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232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舰载机大体分两种,一个是战斗机,用作防空以及给轰炸机进行护航,而另外一个就是包括水平轰炸机以及鱼雷轰炸机以及俯冲轰炸机在内的轰炸机了。至于在航母上的侦查机,由于航母上载机量有限,加上为了简化后勤维护,所以中国海军里的侦察任务都是战斗机兼任的。

中国的舰载战斗机直到现在主力都是F1战斗机,这两年虽然F2战斗机已经逐渐成熟,但是开始两年F2战斗机主要是供应空军,而海军也需要对F2战斗机进行改装后以便让他符合舰载机的标准,这改装完成后,海军还的对F2战斗机进行大量的测试以及训练,海军的舰载机飞行员训练起来比空军飞行员困难多了,那么是老练的F1舰载机飞行员改飞F2战斗机后,也需要很长的一段适应期,等训练完成后,这F2战斗机才能够上舰执行任务。

目前的五艘航母中,泰山号是训练航母不算,而庐山号刚服役还没有完成各种试验测试也不算,真正服役的其实只有华山号和衡山号以及黄山号。而这三艘航母当中只有华山号航母上有一个中队的F2战斗机,而更多的海军F2战斗机都还在训练当中。

战斗机之外还有就是轰炸机,而实际上中国海军航空兵里虽然一直都有轰炸机的编制,但那都是岸基的B3轰炸机,实际上舰载的轰炸机要到1920年后才开始装备,在1920年之前中国航母上搭载的清一色是F1战斗机。

海军早些年也尝试过让双发的B3轰炸机上舰,但是B3轰炸机的体型太大,根本就装不了几架,更关键的是这B3轰炸机在携带了航空鱼雷后,由于航母甲板距离有限,所以B3轰炸机携带鱼雷后根本就无法在航母甲板上起飞,几次的试验失败之后海军就放弃了这个想法。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航母上清一色的都是F1战斗机,等到一战结束后,中国从英国获取了索普维斯T1舰载鱼雷轰炸机的技术资料并购买了几架进行研究,随后根据这款英国的舰载鱼雷机才研发出了中国的第一款舰载轰炸机:B5轰炸机。

这款飞机乃是单发单座双翼舰载轰炸机,装备了一台上海动力公司生产的三百马力的航空发动机,最大速度为一百八十公里每小时,航程为六百公里。这些姓能都不算太重要,重要的是这款飞机可以携带一枚重达五百公斤的1920年式航空鱼雷或者是一枚五百公斤的重型航空炸弹从中国的现役航母上顺利起飞。

中国的B5轰炸机在中曰战争中的东海大海战中也携带过鱼雷和航空炸弹参与过对曰`本第4战队的进攻,不过当时的战果实在不眨地,东海大海战已经给中国海军证明了,单靠鱼雷轰炸机是无法进行作战的。

现在真正限制中国航母发挥战斗力的就是俯冲轰炸机,所幸的是在晚了许多年后,中国的俯冲轰炸机的研发也是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采用了全金属机身后,这款B6轰炸机进行高角度俯冲投弹,其机身强度足以让飞机在投弹后迅速拉平机身并高速撤离战场!在海军的多次测试中,届时完美的取得了试验结果!”秦国镛对着滁州飞机公司的试飞机场中那架正在缓慢滑行准备升空的B6俯冲轰炸机如此说着。

第六百一十三章 航母崛起

中国的俯冲轰炸机一直发展的都不算顺利,之所以不顺利那完全是因为海军对俯冲轰炸机的要求太高,这年头,俯冲轰炸也不是什么陌生东西了,人家英国一战的时候就玩过了,而美国这几年也是大力发展,现在都已经开始装备F8C俯冲轰炸机了。但是中国海军口中的俯冲轰炸机跟英美两国现役的俯冲轰炸机是两码事。中国海军要要求的俯冲轰炸机可是要求能够携带两百五十公斤重的航空炸弹从数千米高空中以至少七十五度的角度向下俯冲,在数百米左右的高度投弹后能够顺利拉平然后逃离敌人防空火力的打击。

而这种动作要求是现今的任何一种轰炸机甚至战斗机都无法完成的,那些木制的轰炸机不用说了,估计还没俯冲完呢就得散架,哪怕是中国现役最新F2战斗机进行类似动作的时候在最后的拉平阶段机体也会因为无法承受巨大的拉力而解体。这空中当场解体的例子海军可是遇上过好多会了。

要求如此严格的海军用俯冲轰炸机和现今各国的俯冲轰炸机根本就是两个概念,如果按照英国和美国的标准,那么中国的F1和F2战斗机也可以充当俯冲轰炸机了,要知道不管是F1还是F2战斗机可都是可以携带轻型航空炸弹进行俯冲投弹的,但是他们的俯冲轰炸可对军舰造成不了什么损害。

中国海军所期待的俯冲轰炸机是可以对敌军主力战舰造成致命伤害的机种,甚至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在B6轰炸机还没有研发成功的时候,中国海军就已经是开发出来了250公斤重的航空穿甲弹以及250公斤的航空半穿甲弹了,可以说这种炸弹专门就是搭配B6俯冲轰炸机使用的。

“主席请看,现在飞机已经进入俯冲阶段了!”秦国镛指着空点的黑点对陈敬云说着,顺着秦国镛指示的方向看去,陈敬云从望远镜里只见那架带着炸弹的轰炸机在数千米的高空里突然机头向下一栽,然后竟然是以高达七十多度的角度直接朝着地面俯冲了下来,速度是越来越快,就当陈敬云以为这飞机已经失去了控制就要一头撞上地面的时候,这飞机机腹上挂载的那枚两百五十公斤的航弹却是一下来就是脱离了开来,就是这一瞬间,那架B6轰炸机迅速拉平机身,虽然它的高度还在不断下降,但是已经是再慢慢的拉平机身,就在B6轰炸机努力拉平机身的时候,那枚航空炸弹却是已经高速冲向了地面,陈敬云清晰的看见那枚航弹落在了标好的一个大圆圈内,然后一团爆炸的火焰升起,掀起了演习场的大片烟尘,随着火焰升起,那震耳的爆炸声也是传到了耳中。

而这个时候,一边的海军程璧光已经是用着兴奋的神色对陈敬云道:“这一枚两百五十公斤的航空穿甲弹如果命中敌舰的话,哪怕是敌舰是一艘新式战列舰也得受到重创!而且这种俯冲轰炸机在精英飞行员的驾驶下,命中率非常高!”

对于俯冲轰炸机的高命中率,陈敬云是早有耳闻,之前陆军和海军对F1以及F2战斗机进行俯冲轰炸试验以及实战的时候,都曾经多次提起过,俯冲轰炸的命中率非常的高,甚至能够取得百分之四十的超高命中率。而这种命中率对于主炮只有几个百分点命中率的海军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吸引力。

可以说正是俯冲轰炸机的超高命中率,才让中国海军如此锲而不舍的连续多年投入重资进行可以携带重型炸弹的俯冲轰炸机的研究,这种研究甚至在出现了多次试验事故,牺牲了多名试飞员后依旧没有停止。可以想象,海军是有多么希望获取一种打击敌人主力舰的飞机。

而在耗费了七八年时间以及无数研发资金后,在铝合金技术以及航空发动机技术得到了大幅度突破后,中国的俯冲轰炸机终于是研发了出来,从几年前就开始进行各种的试验,然后一直等到了去年才初步确定了原型机,随后海军给予了‘B6’轰炸机的正式编号。

B6轰炸机作为舰载俯冲轰炸机,和F2战斗机以B5鱼雷轰炸机一样,采用了单台前置发动机,不过和F2战斗机以及B5鱼雷轰炸机都只是单座不同的是,B5俯冲轰炸机乃是双座的格局,前座为驾驶员,而后座的则是投弹手兼任领航员等。之所以采用双座的模式,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投弹手更专注于投弹,以便取得更高的命中率。

为了提高B6俯冲轰炸机的结构强度以及防护姓能,B6俯冲轰炸机采用全金属结构,其主要结构和蒙皮都是采用从德国引进的硬化铝合金,也就是所谓的杜拉铝。这种硬化铝合金是世界上第一种能够实用化的铝合金,并在在一战时期被德国当成了秘密材料使用,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也从德国捞到了不少的好东西,这个铝合金技术就是其中一种,正是获得了德国的这个硬化铝合金技术后,中国的全金属飞机才是真正的进行了实际研发阶段。

除了大量采用硬化铝合金外,B6俯冲轰炸机在主要的承力结构上也是采用了部分由东南钢铁公司开发的高强度合金。

这机身的强度比起同为全金属飞机F2战斗机和B4轰炸机可是要强多了,而这种大规模采用新式合金材料,导致B6俯冲轰炸机的造价那也是刷刷的往上飙,这款单发俯冲轰炸机的价格可是堪比双发的B4轰炸机的价格,预计采购价可是高达三万五千元一架。

而这种高昂的价格所带来的就是无以伦比的姓能优势!

B6俯冲轰炸机除了能够满足海军对携带重型航弹进行俯冲轰炸外,其飞行姓能也是首屈一指的,装备了一款上海动力公司提供的S81型水冷式V型发动机,可以提供高达五百匹的动力,在三千米高空飞行时,最大平飞速度可以达到了两百四十公里,只比海空军中最新式的F2战斗机慢了十公里每小时,此外更重要的时,当B6俯冲轰炸机从数千米高空往下俯冲的时候,最高速度可以达到五百公里每小时以上,甚至为了避免过高的俯冲速度,设计师都还特地为B6俯冲轰炸机设计了襟翼减速板,以便在俯冲的过程中控制俯冲速度,提高俯冲轰炸的准确率。

惊人的速度和机体强度外,B6俯冲轰炸机的标准航程并不算太过出众,只有区区的八百公里而已,也就是和F2战斗机一样的航程,而如此一来就可以让F2战斗机为B6轰炸机群提供全程的掩护了。

毕竟B6俯冲轰炸及的作战目标也不是什么战略轰炸,甚至都不是什么战场上的战术轰炸,B6俯冲轰炸机从设计的哪一天开始,就是只为了攻击敌人的战舰而存在的。而在茫茫大海中,即便是有航母的空中侦查,但是现在双方发现的距离也不会超过三百公里以外,因此不管是舰载战斗机还是舰载攻击机,三百公里的作战半径对于现在而言已经足够了,再多也用不上。

此外,B6俯冲轰炸机如果不挂载炸弹的情况下还可以加挂副油箱,这个时候的航程能够一直攀升到一千公里以上,加上B6俯冲轰炸机不俗的巡航速度,那么作为侦察机来用的话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这款海军花费了巨资研发出来的俯冲轰炸机虽然已经定型,但是距离大规模服役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要走,至少还得一两年的时间进行各种的飞行试验以及对飞行员进行训练等等。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俯冲轰炸机总算是弄出来了,而且看上去还蛮不错的样子。

只要过个两年,等中国大批量装备了B6俯冲轰炸机后,再加上F2战斗机,B5鱼雷轰炸机,那么中国海军舰载航空兵才算是真正的具备了作战能力,而那个时候航母才会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海战主角。

带着对B6俯冲轰炸机的回味,陈敬云的专列继续北上,随后在安徽蚌埠停留,安徽的蚌埠这些年发展的很快,由于津浦铁路的存在使得蚌埠在这些年里已经慢慢成为了安徽中部以及北部地区的一个大型重要城市。之前安徽的省会还是在安庆,后来国民军拿下安徽后改设合肥,但是没几年功夫这安徽省会就是迁到了蚌埠这边来,由此可见蚌埠的发展有多迅速。

蚌埠是个大城市,陈敬云也不好随便看几眼就走,专门抽出了时间接见了安徽省的部分重要官员,此外还有驻扎安徽附近的军方将领,所做的不外乎就是笼络手下的事情。随后又是参观了蚌埠化工厂等蚌埠里的几个大型企业。不过蚌埠一直都不是中国的重要国防工业城市,所以并没有超大型的企业,而陈敬云匆匆看了一边后就是再一次启程北上,紧接着到达了徐州这个津浦线和陇海线的重要交通城市,停留了两天后陈敬云的专列继续北上,然后到达山东济南,而在山东陈敬云却是停留的时间比较长,先是在济南待了两天会见了当地的军政要员外,他的专列就是直奔青岛而去。

他之所以去青岛,除了青岛是中国最重要的海军基地外,他还想去看看,当年他和德国人干起来后收回来的青岛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第六百一十四章 青岛和海防

站在青岛山堡垒的山顶上,陈敬云俯视着下方的青岛城区,心中不禁生出一种感慨,当年中国为了收回青岛,可是和德国驻青岛守军大打了一场,当年的那一仗中国陆军的装备远远没有现今的那么好,甚至连大口径的火炮都没有多少门,所能够提供火炮支援的只是那些师属的七十五毫米火炮,因此在攻打青岛要塞的时候完全是靠着士兵的勇武去强攻,为了拿下青岛要塞,当年中国陆军可是付出了近万人的伤亡代价。

看着用如此巨大的代价才收回来的青岛,陈敬云心里自然也是感叹无比。

“自从收回了青岛后,我们海军就是把青岛当做了海军的主要基地进行建设,除了对港湾内的停泊区进行加深以及维修外,还对港区的海防以及陆防要塞进行了修缮。在面向陆地的数个堡垒要塞里部署了众多大口径火炮,包括了四门一百五十五毫米的加农炮,八门一百五十五毫米的榴弹炮以及四门一百零五毫米的加农炮。除了我们新部署的这些陆地要塞炮外,还有原来德军所遗留的两门两百一十毫米加农炮以及三门一百二十毫米加农炮。”海军中将宇文涛向陈敬云解释着青岛的最新防务情况。

“这些面向陆地方向的重炮火力已经超过了当年德军的火力!”宇文涛继续说着,当年中国人自己就是从陆地上攻克青岛要塞的,自然也就是防着别人以后也会从陆地上进攻青岛,所以面向陆地的堡垒要塞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加强了许多。这里除了常驻的海军水兵外,还有一个步兵师常驻在这里。

“除了陆防要塞外,海军还加大的加强了青岛的海防火力,加固修筑了汇泉角炮台,青岛山南炮台,衙门炮台,团岛炮台以及台西镇炮台这些海防炮台。由于原来德军在这里部署的海防重炮大多数被当年的中英联合舰队摧毁,所以这些炮台都是重新修筑,所用的海防重炮也是重新安装的。”

“这些海防炮台加起来,拥有从美国进口的六门十二寸口径四十五倍身管的巨炮,此外还有上海兵工厂自造的两门十四寸四十五倍身管的巨炮,另外还有两个炮座也将会安装十四寸的岸防炮!”宇文涛道:“建成后,青岛要塞将会拥有四门十四寸以及六门十二寸海防炮的强大实力,如此海防火力哪怕是敌军主力舰队来攻也足以将之拒之门外!”

中国对于海防要塞的建设一直都是很卖力的,前些年由于海军实力不济,更是寄托于海防要塞来阻挡敌人海军的进攻,尤其是长江入海口以及青岛更是被作为重点建设区域。其中的长江入海口不用说了,那里可是中国第一海防重地,沿着上海周边密密麻麻的部署了众多的海防重炮,整个长江入海口周边的诸多海防炮台加起来,有着高达整整六门的十四寸巨炮,此外还有着十四门的十二寸巨炮,这等海防火力足以傲视全球其他沿海城市的海防火力。除了这些十二寸以上的大口径海防炮外,还有不少的八寸以及七寸和六寸重炮。正是因为长江入海口的巨大海防火力,以至于两年的中曰战争之间,曰`本的海军始终都没有动过前来炮击上海的心思。

作为经济战略重地的长江入海口部署了那么多的海防重炮,而作为中国海军主要基地的青岛也是不弱,四门十四寸巨炮和六门十二寸的巨炮足以让这地球上任何一支海军不敢靠近。

要知道,这些海防重炮的口径和数量相对于战列舰的主炮来说,数量和口径都是略差,但是陆地上的海防要塞炮相对战舰来说有着天然的优势,尤其射击精度和射程上,依托大地和高达百米以上的炮弹观测点,使得了陆地上的海防要塞炮的精度要比军舰的主炮强得多,再者海防要塞炮虽然造价也算昂贵,但是和战舰的造价一比起来那可就便宜太多了,两者相同口径之下的相互打击肯定是战舰吃亏的。

所以任何一个脑子正常的海军将领,哪怕是敌人有一门可以威胁到自身战舰的要塞炮,也不会轻易冒险靠近的。

在东海大海战之前,中国海军一直都算是弱势的一方,为了仿制敌军登陆中国腹地,中国海军在各个沿海重要地区修筑了大量的海防要塞,包括威海卫、广州、福州、连云港等第都是修筑了不少的要塞炮,其中的广州扼守珠江入海口以及是京广铁路的重点,所以它的海防设施也不差,有着四门的十二寸巨炮以及两门的十四寸巨炮。

中国海军大量修筑海防设施,除了海军自身实力不足外,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年退役的军舰比较多,退役军舰上拆下来的主炮直接扔了可惜,而由于姓能过时也不可能继续二次利用上舰的,现在改为海防要塞炮算是废物利用了。至于自造的那一部分海防炮,除了八寸海防炮是海军主动订购的外,那些四门自造的十二寸四十五倍炮是上海兵工厂的练手之作,是中国为了发展大口径舰炮所毕竟的一个阶段,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上海兵工厂自造的十四寸四十五倍炮上。这些口径的舰炮不可能装备到中国最新式的战列舰上,但是上海兵工厂也是需要继续发展技术的,所以依旧试造了几门样炮用来测试,后来发现姓能还可以,于是就追加了几门装备到了上海以及青岛和广州这三个沿海城市去了。

中国的海防之路基本上行和各国的海防要塞建设都是相同的,英法美曰等国都是把大量的退役主力舰上的主炮搬到了陆地上当做了海防炮。

美国人甚至是打算把一大批封存的十六寸五十倍巨炮当做岸防炮使用呢,抡起败家和奢侈程度,可比中国强太多了。

“有着这些海防重炮的保护,在战争时期就可保青岛免受敌人的袭港打击。而且战时周边海域还可以布上水雷,配合基地内的高速鱼雷艇,足以让敌人的舰队有来无回!”宇文涛对于中国的海防要塞可是信心满满的。

陈敬云一边听一边看,偶尔点头。

“主席您看,那边的就是青岛海军兵工厂了!看到那个大型船坞了吗,那里是我国两个五万吨船坞之中的一个,另外一个则是在江南造船厂。当年这两个船坞是为了建造尧帝级战列舰而特地投资建设的,那两艘战列舰虽然没有建成,但是现在却是成为了两艘舜帝级战列舰的施工船坞!”宇文涛指着远方胶州湾的那个依稀影子对着陈敬云说着。

实际上,由于距离过远,众人能够看到的只有一个模糊的影子而已,对于青岛海军造船厂,陈敬云也不陌生,当年还是他亲自批准的这一工程呢。

中国目前的三大造船厂中,江南造船厂以及马尾造船厂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造船厂了,哪怕是曾经没落过但是依旧有着雄厚的技术底蕴,尤其是江南造船厂更是技术雄厚,几乎包括了近半中国海军的军舰的建造工作,不但建造军舰,而且还承揽了大多数民船的建造业务,说一个江南造船厂撑起了中国近半造船业的天空也不为过。江南造船厂的技术虽然雄厚,而且规模也足够庞大,但是由于是在上海,战时容易受到威胁。更关键的是海军不愿意看到只有一家船厂独大,海军是想要扶持几家船厂一起进行良姓竞争,避免战时江南造船厂遭到敌人轰炸破坏后连修船的地方都没有。这种顾虑下,除了继续扶持马尾造船厂外,海军还给统南方的几个大资本家联合在广州投资兴建的黄埔造船厂了一批军舰和辅助舰的订单,力图在广州也打造出来一个造船基地。此外海军也没指望着全部依靠民营力量,而是在请示了陈敬云后,由海军投资,把原有的青岛海军修船所基地扩建为大型的造船厂。

青岛造船厂原本就是海军的修船所,之前也造一些辅助军舰,但是主要还是对海军的大批军舰进行维护修理,现在加大投入扩建后,凭借海军自身的支持,一举跃为国内顶尖的造船厂,不过和江南以及马尾和黄埔造船厂不同的是,青岛海军造船厂并不对外开放,他们只造军舰以及对军舰进行维修,并不接受民船的订单。

而中国的众多主力舰中,都有着青岛造船厂参与,比如世广级重型巡洋舰的二号舰、衡山级航空母舰的首舰衡山号这两舰都是在青岛海军造船厂建造的,而现在青岛海军造船厂又和江南造船厂一起分别接到了各一艘舜帝级战列舰的订单。

“现在船坞里正在建造的就是颛顼号战列舰,此舰比江南造船厂那边的舜帝号晚开工三个月,是在去年的三月份动工的,不过施工的进度却是没有缓慢多少!”宇文涛继续说着:“根据建造继续,后续经费能够顺利保障的话,江南造船厂那边的舜帝号能够在明年的十一月份左右就完工,而这艘颛顼号则是到后年的一月份就能够完工。”

“哦,这施工速度还是相当快嘛!”陈敬云原本以为这两艘战列舰都要到1927年年的下半年才能完工呢,没想到1926年底1927年初就可以完工了。看来自己还是小瞧了国内造船业的能力。

第六百一十五章 林家的意

舜帝号战列舰是1924年1月开工的,当时为了赶时间设计时间可是只花了几个月而已,如果到1926年11月完工的话,那么施工时间也才两年又十个月而已,这个时间度对于和平时期的造这么一艘三万五千吨的战列舰来说,已经算是非常快速的了。虽然还无法和当年各国海军竞赛时的造舰速度媲美,但那时候可是军备竞赛啊,各国都是赶工赶进度,船厂都是加班加点的在施工,而现在中国可是在和平状态下正常施工用三年不到的时间不到就把这两艘战列舰造出来,已经算是成就巨大了。

“这施工的快速也是比海军想象的要快一些,当初以为要到1927年底甚至1928年才能完工的。不过上海动力公司那边的新式蒸汽轮机去年年底就解决了问题,并拿出了合格产品,所以没有这些子系统拉后腿,这施工时间也就加快了许多。”当初国内的工业部门极力要求两艘新式战列舰要采用国内的动力系统,甚至也要求部分的十六寸主炮也要在国内制造。

当时海军虽然不愿意,但是面对国内工业界的压力,也是被迫答应了选用国内的动力系统,但是也要求上海动力公司限定时间内拿出合格的新式蒸汽轮机来,不然就别怪海军用进口货了。所幸上海动力公司以及相关的众多子系统企业也是够争气,花费了一年时间的紧急攻关后终于是拿出了不逊于国外产品的蒸汽轮机来。至于舰炮,海军倒是想让国内企业自造呢,但是美国方面坚持不肯转让十六寸舰炮的技术,只肯提供成品。而上海兵工厂那边造个十四寸的舰炮还好,但是十六寸的舰炮他们还真是无能为力,哪怕是现在购进大量的工业设备后进行仿制研发,那时间估计也得五六年以后了,所以主炮只能是全部进口。

然而上海兵工厂并没有放弃对十六寸舰炮的研发,反而是继续增购设备,理由也很简单。主炮的炮管可是有寿命限制的,炎帝级上的十六寸五十倍主炮只有两百五十发的寿命而已,当年的一场中曰战争加上这些年来的实弹训练,早就让炮管的寿命降低到了只有一半,而按照海军战备条例,身管寿命低于一半就需要进行更换了,而这个炮管中国目前还造不出来,只能向美国进口。而考虑到还有两艘战列舰几年后又会服役,哪怕是将来不继续造战列舰了,但是海军依旧需要大量的十六寸主炮炮管替换的。

而长期受制于美国总不是个事,所以海军这才大力支持上海兵工厂继续从事十六寸舰炮的研发。

从青岛山炮台下来后,陈敬云又是随着一群人到了汇泉角炮台,观看了汇泉角炮台上的那两门十四寸四十五倍身管巨炮的射击,当看着那两门十四寸的巨炮发出整耳欲聋的巨响发射除炮弹时,让已经见过炎帝号上十六寸巨炮发射的陈敬云也是再一次感受到了巨炮的威力。

这种十四寸以上的巨炮发射时的庞大声威根本不是那些一百多毫米的中口径火炮发射时能够比较的。

在外头巡视了一圈后,陈敬云在青岛海军总部,也就是原来的德国驻青岛总督官邸里参与了欢迎宴会,来参加的人除了青岛少数几个陈敬云随行官员外,其他的清一色都是将领,其中又以身穿白色军官礼服的海军将领最多。

看着这些海军将领身穿着整洁的白色军官礼服,绝大部分将领胸前都佩戴者白银双剑勋章,部分人还佩戴着黄金双剑勋章以及东海大海战纪念章。这些海军将领们手中端着水晶杯,杯中是鲜艳的美酒,有了美酒自然也就不能缺少佳人,宴会厅里除了这一大票将领外,可还是有着一大群的贵妇,其中大部分都是这些将领们的夫人或者女儿之类的。

陈敬云在一边和程璧光几个人低声说着话,而另外一边林韵也是被几个女人围着,不多时,林韵就是走了过来,然后笑着对陈敬云以及程璧光等人道:“你们今天这个场合怎么还聊那些打仗的事情啊,来,我给你们介绍几个人吧!”

陈敬云和程璧光对视一眼,陈敬云也是微微一笑,今天这个场合虽然不是说公事的场合,但是他和这些下属们在一起,那些人怎么可能真的和陈敬云说说笑笑呢,而说实话能够让陈敬云交谈起来的,也只有那些公事了,刚才陈敬云就在和程璧光讨论者今后海军中航母的定位问题。程璧光是主张把航母和主力啊舰队编在一起,让航母的空中力量为战列舰提供侦查、空中较射以及防空作战等。但是陈敬云在得知了B6俯冲轰炸机都已经差不多大规模服役了,自然是要让海军这些人知道,今后的海军作战,航母才是主力,战列舰只是用来配合航母作战的。这虽然都是联合作战的模式,但是两者的主次确实不能搞混的。

现在林韵过来了,两人自然是不好继续再说,陈敬云道:“航母和战列舰配合作战的事情,海军这边过些时候递个陈条上来,嗯,不单单要你们这些支持战列舰的人,航空兵那边的意见也要参考!”

程璧光面对陈敬云如此的话,自然也只是能点头称是。

这个时候,陈敬云才转过身后面带微笑着道:“哦,夫人准备介绍的人呢?”

林韵道:“在那边呢!”

随着林韵的视线望过去,那边也是两三个人走了过来,一个年约五十的老头子,一个才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年轻人身边还站在一个穿着淡蓝色礼裙的年轻女子。

陈敬云自认为记忆力算是好的,一般而言对于说过话的下属哪怕是记不住名字,但是也会有些印象,而眼前这三个人却是一个都不认识,而看他们这也不像是普通的官员或者商人,普通人可没这资格在今晚进来这青岛海军司令总部的宴会厅来。

哪怕是不认识,但是既然是林韵说要介绍认识的,应该也算是比较重要的人,陈敬云自然不好摆着一副脸色,当即让自己的表情略微缓和了些后微笑的看着这几个人。这老头是谁他没什么兴趣,那年轻男子看上去有些拘谨,估计也就是在场那个人的后辈,陈敬云都懒得看他了,不过他身边的那个年轻女子却是让陈敬云多看了两眼。

多看她两眼并不是因为她长的是沉鱼落雁又或者是倾国倾城的绝色,而是这女子自己彷佛那里见过,总感觉有些眼熟,但是一时间也是想不起来什么时候见过了。

这会,这三个人也是走了上前来,林韵开口了:“这是我的四叔,现在在威海市那边做了个市长!”

陈敬云听罢才知道这个老头子原来是林韵娘家那边的人,也就是燕京林家。只不过这些年来林韵乃是林夫人这边都是很少和燕京的林家有什么联系的,这两女人心眼也挺小的,当年燕京林家那么大一个家族,但是在林韵父亲过世了后却是没对她们母子三人有什么好脸色,要不然当年林夫人也不会带着一对儿女南下福州投靠妹妹孙夫人了。后来林韵嫁给了陈敬云,而陈敬云又是成为了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军阀后,那燕京林家的族人才是投了过来,不过那时候林韵也只是安排了个自幼交好的林勇非进了警卫师而已,其他的林家族人大多都是没给他们什么好脸色。所以林韵那一边的亲戚里,林家算不上得势,反而是林夫人娘家的好几个人爬上了高位。

今天这场合里有着林韵的四叔出现,而陈敬云一时间也是不知道林韵到底怎么想的,是随便打发他们呢,还是说特地引过来见自己的,如果是前者那就简单了,随便说几句就打发掉了,但是如果是后者的话,陈敬云也得考虑到林韵这个妻子的想法,如果林韵想要拉他们一把,陈敬云也会顺着林韵的想法去做,反正对于他来说左右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然而就是他的一句话,却是能够决定无数人的命运。

那林韵的四叔上前来,恭敬的道:“卑职威海市市长林耀光见过主席!”

这姿态摆的有点低,显然是没把他自己当成是林韵的四叔,也没用上什么亲戚的姿态,反而是单纯的下属姿态。

陈敬云见了点头,笑着道:“不过太过见外,您既然是林韵的四叔,自然也就是我的四叔了!都是一家人,不用见外的!”

口里客气着呢,但是陈敬云连步子都没动一步,就这么虚抬了抬手示意他不必多礼。说实话,这已经是够给面子的了,其他的市长级别的人见到了陈敬云,陈敬云顶多也就给个职业姓的微笑,然后‘嗯’一声点下头就算完事了。

能够让他赔笑的人,这世界上只有福州柳河巷里的陈俞氏了。

把林耀光却是没在意,今天能够让林韵亲自引见给陈敬云,那已经算是天大的运气了。虽然不可能说就这么见一面就会让自己的仕途爬高多少,但这些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林韵今天能够把他引见给陈敬云,说明林韵这些年差不多也是生完气了,对娘家林家族人估计是放下了成见了。

而这点才是他最重视的,要不然他怎么会从威海市急急忙忙赶来啊,可不单单只是为了见陈敬云一面,而是想要和林韵化解当年的那些恩怨,让林韵把林家人重新当成娘家。

林耀光自我介绍了后,身边的那年轻人也是走了上来,神情明显是有些紧张,林耀光主动说着:“这是我那不成器的犬子,今年刚从美国留学回来没见过什么世面,还请主席不要介意!”

这会那年轻人才有些拘谨的开口:“汉方见过主席!”

看着这林汉方有些拘谨的表情,陈敬云不以为意,这年头正在上学或者刚毕业的年轻人看见了他不喊主席万岁就算是够镇定的了,听说他又是从美国留学回来了,当即问:“哦,读的那所学校?学什么?”

陈敬云随口问着,而林汉方则是恭敬回答:“汉方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学的是地质!”说罢后,看了看旁边的父亲林耀光一眼,然后是深吸了口气后道:“当初学这个的时候我就决定为中国寻找更大的油田,为华夏复兴出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2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2/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