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科举之家有考生_分节阅读_第27节
小说作者:百果酒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56 KB   上传时间:2018-10-30 13:12:03

  每一个人都激动又不安的等待着两天后的那个大日子。

  而李雁回在这三天也没有闲着。

  她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首先就是李爹的吃食。

  往年这些都是李奶奶给李爹准备的。多备的是一些面饼、咸菜、肉干、米饭之类容易饱肚子抗饿的食物。这一次,李雁回将李爹的吃食给包了。李奶奶也同意了。毕竟李雁回做饭可比她做的好吃多了。

  李雁回这三天都泡在厨房里捣鼓着李爹去县考时的吃食。

  对于李雁回来讲, 吃食这种东西,在县考的时候,倒是真的没有必要弄什么花样子。李雁回对它唯一的要求就是一定要热!一定要是热食!

  为了能让李爹不因为吃凉食而使肠胃受寒,导致身体不适无法应考, 李雁回也是下足了功夫。

  先是用混了鸡蛋和盐的白面做了面片, 又用刀把面片切成了小菱形块, 再煮熟, 煮熟后的面片再一片片的摆在扁圆形的竹匾筛子放到外面去冻。等都冻好了,用油纸包了扎紧待用。

  肉干是李雁回早就做好了的,加了姜、辣椒、大酱烧制而成的,放在外面已经冻了很多天了。

  李雁回把它拿进来,用刀都切成了蚕豆大小的肉粒,混着她做的萝卜条小酱菜用油纸包好,放在面条油纸包的旁边。

  等这些准备好后,李雁回就取出了一个她在李家翻箱倒柜找出的一个不大的宽口黑陶罐,陶罐还有两个侧耳,方便拿取,还配有一个盖儿。李雁回找到它后,一眼就相中了。

  用它做过几回试验,煮水煮粥完全没问题,李雁回如获至宝。

  李奶奶则完全不明白李雁回找到这个黑陶罐有什么用,当初是用来装汤汤水水往田间地头送的,后来觉得又小又麻烦,就不在用了,李奶奶都不知道扔到了哪个嘎啦里,愣是让李雁回给找着了。

  “雁回,你让你爹带它做什么?!多沉啊……”

  虽说李奶奶已经把李爹县考时的饮食都交给了李雁回来负责,但终究还是不放心,每隔一会儿就要到厨房来视察一遍。这次来时,正看到李雁回把一个个油纸包往黑陶罐里放呢。

  那些油纸包里装的是什么,李奶奶都清楚。

  那包肉粒萝卜条小酱菜,深得李奶奶的欢心。但那包已经冻好的面片就完全不得李奶奶的稀罕了。

  那玩意又小又凉可咋吃?!还不够费事的呢?!

  可李雁回却只是对她笑笑,抿嘴也不说话。现在,看到李雁回又把这些吃食往黑陶罐里放,李奶奶又忍不住了。这玩意带着做什么?!以往她都是放在篮子里的。这东西看着就沉,可别累着修竹了。

  果然,雁丫头虽然心灵手巧,可是还是没有生活经验,光顾着漂亮了。

  “奶,你别看它沉。我爹能否吃上一口热食可都靠它了。”,李雁回笑眯眯的把油纸包往里面压,“考场上是有炭盆的,等我爹进去后,把这些东西掏出来,往这里倒上水,放上我做好的面片再放上肉粒萝卜条酱菜,然后放炭盆上这么一放……”

  李雁回做了一个放的动作。

  “您看着吧,保准我爹能吃上一口热乎乎的面片汤。”

  李雁回回头对着李奶奶笑靥如花。

  “这个主意好!”,李奶奶一拍大腿,眼睛就是一亮。

  修竹每次县考回来都要大病一场,除了心病之外,未尝不是因为考棚里太冷了,着凉伤了身子之顾。如果能在考棚里吃上一口热食,那可是太好了。

  “我在给你煮个熟鸡蛋,扒好了皮,你放进去!”

  “好!”,李雁回狂点头。

  准备好了面片吃食,李雁回挽起袖子,再打算给李爹烙几个葱肉饼吃。如果不是有炭盆,李雁回可不敢给李爹做肉饼,那玩意不热的话,凉腻腻的可不好吃。但有了炭盆就不一样了,将黑陶罐上的盖子放炭盆里,然后将饼子放上去热热就可以吃了。

  姜、肉馅、盐搅伴均匀,切好大葱放进去,和面醒好,擀成大薄片,将拌好的肉馅抹在上面,从一头卷起,每间隔七八厘米用手指头压一下,分成小份,然后团成圆形,擀扁烙之。这是李雁回烙饼时最爱用的偷懒法子,虽然是偷懒,但是效果很好,省时省力,味道也不错。

  至少,李雁回的肉饼烙好之后,焦黄厚实,满院飘香。

  三个皮小子,早就在她下厨房的时候,就巴巴的等在门外了。

  给三个小子分了饼吃后,李雁回就将剩下的饼晾凉了,都用油纸包了放进了李爹的黑粗陶罐里了。将个不大的陶罐塞了个满满登登。

  文房四宝这种东西,李雁回就不碰了,都由李爹自己收拾整理。

  毕竟李爹都考过很多次了,整理这些东西都有经验了,不会出现什么纰漏。

  其实李雁回想给李爹带的东西很多。

  比如可以静气凝神的檀香荷包、香丸、可以冲水喝的薄荷叶等等,但是,李奶奶说这些都不能带。因为,进考场前会检查得非常严,香丸会砸碎,李雁回做的这种双层繁复的荷包基本会扯烂,看里面有没有夹带。而薄荷叶喝水多了易出恭,李爹在考棚里虽然有带杯子,但几乎是不喝水的。

  李雁回还是第一次知道,古代科举进场前是这么严的,荷包如果是双层的都要扯烂?!那还是算了吧,这荷包拿出去卖还能卖上百十文钱呢,还是别拿出去让那些粗人祸害了。

  忙完了这些吃食,李雁回又去给李爹折腾多带几条汗巾子。擦桌、擦汗、擦手、做简易的过滤口罩,可都离不开它。棉球也准备了好几个。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银子。

  在考棚里,买炭盆要钱、买热水还要钱。

  这钱可是万万不能省的。

  李雁回洗干净了手,将准备好的黑粗陶罐封口,吊在地窖了锁上后,回到了她那儿屋儿。

  拿出钱袋,从里面抠出了几粒碎银子,想了想后,又一咬牙拿了一个一两的银子。原本荷包里还有几十两碎银子的,让她这一个半月不停的给李爹加餐进补之后,已经所剩无几了。

  她现在手上的是仅剩下的四两七钱银子。

  李雁回给她爹拿了一两六钱的银子,又给添进去两百文的铜板,满当当、沉甸甸的装了一个单层蓝粗布荷包。

  钱快花光了,等李爹县考过去,她就得琢磨如何将那些益智类玩具卖掉换钱了。想必大伯父那头也等得急了。李雁回打算卖掉的钱,大头给大伯父,她拿小头。让她应付到李爹四月份的府试就好,给她腾点时间她好赚钱。

  李雁回折腾了三天。

  从吃的、喝的、用的,一直到钱财都准备好了。

  这期间,她又去了一次县里的药铺,买了几粒治伤寒的药丸子,又请药铺的师傅将买的给李爹缓解考场压力的药也制成了丸子。

  她又一点点的回想,确定没有什么拉下的,这才松了一口气。

  原本她是想熬一副让李爹带进考场的,是她想简单了,考场那么严,李雁回决定为了避免麻烦,还是做成药丸子吧。药丸子会被砸扁,虽然不好看,但能用就是好药丸。

  其实以李爹现在的状态,应该是不需要用药的。只是,李雁回还是习惯似的想要预防一下。

  这一个半月来,她们一直做的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模拟。

  可无论怎样的训练、怎么样的模拟,它都是假的!假的就是假的,当不得真!

  谁知道李爹在适应了假的之后,会不会一上真正的考场,又会双眼发直,紧张到冷汗直流?!这是谁也说不好的事情。县考那一天,考的不只是李爹的学识,考的还有她这一个半月来对老爹的魔鬼地狱般锻炼是否奏效。

  如果李爹真的在考场上犯了病,那就只有用药了。希望在考场上对缓解李爹情绪紧张有作用。

  现在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了,就看李爹的了……

  ……

第36章 提亲

  就在李家人度日如年, 县考的前一天, 突然有人登了李家的门。

  来人是同村的柳家婶子, 她此次来是要为梅姐儿说亲的。

  柳家婶子也就是曾和李雁回及梅姐儿同坐过一辆牛车去县城,并在牛车上将梅姐儿夸成“小美人”的那个热心婶子。

  而她说亲的人家是邻村关头村的一户农家。

  那户人家姓王。家里头兄弟六个, 这次要说亲的是家里的老大,已经十九岁了。王大郎有一把子好力气,是种地的好手, 家里那十亩地被他收拾得格外的出息人。王家在关头村也是能叫得上名号的人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那王大郎模样周正、体格棒、为人孝顺、性格也好,那可真是顶顶好的好儿郎呢……”, 柳家婶子说得眉飞色舞, “若不是那天王家的在牛车上看上了梅姐儿,这样的好儿郎哪里能轮得到我们新柳村呢……”

  柳家婶子一边说还一边拍大腿。

  看到有人上门给梅姐儿提亲, 还对自己的女儿这般夸奖, 就算是陈母对这个关头村的王家心有疑虑,脸上也是绷不住笑意,嘴角上翘, 一个劲儿的给柳家婶子倒茶水。

  这茶水还是李雁回友情赞助的。

  柳家婶子喝着清凉甘润的薄荷水,心里不禁啧啧称道,这李家还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说李家三儿屡试不中,但到底是读书的人家, 规矩礼仪就是足, 看看这喝的水都这么讲究, 里面还放了糖吧, 甜丝丝的。

  若是能保成了这个媒,那王家可是占了大便宜了。

  “柳家婶子,您这话说的,我们家梅姐儿可也不赖啊……不说别的,家里家外的活儿可都是一把好手,模样又俊,手又巧。不是我和您吹,我们家梅姐儿学得可正宗的苏家刺绣,现在一个荷包都能卖到六十文了。你放眼清水县附近所有的村落,可能找出一个比我们家梅姐儿更优秀的吗?!”

  说话的是二房的杜氏。

  有人给梅姐儿说亲,这么热闹的事儿,哪能拉得下杜氏?!

  早早的就抓了一把瓜子,不请自来了。

  此时,见柳家婶子把那王家大郎夸了个天上有、地上无的,不禁心里鄙夷,说得再好不也是个种地的吗?!土里刨食的,有什么好吹嘘的?!她们家梅姐儿可也不差啊?!要模样有模样、要身段有身段、要手艺有手艺……

  虽说她平时看不上陈氏那幅精明刻薄的样子,但是,梅姐儿可是李家的姑娘,她这个当伯娘的,当然得说自家姑娘的好话啊。这时候,说自家姑娘的坏话,那不是蠢,那是缺心眼儿。

  杜氏能言善道,嗑着瓜子都不耽误她说话,把一向能说会道的柳婶子都给说没词了,只能顺着杜氏的话夸起了梅姐儿。

  “这话说的,可不是嘛……咱梅姐儿那必须是新柳村响当当的好姑娘啊。若不然,那王家的也不可能一眼就相中了咱们梅姐儿啊。当初,我就在牛车上说了咱们梅姐儿是新柳村出了名的又勤快又能干的小美人儿。”

  柳婶子喝了一口薄荷水后,嘴角带着白沫,继续夸起来:“看看这水都这么好喝,加了糖吧?!咱们梅姐儿可不只手巧,这心也是灵得很呢……”

  听到柳婶子喝薄荷茶好喝,陈母的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可随后就又被柳家婶子夸得高兴起来。

  “梅姐儿现在的绣活都能卖到六十文一个了?!”

  柳家婶子脸上的惊讶和羡慕明显取悦了陈氏。

  陈氏微微一笑,很矜持的点点头。

  嗑瓜子的杜氏在心里轻哼一声,将嘴里的瓜子皮吐得更远。

  切!

  当初梅姐儿照顾雁回时,陈氏那个不乐意、那个作妖哟、作天作地的,现在梅姐儿赚钱了,也没看见她给雁回一个好脸儿啊……也就雁回那个孩子性子好,还敬着她是大伯母。

  换她,早就不教了。

  哪个给师傅做徒弟的,不得给师傅端茶递水、洗衣做饭、伏低做小的侍候三年?!

  她们当家的想要当帐房,还不是像孙子似的伺候了老帐房三年?!

  现在梅姐儿一个月赚的都快要赶上他们当家的了,而梅姐儿总共也就举手之劳的照顾了雁回一年多罢了。谁家姐姐照顾妹妹不是天经地义的?!还得逼人家当妹妹的教姐姐绣法?!

  看到陈氏点头,柳家婶子不由得连连咂舌。

  可真是没想到,梅姐儿的绣品现在竟然这么值钱了?!啧啧,这要是谁娶回去,怕不是要娶了个金娃娃回去喽。

  柳婶子心里遗憾,她家的那几个小子,大的早已娶妻,小的可比梅姐儿小上好多。

  唉……

  真是可惜了。

  听到梅姐儿赚得这么多,柳婶子的眼光更加的热切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9页  当前第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1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科举之家有考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