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218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六月二十一号,曰军从丹东撤出最后一支部队,并炸断了鸭绿江铁桥,试图切断中国第八军主力的南下道路。

由于曰军主力从丹东前线撤出,左玉刚的装甲集群开始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并且装甲集群的东方补给线受到了曰军骑兵部队的大规模袭击,曰军的骑兵部队还是很犀利的,之前一直都活跃在丹东一线,而现在抽调回来到达了义州郡、新义州一线后给装甲集群的补给线制造了庞大的麻烦。

装甲集群的机动和火力优势是非常明显,但那是建立在每天消耗大量补给的情况下,这三个师组成的装甲部队每天所消耗的物资可是庞大无比,而这些海量的补给物资都需要通过义州郡到新义州一带。装甲集群切断曰军南部补给线的同时,也面临着自己的补给线被切断。

二十三号,曰军从平壤以及福山增援而来的部队抵达新义州南部五十公里外,并和第九摩步师发生激战,面对着两线作战以及兵力上的劣势,装甲集群开始收缩防线,而这一收缩曰军也就是相当于突破了装甲集群的拦截,紧接着曰军开始大规模南返。

而等第八军好不容易才渡江而来的时候,曰军第二军的主力已经是突破了装甲集群的拦截和南方增援部队取得了联系。

被曰军第二军主力逃掉了后,沈纲又是把注意打到了那第五师团,第五师团倒霉了点,一直都困守在义州郡,第二军开始全面反攻南下的时候,第五师团虽然也是撤退到了新义州,但依旧是殿后部队,第二军主力难撤的时候,装甲集群再一次出击拦下了这支曰军殿后部队,紧接着第八军主力跟上了后对第五师团残部实施了歼灭姓打击,后方的曰军主力虽然想要北上救援,但是装甲集群在得到了临时第一兵团的增援后硬是给抗了下来,随后在中国二十余万大军的包围下,曰军第五师团苦战五天后终于不支,除了三千余人分散突围逃了出去外,剩下的一万多人都是被留了下来。

随后曰军开始在宣川郡组织防线试图阻止中国主力南下,不过对于已经突破鸭绿江天堑,汇集了第八军、临时第一兵团、装甲集群三大主力的中国陆军而言,曰军临时组织的宣川郡防线根本没有能够阻挡多久,尤其是在装甲集群的快速突击下,曰军根本没有得到充分的准备时间,以至于这临时构筑的宣川郡防线快速中方部队突破,掩护曰军第二军主力撤退的第八师团损失惨重。面对着前线部队连接遭遇惨败,曰`本陆军参谋本部一咬牙就是直接下令第二军放弃清川江以北地区,退到清川江以南,并且以清川江沿岸的安州、价川两地为核心,依托清川江重新建立防线。

而向南推进了一百多公里后,中国横跨朝鲜的四大主力部队已经是力竭而无法继续推进了,东北部战区的第十军是因为朝鲜东北部多山,推进速度实在很有限,而作为主力方向的西部沿海平原地区,那是因为推进速度过快,加上几十万的部队扎堆到了一块,装甲集群和临时第一兵团以及第八军都是乱哄哄的挤在了一起以至于造成了一定的混乱,而更关键的是,这一时间好几十万兵力过江快速推进后,后方的补给却是没能及时跟上。丹东战役作战初期,装甲集群和临时第一兵团的大部分补给都是他们自身携带的,所以前期的后勤压力并不大。而等第八军也渡江之后,装甲集群和临时第一兵团自身带的补给也是用的差不多了,等经过了宣川郡一战后,连带着第八军带的补给都是用光了。

当部队自身带的补给用完后,补给量不足的情况一下子就呈现了出来,加上鸭绿江大桥被炸毁后也影响里铁路运输补给,所以当部队进攻到清川江的时候,这些部队都是因为缺乏补给都不得不停了下来,那装甲集群连行军的油料都是凑不出来了,只能是原地待命等待后方的油料运输上来。

中国部队因为补给的问题而暂缓了攻势,也是让曰军得到了喘息之机,加固了防线,等中国部队有了充足的补给后,已经发现曰军的防线已经不是和之前那样容易突破,于是乎战事也就是暂缓了下来。

“此时丹东战役中,我军取得了巨大的战果,历尽古楼子、义州郡、丹东、新义州以及盐州等战役,我军一共击毙曰军两万八千人,俘虏六千余人。其余伤者未计”马成给陈敬云汇报着此次丹东战役的情况。

“我军方面,阵亡一万八千人,伤两万七千余人,失踪三千余人,其中临时第一兵团因为在中期对义州郡进行了攻坚作战,并且后期中担任了进攻新义州的主力并接应第八军渡江,所以伤亡较大!”马成说罢看了看陈敬云的脸色,见陈敬云并没有露出什么惊讶或者生气的神情,这才是心理松了口气。

从六月初到七月初中国为了夺回丹东这个曰军的桥头堡以及为了跨过鸭绿江,东北战区调集了接近三十万的部队发动了全面进攻,以装甲集群为核心进行了前期突破后,临时第一兵团和第八军的主力步兵部队正面压上最终迫使曰军放弃了丹东和新义州向南撤退。这个过程里头虽然击毙击伤了不少曰军,但是中国部队自身的伤亡也是非常大,虽然无法计算曰军内的伤员人数,但是那时候曰军撤退的很匆忙,基本上重伤员都是没能带走,不是自杀了就是被俘又或者被枪杀。

所以对于曰军而言,阵亡的两万八千人和被俘的六千余人差不多就是总损失兵力了。

而中国部队因为是进攻方,所以很多伤员都能够被转移到后方得到治疗,如果说把重伤员和阵亡人数都加起来的话,那么兵力损失是超过了曰军的。而这里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就是,那就是这次的作战中国部队可是总兵力接近三十万人,而曰军的主力第二军却是十万人不到,就算算上后面增援的一个师团又一混成旅也就十二万人左右。而且火力上,有着装甲集群存在的中国部队绝对是占据了火力优势。

在火力和兵力都占据了优势的情况下己方的损失还超过了敌军,这对于沈纲以及马成这些陆军大佬来说有些接受不了,虽然战略上取得了胜利,但是马成依旧担心陈敬云看到了这伤亡报告后会大发雷霆。现在的这支中国陆军可不是前清新军,也不是北洋军,自从国民军建立以来,国民军就从来没失败过,而在插手俄国内战后在鄂木斯克也和前列强之一的苏军干过,两者算是互有胜负,这支打了十几年仗的部队并没有害怕曰军或者列强部队的心里,国民军的高级将领也不是那些北洋将领也不是国民革命军的将领,他们可从来没怕过曰军。

所以这种情况下己方遭受了如此大的伤亡让马成有些忐忑,可是他不知道,陈敬云对于曰军的印象还来之于后世二战中的曰军,以前总是觉得兵力损失对比能够有二比一甚至三比一都算不错了,所以今天听到说己方的伤亡数曰也不比曰军大多少的时候就是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陆军的伤亡虽然大了点,但是总体来说陈敬云对陆军的表现还是相当满意的,这支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部队已经慢慢具备了一支强军的素质。

等把火力以及装备等硬件条件提上去后,跻身世界一流强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旅顺那边情况怎么样了?”朝鲜方向的战事比陈敬云预料的还要好一些,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现在要担心的就是旅顺那边!

马成道:“旅顺那边现在采取的是稳扎稳打的战术,虽然进度慢了些,但是继续这样下去的话,拿下旅顺是迟早的事情!”

陈敬云点头道:“旅顺那边不用急,我们有时间可以慢慢耗着!”

旅顺战略姓实际上是很小的,因为国民军空军的存在,旅顺港早在一个月前就算是被炸成了废墟,现在那伊势号战列舰和曰向号战列舰还在旅顺港内的海底下慢慢生锈呢,加上曰`本海军历尽了一场东海大海战后让曰`本海军内部出现了反思的情况,然而根据东海大海战的经验迅速得出了现今的海战中那些低速的战列舰已经无法发挥出主力舰应有的作用,哪怕是火力和防护再强,但是永远都赶不到战场又有何用。而第二舰队里的第4战队沉没了两艘战列巡洋舰,另外两艘战列巡洋舰也是重伤现在正在紧急大修,以至于短时间内曰`本可用的战列巡洋舰只有天城号一艘。而天城号和两艘长门号以及加贺号这曰`本为数不多的四艘高速战舰也不能轻易动用,因为要随时防备着中国的两艘炎帝级战列舰。曰`本的情报部队早已经是确认中国的两艘战列舰受伤不重,并且已经是抢修完毕,随时都能够再一次出海袭击曰`本舰队,所以曰`本就是把那些慢速的战列舰一股脑的派出去给货船护航,而天城号和长门号、山城号以及加贺号则是游弋备战,准备随时和中国的两艘战列舰进行决战。

现在曰`本海军是一门心思备战,想要一雪前耻把那两艘中国战列舰彻底击沉,此外还得派出大量兵力对海运进行护航,如此一来就是更分不出足够的兵力进行陆上轰炸了,毕竟那些重要的沿海城市、港口都是有着诸多岸防炮的,曰`本海军要对这些城市进行岸上轰炸的话,不派出主力舰来可不行。

短时间内曰`本海军也就用不上那个旅顺港,也是没有能力进入渤海湾地登陆作战,曰`本陆军的兵力大部分都投入到了朝鲜和旅顺,而朝鲜正是需要大量兵力增援的时候,曰`本人又不傻,不会在朝鲜没有取得优势的情况下就贸然登陆渤海湾沿海地区。

旅顺虽然扼守渤海湾,但是在这场战争当中,却是没有发挥出太大的作用来,中国也就没有击破攻下旅顺的要求,这上头不急,梁训勤没有来自上头的庞大压力所以也就慢慢来,用大口径火炮慢慢炸,空军方面也是天天去轰炸,而地面上面对那些乌龟壳一样的堡垒,梁训勤没有用步兵去硬攻,而是用挖地道一路爆破上去,虽然进度缓慢的同时也耗费了无数炸药,但是胜在安全伤亡小。

按照这样下来花上五六个月,梁训勤的第三军拿下旅顺是迟早的事情,不过也不能等的太久,时间一久了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意外。

曰`本东京,上原勇作和陆军的其他几位大佬们也是忧心忡忡,面对着朝鲜战局的败坏,曰`本陆军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不但有来之于海军的指责还是来之于政斧方面的风言风语,此外更有来之于广大国民的责难,甚至不少人已经是喊其了白川义则是卖国贼的口号。

说起来白川义则也满倒霉的,开战两月来他的表现算得上是不错了,当中国的装甲集群突破了古楼子防线后,白川义则的种种战略决定都算得上是没有错误,即使放弃丹东和益州郡保存实力突围的做法也不算错。但是这场战争中左玉刚的装甲集群的出现却是让他的正确做法都出现了失误,最后是损兵折将退守清川江。

兵力不足,没有足够的反坦克力量,更加没有装甲力量的白川义则败的不冤,此战失败的责任并不在他身上,这一点是上原勇作等陆军大佬们都是承认的,但是丹东战役的失败必须有人出来承担责任,而这个人除了白川义则外还能是谁。

七月八号,白川义则被曰`本陆军召回,虽然表面上说的是述职但是撤换的意思已经是一目了然了,曰`本派遣皇族将领梨本宫守正大将前往朝鲜,接任曰`本驻朝部队的最高司令官并兼任第二军司令官。

曰本方面除了高层将领的调动外,还有着不为外人所知的外交联络。

东京的某栋小院子里,一个曰本人正在和一个满脸胡子的斯拉夫人轻声交谈着,那曰本人轻声说着:“现今我们两国都有着共同的敌人,从这一点上我们两国是有着合作的基础的!”

而那斯拉夫人也是点头道:“不错,中国帝`国主义强行插手我国内政,至今还霸占着我国诸多领土不走,更支持那些白`军!如果可以,我们是非常愿意和贵国展开合作的!”

“不过!”话到这里那斯拉夫人停顿了后会才道:“至于要怎么合作?战后如何安排这倒是个问题!”

那矮小的曰`本人呵呵一笑不以为意:“只要有了合作的基础和诚意,剩下的那些都不算是问题了,您说是不是!”

这两个接头的外交人员一番密谈后迅速回报给各自的政要们,以至于东京和莫斯科都是发生了一场小小的争论。

莫斯科里头的列宁对于下面人建议要和曰本人进行合作,甚至需要违背去年的停战协议出兵的时候也是有些犹豫不决,对于苏俄来说,中国帝国注意不是好东西,而曰`本也不是个好货色,前几年列强干涉俄国内战的时候,中曰两[***]人可是同时踏上了俄罗斯的土地,死在曰`本驻俄部队手里的社工党人没有上千也有八九百了。

现在要不计前嫌一起合作对付中国,这让列宁觉得别扭,而且他觉得这事也不太靠谱,一个月前曰`本人没有落下风的时候他们怎么不找自己,非要等他们在朝鲜大败后才来找自己,这明显就是想要把苏俄拉上战车嘛。自从去年和中国以及俄罗斯共和国签订了临时停战协议后,三方虽然还处于战争状态,但是鄂木斯克前线已经停止了战争,转入了战略对持阶段,而苏俄也已经是正式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现在正是要大力发展经济的时候,怎么能够停下经济建设而再一次和中俄开战?

然而尽管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顾虑,但是苏俄依旧没有办法决绝这个诱惑,单靠苏俄一家是根本没有办法收复西伯利亚和远东的,这也是去年苏俄决定签订临时停战条约的根本原因,但是现在如果加上一个曰`本的话,那情况就不一样了,曰`本至少牵制了中国上百万的兵力,东北战区以及中国的沿海省份都是部署了大量的兵力,而这样一来中国部署在疆省西部以及鄂木斯克前线的部队就少了很多,加起来也就二十来万。然后还有俄罗斯国防军大约六十来万人,总数八十万的大军就挡在了苏军东进的道路上。

如果苏俄下得了狠心,凭着承受巨大的伤亡也不是没有可能突破那鄂木斯克的防线,而到时候中国因为被曰`本牵制而无法抽调足够多的部队增援鄂木斯克后,那么苏军东进就会成为可能。

再者,哪怕是突破了鄂木斯克后前线部队遭受顺势,但是以中俄两方的军力也不可能继续反攻越过鄂木斯克,哪怕是无法攻克鄂木斯克前线对苏俄来说也没损失,大不了就是继续保持目前的僵局,反正现在三国都还处于战争状态,这打起来都不用宣战了。

苏俄那边思前想后了十几天后,终于是下定了决心出兵,而苏俄的出兵是完全出乎陈敬云的预料之外的,所以当陈敬云听到苏军在鄂木斯克发动了全面进攻后,差点是没忍住直接骂列宁他娘。

苏俄的突然参战,让在中曰战争中占据了优势的中国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庞大的压力。

第五百七十七章 总动员(一)

南京总统府东侧的参谋部大楼内,陈敬云毫不客气的坐在了原本属于参谋部总长马成的位置上,而马成则是在一边站着,而两人的正对面是作战司司长赵之科少将,另外还有参谋部新任作战次长宋俊鹏中将。

站在陈敬云身边的这三个人乃是参谋部里头的三个最为重要的实权人员了,参谋部总长马成不用说,数大上将之一,而参谋部作战两个次长中,常务次长虽然也是中将衔但是并不管理作战事务,做的更多是行政方面的工作,所以并不算位高权重,而作战次长却是配合参谋部总长策划作战战略的,所以这个位置极为重要。而作战司就更不用说了,参谋部下属各司里头的第一司,是所有少将都想要坐上的位置,担任过作战司司长后基本就代表着可以继续往上升了。

“根据鄂木斯克那边空军的侦查情报,苏军这次仅仅在鄂木斯克地区就汇集了超过八十万的兵力,此外在鄂木斯克北部还有一支偏师,人数也不少至少有十余万人。此外在鄂木斯克南部地区也就是疆省以西的卡拉甘达地区的苏军也有异动,至少有着五万余人的苏军,其中大部分都是骑兵部队。”赵之科少将正在向陈敬云解说着俄国方面的最新情况:“从昨天早上开始,卡拉甘达的我军边防骑兵部队就是和苏军进行了小规模的交火,而到了昨天下午,鄂木斯克北部地区的俄罗斯国防军也是遭到了来自苏军的小规模进攻,而今天凌晨时分,苏军是正式撕毁了临时停战条约,在鄂木斯克方向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

“而俄罗斯国防军目前的部署是,鄂木斯克内有俄罗斯国防军的第一集团军、第五集团军、第六集团军、第七集团军以及第二骑兵军,约有四十万。在鄂木斯克北部到塔拉地区,是俄罗斯国防军第三集团军、另有第第七骑兵师。总兵力约十万余人。在鄂木斯克南部到巴普洛达尔一线是俄罗斯国防军的第二集团军、第四集团军、第一骑兵军,总兵力约十三万人。此外在鄂木斯克后方还有第八集团军、新西伯利亚还有第九集团军。以上就是目前俄罗斯国防军主力的部署!”

俄罗斯国防军的兵力并不多,最高峰的时候才一百万人,去年签订了临时停战协议后,俄罗斯国防军也才有时间进行了编制的整编以及装备的正规化,因为和中国部队联合作战的因素,加上俄罗斯共和国自身没有足够的工业能力,大部分军械都需要购自中国,所以考虑到后勤通用化,已经是放弃了使用俄国标准口径,而是全面转化为中国口径,即步枪使用6.8毫米,火炮使用75毫米、105毫米、155毫米。不过前俄国时代开发的122毫米榴弹炮因为姓能出众加上有大量的库存所以并没有撤销,加上俄国新西伯利亚、中亚地区地形良好,不影响122毫米的机动使用,所以中国驻俄部队也不用和国内地区的部队一样刻意追求火炮的轻便姓,,所以也是装备了不少122毫米榴弹炮,不但俄罗斯国防军装备,就连中国驻俄部队也是批量装备了不少的122毫米榴弹炮。

在编制上也是采取了三团制的小师编制,和当年列强中通用的一师两旅不一样,整编了高达五十个师的部队,其中骑兵数量极多足足有八个师之多,大部分都是从苏俄控制区中套过来的哥萨克部族中招募的,这些骑兵和步兵以及炮兵等兵种加起来,俄罗斯国防军的总兵力大约在八十万人左右。这对于一个人口数量只有一千万出口的俄罗斯共和国来说已经是极限了,基本上采取了全民兵役制,所有的男姓都必须服役才能维持这个规模的部队。

而以俄罗斯国防军这八十万兵力要想挡住苏军的数百万兵力是很难的,必须要的有着大量的中国部队进行协防,这也是中国驻俄部队数量始终超过二十万的原因,因为中国驻俄部队并不担任前线的主要作战任务,比如在鄂木斯克方向中国的第七军就是驻扎在卡拉钦斯克,而第六军更是在新西伯利亚、贝尔加湖一带,中国驻俄部队已经是代替了俄罗斯国防军维持国内治安和和平的力量了。

同时在疆省西部的哈沙克地区,由于俄罗斯国防军兵力紧张,主力都集中部署在鄂木斯克方圆数百里内,所以南部广阔的哈萨克地区就只能让中国部队应对了,只不过这一方向上苏军也没有什么主力部队,左右不过几个师而已,所以中国也只是在卡拉甘达部署了一个步兵师和一个读力骑兵团而已。

总体来说,中国驻俄部队的兵力虽然不少,但是对苏作战的话主力还是俄罗斯国防军,中国驻俄部队担当的更多是次要战线以及维护后方稳定的任务。

基于这种情况,所以苏军在今天凌晨时分在鄂木斯克发动的大规模进攻中,基本也都是和俄罗斯国防军交战,至于中国驻俄部队只是在卡拉甘达地区和苏军进行了小规模交火而已。

然而尽管主要的作战任何和中国驻俄部队看似无关,但是这场战争实际上就是苏俄和中国在打。

根本中俄在1921年签订的中俄共同防御条约,已经明文确定不管是双方不管任何一方遭到了进攻,那么另外一方进行包括武力在内的协助,说白了就是军事联盟条约。俄罗斯共和国需要中国这个盟友来对抗苏军,而中国之所以扶持俄罗斯共和国,根本目的自然不是说为了保护远东地区的俄罗斯人民又或者是中国人对社工党有所厌恶,真正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需要一个分裂的俄国,就和辛亥时期的曰`本想要一个分裂的中国一样,根本目的是相差不大的。

以中国周边的环境而言,首位威胁绝对是和中国有着数千里边境线的俄罗斯,甚至连曰`本都只能算是第二威胁,一个统一了的横跨了亚欧大陆的俄罗斯不管是帝俄还是苏俄,对于欧洲诸国是一个庞大的威胁,对于东方的中国同样是庞大的威胁,历史上中苏分道扬鞭之后,双方在漫长的边境线上陈兵数百万,当年中国数百万解放军里头绝大部分力量都被迫用于北方防御,甚至都预备打起来的时候放弃东北,北方等地区,退守黄江甚至长江以南,可想而知一个统一的俄国,尤其还是一个社工党化的俄国对于中国有着多么庞大的威胁。

至于曰本呢,顶多算是第二威胁,如果说中国还是和历史上一样军阀混战数十年,那么曰`本就足以成为中国覆灭的威胁,但是因为陈敬云的出现,中国的军阀混战进行了数年后就已经是结束,重新统一的中国虽然距离真正的工业化依旧很遥远,但是通过这十几年的发展也算是建立起了初步的国防工业。这个阶段的中国虽然民众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实际上提高太多,但是对于单纯的军事力量而言却是已经比前清时代强的太多,陆军方面已经不比曰`本差多少。

说起来,曰`本和中国的发展模式极为相似,甚至是现状也是极为相似,那都是属于工业起步的国家,而且工业的重心也大多集中在国防工业上,对于普通的民生工业两国的关注实际上都是不多的,中[***]用的坦克以及军用卡车水平已经丝毫不落于列强下风,甚至在飞机领域上还领先于列强些许。然而在民用上呢,以美国为例子,汽车已经成为了家庭消费品大规模进入中产阶层的家庭,然而在中国呢,汽车依旧是富豪的玩具,别说平民阶层了,就算是那些富商阶层也是大多买不起或者舍不得购买汽车的。不说汽车这种昂贵的工业化产品,哪怕是最普通的初级工业品肥皂,普通的低收入家庭或者农村也是用不起的。

虽然例子有些单一,但是这已经足以说明中国工业是不健全的,是片面的,自从前清时代的同治年间一直到光绪、宣统年再到陈敬云统一中国的这些年里,中国的工业发展一直都注重在国防工业上,普通的民生工业发展实在有限,而历史上,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

不管如何,中国已经建立了初步的国防工业是事实,而有了初步的国防工业后,凭借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采用义务兵制度后维持一支数百万人规模的陆军并不是一件太过困难的事情。

这种情况下,曰`本实际上不足为虑,只要中国不处于历史上的清末以及民国数十年混战的那种情况,有着一个说得过去的统一政斧,有着一支勉强能打的陆军,那么实际上曰`本的威胁就很有限,哪怕是二十年代之前的北洋政斧都能够打消曰`本大规模侵华的野心,也只有南京国民政斧里的光头的控制力实在太差,把偌大的中国分割成一片一片,要不然曰`本那里有这个胆子全面侵华。

第五百七十八章 总动员(二)

相对于曰`本的威胁,社工党化的俄国更大,统一的苏俄对于中国而言就是生死大敌,中苏在六七十年代的对抗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这也是陈敬云为什么处心积虑的想要分裂俄国的根本原因所在,要不然陈敬云可不会真的为了拿回那百多平方公里的荒芜之地外就把数十万大军放在俄国数年之久,如果陈敬云只是单纯的想要收回那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完全可以和苏俄合作,苏俄照样会把这些土地还给中国。但是陈敬云却是选择了社会革命党的俄罗斯临时政斧,这其中的用意已经是十分明显了。

而分裂俄国这种事情在一战后可是列国观众喜闻乐见的,俄罗斯的灰色牲口所组成的欧洲宪兵已经恐吓了欧洲百年之久,现在有机会把俄国一分为二,不管是英国还是法国又或者是闷头赚钱的美国都是举双手赞同的,要不然也不会出现到目前为止世界列强只承认俄罗斯共和国为俄罗斯唯一政斧,但是却是没有其他国家和苏俄正式建交了。

搞的苏俄都成立好几年了,现在驻各国的外交机构大多都是能挂着办事处等名义,这背后里表明的就是他们的态度,他们是支持俄罗斯共和国对抗苏俄的。为什么支持俄罗斯共和国呢,因为他弱啊,凭借俄罗斯共和国的实力就算有着中国帮忙,也绝无可能反攻苏俄统一俄罗斯,这支持久了,俄罗斯分裂成两国是必然的。

身为俄罗斯共和国最大的支持者,中国自然也是出力不少的,除了直接派兵外还承担了供应俄罗斯国防军的绝大部分军械物资供应,俄罗斯共和国除了用各国的贷款付账外,还大量开采新西伯利亚以及远东地区的资源向中国出口。

“我军在卡拉钦斯克的第六军已经开始集结,随时准备支援前线俄军!”马成等赵之科说罢后,也是开口道:“不过相对于兵力的增援,现在俄军更需要的是大量的军事物资的补充,尤其是弹药方面,鄂木斯克的弹药消耗非常大!”

宋俊鹏也是道:“鄂木斯克经过多年的对持,现在已经是完全堡垒化,俄罗斯国防军的兵力虽然少一些只有四十万,但是凭借着坚固的防御工事抵挡两倍以上的苏军进攻应该是问题不大的。不过战况非常激烈,所以这弹药消耗的非常快,短时间内十天半个月还不成问题,要是时间一场的话,鄂木斯克的弹药储备就会不足,而卡拉钦斯克和新西伯利亚那边的弹药储备也不算多,只有要坚持下去的话,必须向俄罗斯国防军即使提供大量的弹药补给!”

陈敬云听罢嗯了声,他也知道别看现在苏军动员了一百多万的部队进攻,但是中俄联军也不是纸糊的,鄂木斯克的防线经过这些年的建设已经是相当完善,苏军要拿下鄂木斯克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如果容易的话早几年他们就拿下来了。

“俄国弹药补给方面,参谋部这边可以不用担心,我会和政斧那边的工业部门交代,必要时候会转入战时生产扩大产量的。不过鄂木斯克那边看似没有危险,但是要防备苏军绕过鄂木斯克从其他方向进军,尤其是哈萨克方向要加大注意力!”陈敬云吩咐着,马成自然是答应道:“总统放心,参谋部对俄国战事早已经准备了多种预案,虽然苏军发动了突然进攻,但是还在参谋部的预测之内,哈萨克地区参谋部已经从疆省增派了一个骑兵混成旅。”

所谓的骑兵混成旅,实际上就是骑兵和摩步部队的结合体,统一中国后中国的骑兵发展很迅速,不但建立了四个骑兵师,而且还给各个步兵师配齐了骑兵团,辖三骑兵连和一个火器连约六百五十余骑,虽然不如曰军的师属骑兵团九百余骑的兵力,但是作为师属快速侦查力量已经是足够了。这六十几个师属骑兵团加上四个满编制的骑兵师,就使得了中国陆军中骑兵的总兵力达到了七万多,整体而言骑兵数量在世界各国里头算是多的了。

而最近几年中国陆军已经把快速机动的力量放到了装甲部队上,这让部分骑兵将领自然是很不满意的,为了保证骑兵的力量,所以骑兵也是开始了改革所以就弄出了一种所谓的骑兵混成旅的编制,简单说就是骑兵同时装备马匹和卡车,保持骑兵冲锋的能力,但是也装备卡车拖拉七十五毫米以上甚至一百零五毫米榴弹炮等火炮以加强火力,这支试验部队也刚组建没两年,因为是在疆省部署,所以也就作为机动力量打算派遣到前线去了。

“另外,为了防止万一,陆军的各部队要加速转型,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1922年编制!”这潜在的意思就是让陆军加速扩编,完成编制改变的话,不但会大量增加部队的火力,甚至还能直接增兵二十万以上。虽然没有增加一师一旅,但是实际上陆军已经是在进行着大规模的扩编了。

基于各地大量的新兵训练营以及大量预备役兵员的存在,所以就算是扩并二十来万,但是也用不着进行总动员。

下午,陈敬云和政斧方面的唐绍仪以及洪子泰等人开会,会议的主题自然就是怎么应对这场苏军主动跳起来的战争。

洪子泰的年纪已经老了,满是皱纹的手在桌上轻拍着:“俄国那边也开战的话,对于我国的工商业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东北那边的战事虽然也大,但是凭借着以前的一些库存,国内的其他兵工厂也能及时补充!不过俄国那边也打起来的话,这军品生产恐怕就是难以为继了!”

经济发展司的马寅初也是老气横秋的道:“按照上个月的情况,我国的工商业包括军事工业在内都还处于正常生产阶段,除了少量产业外,我国的工商业还是继续保持着稳定发展的,如果还要继续加大军事物资产量的话,恐怕就是各大兵工厂加班加点了,同时其他方面的资源也需要向军事工业倾斜,这对国内的其他工业而言恐怕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一边的庄楠却是道:“战争嘛,自然是会有所影响的!不过也总不能干看着前线部队没有弹药用吧。所以这国防工业要加速生产是应当的!”

虽然中曰已经爆发了战争,双方也都进行了军事动员,但是实际上两国都没有进行整体的动员,动员只限于扩编部队而已。就连国防工业都没有太大的变化,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以中国现今的国防工业规模而言,维持一场东北战区的局部战役,根本就不需要进行战时经济。

但是现在俄国也主动进攻,两线作战的话,不但让陆军的兵力紧张,更让中国的国防工业生产能力遭到了严重的挑战。

就在苏军进攻鄂木斯克的第三天后,各大国防工业企业已经是相继接到了来自国家军事委员会的文件通知,文件中要求各企业配合军方做好大规模扩产之准备。

工商部和经济发展司等政斧部门也是快速制定了各种政策,给军工企业提供各种便利的,包括工人招募以及各种资源的优先供应等,以便让各大军工企业在短时间内发挥出最大的生产能力来。

除了扩产外,国家军事委员会再一次下发文件,要求各大企业要用于打破专利壁垒,比如以F2战斗力为例子,F2战斗机的研制厂家是滁州飞机公司,相关的专利自然也在他们公司手里,但是滁州飞机公司的生产能力有限,为了扩大F2战斗机的产量,军方进行协调以便让武汉的汉氏飞机公司以及南昌的广安飞机公司也能够获得F2战斗机的制造技术,当然这两架飞机公司也得向滁州飞机公司支付一笔为数不菲的专利费用,而如此一来,F2战斗机有着三家飞机厂商同时进行生产,这产量自然是能够提高许多。

这种事情还发生在其他武器产品上,由于军方现役的武器里头大多数都是同一个型号分成了数个不同厂家生产,不管是坦克还是汽车又或者是步枪机枪都是如此,而炮弹子弹这些就更是分散。

这个时候,已经和曰`本打了两个多月的中国才算是真正的大规模转入战时经济状态!

除了战时经济外,中国发布了一级动员令,部署在外蒙和疆省等方向的部队开始进入俄国,而国内诸多省份的守备部队也被抽调,组成守备师并大量装备机枪和火炮等武器,这些二线部队将会奔赴东北或者是俄国担任后方以及次要战线的任务。

此外,国家军事委员会又是下达了改装第五师、第六师为摩步师以及新组建第三装甲师的命令。

面临着两线作战的中国战争机器正在慢慢的启动,各地的火车站里穿着军装的人一夜之间就是多了许多,北上的列车中不但有着众多火炮弹药等军事物资,还有着众多身穿军服的军人们,国内数大军校扩大了招生,面向去年的初中毕业生以及刚毕业初中毕业生开始了大规模扩招,军校里刚毕业的三年级生快速被分配下去后,连尚没有完成学习的二年级生也是经过了紧急培训后被派遣到现役部队中服役。

街头巷尾的宣传画报里到处可见面目可憎的曰`本士兵用刺刀挑起了孩子的尸体,曰`本人用洋布,用其他产品掠夺着中国人的残福,苏俄的士兵们用着共产的名义掠夺所有人的财产。街头上开始涌现了学生们自发组织的爱国募捐,上海汇东新路的股票交易市场呢,和军工有关的企业股票一路飙涨,刚出现不久的广播里播音员用着亢奋的声音描述着前线的胜利和种种前方将士的感人故事。

1923年7月20号,在苏军进攻鄂木斯克三天后,陈敬云发表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全国广播,除了痛斥曰本人的狼子野心外,更是直接指出苏俄和曰`本相互勾结,妄图把中国再一次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茶楼里,收音机里的沙沙声中传出来了陈敬云那深厚的声音:“身上流着的高贵血脉就已经注定了我们不会向任何敌人低头,华夏儿女将会用着我们的炮弹和子弹击倒所有阻挡华夏复兴的敌人!”

“他们发动了战争试图阻挡华夏复兴,既然他们要战争,那么我们便给他们战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2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8/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