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学霸在秦末_分节阅读_第118节
小说作者:漫愈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28 KB   上传时间:2020-12-23 18:42:28

第140章 思量

  原本历史上被项羽扣下不让归国的还有一个韩王成, 因韩王成命张良护送刘季入关,而张良将这一任务完成得太好了,所以项羽迁怒韩王。

  而如今没了韩王成, 享此殊荣的就只剩下了一个刘季。

  知道范增想杀自己之心不死, 如今自己又出不去咸阳, 即便得了汉中,刘季也完全高兴不起来。

  这次可不是鸿门宴,翻身上马就能一逃了之的, 四十万大军将咸阳围得水泄不通, 没有项羽点头,谁也进不得出不去,可以说因为刘季要了汉中, 范增对他更不放心了。

  “这可如何是好!”刘季在屋内来回踱步, 全然不见前头对着舆图指点江山的壮志豪情, 命都快保不住了,还想着解气个屁啊。

  在生死危机面前, 只要能活着, 他宁可装孙子,现在的刘季甚至后悔自己原先因为不甘心多要了个汉中郡。

  然而纵观刘季的人生经历,那真是如开了挂的男主角一般,每每绝路都能逢遇生机, 每每失败都还能重整旗鼓。

  彭城之战刘季败得多惨,被楚军里三层外三层的团团包围, 逼到了泗水河边,就这么一个插翅难飞、必死无疑的局面, 都能遇到突刮狂风, 而且正正好好是从西北方向刮起的狂风, 席卷着沙石树枝朝着楚军迎面袭去,叫刘季又逃过了一次死劫。

  这次也一样,就在刘季记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的时候,前头砸出去的钱财发挥了作用,有一个美如冠玉的楚军都尉给他出了个主意,说要说服项羽放人其实不难,难的是有范增在旁边,只要把范增引开这事就好办了。

  刘季有一个很难得的优点,只要你能给他出主意,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他都能放下身段请教。

  而那美丈夫也确实是个多智的人,他对项羽道各诸侯王陆续就国,他们也得开始准备了,这劝楚怀王迁都郴州之事,得劳烦范增跑一趟。

  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国都便定在彭城,而如今怀王居彭城,一城岂能容二王,自然得劳烦怀王迁走了,而怀王身份特殊,不可慢待,确实没有比范增更合适的人选了。

  范增自己也知道此事,于是他准备出发了,但临走前也对项羽嘱咐了又嘱咐,万不可放刘季归国。

  然而耳根子软也是项羽的一大特点,范增走了没多久,在项伯的劝说下,项羽还是答应了放刘季入汉。

  正巧这时,处理完韩王后事的张良回到了关中,原本公元前206年四月刘季入汉之时也是张良辞别刘季之时,可如今却是他两的重逢之日。

  刘季见到张良高兴啊,发自肺腑的高兴。

  原本在张良为他下属的短暂时光里他就觉得张良是个人才,后来他在吕家兄弟那里听说了张良的计谋事迹,又经历了这么一段日日头上悬着刀的压抑日子,更觉得张良之才可贵难得。

  张良看着笑呵呵直迎到了府门外的刘季,突然有点怀疑自己原本的判断,若真是他所为,他如何能这么坦荡真诚的迎接自己。

  但是……张良脸上挂起和煦的笑容同刘季见礼,但是除了他还有谁呢,师妹心细如发,若是她出手,不会如此粗糙拙劣。

  其实凶手的手法也说得上很小心谨慎了,刺杀现场没有一点能透露凶手身份的痕迹,射入韩王胸口的箭头也没带任何标识。

  但是现场没有,他从咸阳回去奔丧的路上却发现了不少标识明确的痕迹。

  有士卒打猎时发现的射到树干上的周军箭头,以及沿路偶尔能发现的周军士兵的独特鞋印,还有偶有被荆棘灌木划破挂住的周军士兵的衣料……

  桩桩件件都将此事指向了师妹,而且师妹不止一次表露出想叫他帮她的意思,若是韩王没了他的第一选择也确实是师妹,这样算下来真是有动机有能力有证据,完完全全就是师妹。

  然而再将此事细想想,却有颇多疑点。

  以师妹的思虑周密,她会在派出刺客时便叫人换下周兵的一切着装武器,再者,若韩王死了,而凶手便是师妹,他的选择会是谁呢?

  但这也不排除是师妹反其道而行之的故意为之,毕竟师妹谋略过人。

  张良在来的路上想了很多,他将此事翻来覆去的想了又想,他想到了喜盘点清查时少了的皮甲、军履和箭矢,以喜的身份,若此事真是师妹所为,他不可能不知情,但他那态度,纯粹是就事论事、公事公办的态度,并没有特意说给他听的意思。

  再有,就需要的迫切程度而言,师妹本身就谋略过人,又有霸王一心一意护着,即便没有自己,她也不会艰难到哪里去,相反刘季就不同了,吸引了霸王全部火力的他可以说是步步艰难,哪怕就了国也还是艰难。

  最后,是两人的品性,他没忘了刘季从鸿门宴上逃回来时的情景……

  听着刘季诉苦范增对他的杀意、项羽对他的防备,张良敛眉思考片刻,问道:“那您入了汉中打算如何行事?”

  刘季苦笑,“我还能想着行什么事?只求霸王和范增不再惦记我,我就谢天谢地了。”他现在完全被项羽和范增这一出又一出的弄得没有胆气脾气了。

  张良看着刘季摇头道:“你这样走了,只怕霸王还是不能放心。”

  “唉。”刘季叹气,他也知,尤其这还是特意引开了范增才求来的脱身之机,他就怕等范增回来再同项羽一说,项羽又改了主意,领着大军来追击他。

  “不过,您若真是这样想……”张良缓缓说道:“那我给您出个主意吧。”

  刘季双眸一亮,握住张良的双手,“子房快请说。”

  “您入汉之后,将栈道烧毁,以示天下没有东还之心,既可以防止有人背后袭击,也可以消除霸王的疑心。”

  如今只求能顺利脱身保命的刘季闻计大喜,果然也准备采纳张良的计策。

  等刘季出发时,张良亲自到褒中为他送行也是辞行,刘季不禁诧异的问道:“子房不随我入汉?”

  我为什么要随你入汉呢,张良心中冷笑,自此再无疑虑。

  韩王死了,知晓他和周宁关系的人都会理所当然的认为他会去投奔师妹,怎么,刘季却像是笃定他不会去投奔师妹呢。

  除非……他知道他有必定会舍弃师妹的理由,再没有比师妹杀了他的君主更好的缘由了。

  汉王真是好算计啊!

  汉王既然这么会谋算,又何苦为了区区一个他绕这么大一个圈子,而他若真值得汉王费这么多谋划算计,又为何要随他去偏远荒芜的巴、蜀,做偏安一隅、前途有限的闲臣呢。

  刘季眸子一转,刚惊觉自己失态,便见张良笑了笑,淡声道:“某还有一问题想当面问过周王姬。”

  刘季以为他已经认定了是周宁所为,所以没注意自己的失态,心里松了口气,又拉着张良的手道:“唉,我真是舍不得子房啊。”

  张良笑道:“有缘会再见的。”

  “哈哈哈哈,”刘季大笑,以为张良在暗指等见过了周宁,断绝了关系,便来投奔他,“我相信我和子房的缘分不止如此。”

  张良叫刘季烧的栈道是褒斜道,除了褒斜道外联系关中与汉中的还有子午道、傥骆道、陈仓道和武关道等,只不过褒姒道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所以即便刘季烧了褒斜道,张良还是可以去到汉中的。

  张良站在栈道的一段,看着刘季行过褒斜道,再看着栈道烧起,升起滚滚黑烟。

  在我们再次相见之前,你就好好的待在汉中吧。

  张良深深的看了一眼远处黑烟中并不清晰的汉军身影,转身上了马车,一路往上郡而去。

  张良的计策确实是有效的,项羽一直派人关注着刘季的动向,听闻刘季烧了栈道后,对他大为放心,也不怕亚父回来后,就自己放刘季归国之事不好交代了,于是也开始安心准备自己回彭城之事。

  不是没有人劝项羽都关中,据关中之险而称霸天下,然而项羽言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于是谏言者讽刺项羽道,都说楚人目光短浅,如猕猴戴冠,果真如此。

  项羽大怒,将之下了油锅,其后帮刘季出计引走范增的美丈夫陈平和韩信也有出言相劝,然而怒急的项羽哪里听得进去,于是当刘季的钱财送到陈平那处时,陈平顺水推舟的收了下来,也算给自己留个后路。

  但项羽想要就都彭城也不是没有一点阻难,怀王将前去劝他迁都的范增大骂了一顿,言项羽背信弃义、目无尊上,然而骂了一通后,怀王也识时务,知道不能力敌,还是准备着收拾东西去郴州了。

  与项羽的这丁点麻烦比起来,入汉路上的刘季才是真的惨。

  他带着大军一路翻山越岭,山高路险,常常是走在徒壁悬崖上,周围又人烟稀少,士兵们怨气一日大过一日。

  尤其是刘季用钱财从周宁解散的军队那里接手招揽过来的士卒,如今有了对比,才知道原先在周王姬手下当兵的日子竟是神仙日子。

  人心中有埋怨不满,便忍不住与同样受苦受难的战友说道,于是刘季手下的士卒暗地里都被普及了做周兵的好处。

  不满与怨恨逐日累积,见刘季下令烧了栈道,知归家无望的士兵终于忍不住纷纷逃跑,连将领都跑了几十个。

  刘季一日日听着报告都有些麻木了,跋山涉水,终于到了国都南郑,生死危机解除。

  是夜,刘季见着陌生的山水,看着军中少了许多熟悉的面孔,又听着正在安置住处的士兵们嘈杂中的不满,心中也是攒了一肚子苦水,一个人对月喝酒愁闷,便想寻萧何来说话共饮。

  然而不寻不知道,一寻吓一跳,士卒没有寻到萧何,听人说看到萧何骑着马急匆匆的出城了。

  刘季的手一抖,酒水洒到手背上,整个人瞬时惊出一身的冷汗,萧何可是听过他的壮志豪言的,若是他去告诉了项羽,那……

  “派人去追!立刻去追!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他给我追回来!”

  就在刘季这边上演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经典桥段之时,周宁也终于到达了上郡。

  周宁入主国都高奴时,上郡的百姓并不表现得如何兴奋激动,反而是九原的百姓热泪盈眶。

  有救了,他们有救了!

  匈奴是异族,异族可不把他们当人呐,他们想打便打,想杀便杀,便是他们掳走的亦或是强.暴的女子生下的他们的孩子,他们也当那孩子是杂种、野种。

  总之,九原百姓苦啊,所以再没有哪一处的百姓比九原郡的百姓更期待着周宁的到来、盼望着她的解救。

第141章 收权

  其实周宁也很想收复九原, 解救九原的百姓,奈何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前面——打不过。

  冒顿的控弦之士三十余万不是开玩笑的,更可怕的是他手里真正能弯弓上马的人绝对比他正统的士兵数量要多得多。

  都说门里出身占三分, 生长在马背上的民族对于策马疾驰驾轻就熟, 对于弯弓射击也是男女老幼皆会,几乎全民皆兵,将骑兵的优势占了十成十。

  也不是说匈奴就不可战胜了, 只是, 周宁面对先到上郡的高和黑的请战摇头拒绝, “还需要时间。”

  还需要什么时间?黑急了,“匈奴就没把九原的老百姓当人,烧杀掳掠、奸·淫抢劫,他们是无恶不作, 九原百姓活得比畜生还不如!”起码畜生没有思想,不觉得难堪屈辱。

  “九原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日日夜夜南望盼着王姬至, 好不容易盼来了王姬,却还是要等, 王姬一向讲究以德行为先、以百姓为先, 如此让百姓失望受难, 岂不是违背王姬来上郡戍边的初心。”

  黑一席话说得慷慨激昂, 高一脸严肃的不作声, 周宁往后靠在椅背上,视线淡淡的看着两人。

  分别一年多,大家都有了不小的变化, 两人都黑了壮了, 目色也坚毅了。

  黑是做政委工作的, 原本共情能力就比较强,日日又和士兵们说着她仁义爱民的话,说着他们起事是为了解救百姓、还天下太平的话,可能说着说着就把自己也洗脑了,又因九原的百姓实在太惨,而她的反应又和他预想义愤填膺的不同,或许还有分别的时间太久,他忘了她的脾气,而他手掌二十万大军,也练出了主事的胆气,所以他……“不自觉”的犯上直言了。

  周宁敛眸,嘴角勾起一丝浅笑,目光却极冷清淡漠,她转头看向高,淡声问道:“所以呢,你也是这么认为的?”

  高突然就打了个激灵,急忙低头抱拳道:“臣不敢,只是九原百姓……”

  周宁抬手制止了他继续说下去,只淡声问道:“三大纪律的第一条是什么?”

  高心中一凛,然而不待他回答,周宁已经转头看向了黑,“你是做政委的,应该是最熟悉纪律规矩的,你跟孤说说,三大纪律的第一条是什么?”

  王姬从来待他们亲切和气,从没有这样严肃冷漠、高高在上的同他们说话,黑的脸上泛起一阵难堪的红和知错后怕的白,他咽了口口水,讷讷回道:“一切行动听指挥。”

  “所以,”周宁笑了笑,“你们是想指挥孤?”

  黑身子一颤,膝盖一软就跌跪了下去,过往的记忆全部涌上心间,黑双手连着脑袋一起摆着否认,“不,我,我哪儿敢呀!”

  高两手抱拳,头几乎埋到了腰间,沉声问道:“臣万万不敢。”

  见两人都被吓着了,周宁只垂眸淡声道:“孤不是听不进人言的暴戾昏君,你们有劝谏的权利义务,但也要注意说话的语气态度。”

  “是。”两人连忙应道,同在屋内的喜、彭越、望、盼皆敛眸屏息,半个字不敢多言。

  从来不外露情绪的人一旦发怒总是格外叫人害怕,而且他们几个和黑和高不同,他们是一直跟在周宁身边的,从彭城一路到关中,又从关中一路到上郡。

  王姬做事,有些事是当时看着就觉得厉害,而还有更多的事情却是当时不觉得如何,可事后回想细品,却是越想越害怕。你以为她只是随手落棋,却不知她早已算计到了你想都想不到的许久之后。

  大多数庸人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危险,稍微出众些的能看到一县一城之事,即便是子房先生也只是观一国之事,而王姬她看的是真正的国与国之间的大局。

  不,也不一定,现在只是他们的视线扩宽到了这一处,但王姬的……谁知道呢。

  彭越心里咂舌,然后看向黑的眼神满是不理解,从前那么机灵会抱大腿的人,怎么才分开一年就变傻了呢,王姬做事还用你们指点着急,你怕是不知道关中的刘季日子过得有多憋屈又刺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3页  当前第1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8/15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历史学霸在秦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