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_分节阅读_第98节
小说作者:谢述宴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67 KB   上传时间:2021-09-05 20:43:13

  “喂,老师第一次这么严肃的找我们,你说是什么事儿?”

  苏擎走在谢雁旁边,方斯闻走在前面,学院走廊上没人,办公室很安静。

  谢雁瞥了他一眼,“你方案才交上去几天,就算有事,和方案也脱不了关系。”

  苏擎:“是我们做的太好了,张老师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一定要这个时候同时召见我们?”

  前面的方斯闻:“……”

  他回头,“你就没想过,是方案有问题?”

  “那倒没有,我们三出过问题吗?”

  苏擎摇头,自问自答,“不可能,要出了问题,我第一个把苏擎叫进去打。”

  谢雁幽幽道:“可能现在就是准备把你叫进去打。”

  苏擎:“??”

  推开门,办公室里没别的人,张学书坐在办公桌后,抬头看他们三一眼,神情看不出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他只说,“门关一下。”

  苏擎的目光顿时警惕起来。

  “看什么,我还能吃了你们?”

  方斯闻关上门,三人走到导师面前,乖巧地站成一排。

  “你们有参与,应该也知道,沪城从首座跨江大桥修建成功开始,跨江成为了一个最热的话题,浦东开发的脚步越来越快,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张学书的话让三个人迷惑起来。

  难道是要铺垫一下,再谈他们的方案?

  “一两座跨江大桥满足不了过江的需求,所以,首座跨江大桥的出现,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去年修成了第二座,今年,第三条跨江大桥也在建造的过程中。”

  张学书终于拿出了三人之前交上去的方案。

  苏擎性格急,等不了这慢吞吞,半天没到点子上的对话,“是我们的方案有问题?”

  张学书抬头盯着他。

  饶是向来自信的苏擎,在导师面前,也没有绝对的把握,他被盯得开始怀疑人生,“不能吧,我们花了这么多时间,如果这都能——”

  “你们误会了,”

  张学书忽然笑了一声,叹着气摇头,“刚才你一打断,我是在想说到哪儿了。”

  苏擎/谢雁/方斯闻:“……”

  他拿出另一张通知单,“我是要告诉你们,沪城建设委员会正在公开征集第四座跨江大桥的设计方案。”

  他说,“我原本是准备,把你们的这个方案报上去。”

  方斯闻惊讶:“这么快就征集第四座?”

  苏擎笑着接:“我就说没问题!”

  谢雁没说话,等着张学书继续往下讲。

  因为他说了三个字——原本是。

  这就证明,还有反转。

  果然——

  “但是,有部分老师认为,这个方案的很多内容都过于的大胆,从主跨径到各项技术,都采取了创新的思维,说好听点,叫做创新,说直白些,叫自己给自己出难题。”

  “比如计算软件,要从头开发,焊接技术,从没有人尝试过,为了转拱,还要建设临时的吊塔,对钢材的超高要求,还有诸如——采取斜拉桥,拱桥,悬索桥等复杂的施工工艺等。再来方案的重点,超过世界现有水平的超长跨径,会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

  张学书一口气将这个方案的所有弊端都说了一遍,“结果,不用我说了吧?”

  苏擎不说话了。

  方斯闻也陷入沉默。

  这个方案,是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之余,凭着热情,挑灯夜战,花了无数个日夜做出来的,苏擎有自信这是个绝对亮眼的方案。

  谢雁说,“您说的这些,是弊端,也是优势。”

  她在张学书的目光下,继续道,“计算软件一旦开发出来,将推进钢拱桥的建造技术,且以我们现在的水平,开发计算软件并不是一件难事。”

  “焊接技术和施工工艺,虽然困难,但也不是不可能,如果能成功,将会是世界上单座桥梁采取的工艺最多最复杂的桥,也将会是世界首次使用全焊接技术的钢拱桥。”

  “主跨度超过世界第一——加上前面论述的内容,这座桥,至少能创造十项世界第一。”

  “使用的钢材要求的确很高,为了全焊接技术的实现,要求的钢材中硫含量不能超0007。”

  她说,“但是我相信,华国的工厂有能力研究和生产出超出欧洲标准的钢材。”

  苏擎和方斯闻都看着她。

  苏擎简直要落泪了!

  谢雁平时话不多,但是遇到这种场合,她的嘴巴里就能说出一千个,一万个道理。

  而且,说的也太……到位了!

  “急什么,”

  张学书被三个人的反应逗笑了,“跟护崽子一样,方案,的确是非常棒的方案,我也没说不好啊,只是转述了一下当时其他老师的意见。你们这个方案,在我看来具有前瞻性和挑战性,虽然我们不给推,但是有人推啊。”

  方斯闻想不出来,“除了学校,还有谁能推?”

  谢雁倒是想到了。

  她说,“……林爷爷?”

  “可不是我把方案发给他的,也不是我告诉他,我们不准备推的啊。”张学书的话里有话,“他们市政院和沪城城市建设研究院联合起来,对第四座跨江大桥志在必得。”

  “你们可能想不到,这群人啊,一个比一个喜欢修桥,那方案就和不要时间和精力一样,一个个往外蹦。他们这次联手竞标,就是一定要拿下第四座大桥,你们的方案只是其中一个罢了。”

  张学书给三人透露了一下,“我可是听说,他们正在同时准备钢砼混合斜拉桥、悬索斜拉桥和悬索桥三个方案。”

  悬索斜拉桥都出来了。

  怪不得林铸江会看好这个方案,从之前的方案设计大赛,谢雁就知道,林爷爷的设计思路和她很像。

  都喜欢寻求创新和多技术改良。

  “说是四个方案。”

  谢雁却道,“四个方案之间必然会有比较,我们的方案还有一些劣势,诸如造价比斜拉桥高,用钢量和要求也更高等,到时候,肯定会定出一个主推方案。”

  “在有主推方案的情况下,其他三个方案都只会成为对比的跳板。”

  俗称,方案界的炮灰。

  张学书问,“你是担心,他们把你们的方案要过去,是要当对照组?”

  谢雁看了眼苏擎。

  苏擎:“……?到我发言了?”

  谢雁点头。

  “我对我们有信心!”

  他骄傲道,“凭我们方案的内容,一定能拿下主推。”

  说完,他反应过来。

  “不对,小孩,为什么自吹的时候你就让我来?”

  方斯闻在背后淡淡说:“这还不明显吗。”

  你就长着一张喜欢自吹的脸。

  “对了,还有一件事。”

  三人都准备撤了,张学书又开了个话头。

  此刻,他的脸色又恢复了刚才进门的严肃。

  就是这种严肃和认真,刚才让一向自信的苏擎,都开始怀疑自己。

  现在他才明白,原来张学书的严肃不止针对的他们的方案,而是另一件事。

  “这件事事关重大,对你们来说,非常重要。”

  张学书顿了顿,道,“有人,想找我借你们用一用。”

  “借人?”

  苏擎说,“那就去呗,我们不是也经常跑跨江大桥的设计组吗,哪里需要哪里搬。”

  “和以前不一样,”

  张学书摇头,“这次借人,没有期限,我不知道你们什么时候能回来,而且,我说的回来,是指回沪城。甚至可能,你们连毕业都要留在那里。”

  谢雁虽然只在同舟大学呆了三年,但已经完成了本科学业,论文早就发了好几篇,毕业没有问题,不出意外,会继续在这里读硕士。

  而苏擎和方斯闻,刚刚研一。

  张学书的意思,这一去,少则两三年,多则谁也说不清。

  不是不能回实验室,不能回学校。

  而是不能回沪城。

第62章 此去通途28

  他们之所以留在同舟大学读硕士,原因其实都相同,一是因为同舟大学的结构工程院在华国处于顶尖水平,二,则是因为沪城接连修建的几座跨江大桥,都是挑战世界先进水平的桥梁工程。

  留在这里,既可以从理论上,又可以从实践中学习到知识,积累桥梁设计的相关经验。

  如果没有这几座大桥的经验和锻炼,苏擎他们想设计出这个“彩虹方案”,至少还要好几年。

  苏擎:“到底是谁要借人?”

  “交通运输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5页  当前第9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8/1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