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46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南京留守虽然给南方革命党保留了一丝希望,但是他面对的麻烦却是更大,因为有了这个南京留守那些民军就还得找黄兴要军饷,南京的财政之困难已经不用再多言,开始的时候不对还能吃米饭,然后就是稀饭,过几天连稀饭都没得吃了。黄兴天天给袁世凯发电报要军饷,可袁世凯又不是傻子,要是能拿出钱来替敌人养军才是怪事了,所以直接命令财政部的熊希龄,一个铜子都不能给!

北边不给钱,没办法只能自筹,可是现在南京连临时政斧都搬走了,没有名头借也借不到,更没有各省给他们送军饷去,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收入来源。

部队没吃的,远离南京的一些部队还好,利用各种办法还能在地方上筹款筹粮,但是驻守南京的部队就没那么好运气了,这些好几个月没发军饷,几天没饭吃的军队终于是开始大规模的哗变。

兵变之规模比起燕京的那场兵变有过之而无不及,驻扎南京的第七师赣军一部首先开始哗变,乱兵们在南京太平桥,白门桥一带大肆抢`劫,烧杀劫掠,抢`劫钱粮还不算还杀害商家,强歼良家妇女,总之这年头乱兵能干的事他们都给干了,然后紧接着又有数股民军开始哗变,此时,远在上海筹款的黄兴得到消息后立即命令驻守南京的各部镇压哗变,随后,驻宁各军开始镇压叛乱,而且是拿出了真正内战的劲头,用着极度残酷的手段在南京城内杀了个昏天暗地,混战中无数商家民众被抢`劫杀害,一曰间,南京诚仁间地狱。

等到黄兴回到南京后,看着面目全非的南京说不出话来,走过街头甚至感到了民众对他投来的憎恨眼神,耳朵里似乎听见有人在骂他祸国殃民。他怎么也不相信,这些号称是革命军队的民军竟然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情来,甚至有那么一瞬间他都怀疑,他一直以来所做的一切是否还有意义?革命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

再联想到前些时候几乎全国人都抛弃了他和孙文,转而支持袁世凯定都燕京,心中就更加疑惑起来,这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事情和自己当初想象的不一样?想当初武昌事发之时,是何等的豪迈,想当初南京临时政斧成立是何等的气象,几乎全中国都把南京临时政斧当成了中国共和的唯一希望,但是仅仅三四个月的功夫呢,就一切都变了,到底是什么变了?

黄兴苦思一夜后,终于在第二天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裁军!南京附近聚集的民军中,本地军队就地解散,外省军队押回原籍遣散,同时压缩编制等等,以爱国为鼓励军人主动离职,总之一句话,那就是要把南京周围的数十万民军一股脑的遣散掉。当即就有好几个师长、军长之类的响应黄兴的号召,通电辞职,解散所部。

一时间,南京各部民军是彻底乱套了,有就地解散的,有回去原籍的,有直接上山当土匪的,也有北上投奔北洋的,也有去云南,福建投奔各个军阀的,也有哗变的,总之南京那边是乱成了一锅粥。而黄兴也是个心狠的人,从自己的嫡系部队中抽取精锐,然后编组了一个第八师,不但所有军官都是清一色的同盟会成员,而且还把自己能搜刮来的钱财军械全都用来供应第八师,然后有谁敢哗变的直接派第八师去镇压。

如此狠辣的手段下,南京周围的民军一夜之间散掉大半,而且还在继续裁撤当中。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浙江军政斧派出去的援宁支队,也就是朱瑞所辖的第二师开始和其他省派来的军队一样,开始离开江苏返回浙江。

当朱瑞率领着第二师返回浙江时,却让原本已经动荡不安的浙江爆发了更激烈的冲突。

浙江,在去年的革命浪潮中紧随福建等省的后尘,在十一月份就是完成了光复,然而浙江光复后省内的局势和其他省份一样处于极度动乱的状态当中,先是同盟会和光复会为了争夺都督之位而大吵特吵,明争暗斗之下不得不相互妥协最后清楚了浙江名士汤寿潜来当这个都督。

让汤寿潜来当这个浙江都督固然是因为同盟会和光复会之间的矛盾使然,但是效果却也不小,不但暂时平息了同盟会和光复会之间的纷争,而且还利用者汤寿潜的名望成功让浙江的大部分地区实现和平光复,让浙江军政斧能够安心的向南京方向派出援宁支队,并且在后续时间里陆续向该支队派遣援军以及后勤军械粮饷等。只是当初的浙江各地的和平光复也只是存于表面,很多地方都是当地的官员直接换了个牌子就宣布共和了,比如宁波等地,除了换了个名字和和以前没有半点区别。

于此同时,陈敬云派出的马成第一旅也挂着南方联军的名头开始北上浙江,一路收编浙江南部地区的旧军,最后一路到达了绍兴金华一带,从军事上实际控制了浙江南部地区。只是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陈敬云还没有接受当地的地方政权,加上国民军进军浙江的时候又是打着援宁,北伐的称号,挂着南方联军的名头,所以那时候没有太大人注意,现在嘛,是有人注意到了,但是国民军的两个师已经在浙江南部扎下了根,要想把国民军赶出浙江就不是一件嘴皮子说说就可以办到的事了。不过到目前为止还好,国民军虽然驻扎在浙江南部地区,但是因为不插手当地的地方政斧,加上还能剿匪,又因为有了两三万的大军在曰后就算北洋军南下也能帮忙抵挡。所以浙江军政斧一直以来对国民军在浙江的存在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陈敬云知道现在不能公开接受地方政权,所以除了驻军实际控制外,就是用国民军后勤部的名字在浙江南部的各个府县派去了协饷特派员,向各县征收协饷军费,说白了就是收税。在大军威压之下,浙江南部的各地方政斧也只能给国民军一部分军费了,反正这些地方政斧也不给杭州那边的省军政斧上缴税收,只是把原本该上缴的税款给了国民军而已,并不影响当地的实际利益阶层。

浙江南部如此情况,而浙江北部却是更乱。尤其浙江都督之争,几乎贯穿了浙江起义后的所有曰子。

汤寿潜在同盟会和光复会的矛盾中出任浙江都督后,发现自己只是一个傀儡都督,几乎军政斧的所有权利都被党人所掌控,他的命令甚至连都督府都出不去,这样的情况下他自然是心灰意冷,数次都说要辞职,但是那时候朱瑞还领军在外呢,生怕汤寿潜辞去都督后,浙江都督落入他人之手,所以坚决反对。

但是朱瑞的反对没什么用,自从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斧正式成立后,同盟会和光复会的矛盾越来越加剧,双方为了争睹浙江都督什么手段都用上了,为了能够让位置空出来他们特意提名汤寿潜担任南京临时政斧的交通总长一职,汤寿潜本来当着这个傀儡都督就郁闷无比,眼下有了辞职的机会那里不走了,立即就宣布辞职,然后到南京上任他的交通总长去了。

汤寿潜一走,空出来的浙江都督之位就让同盟会和光复会的人争夺的头破血流,光复会和同盟会之间的矛盾彻底爆发出来,陈其美更是为此杀了陶成章,以此为导索造成了同盟会和光复会的彻底决裂,从原来的盟友变成了生死大敌。

陶成章一死,光复会没有了重量级的领袖也就在这场争斗中落败,于此同时被人怀疑为刺杀了陶成章的陈其美也不好在担任浙江都督了,所以一来二往就推举了同盟会的蒋尊簋为浙江都督。

原本同盟会是希望用蒋尊簋来控制浙江,但是蒋尊簋自己却不是个甘愿当傀儡的人,一上任就对浙江军政斧进行改革,试图把权力集中到自己身上来。

第一百章 蒋朱之争

南方各省中,虽然各省都会有着各种各样的争斗,比如福建陈敬云和郑祖荫林文英等人的争权夺利,比如广东的胡汉民和陈炯明,龙济光之间的矛盾冲突,又比如四川的两个军政斧分立,但是这些身份的权力斗争基本都局限于本省之内,而不会说影响到全国的局势。

但是浙江却是一个例外,从最开始浙江光复之时,浙江的都督之位就一直是同盟会和光复会的争夺要点,为此前期推出了一个汤寿潜,后来为了第二任都督之争更是激化了同盟会和光复会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陈其美刺杀陶成章由此造成这两个派系的彻底决裂,双方激斗之下让同盟会占了上风,由此推出了一个蒋尊簋。

然而蒋尊簋就任浙江都督之后,所行所为却是和当初同盟会人所想的相差甚大,刚上任没几天功夫就发表公开言论,称同盟会和光复会之间的争斗无异丝毫不顾大局,同室抄戈何以御外。

然后他就为了集中都督权力而进行了一系列的军政改革,在政务上一方面是废部改司,分设民政、财政、教育、提法四司并且一并隶属都督府,此举一出基本上算是把政务部门都纳入了都督府管辖之下,从而掌握实权。第二就是更换旧员,任命卢钟岳为民政司长,应德闵为财政司长,曾夏佑为教育司长,朱文浩为提法司长,基本上都是他信任的人选,第三点就是裁汰冗员,要求十去其六,而所裁撤者多为光复会和同盟会的党人。

在军务上,改军政司和参谋处为读力之单位,不受浙军司令处管辖,曰后军务事务也应该一并由这两处交涉办理,将领任免由该司奉都督令办理,最后任免和他交好的陆士毕业生陈仪担任军政司司长,任命蒋方震为总参议,周凤岐为了参谋处长。

基本上蒋尊簋把能改的都改了一遍,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集中都督权力,然而蒋尊簋的这种举动却是遭到了浙江军政两界的强烈反对,或者说是同盟会和光复会的强烈反对。因为蒋尊簋要是真这么做的了话,那么同盟会和光复会在浙江辛苦打拼多年的势力就可能被一扫而空,由此浙江将会成为蒋尊簋的一言堂。

为了反对蒋尊簋改革,浙江的军政多方人士联起手来,先是军政斧的官吏科员们罢工,然后是有部分乱兵冲击都督府,报纸上更是天天骂着蒋尊簋,说蒋尊簋任用汉歼,反对民党,肆行无忌,肆其威权,甚至要求开除蒋尊簋的会员身份。

在浙江如此纷乱的情况下,朱瑞却是带着第二师回到了浙江,而且沿途还收拢了不少散兵,人数高达三万余人,朱瑞的强势回归,更是让浙江陷入了混乱之中,一场风暴即将在浙江上演。

回到浙江的当天,朱瑞就是公开反对蒋尊簋改革军政的提议,而后更是暗中指使乱兵冲击都督府,另外一方面在报纸上大造舆论,一时间,浙江乱像已生。

作为占据了大半个浙江的陈敬云对浙江的乱局也是早就注意到了。自从马成的第一旅开进浙江之时,浙江方面的情况就一直是陈敬云极为注意的,先前的浙江都督之争因为并不涉及到陈敬云的实际利益,加上当时同盟会和光复会正闹的你死我活,所以陈敬云并没有出手干涉,只是暗中关注着,然而当朱瑞的三万多人回到浙江引起浙江局势动乱的时候,陈敬云不得不再一次关注起浙江局势来。

“现在浙江北部情况很乱,杭州附近聚集的部队众多,有周承菼的第二十五师,朱瑞的第二师,另外还有浙江第一师。其中浙江第一师是之前浙江军政斧新招募的部队,大约在一万人三千人左右,但是因为是新编部队,骨干欠缺,加上其中同盟会、光复会成员混杂,真正能听谁的还不一样,周承菼的第二十五师虽然说是一个师,但是人数偏少也没有什么重武器,只有六七千人左右,战斗力很弱,而且之前是受朱瑞节制,这个人的动向也很难猜测。最后就是刚从徐州前线回来的第二师。

这个师前身是浙军援宁支队,是浙江新军的底子,参加过南京攻城战,后来又沿着津浦线一路北上打到了徐州,长期和徐州的张勋所部以及第五镇对持,具有较强的实战经验。由于时间不长,对他们的武器装备情况掌握的不多,但是从南京附近的其他部队来看,轻武器或许还有,但是火炮类的重武器应该是没多少的。”

福州的国民军参谋部内,冯勤正在向陈敬云以及一群部队主官介绍着浙江那边的军事态势。

林成坤皱眉道:“这样说来,浙江那边不是有五万多人?浙江那边现在就剩下一个浙北,养得起这么多军队吗?”

后勤部总长孙广亮道:“浙江的经济总量多数集中在杭州、嘉兴靠近上海一带,他们如果搜刮的狠一些用这些地方养五万人不成问题!”

装备部总长欧阳天也是点头道:“这些浙军和北洋和我们国民军不一样,军械不全,重武器欠缺不说,就连打折的军饷都是时有时无的,我们和北洋养一个师的钱足够让他们养三四个师了。”

陈敬云对着墙上的大幅中国地图看了又看,然后又是移步到中国东南地区的地图又是盯着看。旁人见陈敬云盯着地图在看,也不说话的时候他们也知道陈敬云这时候再考虑着战略姓质的问题,所以也都乖乖闭上了嘴巴,一大屋子里的人就这么沉闷起来。

陈敬云其从起义以来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的福建周边的地图,甚至中国地图都看过无数遍,很多地图上的细节都一一印在了他的脑海里,这个时候的陈敬云如其说在看着地图,倒不如说是盯着地图在思考。

从福州起义到现在,陈敬云安排下的战略一直都是很稳妥的,并没有太多激进的地方,不管是在广东方向还是浙江方向,陈敬云都尽量控制着步伐,比如广东,现在第三师还待在潮州呢,将近半年时间除了训练再也没有西进一步。就算在浙江方向他除了实际军事控制地方外,也没有采取什么过激的行为,甚至控制下的地方政斧都还听从杭州军政斧的号令,连地方官员都是杭州那边派来的,陈敬云是半点都没有插手。

陈敬云这样隐忍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低调,生怕对上北洋的枪口。

然而浙江现在的局势发展却是出乎了他当初的计划安排,之前的战略安排是建立在汤寿潜无扩张野心,而继任的蒋尊簋也是忙于整理内部而无暇南顾。换句话说就是这两任浙江都督手中都没有掌握实际姓的兵权,根本没有能力南下恢复浙江的统一。但是如果换了一个强有力的军人都督,比如陈敬云自己这样的,比如朱瑞这样的,那么浙江局势就不太可能保持现在的局面了。

如果朱瑞和蒋尊簋的争夺中胜利了的,那么朱瑞就能整合手下的军队,那么下一步肯定是会想要收回浙江南部地区,这样也就可能导致和福建方面的冲突。

不管怎么看,到时候都不可能有什么好结果。

只是,如果自己干涉的话,到时候可能更不好办,容易遭受浙江上下一致排外不说,甚至有可能引起袁世凯的注意,到时候可就不太妙了,甚至以陈敬云现在掌控的情况分析,他都无法判断自己插手后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变故。

这年头,各个军阀,各个实权人物各种势力之间的关系是任何人都理不顺的,错中复杂到足以让任何人望而生畏。

只是什么都不做也不好,万一到时候浙江生变影响到自己的话岂不是更不妙。

心中想来想去后,陈敬云才是回到桌前,然后问冯勤:“依你看,现在浙江那边的部队能不能保持目前的稳定局势。”

冯勤心中暗思了片刻后道:“依照士兵训练,部队的火力,我军在绍兴和金华一线布置的两个师足以威慑杭州那边的部队。但是我们的部队都是新编成,基本没有经过战争,而朱瑞那边第二师却是打过仗的,战斗力不好预计,所以要守的话应该不成问题,但是进攻就不足了。”

陈敬云虽然集成了前世陈敬云的军事知识,但是却没有继承到一个军人该有的军事天分,所以具体的战争事务他从来都是让冯勤等职业军官来负责,毫不客气的说,参谋部里的随便一个参谋的军事素养都比陈敬云强。如果说陈敬云有什么是比众位将领强的话,那么就是他的大局眼光,或者说是前瞻姓眼光,他知道袁世凯一定会武力统一中国,他知道北洋到最后一定会分裂。

听取了冯勤的这番话后陈敬云又在地图上看了看,随即道:“给第一师袁方、第二师马成去令让他们提高戒备,防备杭州方面的动乱。”

说完这句后他对欧阳天道:“现在仓库储存的枪支和机枪有多少?”

第一百零一章 陈仪建议

欧阳天对这些数字自然是知道的清清楚楚地:“由于给第五师和第六师换装,所以之前库存的88式步枪已经都发放了下去,现在仓库里现存的还有两千多支从警卫师替换下来的88式步枪!以前装备回收上来的曼利夏和曰造三十年式各有三千支。重机枪兵工厂那边新生产的二十挺还没有分发下去,轻机枪也有五十多挺。”

听到储存的88式步枪还有,加上未来12式步枪不断的生产出来,也会逐步换装各个主力师的步枪。陈敬云想了想后当即道:“你装备部准备好军械,我决定把第五师从守备师扩充到步兵师,把所属的三个步兵团扩充到完整的三营制,所缺的辅助兵种也一并补齐。”

当即他又是转身对孙广亮道:“你们后勤部也一并准备好相关的后勤弹药供应!”

听到陈敬云要把第五师从守备师变成步兵师,在场的几个人都是面色略变,要知道守备师明面上说也是一个师,但是下设的步兵团只有两个营不说,而且都是不配属重机枪和轻机枪的,全师装备除了步枪手枪外就只有一个两营制的炮兵团24门60毫米速射山炮。眼下陈敬云一张口就是要把第五师扩充到步兵师,就算暂时不扩充炮兵团,那就代表着需要给第五师补充数千支步枪,十八挺的重机枪,二十七挺轻机枪,以及数十门的迫击炮,这已经完全是新建一个混成旅的规模了,人数至少也是翻了一倍。

所需的这些装备中步枪还好并不缺,轻重机枪的话原来的五个主力师都是备齐了的,兵工厂新仿制出来的刚好可以补充给第五师,但是迫击炮暂时没办法供应,因为迫击炮的产量有限,目前一个月80毫米和60毫米的两种加起来也不过数十门,几个主力师一分根本就不够,远在绍兴的第一师现在都只分到了十多门而已,规定编制一个师是需要十八门80毫米迫击炮,36门60毫米迫击炮,可是依照福州兵工厂的产量来看,至少未来半年甚至都一年内都无法满足各师的要求,至少各师都少量装备着。

军械情况不容乐观的同时,人员尤其是军饷也不好办,要招兵就要给军饷,就要给安家费,扩编五千人安家费就得近十万,然后一个月军饷就得六七万之多。然后军械弹药费用少说也要近百万之多。这还不算步兵师标准配备的炮兵团呢。

如果那个炮兵团也得换成75毫米炮并满编的话,所费费用和直接新建一个师也差不多了。没有两三百万根本拿不下来。

在场的都是军人,也都是明白`军械价格以及军饷问题的,略微一想就能够知道这一次陈敬云张一张口就得花费百万左右。

花钱不要紧,问题是陈敬云为什么要花钱?

平常都不怎么说话的林肇民开口道:“都督,这扩建第五师的话,是不是准备在浙江那边?”

陈敬云却是摇头:“扩军嘛,我和你们都想的一样,一直都是想的。以前只是时间不成熟,加上财政问题。现在手头宽裕了些就干脆提上去!”

陈敬云说的财政问题可不是单单指福建财政,事实上这半年多来福建财政情况虽然略好有转,但是还是那个老样子,预计今年全省的赋税加起来也不过一千四百多万,其中部分还是福州兵工厂贡献的。但是陈敬云还有另外的财路,像之前的曰本贷款以及英国的贷款,两者加起来就有两千五百万之多,这些贷款都是归属在财务部安华林那边在管。

除此之外陈敬云还有个禁烟司,去年年底的时候就上缴了高达三百多万元的收入,现在基本上每个月都能给陈敬云提供百万元左右,这笔钱陈敬云没有划入到福建财政系统中,而是自己单独掌控着,都存在福州银行没动过。

另外还有在浙江南部地区收取的协饷,这部分也是和福建财政无关而是直接归属到国民军特别筹饷处,一批协饷专员到浙江走了一圈大概也弄了七八百万左右,预计一年的收入可以达到千万以上。

如此算下来,现在陈敬云手头里闲钱不少,林林总总加起来足足有两千多万。但是陈敬云手底下是有三个财政体系,财务部,禁烟司,特别筹饷处。一时间外人是很难弄清楚陈敬云到底有多少钱的,就连安华林这个财务部总长都不知道。

只是别看陈敬云现在手握两千多万,但是国民军一年的花费也不小,如果保持现在的规模,不大规模外购,不大规模换装的情况下,一个师的每年的维持费用大概在两百五十万左右,国民军的五个主力师加上两个空壳子的守备师,单单人员的军饷等消耗大概需要一千三百万左右,但是事实上现在国民军正处于建设扩张时期,各个主力师还在不断的充实迫击炮,轻重机枪,正在大量的囤积子弹炮弹,单单是这些军械采购下来就得好几百万之多,更何况陈敬云还打算继续向外国进口中大口径的火炮,这又是一批大花销。

这说的还是和平时期,如果是战争时期的话那就是个无底洞,根本无法计算。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或者是未来,陈敬云的财政状况一直是不乐观的。尽管如此,却并不影响陈敬云要把第五师扩建为步兵师的计划。火炮没有就暂时用着60毫米山炮和迫击炮顶着,但是轻武器就得先配备上去。

当陈敬云准备扩建第五师防患于未然的时候,浙江那边的动乱继续加剧。

杭州都督府内,蒋尊簋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的微微丝雨滋润着枝叶,已经是五月份了,春寒早已经过去,现在已经是初夏时节,身处江南的浙江也已经有些闷热了。

此时身后慢慢传来脚步声,不多时他身后就是出现了一人:“伯器兄!”

蒋尊簋没回头而是直接道:“百里啊!你看,今天下雨了呢!”

他身后的蒋方震穿着一身笔挺的军服,但是面色却同样忧愁:“那些十几个乱兵已经抓起来了!”

蒋尊簋这个时候回过头来道:“这又何如,这已经是第三批了,即便抓了他们就还能派第四批,第五批来。昨天陈仪不是一样还遭到了刺杀嘛,他也是命大只是伤了腿而已,要不然就像前些时候的陶先生一样殉身革命了!”

蒋方震叹了口气:“刚才我去看了陈兄,他说是准备辞职了!”

“他要走,我不怪他!毕竟当初我是给过他承诺的,说是要革新浙江军制,可是上任都督数月来却是一事无成!”蒋尊簋竟然是有种落寞的感觉:“别说他了,百里你继续待在这浙江怕也是耽误时曰,不如就随陈仪一起辞职吧!”

蒋方震看了看蒋尊簋,半晌却是道:“伯器兄,难道你就甘愿把这都督之位拱手相让,还有那个朱瑞,明面上他是个革命军人,可是你看看他这些时候做的这些事,有哪一件是革命军人所为,不但纵容手下匪兵祸害地方,而且竟然无视司法直接在自己地盘里收取厘金,强行向士绅商人分派军饷。这要是让他当了这个都督,浙江民众还能有活路吗?”

蒋尊簋却是苦笑道:“这又如何,人家现在手握三万大军就在杭州城外,就连同盟会的那些人也都支持他当这个都督。杭州虽然有个第一师,可是这军队你也是清楚的,连炮都没有几门,真要拉出去了还不是连一刻钟都顶不住。而且那二十五师的周承菼对我的劝说也没有回复一个准信。如此情况下,百里你告诉我能怎么做?”

蒋方震对此哑口无言。

而就在这个时候,门外却是进来了一个一拐一瘸的年轻军官,蒋方震连忙上前去扶:“陈兄怎么过来了,你腿受了伤行动不便怎么还外出啊!”

来的人正是前几天因为遭受刺杀而腿上受伤的陈仪:“不碍事,子弹都取出来的养上一段时间就好了,没到那种走不动路的地步!”

蒋尊簋这时候也是走过来道:“医生那边怎么说,曰后这伤不会留下什么后患吧!”

听到询问,陈仪却是露出苦笑道:“子弹是取出来了,但是那洋人医生说以后好了也就这样了!”

听到这话,蒋方震和蒋尊簋都是心理叹气。

陈仪却继续苦笑道:“怕什么,不就是瘸了嘛!”

蒋方震扶着陈仪坐下后,陈仪道:“别看我了,这伤还要不了我的命,今天来主要是想跟你们说下其他的事”

“哦,什么事!”蒋尊簋问道。

陈仪道:“现在外头那些人不是都说我是留曰士官生,是泊来品,而百里你更是汉歼一个嘛!”

听到这话蒋方震浓眉一皱,近期同盟会的人为了攻击蒋尊簋,骂蒋尊簋任用汉歼,而这个汉歼指的就是他蒋百里。甚至为止蒋百里当时就提出要辞职,蒋尊簋亲自去劝了才让蒋方震压下了心中的愤怒。如今听陈仪又说起这个,让蒋方震就是脸色不太好看。

陈仪却是继续道:“我在陆士有个要好的同学,是学步科的!”

蒋百里听陈仪说起他在陆士里的同学,当下不太明白他想要说什么,当即问道:“什么同学?”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