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女主天下_分节阅读_第43节
小说作者:一粒米饭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56 KB   上传时间:2020-12-12 22:10:23

  看到梅儿还笔直的站在边上伺候,王微觉得她挺辛苦,而且昨天算是受到了惊吓,便好意的说了一句。

  “是,谢殿下恩典。”

  梅儿没有拒绝,因为拒绝的话便是不识好歹,行了个礼,提着裙子慢慢的退下。王微一眼撇到另外两个宫女面露喜色,好像终于等到了机会,只当做没有看见。

  她并非不知道,身边的几个有品级的宫女为了争宠私下已经斗得水深火热,只是不敢公然闹到她面前来而已。

  之前回长安的时候她只带了梅儿和候信两个,但是很快陈玉就给她调来了足够的人补上了空缺。按照宫规,她的品级可以有八个大宫女和两个女官,其余有品级的内侍太监也有若干名额。不过王微不想身边塞太多人,所以最后只挑了三个大宫女,内侍一个都没有要。反正这些只是贴身侍奉的人选,外面打杂跑腿的另有安排,完全不必担心人手不够的问题。

  因为王微直白的表现出了对梅儿的信赖,三个大宫女还没傻到公然抵制她,王微觉得她们可能是在争夺所谓的“第二把手”的位置。梅儿再能干,她总还是需要吃饭休息上厕所,一天之中要离开王微好几次,所以这几个宫女就抓紧时机不顾一切使出浑身解数讨好她。王微觉得要不是自己坚持,她们恨不得把食物嚼碎了再吐到自己嘴里。

  可惜王微并不想收揽那么多心腹,心腹这种东西,只要一两个就够了。每天睡觉前都要举着那面镜子问一遍梅儿候信李有财有没有背叛很累的好吗。

  但下面的人互相争斗对她来说是件好事,要是这些宫人团结起来一心搞她,王微就得哭了。

  于是王微雨露均沾的轮流接受了两个宫女的示好,没有表现出任何偏向,让她们继续下去猜疑互坑吧。

  “说起来放出宫的名单已经整理好了,要不然就在这几天实行了吧,宫里太多乱七八糟的人了,都分不清到底谁是谁的眼线,干脆一口气全部清理送出宫。嗯……这样一来又要在民间采选新的宫女内侍,宫女还好,内侍就很没人性。要不然和陈玉说一说,稍微改动一下方式,不要搞得像抓捕奴隶一样,完全可以采取雇佣制度嘛。要是那些宫女只是进宫打工,十年后就能拿一笔钱回家,估计也不会那么容易被收买。”

  王微开始琢磨起了新的计划,然而说陈玉,陈玉就到了,她还没喝完手里那碗茶,就听见下面的内侍通传:“陈公公求见。”

  昨天才闹出了把郑桀送进大牢的骚操作,王微猜测陈玉肯定会来找她,闻言后没多么惊讶,点点头:“宣。”

  很快陈玉就带着一身清晨的露水,踩着吱嘎作响的栈道走了上来,对着王微规规矩矩的行了个礼。不等王微挥手,早就习惯了的左右近侍便识相的退了下去,凉亭里面只剩下了他们两个人。

  自从不再把大部分精力专注在整治宫中内务后,陈玉的打扮就越来越不像个太监。今天他依旧没有穿太监的服饰,而是穿了一套有点像禁军都尉式样的短打,越发显得肩宽腰细,英武笔挺。不讨论陈公公的本质只看外表气质的话,他还确实有那么点正气凛然的模样。

  可惜王微十分清楚,在这幅假象下掩盖的,却是一颗阴险毒辣的心,以及深不可测对权力的欲/望。毕竟,只有电视剧和电影里的坏人才天生长着一副BOSS脸。那个好久没见的大奸臣陆沉不就特别的斯文俊雅,十分的有文人雅士气质嘛。

  忽然想到了陆沉,王微的心情就不太美妙起来。虽然她离开邺城的时候还没有能力在皇帝身边安插眼线,无法得知皇帝的近况。但是陈玉有这个本事啊。尽管他已经深深的投奔长安城的高层权力场,为了争夺更多的权力日夜奋斗。不过皇帝才是他立足的根本,所以他一点都没有放松对皇帝的关注跟监视,也不知道到底布置了多少暗线。

  自从和王微合作以来,鉴于勉强还算愉快,陈玉有时候并不介意和她分享一下情报。根据他的说法,陆沉似乎很不安分,中书舍人这个位置已经满足不了他的胃口,他想要更高更好的位置。

  换句话说,陆沉想要当宰相。

  换个人王微肯定就哈哈大笑觉得别做梦了还是早点洗洗睡吧,陆沉这家伙唯一的特长就是会拍皇帝马屁,跪舔得皇帝很舒服。但要问他有什么政治才能,呵呵,在邺城的日子王微已经亲自观察得很清楚了。说句不好听的话,陆沉连做个祸国奸臣的资格都没有。他的眼界也就那样了。

  可问题在于皇帝那飘忽不定的不靠谱,还真说不定脑子一发晕就让陆沉得偿所愿。

  不过这并非迫在眉睫的事情,因为邺城其他的大臣又不是傻子,肯定不会坐视不管,陆沉想要上位还远着呢。所以王微也仅仅觉得有点堵心,没有当成多么危急的大事。

  “坐吧。”

  心里想着陆沉的事情,王微对着陈玉随手指了个位置。

  陈玉没坐,他皱着眉头,语气少有的再一次表露了几分不客气的意味,要不是他的神情勉强算平和,简直就像是来兴师问罪了。

  “殿下,你为什么要去招惹郑桀?”

  王微掩去了笑意,将手中的茶盏轻轻放在了凉亭中央的石桌上:“什么叫招惹,是他先来得罪我好吧,都被人扇耳光扇到脸上,我还能笑着不在意,把另一边脸送上去给他抽?陈公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呐。”

  陈玉的睚眦必报是出了名的,谁都知道他心眼小,但凡被记恨,绝对会找到机会报复回去,王微只觉得可笑。她敢保证倘若是陈玉遇到这种事,郑桀怕不是单单被关进大牢那么简单了。

  陈玉见她不快,勉强收敛了几分焦躁,放缓语气道:“殿下,奴婢不是那个意思,只是长安城的局势之前就跟您说过好几次,看似平稳,实则一触即发,您好歹也跟奴婢打个招呼,忽然这么乱来,也不想想后果。”

  王微冷笑道:“后果,能有什么后果?你当王家和江流都是死人。要是他们连这个机会都抓不住,干脆直接一头撞死在玄武门上算了。至于郑桀,哼,他那么有恃无恐,怕不是早就做好了套等人去钻,我非常期待他们三家打起来,最好全部死光。”

  “殿下可想过,假如真的闹了起来,死伤惨重,损兵折将,到头来让谁去收服被胡人攻占的失地?”

  陈玉的眉毛越扬越高,只觉得王微是在瞎胡闹。殊不知他不提这件事还好,一说王微顿时就想起了一系列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好心情不翼而飞。

  “哎呀,公公居然还想着胡人的事情呢,我还以为整个朝廷的人都忘记得差不多了。”

  王微阴阳怪气的笑了起来。

  “天天喊着收服失地驱除胡人,结果呢,还不是一个个缩在长安城里,生怕被当成出头鸟推出去,损害了自己的势力。陈公公当我没看过前面发回来的军情急报啊,现在唯一在阻挡胡人,和胡人作战的,是附近几个还没沦陷州县的府兵,若不是他们拼死奋战,胡人早就长驱直入,打进长安了。就这样几位都督大人还天天唧唧歪歪,兵马不动,要粮草军饷倒是很勤奋。别以为我不知道,江流甚至还企图扣下前几天朝堂拨派给前线守军的补给。”

  想着自己看到的一系列奏折,王微就恨不得将江流和王家也一起丢大牢里,语气越发激烈。

  “就这样的军队,既然不肯为朝廷所用,还变成了某些人用来要挟耀武扬威的底气,那么是死是活,又有什么关系。我就还不信了,没了他们三家,我大唐便马上要亡国!”

  陈玉少有的被她骂得哑口无言,只是看他脸色犹自带着一丝不服,好像不赞同王微的话,王微本不想多说,见状实在是忍不住,讽刺的道:“我知道,陈公公向来都是大局为重,为了达成目的,旁人死上千万,陈公公也眼皮都不眨。不过我就觉得奇怪,好歹陈公公也是在民间长大的,见惯了民间疾苦的人吧。被胡人占据家乡,老百姓会多么悲惨,我想陈公公应该比我清楚。如今大权在握,居然全程没想过老百姓的死活。呵呵,亏得公公日常都看不起世家,觉得他们冷血腐朽,不配为人。我看公公这方面也差不多嘛。”

  她也没指望陈玉会因此而羞愧反省,嘴炮什么的,二次元里用用还行,三次元……大部分时候都没什么卵用。陈玉早就被权力迷了心窍,哪里还能想到自己的出身和大众疾苦。真当是个人都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觉悟啊。

  不过看着陈玉的脸一阵红一阵白,王微还是觉得挺解气。

  唉,说好了要低调,当个柔弱无助的美公主,怎么老是压不住脾气见谁怼谁,王微深深的感觉自己的画风越来越清奇了。

第77章

  太激动弄得自己燥热起来, 王微抓过一边的团扇对着脸扇风,稍微反省了一下最近自己的言行是不是太飘了。谁还记得当初她定下的标准是低调来着?

  “本性难移,本性难移呀。”

  王微在心里对自己说。

  “要是真的能彻底改掉,以前也不至于年纪一把了还混得那么惨。”

  见她不说话只是一个劲儿的呼呼扇风, 陈玉忍气吞声的站着, 大概在自我调节。也难为他当着人前是威风八面的陈公公, 到了皇宫居然还得受一个小女孩的嘲讽。但王微对此毫无愧疚感。

  陈公公向来都很会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 运了一会儿气消解得差不多了,又习惯性的摆出了故作谦卑那一套,垂着眼睛恭敬的问道:“那,按殿下的意思,此事该如何是好?”

  王微瞟了他一眼, 哼笑道:“如何是好?等着呗,他们一个个都不急, 本宫急哪样。哪怕真的打起来, 火也烧不到本宫头上。陈公公在宫里这么些年,怎么连这般简单的事情都看不明白,哎呀呀, 白长了一张看着挺聪明的脸。”

  陈玉被她怼得微笑都快保持不住了, 低下头默然不语, 王微猜测这家伙正在心里拼命扎自己的小人。

  觉得差不多已经够了, 不过担心陈玉擅作主张企图借着这件事从中搞事,王微警告道:“丑话说在前面,陈公公, 这件事你别去瞎搅合。那三家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妄图火中取栗,只怕最后要引火烧身。”

  王微难道不想插手其中捞一把兵权吗, 现阶段军队才是手里最有力的底牌,倘若她能把三家节度使麾下的士兵将领扒拉些到自己衣兜里,瞬间就可以在长安城横着走了。然而王家尽管好像连着出个几个昏招显得很愚蠢,王微到底不敢小觑了这个老牌名门大族,谁知道他们是不是故意卖蠢来降低在皇帝那边的仇恨度呢。

  至于江流……王微好歹还有身份装门面,江流可是除了手里的兵马什么都不剩,敢去挖他的墙角,王微怕他跳起来吃人。

  而郑桀嘛,抽了他一顿还把他打入大牢确实很爽,可是纵观他的为人处世,王微事后回味总觉得好像哪里不对,自己是不是被他给顺势利用了?现在去把他放出来太没面子,不管他盘算着些什么,王微打算顺水推舟,坐等他闹幺蛾子。

  倘若王微猜得没错,郑桀是故意设了个套等着王江两家来跳坑,王微大可坐山观虎斗。倘若她猜错了,郑桀就是太浪导致翻了船……那岂不是更好?他手里的军队,王家和江流只怕是吞不下,王微就可以趁机捞一手。

  哪怕只是能弄千把人呢,那也比现在光杆司令强。亏得她以前还对随行而来的禁军抱了几分希望,结果和郑桀的手下一对比,高低立现。不懂军事想当然的她太天真了。

  听到她的警告,陈玉再次深深弯腰一礼:“奴婢谨遵殿下教导。”

  ……我看你大有可能阴奉阳违!

  瞪着陈玉的后脑勺,王微觉得他不答应还好,表现得这么温顺乖巧,不用想了,FLAG已经高高竖起。连她都知道手里有兵的重要性,陈玉这家伙贪婪成性,肯定打起了歪脑筋。

  再看陈玉不顺眼,他也是王微手里唯一能掌控动用的底牌,王微叹了口气,还想抢救抢救:“本宫是认真的,眼下我们根基太浅。本宫何尝不想借着这个机会捞一把好处,但还没到时候。你要是出了事,本宫不一定保得住。”

  陈玉虚心接受,连连称是,别提多么的听话了,但王微总觉得他眉宇间带着一股不以为然。看来自己的一番警告他没听进去,唉,这连着多日的风光和吹捧,陈公公也飘了呀。

  见状王微便没有再继续,她和陈玉的“合作”其实十分微妙,建立在一个无比薄弱的基础之上。她在借着身份地位一点一点逼着陈玉后退,显然陈玉对此很不满,所以一直想甩开她单干。如今忽然局势被王微搅乱,他大概已经按捺不住,想去给自己捞一笔上位的本钱。

  这个年代的士兵,远远没有什么为了国家民族的高觉悟,说得难听点,有钱便是娘,跟着谁不是打仗。除了少数从小培养的亲兵,大多数士兵都只是以此来混口饭吃。陈玉手里应该有不少钱,大力撒钱下去总有心动愿意跳槽的。

  理论上确实如此,实际操作……王微没试过,她觉得郑桀他们几个应该不至于那么蠢吧,肯定有千般手段来防止其他人挖自家墙角。要不然郑桀那么大一支军队驻扎在长安城,岂不是早就被人撬光了?

  然而陈玉现在已经什么都听不进去,王微和他只是塑料情谊,乐得见他吃个大亏。好歹他现在脑袋上还顶着个特使的头衔,应该不至于死掉……吧?

  随便敷衍了几句打发了陈玉,看他迫不及待离开的步伐,王微甚是心累,也没兴致继续观赏风景,起身回了含章殿。她匆匆的写了个不具名的小纸条,叫来梅儿,让她亲自将纸条送到李有财手里。

  “记住,一定要是亲自,当面交,待他看了后立刻把纸条收回来毁掉。”

  “是,殿下。”

  梅儿已经为王微执行过不少这种没头没脑的任务,好在她十分识趣,从来不问。天天晚上都要利用镜子考验梅儿忠诚度的王微倒是不担心她反水的问题,挥手示意她赶紧去。

  她到底还是不放心,决心让李有财去盯着陈玉,防止他搞事。

  “唉,人手还是太少不够用啊。”

  即便是这么安排了一番,王微还是有种不祥的预感。可是别说陈玉本来就对她好感度不高,即便是王微把他的忠诚度刷满,他是个大活人,有自己的想法,不可能跟打游戏似的一个口令一个动作。王微一直不遗余力的想要扶持候信,就是抱着跟陈玉打擂台,以此来遏制陈玉的意思。

  但候信虽然聪明也好学,到底太小,跟陈玉不是一个等级。至于其他有能力跟陈玉抗衡的太监……呵呵,基本都在邺城跟着皇帝渣爹。大明宫倒是还有两三个经历过好几朝的老太监,可惜王微好几次语言试探,人家脸上堆笑毕恭毕敬,态度却摆在那里,就是不搭理王微的招揽。

  也是,换成王微也不会傻不愣登的跟着区区一个前途未卜的公主混。

  背着手在书房里踱着步子,纵然王微嘴上不说心里却总是暗暗以自己现代人的身份为傲,眼下还是必须承认一件事。她和陈玉搞搞阴谋诡计见缝插针还行,一说到军事和练兵,他俩半斤八两。搞不好王微比陈玉还强点,起码她看过不少讲述打仗的电影和书籍,知道理论和实践是两码事。

  可陈玉显然是觉得抓抢夺兵权跟宫里搞阴谋差不多,唉,到底是个半文盲,王微以前太高看他了。眼界和经历就在那里摆着,期待一个自小进宫的太监懂这些是她过于强求。

  “还是得拉拢一个在武将那边有人脉懂这方面的人入伙才行……”

  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王微眼前就浮现出了答案——不是正好有个信誓旦旦好像忠心得不得了的萧弗嘛。他完全满足以上两个条件。

  “可是,这么做真的不是正中他的下怀吗?总觉得这家伙挖了个坑等着我去跳。”

  然而自从见面以后他一系列堪称诡异的表现让王微心里总是毛毛的,实在是难以付诸信任。她也曾经试图利用那面镜子挖掘一二,但因为根本没有任何特质性只能漫无目的的瞎问,最后并没问出什么有用的东西。反正萧弗对她没男女之情,似乎从没想过娶她。

  这样一来王微不免感到更加困惑。

  左右为难,王微心不在焉的翻了一上午下面送上的奏折。经过这些日子的刻苦学习加上到底不是真正什么都不懂的傻瓜,对照着从崇文馆搜集来的历年档案资料,王微已经慢慢能看懂一些奏折里所奏之事了。不过因为她看的卷宗记载都不是实时更新,很多都是一两年前的东西,所以即便是自我感觉一些奏折可以批示处理,她还是没敢轻易越俎代庖。

  而且她“秘密”的将本该立刻送去邺城给皇帝批阅的奏折扣下,自己看完了再送走,这件事早就被发现了,只是有陈玉这个“特使”顶在前面,王微打着他的旗号,有能力资格过问的不想多管闲事而已。但王微敢保证,但凡她敢试图代替皇帝批阅做出判断,那些大臣第一个就能跳起来撕了她。

  其实送到王微跟前的奏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把奏折送到皇帝御前。而且很多请示待办的事宜送上来之前就已经交给六部传阅,给出了初步的意见和处理办法。皇帝要做的无非是参考一番,再和中书省商议,正式拟定旨意,交由门下省复核,门下省同意,再交回尚书省具体执行。

  当然,倘若皇帝一意孤行非要坚持,门下省反对了也白反对,皇帝完全可以强行绕过门下省,直接把诏令发往尚书省实施。但门下省几乎彻底被世家大族所掌控,他们在朝廷和地方都党羽众多,联合起来阴奉阳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皇帝拿他们没什么办法。只能好言好语跟门下省商量谈判,直到双方妥协得出一个折中的结果。

  这么看的话,皇帝当得着实憋屈,说好的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呢。

  “哦,对了,那是形容屠龙刀的。”

  王微一本一本的翻阅着堆满桌子的奏折,小声嘀咕。看了这么久她多少看出了点心得体会,只要翻开一本大致浏览下前面几行,就知道到底是真的有情况还是例行公事的歌功颂德。说起来这些大臣官员的习惯很不好,说事就说事吧,非得东拉西扯,借物喻人,文才好的动不动就是一堆华丽形容,王微压根看不懂。

  再加上这个时代的文章书信全部都是竖排,还没有标点符号,最开始王微不习惯的时候只看得两眼发花,头晕目眩。还有大臣们大概是想秀一把书法,貌似这个时代一个人的字迹就是门面,所以奏章里面老老实实用王微看得懂字体写的人不多,很多人写得天马行空,难以辨认,王微只能连蒙带猜。这样一来更是严重拖拉了她的速度。

  这段时间因为皇帝拒绝回长安一事,大臣们疯狂上书,写了无数小论文,看着特有气势,可惜用典故太多大半字王微都不认识。她猜想应该都是劝皇帝赶紧回来的,这类上书都懒得看,直接打包送邺城了。

  她着重看的,都是各地呈送有关民生经济以及军事动向的奏折。好在这些奏折虽然还是有点套路啰嗦,起码干净利落了不少,也没卖弄文采的遣词造句,王微大部分都能看懂。

  唯一让她心烦的在于这类奏折很多都没个具体数据,比如说某某地遭了水患,上面只笼统写着什么“十不存一”,“流民甚广”。但王微想看的是精确到个位数的统计,这是玩猜猜猜呢?

  熟能生巧,看得多了,自然渐渐的也就能认识了,王微好想以皇帝的名义下发一条旨意,即日起所有奏折都必须严格遵循一定的格式,禁止没完没了的废话,三百字以内说清楚事情,超过多少字便打多少板子。涉及数据的不准用模棱两可的说辞,必须真实具体数字。

  更重要的是——

  你们都给我乖乖用正楷啊混蛋!

  时间不知不觉便在这阅读一本又一本奏折里过去了,王微早就知道,真正重要的奏折,六部是不会送到她面前的,给她看的都是些无关轻重的边角料。比如说她从头到尾就没看到过任何一本讲述胡人入侵战况的奏折,关于现在抵抗的军队情况如何,有没有充足的粮草,朝廷到底打算什么时候正式发兵援助,她连根毛都没摸着。知道些零零碎碎的消息,还是收买了几个在前朝伺候大臣们茶水的小内侍,从他们嘴里挖掘,自行归纳总结得出。

  由此可见即便是她一直都表现得很温顺,从没有流露过任何企图干政意图,大臣们还是严防死守的戒备着她。而这件事多半皇帝还知道。

  王微不信皇帝没有在自己身边安插眼线,她很想知道,对于女儿一系列堪称反常的举动,皇帝现在作何感想?反正她表面上还是扮演着一个乖巧听话的好孩子,时不时就派人去给邺城送东西,日常问候请安的书信更是从不间断。至于皇帝信不信,她就懒得管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0页  当前第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1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女主天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