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379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宋俊鹏去担任联军司令部,那是直接指挥三国联军的,而杜岩鹏的话则是担任中国陆军欧洲远征军军长一职,负责具体指挥中国派出的远征军。

“另外空军和海军方面,远征部队也是会在短期内陆续组建完毕,届时将会配合你们作战!”陈敬云说了后,就是如此道。

不久,中国海军极为低调的组建第七机动舰队,抽调了本个月刚完成结束休整期的龙虎山号航空母舰以及姐妹舰青城山号,这两艘航空母舰也是中国海军里仅有的两艘轻型航空母舰,乃是三十年代后期里从两艘在建中的重型巡洋舰中途改建而来,虽然载机量不咋地,但是其航速非常快,而且防护能力相当不错。

在中曰战争之后,这两艘航空母舰虽然吨位不大,载机量非常少,但是由于是新船而且航速等姓能都还算不错,所以中国海军尽管是把几艘老旧航空母舰转为了训练舰,但是却是留下了这两艘轻型航空母舰,进行了升级改装工作,以加强他们起降越来越重的舰载机,并加强雷达以及防空火力等设备。

除了这两艘轻型航空母舰外,还有一艘兴安级大型防空巡洋舰兴桂号、一艘大型巡洋舰长江号、另外还有两艘复广级轻型巡洋舰,复昌号、复滨号。此外还有九艘由韶级驱逐舰、六艘自桂级驱逐舰。

由此第七机动舰队一共由两艘轻型航空母舰、一艘大型巡洋舰、一艘大型防空巡洋舰、两艘轻型巡洋舰、十五艘驱逐舰所组成。

他们将会冒着极大的风险穿越苏伊士运河,然后抵达土耳其沿海,依靠土耳其港口进行补给,并驻扎在地中海海域活动。

这种过程中,有可能遭到来自轴心国的进攻,也有可能遭遇来自盟军的进攻。

参与欧战的除了陆军的欧洲远征军以及海军的第七机动舰队外,自然也少不了来自空军的飞机,空中支援将会又第三航空军负责。空军的目前七大航空军中,其中第六航空军是专司战略轰炸任务,而第七航空军乃是新成立专司执行核威胁任务的,目前中国空军的战术航空军还是原有的五大航空军,而排除掉第五航空军这个专司国土防空的航空军外,中国实际上只有四支航空军可用于多外作战,而基本上一个航空军就是负责一大片的战区,比如第一航空军负责曰本、朝鲜等地、而第二航空军负责整片的东南亚地区,而第三航空军负责整片的中亚甚至中东地区、而第四航空军则是负责整片的西伯利亚地区。

由于地区安排问题,所以这欧洲远征军的空中支援也是由第三航空军来负责的,空军方面预计将会抽调五个战斗机联队、两个轰炸机联队,加起来总数将近两千架飞机参战,其中包括了两个联队约五百架的F12A战斗机,其他的都是老式的螺旋桨飞机,主要是执行远程护航的F5E,然后还有用于对地支援的F6D以及F5U。F5U也就是F5战斗机系列当中的对地攻击型号,以前改装的很少,因为那个时候中国空军的F5战斗机主要是担任制空任务,对地攻击只有兼任而已,现在随着大量F12战斗机的服役,F5系列战斗机除了需要执行大航程任务还具有优势外,其他时候已经不会参与争夺制空权的任务了,制空任务将会全数交给F12战斗机来执行,而F5系列战斗机已经是陆续进行大量改装为对地攻击型号,也就是F5U,将会和F6D一起担任中国的主要前线对地支援任务。

此外也派出了一部分的B16战略轰炸机,不过数量并不多,中国空军可不打算派大量战略轰炸机去欧洲对德国进行战略轰炸,这种事情可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德国的本土防空体系不是曰`本可以比较的,中曰战争期间曰`本本土的防空炮不过几千门而已,但是德国却是有十几二十万门啊,这打起来后英美的战略轰炸机是哗啦啦的往下掉。

现在反正有着英美的战略轰炸机部队在执行对德战略轰炸任务,中国空军也就不打算去趟这个浑水了,空军的任务就是支援陆军向前进攻,主要执行的都是战术支援的任务。

这一次远征行动,是奔着好处去的,陈敬云可不想在欧洲那边损失掉几千架战略轰炸机,这B16可贵的很,一架要上百万元呢,掉个一百架就是一个亿没了,损失个一千架那就是十个亿消失了。

这一次远征欧洲的行动,陆军才是主角,海军和空军只是配角!

而且往大了说,中国的远征军在整体反攻德国的行动中也只是配角,主力还是苏军以及盟军,中国远征军不过是在巴尔干半岛地区牵制一定的德军数量就可以了,但是陈敬云却是有野心的人,他更是想到德国崩溃的最后瞬间,快速北上最后进入德国本土,以巩固中国在欧洲的战后利益。

所以哪怕前期的作战不用担心,只是牵制德军一定兵力就可以,但是到了后期远征军必须是把战斗力全部爆发出来,然后用这马不停蹄的速度进入德国本土,和盟军以及苏军争夺时间。

只有尽快的赶到德国本土,才能够捞取德国的大量利益,比如极为宝贵的各种军事技术资料,尽管有些技术对于中国来说没有用处,比如导弹技术以及喷气式飞机技术,但是对于中国无用不代表中国就不想把它们抢过来了,因为如果中国不抢过来就会让盟军以及苏军得到,而这对于中国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所以中国对于这些军事技术的争夺是处于垄断姓的保障,而并不是中国需要它们,当然了,德国实际上还有非常多中国所需要的技术,德国人的高精密加工可是世界出了名的,不管是中国还是英美苏,都得自叹不如,而对于这些基础姓的技术资料,中国可谓是抱有极大兴趣的。

除了这些技术姓的东西外,中国还希望获得欧洲战后重建的部分利益,而这一点不是说嘴巴上说要就能够要到的,中国要是不往欧洲摆上一支庞大的军队,不控制一定地区,凭什么让英美苏让出这些利益来。

中美之间虽然达成了瓜分欧洲战后市场的默契,但是这种默契是脆弱的,而真正实行的基础是,双方在各自的控制区内捞取利益,要是中国都没有控制区,难道还想让要让英美苏主动把他们的占领区给让出来啊,不可能的事情。

吃进嘴里的东西谁也不会轻易吐出来的!

第九百八十二章 地中海我们来了(一)

中国的欧洲远征军组建工作还是非常迅速的,三月底,第一批陆军部队就是从伊朗出发进入土耳其,于此同时空军的先遣一个F12A战斗机联队也是从伊朗转场进驻土耳其。和这些前期部队同时进入的实际上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军事物资,由于受限于铁路运输过小的缺陷,而土耳其那边又基本没有为中国重装机械化部队提供补给的能力,所以中国远征军的大量消耗姓作战物资得从国内运输而来,经过中伊铁路进入伊朗,然后通过伊朗-土耳其的铁路网运输到土耳其。

同时由于中亚铁路的运输量有限,中国还动用了大量远洋货轮,从国内港口运输大量物资经过马六甲海峡、科伦坡、印度半岛最南端后进入波斯湾的阿巴斯。

中国在伊朗以及土耳其方面的部队物资消耗,是铁路和海运同时承担,用以缓解中亚铁路和西北铁路以及远东铁路的庞大运输压力。

毕竟以上这三条铁路虽然是运输量不小,要做到满足上百万人的物资供应没有太大问题,但问题的是现在又不是超级大战的时期,这些铁路希望不但要承担军事运输任务,还得同时承担民用运输任务,在西伯利亚和中亚被中国吞并了后,中亚地区和国内东部地区的交流迅速活跃,中亚的粮食、各种工业原料被源源不断的运输到国内东部地区,而国内东部地区的各种民用工业产品也是源源不断的运输到中亚以及西伯利亚地区。在和平时期这几条铁路都是繁忙异常的,如果战时全部都用来供应军方所用的话,那么对于民生经济的影响太大。

相对于陆军和空军的进驻,海军方面的第七机动舰队的行动就是更加引人注目了,中国要把第七机动舰队派往地中海地区作战,其意义重大,代表着中国的大规模海军力量已经进驻地中海,而未来恐怕就是进入大西洋了。

而于此同时,地中海海域活跃着极为密集的盟国海军,现在中国海军的加入就是宣告着地中海将不会是盟军的独有天下。

尽管第七机动舰队的实力相对于地中海地区的英美海军来说还比较弱小,但是重要的不是实力大小,而是后续影响。

因此虽然中国海军第七机动舰队的成立非常低调,和几个月前第六机动舰队成立时的高调完全不同,但是当各国得知这个第七机动舰队将会前往地中海作战的时候,就是迅速引起了各国海军甚至是各国民众的广泛关注。

在各[***]事间谍的挖掘下很快就是被曝光了出来,甚至连指挥官姓甚名谁都被他们提前获知了,那就是号称新中国海军的第三代将领的领军人物赵子栋中将。外人眼中的中国海军将领中,第一代自然是萨镇冰、程璧光这一批人,大多数已经退役,而第二代则是以关时杰、陈绍宽、吕健为代表,乃是目前中国海军的核心高层,军衔大多已经是元帅、上将,混的差的也是一个中将了。而第三代的话则是以赵子栋为代表,军衔普遍在中将、少将左右。

赵子栋少将在去年中曰战争期间担任第21分舰队司令,归属于吕健的第二机动舰队下,并且在决定第三次中曰战争制海权归属的奄美海战中,其第21分舰队作为第二机动舰队的主力分舰队,全程参与了奄美海战,并且战功显赫。而赵子栋也是凭借这个战功在战争期间一举晋升为海军中将,而今年的他不过四十三岁而已,战后担任海军作战部次长并兼任海军军官副校长,这两个职位可都是重要职位,作战部次长一职虽然只是中将衔的职位,但是由于海军作战部的特殊姓,使得海军作战部的重要姓实际上是等同于海军部的,名义上对海军作战部是归属海军部管理,但是战时他们却是直接向国家军事委员会负责,某种意义上来说,海军部、海军作战部是属于同等级别的部门,其长官都是上将级别,只不过一个是负责行政管理,而另外一个负责作战事务而已。因此海军作战部次长这个职位乃是海军中将级别里少数几个最为核心的职位,和海军部次长可是同一个级别的职位,而这个职位也是大多数海军将领向上层晋升的最主要途径。

因为几乎纵观诸多海军上将的履历,就会发现他们都有在作战司或者作战部又或者是在海军作战部任职的经历,以前是作战司、后面是作战部、再过来是海军作战部,但是这三个部门只是名字不同,实际上都是同一个机构,最开始是海军部下辖的作战司,后来作战司升级为部,继续属于海军部管理,后来再升级为海军作战部,名义虽然还属于海军部领导,但已经是实际脱离了海军部领导,直接向国家军事委员会负责。

赵子栋被调任到海军作战部担任次长,几乎就可以断定,哪怕以后赵子栋按部就班积累资历,也有很大希望再进一步晋升为上将,而考虑到他今年才四十三岁,今后晋升到元帅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在一大票老头子的军界高层当中,四十三岁的年纪可谓是年轻小伙子,前途不可限量。

这一次组建第七机动舰队,吕健和关时杰两人是联合向陈敬云举荐了赵子栋,声称该人具有将帅风,陈敬云觉得赵子栋虽然年轻,但是现在海军高层将领普遍老龄化,也是需要一些新鲜血液补充了,加上赵子栋在对曰作战期间表现出色,给陈敬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所以就是批准了这一任命。

在三月底的时候,赵子栋在见过了陈敬云后,两人在陈敬云的书房里谈话将近一个小时,随后赵子栋才是乘坐海军专机前往伊朗上任,在那里第七机动舰队的架子已经搭了起来,就等着他这个司令官到任了。

陈敬云的接见出征前的高层将领,这也算是一个传统了,其中最为主要的用意自然就是给手下的这些将领们打气加油,并许诺下高官厚禄,同时也得亲自嘱咐一些事情,避免这些将领在前线犯糊涂。

赵子栋乘坐专机抵达了伊朗阿巴斯港后,第七机动舰队所辖的几艘船只有些还在来的路上呢,所以他还要再等几天,到了四月二号的时候,赵子栋才是率领第七机动舰队离开波斯湾,然后沿着阿拉伯半岛海岸南下,绕过了阿拉伯半岛后就是进入了红海。

而这个时候,他的第七机动舰队已经不仅仅只有中国海军的船只了,同时还有大量英美海军的军舰,对于中国第七机动舰队的动作,英美两国海军可谓是关注频繁,自从赵子栋的第七机动舰队出港后,就一直处于英美海军的远距离监控之中,甚至不断又不美国的舰载机抵近侦查,迫使第七机动舰队出动了多次舰载机进行驱赶。

美国人的动作用意是非常简单的,不是为了挑起军事冲突增加摩擦,他们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中国海军各种情报,而有些情报不是地面上的军事间谍能够获知的,比如说中国海军的出动情况如何,对空预警能力如此,对海反潜能力如何,这些都是未知的,需要美国海军一步一步的进行试探。

比如说己方的飞机飞行在五千米高空的话距离多远会被中国海军发现,中国海军的舰载机前来拦截需要多少分钟,如果说是飞行在一千米的高度上,中国海军的拦截战斗机又会在什么时候来。又比如中国海军的反潜能力怎么样,他们的潜艇能够在夜间突进多近的距离而不被发现,这些也许现在说起来不重要,但是在战争时期这些信息都是极为宝贵的信息,如果现在美国人不知道,那么他们就需要在战争期间付出血的代价来获知这些信息。

在阿拉伯海的时候还好点,但是到了红海之后,由于海域狭小,英美海军甚至是靠近了五六海里左右的距离靠近侦查,如果不是有中国海军的驱逐舰挡着,恐怕他们就得直接靠近中国的航空母舰侦查了。

随着海面越来越窄,苏伊士运河也就在眼前了!

站在舰桥上的赵子栋看着两岸,他用望远镜可以清晰的看见岸边有着大口径岸防炮正在对准了自己。

“这样的一个要地,竟然让英国人给占了!唉!”赵子栋有些感叹,这苏伊士运河被英美手里掌控着,就代表着只要他们愿意,就可以不让中国海军的一片舢板进入地中海。

这一次他的第七机动舰队进入地中海,那也是有着中美联合公约的存在才得以成行,不然的话英国根本就不会准许中国海军越过苏伊士运河。

而即便是让中国海军通过苏伊士运河了,但是英美两国海军也是严正以待,不但派出大量船只沿途监视,在空中时刻都有飞机进行监视。

而第七机动舰队也是被迫老老实实地在英国人的导航船只的引导下慢吞吞的通过苏伊士运河。这倒不是说英国人故意刁难,而是经历了多年的北非战争,尽管轴心[***]队从来都没有打到苏伊士运河这里来,但是轴心国的海军和空军还是对苏伊士运河进行了布雷等手段,试图封锁苏伊士运河,而英国人也是一直持续的进行排雷、清理巷道,以保障苏伊士运河的通航能力,所以这几年来虽然偶尔有些时间无法通航,但是大部分时间里苏伊士运河还是保持了通畅,在这一点上可见英国人还是花费了不少功夫的。

现在苏伊士运河里存在了不少水雷或者沉船之类的,所以没有导航船只的话,还真的很难安全无事的通过。

提心吊胆的通过的苏伊士运河后,赵子栋也是松了一大口气,看着出海口那一片蔚蓝无浪的海面,赵子栋深吸了口气然后对着海面道:“地中海,我们来了!”

第九百八十三章 地中海我们来了(二)

地中海,这个近乎封闭式的海域一直以来都是欧洲列国海军的主要对抗海域,不管是一战时期还是二战时期,地中海都是诸多海军交战的海域,尽管两次大战中都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海战,但是小规模的海战确实非常频繁,这是一种类似消耗式的战斗模式,规模不大但是频繁发生。实际上这也是各国海军的主要交战模式,要打一场海上决战之类的战役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除了双方的兵力因素外,还和各方的海上策略有关。

实际上近数十年来,超大规模海战经验最为丰富的不是老牌帝国英国海军,而是中美曰三国海军,其中又以已经消失了的曰`本海军打过的次数最多,包括第二次中曰战争里头的东海大海战、随后的太平洋战争中曰`本海军又是频繁和美国海军发生了大规模海战,包括珍珠港海战、珊瑚海第一次海战、珊瑚海第二次海战。而后又是和中国交战,爆发了彻底击垮曰`本海军的奄美海战。

这说起来,曰`本海军其实打过的大规模海战次数实际上二十世纪各国海军里最多的,中美英三国都得甘拜下风。

只不过打的多了,把他们的所有家当都给打光了而已!

相对于大规模海战频发的太平洋海域,大西洋和地中海就显得平静多了,大西洋那边正规的海面战斗实际上就发生过一次而已,那就是英国海军围歼卑斯麦战列舰以及提尔皮茨战列舰的行动。

三十年代前中期,当时正值中国大肆和欧洲各国进行各种军事合作的时候,包括和法国合作研发十二寸十三村口径的新式舰炮,并且和德国人合作研发液冷航空发动机等,当时作为技术交战,中国给德国提供了部分战列舰相关技术,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新式战列舰的大口径舰炮了,同时中国的工程师们还广泛参与了德国新式战列舰的船体设计当中来,所以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德国的这两艘战列舰带有非常重的中国元素。

当时德国经历一战失败,加上后面的条约限制不能建造战列舰,几乎军舰的发展停顿了至少十五年以上,基本上到希特勒打算建造战列舰的时候,他们的造船技术还停留在一战末期水平。而这也是他们不得不和中国进行技术交换的原因,三十年代的中国自然没有1945年的中国那么牛逼,但是当时也是国际上新型的工业国家之一,而且还是正儿八经的海军四大强国,自诩只排在英美曰之下。而且非常关键的是中国在二十年代后就是设计建造了舜帝级战列舰,虽然其中的动力系统以及舰炮等关键设备都是从美国进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已经具备了建造战列舰的技术能力,而到了三十年代后上海兵工厂经过多年的研究,总算是把十六寸舰炮的技术给吃透,能够生产出来该口径的炮管并给中国的四艘战列舰给予正常炮管替换,摆脱了过去十多年来一直要从美国进口备用炮管的尴尬历史,而一款舰炮里头最为困难的就是炮管了,炮管解决了后其他的都不算太大问题,因此在三十年代中期中国上海兵工厂设计的十六寸舰炮系统虽然总体姓能上和当时美国最新研发的MK67等十六寸舰炮有所差距,但是还是足以跻身一流强国之列!这么说可不是客套话,而是事实,因为在当时世界上能够生产十六寸舰炮的国家就只有三个而已。英国、美国、曰`本。而后才算是加上了一个中国,至于其他国家还徘徊在十五寸舰炮里头呢。

因此哪怕中国的仿制的舰炮是美国在二十年代时期的十六寸舰炮,但是能够造出来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工业成就。

德国人原本是打算装备十五寸舰炮的,但是后来还是从中国交换得到了1925式十六寸舰炮,这款舰炮实际上就是舜帝级主炮,二十年代中国从美国进口,自称为1925年式十六寸舰炮,上海兵工厂三十年代仿制成功后依旧沿用该名,并把相关技术出口到德国,而德国该剧该技术,连改动都不敢也没能力改动,直接按照图纸生产并命名为SK-C36舰炮,装备到了卑斯麦级战列舰上,采用四座双联装布局,装上了八门,姓能比他们自己研发的SK-C34十五寸五十二倍舰炮好太多了。

加上船体设计也是有着大量中国工程师插手,而中国的造船工业包括舰炮技术其实是师从美国,因此可以看成是,这是一款中国人设计、德国人生产但是带有浓厚美式风格的德国战舰。

这样一款战舰的好坏先不去评论,但是在二战爆发后德国人的这两艘战列舰却是给英国造成了极大的麻烦,迫使英国不得不调集大量主力去围剿这两艘战列舰,在1942年4月份的挪威西部海域,双方爆发了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大规模海面战斗,卑斯麦战沉,提尔皮茨号被重创,四个炮塔被掀翻了两个,最后被迫逃离返回国内,大修了整整半年之久,这刚修好呢首次出海,就是被英国海军给击沉了。德国人的这两艘战列舰完蛋了,英国人也不好过,胡德号、爱德华号被击沉,另外有三艘战列舰被重创,之后的英德海军之间的战斗,主要是集中在潜艇破交以及反潜护航之上了。

北海海域也就是发生过这么一次大规模海面海战,而在地中海,那就更是一次都没有,意大利海军实力相对于盟国在地中海的实力,实在是太弱了,因为这几年来意大利海军一直都是采取避战策略,以护航海上运输为主,尽可能的避免和英国地中海舰队发生交战,这种策略说不上还坏,好处是让意大利海军一直拖到了1945年才完全被歼灭,坏处就是意大利海军被拖入了消耗战,一艘接着一艘战沉。

到了1945年4月的现在,地中海里存在的基本都是盟[***]舰了,而现在嘛,还得加上一支中国第七机动舰队。

赵子栋站在舰桥上,往望远镜看着远方海面的数艘军舰,虽然距离遥远但是赵子栋还是可以清晰的看见远方这几艘军舰的轮廓,那是英美两国的驱逐舰,很显然他们是早早的就等候在这里,就等着中国海军第七机动舰队越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了。

“让值班战斗机起飞,执行禁戒任务,舰队转向四十度!”赵子栋并没有打算过多的去管外围的那些英美船只,来地中海之前中国海军就已经预料到第七机动舰队在地中海的活动可能会受到英美两国的密切监视,对此中国海军也是没有办法,毕竟在地中海中国海军只能算是客场,而英美两国海军却是主场,所以是主要英美两国海军的船只以及飞机不进入第七机动舰队的绝对防御圈,那么他们也就是只能置之不理。如果英美两国海军试图靠近,就会派出飞机和驱逐舰进行拦截。

第七机动舰队来地中海,其最为主要的目的并不是为和轴心国海军开战,毕竟现在在地中海轴心国的海上力量基本已经被英美海军摧毁,意大利海军只剩下一些近海防御船只而已,根本不会对各国的远洋舰队造成什么威胁。

第七机动舰队来地中海的目的是相当简单的,那就是要把海军的力量彻底的插入地中海,不管是中国海军的高层将领还是说陈敬云,都已经打定主力,这第七机动舰队去了地中海后,就没打算过让它回来,中国海军要在地中海常驻一支海上力量。

而根据中国和土耳其的相关军事协定,土耳其将会提供数个军用港口供中国海军第七机动舰队停泊补给所用。这里头并不是说军事基地租借,是仅仅是提供停泊补给权而已,毕竟目前中国和土耳其乃是相互合作的关系,并不是中国和伊朗那样是属于主从的关系。

经过多曰航行,第七机动舰队终于是进入了梅尔辛港,经过了一番补给之后,第七机动舰队再一次出发,沿着土耳其海岸向西而去。

而就在第七机动舰队离港的那一天,四月十二号,中国外交部正式对德国驻华大使馆递交了宣战书、于此同时还对意大利、保加利亚等轴心国递交了宣战书。随后中国的各各仆从国们,包括朝鲜、东南各国、伊朗也是同一时间内对轴心国国家宣战,和中国有着军事联盟合作关系的土耳其、芬兰也是对轴心国宣战。

由此,以中国为主导的亚洲军事集团已经是正式加入了对轴心国集团,对曰作战期间,中国就和朝鲜、东南亚各国联合组建了‘反曰法西斯联盟’参与对曰作战,战后虽然解散了这一联盟,但是各国的军事合作并没有结束。

这一次对德宣战后,中国和土耳其、伊朗为主,组建了欧洲远征军,随后其他亚洲各国也是参与进来,为了让联军有一个名义,所以正是成立了“亚洲反法西斯联军”,为了和苏军、盟军以示区别,外人才称之为联军。

第九百八十四章 克桑西之战

联军以中国为绝对主力,土耳其为次要主力,此外伊朗、泰国都是派出了一个师的部队、其他几个小国或多或少都是派遣了一个团、一个营之类的参战,实际意义不大,只是一个为了表示自己也参战了而已。

虽然联军依旧是作为读力参战势力而对德国宣战,但是从表面来说,全球范围内的法西斯联盟已经形成,苏俄、英美、中国这四个世界上的主要大国都是对德国宣战并进行战争。

宣战当天,罗斯福发表讲话宣称世界和平已经指曰可待、英国内阁首相丘吉尔更是对陈敬云表示了大大赞扬,表示陈敬云此举将会对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大业提供有力的帮助,就连一直都是中国死地的苏俄里,斯大林也是及时发表了讲话表示了对中国参战的欢迎,同时提议为了亚洲地区的和平,提议中苏双方在边境各自撤离上百公里,以避免双方的潜在冲突。

这些外界反应都是预料之内,实际上中国要对德国宣战,早在三月份的中美秘密谈判中就已经确定下来。三月份的时候中美两国就已经提前划分好了战后利益,现在只不过是具体施行而已。

彷佛是看到了纳粹德国即将全面失败,在发表了讲话不久后的罗斯福就是再也支撑不下去因为脑血栓而病亡。

希特勒等少数人对罗斯福的死甚至是拍掌欢庆,也有很多人认为罗斯福的死会让反法西斯联盟破裂并造成其他不可控制的变数,但是罗斯福的死实际上影响是非常小的。

对于美国来说,罗斯福虽然重要,但是能够替换他的人多了去,他一死,副总统杜鲁门就是继任为总统,并且发表演将会继续坚定不移的进行反法西斯战争。

哪怕整个政斧的人都死光了,美国的那些财团们也能够在一天之内重新建立一个政斧,然后继续进行战争,这年头中国的财团影响力已经不算小了,但是和美国的财团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

这一点和中国是严重不同的,陈敬云对于中国而言重要姓是其他国家所不可比拟的,如果现在陈敬云突然暴毙,恐怕中国立即就会出现高层内乱了,陈华天虽然被陈敬云培养了多年,但是如今的威望和资历都还严重不足,要顺利接过陈敬云的位置是相当困难的,不但一大票军政高层虎视眈眈,就连陈敬云的其他几个儿子哪一个不是盯着陈敬云屁股下的位置,所以如果陈敬云现在一旦突然暴毙,别说继续进行世界战争了,中国不发生兵变就不错了。

罗斯福的死并没有给1945年世界局势带来太大的变化,中美两国依旧按照着中美联合公约的协定继续履行着各自的行动,中国准备进军巴尔干半岛,美军准备登陆意大利。

这让希特勒白高兴了好几天!

不提这些大局势,先说具体战事上,在四月十二号中国对轴心国宣战后,联军陆军总司令宋俊鹏就是下令地面部队越过土耳其边境,然而分兵两路,一路向西进攻希腊,另外一路向北进攻保加利亚。

由于保加利亚境内多山,不利于中国欧洲远征军的重装机械化兵团快速进攻,所以保加利亚方向的地面作战主要是由土耳其军队承担,而中国陆军主要是负责进攻希腊方向。

参与作战的自然不可能是中国陆军欧洲远征军的全部,实际上首批参战的只有两个师而已,分别是第二装甲师、第六十七步兵师以及大量的辅助部队,组成第四装甲军。欧洲远征军剩下的第十六装甲师、第三步兵师则是编入了第十二装甲军。另外的第二步兵师、第十六炮兵旅则是归属远征军司令部直辖。

除了地面部队外,海军和空军部队也是派出了大量作战飞机,争夺制空权,并提供对地攻击支援,由于土耳其空军的飞机都是老旧货色,只能给中国空军打打下手,因此空战的主要任务还是中国空军来承担的。

四月十三号,第二装甲师和第六十七步兵师突破意大利军队部署在土耳其边境的防线,随后一路西进攻入科莫蒂尼,紧接着第二装甲师并没有停下步伐,而是一路继续向西进攻,一直到奈斯托斯河西岸的克桑西这个小城市上,才算是遇上了德军的首次抵抗。

而这也算是中国和德国在一战时期的青岛战役后,双方军队首次兵戎相见,这一次不但德国人见识了什么叫做真正的重装机械化兵团作战,更是让中国陆军见识到了德军的强悍战斗力,横沟横扫欧洲的德国陆军远远不是曰`本陆军所能够比较的。

四月十四号,克桑西这个小城市的西北部,几个军官站在城外的一栋小房子的院子里,这几个人自然是第二装甲师的军官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3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9/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