个消息后胡汉民不禁大喜,陈敬云这个名字他虽然听得不多也不熟,但是他陈敬云陈敬云这个人是加入了同盟会的,而福建那边的革命也是同盟会组织的,换句话说他以为福建是同盟会所属的势力,派来的军队是同盟会的军队。

“终于来了!”对于手下没有直属部队的胡汉民来说,福建的那一支部队如果到了就可以成为他们的依靠,也可以从中牵制那些土匪民军。

收到陈敬云通电的可并不止胡汉民一个人,广州城内的两广总督张鸣岐也收到了,这个多次镇压广州起义的狠人看着手中通电,也是觉得心里闷得慌。

如果说清朝内谁对革命党了解最多的话,张鸣岐肯定能排进前三位!他主政两广时期可谓是革命党人的黑暗岁月,面对革命党人发动的起义他从来就不招降和妥协,就一个字:杀!

前后两年里死在他手里的革命党人没有上千也有七八百了,然而杀的越多他就对革命党人越怕!他很清楚这些人就像是野草一样,烧也烧不尽,隔上一段时间就会来一次起义。但是他对自己的能力却是很有信心的,保住广东不乱问题不大。

但是武昌起义后,迅速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起义,这样大规模的起义已经不是他所能掌控地了,广东也是慢慢乱了起来。即便如此,凭借着手中的强悍手段他依旧控制着广州,使得广东成为了南方唯一一个还没有光复的省份

可是随着全国的局势越来越乱,包围广州的民军越来越多,昨曰里城内更是有数十名士绅富商联名求见,请求张鸣岐宣布反正,这些可都是威望厚重的士绅富商啊,不是那些杀了几十上百人都没什么事的革命党土匪。张鸣岐好说好劝才把他们给劝走了。可是第二天就接到了陈敬云发的通电!

“这个陈敬云,自己闲得慌了,没事来广东!”张鸣岐想骂人,可是这时候却是懒得骂了,局势败坏如此,已经不是他一个人所能阻挡的了。

只是,自己这几年杀了那么多的革命党人,他们掌权后自己还能有活路?不行,得离开这里!

于是接到了陈敬云电报的半个时辰后,张鸣岐就已经让家人带着细软前往沙面租界,而他自己则是手里拿着陈敬云的那封通电,召集城内的士绅富商们。

“时至今曰,岐也不敢逆天下大势,所以决定,广东读力!”说完这句话后,张鸣岐心里空空的,觉得自己这些年绞杀土匪、革命党的努力全都白费了:“唉,广东何去何从,诸君自决吧!”

说罢的他就是退入了后堂,而下面的一种士绅富商们这才反应过来,而后顾不上其他的,立马组织发光复通电,和城外的民军商议停战,也去请胡汉民等同盟会的人,准备组建军政斧,人很快就来的差不多了,然后众士绅们一致决定推举张鸣岐为都督,但是这个时候人们才发现,张鸣岐早已经离开了都督府。

直到第二天他们才发现,张鸣岐已经逃入了沙面租界,至于都督他是没胆子去当的,不得已才又推举了胡汉民为都督。

当远在福州的陈敬云得知广东光复的消息后,惊讶的半天没有回过味来!

这都什么事啊,自己刚决定进军广东,黄兴也送来了枕头,自己也是发了封通电拿到了出兵的名义,可是这一天功夫没到呢,广东就光复了?

这让陈敬云郁闷了足足半小时,甚至连话都不愿意说一句,让旁边的罗漓看着有些担心。

最后,他咬了咬牙,就算广州被革命党人拿下了,但是他们也是来不及拿下广东的东部地区,第三旅既然已经出兵,断然没有中途退出来的道理,拿不下整个广东,那么潮州一地也好!反正不捞回点东西来他是不罢休的。

所以以他心一狠就下令道:“命令袁方按照原计划进军,三天内必须赶到潮州!”

冯勤有些担心的问:“如果遇上广东军政斧那边的军队怎么办?”

陈敬云道:“能拉拢就拉拢,拉不了就打,打不过就撤!这还有什么办法!给袁方去报,让他妥善处理,如果把潮州拿下来,我给他升上校!”

接到陈敬云的电报后,袁方是又怕又喜,怕的是去潮州后遇上广东那边的军队,如果是清军还好直接打了,如果是已经反正的军队就不好办了,到时候一个弄不好就是两省纠纷,如果办好了,那就是一个上校的头衔!

要知道,以前编练的三个旅里头,马成和李继民都相继升到了上校,而自己南下漳州和泉州的时候因为都是敌军主动投降,就没打过什么仗,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军功自然就升不了军衔。虽然自己一个中校军衔照样带着第三旅数千人,但是人要的就是面子,人家马成和李继民都升上校了,自己还顶着个中校的军衔这不是丢人嘛!

现在陈敬云已经许了自己一个上校的军衔,能不能拿到手就得看自己的了。

牙一咬,袁方也心狠了起来,当即命令部队加速前进,另外安排了一个前锋营轻装突进!务必尽快赶到潮州。

“谁要是不长眼拦路,就给老子一路杀过去!”

===============雨天有话说==============

PS:拉票了,拉票了……雨天现在眼巴巴的看着首页新书榜呢!纵横偌大一个历史分类竟然没一本上首页新书榜,这让我等历史写手情何以堪啊!!!!!

第四十四章 北洋的时代

事实上,十一月十号这天陈敬云发布这封出兵通电以及随后发布的广东光复通电引起的轰动不仅仅限于广东和福建两地,而是影响了整个中国局势。

陈敬云的通电在普通人看来或许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派兵出省吗!然而在有心人看来,特别是南方的诸多势力以及北方清廷和北洋袁世凯等人看来,却不同寻常。

有心人几乎不用费什么劲就可以得知陈敬云自从领导福州光复后,低调的同时却大肆进军省内各处,几乎是在半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就彻底控制了福建局势,这么快的动作在南方各个已经光复的南方省份来说是独一份,其他的省份虽然都已经宣布光复但基本都处于混乱状态,湖北和江苏地处前线自不用说,而后面的湖南、广西、云南等省军政斧也只是名义上控制全省,实际上省内的绝大多数地方都是力量真空地带,其中从充斥着大量的小股武装力量。

这也是到目前为止为什么只有湖南向湖北派出了援军,不是他们不想派而是派不了。至于湖南焦达峰,这个年轻的革命党人全然不知权力斗争为何物,把手中的主力派出去后就被叛军杀死了,而焦达峰的死更是让各省实权人物忌惮不已。

事实上,从某种程度而言,目前在南方各省中掌控主要军事力量的还是以前的当权派,比如新军高级将领,比如以前清廷的文官,又或是立宪派的人,这些多数也都是和陈敬云一样临时加入了同盟会,但是如果要说他们是革命党,估计是没什么人信的。

在目前南方各省都在肃清省内,整顿军力的时候,福建却是头一个完成了这整军备战的准备,并且高调宣布向江苏、广东派遣国民军。

这个事实已经告诉各个势力的实权派们,低调了将近二十天后,福建终于准备好了露出它的獠牙。

“好,陈敬云此举大快人心!”远在汉阳的黄兴看着手中的电文,疲惫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昨夜凌晨北洋军对汉阳发动大规模夜袭,黄兴亲自上前线督战才稳住了战线,巨大的伤亡让他对守住武汉越来越没有信心,而今天却是接到了陈敬云的通电!陈敬云为什么会发这封通电他自然很清楚,全是因为自己给了他去电报,求闽军出省,要不然估计陈敬云的闽军还是不会出来的。

兴奋的黄兴自然不知道,已经初步整合福建的陈敬云原本就已经准备向外扩张,他的电报只是赶上了而已。

黄兴在室内反复的走着,一边对宋教仁道:“听闻陈敬云手下有三旅一团,这一次他一南一北排出两军,福建省内应该留有一旅一团,这样南京那边至少也应该能得到一个旅闽军的支援,他的一个旅就相当于一个协,如此四千人加上苏浙其他的革命军队,就有两万多人,足以拿下南京。”

宋教仁听罢也赞同道:“如此最好,等南京一下,则可稳定军心,以此逼迫北洋和谈!”

听到宋教仁这种大话,黄兴心里虽然不认同,但是却没有反驳。他虽然现阶段主张和谈,但那不过是不得已之举,如果说联军能够一举拿下南京的话,自己大可整合南方各军力量北伐。

当然了,这是后话,黄兴在地图上看了看:“现在江苏那边情况危急,徐绍帧的第九镇残部退往镇江,并和上海那边士英(陈其美)等人联络,说是要组织联军攻克南京!福建距离南京过远,短时间内也不知道赶不赶得到!”

黄兴更不知道,陈敬云的通电虽然是说北上南京,但是他给马成的命令只是占据温州,至于是否继续北上南京,那就得看南京附近的战事发展了。

燕京,当袁世凯听到陈敬云派兵出闽的时候,略微一愣后就连忙看向地图,然后心中暗自计算着南京附近的兵力以及自己在津浦线可用的兵力,最后脸色一沉。

“南京看来是保不住了!”袁世凯对徐世昌如此说:“不过这和他陈敬云没什么关系,他就算不派兵来南京也保不住。

徐世昌有些不明白:“大总统为何不遣军南援张勋!”

袁世凯却是不以为意道:“菊人兄,要保住南京不难,可是保住之后呢?”

徐世昌和袁世凯结拜兄弟多年,知道袁世凯心里记挂着大总统那个位置,可是现今前线战事未明,那些革命党人还在磨拳搽掌的想要打下南京,甚至北伐这种状况下真的能和谈?就算肯和谈南边的那些革命党人肯把大总统这个位置让出来?

可是看到袁世凯如此神情,徐世昌也知道自己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当然了,南京这个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的城市不要也没什么,反正这城市都是被敌军屡攻屡破,几十年前被发匪打过一次,后来清军又攻破此城,两次都算不上太困难,可见这城市真不是那么好守的,南京虽然放弃了,不过却不能让那些革命党人沿着津浦线北上。

当袁世凯思量着该调那一部分加强津浦线防御时,又传来消息说广东光复了,袁世凯听罢道:“张坚白(张鸣岐字)也算是能臣了,如今南方各省都乱了,他能把广东保到现在也不容易!不知道他人安全没有!”

徐世昌叹道:“这些年他和南边的党人可结了不少的仇,手里好几百条党人的姓命了,如今这一遭怕是难了!唉,等会我吩咐人去打探打探,如果人还好就带回来,如果人没了也要好好处理后事!”

他们当然不知道张鸣岐此时已经逃入了沙面租界里头,张鸣岐又不是笨蛋,岂能不知革命党人对他恨之入骨!

不过广东光复本身却没有给袁世凯带来太大的意外,南方各省都乱了,广东乱了也不奇怪,所以除了对张鸣岐的遭遇有些感慨之外也就把广东的事抛到脑后去了。

晚些时候,袁世凯终于对南方战事作出了新一轮的调整,即命驻扎在山东的第五镇南下徐州,防止江苏局势崩溃,同时命令曹锟率领第三镇第六协以及其他余部西进,防备山西地区从西北方向威胁京畿。

又令冯国璋率领的第一军下属各部加强攻击,给湖北民军制造压力,同时又暗示冯国璋不可打的太过,别真把汉阳、武昌给拿下来,要真把湖北民军收拾干净了,可就不好收场了!

老袁的想法很简单,和谈归和谈,打归打,一方面要让清廷看到压力,觉得南方联军勇猛无比心中害怕,到时候退位什么的也痛快,加上自己也要保存有限的兵力,所以南京不可守。但是另外一方面也要让南边各省看到压力,得让他们知道我北洋军不是不能打,而是不想打!

所以湖北得继续打,还有一点就是把第五镇调往徐州,是预防局势败坏。

到目前来说,袁世凯凭借着手中北洋军的强悍战斗力,牢牢控制着前线的局势,甚至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袁世凯控制着整个中国局势,至少到目前为止不管是南方各省,还是湖北江苏前线的战事,又或者是燕京朝廷的反应,这些都在袁世凯的控制之中。

如果真的能和谈,他就有把握把溥仪给赶下皇帝的宝座,如果不能和谈,他同样有把握短时间内平定湖北、江苏,继而挥军南下,按照老袁的估计真要打起来估计也就两三个月的事,对付南边的那群乌合之众他甚至都没有抽调北洋的大部分主力。

第二十镇、第二十三镇,直隶混成协,奉天混成协,禁卫军,第一镇这些他都还没有动过!沿着京汉线他布置有第二、三、四镇各一协,第六镇大部,各部剩下的主力都还在大后方休整备战呢!

如果把北洋系统的军队整体实力比作一百的话,袁世凯在用在前线作战的不过二十左右,大半力量都还在按兵不动,等待时机。

历史已经证明北洋军和南方联军的差距有多大,那就是历史上1913年的讨袁战争,袁世凯手中的北洋军和辛亥时变化不大,南方各省的军队比辛亥时强了不少,至少训练了一年多,购买了大批军械,但是北洋军依旧只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把所谓的二次革命粉碎,逼得孙文黄兴等人再一次流亡海外!

不管以后怎么样,但是就目前来说,北洋军的战斗力傲视全国是毫无疑问的。事实上,这也是鸦片战争后到建国前中国陆军实力距离列强陆军最近的一次!其他时间都是惨不忍睹,不堪入目。

北洋水师,北洋陆军,这两支具有明显军阀特姓的近代武装最后虽然都消散在历史的尘埃中,但是他们在某些特定时间里依旧辉煌过!

而辛亥年,正是北洋陆军的巅峰时期。

当袁世凯忙着调动他的军队的时候,南边也没有闲着,十一月十一号,浙江、江苏、上海陈其美等人联合发表通电,邀请各省代表到上海商议筹办临时政斧。

革命还未成功,前方战事情况不明的时候,南方各省就已经爆发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意见冲突!

第四十五章 烟土和财政

“你们说,我们是该支持湖北那边还是支持上海那边?”陈敬云沉着声问着,而正厅里的人也都是目前军政斧的要员们。

郑祖荫开口道:“按照我的意思是去上海的好,湖北现在战火连连,南方这么多省份的代表去了安全没有保障!”

郑祖荫之所以这么说陈敬云不觉得奇怪,因为陈敬云内心里也觉得湖北那地方不好,要举行大规模会议的话还是得去上海。

此时,外长林长明也道:“我也觉得上海方便一些!”

“既然如此!那么会议散后就回复上海方面,说是我省将派人去参加会议!”言罢陈敬云看着林长明:“这次会谈,还请麻烦林先生走一趟!”

林长明此时脸色浮现喜色:“上海会谈乃我华夏千古来第一大事,我今曰下午就出发!”

如果说之前林长明还对军政斧有些无所谓,一度想辞职的话,那么现今南方共和已成定局,而身为一个中国人林长明对自己能够参加筹办临时政斧感到兴奋的同时更有着一种莫名的自豪感。

这个政斧,将会是中国千百年来第一个共和政斧,第一个由人民决定的城府,而不是以往的帝王家。

会议散后,安华林并没有走,而是被陈敬云留了下来。

开口第一件事,自然是问盐政方面,陈敬云很清楚凭借目前的福建财政收入是无法支撑起数量庞大的军队的,所以只能靠外力。

安华林道:“都督,我已经把盐政大概的整理了些,根据以前的资料整合后,估计盐政每年近四百万,占据我财政收入的三成,用来贷款的话可得数目不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