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十年代学霸_分节阅读_第169节
小说作者:湖涂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87 KB   上传时间:2019-01-18 16:40:50

  …………

  林国安和林晚都理了个小平头,父子两人一样的发型,倒是更像了几分。

  刘胜男则弄了个齐耳短发,还让林国安给她弄了一副平面眼睛戴着。看着还有那么几分文人气息。

  新衣服没换太好的,都换的是平价的衣服。

  本来连平价的都不买的,林国安的理由是艰苦朴素比较容易让人有好印象。

  然而刘胜男则认为一辈子就这么一次,一定要留下最好看的时候,然后以后给自己孙子辈看。让他们知道奶奶长得美。

  林国安觉得有道理,于是就给自己买了一件衬衫,给自己媳妇买了一条格子裙子。给林晚买了一条大裤衩。

  林晚:“……”

  “要养成艰苦朴素的精神。爸妈是为了你好。你一个小娃娃,柜子里的衣服都穿不完,还要长身体呢。”林国安语重心长道。

  林晚:“……”

  刘胜男看儿子那样子,就道,“要不再给你加一个小背心?”

  林晚:“……”

  ………………

  林家这边还以为人采访需要等几天,还准备给家里好好拾掇一下。结果第二天一家人牙还没刷,脸还没洗呢,就有人来敲门了。

  刘胜男打着哈欠去开门,刚剪的头发还微微的翘着。看到门外的人之后,愣了一下。

  严老师笑道,“胜男同志,这几位是省里宣传处的同志,过来给你们家做个采访的。”

  刘胜男这才反应过来,“等等,你们等等,我去喊我儿子去。”

  然后转身就跑。

  严老师对着几位宣传处的同志道,“家长这是太高兴了。”

  几位同志点头笑着道,“能理解,能理解。”出了个高考状元,搁在谁家都要高兴啊。

  屋里,刘胜男嚷嚷道,“来了来了,搞采访的来了。”

  林国安和林晚正洗脸呢,听到这话,吓得毛巾一扔就往自己屋里钻。

  屋里一家三口手忙脚乱的换了衣服,冲了把脸之后,林国安和刘胜男才款款出来。然后笑容满面的邀请大家进屋子。

  几位采访的人看了林晚家里的环境,觉得这家人的家境环境还不错啊。

  之前调查答案,林晚之前还是乡镇小学毕业的呢。

  于是心里更加好奇了。

  到底是怎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一个这么优秀的孩子出来。

  这次宣传处一共来了三位同志,一位负责拍照的,一位负责交流的,另外一位负责记录的。

  一家三口排排坐,桌子对面,严老师看着自己的学生,一脸笑容,“这几位同志是专门来给林晚同学做宣传的。他是个优秀的孩子,这次考的好,表现优异,是咱们省里的荣誉。省里的同志想给他们好好的做一个宣传。”

  林国安谦虚道,“惭愧惭愧,我们这一点儿都没准备呢。”

  宣传处负责交流的是一位中年男同志,他笑道,“不需要准备什么,只需要真情流露就好。我们会了解一些问题。你们看着能回答的就回答一下就好了。”

  刘胜男立马保证道,“你们随便问,我们肯定啥都照实说。”

  “我们就想了解一下林晚同学的学习历程。”

  刘胜男道,“这个我知道。我最清楚了,我给我儿子启蒙的。”

  林晚点头。

  “那您说说看。”

  刘胜男就开始讲述自己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比如三岁的时候开始,孩子就表现的和旁人不一样了。

  林晚心道是不一样了,他那时候就开始装傻来着。

  “特别爱学习,那会儿就喜欢满屋子找纸,想要写字呢。”

  林晚脸红。那是因为上厕所没草纸……

  “家里没纸的时候,他就蹲在地上拿着棍子写写画画的。”

  林晚:“……”那是无聊的数蚂蚁……

  刘胜男叹气,“那会儿都忙,照顾他的时间不多。而且村里没学校,好多孩子都没念书。孩子就耽误了。一直到他十岁的时候,强烈的要求要去学知识,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林国安就接过了话头,“为了满足孩子对知识的渴望,我们就送他去公社小学念书了。从那以后,寒来暑往,我就每天接送他。”

  刘胜男道,“我们那山路特别难走,孩子的鞋子都磨破几双了。”

  林晚觉得路很冤,明明是他妈手艺不好,鞋底没缝好,经常走着走着,鞋底掉了。

  甭管真相如何,反正两口子描述出来的场景太过真实了,清清楚楚的画面似乎就出现在眼前。

  一个小小的孩子,从小渴望知识。想尽一切办法去学习。最后终于如愿上学。但是却也不容易,要克服重重困难,还要翻山越岭,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冬腊月,都走在艰苦的求学路上。

  三位同志都觉得这完全不用他们去吹,就这样照实写,就是最好的了。

  旁边的严老师也是叹气,“真是不容易啊。”

  宣传处的同志感慨完了之后,又继续问道,“我们了解到林晚同学只用了三年就完成了九年的学习内容。所以想知道林晚同学心里当时想的什么吗?是有什么意志支撑你吗?”

  林晚沉默的看了看自己的爸妈,然后声音低沉道,“是为了我的爸妈。”

  林国安和刘胜男顿时心里咯噔。

  林晚又看了看他们,叹气道,“我从小家里穷,吃饭都吃不了,哪里来的钱念书呢。为了不给爸妈增加负担,我那时候就想着,我少念一年的书,不就能省一年的学费吗。就是这个信念支撑着我努力努力再努力,争取比别人更勤奋,多念书。我不想看到我的爸妈为了我的学费,在半夜里偷偷的唉声叹气。”

  严老师顿时泪奔了。其他三位宣传处的同志都感动的看着这一家三口。真是父慈子孝啊。

  林国安和刘胜男也红了眼睛,一边拉着林晚一只手。

  儿子,真是亲儿子。

  问完了这些重要问题之后,宣传处的又了解林晚的生活环境,然后就问起了林晚家里如今的生活环境是如何改善的。

  当然,如果不方便说,这个问题也可以选择不回答。

  林国安道,“不是不能回答,说起来都是靠了国家,靠了我儿子。自从国家搞改革开放之后,我儿子就拿出了他的奖学金,让我去做小生意。我儿子说啊,做小生意不丢人,只要不犯法,靠自己的劳动换的东西,都是光明正大的。”

  林晚不记得他说过这话,但是这不妨碍他接话,“没错,职业不分贵贱。每个行业的工人,都是社会的一块砖头。只不过我们摆放的位置不一样。”

  “说的好啊,原来林晚同学不止会念书,思想也是很广大的嘛。”

  林国安道,“反正就是靠着我儿子的那点儿本钱,加上国家的政策。我们赚了点儿钱。慢慢的就买了这个房子。”

  这可一点儿都不慢啊。

  宣传处的同志表示,他们是不是啥时候也去搞个小生意试试看。也给家里换个房子。

  不过这高考状元家里还真是典型的靠着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了。

  状元的妈考上大学回了城,状元自己也是走出了乡村,马上要全国闻名了。

  状元爸就比较幸运了,拿着状元的奖学金去做生意,然后给家里买了房子,在城里扎根了。而且现在看来,这生意做的还是不错的。

  感觉这一家子的经历都能在报纸上宣传一下啊。都很符合国家政策嘛。

  林国安道,“对了,我们家那服装店教幸福服装店,还有一个卖杂货的,叫幸福杂货店。你们要是想写报纸上也能写上去。”

  林晚:“……”这广告费是不是要收点儿?

  采访结束之后,一家三口坐在院子里拍了一张合照。连白天和黑夜两条小奶狗也上了镜头。

  双方都对今天的交流比较满意。宣传处的同志表示过几天还要去林晚的老家那边拍照。

  林晚和他爸妈对视一眼,然后林国安道,“啥时候啊,正好我们也要回去给他爷奶报喜。要不一起回去,我们还能带路。”

  宣传处的同志道,“那也好,正好顺路。”

第173章

  这会儿高考成绩还没全部对外下发,省里为了赶着高考成绩下发的那一刻立马就出稿子上报纸,所以安排的很急。第二天就出发去林晚老家那边。

  这一次林晚一家子倒是坐上了顺风车,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

  林晚发现他爸妈虽然表现的非常镇定,但是眼睛却偷偷的瞄着车子内部结果。一脸的好奇的样子。

  林晚倒是一点儿也不好奇,他以前还坐过飞机呢,更不用说吉普车了。

  哦不,吉普车还真没坐过。毕竟那会儿这车都被淘汰了。

  他赶紧儿趁机也多看了几眼。嗯,也没啥特别的地方,就是感觉材料特别扎实。

  果然,人家宣传处的同志热心的和他们介绍,这车子是省军区淘汰的车子,以前是上过战场给部队的军官们坐的。

  林国安就道,“车子淘汰了,还能用?”

  “当然能用了,淘汰不是因为坏了,而是因为没有战争了,车子很多用不上,放着也是浪费,就给我们当公车用了。不过也就省里,下面的县里也难得能用上几辆呢。”

  宣传处的同志有些骄傲道。

  林国安看着眼热极了。

  自行车和这种车子就是不一样啊。自行车还要踩,刮风下雨的还难受。这车子自己跑,还不怕风吹日晒的。

  林晚倒是不眼热,他现在还小,有车子也不能开。反正等他成年的时候,好像很多人都开上小汽车了。虽然只是一小撮,但是他觉得自己应该有机会的。

  车子直接从省城出发一路往北桥公社,林晚以为是直达的,结果到了远安地区的地界之后,竟然有人在那边等着。吉普车就停下来了,有人下去打了招呼,才知道是远安地区知道省里这边又宣传处的同志过来采访,就特地来招待的。

  “这就是我们地区走出去的第一名,林晚同学吧。”为首的中年男人笑哈哈道,“这也是我们教育部门的名人呢,每次联考都名列前茅啊。当初去了市里,我们可真是舍不得。”

  林晚这才知道人家是地区教育部门的同志。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也多亏地区培养了我,给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哈哈哈,没忘了咱们远安地区就好啊。这可是你的老家。”

  宣传处的同志就道,“同志,我们这边还赶着去了解情况。”

  “好啊,正好我们也要去发奖状的,林晚同学虽然转出去了,但是好歹也是我们地区走出去的,奖状是必须发的。”

  宣传处的同志:“……”这就是想蹭新闻而已。谁不知道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1页  当前第1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9/2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十年代学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