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界穿梭_分节阅读_第243节
小说作者:心有期待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5 MB   上传时间:2020-01-29 20:35:40

  接下来就是云贵高原、蜀地、两广、两湖、南直隶……

  南边多蛇虫多鼠蚁,山路崎岖,水道湍急,比一马平川的北方难走许多。

  东南沿海地区,方立安没去,出来的时间太久,眨眼间已是三四个春秋交替,她打算先回京城看看狗蛋。

  本来说会写信回去,但这一路山高水远的,连个送信的人都找不到,最近的一封还是在哈密卫送出去的,到如今,中间隔了将近两年。

  一个大活人,两年里音信全无,生死不知,狗蛋想来担心坏了。易地而处,方立安觉得她会把这人揍的连亲爹亲娘都认不出。

  未免家里人太过担心,途经柳州时,方立安写了封信,托商队送去京城。许是觉得有了音信,心中稍安,后头又开始磨磨唧唧、摇摇晃晃,一路游山玩水,一晃眼又是一年。

  当年的小母马已经长大了,马崽子都生了好几波。方立安把行李放在它身上,牵着进城。

  京城几乎没什么变化,十来米宽的宣武大街,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榆树,被土墙围起来的一百二十八坊……

  她这几年变化很大,风吹雨打,日晒雨淋,岁月的痕迹红果果地刻在脸上,一路走来,从前的邻居一个也没有认出她。

  来到记忆中的地方,大门上的春联已经开始褪色,上面正是狗蛋写的字。

  匠气太浓,灵气不足,浮躁的很,莫非乡试的成绩不太理想?

  胡思乱想间,方立安用铜把手敲门。听着门内的吵嚷声,估计家里至少添了两个娃。

  开门的是狗蛋媳妇,方立安打量对方的同时,对方也在打量她。

  都说从一个女人的身上就能看出她丈夫如何。五年过去,当年的秀丽珍珠竟然有了死鱼眼的影子,虽然看着比方立安年轻,但眉宇间是挥之不去的愁苦,整个人远不如方立安精神。

  早从一年前收到方立安的来信,狗蛋夫妻俩就在等她,如今,人终于到了,狗蛋媳妇也只是微微一愣,便喜笑颜开地把阔别已久的大姑姐迎进门。

第365章

  “春芽,春生,快看谁来了!相公,阿姐回来了!”这边门刚关上,还隔着影壁呢,狗蛋媳妇就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小美被她这么一吼,吓得打了个响鼻,尾巴一甩一甩地,像是在发泄不满。

  方立安轻轻摸了摸小美的鼻梁,以示安抚。心中惊讶不已,自己当年离京的时候,狗蛋媳妇说话还轻声慢语的,怎么这会儿都快跟上街头卖麻糍的王大婶了?

  时光果然是把杀猪刀。

  思绪万千间,两人一马越过影壁来到正院。本就在院子里玩耍的春芽、春生见了生人,迈着小短腿“哒哒哒”飞奔至狗蛋媳妇身后,一左一右拽着她的衣服,怯生生的目光中带着无限的好奇,视线在方立安和枣红马之间来回切换。

  “叫姑母。”狗蛋媳妇教他们。

  “姑母。”两个孩子齐声道。

  “阿姐!”狗蛋的声音跟着响起,激动又欣喜。

  方立安抬头望去,二十五岁的大小伙子已经有了当爹的样子。

  你以为这是夸他沉稳?

  方立安:不,这是红果果的嘲讽。二十五岁看起来像三十五岁,这日子怎么过的?

  五年的时光悄然离去,岁月的痕迹如此明显,却影响不了狗蛋对方立安的孺慕之情。他像小时候一样抓着方立安胳膊,叽里呱啦想到什么说什么,过了好一会儿才蓦地发现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拉着方立安往屋里去。

  方立安把小美拴在抄手游廊的廊柱上,取下马背上的行李,丢给狗蛋,却不想狗蛋直接被拽弯了腰。为了不让行李落在地上,他使出了吃奶的力气,额头青筋凸起,脸涨得通红。

  方立安瞥了他一眼,从他手里接过包袱,哼了一声,“出息。”

  感受到来自阿姐的鄙视、藐视、蔑视,狗蛋羞愧地不知道说什么好,亦步亦趋地跟在方立安身后。

  东西放下,方立安没有急着打开,坐在厅里,听狗蛋碎碎念。他打发了婆娘、孩子,让他们去东厢给方立安收拾收拾屋子。

  方立安离开时就是住的东厢。按照狗蛋的想法,自家情况特殊,长姐如母,理应住正房才对。但方立安说了,她以后大部分时间都会游荡在外,正房空着实属浪费,让他跟他媳妇安心住下。

  她不在京城的这些年,东厢一直留着,不光定期打扫,谁来都没让住。

  本来西厢是当书房用的,后来因为狗蛋媳妇的娘家亲戚时常来家里借住,便把西厢腾出来做客房,书房重新安置在正房中。孩子们还小,跟两个大人一起挤在正房。

  五年的时间里,家中发生了许多事情,见到亲人的狗蛋恨不得从头到尾一件不落地跟方立安倾诉。

  这个工作量有点大,狗蛋自个儿没说累,方立安却听得头都大了。尤其是这个过程中,狗蛋还时不时地抹个眼泪,

  方立安扶额:咋滴咯?

  她耐着性子听下去,总结了一下,发现问题出在以下几点:

  一、学业不顺。方立安离开后的第三年,狗蛋再次参加乡试,再次落榜。彼时,家里已经一年多没有收到方立安的消息,双重打击下,狗蛋很是消沉了一段时间,比前一次长,也更严重。

  二、长时间没收到方立安的消息,狗蛋一直很担心。这一点,方立安自个儿也是讪讪。

  三、跟岳家关系逐渐恶化。这不是从某一件事上单独表现出来的,一次两次算不得什么,问题在于长期来往中,双方之间的矛盾日积月累,越压越多。

  狗蛋自觉是个男人,又有读书人的清高,出于对形象和名声的顾忌,根本没办法拉下脸子跟对方掰扯。再一个,不管是岳父岳母还是妻兄妻嫂,在辈份上对他有天然的压制,导致他这五年里受了很多委,吃了很多亏。

  方立安:死要面子活受罪,该!

  大男人哭鼻子总归不是什么好事,更何况他还是这个家的一家之主。这不,他媳妇刚收拾好东厢,想坐下来跟大姑姐亲近亲近,狗蛋就连人带孩子往外撵,“快去街上买块豆腐,买条鱼,给阿姐炖个鱼汤,还有莲藕。春芽春生去院里玩。”

  院里新来了一匹神采奕奕的大红马,春芽春生小炮弹似的冲了出去,李许氏到屋里取了一串铜板。

  厅里又只剩他们姐弟俩,狗蛋继续跟阿姐倾诉。

  对于方立安来说,第一个问题,除了狗蛋自己,谁也解决不了。第二个问题,既然她回来了,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了。第三个问题……

  不得不承认的是,有一部分责任在她。这些年来,她对狗蛋的教育太过柔和,主要是担心狗蛋受她影响,养成离经叛道的性子。

  要知道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特有的条条框框,她自己本性如何,心中作何想法,她心里有数就行。如果让弟弟跟她学,教的跟她一样,只怕这孩子将来一不小心行差踏错,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既然想安然地生活在封建社会,不如从一开始便主动钻入封建礼教的束缚。因此,自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合格古人的方立安,对狗蛋的教养很是松散,希望他在书院夫子的教导下,塑造出合乎时代发展的主流价值观。除了做人方面,她会多盯着点。

  眼下,他就是太讲究礼义廉耻、忠孝悌信那一套,迂腐过头,自己框住了自己,然后任由旁人欺负。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苟且。

  让一个自诩正直清高的酸儒书生去应付苟且中的一地鸡毛,真是难为他了。

  狗蛋媳妇回来的时候,不是一个人,狗蛋丈母娘和李许氏的娘家大嫂也一起来了。

  不见其人先闻其声,几人还在院子里,就听见李许氏大嫂的大嗓门,“哎哟!亲家大姑姐回来啦!”

  这音量,跟用了扩音器似的,惊得院子里的小美一阵踢踏。

  狗蛋眼中的厌恶一闪而过,方立安拍了拍他的肩膀,起身相迎。

  院子里,李许氏娘家大嫂已经没了先前的气势,贴着西厢的墙,像是害怕小美冲上来给她一脚。

  方立安一出来,小美立刻安静下来,李许氏的大嫂松了口气,捏着嗓子,拍着胸脯道,“亲家大姑姐,这畜生搁院子里也太吓人了,踩着两个孩子可如何是好……”

  知道亲家几口子里,这个大嫂最难缠,狗蛋吃的亏估计大部分都是她给的,便不客气道,“我的马通人性,不踩自家人。”

  这话接的没毛病,就是有点呛人,许家大嫂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人家这是说她是外人呢!一张脸刷的拉了老长,“亲家大姑姐莫不是在外头吃了炮仗?说话忒不客气。”

  方立安,“吃没吃炮仗都是一样,我说的不对怎么着?”

  许大嫂掉过头,对慢她一步的婆母道,“娘,你听听,这说的叫什么话?咱们听说她回来,急匆匆地上门来瞧,劈头盖脸就说我们是外人,亏得咱们这些年把妹妹妹婿拿当自家人处着。”

  许大嫂的嘴皮子确实利索,加上她又是个妇人,狗蛋输给她也不算冤枉。

  狗蛋:我那是不屑!不屑与她争辩!

  方立安看向亲家母,面露不解道,“亲家母,你这儿媳妇是不是……这里有问题?”她指了指自己的脑子,“我只说我的马不踩自家孩子,怎么就惹着她了?”

  不待对方回答,方立安紧跟着道,“亲家母和亲家大嫂来就来了,怎么还大鱼大肉地拎上门,这多不好意思。”

  说着,她上前两步,伸手去接亲家母手臂上挎着的菜篮子,“来来来,怪累人的,我来拎。”

  眼看着方立安的魔爪即将挨到自家菜篮子,许大嫂嗖地一下窜到婆母前头,气急败坏道,“亲家大姑姐,怎么还上手抢来了?”

  方立安装模作样地摆手,“啊?误会误会!我看你们这个点上门,还以为是拎来看我的。既然是买了自家吃的,我就不留你们了,赶紧回去做饭吧。”

  许大嫂哪有心思再留下来,拉着自家婆母脚下生风似的跑了。生怕跑慢了,菜篮子里的肉就被这家人夺了去。

  院子里,除了李许氏一脸忐忑,边上父子仨跟打了胜仗一样,喜气洋洋。

  方立安转身招呼两个孩子进屋,她给他们带了礼物,李许氏在后面拉着丈夫惴惴不安道,“相公,阿姐……阿姐这是……”

  “还能是什么?给我们出气呗,你自己钳制不住娘家大嫂,还不许我阿姐替我出头了?”

  看着这人撇下自己兴冲冲往屋里跑的背影,李许氏神情恍惚,觉得相公此时的样子大约就是他平日里骂的最多的小人得志。

  方立安并不知道狗蛋生了几个孩子,想着三年抱俩,五年抱三,方立安准备了四份礼物,万一有双胞胎呢?反正空间里多的是,多退少补。

  方立安给他们买了糕点、糖果、蜜饯,还买了木头雕的飞禽走兽,这个年纪玩刚好。

  给狗蛋和狗蛋媳妇一人扯了一匹布,虽说给钱最实在,但布也不差,够他们做好几身衣裳,省下来的不都是钱吗?

  方立安绝对不会承认,她兜里除了铜板,已经没有银子了,一二两的碎银子也没有,这布还是她在庐州拿粮食换的。

  方立安已经盘算好了,回来以后安安生生过一段时间,烧饼铺子开起来,书册抄起来,多攒点钱,呆腻了再去沿海地带逛一圈。

  狗蛋不知道,他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他阿姐回来,结果人家已经有了下一个旅行计划。

  方立安的回归在康乐坊溅起了一朵朵小水花,虽然大伙儿好奇她这些年都去过哪些地方,但大家更感兴趣的还是她和许家婆娘的撕逼大战,那叫一个热闹,跟唱戏似的。

  吃瓜群众不仅吃瓜,还要留言评论呢,大多数人都站李家这边,明眼人都知道许大嫂和李家人都是什么性子,心里自有一杆秤。

  起先,狗蛋还挺怵这种规模的撕逼的,毕竟在家里吵吵,只家里人知道,当着外人的面吵吵,那真是里子面子全没了,他几个交好的同窗听说后,成天在他跟前长吁短叹,说什么有辱斯文。

  他回到家里跟方立安提起此事,气得方立安拎着他的耳朵大骂一通,“有辱斯文?我看你这书是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你们读书人拉屎放屁不有辱斯文?

  “你要是真这么想的,阿姐劝你趁早别念书了,免得将来为官一方,祸害百姓。

  “还有你那同窗,赶紧断了往来。都是些什么人呐,拿了家里的银子去平康坊风花雪月、红烛高照。学问做不好不说,一把年纪了还不事生产,整天游手好闲,伤春悲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还不如那些个走街串巷的货郎游医。什么玩意儿!我呸!”

  如此发泄完了,方立安才好声好气跟他讲道理,“参加了两次乡试,你自己什么水平,心里应该有数,便是中举,后面还有会试殿试。

  “咱们朝中无人,以你的本事,就算考中进士,进翰林院的可能也微乎其微,那么就是外放到地方做官。

  “你以为县太爷天天忙什么?父母官是谁的父母?断案断的什么案?阿姐告诉你,左右离不开两个字——百姓。

  “你看看,你自己身为百姓的时候,都不能把自家的事情撕撸清楚,指望你去管一县百姓,你能顶个屁用。

  “荀子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你知道吧?阿姐今天教你一句——一切为了百姓、一切依靠百姓,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密切联系百姓。

  “你把这句话琢磨透了,再去参加乡试,不然便是考上了,也只能是鱼肉乡里的贪官污吏。

  “还有,踏踏实实做人知道不?别书没读出来,人先飘了,会念几句之乎者也就当自己是哪个牌面上的先贤圣人,这才叫滑天下之大稽。”

  方立安说完,气都没喘一口,施施然离开了,今天还没撕呢,可不能让许大嫂子久等了。

  说起李许氏这个娘家大嫂,方立安也是一脑门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2页  当前第2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3/32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世界穿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