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六零娇宠纪_分节阅读_第25节
小说作者:麻逗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29 KB   上传时间:2017-12-08 16:13:37

  不过苗翠花做事都是有个度的,绝对不越界,她接济的粮食,顶多保证他们不饿死,绝对不会多余,让那两个儿媳妇,生出什么歪心思。

  “谢谢奶。”

  看见自己递过去的篮筐里放了五张热腾腾刚出锅的饼子,顾丽的脸上终于有了一抹笑意,她就喜欢接这种来三叔家送东西的活,回去的时候绝对不会空手。

  她算是看明白了,自己那一对爹妈,一个冷漠自私,只顾自己,一个胆小懦弱,又重男轻女,她和两个姐姐,就是那后娘养的小白菜,就那最困难的几年,家里吃不饱的时候,这个身体的便宜娘还想克扣她们姐妹俩的口粮,送去姥姥家养几个表哥表弟。

  顾丽有时候都像剖开她妈的脑袋看看,里头的到底是脑子,还是浆糊。

  要不是有这个看上去刻薄的奶奶看着,恐怕她和大姐二姐都会被饿死,她虽然空有两世的记忆,可是却局限在一个小小的身躯里,根本什么事都做不了,更别提和两个大人对抗了。

  这一点,顾丽还是感谢苗翠花的。

  当然,她心里也清楚,自家今天分了五张饼,这三叔家剩下的一定更多,看顾安安和两个堂哥,灾难一过去,立马就恢复白胖了,足以见得伙食有多好。

  同样是老两口的孙子,这差别太大,即便这顾丽感激老太太没让自己饿死,对于这老两口和三叔一家,还是喜欢不起来。

  不患寡而患不均,顾丽现在就是这样的想法。

  “行了,赶紧回去吧,这饼凉了你们孩子就不好咬了。”炊饼凉了,会变得很韧,牙口不好,嚼起来就会很费劲。

  顾丽点点头,她现在也不是当初那个十六岁什么都不懂的城里孩子了,等会回去,她先把其中三张饼子三姐妹分吃了,再把另外两张交出去,便宜娘爱贡献自己那张饼子给便宜爹,也随她去。

  这样的事顾丽已经做得很熟练了,两个姐姐也从之前的忐忑,到现在的坦然。

  反正便宜娘也不会打人,顶多一个劲的碎碎念,偶尔说到伤心处,再哭个几小时,她们都习惯了。

  顾丽走的时候,又往顾安安那看了一眼,穿着藏青色棉袄的女娃娃就缩在那一团厚实的棉袄中,只露出一张粉白的脸,被风吹的有些泛红,她扎着两个麻花辫,绑着两条鲜艳的红绳,衬的小脸更白了,两只馒头似的小手拖着腮,坐在小马扎上,依旧维持着她来时观察母鸡的动作。

  幸福的小呆瓜!

  顾丽眼底闪过一丝羡慕,在她没有穿越之前,她也什么都不需要做,每天任撒娇。

  她摇了摇头,既来之则安之,将来的事还说不准呢,等她哪天发家致富走上人生巅峰,这个今日看过去幸福的小堂妹,没准还要来巴结她呢。

  顾丽在心中给自己加油鼓劲。

  “奶,下蛋啦,双黄哒。”

  顾丽刚走没多久,顾安安就发出一声欢呼,伸手探到母鸡的屁股底下,摸出一个还热乎着的鸡蛋,母鸡也呆呆的,不张嘴啄她。

  “好,奶奶晚上就给你做双黄的荷包蛋。”

  苗翠花以及显然习惯了这一幕,反正她孙女说是双黄的,那绝对不可能是单黄的。

  顾安安咧了咧嘴,接着专注地观察另一只母鸡,争取让那只母鸡,也生出一个双黄蛋来。

  “苗婶子,咱们村里来知青了,你不去瞅瞅啊。”

  一个和苗翠花交好的大娘隔着篱笆喊了一声,面上带着看热闹的喜意。

  “知青,啥玩意儿?”苗翠花纳闷地问道。

  “知青不是玩意儿,是人。”那妇人回答道,“说是城里的知识分子,下来支援咱们农村建设来啦。”

  知青可都是初中或是初中以上学历的,这时候看来,那可是了不得的。

  “不去。”苗翠花嫌无趣,这知识分子下农村支援农村建设,能干啥,在他们下地的时候念诗唱歌,还是在他们收割的时候算数,那不是瞎捣蛋吗。

  “你不去瞧热闹,那我可就去了啊,我可是听说了,这队上的知青院还没建完,这些分到咱们村的知青,很有可能会分到那些房子大,有空闲屋子的人家,你——”

  那大娘打量了一下顾家的院子,又大又宽敞,不知会不会分知青进来。

  “他敢!”苗翠花差点把手里那颗自家宝贝乖乖造出来的双黄蛋给捏坏了,不行不行,她得过去看着点,别她大哥脑袋一昏,还真把那啥子的知识分子塞到她家里来了。

  苗翠花摘掉身上的围裙,把鸡蛋往灶房一放,洗干净手,抱起一旁还想造双黄蛋的孙女,锁上门就往大队部赶去。

  她哥要是真往她家塞人,她这次真的不留情了,一定把她藏私房钱的地方,告诉大嫂,一分钱都不带给他剩下的。

  ******

  此时的大队部已经挤满了来看热闹的村民,连那些在地里干活的,都放下手上的活过来了,这知青,大伙都还没见过呢,这不就是想看个稀奇吗。

  几个穿着整洁的衣服,长途跋涉看上去有些萎靡的青年,最大的二十出头,最小的看上去也就十六七岁,四男四女八个人,就站在大队部的正中央,边上,还放着一个个鼓囊囊的行李,这几个,正是传闻中,要来支援农村建设的优秀青年吗?

  ☆、知青(捉虫)

  “大家静一静, 静一静啊。”

  苗铁牛拿着扩音喇叭,在高台上喊了一声, 下面的社员也很给面子,停下了议论指点的声音,安静听苗铁牛说话。

  “这八位是上头分到咱们村,来支援咱们村建设的知识青年, 现在,让他们给咱们自我介绍一下。”苗铁牛说完, 将目光转向一旁的几个知青,让他们开口讲两句。

  现在的知青可不是文/革时候被迫下乡的那种,基本都是自愿报名,带着伟大的志向, 投入到农村这篇广阔的土地上,相信自己能够帮助农民, 带领农民走向幸福的热血青年。

  凭借着这一番志向, 他们从城市, 来到农村,一个个胸口上都别着一朵红纸裁的花, 这是在县里的时候,县领导别到他们的领口的, 一个个案首挺胸,看着底下乡亲们的视线,一扫旅途中的疲累,神采奕奕。

  “乡亲们好, 我是来自都省的于爱国,我......”

  “乡亲们好,我是来自苏省的赵晶,我......”

  ......

  八个知青轮流介绍,最大的是来自都城的于爱国,初中文化,20岁,最小的是来自苏省的徐娟,16岁,中专文凭,读的是护理,按理她这文化水平,完全可以在分配的时候分到那些大医院里,做一个护士,可是知道了支援农村这个伟大的项目后,她还是不顾家人的反对报名了,她觉得作为新华国的伟大青年,就因为有这样牺牲自我的伟大觉悟,用她在大城市学到的知识,带领这愚昧落后的农村老百姓,走向康庄大道。

  乡亲们可不懂什么觉悟不觉悟的,刚刚吃饱饭呢,谁乐意想那个,听他们介绍完了,总算是按耐不住了,纷纷好奇地发问道。

  “上头说你们是来支援咱们的,那你们会犁地吗?”一个黑瘦的老人纳闷地问道,看着城里的小姑娘小伙子,一个个白白净净的,虽然这旱灾过去也就一年,即便这城里有了救济粮,也不会特别宽裕,这些孩子也没胖到哪里去,可是这白净整洁的模样,也不像是会下地干活的啊?

  “犁地?”八个知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都从来没做过。

  “那插秧会吗?”

  犁地需要力气,插秧就不那么需要的,有些个对这城里人抱有希望的村民试探地问道。

  还是沉默,这些农村人才会的东西,几个刚从学校出来的知青,哪里会知道呢。

  “那你们会啥啊?”乡亲们也纳闷了,说是来支援农村的,干啥啥不会,这不是请了八尊祖宗回来吗。

  “我们会念诗,会写文章,还会唱歌......”和徐娟一样是从苏城来的赵晶有些不服气了,他们好歹也是文化人,怎么就被这群土老帽看不起了,会犁地插秧很了不起么,一个个连字都不一定认得呢。

  “噗嗤。”在苗翠花边上的那个老大娘忍不住笑了,想到自己刚刚去顾家叫人的时候,苗翠花说的所谓的知青,就是在他们下地的时候念诗唱歌,在他们收割的时候算数,顿时就乐的不行。

  苗翠花翻了个白眼,她才不管这知青是来帮忙的还是来拖后腿的,总之不准住她家。

  这知青也就是看个稀罕,除了城里人、文化人的身份,和普通人一样,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连胳膊腿的也没比他们多上一条,现在一听,这地里的活还都不会,更加没兴趣了。

  赵晶和徐娟几个年纪小的,看着底下老乡们有些嫌弃的眼神,顿时就有些慌了,觉得这支援农村这事儿,似乎没有上头宣传的那么好,纷纷油生了退意,年纪最大的于爱国还好一些,比几个姑娘沉得住气。

  “我们虽然什么都不会,但是可以学。”于爱国觉得,这没有读过书的老农都能把田种好,他们这些有着丰富文化知识的青年,也一定不会比他们来的差。

  “于知青这句话说的好,谁也不是生来就会种田的,到时候咱们也可以教啊。”苗铁牛打了个圆场,说实话,这村里人不知道知青,他还是有些了解的。

  这是第一批送到他们涟洋县的知青,但是在其他县,可早就有这个先例了,这些在城里养尊处优的读书人压根就不习惯地里繁重的劳务,当初头脑一昏来到这农村,几乎呆个十天半个月就吵着闹着要回去了,可惜,这来容易,去就难了。

  特别是多数的知青,来的时候都是觉得自己要干大事的,后来一看,发现自己要做的不外乎也就是那些普通老乡要做的,顿时就不乐意了,我一个文化人你让我扫牲畜棚,你让我下地割稻子,你凭什么。

  说实话,苗铁牛一点都不乐意自己村里来这么些个不服管的知青,干不了多少活,粮食却要照分,最要紧的,这些读过书的人爱写文章啊,一个管不好,就闹着给县里市里省里的报纸写文章,就是诋毁起人来,也不带脏字,这要是接到了一个刺头,这就有的烦了。

  可是这人分下来了,又送不走,只能咬牙认下了。

  “大伙也知道,咱们这知青屋还要一个月的功夫才能建成,这段日子,这些知青就要暂住在老乡的家里,看看咱们村有哪些个家里房子宽裕的,举个手,让人城里娃娃,看看咱们老乡的热情,哈哈。”

  苗铁牛说了个冷笑话,可惜没人捧场,只能自己尴尬地笑了一声:“我作为咱们村的大队长,我先表个态,这些日子,让我家几个孙子和他们爸妈挤挤,空出一间屋来,四个男知青,或是四个女知青,可以商量一下谁住我那儿。”

  农村睡的都是炕,一张炕床往往能占房间的一半,睡四个成年人,不在话下。至于剩下的那一半嘛......

  苗铁牛看了看自家老妹儿,感受着对方警告的眼神,苗铁牛犹豫了一会,还是鼓起勇气提议了一句:“我记得顾保田同志家还有多余的屋子,不如就让这知青同志借住一个月吧?”

  说实话,让这些不稳定的因素住别处,他还真不放心,刚好自家妹子家的房子还很新,当初建房的时候特地建大了,有几间空屋,给知青借住正好。

  “我不借!”

  苗翠花想也不想地回答,顺便瞪了自家大哥一眼,一天到晚就知道给她找麻烦。

  “翠花啊,这女知青住家里也不是什么大事,女娃娃勤劳爱干净,也不会把你那房子咋样啊。”苗铁牛腆着脸劝妹妹说到。

  “不借,一个个女娃娃住在我家像什么样,要知道,我儿子顾建业长得俊,文化高,还是城里的工人,万一哪个看上我儿子了,破坏我家和谐咋办呢。”

  苗翠花给怼了回去,笑话,她家可是有个仙女孙女在呢,那两只鼠大仙还不时来家里串个门,要是住进了几个陌生人,那多烦呢。

  边上听着的人都笑了,那些个平日里除了农活没啥娱乐活动的,就喜欢看这些鸡毛蒜皮的怼人活动,看着那些个涨红了脸的女知青,乐不可支。

  苗翠花这话也不假,顾建业要是没娶媳妇,还真是一堆黄花大闺女排着队想要嫁给他,就是现在已经有媳妇了,孩子都生三个了,有些人的心思都没息过。尤其是那些喜欢勾勾缠的寡妇,都视顾建业为终极目标,也不打算干翻原配上位,就是想要从顾建业那讨点好处,好生活的宽松点,当然也没人成功过就是了。

  “女知青不行,男知青总行了吧。”苗铁牛苦着脸,用眼神暗示他妹给他留点面子。

  “那也不行。”苗翠花依旧毫不客气,“我那儿媳妇也是十里八乡一枝花,万一那些男知青起了色心,看上我媳妇怎么办呢,就是没看上我媳妇儿,看上我也不行啊。”

  “我说大哥啊,你怎么就那么不盼我好呢,尽给我找事。”

  这下不止刚刚那些女知青,就连男知青的脸都青了,他们会看上这乡下的村妇,还有眼前这个老太婆,这老婆子说的是人话吗。

  围观的村人一个个笑的前仰后倒,这苗翠花咋这么能呢,还敢说这年轻的知青会看上她,谁给的她自信。

  大家在那儿笑,偏偏人苗翠花依旧很淡定,无奈的看了边上一圈笑傻的村民,看上她很奇怪吗?

  顾安安瞪大眼睛看着奶奶,虽然已经习惯了奶奶的攻击力了,可是还是忍不住佩服啊,说起来,她也不想那些知青住进来,一家人住的好好的,忽然多了几个陌生人,感觉都怪怪的了。

  感受着宝贝乖乖崇拜的眼神,苗翠花整个人都飘飘然的。

  苗铁牛看把知青塞他妹家的主意估计是不成了,只能给这些知青另外找窝了,可惜刚刚苗翠花那翻听上去有些歪的话,还是给村里人上了个警钟,一下子都不太乐意让那些知青住到自家去了。

  “这些知青都不是白住,因为刚来农村,也没有粮食,队上会预支每人二十斤苞米面和十斤番薯,这知青住哪儿,粮食就交给他借住的那户人家,你们就负责做这知青的伙食,有多的,也就是你们的了。”

  这三十斤粮食做的好,还能省下六七斤,如果是女知青住家里,那能剩下的就更多了,苗铁牛之前想让知青住他老妹家,未尝没有帮着他妹沾点便宜的意思。

  他这队长做的已经够无私了,看看别的村的那些大队长,一个个私底下贪墨了多少好东西。真不是苗铁牛自夸,而是这个年代,一个大队长,操作的好,和土皇帝没有区别。

  苗铁牛在心里感叹了一番,你说他这么一个威风八面的大队长,在自己妹妹面前,怎么一点威严都没有呢。

  这话一出,不少乡亲都心动了,毕竟也不是所有人家,都和这顾家一样不缺粮食的,还有不少没从那荒年里缓过来,对这粮食,自然看重的紧。

  有人心动就好了,苗铁牛从中选了两户确实房子有宽裕,人品又好,不会为了粮食,过分苛待知青的人家,每户都送了两个女知青过去,他想着,女知青娇娇弱弱的也惹不出什么大麻烦来,至于男知青,还是要在这段时间,就近观察一下。

  知青分完了,苗翠花就松了口气,也懒得看接下去的事了,牵着自家小乖乖的手,往家里走。

  这学校快放学了,家里那两个混世魔王也快回来了,她得早点把饭做起来了。

  顾向文和顾向武两个今年也已经八岁了,现在在红旗小学上一年级,余阳在前年救济粮到城里的时候,就被余坤城接回去了,说起余家的事儿,也是一团乱麻。

  当初余坤城把儿子送到乡下来,就是为了处理和他媳妇沈悦的事儿,不知是余坤城没有狠下心,还是沈悦自己不乐意,两人就一起纠缠着,直到后来旱灾越来越严重了,县城发不出粮来,即便是工人,每个月也只能领到极少的粮食,和占比很大的代食品,日子越来越难熬,有一天,沈悦没打声招呼就消失了,一同消失的,还有家里所有的粮食,包括那些她平日里看都不看一眼的代食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6页  当前第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1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六零娇宠纪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