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五十年代之七彩成长记_分节阅读_第8节
小说作者:暗墨沉香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75 KB   上传时间:2020-04-06 19:20:23

  怪不得上次程叶跟她出来采蘑菇,一直跟在她身边,肯定是想利用她得到金手指。七彩回想起程叶的种种,确定了心中的猜测。

  如果真能找到的话,七彩认为她拿得心安理得,应该不算抢了别人的东西。

  不过树这么大,该从哪里找呢?

  算了,还是从树底下找起。七彩拿着剜菜刀子,打算先把树底下的野菜挖一圈。这样就算找不到金手指,还能收获野菜。可就在她剜菜时,一下子剜出个银环戒指。

  七彩捡起来一看,戒指上虽然带着土,可是没带一点锈迹,看上去银光闪闪的,上面刻着复杂的纹路,清晰可辨,一点不像在土里埋了很久。七彩知道,银镯子戴久了会发黑,也许这戒指不是银质的。她稍微用力捏了捏,果然捏不动,材质特别坚硬,肯定不是银质品。

  程叶说的金手指是这个戒指吗?

  七彩仔细观察几遍,看不出其中有什么门道。想到小说中的得宝片段,七彩想:也许这戒指需要滴血认主?她把手指刺破一点,血冒出来后滴到戒指上。果然,戒指把她的血吸收了。

  七彩把戒指套在到中指上还大一圈。不知道能不能缩小?就在七彩心心念想这时,戒指不负所望缩小了,不松不紧,正适合七彩中指的尺寸。

  再隐藏起来?戒指也如七彩所愿隐藏起来。如果让外人看的话,七彩手上没有戴任何东西。

  七彩用精神力刺探银环戒指,竟然感觉到里面有个很大的空间,里面还存放了一些东西。她试着把东西拿出来看,竟然没费一点功夫。

  七彩手上凭空多了两本册子和几个药瓶。药瓶是玉质的,看上去品质不错,可惜药瓶里面是空的。七彩知道这些瓶子都是药瓶,因为瓶子上标注着:洗髓丹、凝脉丹、益元丹等名称。

  册子上有些是繁体字,七彩恰好认识一些,看出一本是功法,另一本是药材大全和一些药方,药方里的名字能和药瓶上的名字对上。

  看来这是一个修炼者的戒指,就是不知道戒指怎么埋没到此地。七彩看了看,再没有其他的,便把东西全收进戒指里,她打算抓只小猎物赶紧下山,免得出来太久家人担心她。

  七彩凭借木系异能,很快抓住一只觅食的野兔。她把野兔四条腿绑住,塞进背篓里面,又用野菜围了一圈。这样弄,就算从缝隙里也看不出异样。然后七彩背着小背篓,脚步轻快地下了山。

  七彩回到家前,经过再三考虑,没有打算把程叶换芯子的事跟大人说。说出来不过是徒增麻烦而已,再说程叶未必承认,大人也未必愿意相信。只要现在的程叶不做太过分的事,七彩不打算理会她太多。

  回到家后,七彩把野兔拿给程奶奶看。

  七彩炫耀:“奶奶,我又抓了一只胖兔子,你看我厉害吧?”

  程奶奶看到野兔当然高兴,可是凭孙女的小身板怎么抓到的?

  想到这儿,程奶奶脱口问:“七彩,你是怎么抓到兔子的?”

  七彩又编了个由头:“奶,我不是去山下挖野菜吗,正好这兔子窜到我跟前,我一下子就把它扑住了。奶奶,我还剜了好多野菜。”

  程奶奶摸摸七彩的小脑袋瓜,笑呵呵地夸奖:“七彩真能干。今天奶奶就给你们炖兔子肉吃。”

  都要吃集体食堂了,看来很快不用在家吃饭了。野兔养不活,还是赶紧吃了解馋。

  程叶早已回到家,她看到七彩的劳动成果,心里特别羡慕。

  程叶在山上不是没有看到过野兔,可是野兔非常机敏,没等她过去抓,野兔已经飞快地逃窜了,她想抓都抓不住。

  七彩是锦鲤附身吗,怎么运气这么好,抓野鸡野兔这么轻松?还有,戒指也是七彩先挖到的,虽然后来给弄丢了,但确实是她挖到的。程叶认为七彩可能运道是真得好,说不定是作者赋予她锦鲤运。

  看来以后还是得跟七彩搞好关系,沾点好运气。可程叶又怕跟七彩走得太近,让七彩发现异常,因此心中纠结不已。

  七彩再次见到程叶,心情可就不太美妙了。不管程叶是不是自愿附身的,可程叶不是以前从小跟她玩到大的程叶,七彩既然已经知道这事,当然不会用以前的态度跟程叶继续交好。

  程叶想了想,却脸大地说:“七彩,你运气真好,下次我跟你一起去抓兔子吧!”偶尔跟七彩出去一两次,她在小心点,应该不会让七彩察觉到异常。

  可程叶不知道,七彩早已知道了她是冒牌货。

  七彩没有正面回答:“这次是运气好,下次不知能不能抓到。”

  程叶笑着继续鼓动:“到时咱俩一起抓,肯定能抓到。”

  七彩:呵呵,要是没有异能的话,我都不能肯定一定能抓到。

  七彩已经打算渐渐疏远程叶。反正爷奶已经决定要分家,分家后远着程叶非常容易。

  晌午这顿饭,程家人并没有吃到野兔肉,程奶奶打算晚上吃,因为晚上要吃分家饭。

  程茂林听说闺女又抓到一只野兔,笑哈哈地说:“闺女,你运气真好!你爸我都逮不住野兔。”说着,他还把七彩抱起来转了几圈。

  程立国羡慕地说:“七彩,下次你去叫上我,我也想抓野兔子。”

  七彩爽快点头:“下次带哥哥一起去。”这可是亲哥,有好处不能忘了他。

  李秀珍:赶紧分家吧。分了家,要是闺女抓只野鸡野兔炖了,他们一家就能多吃点肉,大不了再给公婆分一碗,剩下都是自家的。想分就分,想自己吃就自己吃。现在可好,闺女抓的猎物,她竟然没有做主的份。

  吃过晌饭后,程爷爷交代:“过午下了工你们都早点回家,我有事要说。”

  程茂才好奇问了一句:“爸,啥事啊?”

  程爷爷没有提前透露消息,“等回来你就知道了。”

  程茂田和程茂林一看,便没再问。程茂林猜到,可能跟分家的事有关。

  程茂才出了门跟俩弟弟说:“咱把也不知道要说啥事,还神神秘秘的,一点口风都不透露。”

  程茂田话不多,没有说什么。

  程茂林打着个哈欠说:“谁知道呢,想那么多干嘛,过午回来不就知道了。”

  傍晚,日暮西山,绚烂的晚霞给群山和乡间蒙上一层胭脂红的轻纱,显得美丽无比。

  程爷爷找了老村长和林队长过来,一起见证程家分家事宜。

  老村长问:“老程,怎么突然要分家,不是因为吃大锅饭的事吧?”

  “不是,我也不想分,可孩子们都大了,家里住不开了,该分还得分。”

  “说的也是,树大分枝,人大分家。都住在一起麻烦多,分开也好。”

第十三章

  老村长干了好多年村长,村民经常找他断官司。

  有的公婆喜欢抓家中大权,死咬着不分家,家里整天发生乌七八糟的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多事根本不好处理,有时让老村长很作难。

  有的公婆不爱管闲事,儿子一结婚就分出去,麻烦少很多,都清心。

  各有各的盘算,程家分家算正常事。

  程家兄弟看到爸把老村长和队长叫来了,不禁想家里有什么大事得请这二位。

  程茂林暗喜:看来分家的事定了。

  程爷爷把老村长请到上座坐下,程奶奶赶紧上茶。他把儿子儿媳们叫到跟前。孩子们也凑到跟前,不过都不敢闹腾。

  程爷爷吁了口气才说:“今天我把村长请来,打算分家。”

  程茂才一听,立马反对:“爸,咱家过得好好的,分家干啥?我可没想过要分家。”

  程茂田也赶紧表态:“爸,我也没想过分家。”只是媳妇私下跟他提过想分家的事。

  程茂林:“我听爸的。”

  程爷爷暗自瞪了小儿子一眼:臭小子,不是你先提起分家的。

  刘玉香想到自家三儿子,不高兴分家,脸上不好看,“爸,我可没闹着分家,这不是过得好好的吗,干嘛分家?”

  赵英子和李秀珍一听分家,心里都很高兴,但是脸上强忍着没表现出来。可是眼里带着笑意。

  程爷爷看了众人,咳了两声表示:“我们老两口平时算是比较公平,就算分家也不会亏待你们哪个。既然我把村长和队长请来了,分家的事就定了。你们不用多说了。”

  他扭头都对程奶奶说:“老伴,你把家里的钱拿出来,先给他们仨分了。”

  老村长不由提了一句:“那你们家老二呢,分家没他的事?”

  程爷爷解释:“老二在新疆程家立业了,离得太远,回来一趟不容易,以后可能回来的次数不会太多。他早就说过,家里的东西不用给他留着,都是他兄弟仨的。”

  “既然老二说过这话那就行,你看着安排吧。”老村长示意接着分。

  分家的事只不过请村长和队长做见证,主要还是程爷爷和程奶奶分。

  “家里总共六百多块钱,是这些年我们辛辛苦苦攒下的。我们打算跟老大住,让老三和老四出去盖房,所以这钱得多给老三和老四分点……”程爷爷这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

  刘玉香一听着急了,“爸,立宗可是上高中了,眼看过两年就得盖房娶媳妇了,把钱多分给老三和老四,到时候立宗咋娶媳妇?”

  她知道公婆平时最看重大孙子,才拿大儿子当借口。

  程爷爷颇为威严地看了老大媳妇一眼,“先听我安排完了你再提意见,要是不太离谱,我会考虑你们的意思。”

  刘玉香心里再急,有外人在,她也不好意思闹腾。在村干部面前丢了人,以后咋露脸?

  “本来我看老大家有仨儿子,想把这个老院留给他,要是老大两口子不愿意,也可以拿钱出去盖房。谁要老院谁就给我们养老,剩下那两个每年给点粮食孝敬,逢年过节买点东西来看看我们就行……”

  一听这,刘玉香赶忙表示:“茂才是老大,肯定得给爹娘养老。”

  刘玉香不傻,老院三间北屋,可是用砖和石头盖的。想出去盖这样的房子,不好盖!

  出去盖房费心费力不说,关键是钱够吗?一两百块钱能盖几间房?出去盖房最多盖个两三间先凑合着住,还不如要老院合适。老院盖的年头不算多,房子看着还好,等儿子结婚的话,把旧房刷大白墙收拾一下,住着也不差。

  程茂田没儿子,根本不会跟大哥争老院。

  程茂林只想分家出去过,他也不想争。因为他知道,左右也争不过。他爸总不能不顾老大家三个儿子。

  程爷爷看老三和老四没意见,接着说:“我跟你妈商量过,老三和老四出去盖房花钱多,每人分二百,够不够的,就这些了,不够你们再借点。你俩什么时候盖好房,什么时候从这家里搬出去。对了,咱家准备的盖房材料,茂田和茂林一人一半。”

  “剩下那两百多,分给老大一百,剩下一百多是我和你妈的养老钱,也是我们的棺材本。”

  “家里现有的粮食按人口分,以后工分分开算,各家归各家的。养的猪等年底杀了分钱或分肉,鸡每家分三只。还锅就没法分了,是老大家的,老三老四自己置办。碗按人口分,盆每家一个……”

  破家值万贯。家里的东西都是零零碎碎置办的,算下来花了不少钱。老三和老四两家想要置办齐全家用的东西,还得费不少事和钱。

  所以程爷爷说分家还算公平,其实还是偏向老大家。

  不过,老三和老四没意见就是了。他们的孩子还小,再说老大干活早,大嫂来程家早,给家里赚得肯定比他们多。亲兄弟,没啥好计较的。

  赵英子和李秀珍作为儿媳妇,心里颇有微词,但是跟分家另过比起来,那都不算啥。以后日子长着呢,只要分家后好好干,他们就不信给儿女置办不起一份家业。

  农具啥的不用分,分也不过是一张铁锨和?头啥的。像耕地的犂、种粮种的小耧等大件农具,现在都归队里管。剩下鸡零狗碎的东西,到时再细分。分家章程大体就这么定了。

  程奶奶把提前准备好的四百块钱,给赵英子二百,又给李秀珍二百。说实话,这些钱分出去,程奶奶也舍不得。可是为了孩子们过得好,她还是咬牙分了,自己并没有留多少私房钱。

  老村长一看程家分家这么平静,儿媳妇除了老大家的多说了几句,那俩都不争不抢的,不禁夸了一句:“老程,还是你管家有方。”

  程爷爷:“是孩子们懂事。我就盼着他们兄弟几个分了家还能亲近点,有啥事,都别只顾自个,兄弟们该帮就帮。”

  在老村长和林队长的见证家,程家正式分了家。程奶奶把炖的兔肉端上,还炒了几个别的菜,吃了分家饭。

  当天晚上,李秀珍跟丈夫商量:“盖房的事得赶紧准备了,早点盖好,早点搬出去。”

  程茂林大包大揽说:“这事交给我,我先把材料备好,你管钱就行,买啥我找你拿钱。”

  “行,就这么办。”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页  当前第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1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五十年代之七彩成长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