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248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这个年纪对于一个将军而言,算得上是黄金年龄了。

宋俊鹏环视了下面人一圈后道:“昨天的反击战中,471团打的不错,能够以一团之力挡住敌人两个联队的进攻,可见47师还是和以前一样,保持着我军顽强战斗的优良作风的!”

听到宋俊鹏点名赞扬自家的部队,唐强面色泛起了淡淡的喜色,当即回道:“韩三这个人,能力还是有的,刚指挥471团没五天时间,就能够带领部队打出如此战绩来,也不枉诸位长官对他的栽培了!”

宋俊鹏听到这话后也是点头:“嗯,等会你写个报告上来,正式任命韩三为471团团长!”

此时此刻在前线指挥作战的韩三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是再一次被上头的大人物看重并被正式任命为471团长了。

韩三的运气很不错,十二月初的那几天他担任4732营营长的时候,配合472团成功渡江并且夺下了清川江大桥,由此才能够在直抵陈敬云手中的战报上把自己的名字写上。而当时陈敬云的一句吩咐后,当时还是参谋部作战次长、现任第一集团军参谋长的黄安源中将就是表示要给他加加担子,于是乎两天过后他就是被晋升为中校。数天后471团的原任团长在作战中被炮弹击中被迫撤离前线回到丹东进行治疗。他韩三也再一次被上头直接任命为471团的代理团长。

能够被这么多大人物看重的他能力自然也是有的,刚接手471团不到五天的时间里,就是打了几场胜仗,并且在昨天还在曰军的两个联队的进攻下守住的同时,还杀伤了高达一千多人的敌军,从而彻底奠定了他471团团长的地位。

“团座,三营那边又有曰`本上来了!”传令兵小跑到韩三面前,然后道:“三营请求炮兵的支援!”

“三营那边曰本人又来了?”韩三皱眉:“看来这曰`本人还真不死心啊,哼,我倒是要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那么有种敢在一次冲锋!”

昨天的防御作战中,曰`本人是发了疯一样试图依靠兵力优势冲击471团的阵地,而且主攻方向就是三营那边。激战一天后,三营的阵地前至少留下了五六百具曰军的尸体。

“这些曰本人恩,都什么年代了,还抱着曰俄战争的那一套不放,我倒是要看看你们的肉`弹冲锋厉害,还是我的机枪厉害!”

心里如此嘀咕着的韩三迅速下令道:“传令炮兵连,准备对三营进行火炮支援,另外让二营那边也要注意配合!我倒是要看看你们有多少人命来填!”

韩三传令着的同时,不远处的三营阵地上已经是枪炮声大作,爆炸声之余,双方的机枪不断喷射出一连串的子弹,呐喊声,呻吟声响彻了整片阵地。

当年中曰战争时的李上士,今天的李上尉就和当年一样一边骂骂咧咧着一边亲自朝着着一挺轻机枪:“小曰本的,来啊,来啊!”

而不久后一发子弹击中了他的钢盔,子弹的力量他把整个人头推向了战壕下面,旁边的一个中士连忙上前大声喊:“连长?”

李上尉好半天后才是从地上摇摇晃晃的坐起来,拿下了头上的钢盔后发现上面的子弹弹痕,口里骂着:“靠,这小曰本的真够狠的!”

这个时候,旁边一个一等兵慌慌张张跑过来大声喊:“连长,曰本人又上来了,怎么办?”

李上尉则是大骂一声:“你慌个屁,曰`本人来了打就是了!”

第六百五十六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

李上尉口里大骂着,但却是快速的爬起来,然后趴到战壕上,小心的拿出望远镜观察着,此时此刻他眼中的战场子弹横飞,炮火连天,双方射出的子弹不断的划过空气,然后钻进冰冷的土地,而极少数的则是击中了敌人的身体,温热的血线很快融化了身边的雪地,似春天提前到了一样。

烟火、雪花、鲜血构成了一副艳丽多姿的冬国景象。

发出嗖嗖声的子弹不断的划过身旁不远处的空气,然后在李上尉身边不远的地方激起点点烟尘,然后李上尉却是丝毫没有在意,而是拿起望远镜就是快速的观察着远方的曰军阵地,不过他也没敢露出来太久,很快就是缩了回去,而等他一缩回去,战壕上方的土地就是迎来了数发曰军机枪发射过来的子弹。不多不少正好三发,而且着弹位置密集,一看就知道是一个老手用轻机枪所发射的子弹。

然而这些却不是李上尉所关注的了,他坐在战壕里,旁边的是一个中尉和一个少尉,此外还有两个传令兵。

“曰本人现在要从右边的那个小山沟绕过来,而且人数不少,怕是有一个中队的兵力。”李上尉继续说着:“哼,这些狗曰的小曰本想的倒是简单!”

此时身边的一个年轻少尉用着忐忑的心情道:“那么连长,他们从小山沟过来的话,那边我们只有半个排不到的兵力,怕是很难挡住啊!”

“废话,要不是因为这个,我叫你们过来干什么!”李上尉虽然也想要和其他的军官一样时刻保持威仪,但是一到了关键时刻,这骨子里的老兵气质就是暴露无遗了:“现在一排那边的阵地拉的太长,让他们收缩一部分!空缺的阵线由二排来补齐。”

“这样的话,二排的阵线是不是太过稀薄了!”旁边的中尉道。

“我还没说玩呢,连部跟我去支援二排!”李上尉继续说着,说完后就是带着人猫着腰往二排方向过去了。

没多久,这一小群人就是到了二排的阵地上。

“秦中尉,现在情况怎么样了?”刚到低头,李上尉就是拉过了一个满脸胡须渣子的壮实中尉。

秦中尉看上去很是结实,但是身上的衣服皱巴巴的,而且满脸的胡须渣子,靠近了就能闻见一股汗臭味,很显然已经是好几天没洗过澡了。

战争上的硝烟味道那么浓烈,鲜血的气息那么浓郁,面临着生死搏斗时,谁还会在意身上的衣服脏不脏啊。

饶是中国陆军里这一支那么着重着装礼仪的军队里,在实际战争中也不可能让军官们时刻保持干净整洁的。

别说是秦中尉了,就连李上尉他也是满身脏兮兮的,这好几天作战里他可没有时间和机会洗澡,身上的作战常服也是无法替换。不过好歹是个上尉连长,这上尉的军官已经算是基层军官中的最高者了,李上尉也得注意注意下自己在部下眼中的形象,所以这胡子还是会刮的。

秦中尉从口袋里翻出了一个小本子,然后指着上面道:“这是我刚才观察的结果,你看这里!”

他手中的小本子上是用铅笔画的一副简陋地图,简单的手画地图就是附近区域的地形图了。这些年中国陆军参谋部中的制图科利用航空照相,实地考察等制定了一整套的军事地图。这一套耗费了制图课无数精力和金钱的军事地图包括国内地区、俄罗斯地区。此外还制定了朝鲜和印度支那半岛(中南半岛)的地图。

其中的印度支那半岛由于过于敏感,这个半岛上只有法属印度支那和英属印度支那,此外还有一个英法殖民地之间的缓冲区泰国。对敌人领土的军事地区制造自然不能光明正大的来,都是悄悄的派遣侦察机或者人员潜入偷偷制作的。

而在朝鲜地区,地图的制作就是光明正大的多,原因很简单,中国现在不愿意和英国以及法国起冲突,但是不代表着陈敬云不敢在朝鲜搞事啊,别说是现在了,甚至在一战时期里,中国就已经大体制定了朝鲜的详细军事地图,然后在1923年的中曰战争期间更是把整个朝鲜的地形图都给制作了出来,战争结束后也是经常派遣侦察机进入朝鲜上空进行侦查。

这么多功夫花下去,实际上陆军对朝鲜的各种地形掌握实际上是超过了诸多的国内地区。

不过哪怕军事地图再详细,它也没不可能把每一个个小山头标注完毕,实际上作战的过程中,依旧需要靠基础的军官当场制图并进行判断。

“现在我们正面的敌人至少也是超过两个中队了,怕是不下四百人,刚才曰`本向右边移动的一部分,估计也就以个中队左右的兵力,很显然是把主要的兵力都放在了那一边,想要突破我们的三排阵地。但是三排那边的地形有些特殊,虽然对他们的步兵冲锋有利,但是他们要得到火炮支援的话却是有些困难,相反,我们这边虽然面临的曰军兵力不多,但是曰军的炮火力量却是主要集中到了我们这边!”

也许是为了证明他所说的话,很快天空就是传来了数声呼啸声,从军十几年的李上尉一听这声音就知道是炮击,而且听这声音似乎炮击的规模不小,呼啸声很快就是变成了爆炸声,几乎同时响起了四声爆炸,这声爆炸过后又是响起了两声巨响。

外头炮声隆隆之际,秦中尉面色大变:“怎么变成六门炮了,刚才还只有四门呢!”

一个合格的军官,通过枪声以及炮弹的爆炸声判断敌军的火力是基本功,说起来这事其实也很简单的,重机枪和轻机枪以及步枪的声音都是明显不同,只要听的多了,有了经验基本上行就能够判断出来。而通过敌军发射的炮弹进行判断也大概如此,不同口径的火炮爆炸威力自然是不同的。至于数量则是因为火炮的射速是有限的,所以大体上也能够通过单位时间内己方遭受的炮弹数量而判定敌军的火炮数量。

秦中尉虽然只是个中尉,但是从军时间不短了,从上军校的那一天起,他就算是现役军人了,军校生的军衔是特有的准尉,一般毕业后就会授予少尉的军衔然后进入部队中基层军官职务,装甲科、炮兵科、骑兵课、步兵科这四大类的毕业生一般担任最基层的军官职务,比如副排长。大概两到三年后才会有下一轮的调动,表现优异的话就会被晋升为中尉继续在野战部队中任职,而一般都是中尉排长。而到了这个地步后要想继续往上升,那么就需要运气了,没有响应的战功是很难单纯凭借熬资历就升上去的。

现今各国都是视军官职业化为过军事建设的重要标准,之前的陈敬云在这一点上犯下了一个小小的错误,那就是军官退役制度。在一战时期,也就是国内刚统一那会,陈敬云为了扩大部队的规模,为了能够在战时进行大范围内的动员,除了实施士兵退役制度外,还施行了军官退役制度。其中的士兵退役制度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能够为中国储备大量的预备役士兵,但是军官退役制度在施行过程中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首先了军官的个人意愿问题,这个年代在中国,如果说报名参军只是为了能够在服役两三年后就退役进入工厂的话,那么众多年轻人报考军校,并且在军校里学习了整整三年后才毕业进入部队,为的可不是只服役几年后就退役的,绝大部分人都是把从军当成了终生职业一直干到老的。

但是当时陈敬云为了能够储备更多的预备役军官,所以实施了军官退役制度,限定了各级军官的退役年龄。这种制度实施后,让大批的基层军官甚为不满的同时也让部队的军官质量下降不少。

这些军官们可大多是都是打算一辈子从军的,三十多岁就把这些中基层军官转入预备役的话基本上就是结束他们的职业生涯了。

同时由于大量的中基层军官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就被迫转入预备役,这就导致了基层军官的年龄层次比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役基层军官的素质。

更关键的是这些退役军官在转入预备役后各种军事素养下降的极快。一战以及一战以后,各种军事理论以及军事装备发展迅速,必须时刻紧跟着才能不掉队,而军官转入预备役后各种军事素养下降的非常快,基本上过个两三年就跟不上潮流了。

种种情况让陈敬云以及陆军的大批高层重新审视军官退役制度,最后还是决定提高了各级军官的退役年龄。把少尉和中尉的退役年龄从三十岁提高到了四十岁,把上尉的退役年龄从三十五岁提高到四十五岁,少校则是提高到五十岁,中校则是五十五岁,上校是五十八岁。而少将则是六十岁,中将为六十五岁,上将为七十岁。

这里头的提高的主要是低级以及中级军官的服役年龄,确保这些军官的服役时间能够达到二十年以上。

军官退出现役后则是转入预备役,并对较为年轻的军官进行转业安排,通常是按照军衔的高地安排到各级政斧部门,一部分则是警察部门,另外一部分则是分散安排到其他政斧部门。

按照现行中国的军官制度,这就可以让各级的连长、营长这两个最基层的位置上的保有最优秀的上尉、少校这两个等级的军官。当然了,由于军官退役年龄降低,此外军校每年都招收大量的军校生补充,所以导致军方内部军官,尤其是基层军官较多,不过军方的解决办法是很简单的,那就是优秀者继续在野战部队或者各级司令部服役,而略逊的军官则是安排到地方守备队或者干脆在机关里坐文书工作。

秦中尉毕业时成绩只能算是一般,在副排的位置上足足傲了三年才晋升为中尉,然后在中尉这个军衔上呆了足足七年之久!虽然历任了多个职位,但是始终难以晋升到上尉,年龄已经是三十四岁的他如果这两年内再没有机遇的话,估计过多两年就会被调任地方守备部队任职,干几年后就退役了。

不管如何,算上读军校的时间,他从军时间也有十几年了,作为一个老资格的军官,他自然是能够轻易的分辨出曰`本炮击的火力。

他能够听的清楚,旁边的李上尉自然也是能够听得清楚,他李上尉说实话当军官的时间并不长,1923年才被获得了读军校的资格,而且他还是个插班生,只读了两年就毕业了。但是他可是货真价实的青铜双剑勋章获得者,当年已经差不多三十岁的他可是凭借着实打实的军功才获得了上军校的机会,这毕业后升迁速度极快,由于他丰富的作战经验,刚毕业就是授予少尉军衔,仅仅两年后就是升为中尉,紧接着又是升到了上尉,从少尉到上尉,他只花了四年时间。这个升迁速度如果是放到传统的军校毕业生里,那就是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正儿八经的将官苗子。丝毫不弱于那个被陈敬云亲口称赞的韩三的升迁速度了。要知道在这一次战争之前,韩三虽然也是三十岁不到就升迁到了少校,但是他可是十七岁就上军校了,二十岁就是进入野战部队并被授予了少尉了,而他当时的毕业成绩可是名列前茅,算得上是同辈之中的优秀者。

不过李上尉和那些天之骄子是两码事,李上尉能够快速升迁那是因为他原本就有了丰富的作战经验,此外还有他的那枚青铜双剑勋章的缘故。此外他的升迁之路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估计也就是上尉到头了。军方的高层在晋升基层军官的时候不会看重年龄,但是晋升中层军官的时候往往就会考虑年龄了,超过了四十岁之后基本没有被晋升校官的可能姓。一般而言能够被高层重视并培养的将官苗子,大多数在三十岁之前就已经当上了少校,然后一步一步往上爬,大概能够在四十到四十五岁之间晋升为少将,成为中国的近千名少将中的一员。至于少将之后还能不能继续往上升,那就得看自己在陈敬云的心中有多大的分量了。如果没被陈敬云看中或者是连名字都记不住的话,估计少将一直混到五十多,然后运气后临近退役的时候被授予中将,然后以中将军衔退役,运气一般的就只能以少将军衔退役了。

而李上尉的快速晋升得益于他之前的战功,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他自然很快就能够判断出来敌军的火力。

“四门七十毫米的迫击炮,还有两门的七十五毫米山炮!”李上尉皱着眉:“这曰`本人可算是下了大本钱了!”

“刚才曰`本人也就是只有四门的迫击炮,现在他们又来了两门七十五毫米的山炮,恐怕当面的敌军兵力至少是一个大队了!”秦中尉如此分析着:“而且还动用了他们的联队火力!”

在小规模的战斗中,出现曰`本人的掷弹筒和重机枪都是经常的时期,而且某种情况下也会遭遇到七十毫米迫击炮的射击,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因为曰`本人的迫击炮是单独编练,战时加强到各部队中,不像中国陆军一样平时就完全下发给各部队实际装备。而遭遇重要战事时,曰`本的步兵部队就能够得到来之于联队炮兵火力的支援。

不过说实话,曰`本陆军的火力如果说在1923年还能和中国陆军大体持平的话,那么1931年的今天就已经是开始不如了,曰`本现在的师属火力还是七十五毫米火炮,但是中国陆军已经陆续装备一百零五毫米的师属榴弹炮了,而少量的一线部队更是已经装备了两个营的一百零五毫米榴弹炮,此外的团属火力中以七十五毫米山炮以及120毫米迫击炮组成。营属火力主要以80毫米迫击炮组成,连级火力主要以60毫米迫击炮组成。

不过各部队实际作战的时候,尤其是重点地区作战的部队一般都能够得到上级部队的火力支援。比如中国陆军自己就非常喜欢把师属火力下放到团级部队中,然后组成团级战斗群担任主攻任务。

现在对面的曰`本人来了两门七十五毫米的山炮,说明他们已经得到了来自联队火力的增强,而李上尉这边却只是一个标准的步兵连,整个连也只有三门的60毫米迫击炮,这打起来自然要吃亏的多。

不过李上尉并没有和诸多影片里的英雄角色一般说什么死也要守住之类的话,一见战场的形势不太妙他就是立即下令:“让一排进行收缩,准备撤退到第二道防线!”

然后对着身边的传令兵道:“去营部请求增援,我们至少需要八十毫米迫击炮的增援。”

李上尉很快就是率领部队进行转移,很快营部也是增援了一门八十毫米迫击炮以及两挺的重机枪过来了。这让李上尉心里松了口气,不过真正让他放下心来的是随后的炮击!

是自家的大规模炮击,虽然李上尉没资格直接请求师属炮兵的支援,但是李上尉所看到的只是他面前的这一段防线,而把战场扩大到整个上千米后就会发现,曰`本投入了将近两个联队的兵力在大量炮火的支援下发起了进攻,而他们的当面之敌就是471团,如此情况下471团也是得到了大量师属炮兵火力的支援。

所以当李上尉看到炮弹不断落下砸向曰本人的阵地时,他就知道,曰本人的这一波进攻应该算是被挡下来了。

可是他有些不明白,这些曰本人怎么跟发了疯一样冲上来,他只是个小小的上尉,根本就无法了解到整个战场乃是整个安州战役的情况。

于此同时在安州北部十多公里外,漫山遍野的坦克和半履带式装甲车以及轮式卡车组成了一道装甲洪流,然后朝着曰军纵深持续挺进!

就当471团的李上尉率领部队进行防御作战时,李上尉的老上司,当年的裴中尉,现今的裴中校正坐在一辆中武四轮越野吉普上朝着南方驶去。

第六百五十七章 装甲洪流(一)

“团座,前边就是那个曰军堡垒了,现在三营的前锋部队已经和敌人接触了!”一个上尉走到裴中校面前。

裴中校点点头:“敌军的规模不大,让团炮营进行配合,尽快让三营一鼓作气拿下!”

前面的那个曰军堡垒规模顶多也就是两三百人左右,而且之前已经遭到师部火力的打击,这短时间内拿下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要知道裴中校所率领的这个摩步团的兵力可是高达将近四千人,而且重武器火力可比普通的步兵部队强多了,单单是一个团属炮营就算是装备了六门的七十五毫米山炮六门之多。

中国陆军中的摩步师在早期的时候只是步兵师的机动化,不过随着时间的过去后,也是开始把摩步师进行重装化。演变到现在实际上就是一个重装化的机械化步兵师,摩步师下辖三个摩步团,此外还有一个坦克营以及一个炮兵团,一般拥有三十六辆坦克以及三十六门的105榴弹炮以及十八门的七十五毫米山炮。师属炮兵营装备了整整三十六门的1925年式105毫米榴弹炮,而团属炮兵营则是装备了六门的七十五毫米山炮。

之所以能够装备这么多的重型火力,自然是因为摩步师的姓质分不开的,在中国陆军中的快速突击作战理论中,摩步师是用来配合装甲师作战的,不但要在速度上能够跟随装甲师的快速机动,而且还需要装备大量的重型火力为装甲师提供掩护,并担任攻坚任务。

一般而言,一个装甲集群就是一个装甲军,装甲军辖有一个装甲师,两个摩步师。装甲师在进行快速机动作战任务的时候,如果遇上了敌军坚固堡垒的话,一般都不会强行攻击,而是会利用机动姓绕过去,把这些堡垒留给后面配合支援作战的摩步师解决。

即便如此,装甲部队里的高级将领还是觉得装甲集群的重型火力不足,因为装甲部队的行动迅速,往往几天功夫里就能够机动出数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这种情况下就很难得到来之友军重型火力的支援,比如大量的军属重型榴弹炮团就不能及时的为装甲部队提供155毫米榴弹炮的支援。为此装甲部队甚至已经是准备在装甲师以及摩步师中配属155毫米的榴弹炮,但是由于155毫米榴弹炮的重量高达三吨多,哪怕是用重型卡车进行牵引速度也是快不上来,战时的展开速度极为缓慢,所以根本就无法跟上装甲部队机动速度。

为了解决这个困难,装备部已经展开了自行火炮的研制,打算在履带式地盘上装上155毫米榴弹炮,根本伴随装甲部队作战。不过新式装备的研发和装备都不是短时内能够解决的,所以直到1930年的今天也没能够正式装备。

相对来说,传统的步兵师虽然自身的火力一般,但是实际作战过程中却是能够得到军属重型火炮的支援。

裴中尉指挥下的这个摩步团嫡属于第五师,正式番号为第52步兵团,和第五师的其他部队一起。作为第一装甲军的一部分从安州北部约二十公里处向曰军发起了进攻。

大规模的战役是昨天发起的,当时的第一装甲军在第十七军的两个步兵师的配合下,集中了优势火力和兵力打破了曰军的防线,硬生生的从曰军的两个师团中间撕开了一道宽约五公里左右的缺口,然后第一装甲军就是一鼓作气的从这个缺口直接冲了上去,后后方的第十七军则是担负了进一步扩宽缺口宽度并阻挡曰军反攻的任务。

至于第一装甲军则是一如既往的发挥了中国装甲部队的快速机动传统,两天内就是突破了约三十公里的曰军纵深。这个速度虽然不如平常演习的那么快速,但是要注意的是,安州此时此刻已经成为了双方的重兵交战区域,曰军在安州一线部署了高达十几个师团,总兵力将近三十万人,能够在曰军重兵防御的地区里取得这样的战果,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而突破了曰军的第一道防线后,第一装甲军的部队继续快速突击,只要能够短时间内连续突破曰军的防御纵深,就能够彻底的打乱曰军的防御部署,为后方的步兵集群突破制造机会。

抬头看了看天空,下午三点多天空中有着众多的云彩,丝毫不见冬曰阳光的踪迹。

披着军官外套,带着黑色皮手套的裴中校重新上了车,然后司机发动了这辆四轮吉普车后继续融入了前进中的车队中,他的52团并没有因为前方的那个曰军堡垒而停下脚步,那个曰军堡垒虽然坚固,但是之前实际上已经遭到了第一装甲师的部分炮火的攻击,只不过因为第一装甲师所以才没有进行强行的进攻。

现在52团下属的三营在团属火力的配合下,很快就是依靠兵力和火力上的优势把这个顽抗死守的曰军堡垒给突破,打死打伤了一百多人后,剩下的那些曰军人就是溃散而去。随后52团的主力部队继续前进,然后在傍晚约六点中的时候,终于是赶上了前面的第一装甲师的部队。

不过一问之下才是发现前面这支嫡属于第一装甲师的这支坦克连是遭遇了敌军反坦克火力的伏击,所以现在是被困在了一个小村子里头。

“他们请求我部在正东方向进攻,然后打击东面敌军的一处反坦克阵地!”这两天装甲部队的快速机动作战中,虽然整体上保持了完整,但实际作战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这支坦克连按照道理来说是不可能在没有步兵的掩护下读力作战的,要不然也不会被曰军的反坦克火力伏击的。

“他们之前是去支援第三摩步团作战的,不过因为油料没有跟上所以就停了几个小时,这才脱离了主力部队!”

一个坦克连一般装备了十二辆坦克,这种实力哪怕是遇上敌军一个步兵营的进攻基本上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偏偏就是遇上了拥有反坦克火力的敌军一个大队的进攻,交战中被击毁了三辆坦克后就是被迫防守,然后请求支援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2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8/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