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319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第二天,两支中国部队先后出城,然后直接奔向南方。而在他们出发前,多架十六联队的F5战斗机已经是升空向南方侦查而去了。

为了取得良好的侦查效果,这一队四架F5战斗机并没有飞的很高,速度也比较慢。这四架飞机按照曰常的侦查战术要求,以两机为一组,每一组飞机中由长机在中低空执行对地面的侦查,而僚机则是在中等高度上执行对空警戒。

不过这片空域里除了中国空军的飞机外,可是没有其他国家空军的飞机了,所以这一小队的飞行员们也有些轻松,飞行员之间时不时的通过无线电笑骂着。

往前侦查飞行了一个小时后,前方的长机开口道:“奇怪了,这些俄罗斯人跑哪里去了,这一夜时间也不能跑太远吧!”

后方的僚机道:“中尉,你看左前方,哪里好像有点情况!”

前方的长机飞行员把视线转到了左前方,随即就是发现了左前方地面上有一片的小黑点,看到这一片的小黑点他高兴的喊道:“找到了,就是他们,快给地面部队发电,告之敌军方位!”

但是很快后面的僚机就是又喊:“小心,他们有高射机枪!”

此时长机飞行员就是看到了地面上的那股俄军中的数挺机枪正在对着自己扫射而来,此时由于他的高度比较低,而且原本速度也没多快,所以俄军的高射机枪一扫射过来,机翼上就是被打中了好几发子弹。

连忙加大速度,然后一个左盘旋爬升,这才是摆脱了下方俄军高射机枪的扫射。

“好险,刚才一个没注意就差点着了道了!”飞行员松了口气,然后拉高了高度后,又是一个盘旋转弯,口中喃喃着:“靠,竟然还敢反抗,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家爷爷没带子弹出门呢!”

紧接着就是右盘旋后直接进入了俯冲状态,数秒后这架F5战斗机的机翼下就是抛出了四枚五十公斤的航空炸弹。航空炸弹被抛落后这架F5战斗机并没有拉起机身,而是继续以俯冲状态高速接近着地面上的这股俄军游击队,数秒后F5战斗机的四挺十二点七毫米的航空机枪就已经是开火,子弹如同暴风雨天气里的雨幕一样洒向了大地,撕裂着人体和马匹的身体。

在这架F5战斗机之后,另外的数架F5战斗机也已经是相继进入了攻击状态,短短的十几分钟后,这四架F5战斗机就已经是弹药打的差不多了,地面上留下了十几个俄军游击队的尸体。

不过这里的地形有些复杂,也不太利于空军的飞机进行轰炸。

找到了这股敌人并进行了第一波空袭后,这四架F5战斗机中的两架先是返航,于此同时他们也在向土库曼巴希方向汇报:“发现敌军位于土库曼巴希十六点钟方向,距离三百……”

发现敌军之后,位于土库曼巴希的第十六联队迅速起飞了二十余架B12轰炸机和F5战斗机组成的混合轰炸编队,准备对这一股俄军游击队实施大规模的空袭,于此同时,第二十一师的侦察营已经得到命令,车队迅速改变方向然后奔赴事发区域。而土库曼巴希守备部队派遣的那个步兵营也是得到了增援事发区域而到命令,配合二十一时的侦察营作战,以彻底的歼灭这股游击队。

一场小规模的战斗即将在中伊边境爆发,而类似的小规模战斗几乎天天都在发生,中国新占的广阔领土里,各种反武装一时半会也是清理不干净的,不过陈敬云相信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彻底掌控新占领区并不是一件太大的问题。

游击队等反抗势力并不让陈敬云担心太多,真正让陈敬云担心的是,英国人以及苏俄人对自己进军中东的举动表现出来的剧烈反对,当中国提出要修筑中伊铁路的时候,英国就是迫不及待的跳出来直接说反对了,甚至不顾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危局而加强了伊拉克以及印度西北部的力量。

中国大举进入伊朗,进入中东的举动并不是那么容易和平静的。

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国需要中东(一)

陈敬云要想扩大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力量以及影响力,那么就不可避免的会和英国以及苏俄发生冲突,毕竟在中东这一片,一直以来都是英国的传统势力范围,中国虽然在伊朗那边的影响力逐渐加大,伊朗也多次和中国展开商贸经济合作以及从中国购买大批量的武器装备。但是伊朗毕竟还是一个读力国家,并不是中国的附属国,而且中伊两国之间也没有签订什么军事同盟条约,伊朗并不是中国的盟国。

到1942年为止,和中国签订了正式条约,缔结军事同盟关系的国家大部分都是亚洲国家,分别是朝鲜共和国、越南共和国、安南王国、交趾共和国、柬埔寨共和国、老挝王国、泰国。除了这七个亚洲国家外,和中国还有军事同盟关系的就是位于北欧地区的芬兰了。

而且值得说明的是,中国和芬兰的关系要比中国和另外的亚洲国际的关系平等的多。

中国和七个亚洲国家中各自签订的条约也不尽相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和中国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同时各[***]事的指挥权归属两国联合指挥司令部,而这个司令部乃是中国将领为主导。

也就是说这些国家包括拥有数十万大军的泰国在内,他们都是没有读力军事指挥权的,他们的军队指挥权是在中国手里。

说的直白一些,就是中国控制了他们的军事指挥权、甚至在外交上也全面控制。至于内政嘛,在不损害中国利益的前提下,他们自己爱怎么折腾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此外在亚洲和中国有着准同盟关系是还有缅甸,只是现在收到英国方面的强烈反对,而且缅甸共和国目前正在和英国发生着小规模战争,中国为了避免进一步刺激英国所以是没有和缅甸签订任何正式的军事同盟条约,不过私下里买武器那英国人就管不着了。

同时,目前中国和曰`本的关系也非常密切,两国的商贸经济活动非常频繁,乃至彼此间最大的贸易国,不过同样的这两国也没有签订任何的军事同盟条约。

如此转了一圈后就会发现,在亚洲这有快上,中国实际上是没有盟友的。缅甸和曰`本只能算是友好国家一列,泰国、朝鲜之流表面上说是盟国,但实际上就是附属国。

真正和中国有着正常盟友关系的,实际上就只有位于北欧地区的芬兰,芬兰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以及共同对付苏俄的战略需求,使得中芬两国在三十年代后期以及1940年甚至一直到1941年上半年为止,中芬两国都处于一种高度合作的关系,甚至在1940年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

但是在1941年德国进攻苏俄后,芬兰为了收复1940年割让给苏俄的领土,再一次和苏俄爆发战争。不过他们却是数次声明他们和德国并非是军事同盟关系,而只限于共同作战的关系。

而苏德战争爆发后,当时由于俄罗斯共和国的擅自进攻苏俄,导致中国对苏政策出现了极大的变化,从之前的敌视对抗转变为扶持态度,这样一来芬兰和中国的关系也是出现了一个冰点。

不过芬兰人也是知道见好就收,进攻苏俄初期收复了1940年被迫割让的领土后,就主动停止进攻,并且多次拒绝了德军的联合作战要求。

加上1941年的下半年里苏俄的情况比历史更加糟糕,为了避免覆灭斯大林把整个中亚和西伯利亚以及远东都可以送给陈敬云,也就不比惊讶斯大林吐出1940年吞并的芬兰领土来换取芬兰的退出战争了。

当然了,这里头也有着中国的因素在,因为中国不想让芬兰彻底倒向德国,同时中国也不想让芬兰就这么倒下去,或者在战争之后没落下去,中国在北欧需要一个不强大但是有一定实力的盟友。

诸多因素的存在,就使得了芬兰在进攻苏俄数个月后,在1941年代10月份,也就是中国和苏俄签订密约不久后,和苏俄也签订了停战协议,芬兰收复1940年割让的领土,然后双方停战,于此同时芬兰承诺不让德军使用芬兰的领海、领空、领土用于进攻苏俄。

如果说芬兰目前是中国的军事盟友,如果说朝鲜和泰国是属于中国的附庸国的话,那么伊朗和中国的关系就更加特殊一些。

一方面,伊朗和中国的商贸以及军事合作密切,伊朗军队内大量装备了中国的制式武器,伊朗国内的市场里充满了中国共和产品,大量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和军事顾问活跃在伊朗。如果仅仅从这方面来看的话,那么中国和伊朗的关系是应该属于非常密切的同盟关系了。

但是另外一方面,伊朗又和中国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两国没有签订任何的军事同盟协议,甚至伊朗对中国数次请求的租界海军军事基地的要求也断然拒绝,当然他不会自己直接拒绝,而是通过英国来施加压力,迫使中国主动打消想法。

而且二战爆发后,伊朗成为了英美援助苏俄的最佳通道,伊朗利用这一点加紧了和苏俄以及英国的联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伊朗现在正在利用英国和苏俄的势力来抵抗来自中国的庞大压力以及渗透。

如此行为对于中国来说自然是不可接受的,在陈敬云看来伊朗目前的行为就是属于极为危险的走钢丝行行为,想要做墙头草,也得看看你有没有这个实力啊。

伊朗在二战中可以说是抱着谁都不得罪的打算,中国要修中伊铁路,他说好,苏俄人说要在边境上加派兵力,他说好,英国人说派遣军事教官,他也说好,至于这些事情能不能成,那就得中英苏三国自己去较量了。

苏俄和英国都不想让让中国把中伊铁路给修成了,但是中国是铁了心要把这条铁路给修成,这里头的矛盾就连伊朗这个地主都是无法解决的。

而这也就是弱国的悲哀啊!

伊朗这几十年来一直都想要保持读力自主,但是一直都算不上成功,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为了摆脱英国和苏俄的渗透,伊朗主动靠向了中国。然后到了现在他们发现,中国的胃口比他们更大,中国不但想要控制伊朗,还想过要以伊朗为前出基地控制波斯湾以及中东其他地区。

而这样一来,就让伊朗人又是靠向了英国人。

正是伊朗的这种变来变去的态度,才让中英苏三国在伊朗争斗了多年。

但是陈敬云亲自制定的中东战略岂是他们所能够阻挡的,别说伊朗无法阻挡,就连英国和苏俄也无法阻挡陈敬云执行中东战略的决心。

然而对于中国大举进入中东的举动,不大有来自外国的反对,同时在国内也有一部分反对的声音,其中最大的反对声音是海军了。

原本很多海军将领以为,当中国结束了俄罗斯战役后,占领了中亚和西伯利亚以及远东这么一大片的领土,那么北方的战略也就算是完了,接下来就是改把战略重心转向太平洋和印度洋了,也就是说该把战略重心转向到海军身上来了。

尽管还不知道国家军事委员会那些常务委员们现在怎么想的,但是很多海军将领已经是谋划着该怎么把曰`本海军送进海底,然后和美国海军来一场世纪之战,然而现在看来,虽然1942年度的军费预算中海军的军费有所增长,但是远远没有扩大到海军所期望的地步。

中国1942年度的军费预算中,预计军费总支出为六百亿元,折合美元约三百亿,和美国1942年的军费预算比起来远远不如,美国1942年的军费预算高达五百亿美元。美国世界第一大国是怎么来的,就是这么来的,它就是比别人钱多!

严格上说起来,受到通货膨胀以及战争的影响,中国1942年的战争预算支出是没有1941年那么多的,1941年末那几个月对俄罗斯的战役虽然一路顺利,但是花费的军费也是海量的,1941年中国三次增加了额外军费支出,最开始的军费预算只有两百亿元而已,德国进攻苏俄后增加了两百亿的扩军预算,1941年10月进攻苏俄后又是加拨了一百亿的特别战费,总数是五百亿华元。

不过话又说回来,战争时期年初的军费预算从来就没有得到过严格的遵守的,年初的时候虽然制定了六百亿华元的预算,但是最后用了多少就得看是否有战争爆发,世界局势是否出现其他变化了。

目前的这六百亿华元并不包括战争费用,只是采购新式装备、人员薪金以及采购囤积部分物资的费用。如果再一次和其他国家比如曰`本或者美国爆发战争,那么一开战的话估计就会拨付好几百亿的特别战费了。

六百亿华元的预算中,海军独占两百五十亿,比例高达百分之四十一。海军之所以会占据这么多的军费,主要还是由于去年的军费分配里,由于俄罗斯战争的缘故陆军挤占了大量的军费,1941年第三次拨付的一百个亿特别战费中,海军更是一毛钱都没拿到,这让海军高层非常不满。

第八百二十九章 中国需要中东(二)

而1942年后,俄罗斯战役结束,加上陆军中在1941年度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大规模扩军,俄罗斯战争期间也囤积了大量各种物资还没有来得及用完,所以陆军短时间来说花费并不大。至于空军,一如既往的花钱,空军这几年是越来越花钱,早十几年的时候空军军费比例只有几个百分点而已,而现在,空军的军费比例已经高达百分之二十,人数也是随着飞机规模的扩大而不断扩大,现在都八十多万了,不用多久估计就突破一百万人了,不过空军哪怕是规模扩大,但是花的钱也是三军之中最少的。

1942年,花钱最多的已经从陆军变成了海军,1942年海军之所以要这么多的军费预算,是因为这两年来海军大批新式舰艇陆续下水,那驱逐舰更是以百艘来计算,其他的巡洋舰和航空母舰都是用几十几十来计算了,如此庞大的舰队规模扩编所带来的就是沉重的军费压力。

海军和其他兵种不太一样,海军是不打仗也同样花钱的,战舰随便出海训练一次,花费的钱就是好几十万计算,随便来一次大规模的舰队演习,没有几百万打底都搞不起来。更别说海军还有大量的战舰还在船台上,这些在建的战舰也是需要海军持续支付建造费用的。

然而尽管1942年的军费分配中已经大幅度向海军倾斜,但是海军将领依旧感到不满,眼看着陆军开疆扩土,而海军那些花费了无法国民税金的战舰却是只能停泊在港口里无所事事。这就不得不让国内很多人对海军的不作为不满,甚至提出了中国既然不打算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开战,那么维持甚至继续扩充这么一支庞大的海军意义在那里?这么多钱如果投入到陆军和空军中,那么凭借中国的战争潜力,足以武装其超过两千万规模的庞大陆军以及空军,横扫亚欧不是梦。

这种言论下,促使海军急迫的需要表现出自己存在的必要姓,以向国民证明海军并不是只能看不能用的武装力量。

原本海军将领还以为陈敬云会在俄罗斯战役之后,在太平洋以及印度洋上发动战役,不管是和曰`本一起打英美还是和英美打曰`本,总之是要打不是。但是没有想到陈敬云还是先放下了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战事,反而是把重点投入到了中东地区。

中东地区那里除了沙子还能有什么?

陈敬云也试图过给几个人解释进军中东是因为石油,但是很多海军将领却是不以为然,开什么玩笑,身为全球第二大产油国,中国每年好几千万吨的石油产量根本就用不完,而且如果需求量足够大的话,中国还能够继续加大石油产量。中国又不是曰`本或者德国是贫油国家,可犯不着为了区区点石油就改变整个国家战略。

再说了,如果缺石油的话,南洋那里还有一大片的油田呢,抢过来又是好几千万吨的石油产量,犯得着去中东那鬼地方啃沙子吗?

对于这些人的想法,陈敬云懒得去解释了,这么多年他做事就没期望过别人会理解,因为他不需要别人的理解。

你不理解没有关系,你按照我说的去做就行了!

不管如何,中国都需要中东的石油!

对于目前执行的中东战略,陈敬云就是抱着如此态度,国内很多人不理解没有关系,但是陈敬云却是要知道,中国未来要真正崛起,要和美国或者整个欧洲对抗,除了自身的强悍军事工业以及军事力量外,还有一个东西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中东的石油。

只要把中东的石油死死的霸占住,未来一百年内中国就不用担心在和各国争霸中落败。

“自己好歹也要给后世人留下一份礼物吧!”陈敬云用着这个理由给自己解释着中东战略。

从目前的世界局势以及中国自身战略形势来说,在中东进行大规模动作实际上是没有必要并且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中东虽然有石油但是一时半会中国也用不上,也没那个需求,对中东石油的需求开始增长最早也应该是五十年代以后甚至是六十年代以后的事情了。而在二战期间,中东地区对中国自身的战略带不来什么好处。

相反,还可能会给中国带来极大的坏处,因为中国要占领中东,那么就会和英国和苏俄撕破脸皮,甚至可能因此而爆发战争。另外中国对中东地区的野心也是然伊朗心生警惕,人家伊朗人也不都是傻子,也是不甘心说成为中国附庸国的,尤其是中亚被中国战略,伊朗和中国直接陆上接壤后就让伊朗更加担心了。

尽管有着如此多的问题和困难,但是错过这一次世界大战,陈敬云以后那里还有机会掌控中东啊,难不成以后学美国人打着反恐的名义搞阿拉伯之春不成?那时候得多蛋疼啊,杀多点人满世界都指着你鼻子骂你不尊重人权,一个搞不好那些伊斯兰人就变成肉`弹了。还不如现在直接占了轻松了事,这年头战争里杀个几十万人都是轻松愉快的事情,连种族屠杀的指责都不用背上。

当然了,为了尽可能的避免刺激英国和苏俄,陈敬云的动作也是非常谨慎的,首先是之前一直要求的在伊朗建设军事基地的要求也暂时搁置了下来,同时在陈敬云的暗中指使下,缅甸那边也是主动缓和了英国的关系,并向英国人提出了和平谈判的要求。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中伊铁路的顺利动工保驾护航。

除了外交以及政治上的保驾护航外,中[***]方在中亚地区为了能够让中伊铁路顺利开建,在中伊边境地区进行了规模浩大的清剿活动,除了投入当地的数个守备团外,还投入了三个野战师以及数百架空军飞机,对藏身在中伊边境、中阿边境地区的各种名义游击队、部落武装等进行了全面的清剿。

伊朗方面虽然漠视了中[***]方的清剿活动,但迫于中国的强大外交压力,也是不得不派遣了一部分兵力进入东北部山区配合中[***]方的清剿活动。

相对于伊朗的不情愿,阿富汗方面的态度则是好很多,因为英国曾经多次的入侵阿富汗,所以阿富汗从情感上是不喜欢英国人,这些年也一直依靠中国的扶持来对抗英国的渗透。如今中国彻底掌控中亚后,阿富汗就变成了夹在中国、伊朗、英国印度之中的一个国家,面对这种情况阿富汗继续实施亲华政策。

面对着中阿边境存在的大量游击队以及部落武装等非法武装,阿富汗国王是主动派遣部队配合中[***]方进行清剿。

阿富汗军队虽然实力不咋地,但是对于山地战还是很有一套的,要不然也不会数次成功抵抗英国入侵了。阿富汗由于国穷民更穷,一整个国家的工业以及经济实力甚至都比不上中国的一个普通城市,让他们武装起现代化军队是不可能的,整个阿富汗的武装部队虽然也有差不多十万人,但是大多数都是属于可以被无视的那种,真正能够称得上近代军队的只有两个王室近卫师而已,装备中国的制式步枪、机枪,火炮也有一些七十五毫米的火炮,甚至卡车也有那么一点。

为了展示阿富汗王国的亲华立场,阿富汗国王可是这两个近卫师中的一个派到了北部边境配合中[***]方清剿游击队等非法武装。

从大范围来讲,1942年初,中伊阿三国联合进行了大规模的反恐清剿活动,整个行动持续大约三个月,累计击毙恐怖份子八千余人,俘虏恐怖分子一千余人,可谓是成果卓越。

此次行动也算得上中国在新占领区的清剿活动中代价较小同时收获较大的一次行动的,一路奠定了中亚铁路沿线地区的安全问题,同时由于对中伊以及中阿边境中存在的游击队实施的歼灭姓打击,使得中伊铁路的修筑将不会受到这些非法武装的阻挠。

而中亚南部地区的成功清剿,让程子贤也是摆脱了去年给诸位陆军大佬们留下的作战不力的影响。

陈敬云就是看过土库曼巴希守备司令部发回来的战报后亲口对沈纲道:“程子贤这个人,能力还是有的,不过以前都用错地方了!”

在陈敬云看来程子贤在野战部队里打大规模野战不咋地,但是对反恐之类的非常规战斗还是很有一套的。而现在中国新占领区地方那么大,各种游击队啊什么的多如牛毛,这种情况下正是需要程子贤这种人才的是。

程子贤并不知道,他原本是希望能够在中亚清剿游击队中重新获得上司的信任,然后借此调回到野战部队里头。但他虽然成功的引起了上头的注意,甚至是陈敬云的注意,但是陈敬云并没有认为认为程子贤已经具备了回归野战部队的能力,相反,陈敬云看重的是程子贤对非常规战斗的能力。

这年头,中国陆军里名将一大票,杰出的常规作战将领多的是,不稀罕。但是对非传统作战有着深入研究的将领可就不多了,程子贤表现出来对非传统作战的杰出指挥能力,也是让陈敬云真正重视了起来,他是想着是不是该把程子贤调到西伯利亚那边去,那边的游击队也不少,程子贤去了正好。

第八百三十章 波斯湾军事基地(一)

伊朗德黑兰郊外的伊朗空军基地内,一大群人正在机场里等候着,其中有着满脸胡子的伊朗军政要员,同时也有中国驻伊朗的外交人员,中伊两国的人员齐聚在这个机场里头,自然不是为了观赏这个空军基地里的那些老式飞机,他们是在等人,等从中国来的人。

半个小时候,空军基地的塔楼里,伊朗空军的工作人员已经是接到了来自东北方向天空的信号,随即伊朗空军的一个上校就是快速走到几个高官面前:“他们快到了!”

十多分钟后,机场上空传来了阵阵巨大的轰鸣声,很快天空中就是出现了数个小黑点,最先降落的是两架F5战斗机,紧接着,一架体型庞大,机翼上有着四发巨大的螺旋桨发动机,翼展足足有三十多米的庞大飞机也是缓缓降落到跑道上。

看着这架庞大的飞机,那些伊朗人差点把下巴都给惊掉了,一个伊朗官员忍不住的问旁边的中国外交官:“陈先生,这是什么飞机?这个真的只是运输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3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9/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