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公平交易(快穿)_分节阅读_第23节
小说作者:午后半夏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08 KB   上传时间:2020-10-08 18:45:41

  “今日我就把话一下说清楚,省的再生事。”阿瑶语气顿了顿又开口说道,“…赵婶子,您回去也告诉一下赵同志,感谢他的厚爱,但缘分这种事,是强求不来的,祝他日后能觅得一贤妻,白头偕老。”想到上辈子他对后来娶的妻子,那种温柔体贴的模样,日子想必过得不会太差。

  至于他们,这辈子是不再会有交集了。

  ……

  等到天暗淡下来,他们也结束了一天的辛劳。

  赵母才一进家门,便把阿瑶今天下午和她说的话,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大儿子,并且说道:“……她从头到尾都没打算嫁给你,所以你也别再求我了,也趁早死了这条心。”

  “娘,她真的这么说?不是你骗我的话?”赵建业二十多岁,有一张国字脸,模样勉强称得上端正,身形魁梧,此时他神情黯然的看着赵母,语气却还带着一丝希翼。

  赵母见大儿子如此不争气的样子,又想到阿瑶言辞犀利,咄咄逼人的样子,没好气的说:“我骗你做什么,不信就自己去问。人家摆明了是看不上你,偏你二愣子一样,竟然还真打算拿二百块钱娶她。”

  看儿子一脸失落。

  又说道:“我看你,也别再想了。她是城里来的姑娘,瞧不起咱们乡下人,还一心打着要回城的心思呢。不然,一起来的那么些知青,不都嫁了。这样的姑娘虚荣着呢,即便娶回来,指不定哪天就跑了,到时候就人财两空。我是你娘,还能害了你不成,你放心,娘一定能你寻一个模样好,手脚也勤快,还能会安心和你过日子的好姑娘。”

  “我……我要去问问她。”赵建业却还不想放弃,听了赵母这话,神情有些抗拒,对又不敢反驳,直接转身跑出去。

  气的赵母开口骂了好一会儿,当然,自己儿子舍不得,骂的对象就只有阿瑶了。还真是个狐狸精,把她好好的儿子迷得五迷三道,连她这个当娘的话都不听了。

  而一口气跑出家门的赵建业,却在走到知青点前,犹豫了。

  其实他追了大半年,也不见她有任何表示,咋然听她说要两百的彩礼就肯嫁,当时欢喜过头,只顾得高兴,想着无论如何都要把钱凑齐,如今再想想,可不就是如娘所说的那样,她看是压根就没看上自己。

  越来越绝望,在门口一直转到天黑,到家家户户都飘起了炊烟,他也没敢再往前一步,而是才一步三回头的离开。

  阿瑶可不知道赵建业在知青点前转悠了好一会儿。

  这个时间点,她都已经和过饭,进了屋子,摸着黑,正在打拳脚。反正现在娱乐活动少,也没什么事,就尽早的把武功也练起来。

  虽然这个身体早就过了习武的年龄,内功神马是不用想,但最起码若是遇到事她能有自保的能力。而且这个身体已经习惯干农活,力气不算小,锻炼起来也还算得心应手。

  没一会儿,她就出了一身汗。

  看着时间差不多,简单的洗漱一下,很快就睡下。

  日子如此走过了一个月,阿瑶已经彻底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她便向大队长请了一天的假,想要到县里去看看,能不能找到两本高中课本,好歹温故一下这里高中的进程。

  在去县城的路上,阿瑶又碰到了似欲言又止的赵建业,其实这一个月来,她没少碰到赵建业,他都是这幅样子,弄得阿瑶心里很是腻歪。

  直直的从他身边走过,连余光都没有给他一丝。

  赵建业目光黯然的看着要很快不见的背影,心中苦涩,只是不容他多想,便听到一个平日里和他关系不错的男子高声喊道:“建业,你在这儿呢。你弟弟瘸着腿回来了。”

  一听到这话,赵建业哪还有伤感的心思,立刻往家跑去。

  作者有话要说:

  恩恩,今天依旧是按时更新的某夏,亲们看文愉快!么么哒!

第28章 年代文女主的前嫂子

  赵建业还没进家门,就听到了老娘的哭喊声,瞬间就想起了他幼年时爹摔断腿时,家里有好长一段时间,日子都是一团糟,心中当下就一紧。虽然他嘴上不说,但心里是清楚的,家里的日子一直都不富裕,也就在二弟进了部队,有了津贴后,才有了些富余。

  如果二弟也像是爹一样,只能勉强自理的话,那……

  他简直不敢想家里的日子日后会变成什么样?

  不过幸好幸好,二弟虽然是伤了腿,伤势也确实严重,但还不至于落个残疾,虽有些后遗症,但不影响日常走路。

  只是虽不影响日常走路,却无法适应高强度的部队训练,不得已只能退伍。

  好在退伍的军人部队那边也会妥善安排,不但医药费报销,还额外给了一百块钱的营养费,再有就是已经和县里的纺织厂打过招呼,会给他留一个正式工的名额,等着他的腿好了,就可以去上班。

  在知道这个消息后,赵建业心里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隐隐也升起一丝的羡慕。

  纺织厂的正式工。

  有了这份工作,别说二弟的腿只是伤了,并不是瘸了,就算真的是瘸了,也有的是姑娘要嫁给他。

  ……

  阿瑶到了县城里,先去了百货商店,因为没多少钱,除了一盒蛤蜊油和一块硫磺香皂外她什么都没买,再然后就直接去了废品站,在来县城之前她都已经打听清楚。

  想要直接到书店里买高中课本,是不大可能的事,如今的书店也是国家所有,不但小,里面的书籍也都是宣扬**的红书。

  想要找到高中课本,就只能去废品站碰碰运气。

  先前闹得最厉害的时候,一些激进的红{卫}兵便觉得书本是最没用的东西,不是烧了就是直接扔到废品站。

  “大爷,这几本书怎么卖?”阿瑶几乎把废品站翻了一遍,最终才在角落里找到几本已经有些破烂的课本,开口问看场的老大爷问道。

  大爷抬头看了一眼,满不在乎的开口:“你想要的话,算作添头给你了。”

  “那就谢谢大爷了。”阿瑶听着这话,心里也生出一点感叹,“…麻烦您算一下,这些多少钱。”介于这个时代有点特殊,即便是如今政策松了不少,阿瑶依旧不敢大意。

  并不敢明说是要找课本,而是说想看看,有什么得用的东西吗?

  这里说是废品站,但更像是个二手站,不少过得还可以的人家买了新的,旧的舍不得扔掉,就会拉到这里卖掉,好歹也能得些钱,而一些贫穷人家便喜欢到这里淘换东西。

  一个老旧的杨木箱子,一个把柄断了半截砂锅,因都有些缺陷,所以价钱上也便宜些,两个三块钱。

  拿着这些东西,阿瑶倒也满意,课本虽然破一些,但还能看,箱子稍加修补就能用,砂锅也是,有了这个砂锅,若是自己想做点什么,在屋子里就能做。

  阿瑶心满意足的踏上了回去的路。

  手里拿着东西,回去比来的时候要慢上一些,不过她运气不错,在半路上碰到了村子里的李叔开着拖拉机回来,便捎带了她一程。

  也就是从李叔的口中阿瑶知道,赵建军已经回来了,虽然折了腿,但等好了就没事,而且因为他受伤,这次退伍回家,部队那边特意给他在县城里的纺织厂安排了工作,真是让人羡慕死了。

  对此,阿瑶表示很理解,毕竟在这个年代,工人和军人都是最吃香的职业。

  赵家如此情况,赵建军之所以能娶到大队长的女儿,凭借的就是这一份工作。

  “建军成了正式工,赵家眼下虽然是穷一点,但以后的日子一定差不了。丫头,你可是亏了。”李叔如是的感叹道。

  阿瑶知道李叔说的是赵建业,不在意的笑了笑:“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其实赵家远不止如此,若是按正常的套路来的话,她应该抓住赵建业才对,毕竟赵建军对这个哥哥很是亲厚,只要熬过这段时间,日后只等享福就好。

  可惜,她一向不喜欢按套路来,而且靠别人神马,哪有靠自己来的可靠。

  一路上听着李叔念叨着村里的一些杂事,很快就到了村里,谢过李叔阿瑶便拎着东西直接回了知青点。

  眼下时间虽还早,但她也不打算去上工。

  这大半天的时间,她走的也有点累了,在乡下来说,农活是永远都做不完的,不差这一时半刻。

  先把箱子和砂锅刷了一遍,寻了根差不多的木棍,又找出一条不用的麻布来,在损毁的手柄上缠绕了一圈,虽然样子是难看了一点,但能用就行,其他不需要要求太多。

  做完这一切,阿瑶便开始准备起晚饭来。

  知青点虽然只有一个共用的厨房,饭菜都是自己做自己的,其实最一开始是轮流做,规定每个人出多少的东西,但每个人的饭量不同,时间长了,就很容易闹出矛盾。在一次大吵大闹过后,便开始了自己做自己的饭。

  先前知青多的时候,还会争夺厨房,也有人买个小锅,用石头搭建一个简易的灶台。

  但眼下却不用了,知青点只剩下他们三个。

  不过阿瑶之所以会买个砂锅回来,图的是方便,因为知青点的铁锅有些大,又是砌在黄泥里,搬动不得,因此做饭刷锅都很费劲。

  吃了晚饭,阿瑶便翻开了淘回来的课本,共五本,都是高中的课本,两本数学两本语文还有一本思想品德。简单的翻了一遍,知识点并不算难,若是两年后的高考,是这种程度的话,要表示自己并不是很担心。

  不过这个时代太过于特殊,可能随时都会有变化,她还是不能太过于放松,以后又机会了还是应该多找点资料课本才行。

  ……

  又是一年冬。

  外头是冰天雪地,屋子里却很暖和,阿瑶时不时的往火盆里扔下几个玉米芯,这是秋季收货玉米后,特意留下并且晒干存储起来的,不管是平日里烧火做饭还是冬日取暖,都极为的方便。

  阿瑶翻看着手中的课本,高考明年高考就会恢复,她现在每天放到学习上的时间也多了一些,尤其是像这样的冬日,地里也没了活计,整村的人都开始猫冬,便有了大把大把空闲时间。

  其实这种鸡犬相闻的乡村生活还真的挺不错的,但绝对不适合自己,这一点,阿瑶很清楚。

  从腊月开始,村子里不少人都开始置办年货。

  重头戏自然是分猪肉。

  腊八过后没几日就是杀猪的日子,除却要上交给公社那边的数目,剩下的都会分给村民。

  古柳村今年的猪养的不错,白白胖胖,每个都有将近两百斤,杀猪这一日,即便是严寒也挡不住的热闹。

  小孩子更是围着团团跑,还有迫不及待的问,什么时候能吃?

  知青点今年是越发的冷清了,如今只剩下阿瑶和胡荣两个人,张军在今年夏天,家里人帮着走了关系已经回城去了。

  这让阿瑶充分的意识到,政策真的是变了,要知道张军的家虽然是在S市,但他家里并不是什么有钱人家,父母也只是一般的工人,既然都能想法子让张军回去。

  可见政策比之几年前,宽松的不是一点点。

  其实政策要变,并不是突如其来,而是早已经有了痕迹,像是古柳村已经有三年都没有新知青过来。要知道,几年前,就像是阿瑶如今单独住的屋子,最多的时候住了十个知青,即便是这样挤,知青点也都住不下,只能借住到老乡家里去。

  但现在知青点只剩下要和胡荣两个人。

  房子都空了下来,看着还颇有些萧条的意味。

  阿瑶自从把武功拾起来后,虽然没有内力,但手头上却更麻利了,干活有时候比男人都要麻利,工分高,分的肉也多,足有六斤六两,倒是个顶吉利的数字,看得人羡慕不已。

  大概就是因为这个缘故,这一年上门给她说亲的人也越来越多。

  ‘咚咚’的敲门声响起。

  阿瑶看着砂锅里已经开始浓白的骨头汤,撒下了一把葱花,这才起身开门。

  是胡荣。

  “有事吗?”

  胡荣笑着问道:“今日赵家办喜事,何同志你……”

  他的话虽然没有说完,但阿瑶已经懂了。

  大方的摇了摇头说:“我没受到邀请,自是不回去。”要结婚的是男主赵建军和女主汪美玉,赵建军是工人,汪美玉又是大队长的女儿,因此他们结婚,邀请了大半的村民参加。

  当然,这其中并不会包括阿瑶。

  这一年多来,随着赵建军的回来,伤好后又成了吃香的工人,赵家的日子也有了不小的变化。

  手头明显是宽裕起来。

  过来给赵家兄弟说媒的人也多了起来,她还记得,就在去年秋收前后吧。

  几次见到赵母,她都趾高气扬的看着阿瑶,甚至故意大声讨论,又有谁过来给她儿子说媒了。人家姑娘怎么怎么好?顺带着再讽刺一下某人的有眼无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2页  当前第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2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公平交易(快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