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武夫当国_分节阅读_第200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14-05-14 22:54:26

  无线电在山区里面接受不是很好,调试了半天之后,才勉强与团部取得联系。山顶的确能够俯瞰到整个县城,五门大炮和剩下的重机枪全部就绪,以这个角度大炮的射程可以覆盖整个县城,重机枪也能扫射到山下小溪对面的县郊。

  石桥对岸的指挥部,段云峰在收到赵彦之登上山峰之后,总算露出了笑容。他立刻下令,让李进组织兵力,准备再次向石桥发动冲锋。

  在白云山总司令部也收到了炮火支援的信号,师部直辖下炮兵营集中火力精确打击石桥的南岸和随县县城。

  一阵炮火压制之后,三十三团团长李进亲自带领两个营发动了对石桥的冲锋作战。南岸的敌军人数并不多,之前是因为角度和视野的问题,没有让蒋百里的炮兵打得个正着,所以能够得心应手的霸占石桥阻击进攻。这会儿第五师师部炮兵虽然还是不能打得很精确,不过炮火已经越来越接近附近。

  没过多久,之前历经千辛万苦潜伏到西南山头上的赵彦之部,也开始集中火力向石桥和县城炮击。赵彦之这边的炮兵视野非常好,直接将石桥南岸的敌军瞄个正着。不仅如此,县城遭到炮击,大大动摇了守军的军心。守军不知道县城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被敌人突破?还是其他什么情况?

  李进的冲锋只在刚开始的时候,受到了石桥另外边守军的激烈抵抗,但是很快炮火的压制下,伤亡越来越多,火力网越来越弱。

  第六旅守石桥的三个营,一个营长决定带兵先回县城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原本是一个很理想的决定,但是另外两个营长却忍不住在想这厮是不是要逃跑。当这个营撤退之后,防守的火力更是大减。

  三十分钟后,李进亲自带着冲锋队突破了石桥。第六旅的守军看到这次冲锋队气势汹涌,一下子全部都泄了气,很快就出现了逃兵。当逃兵越来越多的时候,战事基本上就已经见了分晓。

  破晓时分,段云峰终于成功攻破了石桥,他现在也不急着杀进县城去。毕竟黑暗中的巷战对于不熟悉路的进攻方来说,并不得利。反正缺口已经打开,后续部队可以源源不断的开进。更何况现在赵彦之已经把炮兵带上了山顶,对着县城就是狂轰滥炸,用不了多久,县城里的第六旅残部自己就会败退。

  其实从一开始孙建业在石桥这里放了三个营,目的就是期望能够在这里托死第五师的进攻,就算实在拖不住,还退到县城里进行巷战。他不奢望自己能坚持多久,只要两天的时间就足矣。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防线居然连一天一夜都没守住。

  现在可好,孙建业自己可以抱着必死之决心,但是士兵们却都不干了。石桥失守了,县城已经陷入了敌人重重包围之中,再加上山顶上的大炮轰击,他竟然成了瓮中之鳖。

  到了清晨的时候,战火稍微停息了。赵彦之在山顶把炮弹都打光了,于是停止了射击,不过经过一个晚上的炮击,整个随县城早已经被打得满目疮痍了。

  段云峰带着五个营的兵力开始包围县城,蒋百里也立刻安排第十五旅增派两个团的增援部队,尽快陆续抵达,加入了对随县城的包围。段云峰没打算直接开进城内,虽然经过炮击之后,他猜测城里的人要么都死了,要么都逃了,但是难免还会有一些生还者会躲在巷道里放冷枪。

  他先发了电报给西路军,让戴定国那边尽快安排突进,配合一起抢占随县极其周附属乡镇。之后他又让三十三团团长李进带着两个营先遣进入县城,起初还有守军抵抗,但是根本就是零星之火,很快就被压制下来了。

  李进一边镇压反抗的士兵,一边一路高呼不管是兵是民,都走出来接受投降,保证绝不会受到伤害。

  一个小时后,城里的残兵都放弃任何形式的抵抗,全部都走出来接受了投降。李进对待俘虏还算不错,在县城里找一个大宅子,把这些俘虏都关在了里面,到了中午的时候还送水送饭给他们吃喝。

  粗略的统计了一下,县城里的俘虏只有六百多人,但是孙建业的第六混成旅差不多也有四千多人,就算被在白云山击溃的俘虏,加起来总共只有一千两百多人。昨晚炮火再多厉害,也不至于把四千人打死到一大半。

  中午的时候,段云峰率领大军开进了县城,找了一处还算完好的宅子设为指挥部。然后他一面派人去安抚县城里的老百姓,一面组织人手去把赵彦之从山顶上接下来。而李进则负责城内的治安、清理战场以及搜捕隐藏不出的王文华残部。

  在俘虏的指点下,清城的部队很快找到了物资储藏的地方,是在县城一处大官衙里。虽然有一部分物资被炸毁了,但是好歹还搜到了很多弹药、枪械和粮食,甚至还有一大批马料和超过八十匹战马。

  但是在县城里搜遍了,都没有找到孙建业和第六旅的高级军官们的踪迹,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第101章,汉口矛盾

  王占元气冲冲的冲进了北洋军事委员会办事处大楼曹锟的办公室,门口的侍卫和秘书劝阻不住,只能用无奈和不安的眼神看着正在抽大烟的曹锟。曹锟原本还想发一通脾气,但是在看到来者是王占元之后,即便心中再有不悦之色也只能先强压了下来。

  “之前早就说过了,要在随县布防就趁早,咱们现在手里也不是没有兵,犯得着还要这般拖泥带水的吗?这下可好,你把我一个旅临时调派到随县去,仓皇仓促不说,区区一个旅能顶屁用。这下可好,才一天一夜的功夫,我的这个旅就被打报废了。现在孙建业带着残部都不知道逃到南边什么镇子上。”王占元情绪十足的说道,俨然就像是一个菜市场讨价还价的家庭主妇一般。

  “我当以为是什么事情,原来你是为了这件事而来。”曹锟耐着性子听完了王占元的话,将手中的烟壶放在了茶几上,一边站起身来一边用一种沉闷的口吻说道,“我也是刚刚才得知这个消息,老王你别往心里去,胜败乃兵家常事。再者随县原本预料着就是要丢的,不过迟与早罢了。”

  “你说的轻巧,敢情不是你的手下,你就没把它正眼瞧过了是不是。”看到曹锟是这样一副不疾不徐的样子,王占元心头更是上火起来,脸上的表情愈发显得气急败坏。

  “你这是什么话。我说老王,你也不要在我面前发脾气,这仗要是打起来,什么恶劣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今天你丢了一个旅,明天我还有可能丢一个师。咱们现在也不要计较这些,计较也没用。唉,真没想到随县居然没守到两天的时间,看来咱们汉口这边没办法再轻松了。”曹锟意欲转移话题,于是用一种很是感慨万千的口吻说道。

  “我不跟你计较?我不跟你计较我跟谁计较。一开始随县是守是战你都没个谱儿,人家大军压境下来你才仓促的派兵填防。结果防也防出个名堂来。是你的人我不管,可是这会儿损失的是我的人!”王占元气呼呼的说道。尤其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更是不由自主的加重了语气,显得铿锵有力。

  事实上之前曹锟要在随县驻防兵力的时候,王占元也没有想那么多,虽然不请愿抽调自己手下的人马,但还是表现出“顾全大局”的样子,并没有任何反对的意思,最多也只是情绪上有所不满而已。

  此时他之所以气冲冲的找上门来,还是因为昨天在收到第六旅溃败的消息后,自己的参谋长在一旁发了一些牢骚。曹锟从一开始没打算坚守随县原本是正确的选择,随县虽然是重要的交通要道,表面上来看又有河流又有山区,勉强也算得上是有险可据。但实际上无论是山还是河,都只是小山小河,而且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整个城镇的纵深面太广。

  纵深面太广所导致的直接影响,那就是同时受敌的面积会大幅增加。

  近卫军第五师兵分两路进攻随县已经算是好了,真要是打胶着了,完全可以兵分五路,直接迂回绕道把整个随县给团团包围起来。到那个时候单凭区区一个旅的兵力,应付得了东边应付不了西边,用不了多久很快就被拖垮了。

  简单一句话来说,哪怕随县是一个重要的地点,但是却不是一个适合防守的地方。

  曹锟临时决定派遣一个旅的部队进驻随县,不仅时间仓促,而且兵力缺少,更是违背了地理防守的诸多因素。

  正是听完了参谋长的这番介绍,再加上从一开始心头就有诸多不满,一下子就起了埋怨之意。哪怕现在是很明显的马后炮,但是他也完全不在乎这些,要的就是跟曹锟争一口气,曹锟虽然是北洋军事改革委员会的委员长,不过湖北到底还是他王占元的地盘。曹锟这次敢拿他的人当炮灰,难保不会还有下一次。

  要想在北洋站住脚跟,就是看手里能握着多少兵力。

  王占元他从河南混到淮军,又从淮军混到北洋武备学堂,前前后后展转多年,这才在湖北攒下了六个旅的兵力,实在是来之不易。如果他把丢了这六个旅的兵权,即便事后北洋军事改革委员会能够成功夺权,但是失去了兵权就等于失去了政治资本,弄不好还不如袁世凯执政时混得好。所以在这个时候他必须让曹锟意识到自己不会什么事都妥协。

  此时此刻曹锟同样有几分心烦意乱,他虽然在外面表现的很是镇定和胸有成竹,但这段时间因为征兵而闹出了民间怨声载道,实在让自己颇有几分忧虑。这种忧虑并非仅仅是限于民间愈发明显的动乱,而是借民间动乱而联想到其他危机所在。

  这会儿王占元偏偏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来跟他闹情绪,本来自己是打算心平气和来缓解此事,省的麻烦越闹越大。可是他越是低声下气,反倒王占元越是登鼻子上脸,这下倒是也激怒了自己原本烦躁不堪的心情。

  “老王,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也有脸来跟我计较随县的战事。第六旅打成这样,我没找你算账已经算是好得了。不管什么原因,仓促也好,兵力少也好,他既然领了军令那就要按军令行事。没能完成作战任务那就要军法处置。我都没跟你计较这些!”曹锟加重了语气,丝毫不示弱的说道。

  “你跟我计较?随县根本守不住也没必要守,你还故意临时抽调兵力去守。你当这个委员长指挥失当,就算要军法处置那也是要先拿你来处置。”王占元较劲的斥道。

  “好你个王占元,你倒是要处置我?怎么着,大敌当前了,你就畏缩了是不是?”曹锟怒不可遏的说道,不过即便如此,他还是能一如既往的发挥自己的性格,那就是越是情绪激动的时候越是能从中保持一定的理智。所以他故意在气话中加上一些激将的话,省的真把事情闹大开来,弄得汉口这边内部矛盾重重。

  “哼,我不是畏缩,我这是看走了眼。我看你这一仗是没打算好好打了是吧,下面乱成一团,委员会里面也是人心惶惶,陕西、江西更是没什么进展。看看吧,整个北洋现在就只剩下咱们这点人还敢叫闹。你却一点都不上心。我能有多少军队让你这么糟蹋?”王占元也是有目的的人,他这次来只是想跟曹锟一个下马威,真要是闹僵了,对自己同样也不利。

  “这次本打算在随县拖延一段时间,让汉口、孝感、襄阳三地能更从容不迫一些。是,随县确实不应该设防,既然一开始这么想那就应该由始至终,但很多事情怎么可能都按照预料之中来行事?事态随时都在变,谁会知道袁肃那小子玩了这么大的花招?你且放心,接下来的仗我曹锟亲自督阵,绝不会再闹出这样的失误。”曹锟郑重其事的说道。

  “总之,这才是闹大了。你总说拖延时间拖延时间,是啊,去看看报纸,去听听电报,去跟洋人们谈一谈,国内上上下下确实一片反帝制的浪潮,可这股浪潮又有什么用?北京那边还是被新华宫的人牢牢控制着。我不是怕打仗,我只是怕到最后咱们要打到北京去才能把这件事走到一个头。”王占元的语气稍微好了一些,不过仍然是消极的一面。

  “你说的不无道理。真没想到中华革命党那些跳骚,在这个时候都在见缝插针。这些人也不动动脑子,我们汉口这边真要是挡不住近卫军,他们护国军也只能坐以待毙。至于北京那边你用不着多担心,无非是决定胜负的一搏。老袁手里只剩下这点人马,拼完了也就算完了。江西、陕西不是没有动静,他们只是在作壁上观,希望能从中渔利。这个道理谁都懂,不过就看他们如何拿捏。”曹锟冷哼哼的说道。

  “还指望他们如何拿捏?”王占元没什么好脸色的说道。

  “汉口这边真要是悬了,他们必然不会坐视不理。因为机会就这么一次,近卫军的情况也有目共睹,只要把近卫军打垮了,老袁就彻底没下文了。陕西和江西两省的督军们也就有出头之日了。他们如果错失了这次机会,接下来便只能两眼望穿了。要么是看着护国军怎么打败近卫军,要么是近卫军坐大了直接打到南方去。总之,这局势算是定下来了。”曹锟摆出一副很有远见的样子,缓缓说道。

  “先不说其他的。只说你下一步打算如何行事。”王占元还是很担心汉口这边的仗不好打,洛阳那边传来的消息,近卫军重兵压境兵分三路,随县只是一个切入点,很快另外两路就会分别压制襄阳和汉口。这可算是一场全面的大会战。

  -----

  第102章,麻城摩擦

  “我之前布置的作战计划,就是以孝感为屏障和主战场。袁肃亲率大军由光山南下进逼我汉口,势必要先拿下麻城。而麻城与孝感相距一百五十里,又是相向而对的位置。袁肃若是要直接进攻汉口,武昌那边可以迂回牵制,孝感的驻军则可以趁机偷袭麻城。”曹锟像模像样的分析着说道。

  “可随县那边的兵力如何应对?”王占元又问道。

  “随县势必要留兵殿后,谨防来自襄阳的袭击。剩下的兵力要是进攻汉口,势必又要先穿过孝感防线。所以我在孝感放下重兵,西边守、东边攻。汉口兵力无所谓多少,反正只要孝感不丢,汉口陆面就安然无恙。哪怕麻城那边打下武昌,真要进攻汉口也需要有渡江部队。我们这边好歹是有一些海军掩护,袁肃轻易不可能越过长江这道防线。”曹锟很有信心的说道。他行军作战还是老一套的思路,纵然自己现在的兵力不如近卫军,但做为进攻一方必然要付出更多的兵力才能起到一定的攻势。

  在孝感防线上,他放了北洋军事改革委员会第一军,也是之前自己软禁段芝贵之后,接管了段芝贵的部队,同时配合自己旧部的部分兵力,以及鄂军的部分兵力。第一军辖下三个师,合计约有四万人。过去三个月的时间里,孝感这边已经修筑了一道密集的防御工事,主阵地甚至还采用了混凝土加固。

  哪怕随县的作战太过迅速,大大的超出了原本的预料,也造成了一定心理上的担忧。但是曹锟还是有信心在孝感这边成功拖住了近卫军的步伐,单凭那坚固的防御工事,保守的估计都能坚守长达两个月以上。这个估计可不是他个人凭空臆测,而是经过设计防御阵地的工程师、各级参谋官,甚至外籍顾问联合讨论所得出的结论。

  “我知道你在孝感那边花了不少心力,不过我总认为不能全把希望寄托到一个阵地上。”王占元颇有忧虑的说道。

  “你总是这么杞人忧天。咱们现在能做的只能是预测布防,真要有其他闪失,我们这会儿也不能全靠猜测。等到孝感守不住了,咱们还能退到汉口这边来打巷战。我就不信不能拖他个一年半载。”曹锟大声的说道。

  王占元原本还想说什么,但是他也意识到自己太过婆妈,曹锟说的对,很多事情没办法预料,现在也不可能全部都靠猜测。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也只能跟着曹锟走一步算一步。孝感那边的布防确实下了很多功夫,再者汉口这边驻兵也不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源源不断的增援孝感防线,或许是能够把战事拖延下去。

  他现在倒是必须先考虑好一条后路,那就是真要是打到汉口了,自己到底是该继续留在汉口坐镇,还是把战事交给下面的人,然后退避南方的其他地方。

  蒋百里的第五师在打下随县之后,又花了三、四天的时间才将部队全部开进该地区。

  其实在整个针对随县的作战过程中,真正担任进攻部队的也只有四个团左右的兵力,其余的部队除了做预备队之外,剩下一个旅甚至都还没有从之前的驻地开过来。如今第五师正是因为要等待掉队的这个旅,所以才延误了整个行程上的安排。

  尽管蒋百里很生气,但是对于这些早有预料的情况,最终还是选择了控制情绪。他治军的方法当然不是纵容这些旧军,关键还是要经过接下来的作战来打磨部队,同时也利用伤亡来给部队进行大换血。在换血之后方才能着手开始重铸军纪和作风。

  到了四月底,蒋百里基本上完成了打开战略通道的任务。第五师不仅在随县站稳了脚跟,兵分两路分别摆出攻守的态势。最后抵达随县的第十四旅负责驻守随县西北部,严防来自襄阳的敌军威胁。十三旅和十五旅则转向东边,准备投入第二阶段作战,打开随县到孝感的战略通道。除此之外,由随县连通信阳的途中,电报站、兵站、后勤转运站全部都到位。

  尚在郑州的袁肃也在随县传来捷报的当天,把总司令部转移到了信阳,只留陆锦在郑州负责总后勤的调度工作。当总司令部在信仰安顿妥当之后,他立刻下达命令调动第一兵团和第十师开始进军。

  第一兵团第一旅与第十师组成第一路军,由陈文年负责指挥。第一兵团剩下两个旅则由袁肃亲自指挥。第一路军早先便已经集中在光山,这会儿接到命令便立刻动身南下,直取麻城然后转而进攻武昌。第一兵团主力部队则火速抵达随县,配合第五师准备经孝感而进攻汉口。同时,在南阳的第二师也收到命令开始向襄阳发起牵制性进攻。

  纵然中央近卫军是一支仓促拼凑起来的部队,内部矛盾重重,各部之间常年分开驻扎,又极其缺乏默契。之前又才刚刚经历了郑州事变的大变故,以至于内部人心更是一盘散沙。不过好在袁肃分工明细,考虑周全,把主次任务都安排的很到位,所以在行军作战上最起码能做到一定程度的令行禁止。

  对于下面的其他几个师来说,反正他们要做都只是辅助性的进攻,真正担任主战角色的还是袁肃的嫡系部队。只要没是让自己当炮灰,其他一切都好商量。

  到了五月二日,蒋百里的第五师先头部队已经抵达孝感前沿,侦查部队甚至还与孝感的守军发生了一些摩擦。而同样是在这一天,第一兵团的主力部队业已陆续抵达随县,并且紧随第五师东进的部队之后,开始向孝感发动进发。

  不过孝感这边还只是小摩擦、试探性进攻的时候,倒是陈文年的第一路军在麻城大打出手。虽然麻城的守军并不多,大部分只是地方军和警察,但是汉口那边还是下达了死命令,不许麻城这边直接向近卫军投降。同时曹锟还专门派遣了两个团的援军前往麻城周边,全力骚扰第一路军的先头部队。所谓的大打出手,只是第一路军的先头部队与麻城地方军及援军之间的较量,但是阵势仍然打得很凶。

  麻城的战事从一开始就似乎没有任何节制。当最前面的侦察部队在城郊与敌人发生接火时,紧随其后赶来的一名团长彷佛憋足了怒火,马上下令全团投入作战。重机枪、大炮能动用的全部用上,炮火、密集的枪声,铺天盖地的交锋起来。

  好在麻城的敌军并没有提前布置阵地,仅仅是在郊区利用一些沙包、石块临时筑造起了一片防御据点。实际上根本就没有摆出想要严守的意思。不过表面上虽然没有严守的意思,但是真到了打起来的时候,守军方面也没有任何一触即溃的样子。

  第一陆军的先锋团发起了两次冲锋进攻,不过却都被躲在临时据点后面的敌军打退,冲锋的部队甚至都没能靠近到城郊的地方。

  先锋团团长恼羞成怒,一边派出侦察兵沿着城镇进行更消息的勘察,了解其他进城的地方是否也有敌军布防,又或者是否有其他的小路可以发动迂回偷袭作战。

  从早上交战直至下午,虽然天气不算太热,但是前阵子连下了好几天的雨,这会儿却是艳阳高悬,多少是有几分不好受。到了下午两点钟后,先锋团这才暂时停止了进攻,耐着性子等待侦察兵汇报更详细的情况。

  一直等到晚上,之前派出去的侦查部队才陆续返回。

  正如之前所预料的那样,麻城的敌军将临近的几条道路全部布下了防守,甚至还威逼老百姓们上阵御敌。据说目前麻城城内的情况很乱,虽然不至于全部进城的地方都有敌人把守,但剩下的通道也必须迂回二、三十里路之远。

  如今先锋团兵力不足,也不好分兵采取长途迂回作战,只能先发了电报到后方,催促后续部队尽快抵达。同时下令随团的三门大炮集中火力,无限制的向正面敌军的据点发起炮击,只要炮膛没有打火、炮弹没有打完,那就一直的打。

  三门大炮虽然都是小口径的炮,但是先锋团携带的炮弹不少,再者麻城这边的地形十分开阔,正是炮兵发挥的最好时候。于是从下午开始,先锋团与正门的敌军隔着三百米左右对峙,而先锋团的三门大炮则在后方不停的吼叫。白天的时候连续炮轰一个钟头,然后休息一个钟头之后又紧接着继续开炮。即便是到了晚上的时候,三门大炮也是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半个基数的射击。

  对于先锋团来说,既然已经大打出手,那就一定要把气势站稳。按照团长的意思就是在后续部队赶来之前,务必把所有炮弹全部打出来,反正中央近卫军根本不必操心物资短缺。

  第103章,独断专行

  麻城的战斗似乎打得有些过火,不管是对于进攻方来说还是对于防守方来说,一开始就这么大的阵势,炮火如同雨点一般,当真是极大的出乎了人们的意料。毕竟防守麻城的部队都是一些非正规军编制,曹锟从武昌调过去的两个团,也仅仅是做为策应和牵制,根本就没打算大打出手。

  尤其是守军根本没有那么多重火力,就连重机枪也只有两三艇而已。只是近卫军一上来就卯足了力气摆出一副决一死战的态势,即便麻城这边想要撤退逃跑都不行,只能硬着头皮跟近卫军耗上。

  不过就麻城目前的状况而言,最糟糕的还不是双方军队的伤亡,而是城中老百姓无缘无故的受到这战乱的牵连。先锋团的三门火炮火力尽管是有限的,但是这么没日没夜的炮击,难免不会造成误伤。再者现在更是春末转夏的时节,许多农户都没办法出城劳作,眼睁睁的看着果季白白的流失。

  很快,随着第一路军的后续部队陆续抵达,陈文年本人也率领司令部先行来到前线指挥安排作战任务,麻城的局势愈发显得不明朗起来。陈文年听完先锋团以及各路侦察部队汇总的侦查报告。对目前进攻的进程很是不满意。在他的预想之中,麻城如同随县一样,是叛军从一开始就没打算严肃守卫的地方,也是整个作战计划中入门的一点。

  从先锋团先行抵达麻城北郊,到现在后续部队陆续抵达,前前后后隔了三天左右的时间。

  但是在这三天的时间里,随着进攻部队的增加,直到司令部到来这天都还没能攻破麻城的城郊,这怎能不叫人感到失望?

  陈文年几乎没有召开什么作战会议,直接下令目前集中在北郊这边的三个团和直属炮兵团,以密集火力强压正北城郊的敌军防线,然后发起持续冲锋直至攻破城郊。在正式发动持续冲锋之前,各团集中所有炮火,先给北郊一轮覆盖射击,最大化的重创敌军防线和士气。

  五月六日凌晨六点钟,天边还是朦朦胧胧,早已准备就绪的各团炮兵部队,约摸合计有十二门七十毫米口径的山炮和八门七十五毫米榴弹炮外加两门一百毫米口径的大炮。在整点时分,众炮定准方向开始怒吼。炮弹向着城郊大约两里左右的敌军防线上落去,很快就炸起了一朵又一朵的烟尘。

  如此众多的大炮输出的强大火力,几乎让整个麻城都为之震动起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9页  当前第2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0/2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武夫当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