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97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国民军体系当中,直接属于司令部也就是陈敬云直辖的有五个部门,分别是参谋部、装备部、后勤部、海军处、筹饷处。

其中筹饷处是文官体系,是陈敬云用来掌管手下地盘财政权力的,严格上来说并不算是国民军本身的组织,只是挂靠在司令部下面方便办事而已。

而剩下的三部以及海军处当中,毫无疑问是参谋部最为重要,基本上,国民军的招兵、训练、作战等事务都是由参谋下属各司负责,这样一来,参谋部总长的人选就变得非常的重要了。这个人必须需要足够的资格,然后有足够的能力,然后还需要陈敬云的信任。

在国民军体系当中要找这样的一个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第一个考虑的就是参谋部次长袁方,这个人资格和军衔都有了,不过能力方面陈敬云还是有些怀疑的。另外陈敬云觉得林肇民也是适合的人选,这个人同样有资格,然后能力也不错。剩下的人里头,陈敬云大多都是觉得不太可行,比如林成坤,这个人能力是有的,和陈敬云的关系也是亲密的,但是这人太过于年轻,比陈敬云自己都还小呢,现在已经是个中将师长了,如果继续高升参谋总长的话,下面那么多将领估计都的说自己任人唯亲了。

然后剩下的沈纲能力也是不错,但是此人的升迁速度已经超快了,年初杭州战事时不过是个作战司司长,后来任职第三师师长、到现在的第一师师长,军衔已经连续升到了中将。继续升上来当参谋总长的话,估计下面的那些本土派出身比如林成坤、徐镜清以及那些老嫡系将领比如李继民等人就会很不满了。

如此转了一圈后,陈敬云就是把目标初步定在了林肇民和袁方身上,只是现在林肇民还在句容那边主持战事,是脱不开身,陈敬云也不好贸然把他从前线调回来。可是参谋部这边又不能没人管着,这几天参谋部没人掌管,事情都快乱套了。

陈敬云回到陈氏公馆后,一咬牙就是做出了决定:“命令参谋部次长袁方暂时主持参谋部工作!”

但是陈敬云并没有直接把袁方提起来当参谋部总长,而只是给了个临时的称号,陈敬云就想着让他先做着,到时候看情况或留任或者调林肇民回来任职参谋总长。

陈敬云的调令很快就是到达了袁方的手中,袁方叹气道:“唉,冯老兄真是让人可惜了!”

虽然叹气,但是袁方的脸上却是露出了喜色,当初他被陈敬云从第一师师长调回来任职参谋部次长的时候,可算是倒霉到家了。参谋部总长谁都知道权势大,但是这个参谋次长却是不一样啊,大权都在冯勤手里管着呢,他袁方平曰里只能管理一些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都认为他袁方是被陈敬云给压下来了,而且最大的可能原因就是当时的十三团被围。

就连袁方自己也是郁闷无比,在福州里也没什么事情,平时去福州军校讲课,然后处理一些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眼睁睁的看着国民军在苏南大战,各个将领大把大把的捞功劳的时候,他却只能待在福州,以至于有时候他自己都认为是自己已经没落了。

可是没想到,冯勤的突然病重给他带来了新的机会,而且一跃到了参谋部总长的位置。虽然陈敬云给的名义是以参谋次长代理主持参谋部工作,袁方也知道陈敬云在顾忌什么,无非就是自己做不好。但是他袁方是有信心的,只要他把参谋部的工作整理通透了,然后苏南战事要是胜了的话,少不了自己的一份功劳,到时候参谋部总长这位置也就顺理成章的坐稳了。

所以一得到调令后,袁方甚至连家人都没通知,直接坐上了轮船奔赴上海!

第二百二十七章 泰山镇(一)

冯勤的病重辞职给深陷苏南战事中的国民军带来了一丝阴影,虽然国民军对冯勤的突然辞职做出了事实上的解释,声称冯勤是因病辞职的,但是现在苏南战事那么紧张,人们不但关心着战事本身,而对战争的双方的一些高层人事调动同样保持着注意力。

这冯勤刚辞职呢,外面的人就是相继得到了消息,诸多记者找上门试图得到所谓的内幕情况,而这些人猜测的诸多内幕不外乎就是国民军内的权力斗争,比如有人说身为参谋总长的冯勤身为国民军的实权人物已经和陈敬云不和,所以陈敬云才会突然将冯勤撤职。然后又有人认为陈敬云对苏南战术僵持不下,国民军局势危险而把迁怒与冯勤,故而将冯勤撤职。

人们就是这样,喜欢以自己的想象来判断事实,哪怕当事人告诉他什么是真的,但是人们还是会宁愿相信自己的猜测而不听别人的解释。

这种情况不但发生在普通人里头,甚至一些实权人事都是为此关注着,尤其是国民军体系内部。

冯勤的辞职也算得上是国民军成立以来第一位高级将领离开权力核心,之前的袁方被从第一师师长的位置调到司令部里头好歹还担任了个参谋部次长的位置,第四师师长陈奎被陈敬云调回来也是担任了后勤部次长的位置,就连在镇江之战中因为失利而被陈敬云撤下来的陈卫华也没有彻底离开体系内,而是担任了个有名无实的都督府侍从武官长。

然而冯勤的离开却是直接辞职,而不是调职的,加上来的又那么突然就不得不让外人怀疑了。

这怀疑当然不会影响到了国民军的正常运转,随便不可避免的会引起一起议论,比如谁会是下一任的国民军参谋部总长,谁会继冯勤之后成为国民军的第二号人物,这些都是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然而陈敬云却是没有给他们太多的猜测时间,第二天国民军就是向外界宣布,参谋部总长将会由参谋部次长袁方主持工作。

袁方连夜赶到上海之后,见到了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见过的陈敬云。

“司令!”袁方此时身穿着国民军的中将军官礼服,肩章上的那两颗金星闪闪发亮,头发也是打了发油,梳理了整整齐齐。

陈敬云一边点头一边道:“一路上辛苦你了!这么老远赶过来可曾休息好!”

“多谢司令关心,属下已经在船上休息好了!”袁方恭敬的回答着。

陈敬云道:“这就好,参谋部的工作繁重,没个好身体可不行。往后也要注意休息,我可不想你也和冯勤一样……唉,等会你也去看看他,这参谋部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有些事让他交待更好一些!”

“属下明白!”袁方回答了后然后继续道:“我一定会好好的向冯老请教的!”

两人接着又说了一些事情,而袁方由于是刚来上海,对苏南战事并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他现在急需时间来做一个全盘的了解,然后才能很好的做好参谋部的工作。所以他是很快的告辞而去,先是按照陈敬云的吩咐去探望了冯勤,可惜他去的不凑巧,去的时候冯勤又陷入了晕迷当中,他给冯府送上的探望礼物,安慰了几句冯勤的大儿子几句后就是离去了,然后直奔参谋部所在地,开始他第一天的参谋部总长的工作。

国民军高层的这一个人事变动并没有影响到苏南战事的进行,溧水和镇江方向依旧僵持着,而林肇民正在为了攻克大卓镇而费尽了心思,长江北岸的林成坤为了拿下南京已经连续数天都没有好好休息过,这些部队的将领们自己的麻烦都一大堆,虽然对冯勤的病重离职都有些惋惜,但也只是发了封慰问电报了事,而后陈敬云宣布由袁方主管参谋部工作后,他们连最后的一些小心思都是抛弃掉了,把视线继续放回了目前的战事上。

南京泰山镇外,林成坤用望远镜观察着远方的北洋军阵地。北洋军的阵地上次是还不时冒出浓烟火光,这些都是国民军炮击之后的后果。为了攻克泰山镇,林成坤调动了警卫师的大半主力部队,包括两个步兵团,大半个炮兵团,120毫米重型迫击炮营以及其他附属部队一共将近七千人,然后在海军舰炮和航空部队的支援下对泰山镇发动了强攻。

警卫师利用兵力和火力优势采取了强攻,然而固守的冯国璋却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凭着手中的三千残兵愣是给守住了,战况是越打越激烈,警卫师虽然一度突破北洋军的外围阵地攻入到泰山镇的核心地带,但是后续部队攻击力度不足导致让北洋军给赶了回来。

激战两天后,警卫师已经在这里伤亡了四百余人,而初步预计对面的北洋军少说也得被打掉同等的兵力,如此的战况可不谓不激烈。

尽管伤亡不小,但是林成坤已经顾不上太多了,上海的司令部已经连续给他下了数次的催促电令,要求他尽快拿下泰山镇,结束南京战事后整军防备北洋军第七师的南下。南京战事的局势林成坤自问比上海那边的司令部更加清楚,他非常清楚自己所处于的危险。

北洋军的第七师主力已经到达解家庄之外,并且前天开始就已近展开了团级规模的进攻,昨天更是对解家庄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防守解家庄的林勇非虽然给师部的回电中声称解家庄稳如泰山,但是同时提及第三团现在伤亡太多,弹药消耗极大,急需进行补给支援。

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都明白,两千多人的警卫师第三团根本就挡不了整整一个北洋正规师万余人太久,或许三五天还行,但是时间一长是必败无疑。这是兵力上的差距劣势,不是张张口就能够改变双方态势的。

现在最关键的就是警卫师需要多久才能够攻克泰山镇,从而彻底解决调南京战事并对解家庄的第三团进行增援。

“下一次的航空轰炸要什么时候才能来?”林成坤放下了望远镜,此时他的眼睛里已经布满了血丝,说话虽然平静但是透露出来的那丝疲倦身边人都能轻易的感觉出来。

身边的一个作战参谋回答道:“根本和溧水方向的航空部队联系,他们的轰炸部队已经正在进行紧急准备,预计三个小时后,也就是中午四十分可抵达南京上空!”

林成坤点点头道:“和海军那边也要联络好,把联合炮击轰炸的时间预定好,不要出了什么差错!”

“师座放心,我们都已经联络好了,等时间一到包括我师炮兵和海军舰炮以及航空部队的轰炸就会一起发动,为我军的最后总攻提供最强大的炮火支援!”

林成坤点头:“这就好!走,我们再去二团那边看看!”

说罢,林成坤就是带着警卫师的一群高级将领继续视察前线了,林成坤在战斗激烈的前线进行视察,自然不是为了好玩,而是为了激励士气。警卫师已经渡江作战将近十天,前面几天都是急行军,而后面几天更是连续进行高强度的作战,这些过程下来就算是铁军也会士气变的有些下降。

“大家放心,师部已经有了万全之准备,只要这一次我们攻上去,胜利就是属于我们的了!说不准在座的我们有人能拿一枚双剑勋章也说不定!”林成坤在第二团的团部里,正在和第二团的一众中级校官们说话,言语间尽量让自己显得放松一些,让别人看到他表情的时候,得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充满了希望。

林成坤如此的话也是让下面的校官们笑出声来,国民军的双剑勋章是暂时唯一的一种勋章,然而这种全军通用的勋章过于偏向于普通士兵以及下层军官。现今发出去的差不多两百多枚双剑勋章里头,绝大多数都是普通士兵和士官获得,只有十几枚是被少尉、中尉获得。另外国民军已经通报,已经前往上海治疗的前警卫师第一团2营3连的杜岩鹏上尉将会获得一枚双剑勋章,成为国民军第一个获得双剑勋章的上尉,至于校官以上的军官,现在是一个都没有,大家都眼巴巴的盯着看谁会成为第一个获得双剑勋章的校官呢。

“如果要想获得双剑勋章,恐怕得把冯国璋给生擒了才行啊!”此时一个少校笑呵呵的附和道:“这直接击杀恐怕都还不够功劳!”

“呵呵,说不准还真能把冯国璋给抓住呢!”

“就是,谁说不是呢,现在泰山镇被我们已经包围了,他们是逃不出去的了!”

眼见着军官们的气氛已经好了起来,林成坤知道自己的任务算是完成了,又和这些军官们聊了一阵后,林成坤开始在这些军官的陪同下到了前线的阵地进行了视察,当然了为了自身和众多高级军官的安全,他们并没有太过于深入前线,只是在外围战线上接见了部分士兵,然后林成坤亲自为了一个中士颁发了双剑勋章。完成了这些事情后,时间已经不早了,林成坤很快就是带着人离开。

下午一点三十五分,国民军航空部队的轰炸机群比预定时间来的早了一些,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了各自部队的作战计划,等天空上的轰炸机群出现并扔下了一连串的航空炸弹后,长江江面上的萨镇冰在旗舰海圻号下达了炮击的命令,于此同时,警卫师的师属炮兵们也是开始按照预定的诸元进行炮击。

第二百二十八章 泰山镇(二)

几乎瞬间里,北洋军的阵地上爆炸声不断,炮弹爆炸卷起的烟尘很快布满了阵地上空,等这些烟尘升起来的时候,航空部队的轰炸机群早已经扔完了炸弹离去了,而海军的舰炮和陆军的炮兵依旧持续进行着炮击。

此刻泰山镇内的一个地下室内,依靠着几道小窗户照射进来的阳光和屋内数盏煤油灯使得屋内不至于昏暗,屋内冯国璋和几个北洋军的将领们在商讨着战事。

“军长,现在柳巷那边压力很大,你看是不是可以往回撤一段,和三十团的2营连在一起防守?”一个北洋军将领建议着。

不过冯国璋却是直接摇头:“柳巷那边不能丢,那边一丢,东南部的防线就彻底奔溃了,到时候我们只守这泰山镇的一角怎么能够守住!”

“可是那边压力太大,那个营伤亡又很大,现在只剩下三百余人要面对敌军近千人的进攻,这怎么能挡住!”旁边的一个面色急色的北洋军上校似乎也顾不上冯国璋的威严了,直接站起来大声说着。

冯国璋转头狠狠的看了他一眼:“守不住也得守!”

冯国璋看着低下的一群将领都脸色不太好,当即缓了缓语气道:“你们放心,只要我们再守两到三天,王汝贤就能够过来解围了!”

这时候,刚才那个开口的上校又道:“王师长的部队前天就已经到达了解家庄,但是为何两天了还没有到达泰山镇。众所周知的,解家庄那边的国民军不过是一个团防守而已,难道王师长的一万多大军连解家庄那边都拿不下,就算拿不下了,难道他们不会绕行过来?”

这话里面的意思已经是很明显的说王汝贤厌恶战机,坐看友军陷入绝境了。

面对他的话,冯国璋同样清楚,可是就算是他也没什么办法啊。他和王汝贤的关系算不上亲密,对方断然是不会冒着自身补给线和退路暴露在敌军威胁之下绕道增援自己的。而进攻解家庄的话,恐怕也不会不用尽全力不怕伤亡,这样一来虽然最后第七师会到达增援,但是这时间上就会晚很多。而这个时间冯国璋却是等不起的。

他冯国璋凭借着手中五千余的残兵面对国民军的上万精锐之师了,已经坚守南京十天之久。这份战绩拿出去谁都不敢说他冯国璋无能。然而随着时间越来越久,手底下的兵力从五千多打到三千多,再到现在的两千多点,这已经是到了油尽灯灭的地步了。这继续守下去还能守多久,王汝贤的第七师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到达他心里没底。

现在他能做的就是继续用着手下的两千残兵守着,然后不断的给袁世凯发电,再让袁世凯逼迫王汝贤加强力度进攻。

“军长,就算乐观估计,我们这泰山镇顶多也只能守两三天时间。但是这两三天时间里王师长的第七师到达能不能抵达呢……”

这个问题在座的人都不好说,也不敢说。

“军长,哪怕这泰山镇丢了,但是只要我们突围出去,最后联络到第七师反攻南京的话,已经苦战十余天,伤亡惨重的敌警卫师怎么能守住这南京。只要我们再把南京夺回来,这苏南战局就依旧稳如泰山!”那个上校说的话明显引起了众多将领的点头同意。

泰山镇打到现今这个地步,可以说冯国璋已经超额完成了他的任务,如果不是王汝贤的第七师磨磨蹭蹭拖了那么多天的话,这南京之战现在就是完全不同的结果。然而现在,泰山镇眼看着就是个必败的局面,何必又为了多拖两三天把最后的这两千多残兵扔在这里呢。

冯国璋此时也是在快速的考虑着,心里面虽然也有些认同属下的话,但是身为主将者,他冯国璋有着他冯国璋的骄傲。不管当初的湖北之战,还是现在的苏南战事,他冯国璋何曾被人击败灰溜溜的逃走。这等事他做不出来,就算是战败了,那他冯国璋也得死在这泰山镇。

所以他摆了摆手:“此时无需再提!”

他的话语刚落下,外面就是响起了一连串的爆炸声,战争上对于爆炸声并不陌生,开始冯国璋只是以为的零星炮击而已,然而他很快就发现这并不是零星炮击,密集的的爆炸声加上那种海军大口径舰炮特有的大口径炮弹的巨大爆炸声,冯国璋很快就是意识到这次的炮击不同寻常。

果然,很快外面就有人进来了:“国民军的飞机来轰炸了,还有大规模的炮击!”

冯国璋等人很快出去,然后登上了一个小高楼后用望远镜向远方看过去,此时北洋军阵地上不断发出爆炸,面对这种密集的炮击轰炸,冯国璋很快就意识到了什么:“快让部队准备好,国民军看样子是要发动总攻了!”

说罢后冯国璋再一次在心里咒骂起王汝贤来:“等南京战事一了,我冯国璋要是不把你给弄下来我就不姓冯!他娘的王八蛋!”

冯国璋怨恨王汝贤,但是他不知道的是现在王汝贤对他冯国璋也是意见大的很:“他娘的,自己深陷重围就算了,偏偏还让老子死伤那么多兄弟去救你,等把你给救出来后恨不得甩你两嘴巴子,让你自大死活要守南京!”

王汝贤其实是很郁闷的,虽说还在山东和滁州那会有些磨磨蹭蹭,但是那目的是为了军费和弹药补给,毕竟要让他上万兄弟上阵打仗,总不能不发军饷和弹药不是,军饷还能忍忍,但是那弹药不补充的话难道让他第七师的兄弟直接用刺刀拼杀啊。所以在得到了陆军部拨来的军费和补给后,他王汝贤也没怎么拖延,直接率领大军从滁州出发,沿着铁路线一路南下。

可是到达南京外围时,却在解家庄被挡住了去路。开始王汝贤还不以为意,但是发动了几场进攻后不但没有拿下解家庄,反而是部队损失惨重,尤其是刚开始几次进攻,低下的那些军官们有些粗心大意轻敌,加上第七师的前身是直隶混成协,自打成立以来就没打过仗,辛亥后经过了紧急扩编,虽然说编制都和其他北洋正规师一样,但是武器装备要差得多,由于没有实际战争经验所以这实际战斗力是远不如北洋军之前的那几个老牌师的,和曹锟的第三师以及靳云鹏的第五师比起来那是差了老大一截,甚至连张勋的第八师都是不如的。

这战斗力本来就是略差一些,加上军官们轻敌在前,以为上万人的部队对上敌军不过一个团那是手到擒来的,然后这一打起来才想起来,这对面的不是其他军阀部队,而是国民军的头号王牌警卫师。

这些因素加起来导致第七师前面两天折损了不少人,在解家庄之下他王汝贤的第七师竟然是伤亡了近八百人,这如何让王汝贤不动气,连续撤换了两个团长和好几个营长自后王汝贤还不解气,直接把气直接撒到了冯国璋身上。

如果不是冯国璋在苏南打的那么失败,导致南京被围的话,他王汝贤根本就不用来南京。如果不是冯国璋身陷泰山镇继续求援的话,他王汝贤就不用在袁世凯的严令下指挥部队强行进攻解家庄。这时间要是不那么急的话,他王汝贤的第七师慢慢来总能攻下解家庄的,而且伤亡也不会那么大。

冯国璋天天发求援电报,而袁世凯就是一天之内给他王汝贤连续发七八封的电令,要求他快速拿下解家庄,以便增援冯国璋。如果不是袁世凯逼得那么急的话,他王汝贤是不会采取杀敌一百,自损八百的强攻战术的。

尽管心里骂骂咧咧的,尽管心里对冯国璋极为不爽,但是王汝贤还是继续指挥着部队对解家庄发动进攻,他很清楚,如果冯国璋在南京兵败身亡的话,那么身为援军的自己就极有可能被袁世凯指责为罪魁祸首,到时候后果就不太妙了。

“这千把人的损失我还受到起!”王汝贤咬着牙露出狠色:“传我命令,三个小时后,二十五团、二十六团再一次发动进攻,然后二十七团从西面牵制进攻!我就不信拿不下这解家庄!”

南京之战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此时,不管是陈敬云还是北方的袁世凯都是严密的关注南京之战的进度,不但是这双方的当事人,就连其他军阀势力甚至是各国列强们都在关注着苏南战事的每一个变化。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陈敬云在上海参加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道尔清’主持的酒会,参加就酒会的包括了各国驻上海的外交官们,也有部分上海以及附近的名望士绅,另外就是陈敬云等国民军的一群人了。

从这参加就酒会的人员构成就已经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标准的外交交流酒会,而其中的重点并不是各国的外交家们相互谈心交流,而更重要的是陈敬云的出场。严格上来说,这是陈敬云到达杭州以及上海之后,第一次公开参加类似的外交场合。

而今天的这个场合并不是偶然的,更不是大家心血来潮想见见面喝喝酒之类的,而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筹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个专门为陈敬云准备的酒会。而这种酒会的目的也简单,那就是各国列强们已经注意到了占据中国东南部的陈敬云,按照陈敬云现今对中国局势的影响力,那么他的一些外交政策就有必要弄清楚了。

这是一个让陈敬云真正走向世界的酒会!

第二百二十九章 外交酒会

这一次的外交酒会实际上从陈敬云到达杭州的那一天起就已经开始筹备了,然而因为所涉及的事项太多并过于复杂,短时间内根本就无法成行。

首先,这种外交酒会并不是陈敬云一个人和美国方面的人去了就行,还得其他国家的外交官们也到场,而要让各国外交官们到场就需要做不少的工作,然而低下又涉及到了各种各样的利益牵扯,比如英国方面就一直拒绝出席,一直到前面几天才算是答应了下来。

除了这些外,这酒会的举办方式和所在地也是引起了极大的争执,本来陈敬云是打算在自己的地盘里举行的,也就是上海的华界地区,然后那些外国的外交家们几乎一致认定必须在租界举行,甚至就连美国方面也认为上海华界缺少必要的安全保证和适当的酒会场所,所造成诸多不便,建议在租界方面是最好的。

陈敬云面对他们的反对,深感无奈至于也只能是同意在租界进行了,不过之后又是因为酒会具体地方在那里而发生争执,美国方面觉得在美国领事馆更好,英国觉得他们的领事馆最漂亮,曰`本的觉得他们的领事馆最适合,这一番争来争去大家直接妥协,哪家都不去,直接去租界里的汇中饭店。

地点决定下来后,然后又遇上麻烦了,因为陈敬云要去租界的话,那肯定是要带着大批卫队的,而且是全副武装的卫队,不止带着步枪和手枪之类的轻武器,甚至还有迫击炮、重机枪和轻机枪以及骑兵部队。这点还不是陈敬云要求的,而是负责陈敬云安全的下属官员提出的,甚至主动说明了陈敬云最近已遭到数次刺杀,在安全没有得到保障之前,陈敬云无论如何都是不会进入租界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9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7/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