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女配逆袭记[快穿]_分节阅读_第87节
小说作者:传山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18 KB   上传时间:2018-12-28 14:55:00

  “张叔叔, 你还没有走?”她记得张治今天天不亮就要走的,怎么还没有走,现在应该到了七点左右,茵姨也没有去上班。

  两个皮孩子听见周玉兰的声音,从房间里面冲出来,“姐,姐,昨晚你太厉害了。以后教教我们。”

  “行啊,不过学习不能落下,谁成绩不好,以后可别想学。”

  “噢噢噢,不会的,一定会好好学习。”

  “在学校可不许加入什么这派那派的,你们专心读书就是。”

  “嗯,不会的。”学校还是残存一些在继续上学。特别是部队的子弟学校次序依然不错,还能好好的上学,只是一些孩子的脑子里面有了一些乱七八糟的想法。但是大次序还是没有乱。

  张治等孩子们说完话才说,“你昨晚和我们的对战,引起了军区首长的注意,想让我和你谈谈。”

  周玉兰不明白,能谈什么,只是疑惑的望着张治不说话。

  见周玉兰不说话,张治只好继续说:“上面想问你,有没有参军的意愿。如果有,马上就能用特招给你办理入伍。”

  “张叔叔,我暂且没有这样的想法,没到农村插队,我或许会有这样的想法。可是来了农村,我才知道农民们过得多苦,我还想明年带着他们农闲时打渔,给村里增加一些收入。我也想代替我爸爸陪陪爷爷奶奶,直到现在他们还不能释怀,我的到来给了他们一些对我爸的慰藉,我不想现在离开他们。”

  “确实,叔叔婶子们一直不能释怀,你现在陪陪他们也是应该的。还有上面问,你的师父现在在哪儿?能找到他吗?”

  “不能,我也不知道他在哪儿,每次都是他来找我,可是最近两年,我一次都没有见过他。以后能不能再见到,我也没有把握。他经常说遇到我是缘分,我的根骨极佳,是学习武学的好苗子,才在北京停留教我的。等我学成以后就是他离开的日子。两年前,师父说出去访友,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你们的武学有传承没有?”

  “有,当然有。没有传承,我师父也没法教我。”

  张治问到这儿,心里凉凉,看来上面的想法,自己是没办法帮他们实现,有传承就意味着不会传授给很多人。

  室内一片沉寂,没有人说话,这些功法可以传授出去,但是不能轻易的传授出去。太轻易得到的东西,不会有人珍惜的。功法只能捏在自己国家的手中,可不能外流,要不以后可有好戏看咯。

  怎么样才能防止功法流出去,部队要是学过的人,以后传出去,那可不好办。必须有套有效的措施出台。不能现在他们大脑一热就学就教。这些周玉兰没有说出来,希望他们能悟到。有一套可以实施的方案以后再来找自己。

  从张家告辞以后,周玉兰到招待所退房离开,在省城市中心的招待所开了一间房。

  一家废品收购站里面,周玉兰是用隐身符进来的,没有打着买书本的幌子进去淘宝,那样的借口是不错,可是还是有漏洞。

  自己隐身进去,里面的东西随自己挑选,在一间摆满旧家具的屋子里面,挑了一些木料不错的家具,也不是特别的名贵。在收购站转悠了两个小时,找了许多中小学的课本和一些别的书。

  字画也有,也不是多出名的人画的。

  没有中遍收购站是黄金的地步,说是捞出来多少宝贝。不过在周玉兰眼里最名贵的就是这些课本,她还找到几套齐全的高中课本,还不错。

  别的收购站也不想逛,应该都是差不多的,在国营饭店买了吃的带回招待所,手里还提着一个袋子,里面装的东西,都是准备带回去的。

  坐了一天的车,在下午,她抵达三合生产队附近,在一个茂密的草从中,她从空间里面拿出来不少用袋子装好的海鲜,还有在省城,张家人准备礼物,还有自己准备的礼物。

  从草丛中走出来时,她全身上下都背满东西,才走半截道,就碰到了生产队的人,“兰兰,你这是从哪儿回来的。”

  “省城,去省城看看长辈。”

  “来,我帮你拿一包。”

  “谢谢大叔。”

  一路上遇到很多人,没有一会儿大家都知道她刚从省城回来。省城,很多人一辈子没有离开生活的这个镇。省城对于他们是很遥远的地方。可能他们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走出去看看。

  不少人帮着周玉兰拿着包裹,送到了她家门前,知道消息的周爷爷周奶奶,站在院门口,等待着她。“兰兰,坐车累坏了吧。快进屋歇息去,晚饭马上做好。”

  “嗯,奶,我不累。不过真是饿了。我带了不少菜回来。”

  “是海鲜吧,都闻到那股味儿了。我让你妹妹在隔壁给你烧水,洗个热水澡,再吃饭。”

  “嗯,奶奶您真好,谢谢您!”周玉兰一只手搭在老太太肩上,亲昵的撒娇。

  “咳咳……”老爷子不干了,发好人卡的名单中,怎么能没有自己。

  “爷爷也是对兰兰最好的。”

  赶紧哄哄老爷子 ,要不他该觉得委屈了,老爷子听见周玉兰的话,才觉得心里舒坦那么一点。

  洗完澡,就看到小妹周玉春双眼亮晶晶的看着自己,“小妹,谢谢你帮姐姐烧水。”

  “姐,不谢不谢,烧水有什么好谢的。”周玉春刚好已经初中毕业,县城里面的高中已经不能上学,家里人也不放心再去上学。现在在家务农,挣工分。

  “姐,这次出去给你带了礼物,等会儿吃饭以后拿给你,到时集体分礼物。”

  “姐,你真好。有姐姐疼就是好,嘻嘻!”周玉春此刻的样子,让周玉兰好笑,简直就是后世说的有奶便是娘。不过她知道小妹才十六岁,是个孩子心性。和她不一样,是面嫩心老。

  “嗯,这句话说道了点子上,有姐姐疼是不错。”

  姐妹俩抱成一团嬉笑,周二叔和周老爷子还有周二哥都在边上吃味,胆肥的两个小家伙,居然视他们不存在。

  三个男人郁闷,被家里的两个女娃嫌弃,没有人喜欢他们。

  晚上的一餐极其丰盛,海鲜大餐吃的大家都躺在炕上不想起来。周玉兰起身带着小妹一起收拾碗筷,二婶和奶奶做饭,她们就应该收拾后面的一切。

  洗好碗筷,桌子上面收拾的干干净净以后,周玉兰才说起来后山翻过去捞海鲜的话,还有自己这些海鲜的出处。

  周二哥听了兴奋的很,嚷嚷着说:“大妹,明天我们再去后山捞海鲜怎么样?”

  “过几天吧。爷爷,您告诉大伯他们,让乡亲们夏天农闲时去那边打渔,卖给市里的收购站,以后多赚点外快,家里也多点吃的菜。猫冬的时候,让会做木工活的做两条船出来。这几天也筛选一些人,过几天跟我去一趟那片海滩,以后有条件我们可以在那里盖两个小房子,供以后农闲时捕捞的人休息,还有可以存放船。”

  “行,这事我跟他说。只是眼瞅着天气冷起来了。怎么下海?你可不能下海,姑娘家家的,不能在冷水中泡。”

  “爷,不泡,带着渔网和雨靴去,不远处有一片礁石,那里的海鲜还是蛮多的。大家都弄点,储存起来,过年的时候加个菜。”

  “那好,我让你大伯准备渔网,这个要村里开证明去买。只是那条路,那么艰险,你再去遇到危险怎么办?”

  “爷,我可是有功夫的人。不会有危险的。”

  “那还是要注意一些,别大意,我让你大伯这次多组织一些人过去。”

  “爷,这事要保密,让咱生产队吃几口肉以后再说。”

  “那还用你说,一定会的。”

  老爷子心里高兴,自家孙女和老大一样,都是实心眼,一心为家里还有生产队好。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无私,老爷子心里骄傲着呢?自家的孩子就是好样的。

  说完正事,周玉兰开始分发礼物,小妹一直眼巴巴的看着她。就是在等待她发礼物。

  周玉兰给爷爷奶奶先拿张家给的礼物,衣服,补品。再拿出来自己给二叔二婶准备的礼物,二哥的礼物,最后给小妹的是件新棉衣和一条红色的羊绒围巾,“姐,是新棉衣,真好看。还有这围巾大红色的,和棉衣真配,谢谢姐。以后我天天给姐烧洗澡水。”

  “兰兰,这太贵重了,你收回去,玉春不能要。”二婶是个淳朴的女人,见到这么好看的衣服,不用细想就知道肯定不便宜。自己家已经占了大哥很多便宜,大儿子能出去当兵,也是大哥的战友给的指标,没有占用生产队的指标。多大的人情,现在小侄女回来农村,插队,以后也没有多少进项,不能再占便宜。

第142章 女知青9

  “二婶, 这话太见外了。我们是一家人,我也不会年年送, 这不是难得去一趟省城吗?就带了礼物回来, 以后可没有了。别到时说我抠门。”

  周玉兰说话时笑眯眯的, 二婶知道后面的话是打趣她的。再回头看看自家闺女撅起来的嘴, 她教育她:“你姐送你的衣服要小心穿,别在生产队乱炫耀, 别张扬知道吗?还有那围巾一看就是贵价货,可别借别人围, 以后要不回来或者人家假意弄丢了, 看你咋办?”

  一些小女孩之间的花招,大人们门清, 手段都是差不多的。

  周玉兰也插话进来说:“小妹, 围巾比棉衣还贵,是羊绒的,只有大城市才有。保管的好,可以用好些年,颜色还正, 别弄丢咯。”

  周玉兰的话一出,其余的人都看着那条大红色的围巾,我滴个乖乖。这么贵,那蓝色的大棉衣还没有一条围巾贵。是个稀罕东西。听得周玉春死命抱紧围巾不撒手。不能,怎么能给别人围,打死也不借别人。多贵呀, 万一别别人想办法抹了去,到时找谁哭去。姐都说了,大城市才有的买。那还得看机会,也不是时时都有买的。城里人都不见得能买到,还别说他们这样的农民。

  一家人看着玉春那样,护食的样子,都哈哈大笑起来。小模样可爱的不行。

  第二天早上,周玉兰睡到自然醒,家里的爷爷奶奶,轻手轻脚,做事,不想吵醒她。

  睁开眼睛,坐起来,伸个懒腰,舒服。能睡到自然醒就是幸福的事。

  “哎呦,兰兰醒了,睡好没有。”周奶奶走进来就看到大孙女在伸懒腰。大孙女刚起来,脸上还红扑扑的。

  周爷爷早就背着手去到侄子家里,找他说事情。还提了一点海鲜,给老哥哥尝尝味儿,那味道真是绝咯,好吃的他都要咬掉自个儿的舌头。长到几十岁,还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海鲜。年轻的时候,在外地做事也吃过海鲜,可是味道绝对没有昨晚吃的那么好。

  走到院子里面就看到侄子和老哥哥都在家,“今儿怎么来家里头,一般没事你可不来的。”

  周支书的爹调侃自家兄弟,“来给你送点好吃的,海鲜,大龙虾,还有那一些别的。找志东顺道说点事,看看能不能干,不能干就别说出去。”

  手里在搓绳子的周志东,望着亲叔,什么事啊?

  “听说兰兰昨晚回来的。”

  “嗯,还给你这位大伯爷爷带了一些省城的点心和什么麦乳精,说是吃了身体好的。你可要吃啊。哦,还有两瓶好酒,是什么首长的特供酒,上次就说了一次,说你喜欢喝酒,她就记住了,这次给买了几瓶。还特意交待我,有两瓶是你的。她就爱睡个懒觉,我来的时候还没起来。本想带着她一起来的,想着没事干脆一个人拎着东西过来,不等她。”

  说这话的时候,周爷爷脸上的表情都是骄傲的,不是骄傲那点东西,是孩子对长辈的那片心,可比什么东西都值钱。

  周大爷爷听到侄孙女给他也带了礼物,面上那个高兴,他这个年纪也不图孩子们什么,就图孩子们孝顺,心里有自己。这比什么都高兴,他笑着说:“给我带什么呀,老咯,吃不吃的有啥,不过酒好,我喜欢,就好这一口。”

  “喝酒行,别实在请别人喝,这可是只有大首长大领导才能喝的到的酒。”

  “那不会,就我一人喝。不给别人。”

  周志东在一边苦笑,被自家叔叔一搅和,自己都难得喝到。两老头现在越来越小气。

  周爷爷眼尖,看到侄子那个样,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从包里掏出来一包没有拆开的烟丢给不远处的侄子,“接住,这是你的。好烟,中华烟。”

  “叔,好东西啊,哎呦,一般人都买不到的。”

  周志东赶紧装进自己的口袋里面,这烟不能在家抽,要出门到乡里或者市里办事的时候抽,有面儿。

  “嗯哼……”

  接下来三位男人在院子的一角细细的说起事情来,是后山崖下的那片小海滩,以后可就是自己生产队的后鱼塘。这事得细细问清楚,不能算是投机倒把吧。可不能让孙女背上投机倒把的名声,自家可没有卖。

  “叔,不能算是投机倒把,我们是以生产队的名义捕捞的。也是统一卖到国营的收购站。别的地方靠海的村子也是这样,没有说谁家投机倒把的。还有既然那地方是我们生产队发现的,也算是我们村的,要真是农闲时能捕捞到东西,甭管卖不卖的出去,都是好事,卖不出去也不亏,家家户户能加个菜。吃荤腥的机会少,这下多个机会谁不愿意咋滴。”

  “那就好,兰兰的意思是,过几天去一趟,带大家认认路,去一趟也不白去,干脆带着渔网,试试,有个地方鱼获比较多,年前弄点回来,大家尝尝鲜。”

  “我看行,我这就去找队委的那些人说这事,这两天就去买渔网。”

  说完正事,老兄弟俩不再管周志东,说起自家的事情。兄弟俩感情不错,从战火纷飞的年代相依为命走过来的,都很珍惜这份亲情。

  今天在家里,周玉兰都是享受着被人宠着的资本主义生活,奶奶觉得她这段时间到处奔波,肯定累了。让本来想到知青点去的周玉兰,只能乖乖的听话坐在家里,等二哥过去喊他们来。

  周玉兰也没有给他们带什么东西,就是带了两包糕点,男女知青各一包,章燕占了大便宜。一个人得了一包。

  周玉兰坐在炕上带着自家的哥哥和妹妹,和他们聊天。周玉兰和他们说了后山那片沙滩的事情,交代他们支书没有说这事之前不许说出去,谁也不许说。这几人的品性,她还是信得过的。

  章燕急了,举起手来,表示她有话说,都看着她。“玉兰,我也要去,真的。我不怕苦,我们知青本来有的东西就很少,再不去得到的海鲜就少很多。我还想给家里也寄点回去,让他们尝尝我亲手捕捞的海鱼。”

  严磊和陈双奇也是这个意思,知道北京人可不靠海,能吃到海鲜的机会更少。他们也想给家里人寄点回去,也让家里人尝尝他们亲手捕捞的海鲜,里面有他们的一份心意。罗杰和柯达即使吃过海鲜,还是一样的激动想要去。

  “行,不怕吃苦就跟着去,我告诉你们山路很不好走,好几十里路,累死你们。我们到了那儿要住几天,住在野外,可得要有思想准备。”

  “嗯,不怕苦。咱也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秋收都熬了过来。这些再苦,也没有刚开始来时那么娇气。”章燕看着娇气,其实很有韧性,不像是一个娇娇女。像一个弹簧一样,有无限的可能。过得了奢侈的生活,也不怕生活中的困苦。

  “那好,到时你们都去。”

  这点主她还是能做的。周玉兰望了一眼,身边的小妹,还像个孩子似的,腻在自己身边,爱娇的抱住自己的胳膊。她侧过头问:“小妹,你去不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0页  当前第8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7/1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女配逆袭记[快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