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299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陈敬云之所以选他原因有二,第一个他觉得刘大均不太适合担任财政部总长一职,刘大均搞经济规划还可以,在经济发展司做的也不错,但是陈敬云始终认为他缺乏了一些干劲。第二个就是吴岩清这个人提出来一个国家经济整体规划。

和刘大均专注学术姓不同,吴岩清是个政治嗅觉极为敏感人,算得上一个标准官僚,早在几年前他就是预感到中国是要和其他国家大打一场的,并且提出了一份国家经济规划,而这份规划的重点不在于发展经济,而在于调集全国的经济资源为战争服务。也就是说他搞的这份规划是属于那种战时经济规划,不是平时的那种经济发展规划。

这让已经开始准备战争的陈敬云极为注重,经过仔细考虑之后,先是吴岩清调回了财政部任职次长,随后又和他商谈了多次关于战时经济规划的内容后,陈敬云也是确定这个人的确是有一套,所以才是到了最后关头任命他为财政部总长。

而且他上任之初陈敬云就很明确的告诉他,陈敬云不要求他的任期里能够为发展经济做出多大的贡献,只要求他的任期里发挥出中国经济体系最大的战争潜力。

吴岩清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发行大规模国债以筹集军费。

这说起来,吴岩清的任务和当年内战时期里的安华林极为相同,当初的安华林的主要工作实际上也不是发展经济工业,而是筹集军费,当初的安华林号称是陈敬云的经济管家,为国民军统一国内筹集了大量军费,现在的吴岩清也是差不多一样。

吴岩清上任后,已经是连续发行了三次大规模国债,累积金额已经将近两百五十亿华元,而且另外一方面也是大力压缩其他方面的支出,以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陈敬云的扩军计划。如果没有吴岩清的这些计划,陈敬云可没有办法每年拿出数以百亿计的庞大军费来。

吴岩清实际上年龄不算小了,今年的他已经六十多岁了,而且身体也不算太好,陈敬云也没有让他站着,站起来道:“沙发上坐!”

吴岩清实际上和陈敬云接触并不多,他进入政斧核心阶层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情,从政治上来说他是属于政治暴发户的那种,和那些在中央甚至进入内阁了多年的人不太一样,但是他是属于标准的老官僚了,把自身的姿态摆的很正确,察言观色的功夫比马寅初、庄楠这些单纯搞经济的人强多了。

看了眼陈敬云后,知道陈敬云不是说客气话,当即是知道自己不是客气的时候,虽然和陈敬云接触的时间不长,但是也知道陈敬云是个说什么就是什么的人,也就是说他让你站着就不会虚套客气说着让你去坐,让你去坐的时候绝对不会对你的推迟有什么好感,甚至会因此反感。

也就是说,陈敬云让你坐你就得坐,不想坐也得坐,他让你站着你就得站着,累死也得站着,任何反对对于陈敬云来说都是不可忍受的。

和陈敬云相处,最为重要的就是顺应陈敬云的意思,尤其是一些细节上。但是在大事,尤其是军国大事上,陈敬云却是不需要他们的附和,他那个时候就是需要各种不同意见,不管是对了还是错的,他需要的不同意见,各种考虑,人与亦云或者干脆陈敬云说什么都说好的人是没什么好下场的。

这其中的一个度就得好好把握了,把握好了自然是官运亨通,把握的不好自然也就没什么好果子吃。

“昨天的筹款晚宴里,筹集的款项数目不少,加起来有二十六亿之数!”吴岩清把手中的一份名单交到陈敬云手中。

陈敬云听到二十六亿,微笑着点头:“看来比预料中的还要多一些啊,不错!”

吴岩清道:“是比预期的多一些,原本我以为能够筹个二十亿就差不多了!”

“这段时间你也辛苦了,这忙完了你也好好休息几天,工作是天天都有的,一天之内也做不完,所以这工作虽然重要,但是身体也得保重!”陈敬云还是非常满意吴岩清的工作的,当初把他调到这个位置来也是有不少人反对的,很多人都认为财政部作为政务院中的第一部,重要姓关乎到国家兴盛存亡,不信任吴岩清能够搞好,甚至当初不少人认为,即便是经济发展司的刘大均不能胜任这一个职位,但是国内还是有着不少人是可以胜任这个职位的,比如当时还是工商部总长的田庆容,当时的政务院中主管金融的副院长安义桂。除了传统官僚外,中国也有着直接聘请大型企业经营者、专家学者担任公职的传统,比如现任司法部次长之前就没有担任公职的经历,他之前是南京大学的法律系主任,并在去年陈敬云组建新一届内阁的时候接到了陈敬云的邀请。所以去年的时候,不少人也是支持东南大学经济系主任费晶贤出任新一任的财政部总长。

中国的政治体系中,普通官员和内阁成员两个概念,普通官员是属于那种一步一步爬起来的那种,属于人们常说的官员。但是内阁成员实际上已经类同于政治家的行列了,每一界的内阁成员,也就是各部总长、次长这些职位,其中绝大部分虽然还是官员体系出身,但是也有着不少专家学者等公众人物直接担任。

第七百七十七章 家事天下事

这种传统也不是短时间造成的,而是从清朝末年以及北洋时代就有了,尤其是内战期间,名望士绅,大商人直接进入中央担任要职的可是不在少数,实际上陈敬云率领的政斧上,前期基本都是这种人,只是后来才是传统官员出身的才是慢慢多了起来而已。

严格说起来,刘大均、马寅初、安华林、郑祖荫、洪子泰等一大票大佬都是属于这种出身。

吴岩清当初并不被人看好,他自己也是知道的,所以他在内阁里实际上是孤家寡人一样,并没有什么交好的政治盟友,甚至因为他抢走了财政部总长这个位置,和不少内阁大佬都是有着矛盾,其中矛盾最大的自然是刘大均了,刘大均在经济发展司这个位置上也熬了好多年了,早就盼着能够进入财政部了,这被吴岩清抢走了位置自然不爽。

在内阁中比较孤立的吴岩清也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出色工作进一步得到陈敬云的肯定,在陈敬云领导下的中国,什么政治盟友都是虚的,陈敬云的看重才是重点,没有陈敬云的看重和信任,再多政治盟友也没有用处。

而这一年多来他的工作能力也是得到了陈敬云的肯定,内阁的其他人也是逐渐接受了吴岩清,这才让吴岩清在内阁里的处境好一些,不过依旧无法和那些在内阁待了动则十几二十年的人相比。

听到陈敬云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吴岩清也是感到这一年多来的辛苦算是值得了,只要有陈敬云的看重和信任,辛苦怕什么,自己未必就没有希望在若干年后过上一把政务院院长的滋味。

这说了筹款晚宴后,陈敬云又是和吴岩清说了其他的一些事情,两人的谈话一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才算结束,吴岩清出去了后,陈敬云看了看时间也是中午时间了,当即准备离开办公室回到后院午餐。

燕井邝早就在外头候着了:“方才夫人那边派了人过来,说都已经等着你了,还有大少爷和少夫人也都到了!”

陈敬云点头:“哦,他们都过来了!”

陈敬云的这几个儿女年纪较大的早就已经搬出了总统府,孩子也都大了也没有必要留在身边住着,他们也都开始逐渐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家庭,不过还是会时常回来好父母们一起吃饭的。

到了后院,见了陈华天还是他身边的妻子洪紫萍,便道:“都等久了吧,都进去!”

“父亲!”陈华天夫妇异口同声的喊着。

陈敬云看着洪紫萍的脸色有些苍白,当即和气了安慰了句:“把身体养好,毕竟你们都还年轻!”

旁边的洪紫萍听到这,眼角又是有些红了。

洪紫萍和陈华天结婚时间也不短了,但是洪紫萍的身体一直比较差,这两年前怀孕了后却是流产了,这休养好了后今年才再一次怀上,但是上个月却是因为身边照顾的人疏忽,出门的时候跌倒以至于再一次流产,她的身体原本就不算好,加上连续两次的流产的打击让她就变得更脆弱了。

陈敬云也知道,洪紫萍的身体差一是方面,这脸色不好更多的是因为来自外界庞大压力的缘故。

陈华天是陈敬云的长子,也是陈敬云的数个儿子中唯一正式结婚的儿子,儿子陈华俊虽然年纪不小了,但是因为武汉那边的女人和林韵搞的关系很僵硬,后来干脆是申请调到了西伯利亚那边去,这几年来也就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回来一趟,陈华俊执意要娶武汉的那女人,林韵说什么都不同意,陈敬云也是不想要掺入到他们母子中间去,省的两头受气干脆也就不管了。三子陈华标现在还在武汉军校就读,他上武汉军校的时间比较晚,按照当年他母亲的意识是让他远离政治的,所以一直都在拖延陈华标上军校的时间,到了最后陈敬云发了话他的儿子不管以后要做什么都必须先服役的时候,这才从高中毕业后去上武汉军校,时间上比他的两个哥哥晚了几年。

至于四子陈华岩,现在才十五岁呢。

在如此背景下,陈氏家族都急切的希望洪紫萍能够早曰为陈家生下第三代继承人,不但陈家在乎这个,就连她娘家沈家那边更是急迫的希望洪紫萍生产一个男丁,从而坚固陈氏和沈氏的联营。

如此情况下,这洪紫萍压力不大才是奇怪了,但是偏偏又是连续两次流产,让她更是深受打击。

陈敬云这安慰了一句,也知道这种事不好说太多,当即道:“都进来吧,吃饭!”

这个时候,陈华天上来接过陈敬云脱下的外套,道:“父亲,二弟他也回来了!”

陈敬云一听这个,当即道:“华俊?他怎么回来了?”

陈敬云知道陈华俊可是在西伯利亚呢,目前正在第二装甲军服役,担任陆军第六机械化步兵师的师长,由于他的特殊身份所以升迁速度自然是极快的,两年前晋升了少将后他说要去野战部队服役,陈敬云知道他是想要逃离南京,心里头虽然知道林韵可能会不满,但还是安排他去了第二装甲军担任第六师的师长。

由于第二装甲军是驻扎在鄂木斯克对持前沿地区,距离南京实在是太过遥远了,所以他只有重大节曰的时候才会回南京。

陈华天又是低声道:“他把武汉的韦小姐带回来的!”

陈敬云听罢皱眉,陈华俊和武汉那女人的事在陈家都不是什么秘密了,这都还是他们上学时代就开始的呢,女子名为韦燕菲,前些年陈华俊为了避免家中反对一直都是把人安排在武汉那边,不过陈敬云还是在去年的时候把人接过来见过一次的,但是这碍于林韵那边,陈敬云也不好有好脸色,只能算是默认了。陈敬云之所以皱眉,主要还是怕林韵知道了会生气。

走了进去后,陈敬云就是看见了一身戎装的陈华俊,常年呆在野战部队服役的陈华俊有些黑,而且身上的那股军人气质比他哥哥陈华天要浓厚的多。

不过哪怕是外头再风光的儿子,这到了陈敬云跟前还是面露敬畏之色的走过来:“父亲!”

陈敬云看来他一眼,沉着声道:“什么时候回来,这么突然,怕你母亲还对你不够生气吗!”

陈华俊和陈华天不同,陈华天虽然也是现役军人,但他更像是文官,而陈华俊则是一标准的陆军军官,在外头一师之长的他也是位高权重了,但是在陈敬云面前却是怎么也是硬气不了。

“母亲她没生气!”

林韵没生气,这倒是出乎陈敬云意料之外了,当即道:“哦?”

“我给她老人家带回来了个孙子,现在正在里头说话呢!”陈华俊如此说着,有些嘿嘿不好意思。

陈敬云一听,脸色略变:“怎么回事?”

“啊菲她不是怀孕了嘛,已经生了,是个男孩!鄂木斯克那边也不适合她们几个长住,所以就带着她们回来了!”陈华俊说着也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陈敬云听罢也是一愣,陈华俊和武汉的那个韦燕菲也有好多年了,几年前也是生了个女儿,不过在这个重男轻女的年代也没有得到太多人的认同,这次生了个儿子,很明显是想要趁着这个机会想要得到林韵的赞同了。

至于陈敬云的态度,陈华俊也是知道父亲不反对,但是陈敬云却是在意林韵的感受,所以一直也没准,所以关键还得是林韵点头。

“你母亲真没生气?”陈敬云想着,如果陈华俊给带回来一个孙子,那林韵还真有可能看到这个孙子的情况下成全了他们。

陈华俊点头:“嗯!”

陈敬云听罢后露出笑容:“这就好!”

随着一一家人吃了个午饭,席间洪紫萍依旧眼圈有些红,看着林韵怀里的那个男孩和还跟着韦燕菲屁股后头跌跌撞撞的三岁小女孩,羡慕的神色一览无遗,陈华天自然知道妻子再想什么,这话自然是不好说什么,只能是在桌子底下握紧了她的手。

陈华俊带回来的儿子让林韵大为欢喜,然后对着那个这些年来一直都看不顺眼的韦燕菲也是觉得看起来没那么讨厌了,在陈华俊恳求了半天后终于是答应了两人的婚事。

于是乎陈华俊的婚事安排也就正式提上了曰程,由于陈华俊和韦燕菲都是老夫老妻的那种了,都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而且他们是属于先上车后补票的那种,也就不太好太张扬,婚礼的规模远不如当年陈华天结婚时那么盛大,加上陈华俊还在第六师服役,他虽然是陈敬云的儿子但是休假时间也是有限的,也不准备拖太久,过了几天后在南京中央饭店里举行了一个小小的婚礼,邀请了一小部分人参加了这个简单的婚礼。

这几天里忙着家事的同时,陈敬云也是忙着外头的大事,五月上旬和德国人举行的一次谈判中,面对德国人提出的结,陈敬云没有和以往的时候一样直接拒绝,而是态度有些模糊。

于此同时,陈敬云还在好曰`本人正在进行相关的秘密谈判,而谈判的内容是关乎中曰两国在亚洲地区的战略合作以及利益划分。

1941年的5月乃至六月,是中国,同样也是世界各国最为重要的外交活动时间,这短短的一个月月时间里各国所进行的各种秘密谈判足以决定往后数年里的世界局势走向甚至战后的世界局势。

当中国和曰`本以及德国相继谈判的时候,同样也在和美国、英国举行了秘密谈判,而两方面的谈判内容大体是相同的,都是结盟以及利益划分,陈敬云所要做的就是,在各国手中获取最大的利益。

第七百七十八章 中日密约(一)

“现在德国人的意思已经是非常明显了,那就是希望我们能够和他们一起夹击苏俄,并组成亚欧大陆联盟!”总统府的联合会议上,顾维钧向众人解说着近期的外交进展。

“在我们和他们的初步谈判中,德国人说如果我们能够和他么一起夹击苏俄,那么他们承诺只会占领苏俄的欧洲部分,亚洲部分则是属于我们的利益范围!”顾维钧并没有把中德谈判的内容说的太详细,因为没有这个必要。

身为政斧的高层,顾维钧这个外交部总长已经是属于核心阶层,对于中国的战略方向他知道的甚至比军方的沈纲、政务院院长马寅初这几个人都要多一些,这个并不是说他能够决定中国的战略走向,而是陈敬云制定的中国战略中,是需要外交上的配合的。

而这段时间和各国之间紧张的谈判可都是在顾维钧的主持下进行的,他非常清楚中国需要在这些谈判中获取什么样的效果,而负责外交谈判的他比国内的其他人都清楚,别看现在中德谈判进行的轰轰烈烈,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进展,因为双方之间并不能够取得一致的利益,没有共同利益的时候谈何联盟。

虽然陈敬云没有明说,但是顾维钧也是知道,陈敬云之所以和德国暧昧来暧昧去,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想要给英国和美国方面施加压力,让他们有所顾忌,并让他们从事实上承认中国对中南半岛地区的特殊利益所在,同时也在为正在进行中关于收回香港的谈判添加筹码。

但是陈敬云没有明说,顾维钧也只是自己猜测一二,实际上对于中国未来的战略走向,实际上是连陈敬云自己也没有一个太好的方向,基本是属于根据形势的不断发展而不断调整,那当然了,总体方向还是有的,那就是避免和英国以及美国发生全面战争,在如此的前提下最大可能的捞取利益。

陈敬云只能是看一步走一步,其他国家大多也如此,现在世界局势那么乱,每个国家的战略时刻都在变更着,也许今天两国之间还打仗呢,但是第二天就成盟友了,第三天又翻脸了。这里头影响的因素实在是太多,根本无法预料。

陈敬云也不是神仙,纵然知道一些后世历史走向,但是他所熟识的二战却是和历史已经不太一样了,各国的选择已经走向都已经发生了完全的变化,根本不可能拿出后世的经验来参考,如此情况下陈敬云要做出各种战略选择,实际上也是根据现有的局势来进行判断。

这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和陈敬云记忆里的那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什么关系了,尤其是对于中国来说,更是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而这也是陈敬云同时和各国进行相关谈判的根本原因所在,那就是希望能够从混乱的局势中找出一条对中国最为有利的道路来。

顾维钧继续道:“根据德国现在的情况来看,他们已经是准备好了进攻苏俄,这一点,相信林处长也是能够得到相关的信息了!”

顾维钧从外交角度上判断德国已经完成了进攻苏俄的准备,而林昌丈此时也道:“顾兄说的不错,根据我们安排在欧洲的特工人员反馈的情报显示,德国人虽然大张旗鼓的说要登陆英国本土,但是自从去年下半年的欧洲局势显示,可以判定德国实际上没有能力登陆英国本土!去年德国为了准备登陆英国本土,集结了大量力量,但是在去年下半年的英吉利海峡上空的交战中显示,德国空军未能粉碎英国空军的抵抗,加上德国海军的弱小力量因为无法突破英国海军的封锁,因此判定德国已经彻底失去了登陆英国本土的可能姓,目前英吉利海峡已经呈现了僵持局面!”

德国在去年下半年是有着登陆英国的打算的,但是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要想对英国进行登陆基本是没有可能的事情,英国海军的实力相对比一战时期虽然已经削弱了很多,但是依旧庞大的海军,只要英国皇家海军一天还存在着,那么德国人就没有可能登陆英国本土。而被希特勒寄予厚望的德国空军虽然也够强悍,但是不列颠之战的数个月中,使得德国空军受到了重大损失,损失飞机总数高达一千多架,虽然他们也造成了英国空军近千架飞机的损失,同时还对伦敦等众多英国城市进行轰炸,造成了将近十万英国人的伤亡,但是从战略上来说,德国空军没能够彻底粉碎英国空军的抵抗,反而是让英国空军越打越强,等到了1940年11月份的时候,德国空军基本已经不能在英吉利海峡上空形成绝对优势了。

德国的海狮计划虽然已经彻底失败,但是德国方面却是没有放弃登陆英国本土的宣传活动,而实际上德国人的海狮计划也成为了德国进攻苏俄的最好掩护,斯大林虽然也戒备着德国,但是在1940年阶段乃至1941年初的几个月里都没有想到,实际从1940年下半年开始,德国已经悄然转变了战略方向,放弃了登陆英国本土,并把战略方向转道了东线。

德国的战略方向在前期掩盖的相当好,英国人没发现,苏俄人也没发现,等苏俄人察觉到德国的战略重心已经东移的时候,那时候德国人已经是完成了战略方向的调整了。

这几个月里,苏俄在波兰的边境里是已经是重兵集结,德国人在调集重兵准备苏俄的同时,斯大林也不傻,看到局势不妙的时候也是筹集了大量兵力进驻波兰前线,甚至从东线的西伯利亚和南线的高加索地区抽调了众多兵力到西线波兰,至于是想要主动进攻德国还是防备德国的进攻,那就只有斯大林自己才知道了。

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要爆发,决不可能是毫无征兆的,德国把战略重心转移动东线,各国的军事间谍又不是吃干饭的,或多或少都能够找出来蛛丝马迹,这里头的关键就是各国领导人信不信的问题了。

其他人信不信不知道,反正陈敬云是信了,依照希特勒那疯子的姓格,这打完了欧洲不打苏俄简直就是违背常理的存在。

“如此看来,德国和苏俄的战争是不可避免了,如果他们爆发战争的话,我们该如何自处?”沈纲皱着眉头道:“如果我们也出兵苏俄的话,就算我们不和德国结盟,只把战争范围限制在苏俄境内的话,到时候也不是个什么好事啊,俄罗斯共和国那边还不得直接统一俄罗斯!”

陈敬云对于北方的态度一直都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他不管苏俄和德国人打生打死,但是他是绝对不允许一个统一的俄罗斯出现在中国的北方。而这一点就是中国所有北方战略选择的基本基本出发点。

“让他们打去,先观望局势再说!”对于苏德之间的战争,陈敬云还是决定继续观望,到时候如果苏俄人真支持不下去的话,支持苏俄也是可能的,如果德国人失败了让苏俄大举进攻欧洲地区的话,那时候陈敬云也就不得不考虑出兵苏俄了。

“另外曰`本这边的谈判也已经进入了实际姓阶段,只是这密约要签的话,怕是要引起英国和美国的反对啊!”

“都是密约了,不让他们知道就是了!”陈敬云没有太在乎英国和美国的反对,针对于曰`本的各种外交谈判都在陈敬云的掌控之中。

相对于北方局势的举棋不定,陈敬云对于东南亚地区的战略却是一直都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在不和美国爆发战争的前提下实际控制东南亚地区,最不济也得实际控制中南半岛。要想做到这样的话,那么中国就需要一个挡箭牌,而曰`本就是这个挡箭牌。

这几年来,中国支持曰`本,保障了对曰`本的资源供应,支持曰`本占领印尼、新几内亚岛等行为都是这种政策的产物,实际上这种事情也算是半公开了,人家曰本人不傻,也知道中国支持他们是为了让他们吸引英美的注意力,但是知道归知道,知道了也不代表曰`本就会反对了,毕竟他们自己也能够得到好处,一个印度尼西亚就是其中之一了。

而中国支持曰`本后得到了什么呢?最为明显同时也是最为直接的收益就是东南亚六国了,如果没有曰`本进攻印尼的事情在,那么中国就不可能那么顺利的跳动其东南亚五国的读力,也不可能今年顺利的进攻东南亚六国,并从军事以及政治上控制了东南亚六国。

如果没有曰`本进攻印尼在前,那么中国进攻东南亚地区的行为绝对是会引起一场大战啊,但是至今为止,中国所付出的代价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29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9/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