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之知青时代[空间]_分节阅读_第7节
小说作者:酥肉曲奇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12 KB   上传时间:2020-06-20 12:58:34

  “这会不会不太好?麻烦人家了吧。”话是这样说,但陶湘又有些心动。

  她今天走了太多路,又忙活了大半天累得不行,一想到晚点还要走四十多分钟的路返程,就生无可恋,能搭顺风车自然最好。

  王爱国闻言一口应承下来:“不麻烦,他是我们屯里大队长的儿子,人很好的,我去跟他说。”

  同为知青,王爱国倒像是已经融入了王岗村的集体,人缘出人意料好得不行。

  只见王爱国领着陶湘去供销社旁路边找歇息的拖拉机手说了声,对方瞧了陶湘一眼,十分爽快地一口答应了,就连顺捎带上她的五位旮沓屯同伴的提议也没有异议,果真好说话得很。

  这让陶湘多少有些感慨,要是自己也同王爱国一样去了王岗村,或许也就没那么多糟心事了。

  等最后一个知青上了车,时间已经将过五点,天边绚丽的彩霞照耀着大地,拖拉机上满是语笑喧阗。

  托陶湘的福才能上车的五个知青倒是没有再露冷脸,他们第一次坐上这种铁玩意,新奇极了。

  就连自诩从小坐轿车长大的黄自如也没有嫌弃什么,拖拉机比起牛车可不知高出多少档位,哪怕只能站在车斗里吹风。

  一路上,见旮沓屯知青大包小包拎了不少,两个屯里的知青不免相互攀谈起来,期间就说到从旮沓屯大队长手里勇争生活费的故事。

  “咦,你们还有生活费?多少啊?”王岗屯知青面露诧异地问道。

  陶湘这边的知青们得意洋洋:“那是我们辛辛苦苦抗争来的,一个月可是能拿……”

  正说到关键时,拖拉机一个急刹,顺势停在了旮沓屯下的一处盆路上,车斗里的人往前一冲,话题被自然终止。

  “旮沓屯到了,下车!”王岗村的拖拉机手冷着脸喊人下车,那态度更像是赶。

  同是一个地方上的人,本就要比同外人亲近些,也见不得别人说自己人的坏话。

  非常厉害的,他们旮沓屯知青又成功引起了王岗屯人的不愉。

  一路走回旮沓屯,傍晚天边还亮着光亮,家家黄泥搭的土屋上烟囱里袅袅升起炊烟,到时间吃晚饭了。

  住处都不在一道,两个男知青在村口向陶湘道别,陶湘点了点头。

  其他三个女知青并没有说什么,陶湘也只当没看见她们,冷着脸径直率先往村尾四合院走去。

  什么狗屁知青阵营,就是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中二,她也是傻了,才会想着去站。

  从村头到村尾要经过不少人家,只是像听说了下午时的事件,有大队长的态度为风向标,原本还称得上和睦的旮沓屯民涌起了排外的情绪。

  一路上并没有几个人给陶湘好脸,陶湘见状心里渐渐沉了下去。

  余晖满地,背山的陌生屯里飞快昏黑了下来,风也开始起来了,破旧的窗户与门落下暗影,一个个浑像是吃人的孔洞。

  陶湘难得感受到了自心底涌起的不知名恐惧,她忍不住伸手环住自己,却忽地摸到了之前顺手放进兜里的小钱袋。

  还好,她有钱,有空间,日子肯定能过下去的,陶湘努力给自己打气道。

  眼看离四合院近了,陶湘刚准备放松下身体,又忽得被墙角处某道黑影吓了大跳。

  她忍不住定睛一看,这才发现是一个男人弯腰在避风暗角处生火,好像是在煮什么东西吃。

  陶湘没敢多呆,也没继续细看,飞快地跑回院里去了,一惊一乍的背影像是只兔子。

  作者有话要说:

  那个煮东西的男人就是男主,不知道你们接不接受有残疾的男主角呀?

  然后关于知青安家费,我要来解释一下。

  这个费用是下发到落户村里的,大部分大队会把知青的安家费拿在手里,然后有支出的时候就从里面扣。

  像是旮沓屯和王岗屯都这种规矩,只是因为旮沓屯为了省钱,给知青们准备的东西是二手的破旧的,所以引起了强烈不满。

  而王岗屯准备的全部都是崭新的,也比较会做人,所以他们那边的知青没有闹起来。

  归根结底,旮沓屯穷,很穷,非常穷,以后也会很穷很穷……

第九章

  “咯咯咯”旮沓屯的鸡鸣两声,侧边屋里渐渐传来陈阿婆起身去开四合院大门的动静,老年人都觉少,农村里的尤其勤快。

  早秋微凉的晨风从窗眼里弥弥透进,就着不甚明亮的光线,被吵醒的陶湘看了眼手表,方才五点过半,她就这么度过了第一个夜晚。

  乡下农村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更是舍不得浪费一丁点蜡烛煤油,昨夜陶湘吃过晚饭与陈家祖孙俩闲聊过两句后,早早地就摸黑上了床,不知不觉间一觉睡到现在,睡得还算踏实。

  眼见时间还早,睡意犹存的陶湘缩在自己狭小却软和的被窝里,蒙着耳朵刚想着再睡个回笼觉,却只听得与床一墙之隔的后墙外隐隐出现老人咳嗽与走动的声音。

  那声音清晰,仿佛近在咫尺,陶湘吓了一跳,连忙裹着被子坐起来,探头往小窗外看去,但并没有看见什么,视线被低矮杂乱的茅草遮掩住了。

  那是一座位于四合院后头的废弃牛棚,毗邻着陶湘的小隔间,因着位置关系,白日里并没有被发现,现在一看里头俨然似是住了人。

  如此一吓,陶湘的瞌睡虫顿时跑了个干净,她坐拥着被子懵了会儿,决定起来先上趟厕所压压惊。

  从昨天到现在,这是她下了火车第一次方便。

  如今农村流行集体经济,旮沓屯里私养家禽的人家极少,因此作为肥自留地的免费物料,人粪是家家户户不可多得的宝贝。

  四合院里陈家与赵家的茅房是分开的,陈阿婆家的在进四合院门口旁的小角落,用一块半灰不黑的油布围着,里头挖了一个小坑,半埋着一只粪桶。

  粪桶里半满不满地积累着大半秽物,看上去有几天没倒的样子,稠稠的黄水让人直面惊恐。

  捏着两张草纸的陶湘见状脸色开始难以言状地发绿,但条件就是如此,总得要习惯,好在天气已经转凉,起码没什么臭味,不然还要糟糕。

  好不容易解决完人生大事,陶湘憋着一口气从里面跑出来,睡了一宿没解的两条□□花垂在耳侧,像极了兔子的耳朵。

  先起的陈阿婆还在摆弄着西厢门前土制的灶台,见陶湘起了,她连忙问道:“陶知青,今天早上想吃啥?”

  来旮沓屯的六位知青姓氏都不一样,因此屯里人索性统一用姓加知青的形式来称呼这些城镇出身的青年。

  “都行,阿婆你看着做吧。”只穿着一身衬衣与宽裤的陶湘想了想又说道,“对了阿婆,那些火车上带下来的吃食时间都有些长了,你今天要不多热一点,咱们尽快作几顿吃掉,省的坏了吃得肚子疼……”

  初次相处,陈阿婆小心到几乎称得上严苛,陶湘带来的稍微称得上体面的吃食,她是不允许自己与果果吃上一口的,锁在柜子里,每顿只拿出一点热着给陶湘吃,就怕被人说占知青便宜。

  然而对于陶湘来说,总是吃剩食就很成为负担,她只想吃新鲜的食物。

  陶湘的话对于陈阿婆十分受用,谁不希望自己的房西是个大方慷慨又不斤斤计较的人,推脱了几下不过,随即起身进屋开柜子去了。

  这年头饥荒阵阵,粮食如命,一米一粟都要好好藏放起来,免得遭了祸害,越是穷的人家,那么一点点吃的东西就看得越是严紧。

  陈阿婆回屋后,只留陶湘的四合院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正屋赵家依旧没有动静,这个时间还太早,上工的壮劳力还没有起床。

  陶湘是怎么也睡不着了,便打算去院子里的水缸旁舀些水先洗洗手,冲把脸清醒清醒。

  然而走近了,她才发现水缸里的水只剩下浅浅一薄层,缸旁边的地上还湿着,显然早起的陈阿婆用完了最后的水。

  这可怎么办?没水用了。

  就在陶湘站在缸旁边烦恼时,四合院的大门忽然“吱嘎”一声被人给推开了。

  那是一个穿着半旧不新衬衫的年轻男人,挑了满满两桶水,正微弯着腰一桶一桶地拎进四合院高高的门栏里。

  他身量应该很高,身体虽称不上强壮,但露出的手臂极其劲瘦有力,沉甸甸满当当的水桶在他手里没晃出一滴水来。

  “呦,小顾来啦?”恰巧陈阿婆也拿好东西出了西厢,一抬眼笑着熟稔地打起招呼来。

  被称作小顾的年轻男人朝陈阿婆点了点头,他的面容出人意料的俊毅,肤色带着久经劳作后的蜜麦,微绷着的下颌没有松动的痕迹,仿佛天生不怎么爱说话,倒是不似普通屯里人那样土气。

  陶湘只见着对方淡漠的眸光从自己身上一扫而过,并没有停留,像是阵风迎面吹过般沁凉。

  “哗啦,哗啦……”沉重的两桶水倒尽,原本还空置的水缸立即充盈了起来,浸着晨河里的冷。

  倒完水以后,年轻男人没有久留,很快就提着两只空桶离开了,期间并没有和陶湘产生任何交流。

  自他走后,陈阿婆却特意同陶湘交代了一声:“他们成分不太好,以后见着远些就成……”

  从陈阿婆的嘴里,陶湘这才知道原来她小隔间外头的牛棚里确实住着人,就是年轻男人与他的外公。

  两人被下放到旮沓屯接受改造,借住的是陈家的牛棚,所以对方才会每天清晨帮陈家挑水以作答谢。

  陶湘不知其中竟还有这么一个典故,回想起曾经见过的影视剧里臭老九们被下放□□的场景,她怎么也无法将那些同方才见到的男人联合起来。

  不过这个念头在她脑海里一闪而过,并没有深想。

  用水缸里头的冷水刷好牙洗过脸,陶湘的双手间还残留着初秋河水的冰爽,冻得本就体寒怕冷的陶湘一阵颤栗。

  现在天气热没关系,等冷起来再这么用水怕是连牙齿都能冻掉,还有自己住的那间小隔房,青石铺就的地面与显旧的砖土墙怕是抵挡不住从地底下升起的寒意。

  严秋俨然已经到了,寒冬还会远吗?

  除了现在已有的热水瓶,还得想办法再弄一个煤炉才行,这样既能取暖,又能彻夜暖着水壶方便有热水可以取用,摆在自己屋里,偶尔还能开开小灶。

  陶湘一边在水缸旁收拾着自己的洗漱用品,一边默默盘算着。

  “呦,陶知青这起得可真是早啊!”身后突然传来一声亢利的女声,是正屋赵家的当家媳妇严丽君。

  这声音刺得人耳朵疼,陶湘手里的毛巾一时没拿稳,掉落进脸盆中,正好遮住了里面的牙膏牙杯等物。

  下一刻,只听得赵家嫂子捂嘴嗤笑了一声:“这盆里放了什么好东西啊?怎么都不让人看看?”

  其实也没什么,不过是陶家婶婶给准备的洗漱常见之物,陶湘都没敢拿别的东西,但对方这么一问,总归感觉十分变扭。

  陶湘闻言微蹙着眉看向赵家嫂子,一时没有应话,她都不知道对方是在开玩笑,还是在嘲讽,语气怪异极了。

  见陶湘不回应,赵家嫂子有些不高兴,刻薄的脸面拉下,像是又想说什么不中听的话。

  好在陈阿婆及时出现,解救了无措的陶湘:“陶知青,早饭好了,快回屋吃吧!”

  这话简直天籁,陶湘听了忙不迭端着自己的脸盆进了西厢。

  原地只留下神情阴晴不定的赵家嫂子,对着陈家的方向冷哼一声。

  “那赵家的就是个十三点,你别理她,越理越得劲!”陶湘侧身路过的时候,站在门口的陈阿婆小声告诫道。

  作为生活在旮沓屯的老原住,陈阿婆自然对屯里人的脾性都有一定了解,尤其是比邻而居的赵家,她清楚他们是什么德行,也懂得规避。

  陶湘点点头,心想以后还是少接触那样的人家为妙。

  陈家的早饭还是老几样,荞麦红薯煮的稀粥,糙米捏的小窝窝头,还有一盘陶湘带来的猪油饼。

  如今还不到农忙时节,陈阿婆准备的饭食就少些,勉勉强强够三个人囫囵肚子,不过就算这样,陶湘也还是没吃完。

  昨天她实在是饿了,也顾不得挑剔味道,吃了许多,如今都堆积在胃里,因此今天早饭就吃得少些,还剩下一块猪油饼与一只窝窝实在是吃不下。

  看得陈阿婆直犯嘀咕,只好又收回到柜子里头,这陶知青太好养了,就跟个小鸟的胃似的。

  吃过早食略休息了会儿,七点过半,旮沓屯里尖锐的哨声又响起了,上工时间到。

  这是知青们头一天上工,得同屯民们一样在村口集合,由大队长一一安排做什么农活。

  秋收将近,公田地里头其实也没什么重活累活要干,都是一些轻省活计,诸如除草挑粪、打猪草做猪食等,还有一些有泥瓦匠手艺的会被安排去修建宿舍围墙,但这些大队长并没有安排给知青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页  当前第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之知青时代[空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