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末巨盗_分节阅读_第131节
小说作者:醉酒的男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993 KB   上传时间:2014-06-09 09:27:02

  时斌便与若梅乘着一条小船来了。

  俞仁见到时斌,第一句话便是,“时斌,你马上带我去见萧掌柜。”

  时斌一时没反应过来。“萧掌柜?哪个萧掌柜?”

  “就是当年杭州城里萧记米铺的萧掌柜啊!”

  “噢!东家是说那萧老头啊!我已经好几年都没有跟他联系了。听说他们早就已经搬了,我也不知他还在不在杭州,能不能找的到他。”时斌道。

  “一定还在的。我记得曾听你们大小姐讲过,她说她那年虽然船队受损极大,但是陆上的生意几乎没有受到多少影响,只是都由明转暗了,这几年的经营也算是没有完全白费。”

  “那,我去试试吧!咱们先找家客栈,然后我在城里多留几处我们当初内部联络的记号。看看萧老头会不会来找咱们吧!”时斌道。

  “好。就按你说的办!”

  于是,几人一起上岸,俞仁就近找了家客栈,然后便让时斌出去留记号去了。

  没想到,这个办法还真有效,没到吃晚饭,时斌便回来了,身后还带着一个六十上下的老头子。

  俞仁因为没见过萧掌柜,所以并不认识。

  将俩人让到房间,时斌不等坐下,便道,“这位就是萧掌柜了。”

  “小老儿萧银,见过俞东家。”萧掌柜说着,便要给俞仁行礼。

  俞仁赶紧一把将他扶住。

  “萧掌柜客气了。”

  “听说俞东家现在跟大小姐在许家,又听说您最近带着大伙去了东番,怎么突然有空到杭州来了?”萧掌柜突然在这儿看到俞仁出现在杭州城,也很意外。

  “萧掌柜果然消息灵通。我们已经全体转移到东番岛上去了。我此次来杭州不过是顺路,本想来看望几位老友,却没想到,他们一个都不在了!”说着,俞仁叹了口气。

  “俞东家说的是黄瀚他们吧!”

  俞仁赶忙点头,“对,萧掌柜可有他们的消息?”

  萧掌柜露出一个神秘的笑容。“俞东家还真是问对了人。在这杭州城里,如果说还有谁知道黄瀚他们的行踪的话,只怕就只有我萧老头了。”

  俞仁大喜。“太好了。那,烦劳萧掌柜现在就带我去找他们吧!”

  萧掌柜摇了摇头。“俞东家莫急。他们现在住在城外,眼下天色已晚,城门也早已关了。还是等明日再去吧!”

  俞仁听了这话,倒也没再坚持。

  这一晚,萧掌柜也没有回去,就在客栈住了一晚,次日一早,几人早早的便雇了辆马车,萧掌柜特意亲自驾车。

  马车出城二十余里,来到一片荒山前,再往前,便没有路了。

  萧掌柜下了马车,“小时,你在这儿看着车子,我带俞东家进去。”

  “为什么是我看……”时斌的话还没说完,便收了回去。因为他突然发现,同来的人中,其实只有他一个算是闲人。同来的五人中,萧掌柜要带路,若兰姐妹要保护俞仁的安全。看来,这差事也就只有他干了。

  “那,好吧!”虽然有些不情愿,但时斌还是不得不接受了这个无聊的工作。

  萧掌柜点了点头,便领着俞仁三人进了山。

  进山有一条小道,是隐藏在一片树林之后的,如果不是熟悉此间道路的人,绝找不到。

  几人沿着小道又走了约有大半个时辰,这才看到前面有一个小村庄。说是村庄,还真有些抬举它了。这儿一共不过七八间茅屋,都是依山而建。村口有一条小河。

  几人刚进村,便有三个六七岁的孩子围了过来。“萧爷爷来了!萧爷爷来了!”

  孩子们一面蹦一面围着几人拍着手。

  萧掌柜满面笑容,从怀里掏出几个小包纸分给几个孩子。然后摸了摸孩子们的头。“去吧!”

  几个孩子拿了纸包,高兴的连蹦带跳的跑了。

  “你那纸里包的是什么宝贝呀!看把他们高兴的。”俞仁随口问道。

  “麦牙糖。我每次来都会给他们几个小东西每人带上一包。”萧掌柜说着,望着几个孩子远远的背影。

  “萧掌柜是想家里的孙儿了吧!”若兰道。

  萧掌柜收回了目光,“小老儿一生独居,无儿无女。”

  “对不起!”若兰见自己不小心讲到了萧掌柜的痛处,赶紧收口。

  “没事,我早就习惯了。”说着,萧掌柜轻轻一笑,“没想到若兰姑娘年岁不大,人却这样的细心。这将来,哪个小伙儿娶到你,那可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份了。”

  一句话,说的若兰的脸上立时羞的绯红,但她还是忍不住暗暗偷看了俞仁一眼。见俞仁并没有注意到她,她那颗原本砰砰乱跳的心才平静下来,心中却又升起一丝淡淡的惆怅。

  这时,从村里迎出来几个人。俞仁一眼便认出为首的正是精于木工活儿的李福。

  “李福!”俞仁高喊着迎了上去。

  李福突然看到俞仁,似乎有些不太相信,但是他很快便回过味来。“俞相公,你怎么来了?”

  “我来找你们啊!听说你们在这儿受苦,我是特意来接你们出去的。”俞仁道。

  李福听到这话,稍有些感动。“没事,我们在这儿不苦。只是有时候要找东西很不方便。所以很妨碍我们的研究进度。”

  “你们在研究什么?”俞仁问。

  李福却笑而不答。只是向俞仁招了招手。“你跟我去就知道了。”

  俞仁不知李福搞什么鬼,于是便跟在他身后。众人也都跟在后面,不再进村。

  大约转了小半个山坳,又爬了一阵子的坡,几人来到一处山顶。

  若梅正抱怨着李福干嘛带他们来这荒山顶上时,俞仁已经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叫。因为他看到了一件令他不敢相信的东西。

  “飞机!”俞仁再也忍不住冲了上去。

  虽然只是一架木制飞机,但是它已基本具备了早期飞机的各种条件。

  俞仁兴奋的围着飞机转了好几个圈。其他同来的人却看的一头雾水,不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会有什么用。但是看着俞仁这么兴奋,他们也都相信,这必定是个非同一般之物。

  “能飞吗?”俞仁问。

  “能!”李福自信的道。说着,他走上前,跨坐在飞机简陋的座椅上。

  “大头,开始吧!”李福向着身后的刘大头道。

  刘大头答应一声,与一旁的黄五一起将飞机向前推去。

  若兰姐妹见此,吃了一惊。“不能再推了,前面是山崖,再推你就掉下去了。”若兰高叫着。

  可是几人对若兰的话就好像根本没有听到。俞仁站在一旁,静静的看着这一幕,他开始有些明白,李福所要做的事情了。

  俞仁走到山崖前,这处山崖很高,从这儿向下看,只能隐约的看到下面的树木。俞仁又抬头向前看了看。还好,山崖的前面是一片开阔地,倒是个很适合试飞的地方。

  刘大头与黄五将飞机越推越快,急的一旁的若兰在那儿不停的喊,“东家,您快让他们停下来啊!再不停就要掉下去了。”

  俞仁没有说话,只是认真的看着李福他们的一举一动。

  终于,木制飞机被推下了山崖,一下子不见了踪影。若兰发出一声尖叫。几人同时赶到崖边,却见李福与他的木飞机已经像一只大鸟般飞了起来。

  李福坐在飞机上,一面向俞仁挥手,一面高叫着,“老大,看到了吗?我飞起来了!”

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上山东

  俞仁大声的回应着。“我看到了。你小心点。”

  李福于是转过身去,不再与俞仁说话。

  木飞机在天上飞了大约十几分钟,这才慢慢降了下来。几人见飞机终于停了下来,便一起向飞机冲过去。

  但是从山崖上看,飞机似乎飞的并不远,可是走起来,却也花了好一阵才到。估计至少也飞了十几里远。还好,这一带虽然荒凉,却也还有一条小道,而且基本没什么高树大木。

  俞仁带着众人赶到李福降的地方时,李福已经从飞机上下来了。飞机停在一片空草地上,基本没受什么损伤,只是李福的脚有点跛。

  “怎么,把脚扭了吗?”俞仁问。

  “还好吧!我们这地方,草木太多,降落时,有时难免会碰到些东西。不过,现在我们已经有经验了,基本不会有什么大的危险。

  前些天,我们第一次试飞时,黄瀚也把脚扭伤了。不过,他比我要严重许多,现在还躺在床上,不能下地行走。”

  “是吗?带我去看看。”俞仁听说黄瀚受了伤,忙道。

  李福于是让刘大头与黄五负责用马车把飞机拉回去,自己则带着俞仁先去看望黄瀚。

  还好,黄瀚只是双腿受了些伤,虽然暂时不能下床,但已由郎中做过处理,再静养两三个月,便可以下地了。

  俞仁将自己打算请他们到台湾去继续做飞机研究的事说了出来,几人都很高兴。现在,他们原来的家也早已没了,便再也没有什么牵挂。呆在这荒山野林的地方,整日不敢出去见人,还不如去台湾。所以,最终这事顺利的通过了,他们的父母也都没有反对。

  安排好黄瀚他们的事情,俞仁便匆匆回杭州去了。他知道自己这一趟的重点是在山东,而非此地。虽然他相信凭自己带来的这些船粮食,应该可以在山东招揽不少人。但是任何地方人一多了,情况就复杂了。人,可以帮你完成很多事情,但同时也会给你带来更多的麻烦。这一点,俞仁经过这几年的历练已有了深刻的领悟。

  回到杭州,俞仁没再去看徐世昌,他只是给他留下了一封信,让萧掌柜转交给他。如果他愿意举家随黄瀚他们一起去台湾,便让萧掌柜给他一起安排,如果他不想去,就让萧掌柜每月派人送他五十两银子。

  所以不给太多的钱给徐世昌,倒并不是俞仁小气。是因为俞仁知道,徐世昌眼下并不需要花什么大钱。再者,如果徐世昌继续留在杭州,有廖士相在此地当知府,钱多了对他未必是什么好事,说不定反而会引起廖士相的第三次敲诈。

  将一切安排妥当,俞仁次日一早便乘着他的小船出了杭州湾,然后转乘在一座小荒岛上等着自己的大船北上山东去了。

  俞仁在胶南外海的一座小岛上遇到了黄吉安。他们的船队在那儿等着他。原来,俞仁本来的计划是让黄吉安先到登州看看情况的。可是因为最近这一两年辽东的女真人闹的太利害。不久前才又刚刚与大明打了一战,大败了袁应泰,夺下沈阳城。

  朝廷担心女真人会从海上入侵山东半岛,所以在登莱二州调派了许多水师,严格盘查南来北往的各类船只。至于商船,则是一律禁止在这两州停靠。

  “怎么办东家?难道,咱们还要再折返南下,从长江走运河吗?”黄吉安问。

  俞仁摇了摇头,“运河南来北往的商船太多,各地的河道官员也是处处设卡,走这条道的成本太高。再加上,如今中原数省都在闹饥荒。咱们带着这么多的粮食,如果被人发现,只怕会有大麻烦。这条线路是万万不能选的。”说完,俞仁从随行的箱子里拿出一本地图来。这是一本民间刊印的图册,据说是根据李之藻的大明十五省地图翻印的。

  俞仁从前走过不少地方,都与此图进行过对照,基本都还是对的。

  俞仁打开地图,仔细的看了看山东省这一块。他用手在地图上量了量,又沉吟了一会儿,道:“绕过山东半岛,从大清河入口进入济南府。”

  “这样会不会太冒险,万一济南府也戒严,咱们岂不是还要再绕回来?”黄吉安问。

  “不会的。济南与辽东水道相隔太远,女真人基本没有船,他们是走不了这么远的海上水道的,这一点朝廷比我们更清楚。眼下袁应泰新败,军队损失严重,正是朝廷兵力最不够用的时候。能够抽调的兵力,几乎都会被调出来拱卫京师了。在这个时候,朝廷是绝对不会浪费一兵一卒的。所以,我推测朝廷绝不会在济南府派大军驻扎。”俞仁肯定的道。

  果然,一切都如俞仁所料的。虽然登莱二州戒备森严,济南府却全无戒备。虽然如此,但必竟他们这十几条大海船太过显眼,所以,俞仁最后决定,将船队留在距离济南府三十里外,找了一处比较隐蔽的河道潜藏起来。而他则独自带上两三条小船,扮作北上来贬茶的客商。

  俞仁很清楚,在这满地饥荒的大地上行走,像自己这样的带着这么多的粮食,就如同在一个贫瘠的山村里带着一大车子的财宝一样,实在是太过招摇了。所以,他选择了掩饰。

  虽然做了掩饰,但他们还是在城外的十里铺水道遇上了第一个麻烦。

  这天中午,他们的船经过十里铺。由于已是午饭时间。这些天天在船上吃饭,几乎餐餐的菜都是鱼,大家也都吃腻了。见这十里铺还比较繁华,于是便有人提议,今儿个的午餐在这小镇上吃。

  这个提议立时得到了多数人的赞同。

  俞仁也没有反对。眼看就要进济南城了,他也很想在进城之前,在这个小镇上先多打听些济南的情况。他们这一路行来,由于一直都是走的水道,没有上过岸,也不知这山东的灾情到底怎么样。只知一路下来,两岸几乎没见到什么人。许多的村镇也都荒弃了。

  济南府作为山东的重镇之一,到底城里的情况如何,俞仁也很想摸个清楚。虽然他这次来并不是来夺城,也不是来打仗的。可是战争给他留下的警惕性却已深深的值入他的骨髓之中,再也无法改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0页  当前第1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1/2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末巨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