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侯门闺秀穿七零_分节阅读_第125节
小说作者:素染芳华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49 KB   上传时间:2019-09-17 20:44:00

  贺时笑了笑,说:“东大街行,不过估计能卖出一块钱一条的价顶了天了,亏。”

  小丫头一听,一块钱啊,那确实亏得慌,她是看着自家妈妈和外公的厂子赚钱,可不是纯粹的以物换钱,不能卖出相应的价值那还不如收着呢。

  别看小丫头小,她阔气着呢,小金库可有中三位数的,都是这些年爷奶爸妈还有舅公太外婆他们给的压岁钱,妈妈一直给攒着,钱虽然不在她手上,她可是有小账本的。

  卖个五毛一块一条的,亏,没意义,这事她不干,手托着脸颊冥思苦想,贺时看得好笑:“爸爸给你出个主意,要不要听听看?”

  小丫头眼睛一亮:“听!”

  贺时笑着道:“你之前不是拿回一张洋人帮你拍的照片?爸爸觉得你绣的这些帕子,该卖给洋人,咱们中国的绣艺国外可没有,卖给他们才能卖出高价来。”

  他说到这里顿了顿,眼带笑意道:“不过你要想做洋人的生意,你现在学的那点英语可不够,还得再多学一些。”

  B大有教英语,贺时和沈瑶都是学得不错的那一批,心血来潮也教了几个孩子,这也是月月和石头能跟到他们学校帮孩子们拍照的洋人沟通,让人家单独帮她们兄妹二人拍照的原因。

  贺时这一提点,月月听了觉得很可行的呀,最近街头偶尔是能遇见洋人的,小丫头已经琢磨着平时是不是书包里就塞条手帕了,似模似样跟贺时商量了起来。

  事实上,真要把这些东西卖给洋人,最好的办法是把东西放到中英街靠中方这边的商铺代销,但贺时有心锻炼孩子,也不给支这招儿,给她出主意让沈国忠拿家具厂的碎料做点正方形的小盒子,手帕用盒子包装好,可以周末去卖手帕。

  无它,周末他或沈瑶才有时间陪着,锻炼孩子是一回事,不是真的完全放手,毕竟小丫头年龄在那里。

  这事小丫头是当大事办的,那是相当看重,沈国忠做的那盒子上,她还非要让刻一枚小月亮,好在这也不是多难的事,自家外孙女的事,不说简单刻一轮弯月,雕花刻朵的他都得给办了。

  等到周末,全副武装的小丫头在贺时这个当爸的压阵,小石头这个哥哥陪同下出门蹲旅游团去了。

  说是全副武装,那是因为小丫头观察了几天集市上摆摊儿的大妈,人人都有个装钱的大皮革包,黑色的。

  她嫌太土了,还没有儿童款的,一点儿都不衬她,自己花了一天时间缝了个漂漂亮亮的斜挎包,包上还绣了一轮黄色的弯月做标记。

  拿了两个袋子,兄妹俩一人拎了十盒精包装的手帕雄赳赳气昂昂出门去的。

  原本只当是陪孩子一乐的事,没成想第一回出门,才不到十点,兄妹俩兴冲冲回了家,手上只有空布袋,那些个盒子不见了,月月捧着自己的小月亮挎包,一进家门就报捷。

  “我赚钱了,外汇,妈妈、橙橙瓜瓜快来看!!!”

  那兴奋劲儿,遮都遮不住了,沈瑶看到随后进屋的贺时手中空空,挑眉:“这就都卖出去了?”

  她以为小丫头一上午能卖两三条就不错了,毕竟没铺子没店面的,就那么上街兜售,现在深圳是有洋人出没,可也没到满大街都是那一步。

  贺时笑笑,跟小丫头道:“你自己跟妈妈说说。”

  就小丫头这兴奋劲儿,不叫她说一说都宣泄不了,贺时就看到自家小闺女一脸兴奋的点头,一边从包里掏出外汇放桌上给大家看,一边说:“今天没守到多人团,就碰到两位大胡子伯伯,我和哥哥上去推销我们的帕子,两位大胡子伯伯看了夸我绣得特别好,全买了,说要带回去送给朋友们。”

  至于外汇,小丫头不认识,爸爸说值将近五百人民币,五百。

  五百……

  一条帕子二十五块钱,前些天看到贺时带回家的资料,深圳这边的农民一年的人均收入才一百七十四块吧,一条帕子够人家赚两个月了。

  沈瑶这时候只有一个想法:老外,人傻钱多啊,这钱有点好赚,她是不是得琢磨琢磨只把化妆品往外倒腾啊。

  出口特区,那就可着劲儿赚外汇就对了,那些化妆品先不琢磨内销了,专往国外卖吧,这也算为增强国力出一份力了。

  小丫头是不知道她妈想什么,她那眼睛里都要冒心心了,把钱往自家妈妈手里一塞:“妈妈,加我之前存在你那里的有九百多了吧?”

  小丫头问是这么问,其实这一路上早算明白账了,九百八十五块钱,她发财了,学校有哪个同学有她这么富有,还是靠自己的能力赚的。

  小丫头沉浸在对自己能力的认可中,满足得不得了,等沈瑶点了头,屁颠颠进屋拿自己的宝贝账本记账了。

  沈瑶是不知道,这还只是个开始,小丫头周一去上学,估计跟老师同学炫了自己的战果,然后从班里一个小胖妹那里听说,深圳还有个叫沙头角的地方,有条中英街,附近的不少人都会到那边赶集的。

  小胖妹爸爸就没少往那里去,能捣腾到很多好东西的地方。

  小丫头一听乐了啊,这样的地方必须得去长长见识的,她把自己下一站兜售绣帕的地方定在了中英街,回家就找自家爸妈商量起来了。

  沈瑶真愁,这还一发不可收拾了……

  捏捏自家闺女肉肉的脸蛋儿:“你这是不是掉钱眼里头了?别忘了你还是个学生呢。”

  小丫头一本正经说:“这不耽误我学习啊,不然等下次考试您看,我成绩一准儿还在前三。”

  这自信劲儿,当妈的沈瑶竟然无言以对。

  贺时笑笑,低声跟沈瑶说:“等她把这几年攒的帕子都卖完了,差不多就消停下来了。”

  绣帕可不是供销社里五角一条的格子手帕,布料一刀切,过一道锁边就完事儿,这东西没法量产,且由得她折腾去吧。

  夫妻俩想得是不错,也很配合自家闺女儿,要去沙头角嘛,那就带着去沙头角。

  看着小丫头找顾客一找一个准,操着一口越来越流利的英语跟人家介绍中国刺绣,舌灿莲花那劲儿,贺时已经遥想自家这小丫头十几二十年后会不会成国内商业大腕儿了。

  相对比之下,从小月月头一回卖绣品就坚持要陪着妹妹的石头,彻彻底底成了拎包的。

  不,拎袋子的,他只管帮妹妹拎着那些装了绣帕的小木盒,帮腔啥的,看看自家妹妹那嘴巴叭嗒叭嗒的,他老老实实闭嘴了。

  中英街这儿,摆摊的人真不少,可两三周下来,一对看着八九岁模样,长得粉雕玉琢,每到周末就过来专逮着外国人推销兜售东西的小兄妹俩俨然成了街道一景。

  和贺时远远站着的沈瑶琢磨着:“小丫头财迷是财迷了点儿,好处还是有的,英语的进步简直一日千里。”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征战四方的小流氓 60瓶;什么名字 10瓶;锦上添花、32205512 5瓶;清清浅浅、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81章

  每个星期天,月月回家第一件大事就是数钱,给两个让外公看着没一起出门的弟弟看看钱,再拿出小账本添上一笔,俨然小富婆一个。

  西瓜没啥太大概念,橙橙对自家姐姐那是崇拜得不要不要的,过了几天沈瑶才发现一个问题,闺女绣帕子的时候,自家小胖儿子搬个小马扎坐在边上瞧得可认真,不知怎么的她脑中一下想到这小子看着他姐数钱的那个崇拜样儿,瞬间警钟大作。

  可别是想学他姐的路子赚钱吧????

  想想儿子长大后捏着枚绣花针的样子,沈瑶生生打了个激灵,橙橙,你可是男孩子啊,她别是把人给教歪了。

  靠过去套路了小家伙几句,见他一本正经承认想看看姐姐是怎么绣的,还问妈妈能不能也教他时,沈瑶给一道天雷劈得外焦里嫩……

  拉着儿子到一边做引导教育去了,咱男孩子跟女孩儿不一样,咱不玩绣花针的。

  比如石头喜欢玩□□坦克模型,西瓜喜欢玩汽车模型,这个才适合男孩子。

  橙橙果断摇头:“我大哥二哥玩那个不赚钱。”

  沈瑶这才松了口气,喜欢的是钱,不是绣花针,不过瞧着才到她大腿高的小豆丁,还是有些哭笑不得的感觉:“你才三岁啊,想赚钱是不是太早了点儿?”

  橙橙一本正经道:“不早啊,我问过我姐了,她就是三岁学的绣花。”

  沈瑶算是知道为什么这小子总被月月气得跳脚,隔两天又能好得一个人似的了,这俩小只爱好一致,性情相投。

  为了叫这小豆丁断了学绣花的念想,沈瑶开始投其所好引导他,这能赚钱的方法多了去了,卖绣品只是卖点手艺活,最辛苦也最受局限的一种。

  最简单的拿家具厂和小丫头卖绣品做对比,让小豆丁儿自己去琢磨,哪个能赚更多钱。

  三岁的小豆丁还没那么聪明,他先问了问自家妈妈家具厂一星期能赚多少钱,再跟自家姐姐星期天一天的收入作对比,得出的结论,家具厂要赚得多得多。

  沈瑶再提醒他,他姐姐卖的帕子,那是这几年绣的,一个星期可绣不出二十条帕子来。

  这下子小家伙明白了,姐姐一个人单干呢,外公厂子里好像有近七十号人了,一个人赚的钱和七十个人赚的钱,没法比。

  沈瑶又拿电视机和木床的价格做对比,告诉小家伙同样是能批量生产的东西,高科技产品又比家具这样的手工制品要更赚钱得多,最后总结一点,想赚钱得趁现在就多学知识。

  七拐八绕的一通瞎扯,这娃儿听没听进去沈瑶不知道,不过倒是没再端个小马扎看他姐绣帕子了,沈瑶的目的也算是达成了。

  当娘也真不容易,瞧瞧人家的娃儿三岁都在干嘛,都还在墙角团泥巴,她家的这几个不太寻常,月月精得鬼似的,三岁的时候大院里的大人都能给她忽悠瘸了,现在看橙橙,三岁的娃琢磨着想赚钱了,都有点与众不同。

  想是这么想,脸上的笑意藏不住,生的孩子聪明她也有点小得意的,揉了揉自己的脸,不能太膨胀了。

  晚上跟贺时说起自家儿子的财迷,贺时还挺乐的:“他喜欢这个,那往后就往这方向多培养,经济强国,以后或许也是国之栋梁呢。”

  沈瑶瞧着这一个,比她还更膨胀啊。

  笑着摇头:“别想得太早,小孩子这么点大哪里就能定性了,今天喜欢这个,没几天可能就喜欢别的了。不过就眼下来看,石头喜欢部队,月月和橙橙对经商感兴趣些,西瓜还看不出来。”

  贺时笑,老三是只不吭声的小狐狸,看橙橙从小在月月手上吃多少亏,而且兄弟俩干同样的事,出糗的时候总不见有他,反正是个不吃亏的主。

  聊了孩子,贺时问起沈瑶化妆品琢磨得怎么样了,沈瑶说就差几样就凑齐了,虽然色号不算多,但从护肤到彩妆都有,要注册个牌子的话品种也不单一了。

  她做化妆品厂,从一开始就准备注册公司、注册品牌,也是到深圳这些时候研究了不少国外化妆品品牌的历史做下的这个决定,从一开始就把基调定高点。

  她和贺时商量:“家具厂这边赚的钱我爸和我商量过先买块大一点的地皮,等有钱再盖厂房,厂房可以慢慢扩充,地先买大点,不然怕边上的给其它人买了,到时候想扩张都难,所以开化妆品厂的钱是指望不了家具厂的分红的。”

  “我表姐婚事就要近了,我琢磨着回去的时候库房里挑几样方便携带的好东西,北京那边这会儿出手卖不起价,倒是月月最近卖绣帕提醒了我,我准备把东西带到这边找买家,或许收益要高得多,做这个要产量高的话还得从国外购置些机器设备,这笔钱不会少。”

  贺时听了沉吟片刻,说:“也行,那我陪你回去一趟,你一个人带着那些东西我不放心,出来也快半年了,正好回去看看爸妈,至于那些东西往哪卖,到时候我托人帮你找国外的拍卖机构,比咱们自己找渠道能卖出更高的价。”

  拍卖机构,沈瑶还是头一回听说,他问贺时:“咱们国内有这个吗?”

  贺时摇头,说:“以前有过,最早的拍卖是1874年在上海建立的鲁意斯摩洋行,是英国远东公司开办的,咱们北京最早的拍卖行是光绪末年出现的,在崇文门大街路东,叫鲁麟洋行,经理是外公人,不过五十年代后行业整顿,公私合营后,拍卖行没有生存空间,改从事其它行业,之后三大改造,咱们国内的拍卖行就彻底消失了。”

  “所以眼下要把你手上的东西卖出它真正的价值来,还是得往国外送才成,好在大环境也好了,倒是不用担什么干系。”沈瑶从前所处的那个时空,和他们这边其实也不是同一个时空,他们自己心里清楚,那些东西虽年代久远,却并不具备考古价值,当下卖出几样换回现金流创业更有价值。

  沈瑶枕着贺时手臂,有些感慨:“哪怕不在同一时空了,实则我现在仍受我爹娘的恩泽,生恩、养恩,甚至我出事后他们还把那许多价值连城的东西托老和尚往我这边送,我却是没有机会报答他们。”

  贺时抚着她的背,道:“对岳父岳母而言,能送出这些东西,能知道你还好好的活着,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慰藉,忧思伤身,别多想了。”

  沈瑶点了点头,贺时怕她沉浸在刚才的思绪里,重提化妆品厂的话头,道:“你开化妆品厂,我建议多卖几样东西,也自己买地建厂,而且可以和家具厂一样,地皮买大一些。”

  沈瑶听他特意提点这个,必是有因由的,撑起身子看着他等着下文。

  贺时见她半边身子都露在外边,把人往怀里一拉,拿被子裹好了,哪怕广东天气热些,十一月也是冷的了。

  沈瑶被他拉得半趴在他胸膛上,贺时手在被窝里有一下没一下帮她捏着肩背,继续道:“现在的福利分房制度,国家和企业要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已经背负了太过沉重的包袱,不堪重负,高层现在有意对住房制度进行改革,长期规划中建筑业被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所以这几年允许私人买地建房。”

  他顿了顿,道:“我觉得不用太久国内建筑业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眼下能买地自建就买地自建,咱们国家最不缺什么?最不缺人口,人那么多,地却是有限的,我这样说你明白吗?”

  沈瑶哪还能不明白啊,说起来一个国家经济要发展,房产价格起来是必然的,就像她们那里,京都的地价房价那也是寸土寸金。

  她点头:“行,到时咱们多挑几样东西带过来。”

  说起来,她娘亲给她的那一库房东西,现在似乎还没齐全,可就是那些,真要卖得出应有的价值,够她躺在金山银山上吃三代的了。

  可变卖祖产度日不是她所愿,父母留给她的东西,她往后也尽可能留给自己的孩子,甚至,她也该赚下一笔家业给孩子们,在沈瑶看来,这才是一个合格的父母。

  不是说让孩子靠她赚下的家业度日,而是以身作则教给孩子们一种对生活对人生的态度。

  有句老话说富不过三代,可在沈瑶看来并非如此,注重教育的家庭,不会因为祖辈的富庶就没了拼搏的血性。

  多少勋贵世家那都是数十代传承下来的,并没有三代没落,反之,积累下来的是底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0页  当前第1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5/13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侯门闺秀穿七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