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清穿]东宫女官_分节阅读_第167节
小说作者:张佳音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11 KB   上传时间:2020-11-08 20:39:53

  气氛随着大阿哥的话,顿时热烈起来,大大小小的阿哥们挤在一处起哄。

  太子见四阿哥胤禛安静地站在外围,便冲着他唯一招手,待他走过来,便嘱咐道:“我还有许多事务未处理,胤禛你看着不准小十二他们喝酒,稍后大哥他们若有醉意,便直接让宫侍送他们各自回去,若谁不听,就说是我吩咐的。”

  “是。”四阿哥应下,又关心道,“太子二哥,早些休息,身体为上。”

  太子微笑,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也该如此,我知道你做事认真,但也该有劳有逸。”

  “谨遵太子二哥之命。”

  太子看他认真的神情,失笑地摇头,又轻拍了一下,这才转身离开。

  第二日,上朝前,大阿哥当着众皇子和朝臣的面,冲着太子冷哼一声,扔下一句:“扫兴。”便头也不回地站到大殿前。

  皇子们知晓其中缘由,文武百官却是不知,是以皆隐晦地向两人投以目光。

  太子却是笑容不变,若无其事地站到他的位置上,养气功夫极佳。

  下朝后,太子、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和众议政大臣又随皇驾到乾清宫中议政,接近午时,众人方才暂退。

  大阿哥直接走在太子半步后,与他一同前往毓庆宫。

  三阿哥见状,十分好奇,当即便要跟着一同去看个究竟,却被四阿哥抓住小臂,扯走。

  而太子一带着大阿哥进了他的书房,也不卖关子,直接开门见山道:“便是如我昨日所说,有得必要要所舍,大哥若想要有大进益,需得有所投入。”

  大阿哥一听他“投入”二字,眉心一跳,全身表现出防备的姿态。

  太子好似未见,说道:“大哥只要拿出五万两,便可一本万利。”

  “五万两?!”大阿哥几乎破音,“你怎么不去抢?!”

  “大哥……”

  “没有!”

  大阿哥又骂了一句“癔症”,起身直接往门口走,太子却也不拦他,依旧老神在在地坐在书案后的太师椅上。

  而大阿哥还未碰到门,门已从外头打开,容歆双手端着托盘,正站在门外,见到他站在门口,诧异道:“大阿哥,您才来便要走吗?”

  大阿哥打量着她的脸,皱起眉头,问:“姑姑,怎么是您亲自端茶点过来?您风寒好了?”

  “您如何得知的?”容歆眉目含笑,边往书房进边回道,“只是小病,早已痊愈了,昨日太子殿下与我说您今日来,我特地叫雪青做了些您喜欢吃的点心,您稍用些再走,如何?”

  大阿哥闻言,冲着太子咬牙道:“太子殿下可真是料事如神,阴险至此,佩服。”

  太子笑,“过奖。”

  容歆放下托盘,疑惑地看着两人,“您二位打什么语谜呢?”

  太子含笑未语,大阿哥对她扯出一个笑脸,回道:“无事。”

  左右也没打起来,就是真打起来,容歆又不是没见过,便一边端碟子出来,一边笑道:“您难得来一回,雪青做了许多点心,我端这一点过来时,她还有些不乐呢。”

  大阿哥捏起一块儿桃花模子的粘糕,咬了一口道:“无妨,回头我走时,请雪青姑姑为我装好,我带回去给福晋。”

  容歆一听,拿起托盘便往外走,“那我再让雪青多做些。”

  “姑姑。”大阿哥拦住她,“做多了吃不完,下次我和福晋想吃,再过来麻烦您和雪青姑姑便是。”

  容歆停下脚步,笑道:“是我想差了,实在是前些日子待在屋子里养病,憋坏了。”

  “风寒虽是小病,却不可轻忽。”

  太子此时方才笑着插言道:“姑姑也做,正好我和大哥谈及派商船出海一事,您也一并听一听。”

  “商船出海?”大阿哥惊讶不已。

  太子笑意不减,不疾不徐道:“正是,大哥便是想要拒绝我,好歹听完我的话。”

  大阿哥吃点心的手慢下来,嘴硬道:“我倒是想听听,你这话值不值五万两。”

  容歆一听大阿哥说“五万两”,微一挑眉,端起茶碗静观后续。

  太子徐徐道:“你我身为不皇子,不可盘剥百姓,正需得一个好法子赚钱。纵观前朝,唯有这出海行商,风险极大的同时,只要能顺利归来,便是一本万利。”

  “寻常商人也就罢了,你我总无需担心海盗或是蛮邦劫掠吧?”

  太子和大阿哥不能以大清之名行事,却可借助朝廷之力。天灾非人所愿,人祸却可以武力避免,他们的商船必不会如寻常商人那般任人宰割。

  太子看着大阿哥,有理有据道:“五万两乍然一听,确实数目不小,可大哥不妨想一想,至少要有一艘巨大的战船,加之采买货物,船员以及出海损耗……”

  “五万两只是九牛一毛。”大阿哥脸色更黑,“你还想我给你当钱袋子不成?”

  “非也,大哥只需出这五万两和几门大炮即可。”太子推诚相见,“届时得利,你我五五分。”

  “太子确定?”大阿哥十分怀疑。

  太子诚恳道:“姑姑在此作证,大哥若还不信,可立字据为证。”

  大阿哥看了一眼姑姑,思索良久,点头答应下来。

  太子微微弯起唇角,提醒道:“当然,若只一艘船,五万两便可,若是再有一艘船,大哥还得出五万两,否则便让我一成利如何?”

  五万两和一成利,大阿哥自然是选择出五万两。

  太子笑道:“此事也由姑姑作证,便不与大哥立字据为证了,不过出海的船员和兵器,还得请大哥想办法。”

  “你惯会得寸进尺。”

  太子面上露出个无奈的神情,“其实是大哥得了便宜才对,这后续还有许多事要做准备,实在让人心力交瘁。”

  大阿哥看着太子的眼神,明明白白地表明他的不信任。

第181章

  容歆和太子亲自送大阿哥出毓庆宫, 然后又回到书房。

  “我记得您先前说,预备拿些钱给九阿哥做本钱试一试?”

  太子点头,从书案上一摞书下抽出一张纸,递给她, 道:“大哥这五万两, 我想先拿两万两给小九。”

  容歆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数字, 最后寻到一个五万两减去两万辆的数列, 便明白太子定是一早便确定, 必定能使大阿哥答应拿钱出来。

  而她又看向其余数列, 不解地问:“我看您上书一艘战船的造价用不上五万两,那大阿哥这五万两的数目是从何而来?”

  “大哥一趟山西之行,从晋商手中收得孝敬银七万余两, 去掉回京后的花用……”

  容歆抽了抽嘴角,合着大阿哥去山西统共才得了九万两左右的银钱,太子便要去一多半, 偏他又没要走全部,大阿哥不至于囊空如洗……

  “我其实是想造两艘巨大的战船, 与本朝商船一同出海。战船上能够装备重炮的话, 便可在出海行商之余, 护佑本朝商船, 以此收取佣金,海关税收亦可增长。”

  容歆对大清水师的战船不甚了解,对着这张纸一头雾水之下,问太子:“可有咱们战船的资料,让我看一看?”

  太子抽出一本折子, 拿给她, 说道:“胤礽也是研究许久方才心中有数, 姑姑且看看便是。”

  容歆正好看着折子上一艘几百几千料的战船茫然不已,听他如此一说,干脆将折子合上,问道:“我记得朝中对出海商船的尺寸有限制?”

  “五百石,南方出海的商船多为两百石左右的小船,不过偶尔也有上千石的大船出海。”太子回道,“近年来对商船政策有所放宽。”

  容歆心里估算着五百石、两百石、上千石都是多少吨,忽然觉得风寒好像没好利索,还有些头疼。

  太子先前一直在命人收集相关资料,终于有可诉之机,故而此时颇有些滔滔不绝的架势,“从福建海商那儿得来的消息,大清的海上邻国常有劫掠海商的行为,西行更是路途艰险,若想长久行商,需得震慑四方。”

  “我前些日子翻阅了东珠的书籍,戴梓罗列了他能造出的所有火器,其中两种大炮我已记录在册,若能多造出几门放在战船上,水师战力必可提升。”

  “大炮的造价极大,大哥那人心气儿高,必不愿我们的船初次出海便教人小觑……”

  容歆顺着太子的话一想,所以太子和大阿哥五五分利,实际并未吃亏太多,而只有他让大阿哥赚到,日后两人才有可能继续合作。

  换句话说,日后太子再坑大阿哥时,大阿哥才会愿意往下跳。

  容歆对大阿哥心生同情,一时口干,端起桌上的茶碗便欲喝。

  太子出言拦住她,喊了外头的人再送一壶新茶来,然后对她语带埋怨道:“您风寒才好,此时天凉,怎可喝冷茶?”

  容歆一笑,放下茶碗,“我不过是想得太入神 ,一时忘了,您莫怪。”

  太子看着她的脸,道:“这一场风寒,您消瘦不少,好生补一补才是。”

  容歆应下,在小太监上了新茶后,慢慢饮了一口,润了润口,方才担心道:“依您所想而为,动作极大,恐怕越不过皇上去。”

  商船也就罢了,照太子所说,民间有巨大的商船可供出海,不足为奇,可如果在商船上设重炮,这与养私兵的罪行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太子总是在给自己制造麻烦……

  “您各处算尽,难道没想过此事吗?”

  太子沉默许久,声音略有几分低沉道:“本也未想瞒着皇阿玛。”

  容歆从前便认为太子这么做不易,只是到底拦不住,现在大阿哥和九阿哥也跟着掺和进去,想必康熙知道后,也会头疼不已。

  “姑姑,我一直在想,皇阿玛对我的容忍,界限究竟在哪儿?”

  “那也不至于一再试探。”也不知是从哪养出的叛逆心。

  “谁让我生而为皇子,最差的结局也好过寻常百姓呢。”

  三日后,大阿哥面无表情地给了太子五万两,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大阿哥面对太子时皆未有好脸色,朝中大臣们还以为两人又撕破了脸。

  上头的人融洽,下头便会平静,而太子和大阿哥之间的关系突然紧绷,两派的大臣们也跟着屡有摩擦。

  可两人不止一次如此,时日久了,下头的大臣们也累啊,慢慢便开始观望,免得他们刚有所动作,风向又变了。

  直至三月份,康熙下旨,为已经大婚的阿哥们封爵,其中大阿哥胤褆为直郡王,三阿哥胤祉为诚郡王,四阿哥胤禛、五阿哥胤祺、六阿哥胤祚、七阿哥胤祐以及八阿哥胤禩皆为贝勒。

  此时,连同最晚成婚的八阿哥也已得圣意,出宫开府。

  满朝上下,因为康熙的大封旨意,气氛紧绷,其中以太子一党心情最为沉重。

  太子却神色如常,毕竟皇阿玛大封之意早已传出风声,礼部也一直在准备,此时才震惊,也太过后知后觉。

  而他也不似有些朝臣那般风声鹤唳,甚至当众极为大方地向受封皇子们道贺,面上无一丝不虞,并不似因此忌惮的模样。

  诸如四阿哥、五阿哥、七阿哥这样性子的皇子,见他如此,心情皆放松了些。

  太子的态度一如从前,恭喜过后,看向六阿哥,以兄长的身份提醒道:“胤祚,你上次办差出了差错,皇阿玛责骂过后却未怪罪你,日后莫要再那般冲动了。”

  六阿哥应了,可应下之后,还是忍不住辩解道:“太子二哥是知道的,若不是那些人阻挠我办差,我怎会与他们起了冲突?”

  他说“阻挠”,其实有些夸大,那些官场老油条实则不过是不信服六阿哥,因而行动上磨磨蹭蹭敷衍怠慢他,六阿哥又急于求成,自然无法忍受,最后差事未办妥,他还遭了骂,心里一直不服气。

  这样的事,往小了说是年轻气盛,往大了说便是能力不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6页  当前第1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7/2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清穿]东宫女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