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良田千顷养包子_分节阅读_第194节
小说作者:迷离陌上花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02 KB   上传时间:2014-11-21 12:51:04

  宋侍卫点点头,两人再次确认一次,发现真的床上的两人真的毫无苏醒的迹象,心中的忧虑更甚了。

  贾氏对于家里来了四个陌生的男人,心里有些担心。毕竟昨夜半夜三更的,黑灯瞎火的,也看得不是很清楚。虽然感觉对方是正人君子,昨晚也没什么,但闺女毕竟大了,有些怕人说闲话。

  昨晚家里的最后一点面粉都贡献出来了,今天真不知道该吃什么。

  丁梅梅一早也醒来了,想去煮饭,走到厅堂时,才想起来,家里什么都没有了。顿时有些尴尬的站在那里,此时又看见娘一脸忧愁的出来。

  都怪昨晚吃得太饱了,都忘了要留些东西给自己吃。哎,现在绣品又没完成,家里又没有银子,也没有吃食,这可怎么办?

  王侍卫和宋侍卫出来的时候,刚好看到贾氏母女俩坐在客厅里,互相叹着气。而目光又忍不住地看向地上的狍子,心中顿时了然。

  这个家怎么样,也许昨夜还不是特别的清楚,但刚才走出来的瞬间,便将这里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

  “大娘早,姑娘早!”王侍卫率先冲着一脸哀愁样的贾氏母女俩打招呼。

  听到人家的问候声,贾氏点点头,并未说什么。丁梅梅情绪也有些低落的虚应了一声,并未回礼。

  人家也说了借助一个晚上,今天找大夫看一下,也许下午就走了。可昨天自己和娘也吃了人家的狍子肉,虽然自己也贡献了家里仅有的粮食,做了饼。可那些饼,根本就顶不上昨晚的狍子肉。

  这冰天雪地的,又没有野菜,这可吃什么呢?丁梅梅愁的眉头都皱在一起。自己饿一天,倒是没什么,可娘呢,娘怎么办?她老人家年纪大了,长年累月的营养不良,再这种天,要是又冷又饿,也不知道能不能抗过去。

  早知道昨天就多熬一些汤,今天起码还能够多喝一点汤,扛扛饿。待会儿要实在不行,把昨天剩下的那些骨头捡回来,反倒锅里去煮点汤来喝吧,总比喝白开水要来得强。

  她们外面还欠着五个大钱,也不能再去借去了,再去借的话,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还得上。平日里绣上一条绣帕,才值一文钱。那五个大钱,还是前段时间修补娘房间的时候,欠下来了。

  宋侍卫和王侍卫根本不知道母女俩此刻担忧的心情,走进厅堂后,便对着贾氏道:“大娘,我们有事和你们商量!”

  贾氏和丁梅梅听到这话,母女俩对视一眼,看着眼前两个男子一脸的严肃,便集中起精神来。

  “大娘,是这样的。我们兄弟两的主人,到现在还未清醒。现在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醒来。这次来到青云山,是老爷想将这便开一个山庄,供有钱人吃喝玩乐用的。

  可不知道为何就得罪了人,这一路上来,就被人找了不少的麻烦。如今又不幸的与遇上雪崩,我家老爷和姑爷现在这个情况。担心那贼人趁机来报复,因而想让两位给保守一下这个秘密。当然了,我们也不会让两位白帮忙的。

  这段时间,只要是我们在的话,有我们吃的一口饭,就不会饿着你们娘俩。你们的日子过得不如意,我们也都看在眼里。虽说我们哥俩身上没有银子,但我们俩擅长打猎,因而要找一些吃的,还是相对简单一些。

  只是想求大娘你们,对外说我们兄弟俩是您的远房亲戚,因为爹娘过世,前来投奔您的。对外我们哥俩的名字,就叫大柱和二柱就可以了,您看呢?”

  对于现在吃喝都顾不上的贾氏母女而言,这是一个好消息,可又算不上好消息。这家里毕竟没有男子,若是这两个男子起了坏心眼,那她们娘俩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只是看着他们真诚的眼睛,又不像是个会骗人的。

  贾氏沉默了半晌,疑惑地说道:“只要是你们在的这段时间,都会在吃食生活上,照顾我们娘俩吗?”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吃喝上,她们就不用愁了。娘俩只要在这段时间内,做绣一些绣品,卖了将债务还了便可。

  这五个大钱的债务,在这段时间内,压得母女俩都透不过气来。本来收入就少,就靠着刺绣为生,都不敢生病什么的。

  这段时间,卖了绣品,得来的银子,换吃食的时候,都不好意思。也亏村长心地善良,没和自己一般计较。若是寻常人家,看着有银子买吃食,没还债的话,早就冷言冷语了。

  “那是自然,只要我们在这住的时间内,我们会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的。只是有个事情,就算我们打的野物回来,到时候我打扮破烂一些,得大娘您带着我去集市或者去镇上售卖去。我们现在不方便,自己一个人去。

  对外就说您是我的表姑,这样关系稍微远一点,别人不会问的那么仔细。”王侍卫怕那要刺杀他们的人,还会在这附近,注意他们的一举一动,边相处这么一个法子。

  到时候只要穿得破烂一些,用泥土在离散涂抹一番,应该没什么事情才是。交给村里的人去卖,他还真的有些不放心。要知道村里人最喜欢坑村里人了,这母女俩这么清贫,也许暗地里被人欺负还不知道,还在暗地里感激人家呢。

  套句郡主的话,被人卖了,还在给人家数钱。

  “好,这个没有问题。那……”贾氏说完,看了一眼地上的地上经过一夜,早已懂得僵硬的狍子肉。

  “这只狍子,大娘只管处理。只是我想那大夫,要怎么样才能请到。现在我们兄弟两身无分文,要怎么样,才能够请到大夫,这些可能需要麻烦大娘了。不过大娘放心,这里除了青云山,应该还有其他的山脉,我们兄弟俩随便去哪都能打一些猎物回来的。”

  贾氏和丁梅梅听到这话,松了一口气。要知道一直以来,那肉都要比粮食贵。如果真的能够打猎回来,到时候拿到集市上卖给那些店家,还怕会没有银子换粮食回来吗?

  家里的油灯什么的,剩的都不多了,又有病人要照顾,还好有两个男人扛着,要是只有一个,她们娘俩断然是不会收留的。

  “这个没有问题,梅梅你割些肉去村里的小铺子换一些面粉回来。随便去村里帮我将大夫找过来,至于你们两位,从今天起就叫我表姑吧。如果真的如你们所说的,那就尽快改口。叫梅梅就叫表妹吧!

  一会儿,大夫来了,你们两个一个去挑水,一个去劈柴,知道吗?对了,顺便把屋里的两个男人,装扮一下。不要让他们富贵外露,到时候我就说是我远方的亲戚,家里受了灾,过来找我的。”

  王侍卫和宋侍卫听到这话,不由的点点头。只要这个大娘肯配合,那就好办。

  “大娘,那我是现在去挑水吗?还有附近最近的山在哪?我们哥俩身上没带银子,目前处处都需要银子的花销,我想还是尽快去打些猎物回来。”

  “你等一下,一会儿我让梅梅告诉你,这村里的井在哪。另外,家里的柴火也没多少了,你们也要记得劈一些。”

  贾氏很快进入角色,有人供着使唤,干嘛不用?每次为了劈点柴火,娘俩都要使上半天的力气。

  “好的,仅凭表姑的吩咐!”宋侍卫紧接着进入角色。

  丁梅梅此时已经隔了一块大约有十斤重的肉,放在篮子里。篮子上头盖着一块布,准备出去:“娘,我割了大约有两斤重的肉,还有割了一块上好的肉放在桌上,一会儿就给大夫当医治的药钱吧!”

  贾氏点点头,好在那狍子也够大的。目测大概也有七八十斤,除了昨晚用了十多斤,内脏那些去掉十多斤。剩下也有四五十斤,现在割去那么多,再给大夫差不多五斤,剩下的也不是很好的,大概也就够吃一天的。

  不过这十多斤的肉,应该能够换一些面粉和灯油以及盐回来吧。家里现在有昨晚狍子肉,炸出来的油,就暂时不需要了。

  “好,你顺便带二柱去看看那井在哪吧。家里现在有男人,砍柴劈柴挑水,都让他们做吧。”贾氏觉得既然名义上为亲人,那这些他们做,一点都不为过。

  当然了,如果他们够本事,能够多打一些猎物回来,换些银子的话,呢到时候给他们买被子,买粗布回来,那做衣衫和洗衣服,还有缝被子,那就是她们女人的事情了。

  不过要照顾那两位主人的话,可能还得他们两人来。若是白日他们去打猎了,她们娘俩照顾一下也不为过。可最好还是由他们两个男子来照顾,比较妥当。

  她私心里甚至想着,让这两个年轻人和自己的女儿多多相处,若是其中的一个能够看上她的女儿,那就最好不过了。

  不管这两个年轻人做为下人也好,还是自由身也罢。总归女儿有一个归宿,后半辈子有的依靠。

  女儿家的,这辈子也不指望些什么,只要有个良人就好。这两个年轻人她看着都不错,年纪也不是很大,就是不知道家里是否有了妻室了。

  如果没有,有和女儿能够谈得来,那也好。嫁给这样的男人,不用愁吃喝。至少他们有一个手艺,可以打猎。哪怕是给人家当下人,按照这样救了老爷和姑爷的话,主人家也不会待他们太薄的。

  “好的娘,二表哥随我来吧!”丁梅梅坦荡荡的看了一眼宋侍卫,紧了紧身上的衣衫,背着一个背篓,往门外走去。

  宋侍卫手里拿着两个木桶,看着丁梅梅走在前头,便连忙跟上去。这里人生地不熟的,他就一边走,一边观察着四周。

  王侍卫看到宋侍卫走了,便对贾氏道:“表姑,那柴火在哪呢,我来劈!”

  贾氏有些尴尬,她和女儿都是没什么力气的人,自然也就没有砍大树拖回来晒干当柴火了。他们捡的都是枯树枝,这种容易烧着,也不耐烧。柴房里堆放的,都是这样的柴火。

  “那个,家里的柴火都不需要劈。只是家里的柴火不多了,那些柴火不耐烧,想请你去砍些树回来,晒干了烧。那些相对而言比较耐烧一些,而且到时候留的炭火,也可以烧很久。”

  王侍卫听到这话,点点头道:“这样吧,那我先看看周围的环境,回头等我和二弟打猎回来的时候,就一人砍一棵树回来,到时候就仍在院子里晒就成了。”

  虽然他心里不认为,这种天气,能晒干到什么程度。

  “那就麻烦你了。”贾氏欣慰一笑,她刚刚还有些害怕这小伙子生气呢。

  丁梅梅一早拿着十多斤的肉去小卖部里换肉。那小卖部的老板娘看着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居然拿了这么多的肉来,很是诧异。

  “我说梅梅,你们家不是都吃不饱吗?怎么一下子有了这么多的肉,还用这些肉来换粮食啊?”

  丁梅梅看着凌氏那好奇的嘴脸,即使心里对凌氏那大嘴巴很不屑,但脸上依旧露出温和的笑容:“嫂子,这是我表哥打来的猎物。我表哥家乡遭了灾难,母亲早逝,爹又昏迷不醒。娘亲在临终前,又让表哥两人带着昏迷的爹来投靠我家。

  可在半路的时候,碰上姐姐姐夫一家,姐姐那时候已经挨不住,就去世了。我那表姐也真是可怜,年纪轻轻的就去世了。如今留下我那受了刺激导致昏迷不醒的表姐夫,还有那一样昏迷不醒的表舅。

  好在来到这之后,我那两个表哥在路上学了本领,会打猎。这不,这是他们昨天打来的猎物,只是可惜我们家一点吃的也没有,也不能光吃肉啊,我娘想着,我表舅的身体不好,还昏迷不醒,家里又一无所有,他们都还打着地铺,住在柴房呢。

  今天就让我带着这些肉过来,和嫂子你换一些面粉做吃食。哎,百姓的日子,真的是一年过的不如一年,到处不是受灾就是闹饥荒。”丁梅梅说完,故意在叹息一声。

  原本还想说什么表哥表妹一家亲的凌氏,听到说闹饥荒什么的,顿时也歇了说丁梅梅的心思。是啊,这百姓的日子越发的不好过了,单看他们丁家村就知道了。村民的日子越来越是苦哈哈的。

  这辛辛苦苦一年,种的还不过交赋税,更别说是吃了。哎,造化弄人!但愿那郡主回来后,明年开春,日子就会好过一些。

  郡主和皇上说的,冬天可以种什么的时候,传到这里,已经晚了,这土地都结冰了,根本就不行。也许,明年就会有希望了。

  “梅梅,你也莫要难过。这人死了都死了,活着的人,更应该坚强的活下来。好在你的两个表哥还在路上学了些本事,咱们这边又靠山,应该不至于饿死。以后你要是有肉,就拿到我这里来换吧。

  我这小卖部虽然一年也消耗不了太多的肉,但毕竟是这附近的几个村落中,唯一的一家店。村民的人日子虽然不好过,但总有那么几个富户,到时候嫂子的肉直接卖给他们便是了。

  只是梅梅你也比介意,嫂子赚你这中间的差价了。这肉是狍子的不错,但终究是过了一个晚上,都已经僵硬了,没那么新鲜。我就按照一斤十五文给你,这里有就算你一百五十文。你要米面也成。

  现在的粮食价格昂贵,这面粉普通的一斤要八文钱现在。大米和狍子肉一样,一斤十五文,你看你是要多少。”

  丁梅梅也知道现在粮食价格贵,只是没想到现在还没多久的功夫,这价格又涨了一两文了。可也清楚的知道,百姓现在根本就吃不上,粮食短缺,这也是没本法的事情。

  “嫂子,给我来八斤的面粉。米就给我来一斤吧,那盐巴现在多少钱,还有那油灯呢?”这八斤面粉,估计还不够吃上五天,以前这银子,她根本就不敢想象。一百五十多文,都够她和娘半年的收入了。

  可是现在家里有那么多个能吃男人,这野物又是他们打回来的。算了反正他们说了,在家吃喝这块,他们解决。自己能够节约一些算一些吧,先看看能不能省下五文钱,先把村长家里的帐还了。回头自己和娘慢慢刺绣,等卖了银子,给家里多买一些好吃的就是。

  “这盐不贵,一斤三文钱,比起其他的已经很便宜了。只是这灯油,贵了些。看你要打多少银子了。”

  凌氏没说灯油具体多少的银子,只是说了贵,这让丁梅梅心里直打鼓。

  八斤面粉六十四文,那一斤大米要十五文,这就七十九文了。盐巴先要个五斤,那也要十五文,和起来就是就九十四文,不如省下那六文钱,剩下的五十文买灯油算了。

  家里有两个病人,晚上一定要用到灯的。要是一夜点灯的话,也是很费的。只是不知道五十文,到底能用多久。

  想了想又不对,干脆自己到晚上不点油灯,少买一些油灯,多买些面粉算了。

  “嫂子,这面粉我要十斤,普通的大米来一斤,盐巴来五斤,灯油来三十五文钱吧!”这样面粉就多了,还能够留出五文钱来,先把债务给还了再说。

  “好咧,你稍等下,我看你也没带瓮子来装,嫂子给你拿个小瓮子来,回头你可得还给我。”

  凌氏一看梅梅一下子都变成在自己这买了,心里很是乐呵。这一下子就是一百多文,这里说,她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可以赚上个一二十文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加上回头把这肉卖出去,一转手又赚个二三十文。

  光是她丁梅梅这,她一天就可以赚寻常日子里的两三天的银子了。要是梅梅家,以后有肉都拿到自己这来卖就好了。

  丁梅梅庆幸自己带了一个背篓出来,这么多的东西,一背上,上头在用布一盖,谁知道,她这里头都是些什么东西?要是刚才带着篮子来,这下子拿这么多的东西,被人看见,指不定还得被说成什么样呢。

  “梅梅,已经好了,你看看这三十五文的灯油,你们家省着点用,应该可以用得上两三个月。”凌氏笑嘻嘻的拿着一个小瓮子出来,递给丁梅梅看。

  丁梅梅装好东西,伸手接过剩下的五个大钱,心里有些发虚。不知道自己特地留下来的五文银子被他们发现了,会不会瞧不起自己?

  算了,一会儿回去和他们说了算了。省的心里不踏实,总觉得自己是个坏女人。

  “丁大夫在家吗?”不多时丁梅梅来到大夫家里,此时还辰时不到。

  “在呢,是梅梅啊,有什么事,进来说罢!”丁大夫是个年约五十多岁的老人家,孙媳妇都已经怀孕了,再不过不久就要当曾祖父了。

  丁大夫早些年听说有去过国都,在那学的一身本事,才会乡的。在这个集市上,都算得上比较聪明的一个人。他家的子女是这附近唯一一家全部识字的的,哪怕是不识字的姑娘嫁到他们家,最后都会识得一些最基本的字。

  加上又是唯一的一家医馆,因而很是受人的敬重。而他们家,因为他是个大夫,家境在这丁家村,不,是在这附近的几个村庄中,算是不错的了。不过也还好在他的人比较和蔼,因而口碑特别的好。

  “丁大夫,我家来了亲戚,只是他们是瘦了灾难的,现在过来已经昏迷不醒。我想请丁大夫去我家,帮忙看看,拜托丁大夫了。”

  丁梅梅知道自己现在没有银子,这又是一大早的,很多人都会忌讳。但愿丁大夫心肠好点,愿意随自己去。

  “这样啊?正好我现在也没什么事,我就随你过去一趟。”丁大夫丝毫不因为丁梅梅的家境贫困,而怠慢了她。

  王侍卫等了很久,这才看到丁梅梅带着一个老人家,扛着一个医药箱过来。

  贾氏看到女儿回来,松了一口气。接过女儿手中的背篓,母女俩出去厨房。看病的事情,有那两个男人在就好了,他们不用操这些心。现在当务之急,先给他们做些早餐。

  贾氏看到换了这么多的东西,心里叹息一声,知道估计没什么银子剩了。不过也是,这些东西是人家的,她们凭什么剩银子?

  “娘,我留了五文钱出来了。我想着一会儿去村长家里,将这银子给还了。不过我觉得这个事情,还是和两位大哥说下。这毕竟是咱们的私心省下来的银子。”

  贾氏听后,也点点头,道:“这是做人的原则。咱们虽然穷,但也不偷不抢,等明儿把刺绣卖了,把那银子给补上。”

  这厢丁大夫随着王侍卫走进房间,看到床上的人,略微有些熟悉,只是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在哪见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6页  当前第19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4/2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良田千顷养包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