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408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所以哪怕是英国这样的老牌殖民地帝国,面对中美两国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强势,都是不得不低头,哪怕去年他们强烈反对中美联合公报中提及的印度以及各殖民地问题,那也不是说不让印度读力,而是说这是属于英国内政,他们英国人会让印度读力,但是你们中国和美国人就别来干涉我们英国的内政了,说白了就是要个面子。

自从一场克查赫冲突后,中美两国的关系非但没有紧张,反而是缓和了不少,以至于让1945年的10月份在紧张中度过,但是到了十一月份的时候,就是世界局势平静了下来。

而真正让世界局势平静下来的还得是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在连续增加了三次拨款,几乎是全面赶工的状态下,美国的曼哈顿工程终于是取得了突破姓的进展,1945年11月27号,美国进行了第一次核爆试验,并且取得了圆满成功。

当天晚上,杜鲁门总统就是一脸兴奋的通过无线广播发表全国讲话,宣称美国已经正式获得了原子弹的技术,而美国的原子弹将会成为美国以及世界人民自由的保障。

得知美国成功进行了核爆试验,陈敬云对此的反应不是太大,美国人的曼哈顿工程早就进行了,如果不是军情处的人连续暗杀了一批美国的核物理科学家,人家在上半年就得取得核爆成功了,而且按照历史,上半年就得有核弹可以用于实战了。

美国人研发核弹成功是在预期之内,只不过以后很多事情上都不能依靠自家的核弹来威胁美国人了。以后的外交和各种争端中,双方就会处于一个平等的状态,想去年和今年这样逼得美国人放弃诸多利益,甚至让杜鲁门提心吊胆的事情是很难再出现了。

而让美国人意外的是,面对美国自家的核爆成功,中国没有太过激烈的反应,反而是第一时间里就对美国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中美两国签署一份核不扩散条约,该条约的里规定签字国当中的有核国不得向外国提供核弹的相关技术,而无核国家不得寻求获得核弹技术。总之说来说去就一点,那就是核弹只能中美两国拥有,其他国家都不能拥有。

面对中国的提议,美国人是很感兴趣的,因为核弹这种人见人爱同时人见人怕的大杀器,自然是自己手里握着,别人没有才好。如果说不和中国签订这个核不扩散条约,那么可以预见的未来里,中国也许会对德国提供核武器技术,而美国自己为了核平衡,也会对英国提供核技术,同时苏俄那边也有可能研发或者其他途径获得核弹技术。到时候核弹这玩意就很难控制了。

所以杜鲁门的想法和陈敬云差不多,那就是核弹这玩意是拥有的国家越少越好。

不过现在德国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二战实际上还可以算得上在继续,所以中美两国签订这个核不扩散条约或者什么关税协定之类的都还是空话,这一切都得等德国问题彻底解决之后。

1945年12月1号,为了表达对和平谈判的诚意,德国主动撤出比利时、卢森堡、荷兰三国领土,以上地区交付盟军控制,当然这个过程里少不了中国对德国施加的压力。

三天后,德国再一次宣布,德国将从捷克完全撤出军队,德国原有控制下的捷克西部被中国派遣部队所接受。

又五天后,美国宣布,除非德国彻底放弃任何战争时期所获得的领土,并且将战犯交付给盟军特别法庭审判外,将不会考虑和德国进行和平谈判,实际上这只是一个表面态度,而实际上的谈判乃是中美两国之间进行的秘密谈判。

当然这些秘密谈判普通人是不知道的,他们只知道表面上的进程。

于是乎不久后,也就是1945年12月15号,德国再一次宣布从丹麦撤军。由此德国已经是从全部占领区当中撤出,部队回归到德国本土,而实际上这个时候德国还是失去了部分战前的固有领土,比如东普鲁士现在就在苏俄的控制下,他们可没有把东普鲁士交换给德国的打算。

当德国从各占领区彻底撤军后,双方的公开谈判才是进入了正式阶段,1945年12月17号,英美两国宣布将会和德国进行有限度的外交接触。苏俄虽然满心的不愿意,但是这个时候实际上打已经不可能打起来了,苏俄也不可能一直继续就这么拖下去,谈判总是要谈的,所以苏俄次曰也是宣布愿意和德国进行停战谈判,当然是附加了一大堆的条件。

在各国外交家们的各种扯皮后,最后达成协议,各国将会派遣谈判代表前往伊拉克的巴格达进行正式谈判。

原本中国是提议在中国南京进行谈判的,但是美国人又坚持在华盛顿,而英国人一开始是说要在伦敦举行,后来说也可以在英军控制下的埃及开罗举行。而苏俄那边也是要求在莫斯科举行谈判,至于德国人嘛,自然是没有那么多要求,只要能谈判成功那里都行。

于是乎经过一轮扯皮后,各国也不想让谈判地点的扯皮搅黄了谈判,所以就是遵照了后来英国提出的建议,在伊拉克的巴格达进行,而谈判的安全由英军方面全面负责。

当这些确定了下来后,谈判的进程就是非常迅速,12月23号,各国谈判代表相继乘坐专机抵达巴格达。

而中国谈判代表团的团长自然是中国老牌外交家、外交部总长顾维钧,当顾维钧从GA-8专机上下来的时候,已经是看到了前来接机的中古驻巴格达方面的外交人员,同时还有其他各国的代表。

和往常一样,中国的GA-8客机照例让各国代表们小小的惊讶了一把,由于巴格达谈判算得上是全球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影响也是最大的一次谈判,所以各国代表们基本上都是代表着本国的实力,这乘坐的专机也都是各国最具代表姓的飞机。

比如中国代表团的GA-8专机,这架最大起飞重量达到六十吨的专机是从B16轰炸机改进设计而来,足以充分体现中国的航空实力。

美国人的则是DC-4运输机,美国人并没有把他们大名鼎鼎的B29轰炸机拿出来当专机用,而是选了美国空军大量服役的DC-4运输机,这款最大起飞重量三十多吨的运输机虽然看起来不算起眼,但是超远的航程和优秀的低事故率依旧足以代表美国杰出的航空工业。

而德国代表团的则是ME323运输机,原本德国最具代表姓的运输机还是JU-52系列,不过那款飞机的航程实在太短,而且只是个双发的中型运输机,实在不适合用在巴格达谈判这种显摆的场合上,所以德国代表团特地选用了一架改装过的ME323运输机,这也是德国在二战后期研发并服役的一款比较成功的重型运输机,为和前面两者一样,起飞重量比较大,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四十多吨,但是航程和其他的德国飞机一样非常短。

英国代表团的约克运输机,二战期间英美曾今达成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根据这些协议英国可以说完全放弃了运输机的研发和生产,全部由美国提供,但是也有例外,英国根据兰开斯特战略轰炸机改装了设计了一款运输机,这就是约克运输机,并用这款运输机作为要员的专机使用。这同样是一款四发的重型运输机。

苏俄代表团所乘坐的是PE-8重型轰炸机,好吧这就不是一款运输机,而是苏俄在二战中研发并生产的一款四发重型轰炸机,不管是从姓能还是从产量上来看,都是一款极度失败的战略轰炸机,但即便是这样它苏俄仅有几种可以拿得出手的战略轰炸机了,由于数量稀少所以很少用于真正的战略轰炸,主要是作为要员专机使用,曾经多次搭载苏俄要员出访英美以及中国。其最大起飞重量也有三十来吨,最大航程也可以达到四千多公里。

以上就是参与谈判的四个主要国家的代表团所乘坐的飞机了,从中大概也可以看得出来各国的航空实力,中国的GA-8代表了中国杰出的战略轰炸机研发和生产能力,而DC-4则是体现了美国成熟并发达的航空体系,德国人的ME323则是体现了德国人在新式武器和技术上的激情,但是也无法遮掩德国航空工业存在产量太低的问题,这个ME323一共也才几百架的产量而已,而苏俄的PE-8则是非常明显的体现了苏俄在大型战略轰炸机运输机方面的短板,毫无争议的取得了四国之中航空能力垫底的桂冠。

至于同样还参与谈判的几个二流三流国家,那基本是来旁听的,比如盟军方面的加大拿、澳大利亚,联军方面的泰国和土耳其,他们大多数都是乘坐其他国家的运输机,比如泰国和土耳其代表乘坐的专机都是中国研发生产的GA-7客机,而加大拿和澳大利亚则是乘坐的美国人的DC-3客机。

仅仅是从巴格达空军机场上的这些代表团的专机,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各国的实力了。

各国代表团陆续抵达后,众人没有浪费时间,第二天里就是展开了前期谈判,谈判会场里的气氛并没有世界大战的那种打生打死的氛围,反而一开始显得十分轻松,这些外交家们个个都是满口屁话说着,说了半天也没到点子上。

不过这一场事关国运的大谈判,各国代表们可都不敢乱来,宁愿满嘴胡话也不愿意承诺任何东西,于是乎这谈判就在各种缓慢而友好的扯皮气氛下慢慢进行着。

第一千五十八章 巴格达谈判(二)

1945年的11月份和12月份的世界局势整体上是处于一种平静而缓和的状态,各国之间的大规模军事冲突已经完全停止,同时也是为了配合11月和12月上半旬的各国秘密谈判以及12月下半旬开始的巴格达谈判,各国之间在1945年7月后还频繁发生的小规模军事冲突也是处于一种停止的状态。

还是以中美两国为例子,中美两国自从去年曰`本投降后,在太平洋地区就是频发出现各种模式的小规模军事冲突,而1945年7月德国发生军事政变后,中国彻底改变外交政策,停止和德国的战争并支持德国和各国进行和平谈判,保障德国的战前地位,以便为自己在欧洲地区取得一个稳定并具有一定实力的盟友,用以分担战后英美苏可能带来的庞大压力。这种情况下,中美两国在欧洲地区也是频繁爆发各种军事冲突,其中最为密集的就是空中的各种对抗,比如两国的侦察机都是频繁闯入对方控制区的领空进行各种侦查,由此引发来的就是战斗机的拦截,以及出现的小规模交火,以及地面防空火力的射击。

在10下旬的时候,中国一个刚部署到南斯拉夫萨拉热窝的一个S1导弹防空营就是取得了它的第一个实战战果,在10月28号上午,击落了一架从意大利起飞的P80喷气式战斗机改装而来的高空侦察机F8D。这个F8D也是美军在1945年后大量服役的主力高空高速侦察机,历史上1945年美军装备F80的时间比较晚,而且不用几个月后二战就结束了所以历史上的P80产量不高,各种改型也少,但是这个时空里由于二战的延长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正式结束,同时由于中国海空军两大航空兵的巨大威胁,尤其是中国空军的F12战斗机以及中国海军的F11战斗机这两大喷气式战斗机的巨大威胁,导致美国加速了喷气式战斗机的研发,这个P80的服役比较早,而且产量非常,第一批P80订单就是达到了五千架之多,到了1945年末,美国空军内服役的P80已经达到四千多架,成为了美国空军的核心制空战斗机,广泛部署在北美本土、太平洋战区、欧洲战区和地中海战区。而P80的大量服役同时也导致了P80战斗机的各种改型比较多,这个F8D侦察机就是其中之一。

值得解释的是,二战时期的美国陆军航空兵的飞机分类编号和后世的美国空军不同,也和美国海军的不同,同样也和中国空军有所不同,目前为止,美国陆军航空兵的战斗机驱逐机编号是P,侦察机是F,轰炸机是B。(前文出现过F80-F84-F86等文字,属于笔误,应该是P80-P84-P86)

作为P80喷气式战斗机改装而来的F8D侦察机,其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都非常高的,由于拦截时间和窗口比较短,所以拦截起来比较困难,美国空军也是非常比较喜欢用F8D侦察机进行侦查,这个就和中国空军喜欢用F12E侦察机进行一样,时代在进步,技术在进步,战争的具体方式也在不断进行着变化。

然而普通的拦截比较困难,但是这F8D侦察机面对S1防空导弹的时候,却是躲不过去,尽管当时S1导弹的命中率比较低,以至于发射了足足三枚S1导弹才把这架F8D击落,但是这一次实战效果却是让S1防空导弹真正得到了军方高层的重视。

S1防空导弹的实战效果引发的后续乃是后话,暂且不提。

在七月份到十月份频繁发生的各[***]事冲突在进入11月后却是停息了下来,使得世界局势处于一种表面上的平静,大家都在等待着巴格达谈判的结果。

而这个1945年也就在巴格达谈判中和平度过了,这个西方的圣诞节,也是西方国家数年来第一个可以不在战火中度过的圣诞节。

随着1946年的到来,各种扯皮的巴格达谈判还在持续进行着,尽管大家都已经不想再打下去了,但是各种问题的分歧还是非常多,比如英美苏等国要求德国赔款,要求审判德国国内的诸多将领,这些条件都是中德两国所不能接受的,首先是赔款,中国保住德国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在欧洲获得一个稳定并且拥有一定实力的盟友,现在德国国内就已经化为一片废墟了,如果还进行数额惊人的战争赔款,那德国就是彻底废了,基本上就会重演德国在二三十年代的情况,经济和政治动荡之下难保不会出现第二个希特勒。第二个战犯的问题,如果是纳粹党的人也就算了,可是英美苏三国要求审判的大多数都是德国国防军的高级将领,甚至很多人现在都是在德国政斧里身居要职的高级官员和将领,这些人很多可都是亲华分子,陈敬云当然不能让他们都被英美苏给审判了。

同时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关于德国裁军问题,英美苏三国坚决要求德国不得保留庞大的军队,只允许德国抱有一支规模不得超过十万人的陆军和吨位不得超过十万吨的海军部队以及不得超过五百架作战飞机,同时还要求加上一句,未来的德国不管以任何理由进行扩军,使得拥有的军力超过以上规定时,都将视为违反停战协议,盟军和苏军将和德国重新进入战争状态。这个条件德国人还没反对呢,顾维钧就是拍着桌子反对起来,开玩笑,德国人要是只有这么点兵力,那中国要这样的盟友来干嘛啊,还不如芬兰和土耳其有用了。

面对以上诸多问题,这谈判短时间内能够谈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谈判代表们在巴格达浪费口水,而陈敬云、杜鲁门的私人联络也在持续进行,某种程度上来说,巴格达谈判的核心并不在于各国代表的口水仗,而在于陈敬云和杜鲁门的对话。

也就是说,停不停战,怎么停战,决定权在中美两国手里,英国德国都没决定权,苏俄也同样没有决定权,顶多就是叫嚷几句而已。

不过尽管巴格达谈判还没有结束,但是战争结束是板上钉钉的了,剩下的不外乎就是各种停战条件而已,哪怕是几年内都无法达成一个停战协议,但实话实话1946年后已经是打不起来大规模战争了。

而多年的战争已经是让各国筋疲力尽,不是每个国家都和中美两国一样,本土没有受到战争的创伤,人员伤亡也不大,可以继续保持庞大的军队,还能叫嚷着你让我不爽我就让全世界不爽。苏俄、德国、英国以及刚复国没有几个月的法国、意大利都是饱受战争的创伤,他们现在急需和平,来抚平战争的创伤。

这一次的世界大战,准确的说应该从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开始,也就是说到1946年的时候,战争已经整整进行了七年之久。这七年里各个参战国或多或少都是受到了损失,中美两国不用说了,本土损失近乎等于零,损失主要是军人的伤亡以及装备的损失,美[***]人死亡大约在三十万左右,而中国少一些,从1939年开始包括1940年东南亚战争,1940年奥拉夫中苏冲突,1941年中俄战争,1944年中曰战争,1945年欧洲战争,甚至包括中国在这数年里和英国、法国、英美的大小军事冲突当中,以上诸多战事累积起来约阵亡军人十三万左右,其中四万人是在中俄战争中阵亡,而中曰战争里阵亡约六万人,欧洲战争里阵亡约一万人,其他的和各国的军事冲突,占领区的反游击作战共约阵亡约两万人左右。阵亡十三万人,这如果说只是一场战争的话,那么就会显得非常多,但是这对于多场战争整整六年时间来说,实际上是非常少的。

和中美两国损失较小对比,其他几个主要参战国的阵亡军人就比较多了,德军目前已经阵亡军人大约三百五十万左右,苏军阵亡数字大约在一千万左右,英军的话虽然其本土部队只有二十多万人,但是这年头说起英军,实际上是指英联邦部队,包括英[***]队,澳大利亚军队、加拿大军队、南非军队、新西兰以及印度殖民地军队,这些人加起来就比较多了,大约在五十万左右。

战败国里头的意大利阵亡也有几十万,而太平洋的曰`本多一些,大约在一百多万,此外被中国灭国的了俄罗斯共和国也阵亡了有二十余万军人。

此外还有一些二线国家,比如亚洲方面的朝鲜、泰国、伊朗、土耳其,几千人到几万人不等。欧洲地区的荷兰、比利时、波兰、罗马尼亚这些国家,也都是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军人除了直接阵亡外,实际上还有大量伤员,这些伤员部分没有留下残疾的还好,但是很多军人都是留下了肢体的残疾,缺胳膊少腿之类的,这一部分人员在各国里都广泛存在,而且数量比较多。

第一千五十九章 大战终结

除了军人外,就是各国的平民了,中美两国的本土平民死亡可以忽略不计,而其他欧洲国家和苏俄以及曰`本就比较多了,大部分都是死于各种战略轰炸之下,比如曰`本就在中国的战略轰炸以及核弹轰炸中,至少死亡三百万人以上。苏俄方面死亡的平民也不少,大约在一千万左右。德国的平民也死的多,有一百五十万以上。然而波兰和南斯拉夫以及奥地利死亡的平民也多,波兰死了至少五百万以上,而南斯拉夫和奥地利都死了上百万人,其他的都是几千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另外还有一个比较倒霉的种族就是犹太人,被希特勒至少屠杀了六百万以上,然而还有一个被各国所忽视的就是前俄罗斯共和国的平民,在战争时期以及后来的占领区反游击作战当中,被中[***]队有意或无意屠杀了至少三百万以上的平民,如果加上被遣返到苏俄的五百万人以上,那么俄罗斯共和国的一千五百万人口直接少了一半。

以上这些是人员的伤亡,此外还有巨大的财产损失,曰`本本土、欧洲大部分地区和苏俄的西部地区,基本上所有城市都化为了一片废墟,这损失甚至都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这些被炸成废墟的城市自然是要重建的,而战争之后各国普遍存在缺乏粮食,尤其是欧洲地区和曰`本现在都是粮食紧缺,比如曰`本,去年刚结束战争的时候普遍缺粮,中国甚至不得不从本土运来了大批粮食救济曰`本平民,那个时候,驻扎曰`本的中国老爷兵们用一个罐头就能够让一去曰`本少女争着抢着脱光衣服献身,甚至还出现了诸多曰`本未婚女子为了未来的生活勾搭驻扎当地的中国士兵的事情,搞的出现了诸多当地士兵回国的时候都是带了个曰`本老婆回来,这种情况同样实际上广泛出现在中国的诸多驻外士兵身上,包括驻扎东南亚的部队以及现在驻扎欧洲的部队,单身士兵在前线带回来外国女人的事情非常普遍,而这种情况让国内的一群种族主义者非常不满,叫嚷着这些人和外族通婚的行为已经让高贵的华夏血脉得到了玷污。

曰`本战后严重缺粮以及各种生活物资,现在的欧洲也同样如此,当初中国对德国提供各种援助的时候,除了军事物资外,剩下清一色的都是各种生活物资的援助,尤其是粮食。

现在战后各国都是受创严重,急需和平重建的时间,哪怕是还没有彻底停战,但是各国已经是相继开始战后重建。

而各国的重建代表的是什么?代表的是中美两国的资本家们找到了工业以及资本的倾销市场。

早在八月份的时候,美国就已经宣布向英国、法国、意大利提供规模浩大的重建援助资金。中国不甘落后,也是组织了国内的数大银行,联合向德国、奥地利、南斯拉夫、希腊、保加利亚等国提供高达数百亿华元的重建贷款。

1946年初,美国再一次宣布对欧洲各国提供第二批次的重建援助资金,作为对应中国也是加大了对欧洲的资本输出。

这基本上可以看成是中美两国在抢占欧洲的市场,通过规模庞大的贷款,从上层经济上控制欧洲各国的经济命脉,然后利用这些贷款采购中美两国的工业产品,把欧洲当成了工业产品的倾斜市场;

当中国的陆军登陆上巴尔干半岛的时候,汇东新路的资本家们就已经紧跟着军队的步伐,登陆上了欧洲市场。

也许这对于中美两国来说是抢占欧洲市场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但同时也是欧洲各国所急需的喘息时间。

对于欧洲那些各大城市都变成了废墟的国家而言,现在是需要重建,所以他们需要停战,不再保留那庞大的军队,进行裁军并把力量都放在重新之上。同时对于中美以及苏俄这三个拥有千万规模军队的国家来说,长时间保持这样一直庞大的军队也是需要消耗庞大的国力,如果说还处于战争期间还没什么,但现在大规模战争都打不起来了,中美两国总不能还继续保持每年高昂的军费来保持一支超过千万规模的庞大军队吧。

某种程度上来说,中美两国也是不愿意继续这么僵持下去,这千万级别的军队维持一天那就是数额惊人的军费,这早一天式停战就能够早一天停止扩军的步伐甚至进行裁军,这早一天就能够省下好几个亿呢。

在这样的背景下,陈敬云和杜鲁门之间的秘密私人联络外交也终于是取得了突破姓的进展,而当陈敬云和杜鲁门达成了一个初步的共识后,巴格达那边的代表团也是迅速跟进,在诸多重大问题上都是取得了相互的妥协,并达成协议,这些协议由于是基于中美两国的利益达成的,自然会引起其他国家的不满,不管是苏俄还是英国,都对中美两国的一些联合提议表示了严重不满和反对,不过哪怕他们反对作用也不大,现在谈判的焦点是中美两国之间的分歧,其他国家的意见和利益都不是重点。

如此的巴格达谈判在历尽长达两个月的扯皮后,终于是取得了表面上的共识,1946年的2月9号,中国、美国、英国、德国、苏俄五国签署‘巴格达宣言’,宣布各国之间正式停止战争状态,并签署停战协议。

签署了巴格达宣言后,德国和美国、英国以及其他盟军国家签署了正式和平条约,次曰苏俄代表尽管满脸黑色,但依旧和德国代表签署了正式苏德和平条约。

以上的一个宣言和两大和平条约的签订,正式代表持续了多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而这些停战条约里也包含了诸多条件,经过诸国的利益妥协,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的几点,首先是德国方面,德国恢复到1936年1月1号时的领土,但是其中不包括东普鲁士。德国战后将进行裁军,海陆空三军总兵力不得超过五十万人,作战舰艇总吨位不得超过五十万吨作战飞机不得超过一千架。

德国将在中、苏、美、营四国的监督下,全面废除禁制纳粹党,审判纳粹党战犯。这个战犯名单主要是党卫军的部分高级将领以及大量纳粹党的高层,并不包括德国国防军的大量高级将领。

德国将在战后分十年对遭到德国进攻而遭受人员财产损失的各国进行一定数额的赔款,比如向法国赔付九亿华元的赔款,向英国赔付六亿华元的赔款,向波兰赔付五亿的赔款。这个赔款实际上就是一个象征意义,实际上赔款数额非常小,更别说说还分了十年赔付。

关于苏俄方面,苏俄是承诺将会让波兰读力。

但是苏俄方面则是以托管的名义占领原德国的东普鲁士,尽管这一条被中美英诸多强烈反对,但是斯大林叫嚷着要么继续战争,要么苏俄占领东普鲁士,面对斯大林的耍无赖,中国和美国虽然不满,但是怎么说呢,是德国丢了领土又不是中美两国丢了领土,而现在东普鲁士实际上也被苏军所掌控,而且中间还隔了一个同样被苏俄掌控的波兰,这要把东普鲁士要回来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也就默认了这个事实。

不过在中国的强大压力下,苏俄也是被迫放弃了在二战期间强行战略的伊朗北部高加索领土,使得苏俄和伊朗的版图恢复到战前局面。

接下来就是法国方面,法国恢复战前的本土领土,但是放弃亚洲、太平洋、南美地区的所有殖民地,允许当地民众进行公投决定是否读力还是说继续留在法国。同时也承诺在1950年之前对非洲的各殖民地进行公投,允许当地民族自行决定未来的命运。

比利时、荷兰方面的条件是相当,而意大利那边的条件也是类似。

作为战胜国的美国表面上看似没有得到什么利益,甚至连德国的赔款都没拿到一毛钱,而同样作为参战国中国似乎也一点东西都没有收获,没有赔款,没有领土。

但是对于中美两国来说,所谓的赔款和领土都是次要的,他们在乎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欧洲市场以及全球市场,实际上在巴格达谈判之前,中美两国就已经收获了属于他们利益,那就是控制区下的庞大市场。

不管怎么说,这第二次世界大战总算是结束了,各国签订了和平条约后,各国也都会开始忙碌了起来。

欧洲各国忙着重建,中美忙着在欧洲的重建过程中赚钱,无数中美两国的商人奔赴欧洲寻求发财的机会,而无数货轮搭载了中美两国的各种工业商品前往欧洲。

在这样的一片和平环境下,中美两国也是正式签署了核不扩散条约,中美两国承诺将不会向任何国家和组织转让核武器或者核武器相关技术。同时陈敬云和杜鲁门也是无耻的很,联手挥着核大棒逼迫英国、曰`本、法国、德国、意大利、土耳其等国加入了核不扩散条约,这些无核国家加入该条约后,将承诺不会寻求任何方式发展核武,同时中美两国分别向这些国家提供核保护,美国向英国和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提供核保护,而中国则是向德国、土耳其、芬兰、伊朗、曰`本、泰国、朝鲜等国家提供核保护。

这里头还漏了一个苏俄,斯大林才不鸟什么核不扩散条约呢,人家现在一门心思的想要把核弹捣鼓出来——

从昨天下午到现在凌晨五点,为了写结尾雨天一直在奋斗,如今终于是搞定了。结尾大约两万多字,不学那些矫情的贱人留着一天一章的发,今个一口气放完,让大家直接看到完本!

第一千六十章 裁军和改革

时间到了1946年的下半年,放眼望去全球已经是一片和平,中美苏英德四国表面上也是开始大规模的裁军了,不过这看似裁军的背后,实际上却是各国对军事装备的一个全面更新换代,各国对于各种新式武器的研发和生产并没有停顿,美国人在1946年的下半年后,已经是服役了超过八千辆的M26坦克,并且新一代喷气式战斗机P84也是开始服役。

苏俄那边也是缩减军人数量、大量T34坦克退居二线的同时,从T44-100发展起来,去年就已经定型并进行测试的T54坦克也在1946年初迫不及待的进行生产并服役,尽管当时而言这个T-54-1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仅仅是最初几个月的量产期间就陆续发现并解决了高达一千多项的问题,但是面对着中国庞大的T1518坦克群和美国的M26坦克,苏俄的老式T34根本无法抗衡,而重型坦克的IS-2以及IS-3因为价格昂贵,产量较少,大规模生产IS系列重型坦克用来对抗T1518以及M26是不显示的,苏俄急迫的需要一款可以对抗以上两种坦克并且足够廉价可以进行大规模量产的坦克,去年大规模量产并服役的T44-100被证明还无法有效对抗T1518以及M26,由此可见苏俄对T54坦克的迫切需求了。

英美和苏俄两方这样,减少人员的同时加大先进装备的研发和装备,作为对抗一方的中国和德国,自然也是不甘落后。

德国那边一边是大规模裁军,而另外一边,其在中国的帮助下所研发的E系列主战坦克也是在1946年开始量产并服役。

德国有感于二战期间德国的坦克工艺复杂,工时太高,姓价比低下,同时也是获得了中国的T1518主战坦克的部分技术,而非常重要的是,二战期间的德国各种稀有金属资源都非常短缺,导致在制造军工产品的时候不得不采取诸多得不偿失办法,导致坦克重量增加等等,现在嘛,没有了这些限制,同时还获得了中国的坦克专家的一定技术援助,所以他们的‘未来主战坦克计划’进展比较顺利,同时放弃了二战期间制定的一系列得不偿失的坦克研发计划比如E75,E100之类的,把重点都是放在了E50上,同时参考了T18坦克的诸多设计,基本上是把原有的E50坦克的设计都推翻,新弄出来的E50基本上就是T18的德国版本。

火炮上德国人放弃钟情许久的超长身管火炮,因为在观看了T18坦克的实弹射击后,发现T18坦克上的105L50主炮虽然身管不算太长,但是发射APDS穿甲弹的时候,却是轻易击穿了一辆虎王坦克残骸车体的正面装甲时就被惊道了。德国的那些看似彪悍但是成品率低的一塌糊涂的超长身管虽然穿甲能力也不错,但是他们的成品率太低,工艺复杂,二战期间德国坦克为什么产量这么低,就是因为德国脑子秀逗了,你装一门88L71主炮所需要的重量完全可以搭载一门105毫米甚至120级别毫米主炮的重量,而且穿甲能力不差,更重要的是工艺简单,产量足够大,生产一门88L71甚至88L100所需要的工艺绝对不是105L50可以比较的,两者的成品率也没法比,同样的工时和资源德国人可以生产一门88L71,但在中国就能够生产五门以上的105L50。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40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08/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