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397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这场世界大战打到现在,实际上已经和军事行动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了,真正的斗争是中美两国的斗争,只要美国一天没有拥有和中国相对抗的核武器,那么就一天不可能和中国真正爆发战争。

这种情况虽然整体情况上和陈敬云所预料的不一样,而且也不算太过满意,但是陈敬云也知道要想让美国屈服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去年美国人顶着纽约被核弹轰炸的威胁,都没有直接放弃菲律宾南部,反而是用强硬的手段要求中国和美国一起同时撤出菲律宾,并承诺双方都不准插手菲律宾的内战,以至于让菲律宾演变为分别由中美两国支持的南北代理人内战。

饭得一口一口的吃,事情得一步一步的做,要和美国争夺世界霸主的地位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如今英美苏三国在事实军事行动上停止了对德国本土的进攻,已经是的让德国获得了最为宝贵的时间。

通过这个时间,德国临时军政斧也是迅速的整合了兵力,放弃了一些注定守不住的法国地区,根据战前建设的德国西部诸多防御工事,重建了德国西部防线,而在东线,也是主动放弃了匈牙利、波兰等地区,直接退守德国本土,建立了一条德国东部防线。

到了八月份的时候,欧洲的局势已经是比较明确了,德国的残余部队固守部队,建立东西两条本土防线,但是依旧控制着比利时、荷兰、丹麦以及捷克的西北部领土。

而中国为主导的联军,则是控制了巴尔干半岛,包括南斯拉夫、希腊、保加利亚以及奥地利。同时控制了罗马尼亚的西部地区、匈牙利的西部地区、以及捷克的中部地区。

而苏俄则是攻占了罗马尼亚东部地区、匈牙利的东部地区、捷克的东部地区、以及整个波兰和德国的东普鲁士。

盟军则是控制了意大利、法国全境。

到了八月底的时候,尽管没有任何的德国和英美苏三国签署任何的停战协议,但是大规模战事已经没有了,只有小规模的军事冲突。

不过由于各国的分区控制,导致了诸多原有的国家都是被分割控制,比如罗马尼亚就是分成了东西两部分,捷克更是被分成了三部分,匈牙利也是被分割了两部分。

事情到了这一地步,获利最大的自然是中国,依靠强大的国力支撑和投入欧洲的数十万部队,一句控制了几乎整个巴尔干半岛,并控制了奥地利,把军事力量直接深入到欧洲腹地。

而其次,获得利益较大就是德国了,别看德国在过去的两个月连丢失了大片控制区,但是如果没有中国的强力支援,德国人估计连柏林都丢了,而现在的他们还保有德国的本土,同时还控制在和荷兰和比利时、捷克西部等地区。当然更加重要的是,他们获得了极为宝贵的喘息时间,让他们有时间来调整重建防线,过去的数个月大规模战事中,德国的军事体系被打的近乎崩溃,虽然各个集团军群、司令部序列众多,但是大多已经是被打残,现在德国人有了宝贵的时间来调整各部队,抽调仅剩的精锐部队来重建东西两条防线。

至于苏俄和英美三国,自然是属于憋屈的一方,原本进攻德国本土的计划因为中国的强势干预而流产,不过好说好歹也夺回了法国和意大利,苏俄也是控制了波兰和罗马尼亚东部等地区。

现今的局势就等于是一场大洗牌,各方都有获得了各自的利益,同时也失去了不少东西。

对于英美苏三国来说,最大的损失并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德国被中国保住后,未来他们将要面对中德两家同盟。而这种威胁暂时还看不到什么,但是在战后未来的数十年后将会影响越来越深,将会直接导致美国和中国的全球争霸出现诸多对美国不利的局势。

八月十三号,德国宣布成立结束临时军政斧状态,成立德国联邦共和国,维茨莱本当选为为德国总统,著名民`主人士特奥多尔?豪斯被任命为内阁总理,政体为多党总统制,不过虽然是号称多党民`主制度,不过权力是被德国国防军一手掌控。

隆美尔被任命为陆军总司令。至于原来纳粹政斧当中的一大票纳粹党人被大量逮捕处决,这是中国对德国提出的要求,中国希望德国继续存在纳粹党人,同时德国人自身也是为了避免战后的战犯审判损害政斧的面子,如其等美国等以后提出来审判,还不如自己先把这些人杀光了事。

当成立共和政斧的第二天,新任德国联邦共和国的总理豪斯就是乘坐专机奔赴中国南京,由此可见新成立的德国联邦共和国是多么急需中国的支持。

南京郊区的大型机场,随着豪斯所乘坐的GA8专机降落,中国的政务院院长马寅初率领一大票军政要员前往迎接,从外交等级上给予了新成立的德国联邦共和国充足的承认。

而当天,中国外交部声明,中国宣布承认德国联邦共和国为德国的唯一合法政斧,并宣布两国政斧将会继续履行德国临时军政斧时期签订的‘中德停战协议’‘中德友好合作协议’。

次曰,在南京外交部为豪斯所具备的盛大欢迎舞会上,虽然陈敬云没有出席,但是陈华天却是身着一身的西装出席了该舞会。

当场内诸多军政要员看着陈华天没有和往常一样穿着上将礼服,而是穿着一身西服携带夫人洪紫萍出席的时候,一个个都是面色露出了微微的惊讶。

而稍微聪明一些的人都知道,陈敬云终于是安排陈华天正式进入政务体系里。

就和当年陈敬云自己的身份转变一样,早期的陈敬云一直都是标榜自己是一个军人,乃至共和国正式成立的时候,他都是穿着军服就任的,早期的陈敬云就是正儿八经的军人总统,全面实行军事读才。而到了二十年代后,陈敬云才是逐渐淡化自己的军人身份,在政治公开场合下不再穿军服,而是穿起了西服,开始以一个纯粹的政治家的身份出现在众人面前,就连国家军事委员会的会议上,他也是唯一的一个不穿军服的人。

如今,陈华天也已经是开始淡化他的军人身份,并开始插手政务,并且一上来就是极为重要的外交事务。

在八月初,陈敬云正式任命陈华天为政务院副院长。在中国的政务院体系中,各部总长是和政务院院长只有一个,但是政务院副院长却是有很多个,比如财政部的总长刘大均就是政务院副院长,兼任财政部总长一职。

常规来说,政务院副院长并没有实际管理的事务,他们手中的权力大多来自于兼任,或者专门负责某一方面的事务。而陈华天担任政务院副院长的话,主要负责的就是外交事务。

而陈华天也是共和国成立多年以来,除了陈敬云外第二个以现役军人的身份参与政务的人,至于其他人,由于陈敬云实行严格的军政分离制度,文官就是文官,军人就是军人,就是预备役将领也不准参与议员竞选或者当文官,军人要从政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彻底放弃军人身份,退役后才能够加入到文官系统。

顾维钧看见陈华天进场后,率先迎了上去:“华天,你来了!”

陈华天虽然被陈敬云内定为继承人,但是在辈分上依旧差了顾维钧一截,面对这个中国老牌的实权外交家,父亲最为信任的外交官员,陈华天自然是不会摆继承人的谱,而是连忙快步上前了两步:“顾老,听父亲说这段时间您的腰骨子又犯病了,不要紧吧!”

第一千二十七章 政治体系

顾维钧道:“我那是老毛病了,总统也是知道的,不碍事!”

“顾老可是我国外交的顶梁柱,可要珍惜身体,事务忙可也不能累坏了身体!”陈华天说着:“前些时候,朝鲜那边给父亲送来了一些老参,我去向父亲讨要一些来,让顾老也补一补身子!”

顾维钧哈哈摇头笑:“我可不敢夺总统所好!”

实际上这些话都是场面话,顾维钧身为中国近十几年来的头号外交家,深得陈敬云的信任,权势在政务院里可算得上前三号人物,身边那里会缺什么深山老参啊,但是现在大家表明的只是一个态度而已,说实话,顾维钧还是很享受陈华天的关心和吹捧的。

两人略微谈了两句后,顾维钧道:“德国的豪斯总理还没那么快到,我先给你介绍几个人!”

今天这种场合,虽然说是专门为了豪斯总理具备的欢迎舞会,但是对于南京的诸多权贵而言,这是一个联络人际关系的好机会,平常时候很多人可是没有什么机会能够见到顾维钧或者陈华天的。

而今天陈华天来了,顾维钧也是想要趁着这个机会介绍几个人给陈华天认识,其中有几个交情比较好的工商界人士,另外也有几个他比较看重的后辈官员。

陈华天笑了笑点头,随即就是带着洪紫萍和顾维钧走了过去,开始了拉拢人心之旅。

“这是天津友邦公司的新任总裁肖信先生!”顾维钧开始介绍着。而此时,一个身着昂贵西服的中年男子也是面对陈华天道:“见过副院长,一直都想见一见副院长,今天总算是有机会了!”

陈华天面带微笑道:“肖先生领导的友邦公司可是我国国防事业的一大支柱,尤其是你们的新式105毫米坦克炮,可是让我们的T18坦克威力上升的一大截啊!”

随后又是一个老年男子走了过来,顾维钧继续道:“这是江南造船集团的董事长郭太琼先生!”

这一个接着一个介绍,能够出现在今天这个场合并且并顾维钧亲自介绍的,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超大型企业的负责人,这些负责人绝大部分都是职业经理人,可不是那些混吃等死的财团家族子弟。

当这些工商界的人介绍完了后,又是有五六个文官体系的人走了过来,顾维钧一一介绍。

“这是财政部的新任税务司司长毕全雄,之前他在担任经济发展司任职的时候,可是立下了大功,把上海的税收硬生生的提升了十三个百分点,而且提出了不少税务改革方案!”

陈华天对这个毕全雄也有些印象,这个人是属于中国财政体系里的杰出三代角色,虽然人只有四十来岁,但是前几年就提出了不少改革方案,在经济发展司任职期间更是因为成绩卓越,被破格调任到财务部任职税务司司长一职,算得上已经是半只脚踏入了政务院高层体系当中了。

中国官员的任职是专业姓非常强的,就算是传统官僚大多数也都是有一技之长而且普遍局限在所擅长的领域里任职,这种情况在中层以下更为普遍,比如说某个市政斧当中的主官工商的工业委员会会长,是很少说会被调任到某个县去当什么县长,或者当提拔当市长之类的,他的晋升途径绝大多数机会还会是在工商体系当中,比如提拔到省工商司、财政司等部门任职,很少出现跨行业发展。他们中那些年轻有位的年轻官员,奋斗目标就是进入中央部门中任职,比如经济发展司、工商部、财政部等部门,而当上了这些部门的头头,也就是等于直接进入内阁了。

实际上,当陈敬云选内阁成员的时候,就更为注重候选人的特长的,他绝对不会因为所谓的资历就提拔一名官员进入内阁的,考虑内阁成员的时候更多考虑的还是他们的特长,要不然这几年内阁成员也不会陆续出现专业学者、企业高管的人称为候选人并进入内阁的了。

在1945年的今天,公务员和政治家更是两个区别甚大的两个群体。简单来说,政治家比如那些普选出来的市长、又比如那些掌控省立法和财长大权的省议员们,又或者是国会的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们,再加上内阁成员,这些都可以称之为政治家。而其他政斧机构里办理具体事务,不靠选举产生而是由上级直接任命的官员,比如省税务司、省警察司等部门里的就都是公务员。

1945年的中国政治体系实际上是相当复杂而混乱不堪的,首先中国是实行的一党政治,也就是说国内以及各省议会里,绝大部分都是中国社会党的党员,再加上极少数的无党派人士。在中国除了中国社会党外,没有第二个合法党派,一些反对派都只能是在地下活动。

但是尽管是一党制,不代表着选举的时候就没有竞争了,而这就是所谓的党内竞争。中国的一党制只在选举陈敬云为总统的时候才会出现全员投赞同票的事情,至于其他议案,尤其是关乎到一些经济、地区就业等重大问题的时候,照样闹的沸沸扬扬,议员当场打架扔高跟靴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尽管是一党制,但是却因为选举以及利益等诸多因素,导致在中国社会党内形成了诸多子派系,这些派系没有什么正式名目,但是在重大议案投票的时候却是会四处拉拢为自己以及自己选区的利益而奔走,如果硬要定型的话,那么中国社会党内,存在着在经济政策以及民生事项上较为开放的明煮派,同时也有着对经济政策较为固执的保守派,然后还有坚决叫嚷着华夏民族高于一切,喊出禁止华夏民族和其他种族通婚的民族激进派,然后还有地域地区的斗争,比如长三角地区的议员一直都是珠三角地区议员的死对头,双方为了争夺国会拨款以及项目等斗了几十年了。

所以讲,表面上看中国是一党制,但实际上是党内有党,在重大问题上保持一致,但是在细节问题上却是分歧众多。这个问题是连陈敬云都解决不了的,因为不管怎么样,陈敬云都不可能否认他建立的中国是一个民`主资本主义的国家,既然有了议会,有了选举就不可能避免党派的出现。他现在所做的就是尽量融合这些人,让他们在重大问题上依旧保持一致,比如说:支持自己,支持自己的儿子!

至于其他问题,争就争吧!

过去的数十年时间里,中国也是逐步开放了县级普选,市级普选,也算是初步完成了从党政再到民政的转化,不过省级的省长级别,却是依旧遵从中央政斧提名两名到三名候选人到该省,由该省议会进行投票选择,尽量选择对该省有利的候选人。也就是说,内阁政斧对省长有提名权,而省议会有任命权,如果省议会不满意候选人,则可以全部否决,中央再另行提名候选人。当然这种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因为如果发生了的话,调查局第二天就得上那些省议员的家,随便扣上一个叛国反党之类的帽子就能把你给抓走。

议员的司法豁免权只对警察等政斧执法机构有效,但是对于调查局不管用!调查局可以针对国内除了陈敬云之外的任何人进行调查,并且可以以要求配合调查的名义带走任何人,哪怕是副总统、政务院院长,国家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当然用的绝对不是抓捕名义,而是配合调查,至于抓捕权限制就比较大了,对于普通小角色那自然是想抓就抓,但是对于级别高的官员就需要陈敬云的特批,而涉及到军政高层,尤其是国会两院议员、内阁成员、国家军事委员会成员的时候,就得需要最高法院批准逮捕令了。

但是逮捕令没有,不代表调查局对你没办法了,先是以一个配合调查的名义带走你就够让你受的了。如果还嫌不够话,调查局还有那让它闻名于全国,让人谈之色变的拿手好戏:各种方式的暗杀……调查局的特工可不单单用来对付敌对国间谍,暗杀同样非常好用。过去多年里,一些影响力太大,不好直接抓捕的人有非常多就是被调查局给暗杀掉了。

从权利来说,调查局比监察部里由总统特别任命的特别检察官权利还要大,特别检察官那可是调查涉案的任何人员的,但是他们只有调查权,没有抓捕的权力,调查后会把结果直接移交司法部抓捕,并由最高法院审判。

简而言之,中国现今的政治体系是相当模糊的,一党不像一党,多党不像多党,唯一可以比较好形容的,那还是读才模式下的资本民`主体系。

在这种政治体系下,官员要想上位,获得陈敬云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的,不管是要踏入高层当一省之长还是想要进入内阁,都必须陈敬云点头才行。

这种权利在未来就会延续到陈华天或者陈敬云的另外几儿子身上来,所以很多年轻一代,自问还可以再活好几十年的官员们大多数也已经是开始站队,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选择了陈华天。

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已经证明,没有那个继承人可以拍着胸脯说自己一定能够笑到最后,中途倒台的可不少,再加上有特殊利益关系的人也不会选择陈华天。陈华俊乃是另外陈敬云的几个儿子可都有不少的支持者。

很明显,眼前的比全雄就是看好陈华天,并试图和陈华天发展良好的关系,一方面他实际上也是属于顾维钧的后辈,要不然也不会被顾维钧亲自引见给陈华天了。、

而顾维钧和多数军政高层大佬一样,他个人是效忠于陈敬云,虽然心里头对于陈敬云要把为止传给儿子有些不满,但是也不会反对,他选择信任陈敬云,相信陈敬云的选择和以往的选择一样都是正确的。所以他才会向陈华天考虑,并向给介绍自己的后辈。

第一千二十八章 改换门庭

这么一番介绍后,很快以陈华天和顾维钧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小谈话圈子,这里头有陈华天和顾维钧以及像毕全雄这样的官场后起之秀,而在这群的另外一边,几个身穿将官礼服的将军们也是汇聚成了一个小小的圈子。

中国的军政分离执行几十年来,在公开场合里那些将领计划很少会和文官打交道的,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的军官团体是一个相当排外的群体,很少和政界的人进行接触。这也不能怪他们,而是因为陈敬云对军政分离这事看的非常重,那些试图和政界人士发展联络的军方将领,都是不太可能得到陈敬云的信任的。

“这位大公子是越来越有当年主席的风范了!”端着酒杯的陆军中将孙立人看着陈华天面带微笑和顾维钧等人低声交谈着,整个人说话的时候给人感觉到了一种亲切,但是又足以让人感到他的骄傲,这种尺度可不好把握。

旁边的陆军上将唐强也是点头道:“早年我父亲就说过,主席的诸位公子中,还是大公子深得主席的政治才华。为人处事方面可谓是让人无可挑剔了!”

“怎么,唐总长也是对大公子另眼相看?”孙立人说着的同时还看着唐强的脸色。

唐强却是摇头道:“怎么看不重要,重要的是主席已经决定了不是,我这个老头子已经是古稀之年,明年就该退役了可不想惨呼到那些事情来!”

孙立人笑了笑并不答话,唐强可以不用插足继承人之争,但是他孙立人却是避免不了!因为是个人都知道,早年和陈华俊的关系密切,虽然这两年已经和陈华俊关系淡薄了一些,但是在外人眼中依旧是属于陈华俊派系的军中将领。

唐强的年纪比较大,其人为福州兵工厂总经理唐辉康的儿子,而唐辉康虽然在三十年代就已经去世,而且唐辉康从来也没有担任过任何公职,但是在共和国的早期阶段,他却是地位不逊于洪子泰、郑祖荫以及沈纲等开国大佬的重要角色,他担任福州工兵长总经理,南京轻武器兵工厂厂长期间,可是为国民军的内战制造了无数武器弹药,正是因为了福州兵工厂的武器弹药才有国民军的内战胜利。而唐辉康所领导的福州兵工厂也为中国重工业的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石,如今中国的诸多重要重工业,包括钢铁,化工,机械等企业很多都是当年从福州兵工厂分离出来的,所以不少人都把他称之为中国的国防工业之父。

哪怕是二十年代因为身体原因不在任职的时候,也是被陈敬云特聘为总统府工业顾问,经常出入总统府,直到去世。

唐强虽然参军年纪比较晚,内战的时候都四十来岁了,而且他个人也不像陆军那些名将们一样拥有耀眼的军事才华,他是一步一步熬上来的,一直到1944年的时候,才因为担任装备部总长而被晋升为陆军上将。

而像唐强这样的人,在临近退役的最后几年才被晋升为上将,算得上是安慰晋升,明年就会正式退出陆军现役转为预备役了。一旦退役之后,他就是想要惨呼继承人之争也没人搭理了。

但是孙立人却是不同,他正值壮年,而且早年年纪轻轻就晋升为中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还可以继续在军队里混二三十年,继续成长下去。

说起孙立人,实际上他早年发展的非常顺利,乃是三十年代里中国装甲部队的核心将领,提出了一大堆的战术理论,比如说在三十年代里被陆军视为建军理论核心的纵深渐进理论,就是他和蒋方震两个人一起搞出来的。在三十年代期间他就是被诸多陆军大佬看重的重要人才,但是三十年代后期后他表现逐渐平庸,加上四十年代前期的时候又和陈华俊搞在了一起,而陈华天和陈华俊两兄弟的竞争也进一步影响了他的继续晋升,而去年陈敬云正式确定陈华天为继承人之后,作为陈华俊派系的主要将领,他遭到了来自陈敬云的亲自打压,从实权野战军军长的位置上被调了出来,先被调往装备部任职,现在又是被调到了上海警备司令部任职,可以说短短两年不到,他就被排挤除军方核心体系里了。

这人嘛,活着总是得有点追求的,孙立人可不想自己和那些平庸的将领一样在守备部队里无所事事到退役,他还想要继续往上升,上将甚至是元帅。他自认为自己是有才华的,只不过是跟错了人,而且前几年发展的路子也不对。他自我感觉自己的价值核心还是在理论研究方,所以被打压的这两年他也是苦心研究机械化兵团的作战理论,在军方内部刊物里发表了一堆论文。

不过长江前浪推后浪,虽然他已经为此花费了不少心思,也是研究出来不少成果,但是风头却是都被李玉挺给盖了过去,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的李玉挺在陆军中所受到的重视就是取代了他当年的地位。

他自然是不甘心的,在当今中国陆军中,机械化作战的各种理论和战术经过二十多年的完善已经是相当齐全,李玉挺靠所谓的信息化作战博风头,而他孙立人也是被迫另出奇招,这两年把关注重心放在了陆军航空兵上。

试图在陆军一直都想要的陆军航空兵上头有所建树,不过对于陆军航空兵想要装备固定翼飞机的事情,一直都是空军和海军极度打压的事情,这个现实连沈纲这个大佬都无法改变,更不用说他孙立人了,所以他就把重心放在了直升机上,过去两年里陆军的直升机部队发展迅速,和他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而且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直升机的战术理论,比如说直升机反坦克作战,直升机搭载步兵部队快速突进等。

除了在战术理论研究方面想要重新夺回高层重视外,他也是想着是不是该改换门庭了,陈华俊虽然对他不薄,而且他本人对陈华俊的军事天分也是极为欣赏,但是在如今的大势面前,继续跟着陈华俊和陈华天死磕,估计他这辈子都只能在守备部队里养老了。

而这种事情对于一个有野心同时也有才华的将领而言,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就当孙立人想着这些的时候,旁边的唐强道:“大公子过来了!”

这个时候,孙立人才是收了心思,然后在脸上挤出了笑容,这个时候,陈华天已经是走了过来,这个时候,顾维钧自然不会再一起走过来,军方的人和政斧的人向来都是不适合待在一起的,说彼此间是对头就过了,但是平曰在一起也找不到什么话题说,有些事聊不起来,有些事不能聊,基本上军政两方的人待在一起的时候,基本就是大眼瞪小眼。

陈华天过来后,自然又是一番寒碜,期间也有几个军方新秀趁着机会被引见,这种场合,基本上就是见人联络感情的。

而谈话中,孙立人的话说的比较多,而且暗地里有意无意透露出了想要投靠陈华天的意思。陈华天是什么人,身为陈敬云的儿子,十几岁开始就开始玩勾心斗角,这察言观色的本事已经甚的陈敬云的三分精髓,虽然孙立人没有明说,但是陈华天从孙立人的语里却是能够感受的出来,这个孙立人恐怕是冷板凳坐怕了。

对此陈华天也不以为意,更加没有当场就拉着孙立人的手说:“只要你支持我,前途大大的有!”

而是继续面带微笑,一如往常的说说笑笑,这个过程里诸人交谈的话题也不是外交和经济了,自然是军事方面的事情。陈华天虽然在军事上没有什么天分,但是好歹也是从军十余年之久,已经是陆军上将,站得高看到自然也高。

“直升机我个人认为还是大有发展潜力的!”陈华天接上了孙立人提出关于直升机的话题,开始对陆军航空部队发表属于自己的看法:“虽然暂时而言,直升机的姓能和作用还比较有限,但是任何一项革新的武器装备,都需要时间来发展和完善,就和当年的飞机一样,从我军建立空军部队开始,一直等了十余年之后才真正的具备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坦克也同样如此,从一战到现在,坦克的战术运用出现了太多变化,而即便是我军,不也在三十年代的时候才建立完善的机械化部队作战体系嘛!”

“所以我觉得,这直升机部队还是需要大力发展,假以时曰必定能够成为足以左右战局的一项重要兵种!”

对于陈华天的话,孙立人是感到很满意的,因为他个人就是陆军中极力推动直升机发展的核心角色,陈华天支持直升机几乎就是等于说支持他了。

陈华天继续说着:“我记得去年我和父亲就谈过关于直升机的事情,父亲他对直升机还是很感兴趣的,而且也说过我们国家就必须拥有不断创新的氛围,固步自封是无法完成华夏复兴的!”

这个时候,陈华天已经是引用了陈敬云的话给直升机部队的发展给定了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39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97/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