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24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他也不是个不明事理的人,早在南平被国民军拿下的时候他就知道南方局势已定,但是他却迟迟没有宣布归顺军政斧,原因嘛,很简单!

那就是他们打听到国民军对待投诚清军的政策并不一致,特别是军官。对于反正的士兵,愿意参加的都可以加入国民军。但是军队的话巡防营和新军以及一些旧式练军、绿营是区别对待的,新军的最好,队官级以下的军官愿意投诚的基本都会接纳而且立即分配到各部队,高级军官则会送往福州先是刷选,然后看个人意愿愿意继续从军的可以进入参谋部当顾问、参谋,或是到作战部队中给各主官当副手,也就是副营长,副团长,团参谋之类的职务,反正国民军正在大肆扩军中,不愁没有职位安排他们。但是对巡防营和练军绿营之类的就没那么好了,除了士兵和底层军官外,中高级别的军官只能去当个顾问啊什么的,要想部队指挥权那是想都别想,这主要还是考虑到巡防营等旧军的将领基本脱离了这个时代的战争规则,没有经过系统的军事培训,而且考虑到旧军将领的忠诚问题。

这些条件在一些真心投降,想要去当个寓公的旧军将领来说没什么,但是对于徐镜清这种还想要保住军权继续带兵的人来说却是极为不利的,前后数次派往侍者说明。第一次是希望试图保住巡防营这个整体,编成一个团,各将领留任,这种条件李继民就算晕头了都不会答应,使者话还没说完就被李继民赶了出去,第二次去的时候把要求降低的,不要求保住巡防营这个整体,只要求给徐镜清一个团的编制,对于这话李继民照样是不管。

第三次的时候,徐镜清又把要求降低了,说只要给手下的兄弟们一口饭吃,他们就愿意投降,话虽然说的惨兮兮的,但是实际里还是想要继续带兵!

巡防营是什么货色李继民很清楚,别说这群将领想要继续带兵,那些士兵都要筛选一番呢。再讲了起义到现在二十多天里,国民军接受的投降清军多了去,但都是无条件投降或者是主动反正,从来没有人和国民军讲条件,而且还是为了兵权。

所以要让李继民答应那是想都别想。

“我大老远的都来,如果还答应这种条件的话岂不是白走了这么多冤枉路!”李继民站在瓯宁城外,说罢就朝地面大口的吐了口痰。

福建西北部多山,从南平到瓯宁的路那叫一个难走,差点没把李继民累趴下,好不容易到达瓯宁后见徐镜清没主动投降的意思,李继民也没急着进攻,而是下令各部休整半天,然后才派遣小规模的部队开始进行参透攻击,而大部队也在正面慢慢压上。

可瓯宁就这么一点大的地方,李继民的两团五营一摆开了就是差不多把瓯宁给包围了!

城内的清军有巡防营一千五百人,然后又有紧急招募的乡勇五百多,也就是两千出头的样子,徐镜清看着城外的国民军有条不序的展开作战阵型准备攻城,让他更是心急了。

而身边的建宁府知府则是一脸惨白:“徐将军,这可如何是好啊!这万一大军破军恐怕城内百姓……”

话还没说完,城墙上城头摆着的两门老旧前装炮就已经是装好了火药和一个大铁球,也许是艹炮的士兵太过紧张,竟然在没有得到军令的时候就点燃了引线,随着砰的一声巨响那颗实心炮弹就给发射了出去。

正拿着望远镜观察敌军的李继民忽然听见这么一声炮响,一愣之下面露疑惑,他怎么不知道这建宁的巡防营有炮啊!然而拿着望远镜朝着弹着点方向看去才发现没有爆炸。

这时才明白起来清军手中的不是山炮野炮之类的,而是一门老式的前装炮。

当即就是下令:“我们的炮呢,还没有准备好吗?”

第二旅配有六门七十五毫米的山炮,虽然南平到瓯宁的道路不通,但李继民为了保险期间还是硬是拖了过来,反正才六门炮,第二旅硬是给抗也能扛过来。

当即就有一个人回答:“炮兵连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开火!”

“那还等什么,开火打啊!”李继民毫不犹豫的下令进行炮击!

李继民话刚说完,后方阵地就传来数声隆隆巨响,然后天空中划过数声刺耳的呼啸声,下一瞬间,瓯宁那矮小的城墙上就传来了数声爆炸声!其中一枚炮弹刚好落在了距离徐镜清不远的地方炸开。

徐镜清只觉得传来一声巨响后,脸上感觉有点温热,伸手一摸却是摸到了一块学淋淋的碎肉,而此时才看见数米之外的一个人已经上半身都给炸没了……

再看旁边的建宁府知府,却已经是吓昏了过去。

不等徐镜清反应过来,又一轮炮击呼啸而至,一群从来都没有经过如此猛烈炮击的巡防营士兵们那里还站得住啊,当下就有好几个人向后跑了。

此时,又数个军官跑了过来:“大人,不好,国民军的炮火太猛,我们还是撤回城内吧!”

徐镜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兄弟们伤亡如何?”

“刚才前两轮炮打得太猛,兄弟们都来不及躲,后面虽然都躲起来了但是伤亡很大,死的有二三十,伤的有近百!”

听到这个数字,徐镜清闭上了眼睛。

对方仅仅是炮击就如此厉害了,等会他们在火炮的支援下进攻自己,根本就没有活路!

罢了,罢了,岂可为自己一人前程让而数千兄弟送命!

闭上眼睛足足半晌后,徐镜清才睁开了眼睛,用着有气无力的语调道:“打白旗,投降!”

徐镜清选择了在最后关头投降,第二旅一人未伤就拿下了瓯宁,而徐镜清手下的两千巡防营则是伤亡百余人,都是开始的时候被炮炸死炸伤的。这些投降的士兵们按照以前的规则处理,愿意加入国民军并身体条件素质符合的加入国民军,不愿意或者不符合的一律发一块银元后遣散,至于中高级军官们则是先扣押着,然后慢慢筛选。

不过徐镜清极力要求见李继民,李继民当时忙着收编降军呢,没工夫搭理他,所以就直接把徐镜清送到福州去了,至于怎么处理他那就是都督的事了。

第二旅收复建宁府的消息传回福州不久,邵武那边也发了电报过来!

而这电报却是又之前在南平派遣过去的小规模部队到达邵武后在当地的电报房发过来的,电报上称许崇智在福州光复第二天就在邵武发动了起义,然后却被四十标第二营镇压,当晚许崇智就被杀死,不过随后这个第二营却是离开了邵武一路往江西方向去了,临走前还破坏了电报房。导致邵武长时间没有消息传出。

听说许崇智起义失败身亡,陈敬云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如果说福建内谁最让他头疼的话,那肯定是许崇智。这个人不管是在同盟会的威望还是在新军内的威望都比他强得多,如果当初不是被孙道仁派去了邵武的话,那么福建起义军总司令就绝对会是他。就算是福州光复后陈敬云也是一直担心着许崇智会在福建西部弄出一个军政斧来和他对抗。

如今却是听说他死了,而且还是死在了清军的镇压之下!陈敬云却没有第一时间感到了高兴,反而是一种深深的同情,同情之余还有的就是敬佩!

在辛亥革命之前,有众多的人为了推翻满清这个封建王朝而奋斗流血,这些人中虽然有些人的政治信念很幼稚,有时候行为也不见得有多么光彩,但是有一点却是无法否认的:那就是如果没有他们用鲜血来唤醒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也许华夏还会继续沉沦下去!

这就好比孙文虽然满口大炮,在国内同盟会诸君流血苦战的时候,自个躲在国外,并美曰其名‘筹款’,然后归国的时候还大言不惭地说自己一毛钱都没带回来,又好比黄兴屡战屡败,在他的指挥下成千上百热血男儿倒在了清军枪口下,而他却总能在最后关头逃出来独生。又好比宋教仁,不顾中国实际状况满脑子装的都是明煮二字。

但是这无法否认他们对共和的伟大贡献,没有他们,国人恐怕至今尚不知革命二字为何物!

“许先生为了中国之革命事业而惨遭毒手,实乃我民族之不辛啊!”武昌起义以来,抱着共和理想而死的人太多太多了!不但有许崇智这样的人,也有焦达峰这样的人而更多的则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这群人有中热血的学生,有新军里的士兵,他们的名字没有人能够记住,然而他们的功绩却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那就是他们造就了共和!

第五十章 袁屠夫在潮州

徐镜清所部的投降以及邵武府被接收,标志着福建省内的主要地区已经被军政斧彻底掌控!

当然了,这个彻底控制只限于县以上地区,至于县以下农村地区局限于以前清末的政体构架,目前还是由当地的乡绅掌控,这种状况短时间还没办法改变,真正要得到改良的还必须等到乡镇两级政斧的设立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都督府内,陈敬云一边看着福建省地区一边说道:“李继民这次做的不错,能够一人未伤就拿下了建宁,这个功劳不小!回头以我的名义给他发一封表扬电报!”

一边的冯勤道:“明白,另外建宁那边土匪不少,是不是让第二旅在那里待上一段时间,整训的同时剿灭土匪!”

陈敬云却是摇头:“建宁那边交通不便,补给会很困难的,再说剿匪没必要留那么多的部队!”

陈敬云把视线放在了桌上的地图,半天后道:“给瓯宁去电,从第三团调一个营出来补入第九团,然后让庄先河的第九团驻防瓯宁,肃清建宁府匪情。令李继民带领第三团回防南平,降兵先补充第三团,多的也都带到南平去。”

说完这些后,陈敬云才把视线从地图上移了开来,然后回过身来继续道:“第九团是由新军士兵组成的,战斗力并不差,短时间用在建宁剿匪还可以,但将来是要用在其他地方的。赵丹阳,冯参谋长,我打算建立地方守备部队,装备就用现有的老旧杂枪,也不配机枪,饷银可以降低些,人员现在也不用满编制。

对于这个地方守备部队陈敬云早就腹案了,只是以前把重心都放在了主力部队上,对于地方守备部队并没有太大需求,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国民军已经控制了福建全省,但是主要的兵力却分散用在了好几个地方,造成兵力严重短缺,如此一来就更加不用把主力部队浪费在守备地方上面了。

“地方守备部队同样属于作战部队,属于司令部管辖,各州府重要地区驻扎一个营,主要用来守备地方,肃清土匪,必要时补充主力部队的战损!”陈敬云说完,冯勤那边就是疑惑道:“这样算起来,恐怕至少要十二个营,就算人数比正规步兵营少一些,装备要差些,但是加起来恐怕开销不小啊!”

陈敬云已经预料到他会这么说:“如果不建立地方守备部队,那么福建全省你觉得我们需要安排几个团?三个还是四个?我想十二个守备营的花费远远低于三个步兵团的花费。更加重要的是,这些守备部队在关键时刻可以补充主力部队的战损,这就好比西方地区的预备役制度!现在我们没有办法和列强一样建立全民预备役制度,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守备营来储备预备兵力!”

听到陈敬云这么解释起来,冯勤也就不说话了,反正到时候心烦军费的不是自己而是都督。

把这地方守备部队的大概定下来后,陈敬云心里默算了一番现有的步兵团随后道:“现在已经有了十一个团,那么就再组建一个,准备组建第五、第六旅!”

刚才已经听到陈敬云要组建地方守备队十二个营,现在又听陈敬云要组建一个步兵团,让冯勤有些说不出话来的感觉。

见冯勤不说话,陈敬云问:“怎么,有问题?”

冯勤这时候才开口道:“有个问题不知道该不该问?”

“有问题就问!”陈敬云不喜欢冯勤这种故弄玄虚的说话方式。

冯勤看了眼陈敬云后道:“不知道都督如何解决军费?现在我们已经有四个旅、三个步兵团、一个警卫团、一个炮兵营。现有的这些部队恐怕福建都养不起。如果加上十二个营的地方守备部队、组建第五旅、第六旅的话就有六个混成旅、一个混成警卫团、扩建以后的炮兵团,十二个守备营。这个数字的话每年花费不下千万之巨!”

听到冯勤说到军费问题陈敬云呵呵一笑:“放心,现在我们养不起不代表以后我们养不起!”

说罢后陈敬云心里又偷偷地加了几句,就是因为没钱养军我才需要短时间内大规模扩军,然后抢占地盘。只要把广东、浙江两省拿下来,到时候集合三省之力,别说养六旅两团十二营了,就算养六个整编师也不在话下!

当然了,扩军占据地盘这事情陈敬云也只是对安华林模糊的表了个态,对其他人还没有说过呢。有时候不需要说太多,只管去做就是了。

于此同时,广东潮州,留着八字胡须的袁方带着白色手套的手驻着一把指挥刀,脚蹬长筒皮靴,身上的棕绿色军官常服烫的笔直丝毫没有皱褶,袁方的这个形象和当今的多数军官一样,不管是派头还是行为做事的风格都和北边的北洋军差不多,表面上看上去和曰本军官也差不多,但是往深了说那就是都有着德[***]人的影子。

之所以会有这种状况也简单,袁方是第十镇的新军军官,而第十镇学的是北洋,北洋又学的曰本,但是曰本又是学的德国。这么一层层学下来中[***]队没有学到德[***]队的严谨和高素质,反倒是把军官的派头学了个十足。

“城内都清理好了!”袁方此刻正站在城内县衙里,而他的身后除了第三旅的一众军官外,还有五六个身穿马褂面露胆颤之色的人。

“回旅座,城内的清军余孽已经被肃清!”说话的是身边的副官。

袁方点头,脸色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不错!”随后转身对俞绍瀛道:“俞兄弟,刚才六团的兄弟们做的不错,能够一鼓作气拿下潮州,可见俞兄平曰带兵有方,我会亲自向都督为你请功的!”

俞绍瀛也笑道:“那里,这全赖袁兄指挥有方,小弟可不敢居功!”

“哈哈,我们兄弟也不用想让了,等会就把电报发回福州,你我两人升一级怕是没问题的!”袁方笑的很大声。

事实上,袁方的确有笑的资本,他自从接到陈敬云南下潮州的命令后,就一直快马加鞭轻装前进,虽然道路不怎么好走,但是好歹好说终于是在十四号赶到了潮州。可是到达潮州后才知道原来潮州府在昨天就已经反正,成立了潮州军政斧分府。得知这个消息后可把袁方急坏了。

他可是接到了陈敬云密令要拿下潮州的,为此陈敬云甚至提前许了他一个上校的军衔,可是现在竟然来迟了。

如果说城内军队少的话说不准袁方就下了强攻了,但是他却发现城内有不少的军队驻守。这样一来强攻能不能拿下是一回事,要是让他们把电报发出去说国民军进入广东扰乱地方可就不好了,陈敬云可是暗示过他既要拿下潮州又不可引起广州方面的敌视。

苦思明显两个小时后,袁方也没有想到什么方法。而这个时候,前锋却是来报遇上了一伙土匪,人数不少怕是有千余人之多。一听到这个消息后袁方立马就派人去查探,然后发现这伙土匪竟然也是向潮州而去。

接下来这伙土匪流民一到达潮州城内后就开始攻城,没半天功夫就差点攻了下来。在这种情况下,袁方下令进攻,打着援助潮州、剿灭土匪的名号一举进入城内,然后不但把土匪给剿干净了,然后还有城内的原有驻军也给缴械了!

之后他更是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在潮州里向外发表通电,说潮州城遭遇土匪攻城,城内多人遇害,其中包括了潮州军政斧的诸多要员。而刚发完通电,他就把军政斧的诸多要员塞进了俘虏的土匪当中,一起给枪毙了。

刚破城那会,城内的断断续续的枪声还响了好半天,被国民军俘虏的六百多土匪全都被枪毙,一时间,袁屠夫的名号响遍了整个潮州。

等第三旅大部队进城后,袁方又下令实施戒严,大肆搜捕前清余孽、流串土匪。

等袁方的电报传到陈敬云桌上的时候,已经是十五号的早上了!

“这个袁方,心倒是挺狠的!”陈敬云嘴上这么说却是对袁方的做法极为欣赏,这年头当军阀又是玩过家家,道理信义之类的嘴上说说就好,真要涉及到地盘等具体利益,那是该狠就得狠。

只是现在距离广东光复已经多天过去了,第三旅虽然把潮州拿下了,但是广州那边估计已经稳定了下来,怕是不好继续西进了,这有些麻烦!广东虽然是财赋重地,可是他的主要财赋也都集中在广州附近地区,东部的潮州可不是什么经济大府,陈敬云并不甘心啊!可是现今是全国的大事是南北之战,广州那边的胡汉民又是同盟会中有很大影响力的人物,自己要是贸然进攻广州的话难保不会引起群起而攻之,这可就不划算了。

后来陈敬云对自己说:现在已经占据了潮州,就相当于占据了西进的大门,以后有机会随时可以兵临广州城下!

想通这一层后陈敬云才觉得心情好了不少,当即就是下令升袁方为上校,然后升俞绍瀛为中校,其他有功人士也一并奖赏!

===============

PS:今天一看,终于是让我搭上了首页新书榜的末班车……兄弟们很给力……

第五十一章 胡陈之争

对于福建国民军突然出现在潮州,广州方面的胡汉民在一看到电报后就苦思冥想了很久,然后才一边走向地图一边问:“国民军现在在那里?”

当即就有人回答:“按照潮州那边传过来的电报,国民军没有继续西进,而是驻扎在潮州,打得是援粤军的旗号!”

“援粤?开什么玩笑,我们那里需要援助了!”当即旁边的一个参谋就是露出不满神色道:“我看他陈敬云是不安好心!”

可是胡汉民却是不这么想!

现在的广东局势很复杂,表面上看广州这边的军政斧掌控了全省政权,但是这个军政斧却是多方势力妥协而来,有民军,广州原有守军,还有同盟会。这三方初步构成了军政斧。但从军政斧各要职的人选来看,彷佛是同盟会掌控了权力,但是实际里同盟会却是最弱的一家!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军权。民军的各个头领加起来掌控了数万土匪流民,广州守军为两部,一部是水师提督李准的水师兵丁,这部分人数不多,总体来说影响不了局势,而另外一部则是龙济光的第二十五镇。

说起这第二十五镇就有点复杂,原本按照清廷陆军部的章程广东先是编练成了第二十六镇,但是因为第二十六镇中有官兵起义,所以被清廷所遣散,把剩余的小部分人编成第四十九协,然后又把广西还没有编成的第二十五镇调来广东。到幸亥革命前理论上广东是有一个满编的第二十五镇,拥有第四十九协、第五十协、炮兵二十五标,以及其他相关兵种。

但是第四十九协、炮标的两个营都是原广东新军,被同盟会的人渗透的太厉害,龙济光根本就不信任这两部分的人马,所以早早的就把四十九协和两个炮营分散到广东各处,名为剿匪,实为防备!以至于这两部分新军现在还分散在广东各地,根本就没有在广东光复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所以说,这好几个势力共同组成了广州方面的军政斧!

而军政斧成立后的数天里最郁闷的是谁呢?那就是广东名义上的最高军政领导人胡汉民了!

自从前几天张鸣岐主动宣布光复后,胡汉民就被大家推举为都督,但是他这个都督当起来却是憋屈的很!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民军在广州光复后陆续进城,可是这些民军可不是什么正规革命队伍,而是土匪流民的集合体,他们参加革命除了反对朝廷之外,更多的则是抱着打家劫舍,趁着乱世狠狠捞一把的心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