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之知青时代[空间]_分节阅读_第21节
小说作者:酥肉曲奇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12 KB   上传时间:2020-06-20 12:58:34

  不管这回陈丹桂是否故意,这个姑娘不能再留了。

  西厢这一天被一拨拨听说了大队长家事的屯民拜访着,比之前探望陈阿婆的人还多得多,直到渐渐入了夜,这才慢慢停歇下来。

  应付了一整日的陶湘只觉得腰酸背痛,但她还不能休息。

  受打投办不顾及人权、强硬搜查知青们行李的训诫,后怕的陶湘回了隔间后,头一件事便是关门整理东西。

  一些原本从空间里拿出来用的现代护肤品、内衣背心等都拧巴拧巴拾掇了重新放回空间,相反有些为了方便而存在空间的诸如原身身份证明、高中毕业证与烈士父母遗物又取了出来,安藏在军用密码铝箱里。

  至于箩筐里那满满一篓子的东西已经实在是没地方归整了,铝箱里已满,点心匣子也满着,还有一些订做的木箱里头也放满了各类杂物,一时还是只能放在原位,只能等原来的都消耗掉,再补上空缺。

  陶湘拉下过长的床单遮住床底,这下面可都是她积攒的家产。

  如此这般上上下下彻底清理了三遍,就着蜡烛发出的昏暗光线检查完毕的陶湘这才放下心,腊月里的天,她硬生生忙出了一身汗。

  好不容易都收拾妥当,口干舌燥的陶湘一开门,只见陈丹桂正拿着把竹扫帚在她门前磨磨蹭蹭地扫着之前人群留下的果壳碎屑。

  陶湘倚门看着这姑娘,嘴角微勾了勾,想看看对方还要耍什么把戏。

  此时,陈丹桂心里其实也在泛着嘀咕。

  房门不隔音,陶湘之前在隔间里头一阵翻箱倒柜的声音都被她窥听了去,好端端这样大动作,实在显得古怪。

  鉴于两人白日里才闹过,比自己还小一岁的对方又被爆出这样好的家世,那箩筐里原本也不知装着哪里来的什么好东西,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钻进牛角尖的陈丹桂又妒又气,忍不住在内心恶意泛滥,狐疑地猜测道。

  同住一个屋檐下就是这么些不好,只要有心,总能被人窥探到什么,偏偏这些还都是陶湘避不过去的坎。

  不过陈丹桂还是咬着唇,磕磕绊绊地开始认错:“陶知青都是俺不好,早上不该用你的水,还压坏了你的筐子,姨婆已经说过俺了,你就原谅俺吧……”

  听到话语间还提及陈阿婆,陶湘下意识看向架子床方向,只见阿婆并没有看过来,但正侧着的耳朵显然是关注着的。

  请神容易送神难,陈阿婆眼下对这个侄孙女可喜爱稀罕得紧,只怕短时间内还不好弄走。

  这样的人放在身边就是颗定时炸弹,不知什么时候就炸了自己。

  陶湘敛眸思量着,半晌露出了个宽慰的笑:“不打紧,都是自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没什么原谅不原谅的。”

  “放宽心,在家里好好干!”陶湘伸手拍了拍陈丹桂的肩膀。

  她感受到对方肌肉的紧绷,小姑娘显然是还不服气,不过陈阿婆却已经面露欣慰。

  四合院里与陈丹桂一样对陶湘不满的还有赵家婶子,她与陶湘那才是真正撕破了脸,哪怕同住一个院,也已经不来往许久。

  因此在听说知青们被公安抓起来以后,她还幸灾乐祸以为陶湘也在里面,恨不得拍手称庆。

  然而后来得知陶湘根本没出事,反而被众人捧夸后,气得在家当场摔了筷子。

  不管有的人怎样看不惯,陶湘还是在旮沓屯过得如鱼得水,除了要写大会上诵读的稿子让她有些头痛,但看陶家叔婶凑巧寄来的红宝书勉强也有些思路。

  为了让陶湘写好稿,大队长还特意送来了一沓以往屯里每年开大会时用过的稿子。

  在陶湘看来,这些稿件都是前些年炼铁时期鼓吹旮沓屯丰收用的,今年应该也大差不差,说些好的往死里吹。

  她心里有了些数,知道大概应该怎样写。

  再往后翻翻,竟还夹杂着一张两年前的大会流程图,上面按村屯为单位排着许多表演节目,说相杂技皮影戏,还有的陶湘连听都没听过,偶尔夹杂文艺团歌舞,充满着浓浓的乡村土气。

  而写着旮沓屯节目的最后一行被水浸污了墨,也不知到底写的什么,但无外乎都是类似的。

  陶湘看得欢乐,一连几天蜗居在隔间里,为了避免屯里人再上门找她磕叨,只说是要埋头写大会上念的稿,其实就是吃吃喝喝、看看原来的稿件,也很少出门,乐得清静。

  与她相比,那几个时运不济的倒霉知青就相当苦不堪言了。

  腊月初,西北风开始呼啸着席卷平原盆地上每一寸土地,旮沓屯的冬菜却还在地里茁壮成长着。

  北地的冬天,大风素来伴随着大雪,这节气眼见着快要落雪,知青们的任务就是在这些过冬菜上铺好晒干的荞麦秆保暖。

  搁在风和日丽天,这活三岁小孩都能干,可是风一大,难度就蹭蹭上赶。

  每每一铺好,风就会把杆子都吹刮走,有时搁石头也不管用,一连得返工好些次,简直在可怕地消磨人时间与精力。

  陶湘还是在准备去陈家自留地里拔些青菜烧瘪子团汤吃时,才发现他们的苦样。

  粮食柜子里特意给陈阿婆换来的那些白面,对方在身体好些了以后,就不肯再吃了,老人家总是这种固执思想,闹得陶湘没办法,想吃吧又没那脸独占,说起来还是她孝敬陈阿婆的,索性取了些捏成瘪子团,大家一起吃。

  期间难免会便宜到陈丹桂,但也没法子,只希望对方看在难得吃到她提供的这么好的吃食份上,能听话些,别总惹她麻烦。

  空旷的地里头,原本穿着干净时新的知青们已经同以往大不一样,他们整日劳作,中午吃饭也被严格规定了时间,像女知青们回去还要费力自己煮。

  每天周而复始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精气神都被抽走了,个个灰头土脸的,瘦了大圈,瞧着真是可怜兮兮。

  他们也不敢再反抗,被公安唬了那一跳之后,胆子就缩的只有指甲盖般大。

  乍见陶湘站在田头,知青们一言不发直起腰来,虽说埋怨她有些亏心,但他们实在高兴不起来,尤其还是在对比如此明显的情况下,是个人心里都会有疙瘩。

  “你怎么来了?来看我们干活?”某个男知青尝试着开了个玩笑,但语气里的酸意止也止不住。

  揣着个菜篮子的陶湘没听进去他们的酸言酸语,知青们本是同根生,一批人挨训,就她一个被捧得高高的,这着实不是什么好兆头。

  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她得护着自己,所以必须先把其他人拉拔起来。

  “哪里话?大家都自己人不是?”陶湘靠近了众人几步。

  她刚打算安慰几声,拯救些好印象,脑褶子突得一转,脑海中想到那张流程表,忽然又有了新的计划。

  大家不知她所想,只觉得这话说得挺暖心好听。

  陶湘给人的感觉素来是坚韧可靠那一类,性子也同外表一样温软和糯,知青们为自己先前的所思所想感到愧疚,人家明明是在关心,是他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要不我去同大队长说说吧,总不好老是干这个,换些别的做做?”陶湘开口问道。

  “那能让我们去做什么?本就是挨罚!”女知青抿着嘴抱怨,“总不能像屯里的下放犯一样去收拾猪圈浇粪吧,那我还情愿做这个!”

  说到猪圈养殖房,陶湘就想起在那里头的顾老,然后就是顾同志。

  自上次不欢而散,她已经许多天没正经想起过他,哪怕现在还在用着对方的墨水。

  这么一琢磨,陶湘忽然记起自己像是说过会马上还墨水的,不过现在还在用,那便晚些再还吧,相信嘴硬心软的顾同志是不会计较的,目前总得先把知青们的事处理好。

  “别担心,月底就要开大会了,按流程咱们屯得出节目……”陶湘将历年歌舞表演的事娓娓道来。

  因为是现想的计划,陶湘不能打包票,话便也没说死:“你们要是愿意,我就去同大队长商量,给咱们时间排练表演,可不比下地干活体面?也好算你们将功折罪。”

  知青们听了有些心动,但又有些犹疑:“那谁教呢?我们可都不会啊?”

  “要是大队长同意,实在不行就我教吧。”说到这里,陶湘顿了顿,表情似羞赧,“以前倒是学过几年……”

  何止学过几年,前世陶湘的天赋大半点在了这上面,从异域风情民族舞到规规矩矩宫廷舞步,涉及面极广,偏又身态娇柔音软嗓美,简直比科班出身的还要专业。

  可惜后来伤了脚,只能专心表演事业,偶尔将唱歌当成兼职。

  被她这么一说,当即有了精神的知青们一致同意,陶湘便索性趁热打铁去找了大队长。

  听见陶湘说要带知青们排练节目的事,大队长有些惊讶,旮沓屯里能人少,他们屯子出的节目历年来都是同一个,也是大会的压轴。

  不过多一个也是好事,听陶知青说自己会舞,能带领知青排练好节目,给旮沓屯争脸,大队长想了想,最终看在她身份的份上,答应了下来。

  至此,陶湘功成身退。

  终于不用再去地里干辛苦的活计,知青们热泪盈眶,对促成这一切的陶湘几乎感激涕零,简直唯她马首是瞻,就连素来不睦的黄自如也没有再露出异样神情。

  陶湘倒是没想到自己一时的心血来潮竟能得到知青们的认可,真是惊喜的意外甜蜜的负担,其实她也只是单纯的同情心泛滥了一下,而已。

  不过无论如何,排练的事敲定了下来,只是到底表演什么节目还需要商榷,而时间似乎也迫在眉睫。

  月底大会就要开始了,去掉给屯里审视、彩排的时间,留给知青们练习的最多也就十天出头。

  陶湘快速地在心里盘算着,知青们基础差,难一些的动作他们根本做不来,而这个时代局限性也大,可供挑选余地便更小了……

  知青们排练节目的事就没瞒着别人,屯民们很快都知道了,陈阿婆是最雀跃的。

  她俨然成了陶湘的簇拥,直感叹怎么会有陶知青这么能干的人,以往真是太谦和了。

  一时没啥事干的大家都对知青们的表演充满了期待,然而谁能想到,此时的陶湘连编排什么舞蹈都还没想好。

第二十七章

  旮沓屯是个落后的穷地方, 精打细算的大队长虽然同意了陶湘让知青们参与表演的请求,但并没有要批下经费的意思。

  拿他的话来说,那就是“整那花样子干啥?凑合跳就行了, 要钱没有。”

  生产队不给钱,陶湘原本想要购置统一服装道具的计划落了空, 一切还得自己去想办法。

  想想几个知青们也就一身刚下乡时候穿的绿色军装像些样子,另外再问队上借下乡时大家上交的大红花球作配饰, 这总不至于不给……

  如此限定下来, 舞蹈与歌曲的选择就框定得很死,左不过就是一些时下流行的革命歌舞。

  好在陶湘之前在火柴厂家属院的大喇叭里听得多了, 一些脍炙人口的曲目音调熟记于心,她再简单教几个舞蹈动作,只要看着整齐,就能很漂亮。

  不过麻烦的还不仅仅在于服饰上的凑合,这个时代贫富差距极大, 城里有的人家都以三转一响为彩礼嫁妆,而旮沓屯偌大的村屯, 却连一台半导体收音机都没有, 难怪之前喊社员们上工都是吹的哨子,因为根本没有广播。

  无法播放音乐, 难道让他们这些知青盲聋哑跳?

  过来四合院集合的知青们了解到现状,纷纷表情焦急起来:“那怎么办?学不了了?”

  不怪他们这么上心,要是排练不了,大队长还是会把他们赶去田里做活。

  攒着一张草稿的陶湘咬了咬手里的钢笔, 烫金的笔别撵在她娇嫩的唇上,泛出白色的印痕,漂亮得心肝颤。

  院门口蹲站了几个跟过来看热闹的屯民,时不时指指这个点点那个,嘻嘻哈哈地窃窃私语着。

  就在知青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越说越大声地时候,陶湘将小脸一板,正了正身子说道:“安静,都急什么!”

  她用纤嫩圆润的指尖弹了弹手里的信封草稿,上面是一首《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词,在如今属于人人都会唱的流行曲。

  “咱们表演就用这首歌了,大家都会吧?跳什么舞我待会教给你们,现在你们照着歌词唱出来,我先示范给你们看!”陶湘将稿子递给站得离她最近的黄自如手上。

  一本正经的陶湘看起来有说服凝聚力多了,大家不由自主照着她的话去做。

  干巴巴的院子里安静了一小会儿,很快响起了知青们声音轻重不一的合唱声:“大海航行靠舵手……”

  与此同时,只穿着一身毛衣背心与束着衬衣衣摆单裤的陶湘,抿着唇尽量忽略了院外站着的吃瓜屯民,开始跳起自己编排的操舞来。

  考虑到知青们来不及现学难的舞蹈,陶湘就将节奏明快姿势夸张的热舞与穿越来前当下时新的网红舞步相结合,编了几个看似厉害实则相当简单的动作,一首歌个跳两遍也算是应付交差。

  在陶湘看来这些并不算什么,但周围的人却看得直呼过瘾,惊叹陶知青确实有一手。

  知青们嘴里在唱着歌,眼睛错也不错地看着陶湘,更别提那些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屯民们都是怎样的咄咄称奇,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舍不得在她身上移开。

  以一个利索漂亮的姿势收尾,跳得酣畅淋漓的陶湘转过身来,女人/少女面颊上红扑粉嫩,皮肤光亮白皙如上好羊脂美玉。

  陶湘随意抹了抹额角溢出的细汗,看着众位知青说道:“大概就是这样了,非常好跳的,下面我分步骤教给你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页  当前第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之知青时代[空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