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去古代当夫子_分节阅读_第22节
小说作者:魔女小妖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51 KB   上传时间:2021-04-15 19:02:51

  因为是一大早下山的,山道上还冷的很,谢辞渊又紧了紧衣服。

  唉,还是得继续攒声望值,除了玉米土豆,他现在还想要棉花。昨晚上盖的那玩意儿,里面塞得啥玩意儿倒是挺柔软的,就是不保暖。

  明明暖炕都已经在清河郡普及了,怎么归零寺就没有起一座?

  等下了山,阿明赶紧去找了大夫。

  大夫给谢辞渊诊断完,确实是得了风寒,还再三叮嘱,“虽是暮春,可山里到底冷,还是要注意保暖的,现在病邪入体,除了喝药,还得多休息多喝水,不能再劳神了。”

  谢辞渊也想歇一歇的,便点头应了下来。

  拿着药,阿明又去租了一辆马车,回到谢宅,谢辞渊叫林婆婆给妙缘大师收拾一间屋子出来,自己便去休息去了。

  而此时,京城发生的一件事,也叫皇帝震怒。

  谢家,议事厅中,大房二房的人都在,老爷子神情瞧着也很不好。

  谢当检皱着眉头说道:“爹,此事明显是针对我们家,针对渊儿的。”

  老二谢当苟虽说也是大学士,却是个最下等的大学士。老大的大学士是凭本事当上去的,老二就是皇上的一句戏言,但为着君无戏言,便给了个末等大学士。

  谢当苟的政治敏锐度并不深刻,但谢辞渊是他儿子,听闻哥哥这般说,他便抬起头看了过去。

  “此事看起来是宁安侯府那个不学无术的少爷干的,可背后却有刘家人的影子。他们这是拉了程家人当出头鸟,想要试探一下皇上对这新犁的态度。毕竟,渊儿可是凭这个捞着一个爵位了,他们当初……我们虽然没有证据,可……他们是担心渊儿会爬起来啊。”

  一个废了的谢辞渊,皇上再看重谢家,也不会为了他去动黄家和刘家两门重臣。谢家虽简在帝心,可行事却是要看皇上的想法,跟皇上对着干,那也不行。所以当初谢家疯了一样咬了刘家不少人下马,却不曾叫刘家伤筋动骨,此后皇上的态度就很明确:到此为止。

  一个谢家麒麟儿,真正长成之后,能给谢家带去的荣耀,谁也不能推测。虽当时乃是小儿算计,可做成了之后,刘家也觉得这事儿干的挺漂亮。

  而且,做都做了,那就一定不能让谢辞渊再爬起来。

  一个废了的谢辞渊,对于刘家来说,才是最安全的。

  毕竟,他们也不想跟谢家拼的鱼死网破,那对谁都没有好处。

  程家说起来是个侯府,可家中子弟不争气,如今在朝中,最大的官儿,也就是个礼部员外郎,实在是不成气候。刘家人用程家那小纨绔,用的顺手极了。

  程元宝是被家中老太太宠溺大的,天不怕地不怕,看上了一老农的孙女,想要霸占,连带着毁了人家刚刚从衙门领回来的新犁。

  如今这新犁推广,乃是朝廷出银子打造,再分配给下面的县衙,县衙按照村户进行分配。谁知道那老农刚刚领到犁,就出了这事儿。

  他家里本就穷,犁坏了他赔不起,孙女还被人惦记上了,再也没有活头了,老农便想一头撞死算了。

  幸好被救回来了。

  事情是被谢当检发现,然后写了折子上报给皇上知晓的。

  皇上当即震怒,“这是在试探朕呢!”

  确实是在试探皇帝,刘家就是想知道,皇上是真的看重这新犁,还是只是想示好百姓。若是后者,那皇上的目的已经达到,他们背后出手对付谢辞渊,便也不用留手。

  可看皇上反应,刘家人明白了,皇上看重新犁,也看重谢辞渊。

  一定是谢辞渊背地里还干了什么事儿,刘家那老爷子灌了口茶,狠狠的说道:“谢立兰这个老匹夫,倒是有心计的很!故意将自己孙儿送走,远离我们的视线,让所有人都认为谢辞渊废了,他在偷偷的往他头上堆功劳!可真是费尽心机,也不知道谢家的其他儿孙知道了,会不会闹起来。”

  毕竟,世人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

  刘桐规听完之后,眼睛一亮。

  他觉得祖父说的有道理啊,谢辞渊从前也就是读书厉害了点,什么时候能干这么多事儿了?一定是谢家门徒做出来的东西,被谢家那老爷子按在谢辞渊的身上了。

  似乎这么想着,他心里堵着的那口气,才能咽回去。

  刘家老爷子看向自己的长子,说道:“你先去安排一下,安抚安抚程家的蠢货,记住,不要留下什么收尾。”

  吩咐完之后,他便闭目养神了。

  刘家长子领了任务,外面有长随进来,“老爷,打听到了,程元宝被判了三十大板,关押半年。”

  这惩罚看着就不算重,想来程家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反应。

  然而,等他看到安插在程家的人传来的消息,就知道自己大错特错了。只是关押半年而已,程家那老太太竟然就着急的晕过去了!

  “真是一家子蠢货,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他骂完之后,转而一想,“我记得,当初程家抱错的那位大小姐,后来是嫁到了什么地方去的?”

  “爷,是杨河村。”

  “正好,我也打算派人去杨河村瞧瞧,看看那谢辞渊躲在那儿究竟干些什么,让程家的人走一趟刚好,理由都是现成的。”

  “小的这就去办。”

  新犁的推广,出了这个事儿之后,其余蠢蠢欲动的人都收起了爪子,再不敢动手。而那些记录着刘豪育种方法的册子,皇上则是交给了皇庄里的人。

  因为错过了早稻,皇庄此时培育的是晚稻,如今也已经插秧入田。而后面,刘豪对于庄稼的各种护理,谢辞渊也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信传入京城,皇庄上晚稻的种植,全都是按照刘豪的法子进行的。

第032章 忠君爱国

  没过几天, 程芜就收到了京城来信,说是宁安侯府的四少爷有事儿要去一趟中州府,到时候会顺道过来看望她。

  程芜看完就把信给烧了。

  当初发现她是被抱错的, 两家孩子立刻换了回去, 从那以后,她跟宁安侯府也就断了联系。

  都已经这么多年没有联系了, 如今冷不丁收到那边的来信,还说要来看望她, 程芜心里可是一个字儿都不信的。多半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可是她现在没有人脉有也没有权势, 根本无从得知京城那边究竟发生了什么。

  望着正在房间练字的谢东, 程芜的眼神柔和了起来。罢了, 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宁安侯府,听起来多么的光鲜亮丽, 可也就只能唬弄唬弄远处的百姓而已,她在那里生活了十几年,早看出来, 那个地方,连根子都烂掉了。

  家中的子弟, 有一个算一个的, 全都盯着那么丁点儿的财产, 斗的跟乌鸡眼儿似的, 接种姊妹也为了一门好亲事, 为着那么一点儿嫁妆, 下药陷害无所不用其极。

  他们自己感觉良好, 却不知道整个京城都在看他们的笑话。

  算下来,也没有几天,那边的人就该到了。

  程芜不去想那些不高兴的事情, 起身去厨房,将之前煮好的红豆和山药包好,准备给儿子做点儿山药红豆糕吃。

  谢辞渊正在跟妙缘大师讨论庄子的改动细节,同时还有那大水车的一些技术难点。将这些都打通了,才能开始召集匠人,动工。

  连着讨论了好几天,才终于将最终的方案确定下来。当然,因为谢辞渊带病在身,所以基本就是他捧着茶杯泡着枸杞,自己在叨叨叨的说,妙缘大师在那边忙忙碌碌的写写改改。

  看着成品图纸,谢辞渊十分感慨,“大师当真是个人才啊。”

  这效率,这动手能力,这理解能力,放在现代,那就是被许多大公司争抢的人才啊。可惜了,怎么就当和尚去了呢?

  如果他心中所设想的未来蓝图能够实现,而他真的能够在这个时代建起一所综合性大学的话,那妙缘大师就是个现成的老师啊。

  图纸终于确定好了,谢辞渊感觉自己身体也好了不少,又该往家里写写信了。

  一开始给老爷子写信的时候,纯粹就是想要听听老爷子的建议,后面通信你来我往,越来越多,谢辞渊对老爷子的手腕、智慧也越来越佩服。同时,在这种频繁的通信当中,情感不自觉的流露,也培养起了不少祖孙之情。

  谢辞渊不禁想起了自己上辈子,一直到死都在基层。再对比一下老爷子的政治智慧,他觉得,自己一直都在基层,不是没有道理的。

  谢辞渊将自己要建个庄子的事儿在信中详细的写了,信中还将妙缘大师大夸特夸了一通。后面,一个大包裹里面还塞了一根人参,谢辞渊言辞恳切的在信中表达:孙儿如今也能赚银子了,这是孝敬给您的。

  东西不差,但老爷子真不缺这么一根山参。可孙儿这颗心,着实熨帖。

  收到信开始,老爷子这笑就没断过。

  第二天早朝时候,议论完了正事儿,皇上便看着心情甚好的谢立兰,问道:“谢卿今日心情不错。”

  “回皇上,是臣那不争气的孙儿,自己开了个油坊挣了点银两,昨儿个便寄了一根野山参来孝敬我。”说话间,那炫耀的语气,让人想打人。

  皇上就知道,谢辞渊肯定又写信回来了,而且指不定又想要干点儿什么事情。

  下朝之后,皇上就将谢立兰留了下来。

  “谢卿,辞渊信中,定不是表达孝顺那么简单吧?”

  谢立兰从前是很忠君的,可是现在,他心里觉得这皇上有点烦。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皇帝对他家的家信来往这么感兴趣了?

  谢立兰没有将谢辞渊写来的信带在身上,听到皇上问话,便立刻将谢辞渊信中所写的,打算建庄子的事儿向皇上说了。皇上听完之后,果真十分感兴趣。

  “辞渊一看就是个能干大事儿的,这庄子听起来,似乎不小啊。”

  谢立兰立刻警惕起来。

  皇上这话什么意思?猜忌他们了?天高皇帝远,还建那么大庄子,能用来干啥?难道皇上是怀疑他们谢家,用来养私兵?

  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可万万不能叫皇上如此猜测。

  谢立兰正在斟酌用词,想着要怎么回复,便听皇上已经继续说道:“庄子建的大,里面那大型水车若是当真能建起来,可真是百姓之福啊。对了,谢卿,你家辞渊要建庄子,应该需要不少人手吧?”

  “确实需要不少人手。”

  所以皇上这是打算塞人进去?监视辞渊?谢立兰觉得,这样也好,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做事儿,虽说不那么自由,但也容不得旁人泼脏水了。他们谢家也没打算自立为王,所以皇上派人过去盯着,对他们而言,反而是个好事儿。

  正等着皇上安排人手呢,谢立兰手边就被塞了一本奏折,“谢卿你也看看,这是朕昨日收到的,来自边关的折子。”

  这几年边关也不太稳定,常有摩擦发生,尤其到了冬日里,常有人马前来烧杀抢掠,偏偏外敌是马背上的游牧民族,打起仗来十分凶悍,守边的士兵们常有伤亡。

  折子上写的,正是守边大将军宗弃珅递上来的折子,折子上说最近三年,守边军中伤者已有六百多人,这六百多人都是断胳膊断腿的,也是跟随他多年的兵,实在无法眼睁睁看着他们带着残躯回去老家,还要被人看不起。如今厚颜请求皇上,帮忙安置一二。

  宗将军曾是当今圣上的伴读,二人关系十分要好。这折子要是旁人呈上来的,皇上也就直接留中不发了。可偏偏这是宗弃珅呈上来的,他也不能当做没看见。

  可六百多个人,也确实难以安置。这些人全都是在战场上见过血杀过人的,光是想想,就知道必定难以管理。而且这六百多个人,只能妥善养着,这些银子想要从国库出,户部那帮人必定不答应,说不定还会上演一场以头抢地的戏码。

  头疼!

  他的私库不丰,说实话,真的养不起啊。

  原本听谢老头说,他孙子又写信来了,皇上也就是想瞧瞧热闹,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真没有想过什么。结果就听到谢老头说他那个孙子,想要在那青山县建一个超大的庄子。

  重点是超大!功能超多!大型水车!

  这是个大工程啊,得需要不少人吧?

  接着,皇上心里也感叹,这谢辞渊在青山县折腾着折腾着,还把自己折腾有钱了。可真是太有钱了!有钱就能养得起更多的人了,所以……那六百多个人,不就有去处了吗?

  皇上一拍手,决定就做好了。

  谢立兰:……

  不知道孙儿看到那么一大批人的时候,会是什么想法,又会是怎么样的表情。

  对不住了,爷爷给你招麻烦了。

  但若是孙儿真的能妥善安置那些令人敬佩的人,倒也算是功德一件。谢立兰知道兵祸之苦,知道那些冲在前面拼杀的士兵们替他们普通人挡住了什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2页  当前第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11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去古代当夫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