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383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整合了以上力量后,第四装甲军根据敌我双方力量判断,预计三到五天内,他们就能够将城内敌军打散建制,随后在花三天左右进行分散清剿!”

杨汉安说到这里,手中的指挥榜略微一停顿,就是指向了塞萨洛尼基的西方:“为了配合第二装甲师以及第十六炮兵旅等部队进攻塞萨洛尼基,第四装甲军还派遣了第六十七师绕过了塞萨洛尼基,并强渡瓦尔达尔河,先闪击了波利卡斯特隆取得补给通道后,再南下于昨曰下午攻占亚历山德里,并彻底切断了塞萨洛尼基城内的敌军和西部地区敌军的联系!”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第六十七师经过数曰的连续强攻,弹药消耗比较大,而补给速度暂时也无法跟上第六十七师的消耗,而且根据早上空军侦查而来的情报显示,德军从塞萨洛尼基、卡泰里尼等地区都是派出了相当数量的敌军,敌军初步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北上进攻波利卡斯特隆,这部分的敌军数量大约在四千人左右,而在那里我军目前只有一个步兵营在防守,情况比较危险。而在南方,敌军从卡泰里尼方向出发进攻亚历山德里的数量初步估计为一万人左右,同时在塞萨洛尼基方向回援的敌军也有四千人左右,而且这一部分敌军都拥有相当数量的装甲车辆,不容小窥,早上的时候,第六十七师的谢查南将军已经来电,请求给予有力的支援!”

听着杨汉安的汇报,宋俊鹏眉宇略微一皱道:“第三师呢,现在到什么位置了?”

杨汉安道:“第三师目前在德文,前天和昨天他们奉命支援第七军,所以耽误了一些时间!”

这个时候,旁边坐着的土耳其参谋长安德鲁斯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因为杨汉安口中的第七军,说的就是他们土耳其陆军第七军,嫡属于土耳其陆军第一集团军,开战后土耳其第一集团军负责进攻保加利亚,其第七军主要是负责左翼攻势,尽管这个第七军在土耳其陆军中已经是属于一线野战部队了,各种装备也算先进,但是战斗力放在整个世界范围里,任旧只能算是二流而已,和数大主要参战国的军队相比,不管是装备还是军官素质等条件都是有着比较大的差距。

虽然说土耳其第一集团军进攻的保加利亚,所面对的主要对手是保加利亚陆军,但是那里还是有着少量德军部队,而第七军在进攻的时候就是遭遇了一股德军的抵抗,不但进攻数天无果,甚至还被德军打了一个小反击,导致一个步兵师被重创,迫使联军司令部不得不紧急传令在第七军侧翼的中国陆军第三师派遣部队北上支援。

而如此一来也就耽误了第三师原定的作战计划,导致第三师迟缓了两天才能够抵达塞萨洛尼基战场。

负责进攻希腊的虽然说是由整个中国陆军欧洲远征军负责,但是前期的作战计划中,只能抽调三个师参与攻势而已,也就是目前进攻塞萨洛尼基的第二装甲师、攻占亚历山德里亚的第六十七师,而第三师的话则是后一步,将会派遣部队支援第六十七师的西进,掩护第六十七师的后勤通道,同时派遣部队支援第二装甲师的进攻作战。

总体来说,第三师所担任的任务就是充当第四装甲军的预备队。

如今第四装甲军的两大主力师已经相继投入作战,但是作为后续支援的第三师却迟缓了数天才赶上来,如此也就导致了第六十七师陷入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

面对友军的作战不利,宋俊鹏也是有些无可奈何,尽管在战前联军司令部做战术安排的时候,就已经充分考虑到土耳其军队的战斗力不会太高,基本上是把土耳其的一个军当成中国陆军的一个师来用。但是即便如此,宋俊鹏也是高估了土耳其陆军的战斗力。

面对土耳其陆军第七军的失败,宋俊鹏甚至心理嘀咕着,这土耳其陆军的战斗力恐怕连列强陆军的一战末期水平都没有达到。和这样的盟友作战,是不可能对他们抱有任何的期望的。

为了避免被土耳其陆军拉后腿,宋俊鹏思虑了片刻后对身边的安德鲁斯道:“现在第一集团军的兵力还有些不足,你看是不是再增援一个军上去!”

联军司令部虽然表面上拥有对所有联军的指挥权,但土耳其陆军毕竟不是中国陆军,宋俊鹏还是比较谨慎的先询问了安德鲁斯的意见。

安德鲁斯听罢后,心里头也是有些叹气,在开战之前他对自家的军队可谓是信心满满的,认为当今的土耳其陆军虽然还无法和列强军队比较,但是应该也差不到那里去,毕竟土耳其陆军的各种枪支火炮都不缺,坦克也有上千辆,数十万大军在这中东地区里也算是一霸了。但是真正打过了才知道,自家陆军和列强军队的差别不是小差别,而是一道无法跨越的差别。

“应该的,现在第十三军已经动员完毕了,现在就可以出发前往保加利亚!”

宋俊鹏点了点头后转头对其他人道:“塞萨洛尼基之战关系到我军的整体希腊以及巴尔干战略,不容有失!参谋长记一记,第一:立即传令第十三军奔赴保加利亚,接受第一集团军指挥。第二:第三师,让他们派出一个战斗群前往波利卡隆斯特,再派出一个战斗群前往塞萨洛尼基北部方向,配合第二装甲师发起进攻!第三:命令第十六装甲师务必在三天内抵达伊斯坦布尔!”

说完这些后,他又是对后勤司司长覃来钱中将道:“部队的调动以及物资补给,就得劳烦覃老弟了!”

覃来钱道:“应该的,我会去就做出相应的调整,调集车皮运输!”

宋俊鹏道:“至于现在第六十七师补给缺乏的问题,路上通道一时难以满足,这事恐怕还得空军方面多多支援!”

第四航空军的副司令林平全中将道:“这个问题不大,战区上空我们已经夺取制空权,在伊朗和土耳其这边我们还有几个大队的运输机,下午开始就能够对第六十七师进行空投补给的行动。”

联合作战会议开完后,各种命令就是迅速通过各种途径被传达,联军的数十万大军随即调整各种战术安排,保加利亚那边先不谈,而在希腊这边,中国的欧洲远征军已经是全面动员了起来。

能够投入战区的部队已经是全部投入,就连第十六装甲师也是被命令三天内必须赶到进行支援作战,而于此同时,远征军的最后一支主力部队,也就是第二师在昨天也已经是赶到了土耳其,预计经过短暂的休整并等待重型装备的抵达后,就能够投入作战。

而到时候,中国陆军将会在巴尔干半岛地区投入两个装甲师、三个机械化步兵师的兵力。别看只有区区五个师,和参战的十来个土耳其步兵师相比少了半数还多,但实际上兵力上并不少,因为除了这五个主力师外,还有大量的读力部队,包括第十六炮兵旅、几个读力工程团、舟桥团等、运输部队等。

作为一支全机械化的重装部队,打起仗来可是前线的人非常少,但是充当辅助任务的人非常多的。

四月十九号,塞萨洛尼基那边依旧在激战当中,第二装甲师虽然攻势比较迅速,但是由于是打巷战而且指挥官也是比较顾忌自身的伤亡,所以打起来的战术都是属于比较稳健,而这也就导致进度比较缓慢。

而实际上现在决定战局胜败的已经不是第二装甲师了,而在于第六十七师那边了。

当昨天第六十七师攻占亚历山德里后,德军立即就是组织了大量兵力反攻,而且还是东西两个方向同时反攻,这第六十七师打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其中最重要的困难不是说对方兵力太多,而是弹药的消耗非常大,但是后勤补给量又是比较少。

加上德军还在进攻波利卡斯特隆,这样就进一步减少了第六十七师的后勤供应量。

要知道现在处于激战状态下的第六十七师,每天消耗的物资高达五六百吨,为了满足第六十七师的作战物资消耗需求,中国空军在十九号开始就是组织了大批量的运输机,搭载了大量的物资在众多战斗机的护航下,然后前往亚历山德里进行空头物资。

仅仅是十九号当天,空军就给第六十七师空投了两百多吨的物资,如此极大的缓解了第六十七师的作战物资消耗。

不过只靠空投显然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要想要让第六十七师获得足够的补给,还得把希望寄托在第三师及时增援波利卡斯特隆上,只要第三师的一部分部队抵达增援了防守该地的第六十七师的一个营,那么不但能够确第六十七师的补给通道,而且还能够在北面部下重兵,对塞萨洛尼基形成彻底的包围之势。

但是如果第三师无法及时完成这个任务,那么第六十七师就会陷入孤军作战、失去补给的危险状况。

这是一场要么大胜,要么大败的战争!——

这几天春节期间,事情比较多,所以只能一天一章了!

再,提前预祝各位春节快乐,马年名利双收!

第九百九十二章 大胜大败(二)

波利卡斯特隆,这个希腊西北部的一个边陲小镇,如果没有这场世界大战,如果没有这场中德之间的塞萨洛尼基战役,世人也许会永远都不会知道希腊北部还有着这么一个小镇存在。

和欧洲国家里的大多数小镇一样波利卡斯特隆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是非常点典型的石头建筑,欧洲国家和东方国家以及美洲国家有所不同,欧洲国家由于历史传统等影响,导致他们的城镇绝大部分都是石头建筑。不像中国和曰本那样,几乎在一战之前城市都是清一色的砖木建筑为主,一场大火就能够把整个城市烧个精光,中国也就是在陈敬云统一国内后,这二三十年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三十年里为了拉动内需,政斧花费了大力气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带动了城市化的加速,城市中大量水泥建筑出现,取代了大量的老式砖木平房。

历史上为什么太平洋战区打不起来像样的巷战,尤其是中国战场几乎没有打过任何一场巷战,这不是当初的光头不想打,而是他根本就打不起来,当时中国连个像样的水泥建筑城市都没有,往往一个大城市里只有火车站等少数建筑才是水泥建筑。而没有坚固的水泥建筑作为掩护,谈何打巷战啊。

二战中为什么巷战那么频繁发生,那是因为欧洲的城市普遍都是石头水泥建筑,如此才能够出现斯大林格勒战役、柏林战役这种规模盛大的城市攻坚战。

这个波利卡斯特隆就是属于这样的一种城市,虽然规模小,但是并不影响它的坚固姓。

三天前中国陆军第六十七师闪击这座小镇的时候,可是出动了整整两个坦克连外加两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营,组成了整整一个战斗群,而面对的守军也不过是一个营的敌军,如此才能够在短短半天之内就攻占波利卡斯特隆。

如今,攻防的角色已经是对换了过来,防守的是中国一方,为第六十七师第6732步兵营,而且这个6732营也不是把全部兵力都部署在这里,一个连被部署在河对面,还有一个连被部署在南边的一个小村庄。真正部署在这个小镇内的只有两个步兵连以及营属部队,包括一个拥有四辆短管105毫米自行突击炮的武器排、一个拥有两辆步战的营部排、一个配属多辆吉普的侦察排。

整个小镇内,共有兵力八百余人,拥有十辆步兵战车以及四辆105毫米突击炮作为主要重武器。步兵战车就不说了,这种武器虽然也号称是有装甲防护的,但是也就只能防护子弹和炮弹的碎片而已,上门的哪门二十毫米口径的机关炮实际上用处并不大。该营的主要火力还是来自于四辆105毫米突击炮。

这种1943年式105毫米自行突击炮,是采用T9坦克底盘为底盘,也有着简易炮塔但是炮塔和车体的防护比较差,因为他们必须腾出重量来装备了那门105火炮以及搭载更多的炮弹。别看1943年式突击炮其貌不扬但是火力不小,一炮过去就是一发105毫米的高爆弹,什么建筑工事都能打,而且碰上了坦克也能上去打一发,穿甲不了也能震死敌坦克的乘员。

刚开始这1943年式突击炮的分类界限有些不好界定,因为你说他是坦克嘛,但是机动姓、火炮的穿甲姓能以及防护能力都差的让任何坦克指挥官都足以为此骂娘,但你说它不是坦克嘛,他还偏偏用的是T9坦克的底盘,还拥有炮塔,反正坦克该有的外形他都有,但是干的却是炮兵的活。但是你要把他分成是自行榴弹炮的话,也不好,因为他上面装备的主炮虽然有105毫米的口径,但是仰角比较小,导致射程比较近,射程根本无法和那些正式的自行榴弹炮动辄十多公里射程相提并论。

这种不伦不类的怪物实际上乃是陆军装备部专门为了重装机械化部队研发的步兵支援武器。其定位是营级支援火炮,用于取代以往的牵引式75毫米、105毫米轻便步兵炮。毕竟传统步兵部队装备的牵引式步兵炮虽然轻便,随便一辆吉普车都能拉着走,但是随着机械化部队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加上中国的重装机械化部队主要是使用在中亚以及西伯利亚上,而参考到苏德战场上的残酷巷战,也就导致了中国陆军发现,如果自己也进攻苏俄的话,面对斯大林格勒会战这种大规模巷战,那么机械化步兵就缺乏一种有效的支援武器了,因此这才研发了突击炮。不但是用来打普通敌军士兵,更可以用来拆墙,必要时候也勉强可以充当坦克率领部队进攻或者充当反坦克自行火炮来使用。

严格上来说,1943年式突击炮是从T13自行反坦克炮发展而来,两者采用相同的底盘和主炮,但是1943年式突击炮多了一个简易炮塔。当年发展T13自行反坦克炮的时候,陆军是为了取得一款廉价并威力强大的反坦克武器,用来补充T912系列坦克的火力不足,以对付苏军中的KV系列和IS系列坦克,但是随着T15以及T18坦克的武器,中国陆军的坦克火力大大提升,尤其是新式的105毫米五十倍口径的主炮和新式的脱壳次口径钨合金穿甲弹的服役,更是让中国陆军的反坦克火力大大提升,陆军装备部下属的弹药司下属的穿甲科的科长,同时也是负责脱壳穿甲弹研发项目的季柏天上校更是断言:此弹足以横扫现役以及未来十年内所有坦克的正面装甲,包括中国自己的T18坦克在内。

就和历史上的战后坦克发展一样,新型穿甲弹的服役让穿甲能力大大提升,战后各国陆军觉得反正都防不住,干脆就不防了,所以战后法国、德国等一票国家的坦克都是薄皮大馅的货色,只要求能防得住小口径机炮扫射就行,根本就不强求多好的防护能力,而把更多的重量都用在了加强机动姓和火力上来。

现在中国陆军的坦克火力就是属于这种严重过剩的状态,而以前专门为了补充坦克火力不足而研发的自行反坦克火炮也是失去了存在价值,也就回归到了苏德两军早期的自行坦克炮的任务目标上来: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

在这一点上,苏德两国和中国的自行坦克炮的发展是有些相反的,他们的自行坦克炮一开始是作为步兵火力支援,后来坦克不足才慢慢往上面加装长身管的加农炮,用来充当反坦克火力使用,但是中国却是一开始就作为反坦克火力使用,但是到了现在却是沦为了步兵支援火力使用。

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国的坦克火过剩,而苏德两国的坦克火力严重不足而导致。

任何一件装备的发展,都是和其所在国家的各种条件以及战略定位联系在一起的,姓能好坏倒是其次,合适才是最重要的。这就好比非洲的那些黑叔叔,你给他们几百架F22也得放在草原上生锈啊,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歼6、歼7这些货色好些。

此时此刻,第6732步兵营的这四辆1943年式突击炮,正分散隐藏在小镇的建筑之中,炮口是对准了西部。

而天空中,十多架F6D战斗轰炸机在高空中的多架F12A战斗机的掩护下,采用低空飞行的姿态利用挂载的火箭弹、以及机身上的二十毫米机炮正在对着波利波利卡斯特隆镇外一股德军进行扫射。

爆炸声在飞机的轰鸣声响起,而在镇内的一栋三层小楼楼顶,数名中国陆军的军官们正用望远镜观察着外面的德军情况。

半晌后,其中一名上尉放下望远镜,面露沉色道:“这股德军的前锋都有足足四百多的兵力了,如果空军的侦查没有失误的话,那么后面至少还有三四千人以上的德军部队。”

“这样打起来的话,怕是困难了!”上尉身边的是一名少校,而他正是第6732步兵营的营长翁舒同:“师部那边的支援已经不可能有了,他们现在已经遭到了至少一万多名德军的进攻,而且还有配合第二装甲师那边看住塞萨洛尼基那边,怕是很难抽调兵力来增援我们了。而那个第三师,他们最少也得后天才能够到达。也就是说,这两天时间得靠我们撑过去了!”

翁舒同的话让身边的几名军官都是面露皱眉之色,当然这并不是说对翁舒同的话感到不满,而是对即将面临的危局赶到了棘手。

“走,下去,我们再商谈商谈防御作战方案!”翁舒同说罢,就是率先下楼而去,身边的的诸位军官也是紧跟上去。

不多时,一栋架满了各种通讯天线的建筑内,翁舒同等人就是出现在了这个临时指挥部的会议室内。

众人刚坐下,翁舒同并没有第一时间开口,而是坐在那里,面对眼下的危局他也是赶到很棘手。他一个6732营的任务远远不止防守一个波利卡斯特隆那么简单,实际上第6732步兵营的主要任务是扼守波利卡斯特隆,保障第六十七师的后勤补给通道。而这句话里头后面那句才是重点,守住波利卡斯特隆只是为了保障第六十七师后勤通道的一个前提。守住波利卡斯特隆的同时,他还得保障周边地区的安全,让运输车队能够平安抵达第六十七师的驻地,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在兵力那么紧张的时候就派出两个连的兵力到外围。

想着这些的时候他又是想起了数天前位于国内河北省省长的父亲发来的电报:此战不但关乎国家民族之利益,更关乎我翁家之荣誉,望尔务必英勇奋战,立我翁家之志气,长我翁家之威风!

第九百九十三章 大胜大败(三)

和诸多军官们一样,翁舒同同样出身良好,其父翁赖清乃是在内战时期就是在福建军政斧中任职,并曾经是陈敬云组建总统府秘书处时的第一批秘书,年轻的他和陈敬云一起成长,步步高升到如今河北省省长一职,其人虽然没有留过学但是对于经济非常有一套,在南京权贵上层人物口中,他乃是下一届内阁里财政部总长的有力人选。

和共和国里的诸多权贵一样,他也是早早的把自己的一个儿子翁舒同送进了军校。在如今中国,从军资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履历,而家族中人是否有人从军也是一项衡量高级官员形象的重要条件。

虽然这个条件大家都没有说过,但是这却是属于高层默认的规则!尤其是现在的战争期间,如果你一个部长级的高官,儿孙满堂却全都待在国内当官或者从商,你让数百上千万个把男儿送上了战场的家庭如何感想,为什么我们的丈夫、儿子在前线拼死拼活,你就能够一大家子待在国内享福?

这年头中国虽然还算[***]严重,对于媒体控制的也比较严,但是对于官员的舆论监督却是非常严格,基本上每一个高级官员的履历甚至家族成员的身份都能够从过往的报纸里翻出来。而且当代中国的官员体制是聘任制,虽然绝大部分官员都是一步一步爬起来的,但是根子里还是聘任制,一个任上搞不好就下台了,而且高级官员的任命更加讲究一个威望的问题,为什么那些非职业官员,一些专家学者、企业高管能够直接获得中央任命进入内阁呢,就是因为他们具备了很多职业官员都无法拥有的威望。

而这威望或者说个人形象问题是高级官员都需要极度重视的,而家庭成员是否有人从军,这一点也是属于高级官员个人形象的重要一项。

当然这不是说有儿子或者孙子从军就能够为自己加分了,只能说自己不落后别人,这一点上和其他高级官员们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毕竟中国的权贵阶层子弟从军是一个普遍现象,陈敬云执行优军政策三十几年,导致了如今中国的整体阶层,尤其是高层中的子弟参军现象是非常踊跃的。

以国内最为著名的私人中学,也就是陈氏家族创办的‘志诚中学’而言,该中学毕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几乎有八成以上的学生都会选择报考各种军校。这个志诚中学就是当年陈敬云为了自己的几个儿女的教育而专门创建的学校,一开始的定位只是私人学校,算得上是陈氏家族的私塾,但是这几十年发展下来,加上陈氏家族的几乎所有第三代子女都是在这所学校就学过,而其他的权贵们也是想尽了办法要把儿女们送进该校,这让志诚中学也是发展为国内最为著名的私人中学,目前已经不提供小学教育,只提供三年期的初中教育以及三年的高中教育,每年的招生数量也不多,也就几十个而已。

而如今军队里,有着大量志诚中学的毕业生服役,在去年的中曰战争中,好事人经过统计,参与过前线对曰作战的志诚中学毕业生一共有两百八十七人,然而伤亡率却是相当高,高达二十多人伤亡。要知道当时参战的中[***]队高达数百万之多,总伤亡数字不过二十来万而已,而阵亡人也就两万来人,阵亡比例是百分一都不到的。然而该校的毕业生阵亡比例达到了百分之五以上。

翁舒同同样是志诚中学的毕业生,和其他同学差不多,毕业了后就是选择了武汉陆军军官学校从军,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就会和绝大部分从军的权贵家庭子弟一样,在军队里混上十来年,等到了三十多岁或者四十岁左右的时候就是退出现役,然后转为从政或者从商,往政界或者工商界发展。

毕竟不是每个军官都能够顺利一步一步晋升为将军的,从军的权贵子弟那么多,能够一直待在军队里顺利晋升最后成为将军的人永远都是少数的幸运儿,绝大部分在会在中年退役选择其他发展方向的。

但是翁舒同却是不想这么做,他想要一直待在军队里,然后当上将军,这不但是他个人的梦想,更是他兴盛家族的最好方式。

在中国,单纯的一个高级官员,哪怕是内阁高官都是无法支撑起一个显赫家族的。国内的那些顶阶豪门哪一个不是家族里有着上将元帅之类的大佬支撑着,相对于翁家而言,那些家族才是共和国的主导者。

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官员就是流水的兵,那些内阁成员们当五年就得走人,而军方大佬就是铁打的营盘,那可是一辈子都待在上头的,哪怕是退役了但是依旧能够发挥巨大的影响力。

比如如今战时,陈敬云的总统府军事顾问团里,可是有着一大票已经退役但是因为战争又被重新征召回现役的将军。

个人的梦想和家族的重担压在翁舒同身上,让他几乎不可能承受任何的失败!

今天,他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失败,决不能!

翁舒同内心里暗下着决心,但是这依旧无法改变第6732步兵营兵力过少,危机重重的局面。

“如今敌军的前锋部队已经抵达,估计不用一个小时就能够靠近了,现在我们也没有重炮支援,我看还得让空军那边加大支援的力度,现在这个规模还是太小了!”旁边坐着的一个上尉就和绝大部分陆军将领们一样。

遇上打不过的敌人,第一个想法就是请求炮火支援,如果没有火炮支援的话,那么第二个想法就是请求空军支援,到了最后他们才会去考虑自己该这么打!

这基本上已经发展为中国陆军部队作战的一个套路了,遇上敌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用火炮轮一遍,再让飞机炸一遍后,在看看情况如果敌人还活的好好的,就继续请求炮火支援和飞机支援,等觉得敌人死的差不多了,那么就是步兵和坦克冲锋的时候到了。

第二装甲师进攻塞萨洛尼基是如此,第六十七步兵师西进突击的时候也是如此。现在防守波利卡斯特隆自然也会是如此。

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有炮不用,有飞机叫不要,非得自己喊口号先发起冲锋,这不傻蛋嘛!

以至于很多外国的一些战地记者看过了中国陆军的作战模式后,戏称中国陆军为‘老爷兵’和美国陆军被称之为‘少爷兵’可谓是一老一少,搭配的很。

“空军那边的支援力度怕是很难加大了,早上的时候就和他们联络过,现在空军那边的主要支援方向都放在了师部主力那边,现在师部的补给缺乏,而且说是至少有两三万人在进攻师部主力。我们这边能够得到的空中支援已经是到了极限!翁舒同虽然是陆军军官,但是对于欧洲远征军中的空军力量有多少是清楚的,这一次空军派往欧洲战场的,目前只有两个联队,别看飞机不少了有五百多架,但是飞机是有着限定的留空时间的,像F12A的留空时间不过两三个小时而已,这除去路上的时间,能够盘旋在部队上空的时间实际上并不长,而一天里多次出击的话,对飞行员的体能消耗是非常大的。

不管是二战时期还是二十一世纪里,对战斗机的驾驶员而言,飞行是一件非常消耗精力和体力的事情,飞行员的体能也就显得非常重要,空军为了加强飞行员的体能,甚至是学习海军航空兵,规定飞行员的一天三餐必须吃西餐,饮用牛奶以及食用牛肉等高能量的食物来加强体质。

海军本来就是非常西式化的一个军种,但也不是说整天都吃西餐,其中只有晚餐的时候军官们才会吃西餐,舰长等高级军官晚餐的时候甚至都还有乐队在一边演奏呢。但是船上同时也有中餐提供,士兵们可以根据喜好选择自己的就餐方式。但是其他人可以选择,但是飞行员却是不可能,航空母舰里的飞行员餐厅是单独设立的,里头就只有大块大块的牛排和牛奶之类的,喜欢吃得吃,不爱吃你还得吃,其他的什么葱爆牛肉、红烧肘子、水煮鱼、剁椒鱼头之类的什么都没有……

由此可见,这年头飞行员对体能的要求非常高,而这也就是说,就算有飞机可以使用但是飞行员也不可能刚驾机回来就立马出击,总得有一个缓冲休息的时间。除非是说和奄美海战那样,因为战斗激烈往往第一波出击的驾驶员刚回来,然后就立马再一次组成第三波机群出击,空军和那边却是不很少如此的。

空军支援没有再多,火炮也没有!这剩下的就只能依靠第6732步兵营自己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38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3/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