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乡野种田小扎_分节阅读_第173节
小说作者:梦里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19 KB   上传时间:2019-09-11 17:32:06

  主要是任远负责观察发现和提问,跟在旁边的林敬松和冯利民则是负责回答。

  当说起山下通往山上的那条崭新平整的路也是林敬松修的时候,作为新闻人,任远突然就兴奋起来,这是多好的一个切题点!

  一群人走着说着,不光是林敬松这边山上的卫生条件多么多么的好,还有林敬松为残疾人士、为下岗职工、为贫困家庭带去的工作职位,还有在林敬松的介绍下,全村渐渐走向富裕。

  当中,冯利民很激动的说起高二娃的事:“高二娃正是看到了小林在枣庄的奋斗成果,再加上他也是枣庄本地人,他也愿意开发发展这个仍旧贫困落后的村庄,于是,他回来了,带着曾经在羊城奋斗积累下来的资本和人脉……”

  冯利民说着,任远双眼冒光的记录着,同时还示意灯光和镜头跟上。

  接着,任远又问起了枣庄人们的经济发展走向,到这里,冯利民脸上带着笑和骄傲,熟练的回报。

  看他那一口流利的数据,林敬松就知道他昨晚上肯定没少做功课。

第228章

  最后,任远又示意工作人员把灯光和镜头对准林敬松,问道:

  “听说你当时是一个人跑到枣庄来创业的,请问是什么原因让你选择这条路的?又是什么动力指使着你一直干下去的?这么一个个现代化的厂棚建设以及修建道路的投资,肯定是需要不少钱的吧,那你又是怎么坚持做下去的?”

  林敬松可不跟冯利民那样提前有准备稿子,他只能硬着头皮回答:“在城市里住,天天汽车尾气闻着,地沟油外卖吃着,感觉我们要过的日子不应该这么糟糕,就来了。

  枣庄里面各位叔叔伯伯为人都很好,虽然村内大部分贫穷,但大家伙都非常的平和热诚,我想,为条件的。路不好,我们可以想办法修路,家中贫穷,我们也可以想把法带领他们富裕起来……”

  接着,任远又重新提起了经济方面的事情,林敬松只道:“这得感谢镇上对我事业的支持,在我最关紧时刻,他们帮助我拉来大批银行贷款,正好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就在这个时候,冯利民呵呵的笑起来,他说:“这是政府与人民的互帮互助,你的事业节节攀升,才能带动整个枣庄的经济发展,才能作为镇经济的领头羊,为后来者做出最有力的方向上指引。”

  后面,林敬松又带着他们走到山下的平地,望着一片片规划整齐的田地,仓库中整齐规范摆放着的农机车,还有池塘中波光粼粼下面丰腴肥美的湖鱼,任远感慨良多。

  这么走上一圈,他心里就有见地了,这些材料提上去,林敬松这边肯定是要在新闻上漏大脸了,相对应的,这位冯镇长在年底考核上,肯定也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半晌,王晓娟带着几个饼子上山,饿了一上午的工作人员们吃的那叫一个满足,还有林敬松这边的牛奶。

  不知道是他们饿极了突然吃饭时的脑中主观反应,还是他这边的饭菜果真很好,电视台里面的人吃得狼吞虎咽,几张半米那么大的饼子,居然一点都没剩下。

  采访一直进行了一个上午,任远足让人把这几个山头全部的情况都拍摄记录下去,准备回去好好剪辑。

  结束时正好是上午十一点钟,王晓娟已经做好了相当一部分的饭菜,那香味儿飘的,简直让一干人走不动路。

  恰逢林敬松跟冯利民正在劝:

  “距离中午十二点还有一段时间,吃了午饭再走也不着急。”

  “饭都做到这里了,你们直接走也是浪费,干脆坐下多少吃点儿,都是农家饭,不值钱儿的。”

  林敬松话都说到了这里,任远只能点头了。

  结果等到吃上,他们才知道这山上的食物得有多美味!

  这么好吃的农家饭,任远只能在羊城高档酒店才能吃的上!

  他嘴里含着饭,含糊不清的私下问了林敬松一句:“这么好吃的食材,是供上羊城高档餐厅了吧?我们这一桌下面,肯定不便宜。”

  林敬松笑笑:“不光是餐厅,其实我还走向了平价市场。”

  任远一愣,接着就听林敬松说道:“我也是从一个平头小百姓走出来的,直到现在也就是个平头小百姓,没得多少背景。”

  这话一说,任远倒是对林敬松产生了特别的好奇。

  等到一餐结束,任远等人就此离开,林敬松原本还准备给他们塞点儿车马费或者带去点儿土特产呢,他们居然就这么走了!

  冯利民坐着他们的采访车一路回到镇里,望着他们的采访车离开。

  他旁边的秘书就不解了:“他们就这么离开?我看他们下山的时候还对着高二娃家的那

  两个山头拍了又拍呢!”

  冯利民摇头:“肯定要去我刚才说到的高二娃家坐坐的。”

  秘书更是一头雾水:“那您不跟着去?”

  冯利民突然笑道:“我去做什么?我去能做什么?需要我去做什么?”

  这三个问题问得秘书是张口无言,冯利民拍拍他肩膀,道:“咱们等着好消息就成。”

  果然不出他们所料,当天下午三车人去了他们隔壁镇做了采访之后,晚上就杀了个回马枪,乘着夜色一群人直接敲开了高二娃家的大门。

  高二娃对着摄像机,局促不安的搓着手掌心。

  任远就安慰他,道:“你不用过多的担心,把你实际的想法告诉我们就行,我们只是采集资源,并不一定都放在电视机上。”

  这么一说,高二娃算是稍微心下安定一点,也带着些失落,他说:“要我说,好好学习还真是一句真理,人家学历高的人就是厉害,林敬松他之前可是高校研究生,就算是回来种地搞养殖也是搞得一道道的,我就是拾人牙慧,看他做的红火,跟风模仿。”

  “人家心眼好,还指点我一步步的做起来,还帮着我介绍客户,而且我们村里经常有人去他山上挑牛粪,那可是个肥地的好东西……”

  任远打断他的话,问道:“他能愿意么?”

  说起林敬松来,高二娃突然胸脯一挺,拍着道:“我这一辈子就没服过谁,就林兄弟一个人除外!我们村里上他山上挑牛粪、捡鸡屎、铲羊蛋蛋人家一句二话都不说的!

  而且还免费教我们沤肥方法,新沤肥方法没啥气味,而且肥力还好,不光是我,我们整个村儿里的人都感谢他!”

  任远呆了,他想问问这个林敬松还有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可是看他这一模样,忽然觉得也就没了再问的必要。

  月上半空,任远带着三车子的人回了电视台。

  台长也在忙碌着审核资料,不光是他,还有一干台里的中层阶级,没有一个休息的。

  任远把他收集来关于枣庄,关于翠山,关于林敬松的资料提交上去,台长一翻,当机敲桌子:“咱们明天中午就做这个专辑特报!”

  一声令下,所有的人立马转手手中的工作,翘首以盼新材料的下发。

  写台本的写台本,剪辑视频的开始剪辑,一时间所有人都在忙碌着,时间紧任务重,就连白天跟着任远出去跑了一天的小记者们都没得闲,临时被抓了壮丁做些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零碎工作。

  到半夜,外卖准时送过来,吃着热腾腾的饭菜,跟着任远出去跑的一群小职员都想念起了林敬松家的饭菜,不光是他们,还有任远本人。

  第二天中午,林敬松就准时守着羊城午间新闻。

  羊城晚间新闻是晚上八点开始,午间新闻就是一点开始,他平日里三餐时间都早,基本上一点钟都去睡午觉了,这还是他头一次打着哈欠等着看新闻。

  林敬松也没抱有多大的希望,原本想着他得蹲着电视机中午晚上守个两三天,没想到才第一顿就守到了。

  冗长的国内新闻回报完毕,就到了本地环节。

  头一秒,就出现了枣庄村口破烂的牌子上,接着镜头推进,到了林敬松的翠山,当中镜头来回切换,有的是纯粹的给厂棚镜头,有的则是内部干净整洁又现代化的机器。

  接着是大片大片的农田以及波光粼粼的人工湖,就连小东山正在开发中的缓坡都照了出来。

  再往后,是给林敬松冯利民跟记者任远的短镜头,上面剪辑了林敬松跟冯利民的话。

  “枣庄里面各位叔叔伯伯为人都很

  好,虽然村内大部分贫穷,但大家伙都非常的平和热诚,我想,为条件的。路不好,我们可以想办法修路,家中贫穷,我们也可以想把法带领他们富裕起来……”

  正好把林敬松他说的这句给放了出来,林敬松微微笑着,他前面说的那句倒是没播。

  大王原本是百无聊赖的坐在沙发上玩自己的尾巴,突然听到好像是林敬松的声音传到耳中,突然抬头,接着就看见那个大盒子当中放佛是林敬松的脸。

  大王接着又扭转脖子,目视林敬松,惊的不仅嘴巴微微张开,还有一瞬间就转细了的瞳孔。

  看它那真·一脸震惊的表情,林敬松笑着揉了揉它的大脑袋,笑道:“怕什么?我在这儿呢,在你身边呢。”

  大王呜呜的冲着林敬松叫几声,甚至还不敢置信的尝试着咬了咬他手指,但很快就放开了,还用舌背把林敬松手指卷着。

  林敬松抽出手指,拍拍大王的额头,堂而皇之的把它的唾液还抿到它自己身上,搂着继续看电视:“我在这儿呢。”

  电视镜头一转,出来的是高二娃,林敬松跟冯利民一样,一点都不意外,高二娃说:“人家心眼好,还指点我一步步的做起来,还帮着我介绍客户,而且我们村里经常有人去他山上挑牛粪,而且还免费教我们新沤肥方法,我们整个村儿里的人都感谢他!””

  整条新闻大概持续了五分钟,足把林敬松介绍了个全,直到后面播放别的新闻,林敬松才关掉电视,打着哈欠回去午休。

  下午半晌里,枣庄里面一下子把林敬松跟高二娃上电视的事情传了个遍。

  高二娃脸上带着苦:“那个记者就是老奸巨猾,明明说了不会播的。”

  柳梨择着韭菜叶,道:“人家记者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典型代表,他的话你哪里能信啊,不过你也不是没说啥不该说的么!”

  高二娃捂着脸,苦笑着说:“不是纠结啥不该说的问题,是他们当时来的着急,我就穿一个破裤衩,还破洞还毛边儿的,就这么上电视啊……”

第229章

  孙政这边,果真如他所预料的,在当上组长之后,他的工作比之前清闲多了。

  这天,他正常下班回到家中,孙母正在厨房做饭炒菜,孙父也早早到家,品着茶,翘着二郎腿在沙发里坐着。

  孙政扭过去一看,嘿!羊城晚间新闻。

  他龇着牙调笑道:“爸,你不是爱关心国家大事嘛,那老看羊城本地的新闻有个啥意思?”

  孙父撇儿子一眼,懒得理他。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都不喜欢地方电视台,嫌地方电视台不够新潮,但他们都这么大岁数也,也着实结束不了卫视那种多是蹦来跳去小姑娘的。

  “去去去,去厨房帮你妈做饭去!”孙父毫不犹豫的挥手把儿子赶开。

  就在孙政准备去厨房的时候,耳朵里突然从电视机当中听到了好友林敬松的名字,他赶紧回去,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电视机。

  这是羊城午间新闻的重复播放,上面播的正好是林敬松那山头上的种种实物,还有一晃而过的孙政他们上次立起的暖棚架子。

  没想到这才几天过去,居然玻璃都装好了,里面小绿芽都冒了出来。

  孙政突然一蹦三尺高,又从厨房把孙母拉出来:“这这、这就是我那个朋友,林敬松!”

  恰好这时候,电视机里投放出林敬松的面容,旁白是播音员正在读他的简历与冯利民提交的他在枣庄当中所做的贡献。

  “还真是他修的路啊!”孙父望着电视机里面。

  孙母没吭声,孙政便继续拉着她叨叨:“我就说了,他干这行很有一手的,瞅瞅里面那现代化的机械,多干净啊。”

  正巧这时,电视机里播放的是林敬松就现代农业与机械化发展的意见的简单阐述,孙父听了不由得点头:“这孩子倒是肚子里面有墨水。”

  孙母看着电视机里面关于林敬松的人物专访,她点头道:“要是每个种地搞养殖的都是这么弄,咱们现在吃的肯定能更好。”

  她这话刚一说出口,孙政就顶道:“每个种地搞养殖的还真做不到他这样,光是一个养殖棚里面机械的花费都得大数十万的掏钱。更别提还他那以山坡的牧草了,光是牧草都是最优质的品种混合……”

  孙母不过就是随意说两句也没想到引来自己儿子连番吹嘘,哼了一声:“没想到居然这么厉害的,还有哪点我不知道?”

  一听自家老娘都这么说了,孙政赶紧讪讪的伸手挠他自己的后脑勺:“没了。”

  就在他们三人说话的功夫,这条长新闻已经过去了,孙母懒得搭理孙政,直接转身去厨房继续忙活晚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0页  当前第1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3/26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乡野种田小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