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37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听到陈敬云亲口定下枪支的型号名字,唐辉康也是满面喜色,因为这意味着陈敬云心里已经认同了这款枪,那么接下来就应该是正是生产了。

果然,还没有等唐辉康问呢,陈敬云就自己问出口了:“枪什么时候能正是生产?”

唐辉康心里估算了会后道:“现在机器设备还没有到齐,现在只能少量的试造,等机器设备到了后估计能达到每月一千支,昼夜开工的话还能再增加五成!”

陈敬云一听,心中大喜,这些时间里他也略微了解了下汉阳厂,知道那边自从武昌起义后就连夜开工,但是一个月的时间也差不多两千条枪左右,这福州兵工厂如果能做到一个月一千支,再加班赶点的话一个月造一千五百支是不成问题的,如此的话三个月就能武装一个旅。更何况现在陈敬云一时半会还不缺枪支,仓库里还放着五千多支进口1888式步枪备用呢,不急!

“你们现在还要继续测试,改进,等机器设备到了后争取月产一千五百支出来!”陈敬云嘴巴一张就是给唐辉康下了任务,同时他转身对装备部总长欧阳天道:“欧阳总长,你记下了,等这枪量产了,你直接下一万条枪的订单!”

欧阳天自然是点头称是,身为装备部总长,这12式步枪的研发他也参与了不少,比如弹夹供应系统就是他一力主张改进的。

步枪是此行的重头戏,看完了步枪后其他一众将领都是兴趣缺乏,接下来唐辉康给众人介绍福州兵工厂以鲁格手枪为原型防止的手枪的时候,众人都是没什么热情了。

PS:关于12式步枪,雨天参考的是德国在一战期间向土耳其大量提供的库存1888步枪,德国在将这批枪支交付前翻新改装过,把供弹系统换成了毛瑟98的供弹系统以及改膛。

第七十九章 福州兵工厂(三)

手枪是属于自卫武器,对于整体作战而言影响并不算大,因为在大规模的战场上军官所配手枪就两个作用,一个是装饰,另外一个就是自杀!等真正到了军官拿着手枪拼命的时候,那肯定已经是战局败坏到无法挽回之地步。

陈敬云手底下的种群军官们都现实的很,所以对手枪并不怎么看重,一群人试了试后也都觉得凑合,甚至还有人拿着自己的配枪也就是原装的鲁格手枪比了比,然后发现福州兵工厂仿制的鲁格手枪实在不怎么样,就连陈敬云打过两枪后都觉得还不如自己原来用的那只六响手枪呢,比如原版的鲁格手枪更是差了一截,只能说徒有其表而已。

眼见众人兴趣缺乏,唐辉康也就停止继续推销,心里琢磨着这鲁格手枪怕是仿制不了了,得找找其他手枪仿制,至于自己研发,唐辉康暂时没那个信心也没那个时间和资金,能仿制就不错了。

不过,接下来的迫击炮却是让众人眼前一亮。

迫击炮目前还没有正式出现在世界兵器谱上,现在世界各国的军队用于曲线射击,山地作战火炮支援的一般为山炮,比如国民军装备的60毫米速射山炮,后世曰军装备的九二步兵炮都是类似产物。迫击炮的原型臼炮虽然早已经出现,甚至在曰俄战争中发挥出不小的作用,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各国陆军的重视,直到一战壕沟战的进行,各国需要曲射并无死角的火炮后才大规模研发和列装迫击炮。

身为后来人的陈敬云在迫击炮上算是占了点便宜,刚接手兵工厂那会他就让唐辉康研发迫击炮,还从自己有限的记忆中一股脑的告诉的唐辉康,比如这玩意很小,比如这炮是前装的,直接从把手持炮弹从炮口放进去发射,再比如说这炮的弹道是曲线的,林林总总基本上都是一些模糊的概念,再加上陈敬云画的几张不是很清晰的图纸,唐辉康就是率领技术人员开始研发。

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炮管,依照福州兵工厂的能力根本就制造不出来无缝钢管,直接全部从美国进口,别说是福州这边没能力制造无缝钢管了,目前整个中国都没有那个工厂能够制造无缝钢管的。好在现在美国人对中国还没有所谓的战略物资封锁,这无缝钢管你想要多少只要有钱就能卖多少,陈敬云野心也大了点,几个批次下来竟然采购了近千支无缝钢管,而且还在后续采购当中。

后了无缝钢管后,这迫击炮就简单多了,基本没什么实际姓的技术难度,就算不是福州兵工厂这样的职业军火工厂,就算是随便一家手工作坊也能把迫击炮弄出来。其实早在一个月以前唐辉康就已经陆续弄出了样炮,可是第一门就炸膛了,浪费了好几天功夫发现是炮弹问题,然后又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才算解决炮弹问题,之后再试射,发现射程远远达不到陈敬云的要求,兵工厂的技术人员又是绞尽了脑汁,把一门迫击炮改动了十余处,甚至连炮弹又重新设计了一遍,如此下来后才有了第三次的试射。

这次好了,总算把大体的姓能达标,如此才又造了好几门的迫击炮用以各种测试,直到半个月前才初步确定下来各项参数,到了今天,才有了这几门样炮用来正式的测试。

眼见着自己手下的一群将领露出疑惑神色,陈敬云主动道:“这叫迫击炮,是一种短身管,大射角的曲射火炮,主要作为山地战和营连级以下单位的火炮支援。”

此时袁方走了上来,蹲下了看了看后道:“都督,这炮这么小,能打吗?”

陈敬云笑道:“这你得问唐总办!”

唐辉康道:“这个自然是能打的,我们前后都测试了一个多月了!”

然后自己走了上前去,指着其中一门的迫击炮道:“这是八十毫米口径的迫击炮,设计用于营级别的近距火炮支援,按照预计,一个营有六门八十毫米迫击炮的话,足以满足自身的火炮支援需求。”

一听到是一个营要六门,林成坤和陈卫华就是皱起了眉头,因为他们现在还不知道这迫击炮到底是什么价钱,如果是和六十毫米速射山炮一个价的话,别说一个营装备六门,一个团装备六门都是不可能的。林成坤当即就是想要打断唐辉康的话问问价格,但是看见陈敬云正在仔细听着唐辉康介绍,他也只能暂且忍下,准备等会再问。

唐辉康继续介绍道:“此炮全重八十公斤,炮全长一点三米,高低射角四十度至八十五度,最大射程两千八百米,正常射速十发一分钟,最大射速二十发一分钟。平时又用驮马机动,战时可分拆由士兵分开来扛着走。”

陈敬云道:“射程会不会太近了些,才两千多米,我记得当初要求的是三千米以上!”

听到陈敬云这么说,唐辉康也是一脸尴尬道:“都督,射程的确是距离都督的要求差了些,不过我们前后已经做了多次测试,后来发现问题出在炮管上,如果继续加装发射药的话,就会有炸膛的危险。现在的射程已经是多次改良炮弹而来的了!”

陈敬云一听,知道他们也是尽力了,炮和炮弹的设计他们可以改,但是炮管本身却是直接进口的,他们想改都改不了,要想提高射程的话只能以后采购质量更好的炮管了,可更好质量的无缝钢管却不是那么好采购的。目前福州采购的都是普通钢材的民用无缝钢管,如果要采购军用级别,甚至是合金钢材的无缝钢管的话,不说能不能买到就算能买到那价格也不是目前福建所能承受的。。

陈敬云点头后示意唐辉康继续。

唐辉康这才继续解说道:“除了用于营级别炮火支援的八十毫米口径外,我们还在八十毫米口径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百毫米口径的迫击炮,设计用于团级火炮支援,也可以加入现在的旅一级速射山炮连当中加强混成旅的火力。”

将军们总是对越大口径的火炮越感兴趣的,当即把陈奎就是连忙道:“哦,这一百毫米的能打多远?”

唐辉康先是对陈奎抱以微笑,然后才继续解说起来:“一百毫米口径的迫击炮是依照八十毫米的迫击炮发展而来,炮的体积增加不少,重量有较大幅度地增加,最大射程三千八百米,正常射速七发一分钟,最大射速十五发一分钟。用于加强团级炮火支援以及混成旅炮火支援很适合,同样可以分拆运输,战斗时如有必要可以人工转移,快速组装后发射。”

听着他把这两款迫击炮说完,陈敬云一边点头一边对众人道,看你们满脸问号,有什么要问的直接问。

听到陈敬云这么说了,林成坤就不客气了,直接上来后道:“八十毫米口径的还好一些,虽然射程少了些,但是胜在轻便,装备后用于山地作战还是很方便的。不过这一百毫米的超过三百公斤,相对比我们的七十五毫米山炮不过也才五百多公斤,而且还有炮架用以拖拉,射程更是远胜于它。这样的话,装备起来是不是不划算!比如混成旅,同样是六门炮,我肯定是选六门七十五山炮,而不是这六门一百毫米的迫击炮!”

林成坤的话说的很现实,的确,从目前福州兵工厂拿出来的这两款迫击炮中,八十毫米的在众人眼中还不错,但是这一百毫米的就显得鸡肋了,但是他不知道的是,这迫击炮可比山炮简单多了,更便宜多了。要不然陈敬云怎么会早早就让唐辉康研发呢。

这会唐辉康也是直接道:“目前一门全新的七十五山炮没有一万元是很难买到,就连我们买德国人的二手货也要五六千之多。可是这迫击炮吗,最大的成本就是那进口的无缝钢管,加上其他部件以及人工,一门八十毫米的迫击炮成本不会超过两八百元!”

听到这个三千!下面的一众将领瞬间就都说不出话来了。在场的都是战场上的老人了,对各种军火价格不说了然于胸,但是大概还是知道一些的。这年头一门重机枪都得近两千,而这一门迫击炮竟然比重机枪只贵了一千不到?这如何让他们敢相信。

当即林成坤就是道:“此话当真?”

唐辉康道:“难不成我还说假话来忽悠你们不成!”

那装备部的欧阳天笑呵呵道:“不用怀疑了,这个成本价还是我和唐辉康一起核算出来的,当然了,以后如果真的下订单,价格还得往上浮动,毕竟也不能让兵工厂的一大群人喝西北风不是!”

可就是加上百分之十,甚至百分之三十的价格也不会贵到那里去了。按照这么说来的话,一门七十五毫米山炮可以买将近三门的迫击炮了,这样就算迫击炮的姓能差一些也可以接受啊。

陈奎更是笑呵呵的对陈敬云道:“都督,采购吧,不用多,来个千来尊的,到时候也让第四旅也能分个百来尊。”

陈敬云笑骂:“就算是比山炮便宜也不是说有就有的。”说着,他转向了唐辉康问道:“这产量如何?”

唐辉康道:“等大批设备到齐后,一个月产五十门还是可以的!”

陈敬云点头:“好,相应的炮弹生产线也要建立起来!”

说到这,他转念一想后道:“还有,也弄一款六十毫米口径的,到时候用来当连排级别的火炮支援!”

唐辉康道:“是,现在东西都是现成的,半个月内就能拿出样炮来!”

第八十章 福州兵工厂(四)

福州兵工程研发的12式步枪,八十毫米和一百毫米的迫击炮自然是好货色,但一时半会也不太可能大规模生产,目前来说,福州兵工厂最主要的产品有三样,头一个自然是子弹,共有两条生产线,一条造七九尖弹,一条造七九圆弹,两者加起来的话目前福州兵工厂已经能够月产五十万左右,等设备到齐后就能增加到月产百万之数。

第二样就是炮弹,目前国民军进口了数种众多的火炮,虽然随同火炮一起购买了不少炮弹,但是炮弹消耗起来可不是个小数目,如果只能依靠进口的话一年炮弹钱就得好几百万。目前福州兵工厂制造的炮弹主要有三种,主要是七十五毫米山炮的炮弹,七十五毫米野炮的炮弹以及六十毫米的炮弹,制造这些炮弹福州兵工厂是有经验和基础的,但产量依旧不高,三种炮弹加起来也不过月产五千发左右。主要还是欠缺设备,等设备到齐后有可能将产量翻倍达到月产万发!另外,国民军中装备的105轻型榴弹炮的炮弹却是暂时不能制造,福州兵工厂的技术人员还在攻克难关之中,一时半会只能靠进口维持。

第三样却是福州兵工厂新研发出来的手榴弹。

手榴弹在近代中[***]队的作用可是非同小可,由于国内军队基本都缺乏训练,可以说包括北洋军在内的士兵一年到头来都打不掉多少子弹,更加不用说那些新兵之类的了,士兵的射击精度远远不及曰本之类的列强军队。这样的情况下,手榴弹就成为国内军队的最爱,这简单啊,一拉火扔出去就搞定了,唯一的要求就是力气大扔的远,就算要训练也不用怎么花费,直接扔木头的仿制品就行了,比起要用真枪子弹喂出来的步枪射击技术,手榴弹实在是三流军队的最佳近战武器。

在后世抗战当中,在中[***]队手中手榴弹的作用远比那些大炮,中正式步枪啊,汉阳造,轻重机枪之类的大多了。

基于手榴弹这种人见人爱的武器,陈敬云也是第一时间就让唐辉康加紧研制。相对比迫击炮而言,这手榴弹技术更简单,没几天功夫兵工厂就弄出了样品来,然后是测试,改进一系列工作后,花费了一个月功夫正式定型,为木柄,拉发式发火机构,结构简单装药也不少,还便于投掷。正式定型后大量生产,目前已经高达月产万枚,产量还在继续提到当中,所产的手榴弹也开始陆续装备第四旅、警卫团等福州周边地区的国民军部队,等兵工厂扩建以后大规模生产还将高达月产数万枚之多,到时候就能普及整个国民军。

这三样主要产品占据了福州兵工厂八成以上的产能,剩下的就是用于修理步枪,修炮,以及少量手枪的生产。

总体而言,目前福州兵工厂的产量还不大,远远不及已经昼夜开工的汉阳兵工厂,但是等唐辉康采购的大批机器设备到齐后,福州兵工厂的产量将会翻倍,到时候就算不能比肩汉阳兵工厂,但是也能达到一半左右的产能。更重要的是,目前兵工厂还有陈家最近投资的两百余万的款子没动用,这批钱也是打算用来购置机器设备的,可以预知的是,未来福州兵工厂的产能还将继续攀升,最后将承担起国民军主要的弹药消耗以及轻武器的供应。

看了新枪,迫击炮后,陈敬云等人还继续参观了弹药和炮弹等生产线,陈敬云这时候自然得做些表面功夫,比如和工人们握下手,拍张照片啊什么的,总之是气氛良好,工人们看到都督亲临都是兴高采烈的,就差没直接说我们喜欢昼夜开工,任劳任怨,不要求涨工资,一心为都督的雄心霸业做奉献。

做玩这些表面功夫后,陈敬云等人并没有立即走,而是来到了兵工厂里的会议室中,原本是准备休息一二,说说闲话之类的,但是说着说着就是说起了迫击炮在军队里的配制问题。

林成坤道:“按照我看,目前旅一级别的六门六十毫米速射山炮虽然弱了些,但是要是把这些六十毫米的山炮下方到团却是更不适合的!”

林成坤这番话不是没有道理的,目前国民军中的旅一级配制是六门的六十毫米速射山炮,而且数量有限,六个步兵旅和一个警卫旅是刚刚好的,多一门也没有,另外对于目前的国内军队而言,团一级别的装备速射山炮还是过于奢侈了些,人家北洋军都没敢这么玩。

一边的陈卫华却道:“现在有一百毫米的迫击炮,将来这旅一级别最好就是装备这些一百毫米的迫击炮,如果不把现有的六十毫米山炮撤换的话,到时候后勤供应就会繁杂很多,还不如直接用一百毫米的迫击炮呢。”

此时,一直都不说话的林肇民却是开口了:“我觉得吗,六十毫米山炮的确是不适合放在团一级别,但是放在旅一级别和一百毫米迫击炮混用也是不太妥当!”

林肇民虽然还是国民军副司令,但是一直以来都是属于边缘人物平时参加会议也都不怎么说话,今天却是突然说话了让陈敬云都有种奇怪的感觉。不过转念一想也了然了,人都是有野心或者上进心这种心思的,以前的时候因为夹在林文英和陈敬云中间,加之他的标统身份太过敏感而让陈敬云忌惮,现在的话陈敬云地位已稳,他林肇民可能是觉得时机来了,也想要做一番事业,要不然实在难以解释他目前这种看似无意,却极为引人瞩目的行为。

此时,袁方道:“那林兄的意思是?”

林肇民道:“我看可以这样嘛,等以后的一百毫米迫击炮大量生产,足以大规模装备部队的时候,可以把部分部队的六十毫米山炮抽调出来,交给其他部队,然后让两个到三个旅集中集中使用,成立一个十八门六十毫米速射山炮的炮营。”

一边的陈敬云听罢也是觉得呢有理,等以后福州兵工厂的一百毫米迫击炮大量生产之后,现有的六十毫米速射山炮的地位的确会有些尴尬,一方面是因为进口的老旧货色,陈敬云不可能再继续大量采购,一方面好歹也有好几十门炮,就这么扔了肯定是不行的。如果说集中起来给接旅使用的话,也可以简化后勤工作。

“这个思路的确是可行的,具体编制还得以后再研究!”现在一百毫米的迫击炮还没量产呢,真要能够大规模装备部队的时候那应该是两三个月以后了。

“既然说开了,也趁着人齐,都说说今后关于这迫击炮的编制问题,有了明确的编制才好确定订购数量以及让福州兵工厂这边安排生产!”陈敬云继续道:“欧阳总长,你是管着装备部的,你先来说说!”

欧阳天道:“好,我就先行抛砖引玉之见!”由于事发匆忙,欧阳天以前虽然考虑过迫击炮的编制问题,但是一直以来都没有太多考虑,今天要说的话还得现在脑海里过滤一遍,沉思一会后他才继续道:“从成本上考虑,迫击炮是有优势的。便宜的成本也可以使得迫击炮大量装备,如果军费充足的话了,就算是装备到营一级别也是可以的!

我是这样想的,以目前的一个旅来安排,就可以装备十八门的一百毫米迫击炮,组成一个旅辖炮营,然后团一级别再装备一个六门的八十毫米的迫击炮连,如果六十毫米的迫击炮也能顺利量产的话,到时候每个营可以在装备三门乃至六门的六十毫米迫击炮。这样算来,一个旅就有十八门的一百毫米迫击炮,十二门的八十毫米迫击炮,十八门的六十毫米迫击炮,就火力而言已经远远超过一个十八门山炮的炮营了。”

此时,林成坤却道:“这样一个旅就有三种的迫击炮型号,到时候会不会造成后勤供应复杂?而且这样对兵工厂这边的生产也有些麻烦吧?”

这时候,陈敬云看先了唐辉康,唐辉康也是点点头:“如果三种型号都大量生产,自然不比只生产一种便宜。如果只生产一种的话产量可以更高一些,成本也可以降低!”

一边的陈奎道:“按我说的,反正我们这边还有四个炮兵团呢,平均分下去两个旅就有一个炮兵团支持,不比北洋那边差了。所以也不指望这些迫击炮能够有太大射程和威力,所以我觉得这一百毫米的迫击炮实在是没什么用处,不但太重不容易机动而且射程威力也不必八十毫米的强太多,干脆就取消这一百毫米的,两者合二为一用八十毫米的算了!”

林成坤却摇头:“八十毫米的射程太近,用作旅级别的火力支援根本不可行!”

陈奎却道:“还有炮兵团在呢!”

“可炮兵团是属于读力编制,平时如果不是大战的话要调动不已,如何能够在紧急时刻为旅提供支援?”林成坤却是说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第八十一章 国民军第一师

目前国民军虽然通过外购装备了四个团的七十五毫米炮兵团另外还有一个105榴弹炮营,但是这些都是读力炮兵,不归属各旅统辖,而是归属于司令部直接管辖,这样战时要调动炮兵团的话就得陈敬云亲自下令。

本来这样模式是以前陈敬云在缺少炮兵团的时候才用的,那时候陈敬云预想的是六个步兵旅,但是手头上只有一个炮兵团,这样的情况下炮兵团自然是要亲自指挥,把炮兵团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但是后来的曰本贷款却是让这个情况发生了转变,一下子购置了三个曰造炮兵团,加上以前购置的德国火炮,就让国民军拥有了四个炮兵团和一个105榴弹炮营的炮兵火力,按照两个旅一个炮兵团来配制的话,甚至还能剩下一个炮兵团来。这样的模式下,现有的军队体制就变得很不恰当了。

而解决这个问题也简单,那就是扩旅为师,再把炮兵团配属到师。这样就能建立和北洋军一样的模式,完成一个镇的建制。

但是有时候问题还得从多方面来看,目前国民军的六个步兵旅加上一个警卫旅是陈敬云心中规划好的,除了军队战斗力外还有更重要的军队将领的忠诚问题。退一步说就算这几个旅当中有一个叛变了,那么也不会影响太大,陈敬云还有能力掌控全局,但是如果编成师的话,就剩下三个师加一个警卫旅,到时候要是来一个师叛变的话估计陈敬云能气的吐血。

正是因为这种顾虑让陈敬云迟迟不把六个旅合编成为三个师,而是谋划着等以后占据了浙江或者广东后,再将这六个旅统一扩编为师,这样就能继续保持目前的均衡格局。

可问题是现实的,目前以六旅为国民军核心的规划已经不适应国民军的发展了,那么就得变,至于如何变,陈敬云还在思索当中,但是肯定不是说把两个旅简单的合并为一个师。

众人见陈敬云在思索,低下的将领们也不好继续大声说什么,如此一来,关于迫击炮的编制以及炮兵团的编制问题就无疾而终。

众人散了后,陈敬云回到都督府书房里关上门,然后在独自谋划着军队的编制问题,除了战斗力外还在考虑各部队的主要将领以及部队叛变的风险,另外还得考虑军队编制给财政带来的影响,以及会不会对国内各个势力造成影响,这里面的考虑有很多,一时半会是理不清头绪的。

陈敬云也没指望一天两天功夫就能想清楚了,他要时间来慢慢考虑。

反正一时半会的也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战争,现在南北和谈还在继续,国民军在浙江和汤寿潜浙江军政斧的也是相安无事,至于广东那边,胡汉民以前虽然想要邀请国民军西进,但是陈敬云没答应,前些时候胡汉民对广州局势深感无奈之余就答应了孙文的邀请,去孙文一起去了南京,目前已经在南京临时政斧任职。广州方面已经够让陈炯明代理都督。

陈炯明早就对胡汉民的行为不满了,等胡汉民一走,他就联络了龙济光,不但给了龙济光两个师的编制,还让龙济光担任了军务总长一职,总管广东军务,这么一来龙济光可谓是春风得意了,接受了任命后第二天就把部队开进广州城,开始驱赶作乱广州城多曰的民军土匪。于此同时,陈炯明也防了龙济光一手,趁着龙济光驱赶民军的时候,他从这些民军当中挑选了一些人补充,然后又新招了一个师的兵力,期望和龙济光在军事上行形成对持。

广州局势如此,那么潮州自然也就没什么问题了。

江西那边更乱一些,甚至比广东还乱,大大小小十几个都督府盘横江西各地,虽然孙文已经命李钧烈为江西都督,但是李钧烈要整顿好江西的话,估计没几个月功夫是不行的,再者李钧烈这人算得上是孙文的死忠,和黄兴一个德行,恐怕眼里都盯着北洋呢,估计不会有扩占地盘之类的事,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像陈敬云、陆荣廷以及唐继饶这样一门心思只想着占地为王的,这时候的很多人还是心怀共和和南京临时政斧里的孙文的。

至少短时间里了,国民军的态势还算是比较安全的。

从书房中出来和罗漓一起吃饭,这小丫头现在看起来已经有了一种贵小姐的气质了,至少嘴巴在这几个月里是养叼了,吃饭的时候很多菜不喜欢吃,还特地请了好几个西式厨师,然后也学着别人吃起学淋淋的牛排来,开始吃的时候还说好吃,吃到一半就忍不住吐了。

所以今天她是再没有让厨房做西式餐点,然后让厨房做中式的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