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五十年代之七彩成长记_分节阅读_第44节
小说作者:暗墨沉香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75 KB   上传时间:2020-04-06 19:20:23

  陆清宁问这问那, 七彩只好陪着她说话。还是程方秀出来上厕所,听俩孩子还在说话,让他们赶紧睡觉,可别明天起不来。

  陆青宁吐吐舌头赶紧悄悄跟七彩说:“咱们赶紧睡吧,明天别耽误你拜师。”

  七彩点头说:“那我睡了。”

  虽然俩小姑娘讲了很长时间的话,其实这个点才晚上八点多,根本不算太晚。七彩在家时,这个点还在悄悄修炼异能,根本没睡过太早。七彩不是话痨,清宁表姐拉着她摸黑说话很久,她作为小客人,也不好意思不搭理人家。幸好她不是瞌睡虫。

  不过因为这年月晚饭后没啥娱乐活动,大多数人吃完饭干完活后都早早歇下。一个是怕浪费电或灯油,二来确实没事可做,不如饭后早早歇着,第二天早起该干活干活,该上班上班。

  第二天一早,程方秀婆媳早起做早饭,程茂林和七彩是客人,不好意思睡懒觉,听到动静也赶紧起床。

  程方秀见七彩早早起来洗脸,问她:“七彩,你咋不再多睡会儿,起这么早干嘛?”自家仨孩子还没动静呢。

  七彩乖巧地说:“睡醒就起来了。姑奶奶,您要做饭吗,要不我帮您烧火,我在家都帮我妈烧火。”

  程方秀闻言笑了,“好孩子,城里烧柴的少,用煤炉的多,用不着你烧火。要不你再去睡会儿。”

  七彩听说城里烧煤,顿时明白了,“姑奶奶,那我去洗脸。”

  程方秀指了指客厅的方向说:“脸盆架在门后呢,你爸也起来了,让他给你弄水洗脸。”

  她觉得七彩还小,应该照顾着点。可七彩内里是个成人芯子,从自己能自理开始,就很少让大人照顾。在大人看来,七彩太懂事了。

  这不程方秀回头就跟儿媳妇叨叨:“七彩真懂事,刚刚还说帮我烧火。清宁这么大的时候,还只知道玩呢。”

  李淑华点点头说:“七彩确实懂事。虽然她比清宁小几岁,却更晓事,更通人情世故,也不知道茂林两口子咋教的孩子。”

  程方秀笑着说:“这说明老程家的根子好。”

  李淑华笑了笑没再说话。她总觉得附和婆婆的话,好像刻意奉承婆婆一样;但是又没法反驳,只好忙活早饭了。

  饭后,程方秀带着程茂林和七彩去找黄大夫。本来陆清宁也想跟着去看热闹的,程方秀怕去的人多了不好,没同意带她去。

  陆清宁嘟着嘴,一看就不高兴。不过,她打算等七彩回来,就问她怎么拜师的。她对拜师学医没兴趣,但是对拜师过程很感兴趣,因为从来没见识过。

  陆清宁还以为奶奶直接带七彩去拜师,不知道大夫还得考验她,考验过关才能拜师。

  黄大夫带着三人坐车从城东跑到城西。

  程方秀在心里琢磨:要是七彩拜师成功,以后跟师傅学医该怎么安排吃住?

  她想了想,觉得师傅家离得有点远,以后要是来回跑怪麻烦的;再说,七彩还上小学呢,到底该怎么安排?算了,能不能还不一定呢。如果拜师成功,让师傅看着安排吧。

  到了周大夫家,七彩见到了她要拜的师傅。当然,在为考核之前,她还不能喊人家师傅。

  周大夫早就在家等人来了。来的四个人中,他一眼就看到最小的女孩。这孩子长得挺好看的,不知道能吃苦吗。

  周大夫此刻略有点后悔,其实收女孩当徒弟不是太方便。要不是黄大夫来说项,他都不一定会答应安排今天的考验。

  算了,人家既然来了,他就正常考验,要是不过关,别怪他不讲情面了。

  几个念头在周大夫脑中一闪而过,他对几人说:“都坐吧。”

  周大夫安排几人坐下后,没有再啰嗦,直接问七彩:“我让你看的书,你看了多少,能记住多少?”

  他让七彩背的医书,都是学中医启蒙阶段需要学的,有《医学三字经》、《汤头歌》两种比较易学的书籍。

  周大夫见到七彩后,看她年龄确实有点小。虽然他听说这孩子记忆力不错,背书快,也不知道七彩能背过多少。毕竟孩子年龄在这里,估计字还认不全呢。

  虽然她有学医的心思,可谁知道是不是一时兴起。当她看到难懂的医书后,打退堂鼓没?

  七彩一点不怯场,她眨巴眨巴眼说:“我都背过了,就是不理解意思。”

  周大夫听了七彩的回答,诧异地看了七彩一眼。真背过了?如果是真的,那这孩子记忆力惊人,起码以后背医书记药方绝对不是问题。

  “那你背来听听。”

  然后七彩超常发挥,把两本书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背了一遍。

  比如说背医学三字经时,她不仅把三字经背了,还把其注解也都背了下来,这就很让人惊讶了。

  毕竟复杂难懂的医书对七岁的孩子来说,很有难度。也就是七彩记忆力超高,不然也搞不定这两本医书。自从拿到两本书,她一直在背医书,学习都没以前上心了。

  幸亏三年级课程简单,对记忆力好、理解力又高的七彩来说,一点没问题。

  程茂林和程方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程方秀:七彩真给大人长脸,背得真好。

  程茂林:不愧是我闺女,聪明有伶俐。

  没等周大夫说话,黄大夫就夸起七彩:“这孩子才拿到书一星期吧,她背得可真流利,背起来都不带打哏的。”

  周大夫点头,“背得真不错,看来她用心学了。”

  既然人家孩子都努力了,背得又好,周大夫没有拒绝的理由,他对程方秀说:“先让孩子跟我学着,以后能学到什么程度,全看她了。”

  程方秀欣喜地说:“这么说您答应收七彩当徒弟了,太好了,以后七彩就麻烦您了。”

  程茂林也赶紧站起来跟周大夫道谢。

  七彩脆生生地喊了声:“师傅。”听说拜师还得给师傅磕头,她没犹豫,当即跪下给师傅磕了三个头。

  周大夫忙过去把她扶起来。徒弟年龄是小点,看起来挺懂事。女孩子比较乖巧,以后应该不用太费心思管教。

  接下来,周大夫跟程茂林了解了一下小徒弟的家庭情况。徒弟收了,总不能对她一无所知。他了解到七彩是乡下的,天天进城学习不现实,于是主动安排徒弟的学习日程。

  “要不这样,七彩平时在家上学,顺便背医书,周末来我这里,我给你讲解医书,辨识药材……”

  其实照周大夫来看,七彩脑子好使,学习成绩应该差不了。小学课程简单,她在学习上花不了太长时间。既然她想学医,趁年龄小,应该多费点心思学医。等上初中、高中,再多费心思学习不迟。

  恰好七彩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她才拜师,没有立马说出自己的想法。她打算回去跟爸爸沟通一下,最好多抽出点时间来学医。毕竟医书难懂,还得靠师傅讲解,她才能学得快些。

  周大夫寻思,既然收下七彩当徒弟,她来城里也不容易,不如从今天开始教吧。

  于是,周大夫给七彩讲解起她刚刚背过的两本书。

  七彩本来就想好好学中医,现成的师傅在跟前,她当然得好好听讲了。不但好好听课,遇到不理解的词句,她还主动问师傅。周大夫就耐心给她讲解。

  别看周大夫平时看起来没个笑模样,但他对好学的孩子板不起脸来。七彩刚开始接触中医,不懂的地方太多,问题多多。不管七彩问的问题多么幼稚,周大夫都耐心地解释。

  黄大夫好奇地听师徒俩开课,他见七彩接受能力好,背书快,有的问题直接问道点子上,也觉得老友收了个好徒弟。不过以后七彩能学到什么程度,不可预料。

  也许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方仲永的故事,黄大夫又不是不知道。万一小姑娘学着学着不耐烦,半途而废了呢。所以黄大夫看七彩学起来有模有样,也没有太羡慕。

  黄大夫寻思:老友收的大徒弟上大学去了,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收个贴心的小徒弟,还能解闷。他也算是帮到老友了。要不黄大夫也不能费心思帮程方秀推荐徒弟人选。他就是看老友孤单一人,才动的心思。

第47章

  黄大夫见没他什么事了, 抽空跟老友告别。家里说不定还有病人等他回去瞧病了,既然事情办完了,他就回去了。

  程方秀见黄大夫要走,也跟着一起走了, 留下程茂林在周大夫这里听闺女上课。

  回去的路上,程方秀问黄大夫:“既然七彩拜师了,得给人家周大夫准备拜师礼吧, 我也不太了解这些, 您看准备什么好呢。”

  黄大夫想了想说:“现在日子不好过,孩子家里宽裕的话,准备点点心、肉啥的就行。要是家里条件不好,老周也不在乎那点礼品。”

  程方秀:“七彩跟人家学医, 哪能不表示表示。”完了她又感谢黄大夫:“这次多亏您从中牵线帮忙, 要不我还不知道到哪给侄孙女找师傅呢。”

  黄大夫:“还是您家孩子好, 要不老周也不能收她当徒弟。”

  程方秀跟黄大夫说着话, 寻思回头不光给周大夫准备拜师礼,也得给黄大夫准备谢礼,总不能让人白帮忙。

  中午, 程茂林和七彩在周师傅家吃的饭。本来程茂林打算回姑姑家吃,可是周师傅非得留下父女俩吃晌饭。闺女刚拜师学医, 程茂林哪好意思厚着脸皮在周师傅家白吃白喝。

  周师傅板着脸发话:“你们若是回去吃饭, 来回路上还得在耽搁时间。你们下晌不是还得坐车回家吗,呆在我这里的时间没几个小时,有那功夫我能给七彩讲很多东西。”

  程茂林想想也是, 只好笑着跟周师傅说:“那就麻烦您了。”

  看样子,以后闺女来学习,可能上午得在周师傅家吃顿饭,大不了以后多给周师傅送点东西来。

  七彩也是这么想的。

  目前,周师傅一个人住。他院子里有个药房,平时给街坊邻居看病,收取少许药费。有那手头不宽裕的,就给周师傅送点吃食过来,周师傅也不嫌弃。他给人看病也不图赚钱,就图有个事干。

  因为他曾是战场退伍回来的军医,政府还给他发放一份补贴,所以他吃喝不愁。

  别看周师傅是个老单身汉,可他会做饭,味道还不错。他屋子里收拾得干净利落,一点看不出家里没有女主人的样子。

  程茂林和七彩帮着周师傅打下手做饭时,程茂林借机跟周师傅聊天,了解了周师傅的一些往事,算是对他有了个初步了解。

  程茂林得知周师傅曾经是个老八路,后来因为受伤退伍,非常敬佩他。

  七彩在旁边默默听着爸爸跟师傅讲话,有些事记在心里。比如说师傅受过伤的事,现在好了没?以后有机会问清楚,如果师傅身体有暗伤,说不定她的异能还能帮上忙。

  程茂林还主动跟周师傅讲了一些自家的事,这让周师傅对徒弟家了解更多了些。他看出程茂林不是个死板的老实人,要不也能送闺女学医。从他的言谈举止看,是个的爽快乡下汉子,说话办事心中有数,看起来也很疼闺女。这样也好,徒弟家人靠谱些,以后能少些麻烦。

  饭后,周师傅又给七彩讲解了她背过的医书,让她深入理解牢记,循序渐进学习,以后总用得上。

  “铛……铛……”

  两点整,钟声响起,周师傅讲了个结尾,停止了今天的授课。

  “你们不是三点钟还得坐车吗,时间不早了,想赶车的话得走了,再不走就错过汽车了。”

  程茂林笑笑说:“还能赶趟。周师傅,那下周末我再带七彩过来学习?”

  周大夫交代:“嗯,你们下周末再来吧。”

  七彩:“师傅,那我下周再过来。”

  爷俩跟周师傅告别后,赶紧坐车回了程方秀家。程茂林寻思:要走的话,总得跟姑姑说一声再走。

  “姑姑,我们跟周师傅说好了,下周再来学。”程茂林抬头看了看太阳的位置,“时间不早了,还得赶县城最后一班车,姑姑,我们得走了。”

  程方秀忙叫住他说:“等等,既然七彩拜了师傅,肯定得给人家准备拜师礼。我看你这回拿来的野物不少,要不我做成熏鸡熏兔子,给人家送去?”

  程茂林摆摆手说:“姑姑,那些您留着吃吧,回头我再去山上弄新鲜的来。礼品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回头我跟秀珍商量着置办。”

  “你心里有数就行,我怕你忘了,提醒你一下。”程方秀又说:“那你们赶紧走吧,别赶不上车了。”

  家里有儿媳妇,程方秀不好替侄子准备拜师礼,她和儿媳妇住在一个屋檐下,总得估计儿媳妇的想法。幸亏茂林有点能耐,多弄点野物当拜师礼也不错,谁让现在大都稀罕吃肉呢。

  “姑姑,那我们下周再来。”程茂林带着闺女赶紧去汽车站坐车了。

  时间掐的刚刚好,他们坐三点的汽车回到县城,在县城的车站等十来分钟,再坐四点回家的那班车刚刚好。

  等爷俩走到家,已经五点左右了。李秀珍正在大门口等着呢,她一看到人,马上问:“成了吗,人家收下七彩了吗?”

  程茂林点头,笑着说:“咱闺女这么聪明,怎么可能不成。周师傅收下她了,以后她每个周末去城里学医。”

  李秀珍一听成了,心就定了下来,她好奇地问了句:“七彩她师傅多大年龄了,长得啥模样啊?”没等丈夫回答,接着她又说:“对了,你们饿了吗,要不你俩先吃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页  当前第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1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五十年代之七彩成长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