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十年代锦鲤村花_分节阅读_第105节
小说作者:狐珠子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95 KB   上传时间:2020-02-19 20:28:57

  眼前这些人显然不抱太大的希望,可能因为一直处在贫困线下,已经不敢相信明天会更好,只求能有几分耕地就行。

  “要是能推广到我们这个地方就好了。”

  “别想了,推广到我们这里,也不知是何年何月,只怕我这辈子没福气看到,你们年轻的好好爱惜身体,兴许能看到。”

  “李大娘对自己这么没信心么?三四年都熬不过?”裴静姝玩笑道,“大家对我们的政府要多些信心。”

  “要是三四年能实行到我们这个地方,那我这辈子也没什么遗憾了。这集体劳动虽然轻松,但分到个人头上的东西实在太少了,个个都偷懒耍滑,生怕自己做多了,哪能有什么收成。”

  “不过有的人怕是不想这样分,分开之后就没有偷懒机会了。那些现在做做样子就有月月粮吃,等土地分了,各管各的,那些懒汉岂不是要饿死?”李大娘故意朝顾大娘和夏金桂那边瞟了一眼。

  顾李两家的矛盾早就结下了,也一直没有化解,夏金桂在生产队里是个喜欢偷懒耍滑的,顾大娘也好不到哪里去。自从顾大娘的手摔断之后,她还总是以手膀子痛为理由专门捡轻松的活做,搞得生产队的队员一个个都十分不齿。

  顾大娘和夏金桂之流其实都是十分得力的庄稼人,他们做自己地里的活时可是卯足了干劲,可一做生产队的活就叫苦连天,偷懒倒是很有一套。大家虽然不好意思当面理论,但心里头都清楚着呢!

  不过土地对农民来说实在太重要了,许多人将土地看得比命还重。现在的农村人如果没有土地种庄稼,那就只有饿死的命,他们根本找不到另外的出路。如果能实现土地承包责任制,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件大喜事。

  大家还是欢喜居多,自己有土地种总比一起种地好,其实不用说顾大娘夏金桂之流,在坐的这些人又有几个是真正拿出了十分干劲?能用上六七分真心做集体活,那便是极好得了,基本上都是混工分。

  不过养牛这种活很难混工分,牛必须喂饱,饿出病了那可是天大的事。一头牛的价钱可不是一般人家赔得起的,要是养死了,养牛的要负全责。

  一群人正在院子里晒着太阳聊着最新的政策,窦涛从屋里跑了出来,“静姝姨,快!要生了!”

  “你静姝姨好好的呢,什么要生了,你们可不要随便乱说,静姝没怀胎呢!”唐二哥玩笑道。

  “不是,是哞哞要生了。”窦涛赶紧解释。

  众人一哄拉地跑进去看哞哞生崽,几个有些经验的老大爷进去帮忙,裴静姝也没经历过这种事,有些不敢看这种画面。裴建国两口子和裴静龙都进去了,忙着哞哞生牛犊。

  裴静姝和罗小慧等胆子小的在外面做准备工作,没过一会儿,牛圈那边就传来了小牛犊的声音。

  “静姝,生了,两只!我活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看见生双胎的牛,裴静姝,你真的太会养了。”

  “闺女,快给哞哞准备点嫩菜叶和粮食,这次哞哞可不容易,一生就生两胎,难怪怀孕的时候肚子那么大,这次可辛苦它了。”

  罗小慧把早就准备好的食材递给窦涛,窦涛积极地跑去喂哞哞,还摸了摸哞哞的头。这些日子一直都是窦涛喂养的机会多些,他和哞哞也早就熟了,哞哞还很配合地轻轻哞了一声,似在邀功。

  周围的大人们见了,都忍不住打趣道:“窦涛这小子不错,今后谁嫁给他,肯定好福气。你看他照顾这牛,都像照顾媳妇儿似的,多体贴周到。”

  众人一阵哄笑,窦晓霞道:“你们帮我这侄儿留意着点呗,我这侄儿可不是那种好吃懒做的,人也体贴细致,你们都看着的,家里虽然不算顶好,但人品绝对不差……”

  大家聊着聊着,便说到窦涛的婚事上了,又是一阵欢笑声。

  窦涛去年来裴静姝家的时候,还什么都不会做,现在却是做得井井有条,人也长高长帅了,这小伙也没什么不良嗜好,话虽不多,但也没坏心眼,大家还是都看在眼里的,确实也有些媒婆想给窦涛说亲。

  不过窦涛年纪还是太小了些,大家也只是开开玩笑,并无真正说媒的。

第130章

  裴静姝家里的水牛产了两只小牛犊的事情很快就在生产队传开了, 生产队也高兴, 这一下多出来的两只牛犊也算是公家的。

  眼下很多人都想养这两只小牛犊,不过这两只小牛犊太小了, 还需要跟在母牛的身边,暂时还是由裴静姝这边养着。裴静姝现在就养了三只牛,工分自然也是要多给的,杨孟英现在乐得合不拢嘴,搞得像她养了牛一样。

  在城里求学的燕丽也放假回来了, 她的个子长高了不少, 人也变得温婉自信,一放假就跑到裴静姝这边来感谢裴静姝。

  看着以前那个自卑忧郁的小女孩变得越来越优秀, 裴静姝也非常高兴。其实不光是裴静姝,周围的人见了燕丽也是一顿猛夸,知识能够给人带来很大的改变,燕丽整个人的气质都变得不一样了。

  现在大家也都赚了一些钱, 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像燕丽这样走出这个穷山沟, 去大城市里多学一些知识,要是家里能够出一个读书人, 那也是一件光耀门楣的事。

  而在承山大队, 基本上也不存在上不起学的人了, 只是有些家庭还是比较节约, 舍不得花钱在小孩子的教育上, 尤其是女孩子。不过这种观念现在已经得到了许多改变, 至少比别的生产队要好很多。

  今年河坎乡又考出去了几个大学生, 这样的升学率在整个县城来说也是很高了,毕竟就算放眼在全国,现在的大学生确实很少。汇水县的另外一些乡镇上,往往一年都出不了一个大学生。

  不过这功能还是得归功于裴静姝和萧长风,他们两人在河坎乡成立了助学金,专门帮助那些成绩优秀想学习的人,萧长风也在河坎乡的学校捐了很多书籍,给他们设了一个小小的图书馆。

  在这个年代就算是小镇上的学校也没有图书馆,而河坎乡作为一个小乡,还能拥有一个不大不小藏书量不错的的图书馆,这已是天大的喜事。

  裴静姝也给他们的学校领导提了建议,每学期都设立了奖学金,专门奖励那些成绩优秀的,这笔奖学金的费用也是由裴静姝出。在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又有一大笔奖学金作为鼓励,学校的学生们都卯足了劲学习。吸取的知识多了,学生们对读书也不再那么抗拒。

  燕丽这次回来之后,母校还特地邀请她回校给学弟学妹们补习功课,燕丽当仁不让,答应了这个请求。

  在大学的环境里历练过的燕丽已经褪去了往日的青涩和害羞,变得落落大方又自信。这一年的时间让她在外面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见识了城市的繁荣和先进。

  而自从学校组织学生自愿补习功课之后,裴静姝这边也没再收留学生学习了,只是偶尔还是有些学生过来她这里,问问有没有赚钱的门路。

  裴静姝今年下半年也过得十分清闲,她这边倒没有什么好忙的,有窦涛和罗小慧两个得力的干将,她并不需要再招这些童工。而且当初他让这些小孩子送柴换钱,也是考虑到那些家里比较艰难的小孩,不过现在这些学生都可以在学校依靠助学金读书,不需要再做苦力换钱了。

  “静姝姐,这些东西都是我亲自誊写出来的,送给你,希望你不要嫌弃。”燕丽把手上几只小本子递给裴静姝。

  裴静姝打开一看,竟然是燕丽亲自手抄的一些关于种地养殖的知识。看得出来燕丽是下了许多苦功夫的,这些全都是干货,而且也是很基础的东西,就算不是专业人士,也能一看就懂。

  这几只小本子都不薄,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而且字迹工整娟秀。要誊写这么多东西,也是很不容易,肯定要花很多时间。

  裴静姝微微有些诧异,“我记得你不是读农学的,竟然还学了这么多农学上的知识。”

  “这是我去隔壁学校的图书馆里找出来的,我们就挨着农业学院,那边有很多这类书籍,我想着可能对我们农村的人有用,就抄了一些简单的下来,希望能帮助到静姝姐和乡亲们。”燕丽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说道,“我也不知道能报答你们什么,只能用这种方式。”

  “你做得很好,你送我的这东西比别的东西都实用,大家也要科学种田,这样才能提高产量。”裴静姝笑着收下。

  虽说农村祖祖辈辈的人都种地,但其实大部分人种的也并不好,因为种地的知识都是由家中长辈亲自传授。要是长辈种的不够好,那下辈的人常常就会陷入一些误区中,因此在种地和养殖方面也有许多古怪的“偏方”,能不能奏效全靠运气。

  而燕丽誊写的这些手抄中,就为庄稼的虫害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还给出了相应的防治手法,可以说非常实用。

  “有用就好,我就怕没什么用处。”燕丽笑着说道,“我不在的这些日子,多谢你照顾我弟弟,我们给你添麻烦了。”

  “不用这么客气,他很乖,也教了珊珊很多知识,没有给我添麻烦。今天就在我这里吃晚饭,我们早点吃,你吃完再回去。”

  “那我们就不客气了,我也很久没有吃静姝姐你炒的饭菜了,我一直都很怀念。”燕丽笑得眉眼弯弯,这话倒是一点都不假,没有人不喜欢裴静姝做的饭菜,就连回了城的柳博衍也经常跟着萧长风下乡来,到裴静姝这里蹭伙食。

  不过柳博衍也不是白吃,每次下来都会给生产队做一些指导工作,引导大家更好地种地。

  今天燕丽燕明都在,裴静姝炒了一只小煎鸡,手撕兔,又炒了好几道菜。燕家两姐弟吃得十分满足,从金沟村走出来的时候,他们手上还带了两大包东西,都是裴静姝送给他们的小吃。

  “姐姐,这个薯片好好吃,快尝尝看,你猜猜这是用什么做的?”燕明一脸兴致勃勃的问道。

  燕丽咬了一口,脆脆的,很好吃,“是用什么做的?”

  “这是用土豆片炸的,是不是特别好吃?我上次来的时候正好遇上静姝姐炸薯片,满满一锅,我们吃了好多……”燕明和燕丽讲起裴静姝家的吃食,简直滔滔不绝。

  后面跟着的女孩唇边挂着笑意,朝远处的路走去,夕阳的余晖在他们身上撒下一层温暖的光芒,暖暖的。

  顾明春也生了,生了一个小女孩,一向重男轻女的窦母似乎不怎么喜欢。

  窦晓霞在裴静姝家里说起的时候眉飞色舞,杨孟英也十分解气,对裴静姝说道:“让那个顾大娘重男轻女,还说你生的不带把,哼,现在顾明春生的也是一个不带把的,这简直就是现世报,活该!当初顾明春怀着的时候,她就一口一个窦家的孙儿,还去求神拜佛,让老天爷保佑顾明春怀儿子,老天爷就是看不下她的作为……”

  “儿子女儿都是一样的,你也知道她这样做不对,你又何必跟那种人一般见识?这事跟我们没有关系,你们在外面也少说几句吧,别人听到也不好。”裴静姝道。

  “我这是在给你打抱不平,你这受气包的个性,你忘了她当初是怎么说你的?”杨孟英不爽。

  裴静姝摇摇头,“狗咬你一口,难道你还要咬回去?”

  她是不想和顾大娘再有什么纠葛,反正她都和顾明轩离了婚,和顾大娘最好还是两清。这样争来争去也没什么意思,现在她已过得很好,那顾大娘过得也够惨,现在已经开始改革开放,土地下放也不久了,今后她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一个顾大娘更加左右不了她。

  “静姝说得对,我今天也是在家里说说,在外面我才不会说这样的话呢!现在我们的生活也过得好,那顾大娘过的哪叫生活?我们静姝家的猪都比她吃得好。”窦晓霞笑着道。

  杨孟英想了想,现在裴静姝名气越来越大,也要注意一下名声,免得给裴静姝招黑。窦晓霞刚才劝的那些话也很对,静姝这里的猪可都吃的是粮食,听说那顾大娘还天天喝稀饭,她又何必跟顾大娘那样的人计较,这种人已经不足她一哂了。

  其实今年承山大队的收成很好,分摊到每个人头上的粮食也多,顾大娘不至于天天喝稀。只是这顾大娘之前到处借了些米,去年又因为工分没有挣够,贴的钱也没贴足,今年分月月粮的时候就比别家要少分一些。

  顾大娘看别人个个都富庶了,只有她穷酸,就更加舍不得吃,都把那些粮食存起来,万一今后收成不好,还可以拿来度日。

  今年年底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今年众人的猪长得快,长了半年的猪也有两百斤,大大缩短了生长周期。那些养了一年的,有的有三百多斤,这要是放在以前,他们想都不敢想。

  杀的过年猪肥,大家也都高兴,这比生产队大丰收还要高兴,因为这些猪都是他们自己养的,杀了也是自己的,别人分不去。大家尝到甜头之后,一个个也都琢磨着要新建猪圈,等过完年多买两只猪养着。

第131章

  因为顾明春怀孕, 顾大娘打算去窦家小住了一段日子,说是要去照顾顾明春。恰好年底猪也卖了, 剩下两只母鸡也是要给顾明春送去坐月子的。家里了没了家禽,去女婿家里照顾女儿, 倒也合情合理。

  不过顾大娘想得很美, 去了窦家两天就被窦母气得跑回来了。窦家人一个个不是善茬, 尤其是窦母, 家里有那么多儿媳妇, 要把她们管住,就得有点手段。顾明春生了个女儿, 窦母重男轻女,再加上窦母本来就不喜欢顾明春,对顾大娘和顾明春难免就有怠慢的地方。

  顾明春见着顾大娘就诉苦, 一开始的时候,窦大娘还会跟着她义愤填膺地说窦家人不是东西, 但听得多了,难免也会觉得烦。窦老九是个闷声不吭的,夹在老婆和老妈之间拿不定主意, 不敢违逆窦母的意思,又宽慰不了顾明春, 顾大娘在窦家差点还和窦母吵了一架。

  如今受的窝囊气多了,顾大娘也被磨平了不少棱角, 以前要是谁敢让她受这样的窝囊气, 她定然要跟别人争论到底。因为那时有顾明轩在她身后给她撑腰, 现在顾明轩也和她离了心,再加上又是在别人的地盘上,顾大娘只好忍下这些气,回了金沟村。

  虽说她在承山大队名声不好,也有很多人背地里议论她,杨孟英更是巴不得看她的笑料,但那些人好歹还是讲几分道理的,跟窦母这种耍滑耍狠的人一比,顾大娘都觉得自己不是窦家人的对手。

  顾大娘回来的时候,正好金沟村的一群女人正坐在裴静姝的院子里晒太阳嗑瓜子。这种瓜子不是葵花籽,而是南瓜籽儿,裴静姝今年给他们的南瓜品种质量上乘,种出来的南瓜分外香甜,而且这南瓜籽儿还颗颗饱满,晒干之后放点盐在锅里炒一炒,味道别提多美。

  这年关正好大家都没什么事情,聚在一起嗑瓜吹牛也是一件打发时间的美事。见着顾大娘突然回来,大家都忍不住用眼神打了招呼,意思不言而喻。

  刘明秀向来是个嘴快的,就笑着跟顾大娘打招呼,“顾大娘,你不是去照顾明春了么?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顾大娘见窦晓霞正好也在,就故意拔高声音道:“可别提那窦家了,他们是缺德人,明春生小孩,窦家人还让她做这样做那样,还没出月子呢,就要帮着做活了。明春的身体本来就不好,月子没做好,今后她这一辈子就有的受了。”

  窦晓霞道:“你既然觉得我们窦家那么不待见顾明春,那你怎么不在哪里好好照顾,跑回来作什么?我出嫁之前,也是见过我娘家妈是怎么对待我上面的四个嫂嫂的,也没你说得那么缺德。”

  她知道窦家不养闲人,窦母在平时最讨厌偷懒的人,对窦家那几个儿媳妇也比较苛刻,但是她们坐月子的时候,窦母还是比较照顾的。毕竟同是女人,窦母也知道坐月子对女人的重要性,窦母与儿媳又不存在深仇大恨,没必要在短短的月子期间为难儿媳妇。

  窦晓霞知道顾大娘是个喜欢说胡话、又挑剔十足的人,在顾家发号施令惯了,去窦家会和窦母有过节就再正常不过。

  “你自然是向着你的后家妈,当初明春大着肚子回来,你们一家人对明春不闻不问,这还不缺德?”顾大娘一股气憋在胸口。

  “顾明春是自己要回来的,这又跟我娘家有什么关系?她自己嫌弃我娘家配不上她,觉得待在窦家难受,要跑回娘家来,难不成窦家还帮她关着不准她走?只怕到时候又要被你说成连娘家都不让她回。”窦晓霞反驳道。

  院子里坐着的人也帮着窦晓霞,“顾大娘,窦晓霞都已经是裴家的儿媳妇了,窦家那边的事情和她也没多少关系,你要找说法,也该找你的亲家和女婿,你找窦晓霞说这事,算是找错人了。”

  “就是!我想窦家也娶了那么多儿媳妇,你那亲家也不是第一次当婆婆,应该不至于那么苛刻。你要是实在放心不下,要不就在窦家裴顾明春做完月子,你这去两天又跑回来找窦晓霞,这就本末倒置了。”

  顾大娘气得咬牙切齿,只好摔门进了屋。想着当初那么多大好青年等着让顾明春选,顾明春一个都没有看上,最后却阴差阳错嫁给了窦老九,还摊上那么一个恶婆婆,顾大娘心中就只觉得懊悔不已。

  这几天也没见着顾明轩,不知道这个和自己离了心的大儿子现在捣腾些什么。顾大娘打开后门,正好看到顾小军顾小伟两兄弟正在玩泥巴。

  顾小军还是傻里傻气的,再也不复以前的聪明伶俐,他这一辈子算是毁了。想着以前顾家的风光,顾大娘只觉得无限凄凉。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道奶声奶气的声音打破了顾大娘的伤感。

  顾大娘抬头一看,就见顾珊珊、裴朝辰跟在裴静姝的左右,嘴上念着她听不懂的诗词。不过顾大娘还是知道顾珊珊念的是一首诗,她以前听裴静姝那边有读书小孩念过。

  “妈妈,我有没有念错?”顾珊珊一脸雀跃地望着裴静姝。

  裴静姝摇摇头,笑着说:“你念得很好,没有念错,很棒,已经会五十首古诗了。”

  裴静姝也觉得顾珊珊和裴朝辰很厉害,这么小的年纪竟然一点也不排斥读书,顾珊珊现在才四岁多就会算术,还认识一些简单的字,在燕明耐心的教育下,现在会了许多诗词。当初裴静姝让燕丽燕明两姐弟给他们上课,其实并没有想过要让他们学得多厉害,只要养成一些好的习惯,多听一些故事就行了。

  没想到效果竟然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期,裴静姝也很感谢燕家两姐弟。

  她想等过了这个年,就让顾珊珊和裴朝辰去上学,裴朝辰的年纪也大了,现在都七岁了,就算没有幼儿园上,也该是上小学的年纪。至于顾珊珊,她一个人在家也不好玩,索性和裴朝辰一起入学,能学多少算多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9页  当前第10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5/1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十年代锦鲤村花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