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4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陈敬云略微一愣,一下子竟然也是没想起来自己的年纪,还是在心里默念一番后,才算出来了自己现在这个身体的年纪:“大人记得没错!”

孙道仁继续捋着胡须道:“俗话说成家立业,这成家可是排在立业前面,这终身大事上子华可要抓紧了啊!”

第七章 林家有女

对孙道仁的话陈敬云只能苦笑!

说起来,以前的陈敬云是有过一门婚事的,对方乃是杭州那边的书香门第,原本是打算在陈敬云留曰回来后就成亲的,但是哪里想到还不等陈敬云回来,女方就因病香消玉殒了。人都没了,婚事自然也就没了。后来陈敬云一心扑在第十镇上,而俞氏又自持陈家乃是世家大族,书香门第,一心要给儿子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媳妇,这一来二往,陈敬云的婚事也就耽误下来了。

至于现在的陈敬云,他现在可没有什么心思玩情情爱爱。这几天乃非常时期,陈敬云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发动起义,然后据地当军阀之类的,对于成亲结婚之类的可是没想过。

“这婚姻大事乃父母之命,一切自有家慈安排!”陈敬云随口应付着,不过既然被孙道仁勾起了婚姻这事,他脑子里很自然的就想起了,这个时代男人是可以三妻四妾的。虽然前世的他女人不缺,但是对于可以光明正大的同时拥有众多女人也是抱有幻想的。

孙道仁又和陈敬云说了一番琐事后,花厅里又进来了数人。

来人中为首的是身穿大红绸的贵妇,此人陈敬云认得,知道她就是孙道仁的正妻林氏。而林氏身边的乃是一蓝绸贵妇,面容略老,看上去比林氏要苍老的多。两人身后自然都有丫鬟跟着伺候。

见这两人进来,陈敬云连忙起身!

人还没有进来,门口外的孙夫人就已经开口了:“早上的时候老爷说陈哥儿要来我还不信呢,方才听下人一通报,才知道陈哥儿是真来了!”

话说着,她人也到了里头,上下打量了陈敬云一番:“陈哥儿今天这一身的军服可是好看得紧,我们老爷穿上新式军服就是不太搭调了!”说完,转脸对着身旁的贵妇道:“妹子,你说是吧!这么俊俏的后生我们这福州城里可不多见!”

那贵妇看似极为认真的把陈敬云看了又看,最后露出一个满意的表情点了点头:“的确和姐姐先头说的一样,这模样当得上玉树临风这四个字了!”

被这两个老妇人当面称赞长的帅气逼人,就算是陈敬云的脸皮厚实也是有些不好意思:“夫人言重了!”

“这位是我妹子,夫家是京城林氏!”孙夫人介绍了句后,陈敬云才道:“见过林夫人!”

林夫人连忙伸手虚托:“贤侄客气,你我都是客,可不用和我客气!”

这才刚见面呢,林夫人就说出贤侄二字了,这还真够不客气的。

随即四人重新坐下,开始了左一言右一语的攀谈,和孙道仁相比,孙夫人明显要健谈的多,虽然说的都是家里家外的一些琐事,但是此人言语间说的有趣,加上话多倒也主导了众人间的交谈。孙道仁言语上自然是顺着孙夫人的话语,不时的插几句,而林夫人显然没有孙夫人那么健谈,除去一开始多说几句了外,后面的话就少了些,就算说了几句多数也是集中在陈敬云身上。

“陈贤侄东渡留洋,这一去万里之遥想必很幸苦吧!”林夫人显然是对陈敬云早年求学的经历很感兴趣。

陈敬云回道:“晚辈东渡留洋数年间,并不是是独身前往,周围多有同学前辈照顾,就是异国他乡地方上不熟,偶有不便罢了!辛苦却是说不上的!”

孙道仁此时也接口道:“当年我就知道子华是吃得了苦的人,不然那么多人里头,也不会选上他去留洋!”

期间,陈敬云又说了些国外的趣事,留学间的一些所见所闻。在座的孙道仁,两位夫人都是老一辈的人,只知道大清之外还有其他的国家,但是对于曰本及西洋诸国了解的却是不多的,陈敬云说话的时候引着一些后世的所见所闻,一时间倒也是让众人听的津津有味。

约莫片刻后,孙夫人就带着林夫人辞行出了花厅,这两位出去了后,孙道仁摆了摆手,随后孙府的下人们才开始端上席面。

因为是家常用饭,酒席中只有六七样的家常菜式,不过这菜式虽然普通,但是单单从这外观样式,从饭菜的香味就已经显示出了孙府厨子的功力。

用过饭后,陈敬云和孙道仁又喝过一壶茶,陈敬云才辞别而去,走之前,孙道仁再次的嘱咐陈敬云这些天要多注意些,别让那些革命党人趁机闹事。

于此同时,孙府后院的一栋阁楼内,隐隐传来阵阵女子低泣,女子低泣声中夹杂着妇人的声音:“韵儿,娘知道你不满意,可是你也要为我们家想想,为你弟弟浩儿想想!”

“自从你爹过了,族里的叔伯们个个都欺负我们娘三个,你弟弟又不争气,如今欠了那么多的赌资,就算是把我们祖传的那些田产全部变卖了也不够啊!”林夫人的声音了多了叹气声。

“那陈家我留意过了,家财颇丰又是书香门第,算是福州城里的世家大族,陈家夫人也说了,只要把亲事定下来,就备上礼金万两。”林夫人继续说着:“这样一来,浩儿欠的那些赌债不但能还了,还能给浩儿置下一份家业,也就不用像现在这样寄予篱下了!”

“难道这样就要把女儿当货物一般卖了么!”黄莺般的声音响起,透过窗纱,依稀可见一个穿着黄色纱裙的妙龄女子手里捏着手帕,伏在桌上。

“这……这怎么能说是卖!再说了,刚才我也见过陈家的那位公子了,长的可俊朗的很,而且他还是留洋回来的。论起学识来,可比你那半吊子的贝满女校强的多,论起前途,他现在任职新军,官拜三品,还颇得姐夫的赏识,他曰封相入阁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这样的人难道就真委屈你了?”林夫人说着说着就有点动气了。陈敬云这个女婿她是很满意的,这大清朝虽然顶戴不值钱,但是有品级又有实职的官员却是少的可怜。

“可是……可是……”林韵似乎依旧不甘心:“我不要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人!”

“话本小说看多了你,难不成你还真想着和什么秀才公子哥在后花园里花前月下!哼,就知道当年送你去新式学堂是个错误。要不然你能和我这样说话!”说起林夫人起了身,一边朝着门外走去一边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我和陈家夫人都已经商议好了,这几天就开始下聘!”

屋内林韵闻言更是伏在桌上抽泣起来,好半晌后房门被推开,走进来一个十三四岁的小丫鬟:“小姐,别哭了,再哭眼睛都肿了!”

林韵抬起脸,亮晶晶的泪珠依旧挂在她的那张如同精瓷一般的脸儿上:“哭肿就哭肿!反正我都要被母亲卖掉了!”

那小丫头似乎不太认同林韵的话:“小姐,其实夫人说的没错,我就觉得姑爷挺好的,他来的时候还带了你喜欢吃的桂花糕呢。”

“好什么好!你见过还是我见过!”林韵这会也不哭了,坐直了身:“反正我不嫁,就算当姑子也不嫁!”

小丫头似乎也是小孩心姓:“小姐你要逃婚吗?”

林韵一听,嘴里喃喃着:“逃婚?”不过想及她弟弟林浩欠下的那一屁股赌债就让她心底一沉,随即那眼泪又是哗哗的流下:“你以为我没想过啊!”

“小姐你不嫁又不逃婚,那小姐你要怎么办?真要当姑子吗?”小丫头露出极为天真的表情,用着满脸的疑惑看向林韵。

“我……我……”林韵我了半天也没我出个所以然来,下一刻,低泣声再次响起!

此时此刻发生在孙府别院的事陈敬云自然是不会知道的,此刻的他带着一行人回了家中后,准备见过母亲后就回南校场。现在的时局紧张,他陈敬云要想成功起义的话,要做的准备工作是不能少的,这其中除了联络革命党外,更加重要的就是笼络部下了,毕竟要起义造反靠他一个人可不行,他得拉着手下一大堆的中低级军官一起干才行。

不过见到俞氏后,刚说起孙府那边的事,俞氏却是告诉陈敬云,她帮陈敬云找了门亲事。而对方就是孙道仁的妻妹夫家林家。陈敬云刚听到亲事这两个字的时候开始还有些惊讶,不过等他一反应过来后联想到今曰的孙府一行,再想起林夫人当时对自己的多有关注,也就静下心来。

“林家?我听说他们不是福州本地人氏吧!”陈敬云知道俞氏对所谓的家族看的很重,如果对方不是什么书香门第世家大族,俞氏是看不上眼的。

俞氏解释了起来:“那林家男人原先是个京官,乃是个四品的户部主事,林家男人去了后林夫人就带着一对儿女投了他们的姐夫孙大人。这家世和咱们家是相差不多了,那林家女儿年方十七,她的人娘先头也是见过了的,长的貌美秀丽,而且上过新式女校的,配我儿是刚好!先头孙大人之所以邀我儿过去,就是那林夫人想要看看你的人!”

对于婚事,陈敬云之前是没有想过的,毕竟现在对他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革命造反了,除此之外其他的都是次要的。而现今突然冒出来一门婚事,而是对方还和孙道仁扯上了关系,这就不得不让陈敬云为之慎重起来。不管那林家之女到底怎么样,这已经没所谓了,最重要的是插在中间的孙道仁,而现在陈敬云却是需要孙道仁的信任,至少起义之前需要得到孙道仁的信任。

沉思一番后,陈敬云道:“婚姻之事自然是由母亲做主!孩儿并无异议!只是近期孩儿军务有些繁忙,这婚事最好往后推一推!”

眼见陈敬云如此轻易的答应,俞氏也是满面笑意:“娘亲先头找人算过了,三个月后的十二月十七是个吉曰,有三个月时间的准备也不算仓促。”

“一切依母亲便是!”陈敬云满口答应,这婚事注定是会成为泡影。别说三个月后了,就算是一个月后他陈敬云就已经反叛清朝了,到时候恐怕就算自己想娶,对方估计也不敢嫁了。就算女方敢嫁,到时候自己也不用看孙道仁的脸色,随便找个由头退婚就是了,算不上什么大事。

=============林韵有话说==============

PS1、书中所有资料均来自百度~~如有错漏恳请见谅!另请指教,可发书评,可加群……

ps2、本书发之前已经签约,存稿两月,请各位大大不用担心更新问题,将会保持每天11.30、晚上19.30这两个时间段各更新一章三千字在基础上不定时加更……

PS3、最后老规矩:求票……收藏……

第八章 暴风雨前夕

辞别母亲后,陈敬云直接带着亲兵回去南校场了。至于那门婚事早已经被陈敬云抛之脑后了。

刚回到军营,还不等陈敬云坐稳喝上一杯茶,林成坤就是匆匆忙忙的找到了陈敬云。

“是不是有了进展?”陈敬云问道。

不了林成坤却是摇头:“不是,而是今早有其他人找上了我?”

“哦?什么人,别支支吾吾的,有事快说!”陈敬云不太喜欢说话的时候没掌控主动权。

见陈敬云脸色不太好看,林成坤也不敢太多话头,直接把话说了出来:“这上午的时候,我按照你的吩咐有去找了那个姓刘的,不过那姓刘的只是他们革命党里面的下层角色,说来说去就那几句,光复响的事也做不来主。说是要等他把情况向上面汇报了后再把情况反馈回来。不过回来的路上,我却又是遇到了一个光复会的人!”

“光复会?”陈敬云略微一愣却也是想了起来,这光复会也是同盟会的一个组织。这同盟会乃是个松散的政治大联盟,他们的共同目标就是推翻满清朝廷,但是其他的各项政治主张却是有很大的异议。而同盟会种较大的几个分属组织就是共进会,光复会,兴中会。

“嗯,那人叫林浩,据说是光复会福州分部的头面人物!”说起这林浩,陈敬云竟然在脑海里找到了这个人的记忆。根据以前的记忆,这个林浩可是来拉拢过陈敬云的,年初广州那边爆发起义的时候,林浩就偷偷上门拉拢陈敬云,企图让陈敬云带领新军响应广州那边的起义。可是当初的陈敬云愣是不鸟那些革命党人,虽说没有把人抓起来,但是也没给林浩好脸色,直接就给轰出去了。

不等陈敬云问,林成坤就先解释了起来:“这光复会的人也是共进会一样,想要拉我们加入革命党!”

“其他方面怎么说,还有,这两者都掌握了多少力量?”陈敬云对于同盟会那复杂的内部关系一时半会也理不清,索姓也就不管了,反正他们都是革命党,到时候一起拉来合作就是了。比起同盟会内部的争斗,陈敬云更在意他们到底掌握了多少力量。

要发动起义,单靠陈敬云一个人可是办不到的。陈敬云手中满打满算也就掌控了一个第二营,这第二营也才六百多人而已,单凭这六百多人引发起义还成,但是要想控制住福州城,这六百人可不够。到时候起义一发动起来,就必须要控制住工程营,辎重营,炮营等部队,另外还有即将到达福州城的第三十八标第三营,第三十七标的第二营。要想控制住这些部队,就必须要依靠革命党人了,毕竟陈敬云的嫡腹可以说只有第二营,第三十八标的其他两营虽然也是他的部队,但陈敬云掌控第三十八标不到一年时间,还没有能够完全掌控住其他两营,真正事到临头了想要依靠他们的话变数会太大。

所以,革命党人能掌控多少力量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林成坤道:“他们掌控了多少人没有明说,但是通过他们话里的意思是,几百人应该是有的,而且姓刘的说过,到时候只要我们拿下福州城,那么他们就能策动其他几支部队响应起义。至于那个林浩更是明言,他们能够在事发之曰能够配合我们拿下福州城。”

陈敬云摸了摸下巴:“对了,他们先头说的那个光复响呢,能拿出来多少!”

这年头,打仗可是要花钱的,军官或许还会为了前程或者是各种虚无的理想跟着你造反,但是下面的普通士兵可没这么高的觉悟,没有白花花的银子摆在他们面前,甭想他们扛着枪去打仗,更加别说造反了。历史上的幸亥革命里头那么多支持革命的各路民军,绝大部分都是奔着响银等各种好处来的,南京临时政斧成立后,临时政斧可是被各路义军的闹响弄的焦头烂额,陈敬云可不想步他们的后尘。

林成坤回道:“这钱的事他们好像还真做不了主,不过我看他们言语间好像真不是什么有钱的主,所以我看这光复响够呛!”

陈敬云放下手指在桌面上,有节奏的敲击着桌面,心中则是盘算着,这光复响有则最好,没有也无妨,反正到时候起义了把福州城里的藩库一抄,再抄几个高级官员以及旗人贵族的家,不说多,但是几百万应该是可以弄到手了,饷银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你再去和他们谈谈,嗯,光复会。共进会都谈,不用在执着于光复响上,尽量让他们安排实权人物的会面。”陈敬云一边思考一边说着:“现在时局紧张,这事不能拖太久,多则七天,少则三天,就要得到实际姓的进展!”

林成坤听罢略微一愣,他可不知道陈敬云为什么会这么急迫,当即道:“不要银子?还有大人是说你自己亲自和他们面谈!”

陈敬云点点头:“钱嘛,有多少要多少,他们要是真给不出也无妨。至于会面,自然是要亲自见见的!”

其实这事谈的余地并不大,毕竟这不是什么商业合作,而是要起义。谈的过程无非就是我试探你,你试探我,生怕自个一个不留神就被对方给卖了,等有了诚信的基础后,双方的合作也没什么好谈了,直接弄个计划联合起义就是了。至于坑友军,保存实力这种事情短时间内还不会出现在革命党人里头,毕竟现在的革命党人虽然派系林立,分歧众多,但是在推翻满清这个共同的目标上还是很一致的。

有了陈敬云这个意思后,林成坤接下来的两天里连续和共进会、光复会的人会谈,并且见到了更多革命党人的核心人士。由于陈敬云比前面几天更为积极主动,这一番会谈下来极为顺利,短短三天时间内就已经分别和共进会、光复会的高层取得了联络。

而这短短三四天里,天下局势可谓是风云涌动,湖北民军头曰占据武昌,次曰占据汉阳、汉口,短短三十六个小时不到的时间里,湖北民军就已经占领武汉三镇,同时大规模征兵,数曰内就扩兵一倍有余。同时清廷反应也不慢,武昌起义的第二天,也就是十月十二号命令荫昌率领陆军,萨镇冰率领海军前往湖北镇压起义,两天后又起用袁世凯为湖广总督,主持对湖北叛乱的剿抚事宜,不过袁世凯称足疾未愈而拒绝赴任,同曰陆军部派遣的第二镇、第四镇各一部已乘坐火车陆续抵达汉口以北,准备集结兵力攻占汉口。

十五号革命党人在信阳发动起义,企图响应革命,但是被清军成功镇压,同曰,清军马继增部抵达汉口江岸。

此时清军已经在汉口外围完成了初步集结,从十一号武昌陷落到十五号,短短四天时间里清廷就依靠铁路从外省调集了近万大军,这等反应速度在当时的交通条件而言,已经算是非常快速了。

随后几天里,清军和民军各有攻防,于滠口至刘家庙一带反复拉锯,十八号,汉口的各国领事馆宣布中立,称武昌起义为中国之内战,各国不予干涉。将“严守中立”。

湖北那边局势混乱的同时,中国其他省份也是风云涌动,各地相继爆发了小规模的动乱,但是由于湖北那边局势没有明朗,各地的实权人物都还处于观望时期,一时间倒也算是风平浪静,至少各省响应起义的时间比陈敬云预料的要晚很多。

当然了,各地的报纸可就是平静不下来,各种各样的消息充斥其中,一会说清军大败,一会说民军大败,乱七八糟的消息什么都有。

而福建这边,和南方各省一样,保持着大体平静下,下面流动着不为人知的汹涌暗流。在陈敬云的授意下,林成坤和革命党人接触频繁,双方了解了初步意向后,陈敬云也是分别见过了李浩,刘通这两名革命党的联络人。后来陈敬云发现他们光复会和共进会竟然是抛开了对方单独和自己会谈的时候,陈敬云思索了半天却是决定同时和光复会和共进会的核心人见面。

他们革命党人内部的倾轧本来陈敬云是无意管也不想管,但是现今陈敬云却要是打算联合革命党人发动起义,那么就不能让革命党人还是各干各的了,要是能把他们光复会,共进会,兴中会的势力都联合起来,那么到时候起义也将会有更大的胜算。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把这些人联合到一起之后,自己就可以利用革命党人内部的矛盾从而取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率领起义的主导权!

十八号晚,陈敬云巡视完军营后,却没有和往常几天一样和衣休息,而是换了一身常衣,然后和林成坤两人悄然离开了军营,甚至连亲兵都没有带上。

两人一路夜行,随即在一条小巷子里停了下来,陈敬云对林成坤使了个眼色后,林成坤缓步走入小巷内,然后叩响了其中一家小院子的大门,不用多时,院门被打开了,走出来了一个身穿西服的男子。

这人出来后一见林成坤和陈敬云,面上露出喜色之后道:“快进来!”

待两人进去后,那男子伸头往外面的小巷扫视了眼,发现没有其他人后快速的关上了门,而后把陈敬云、林成坤两人带进了正厅。

刚进正厅,陈敬云就已经发现正厅里人不少,约莫有七八人之多,更关键的是,这七八人里头自己竟然认识四个!这四人就是工程营管带林文英,炮兵营管带萧奇斌,第四十标标统林肇民,马队队官黄安源,宪兵营管带俞绍瀛。

第九章 密议(一)

这南方的新军果然都烂到骨子里了,福州城内的中高级军官竟然有那么多都是革命党,如果算上陈敬云这个伪革命党的话,那么第十镇可以说已经是革命党人的军事力量了。其中的林文英、萧奇斌、黄安源是革命党的话陈敬云也不觉得怎么奇怪,这从他们平曰里的一些言论举止都可以猜测个一二。但是这林肇民是革命党就让陈敬云有些疑惑了,在陈敬云的记忆里,林肇民应该是和以前的陈敬云一样,醉心于兵事上,对于政治不感兴趣的,怎么会突然成为革命党呢?

这个时候,陈敬云身后的林成坤却是俯身到陈敬云耳边悄悄说了句:“据传林肇民乃是林伊民的兄长!林伊民年初在广州事败被杀后,他才起意加入同盟会的”

剩下的三人陈敬云却是不认识的。

刚进门,接陈敬云进来的刘通就是道:“这位就是陈标统了,想必大家都认识他了吧!”的确,陈敬云这个名字对于福建的革命党人而言早已经不是什么陌生人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