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是渣男[快穿]_分节阅读_第152节
小说作者:从南而生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07 KB   上传时间:2020-01-12 20:13:32

  恰逢邵瑜寄到市报和省报的报道有了回应,市报录用了,但省报却没有选上这篇稿子,到底只是个小新闻,能得到市报报道,柳书记已经觉得是意外之喜,但邵瑜却觉得自己依然有进步空间。

  而赵家村这头,赵队长也是个行动迅速的人,得了邵瑜的建议之后,第二天一早就组织力一批人手,按照邵瑜的要求砍了几棵竹子,又由一个村里的老匠人片出细细的竹篾来,送到邵家去。

  邵瑜自己试着用竹篾编东西的时候,邵家哥俩也在一旁看着,只是也不知为何,他们总是学不会。

  看着邵瑜双手如同跳舞一般,快速的编织铺成,最后做出来的成品竟然是一个手提包?

  用竹子编出一个包来,赵队长看了之后惊叹不已,这个竹编的包虽然是竹篮的变种,但相比较竹篮的普通,这个竹编的包包视觉效果看上去,便让人满心惊艳。

  “这个做起来难吗?”赵队长小心翼翼的问道,甚至还偷偷觑了一眼邵瑜的手。

  他没想到邵瑜一个读书拿笔杆子的人,竟然还有这么巧的手。

  “也不算多难,只是我比较忙,等我教会了两个哥哥,再由他们交给乡亲们。”邵瑜这般说着,也是希望给邵家哥俩更多出头的机会。

  因着邵瑜的提议,这两天村里的扫盲班也办了起来,而老师就是从知青里面选的人,因为夜班授课的缘故,赵队长也安排了给老师一些工分。

  知青群体中学问最好的是顾显城,这人高中毕业,成绩又是名列前茅的,本来该由他来担任这个扫盲班的老师。

  但因为出了赵小秋那档子事,未婚乱搞在乡下绝对是一件丑闻,虽然两人结婚了,但名声也全都烂掉了,赵队长在安排工作的时候,也顺应群众们的呼声,给顾显城两口子安排的都是最苦最累的活。

  顾显城因为赵小秋的缘故,家里辛辛苦苦给他安排好的,理乡返城之事,算是彻底泡汤,家里人写信过来埋怨他不修私德,费尽心思替他打点,最后却竹篮打水一场空,闹得顾显城和家里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且赵小秋的兄弟也不是好相与的,顾显城私藏的积蓄被他们抢了去,连身份证件也被老丈人给锁了起来,在这样一个管制十分严格的年代,没有介绍信和身份证明,几乎哪里也去不了,顾显城没钱、没身份证明,也没有介绍信,自然哪里都去不了。

  顾显城并非自愿下乡,他从来都赵家村就开始着急上火,因而一个劲的向家里写信要求回去,他以为赵小秋是自己是人生中的调剂,他压根就没有打算对赵小秋负责,因而在赵小秋告诉他,自己很可能怀孕的时候,顾显城十分焦急的想要离开这里,他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错,最终他以为的小调剂,竟然毁了他的人生计划。

  一想到家里连城里的工作都安排好了,自己却要被迫留下来,顾显城对于赵小秋自然没有好脸色,只是人在屋檐下,赵小秋兄弟太多,他也不敢对赵小秋动手,只敢在言语上刻薄冷落几句。

  但赵小秋是什么人,她一直不甘心留在乡下,和自己的父母辈一样在土地里刨食,死命扒拉上顾显城,虽然过程有些难看,但结果却是如了她的意。

  一想到顾显城从县里给她带的雪花膏,村里有几个姑娘拥有这东西,而顾显城一个知青的私房钱,就已经比她老爹攒了半辈子的钱都多,这一切更让赵小秋坚定了一个想法:城里人都有钱!

  顾显城对赵小秋冷漠也好,刻薄也罢,他如今身在赵家,吃喝都要看老丈人面子,哪怕家里寄了钱过来,他老婆赵小秋也是能替他领钱的。

  顾显城自闭了一段时间,自己也想开了,觉得不能让赵小秋继续贴补娘家,不能再让自己多了一个敌人,态度也慢慢开始软化下来,试图让赵小秋争取和自己统一战线。

  他心下也觉得有些可惜,要是早知道自己走不了,之前还不如考了县政府招考的职位,他心下觉得,是因为自己没去考试,所以才便宜了邵瑜,如今看着邵瑜春风得意,谁看到他都客气几分,顾显城心里却觉得像是邵瑜偷了自己的东西一般。

  邵瑜自是不知道顾显城脸大如盆的心理活动,他如今被邵家哥俩弄得脑壳痛,这两人说他们老实,还真就一点都不出错,一旁围观的邵老娘都学会了,这两人愣是还处于半懂半不懂的状态。

  邵瑜头都大了,一遍一遍又一遍,最后大嫂二嫂都学会了,两个哥哥还是晕头转向。

  “你好好教没用的。”邵老娘在一旁凉飕飕的说道。

  她在一旁看着,都觉得自己竟然没发现,这个小三儿的脾气是真的好,这哥俩的榆木样子,换了她来早就发火了,但偏偏邵瑜耐心得很,一遍又一遍的教。

  “妈?”邵瑜有些疑惑。

  “好好跟他们说没用的,这两个兔崽子就要打一顿才知道好好学!”邵老娘拿着一根细棍子跃跃欲试。

  邵家哥俩满脸都写着冤枉,心里还觉得委屈得很,他们都觉得是邵瑜教的太难了,真的不是他们太笨。

  “别……”

  邵瑜话未说完,邵老娘就提着棍子追着打了起来,一边打一边问道:“学会了吗?看清楚了吗?”

  哥俩抱头鼠窜,脑子还是一团浆糊,为了避免挨打,只得喊着:“我好好学,好好看!”

  邵老娘打了一顿孩子,心满意足,等到邵瑜再开始教的时候,就搬了椅子拿着棍子在一旁虎视眈眈的看着,哥俩这一次愣是拿出吃奶的力气来学,棍棒教育竟然还真的奏效了,这两人虽然还没有完全学会,但比之之前要好了许多。

  邵老娘也心疼小儿子教得累,在一旁说道:“儿子你先去休息,放心,我会教。”

  邵瑜说得确实有些口渴了,便走到一旁喝了两口,听着邵家小课堂里咋咋呼呼的,时不时传来邵老娘骂人的声音。

  邵瑜拿了一个自己编的女包,出了门走了十来米,在一处院子门前停了下来,敲响之后,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年轻姑娘走了出来。

  “邵三哥?”赵青青脸上满是惊喜,转而便化为了羞红。

  原剧情中赵青青就是邵老娘看好的儿媳妇人选,长得漂亮为人也本分,除了腿脚不方便,家世太单薄,几乎没有什么缺点,而邵老娘看重的也是她家里没个兄弟,日后她那个木匠爹的家业,全都是由邵瑜继承这一点,只不过邵老娘的算盘打得好,婚事口头上都说好了,但却被赵小秋打乱了。

  这一世,邵瑜勉强算是发达了,邵老娘就有些看不上赵青青了,但邵瑜却依旧坚持了这门婚事,邵老娘先前可没少占赵青青父女的便宜,既然偿还不清,索性就一锅乱炖了。

  邵家哥俩在老娘的关爱之下,总算是学了个七七八八,而赵家村也特意空出上中午这一段最热的时间,天气太热太阳太晒根本无法在外面干活,便占用了一间房子,让邵家哥俩教别人竹编。

  邵瑜一共交了三个款式,一个是竹篮,一个是竹筐,还有一个就是比较精细的竹编手提包。

  乡下人家农闲的时候也会自己鼓捣竹编,不过大多是编个竹篮之类的,但是比起邵瑜做出来的精致小巧的竹篮竹筐,就要差了许多。

  乡下人家更注重实用,而邵瑜野心不小,他打算卖给城里人,自然要做的更加精细一些。

  邵家哥俩学得慢,教的也很慢,最后还是邵老娘亲身上阵现场教学,竹编需要的力量不小,很少有女人家能学会,但邵家几个女人,都颇有些怪力。

  邵瑜在县里也分了一间宿舍,但他大多是在里面午睡用,每日里还是要回家的,邵家这些人,不时时盯着,邵瑜总怕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转眼便到了开学的日子,邵瑜还专程请了一天假,送邵嘉去上学,三个村一个小学,这所小学叫麻冲小学,离赵家村约莫有五里地,邵瑜自己每天来回走两个小时不觉得有什么,但想着邵嘉的小短腿,要走那么远就有些不舍得,这一路道路还算平坦,邵瑜心中已经在谋算着买辆自行车,让邵大哥天天接送女儿,这般也能增进父女感情。

  赵家村的晚间竹编班,也逐渐进入了正轨,只是因为乡亲们都是笨嘴拙舌的人,有心想要将东西卖出去,但几次赶集都反响平平。

  眼看着着竹篮竹筐越攒越多,赵队长有些着急上火,这日邵瑜刚下班到家,便碰到了又在地头堵他的赵队长。

  “我知道您在担心什么,不急。”邵瑜看他那样子,就知道他的心思。

  “乡亲们天天做这个,没见到回报,积极性都不太高,我哪怕是队长,都有些压不住了。”赵队长唉声叹气。

  邵瑜笑着问道:“如今存了多少货?”

  “存了一个仓库。”赵队长说道,乡亲们都是实诚人,因为有人计数,想着也许能挣点钱,所以很少有偷懒的。

  “小邵,你这是想到办法了?”赵队长问道。

  邵瑜笑着点点头,说道:“如今天时地利,就差了一点运道,不过这运道也快要来了。”

  邵瑜让赵队长带着他去了仓库那头,仔细从中间挑了几套比较精致的出来,两个月的时间,仓库里堆着各种各样的竹编制品,也不再像之前那样只有三种,邵瑜陆陆续续的又添了几种,甚至连茶杯垫都有了。

  邵瑜又让赵队长给他找了一些粗壮的竹根和竹筒,做成笔筒或者水杯之类的,经过他的巧手打磨之后,甚至看不出来这些东西是由竹筒竹根做成的。

  赵队长不明所以,但此时看邵瑜将原本杂乱的东西,仔细摆在一起,看上去形成一套的样子,心下只觉得不明觉厉。

  “差不多了。”邵瑜说道。

  省里秋季有一次秋季展览会,县里除了几个大厂要提供产品过去,也号召底下的公社、生产队拿产品去参展。

  只是乡下哪怕有好产品,也不太注重包装,到底还是不如城里的东西看着有面子,因而送上来的产品,大多都还没有送到县里,就被公社里刷掉了。

  赵家村的竹编产品,倒是颇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虽然公社的领导觉得是竹子做的东西不够上档次,但因为有邵瑜亲自背书,也就上报给县里。

  这次秋季展览会十分重要,就连柳书记也询问了很多次,所有的产品也事先过目,原本公社的人还担心赵家村的竹编不过关,但和旁的产品一比,却显得鹤立鸡群起来,就连柳书记也赞不绝口。

  很快便临近秋季展览,柳书记没有亲自去往省城,而是让邵瑜作为主事人前往省城带队,从青栾县出发,想坐三轮车两个小时去市里,接着转车坐大巴,抵达省城要四个小时。

  赵家村这边带队的是赵队长和邵老娘,邵家哥俩倒是想来,但两个人笨嘴拙舌的,面对展会上的人恐怕都说不出话来,最后邵老娘倒是拍着胸脯出了头。

  邵老娘也许是天生外向的性子,一路上操着一口乡音,坐在三轮车上和别人说话没有半点拘束,就连赵队长都绷着一张脸,邵老娘却左右逢源。

  只不过邵老娘也没有高兴多久,去往市里的道路可算不得有多好,十分颠簸,邵老娘从前完全没坐过车,也从一开始的激动兴奋,变成了苍白着一张脸想吐。

  邵瑜似是早有准备一般,拿了一颗丸药直接塞进了邵老娘的嘴里,看一旁赵队长眼巴巴的样子,邵瑜也给了他一颗。

  他带的队伍里还有不少人晕车,邵瑜事先就预想到了这一节,丸药都是早早就准备好的,这时候分发下去,大伙原本对于一个年轻小伙子带队的事还颇有微词,此时丸药下肚,原本的难受缓解了许多,大伙心下再没有嘀咕,只觉得邵瑜是真人不露相。

  邵瑜一共准备了两包丸药,第一程几乎全军覆没,等到第二程坐大巴车,无论是路况还是座位都舒服不少,倒是有人缓解了不少症状,丸药有了些许富余。

  “小伙子,你这药还有吗?能买一颗吗?”大巴车上其人见邵瑜一行挨个发药,且每个拿到药的人都是一脸放心的模样,顿时颇为意动,只是舍得出钱买的到底是少数,因而出声的就这一个人。

  邵瑜看着对方衣衫整洁,双目炯炯有神,也不像是晕车的样子,但看他身旁以为老人家,此时面色苍白,脸上皱纹都挤到了一处,显然这年轻人是为了长辈出声。

  邵瑜递了一颗丸药过去,说道:“自家做的,不值当什么钱。”

  年轻人赶忙道了一声谢,还是执意要出钱,但被邵瑜拒绝了。

  不仅如此,邵瑜看着老人家的脸色,反而问道:“老人家是不是肝脏有些问题?”

  年轻人挑了挑眉,看了看自家爷爷,又看了邵瑜,问道:“你懂中医?”

  邵瑜点点头,说道:“略懂一二,老人家这情况,一动不如一静,还是不要太过劳累。”

  年轻人叹了口气,说道:“事出突然,倒是不得不走这一趟。”

  年轻人先服侍着自家爷爷吃了那颗丸药,见他面色稍稍转好后,才回过头来看向邵瑜,见这邵瑜脸上神色略有所思的样子,觉得有些奇怪。

  “老人家这次出门,是为了寻亲?”邵瑜出声问道。

  闻言,无论是年轻人,还是那老人,此时全都是一惊。

  “你怎么知道?”年轻人问道。

  “猜的,就当是我运气好吧。”邵瑜笑着说道,如今“破四旧”,他可不敢说什么看相测风水之类的事情。

  “那小伙子,你运气好,能不能帮我猜猜,我要找的人在哪个方向?”老人问道,浑浊的目光里满是哀求。

  邵瑜心下叹息一声,说道:“老人家,往东南方向找吧。”

第171章 年代文里的幺儿(八)

  “东南……”老人家口中喃喃自语,回转身来看向某个方向。

  邵瑜如今手头也没有工具,并没有进行正规的测算,只是略微估算,不过是一个“利在东南”的结论,只是大海捞针,人海茫茫,老人寻亲的希望依旧不大。

  “后生,谢谢你。”老人家说道。

  邵瑜脸上带着些许歉意,说道:“我只是猜一猜,没能帮到更多,抱歉。”

  若是正经测算,至少也需要生辰八字,只是若他伸手要了,那一来显得失了分寸,二来搞封建迷信容易被人抓到话柄。

  “老人家若是信我,东南方向不远。”邵瑜说道。

  老人再次感谢,甚至还拉着一旁的年轻人一起道谢。

  年轻人虽然觉得这事办得挺奇怪,但自身教养在,也没有说出什么不好听的话,因为萍水相逢的缘故,也没有将邵瑜归结为江湖骗子,只在心里嘀咕几句,邵瑜看起来年轻像个读书人,没想到内里却神神叨叨。

  “老人家若是不介意,我给您把把脉?”邵瑜问道。

  老人家赶忙道了一声“请”,年轻人见这架势,立时起身将座位直接让给了邵瑜。

  无论是老人和年轻人,原本都没有报太大的希望,但邵瑜却一边诊断,一边说得头头是道。

  也不知是因为“医者仁心”在作祟,邵瑜几乎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愿意帮忙看一下。

  老人家却越看下来,越是心惊,中医门槛不低,他没想到邵瑜外表看上去这么年轻,诊脉的结果,却和省里那些知名老中医一样。

  “您这样,我建议,吃药方和针灸,都别耽搁,这样还有七成痊愈的把握。”邵瑜说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6页  当前第1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2/20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是渣男[快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