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_分节阅读_第160节
小说作者:谢述宴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67 KB   上传时间:2021-09-05 20:43:13

  苏筝的专题报告就是磁悬浮,他说,“磁悬浮的确有着很前沿的优势,从旧改新难,从无到有,反而更容易。”

  这听上去有些奇怪,但实际上,基建就是的确是这样。

  改建老城,和建立新城,前者要面临更多的阻碍,因为要先推翻,再重建,即便是不推翻,也要在新建的时候,考虑到之前遗留内容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人和物。

  两项交通技术的争论,早就开始了十几年,而现在,只不过又一次摆在了台面上。

  苏筝说,“磁悬浮最好的选择,就是在发达城市——华国的几大城市都有实力和需求去建立这样一条线,成功的把握很大。”

  谢雁赞同他的看法。

  沪城是沿海发达城市,浦东开发起来,为了发展,沪城能建立起一座座跨江大桥,越江隧道,磁悬浮对它来说,并不是一个难题。

  而首都更不用说,这是华国的中心,是华国的代表城市之一。

  最后一个选择,是深城。

  无论这三座城市,哪一个成为最后的磁悬浮实验城,前景都不会太差。

  反而修建高速铁路,是困难重重。

  磁悬浮的目光,在几大城市之间转悠,而高速铁路,需要选择一条更长的,连接多个城市的路线。

第92章 与风同行13

  暑假来了,炎热的锦城时不时会有大雨,但雨来得快也去得快,老天爷像是一个脾气古怪,喜怒无常的老头子。

  好在大雨过后,总有一阵子的空气能让人透口气,不至于太闷热。

  谢雁还是他们的房东,周末的时候三个人会回去住两天,谢雁父母给她准备的房子离学校很近,因此对他们而言,暑假没有“回家”的概念,大多数时间,都放在实验室。

  郑晴和苏筝,原本只是为了让谢雁放心,才学习考上大学,本来只是演一场戏,结果郑晴自己后知后觉地发现,她好像并没有“演”,而是自己渐渐习惯了这种生活状态。

  这种和她的过去,全然不同的状态。

  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有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和同伴一起为完成项目而度过自己的日常。

  累了的时候,就叫上苏筝和谢雁出去玩半天,休息休息。

  刚开始戒烟的时候的确有些不适应,但当时正值高三,高强度的学习让她没有时间去想别的事情,眨眼间两年过去,好像真的就戒了。

  到了快开学的时候,还有别的师兄来加入他们的项目组。

  他们研究的一些成果,申请了专利,但郑晴知道,距离她想要的内容还差得远。

  信息收集,信息处理,根据各种其他条件,进行调控……

  第一个专利申请下来的时候,同伴问她,“小晴,你怎么想到要做这个?”

  “突然出现的一个念头吧。”

  她摇摇头,“我也不知道。”

  虽然这样说,但脑海里依然出现了往日的记忆。

  桃儿在火车站,说,华国的火车站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改进,因为手机和计算机普及的问题,无论是车站和旅客之间的交互,还是车站内部的调控,效率都不高。

  而学了信息工程,她发现原来信息是这么重要。

  信息可以改变人的世界,改变人的出行,饮食,商业模式……

  信息就是一把利剑,而如何使用它,如何控制它,如何让它不伤到自己,却能为自己完成很多的事情,更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主题。

  和另外两个人一起吃饭的时候,郑晴也能听他们两聊车的事情——尤其是轮轨和磁轨的话题,郑晴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

  谢雁和苏筝的进度,超出了陈运飞的意料。

  但久而久之,他也习惯了。

  以后有什么任务,也不给他们定最后日期,反正两个人都会提前以非人类的速度做完的。

  他们也成了为数不多,在大一刚结束就接触项目核心的人,而且总能提出一些很有想法的实验思路。

  周廊教授因为六月大会的事情,忙得很,很久没来实验室,但他却依然定期在看陈运飞的邮件汇报。

  果然,他的眼光没问题!

  因为两个人的加入,实验室的压力小了,进度却快了!这原本应该是骨干人员才能给的实验效果,却在两个新生身上出现。

  这也是为数不多让他感到欣慰的消息——

  因为大会过后,争论还在继续。

  无论是磁轨还是轮轨,两边的人都各退了一步,想用一个实际的工程,先来证明自己。

  而他们之所以退步,是在过去的数年内,在他们这些建设派之外,还有另一种声音——缓建。

  缓建,不是不建,而是推迟延后。

  但从五年前的技术论证开始,周廊就坚定地认为,京沪线的改建刻不容缓。

  和磁轨派的老对手争论了这么久,他也有些理解那些缓建的声音了。

  因为在他们轮轨派看来,磁轨才是应该缓建迟建的!因为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允许现在的华国,将铁轨弃之不顾,直奔磁轨而去。

  缓建派看他们轮轨派,想来也是这样。

  他给陈运飞发了个邮件,告诉他好好准备这次的公开课,他将会在九月底回到学校。

  九月的最后几天,对于牵引力实验室来说,压力不小。

  锦城交大本来就有不少交通行业的专家教授,他们都有各自的经历和学识,属于华国交通行业的顶尖人物,虽然公开课是面向大四的学生,但在专家的旁听下,负责讲课的研究生们压力也不小。

  谢雁和苏筝负责给陈运飞做课程助理。

  “能让你们两给我当助理,”

  陈运飞把资料准备好,感叹道,“感觉非常爽。”

  金童玉女,还都是实验室的顶尖人才,又年轻又好看,两个天才少年给他做绿野,往他左右一站——

  读者们,把排面打在评论区里。

  “师兄也不差,”

  谢雁笑着说,“你研究生还没毕业,不也进了重点实验室吗?”

  公开课从一开始的选题讲课,到现在已经变了形式,因为从大会到现在几个月的时间,磁悬浮的呼声越来越高,而轮轨派也不会轻易放弃给刚进入大四的学生卖安利的机会。

  所以,最后改成了两堂课。

  上一堂课由严教授项目组的黎萧萧主讲,另外两个学弟辅助,陈运飞的课在黎萧萧之后。

  严教授的实验组一直在研究磁悬浮技术,他毕业于苏国的首都动力学院,专业为电力系,毕业后立刻回到百废待兴的华国,参与祖国的建设,现在,他是锦城交大的教授,负责磁悬浮项目。

  列车原本就是随着蒸汽机的诞生而出现的一种交通方式,一开始,火车头总是冒着烟,靠着蒸汽机作为牵引动力,拉动列车在铁轨上前行。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力时代来临。

  黎萧萧声音清晰地介绍道,“蒸汽机火车头的退役,让电力成为了铁路上的新动力宠儿,但电力之后,使用更清洁的动力,让列车时速变得更快的选择出现了——磁悬浮。”

  “国外的磁悬浮研究成果非常多,他们也在关注这一前沿科技,虽然磁悬浮列车出现不过数十年,但却因为各种优良的性能,超快的速度,特殊的牵引力系统等等优势,而成为了研究热点。”

  严教授在国外体验了超快的磁悬浮列车之后,很快认定——未来的超高速列车,只有磁悬浮能够做到,想要和发展的越来越快的飞机等其他交通方式竞争,只有磁悬浮——

  只要技术和环境条件允许,磁悬浮列车的车速甚至可以追上飞机!

  在地面上飞行的列车!

  他向国家申请了“磁悬浮技术研究”的项目课题经费,将争取到的经费,分给华国四个研究小组,同时进行磁悬浮技术的开发。

  其中一个小组,就在锦城交大。

  正因为有这些科研人员的努力,黎萧萧才能在这里向下面坐着的学生和老师们,介绍华国磁悬浮的未来,而这种介绍,并不只是幻想,而是有技术条件支持的可实现的未来。

  “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未来,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交通的发展,交通的速度,就是发展的速度。”

  黎萧萧最后结语道,“华国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而能够满足这种飞跃式的发展速度,只有更快,更高效的列车,在很多行业和科研领域上,我们是在追赶国外的很多国家,但为何不设想一下,有一天我们可以成为别人追赶的对象呢?”

  “这堂课,关于未来,关于磁悬浮,我就讲到这里,感谢大家。”她轻轻鞠躬。

  台下响起了掌声。

  黎萧萧虽然是研究生,但也算比较年轻的,算年龄,比陈运飞还要小一岁,讲课过程中没有怯场,也没有磕磕拌拌出现失误。

  内容全面详实,逻辑清晰,节奏把控的也很好,阐述了国内磁悬浮列车的研究发展情况,也结合华国的实际情况,做了简单论述。

  因为课时的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的讲述,很多内容是点到为止,对于专家们来说,他们不需要太详细的介绍,每个人都对这些理论和数据十分了解,而对于还没有进入实验室参与太多项目内容的大部分大四生来说,算是一次不错的引导。

  说实话,陈运飞的讲课放在后面,有些吃亏,但这不是完全由顺序导致的,而是由两个人所在的不同课题组本身内容决定的。

  黎萧萧前面已经从人类科技发展速度,讲了过去未来,讲了国外国内,最后还展望了一下华国美好的未来。

  可以说,该说的都说完了,升华也升华了,而他在后面,自然不能再把黎萧萧讲过一次的世界铁路交通发展史再来一遍。

  而从发展的速度,列车的速度上来说,轮轨的确打不过磁轨。

  现在华国的火车时速基本在50多公里左右,还是经过一次全国大提速之后的结果,国外的高速列车,或许有两三百的时速,但磁悬浮已经打出了媲美飞机的速度。

  陈运飞:把难字写在了脸上。

  他有些不太确定,走上讲台,深呼了一口气。

  上课铃还没响起,下面的学生和专家,都在讨论刚才黎萧萧说的内容,苏筝给过陈运飞一份磁悬浮的选题报告,的确都如黎萧萧所说,从技术上,能源上,时速上,磁悬浮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而且,国外大多数的磁悬浮都是实现路线,如果华国率先将磁悬浮作为商用投入运行,带飞沿海经济圈,那么在轨道交通这一点上,华国就能从后排,直接逆袭成为第一名。

  而轮轨有什么优势呢?

  简单来说,就是便宜,方便,说便宜,其实也不便宜,只不过比起磁悬浮来说,造价会低一些,要知道京沪线的高速铁路项目一直没有批下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

  京沪线的造价预估在日益提高,现在更是直逼一千亿大关。

  一千个亿,在二十世纪,只为了修一条铁路!

  他总不能上来说,“我们的优势呢,就是比较便宜,修建一条京沪线,造价预估为一个千亿。”

  为了准备这次公开课,他好几天没睡着,把自己原本的备课方案删了又改,最后也没有一个自己满意的内容。

  而陈运飞现在手里拿着的这个讲课方案,是谢雁给他的。

  这样讲,效果真的能好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5页  当前第1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0/1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