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古代群穿生活_分节阅读_第175节
小说作者:寒小期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36 KB   上传时间:2021-10-20 19:17:49

  “你不知道?”尤桂花一脸震惊的看过来,仿佛赵桂枝说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但赵桂枝是真的不知道。

  她一个学渣,考个三本的大学都差点儿要了她的命。她干嘛要去了解一个在知名院校当教授的亲戚到底教什么?教什么也跟她没关系啊,她不可能去那个学校的,况且她小舅和小舅妈很早以前就只带研究生了。

  尤桂花抱着哇哇大哭还不停窜稀的倒霉孩子,崩溃之中透着冷漠和绝望:“我啊!马哲教授!穿越前我都快当上博士生导师了!……得了,我去换尿布。”

  马哲……

  打扰了!

  赵桂枝瞬间歇了挖墙脚的想法,毕竟赵闰土的人生目标是发财致富,而不是打算让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这个时候,一直静默无声专心看信的刘童生忽的开了口。

  他颤颤巍巍的说:“桂枝,你爸也一起过来了?”

  “对!”赵桂枝想起来了,“他出车祸了,赵泥巴把他撞死了。这些他在信上说了没?”

  “那倒是没有,估计应该是怕叫别人看到了。”

  赵桂枝奇道:“那他在信上说了啥?厚厚的一封信呢。”

  如果是纯毛笔字书写的信,再厚实也没啥好奇怪的。但赵闰土早就在尤菜花的帮助下,折腾出了铅笔来。先不管那玩意儿是否合格,总之是能凑合用的。赵爸就是用那玩意儿写的信,毕竟原身二十年没拿毛笔了,他可能更久。

  厚厚的信封呢,里面不得有五六七八张信纸啊!

  刘童生用一种仿佛已经看透了尘世中的纷纷扰扰,打算离开红尘皈依我佛的表情,看着赵桂枝说道:“告诉你妈,我很好,这辈子都不打算去府城了。”

  说罢,他把手中的信纸轻轻的搁在了桌上,整个人仿佛用飘的,直接走了:“羊驼他娘,把孩子给我,你来招待桂枝。”

  赵桂枝:……

  她还在思考她爸究竟在信里写了什么见鬼的玩意儿,才会让她小舅露出这么一副惨烈的表情来,甚至她的目光都已经落在了小舅放在桌上的信纸上,想着都是自家人,又是她爸写给她小舅的信,所以瞄一眼也不算侵犯隐私权吧?

  结果,随着她小舅那一声唤,一切戛然而止。

  一瞬间,赵桂枝已经想不起来她要偷看信这个事儿了,甚至她都忘了在遥远的府城她有一个爸,满脑子只剩下了那一声“羊驼他娘”……

  已知,小老弟的外号叫二哈,也可以叫二狗子,偶尔也被家里人称之为二傻或者二傻子,以及简称傻。

  那么问题来了。

  “羊驼他娘”指的是她小舅妈,“羊驼”又不是指石二苟,那还能是谁呢?

  因为太过于震惊,赵桂枝瞬间智商飙升,张嘴就是一句灵魂拷问:“你家屎娃子的小名儿叫羊驼啊?”

  仔细想想这名字起得也是挺有道理的。

  只不过,人家羊驼喷的是口水,他是窜稀。

第136章

  这天,赵桂枝离开刘家时,是带着一脸的恍惚的。

  羊驼这个名字实在是过于刺激了,其程度远胜于她哥赵闰土。毕竟,闰土嘛,在不考虑重名的情况下,顶多就是听着有些土,问题还是不大的。哪怕算上重名的影响,最多也就是多了些许搞笑成分,总得来说还是勉强过得去的。

  ……说白了就是羊驼太牛批,让所有的名字都在它面前黯然失色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小羊驼应该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古人了,他大概只会知道自己的名字是来源于某个毛绒绒的动物,并不会知道羊驼还有个奇特的别称。

  幸好孩子不知道。

  等赵桂枝从镇上回到了村里后,接下来就要着手准备离开了。

  江家这边,该做的事情也都做了,而此时又距离七月半太远了,因此就决定顺其自然,最多也就是让江五叔过年前再回来。

  只是没想到,等要准备离开时,又出了幺蛾子。

  这次是江奶奶。

  按照赵桂枝的理解,已故的江爷爷既然是个非常稳重的人,那么江家隐藏得很深的不靠谱基因,就只能来源于江奶奶了。看三郎,再看虎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江奶奶闹着要跟儿子走。

  为此,她还特地想了一句响当当的口号,就叫做:儿子还是小得好。

  对于这个口号,就连先前老娘变着法子作幺都从来没逼逼过一句话的江二伯,这次都忍不住了:“只听说过那些不负责任的男的,喜新厌旧,在富贵以后,抛弃糟糠之妻,没见过还有当娘的还嫌弃儿子太老的。”

  “有你啥事儿?”江奶奶当即怼了上去,“咱们这儿祖祖辈辈的,有让大儿子养老的,也有让幺儿子养老的,就从来没有中不溜丢的啥事儿!老话说得好,阿二头夹扁头,爹不疼娘不爱!”

  江二伯:……

  其他人家的爹娘,就算偏心好了,至少明面上还会装一下,或者就算不装,也不会承认的。就他家这个老娘,其实也没多偏心,就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她不讲理。

  “算了,你们自己商量。”江二伯宣布放弃。

  其实,按照当初江爷爷临终前,分家那会儿的约定,关于江奶奶的养老问题,本来就不用二房来负责。因为江二伯年轻时候就出去外头闯荡了,尽管又苦又累,伤病还不少,但好在确实攒下了不少钱,也在镇上安家落户娶妻生子了。

  也因此,当江家决定分家时,江爷爷想着老大和老三都不容易,这心就难免偏了一些,只将家当给了这俩儿子,留给二儿子的只有一些纪念意义大过于实际意义的老物件。

  当然,江爷爷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分得最多家产的老大必须要赡养江奶奶,老三因为住得近,也要共同承担,并且每年都规定了要给多少米粮。至于老二,因为并不曾从父母处得到太多的东西,只要求他每年至少回村探望一次老母亲,逢年过节送点儿米粮,旁的就不作要求了。

  因为有约定在先,哪怕两年前,江奶奶突然作幺,从大房跑了三房来,那也是这两房之间的问题,跟江二伯关系不大。

  倒是江大伯,自诩当初分家产时得了便宜,如今老母亲又去了三房那头,他便主动自发的送了米粮过去。像去年的秋收、今年的春耕,三房忙不过来时,他也有让儿孙过去帮衬一把。

  总得来说,江家这几房都是客客气气的,也没太计较那些细则问题,毕竟有来有往才能相处得好。

  谁能想到呢?

  几十年前送养出去的江五叔还能回来。

  更没想到的是,江奶奶居然是个喜新厌旧的渣娘,愣是要抛弃其他儿孙,非要跟着小儿子走。

  她还理直气壮的表示:“我让你们帮小五说一门媳妇儿,你们帮了吗?他又说他习惯了府城那边的日子,非要回去,那我要是不跟着,谁督促他娶媳妇儿?不行,我不放心。”

  一旁的大堂嫂忍不住小声逼逼:“丰收一直没娶上媳妇儿,也没见您操心半分。”

  江奶奶听到了啊!她立马扭头瞪眼:“你儿子娶不娶媳妇儿跟我有啥关系?我给我儿子都娶上媳妇儿就行了!”

  本来是行了,这不是又多了个小儿子吗?

  大概是因为江奶奶的气势太足了,再加上她的年岁摆在这里了,大家都认为她是觉得一旦让江五叔离开后,只怕一年到头最多也就只能见一回了,算下来,她阖眼之前还能见几面呢?

  这么一想,大家又不敢再劝了。

  赵桂枝抱着虎脑晒太阳,见场面一时安静得很,就随口说了一句:“那就一起去呗!二郎三郎幼娘都在府城,有啥呢?”

  江父却摇头道:“二郎不是要念书吗?三郎刚成亲,他自己也有事儿要做,再说他那个性子,我也不放心。幼娘就更不用说了,我怎么放心把她奶交给她来照顾?”

  “那不是还有我和三弟妹吗?”

  听她这一说,江父就露出了欲言又止的表情。倒是江母,很不客气的点了出来:“交给你还不如交给幼娘呢!你比三郎还不靠谱!黄氏性子太软和了,再说她才多大?我不放心。”

  赵桂枝:……

  这次不用她觉得了,江母这就是在骂她!

  “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那你到底放心谁呢?大哥大嫂放心吧?”赵桂枝也就这么一说,结果江母就跟故意气她一样,还真的就点了点头,当下她也怒了,“那还不简单!你放心大哥大嫂,就让他俩待在家里,你和爹跟咱们一起走,不就好了?怎么你还不放心自个儿呢?”

  都跟着一起去府城?

  只留下大郎一家四口在家里?

  江母还真就认真思考了这事儿的可行性,最终得出结论,这个可以有!

  比起大郎他们,江母一方面放心不下年迈又爱作幺的婆婆,另一方面三郎也是个不省心的,还有就是二郎和赵桂枝都成亲两年多了,一直没有孩子,也是让她操心的方面。对了,三郎和黄氏去年腊月成的亲,一般新婚夫妻俩都会在成亲的第一年有孩子,万一回头黄氏怀了,跟前一个靠谱的女性长辈都没有,岂不是要糟?

  这么一盘算,好像跟着去府城倒是唯一的解决办法了。

  当下,江母不管赵桂枝了,跑去跟其他人商量这事儿。江父虽然舍不得他的地,但他更不放心老娘,尤其刚认回来的江五叔,瞅着就像是三郎老了以后的样子……

  这简直就是一代出一个不靠谱的!

  嘴上是江奶奶,然后就是江五叔,接下来是江三郎,最后就是虎头了。

  “行!那我跟着一起去!”江父最终拍板决定了。

  这话一出,倒是让江大伯傻了眼。

  “你们的意思是,娘以后跟着你俩过,我呢?你们考虑一下我吧?”

  江二伯还拍着他的肩膀安慰他,提醒他还有自己这个同盟军。但显然,江大伯并没有被这话安慰到,只因为当初分家时,大房非但继承了祖宅,还分得了多数的田产,就连粮食都比三房要多了不少。

  当然,这也是因为当时三房人口比较少的缘故。但不能否认的是,江大伯才是分家的最大获利者。本来,他觉得要承担老母亲的赡养义务,那么多分一点儿也没啥,毕竟他老娘是个爱作幺的。

  可现在呢?现在咋整儿?

  然而,没人搭理他……

  江父拍板之后,就跑去找大郎说事儿了,主要是地头上的事儿,很多都是他在操持的,因此他有很多需要叮嘱的话。江母跟大伯子又没话可说的,她转身就去找了她大嫂,也就是江大伯娘,拜托她得空了帮自家盯着点儿,毕竟薛氏就算再靠谱,要操持家里家外一堆琐事,还要照顾两个孩子,尤其小的那个才一岁多点儿,肯定是需要人偶尔帮衬一把的。

  隔了小半天后,事情都处理完了,至于江大伯的意见则是被完全无视了。

  他气闷的背着手回家去了,想了想又让他媳妇儿拿出一些钱来,兑成银子给老娘带着。甭管三房那头缺不缺钱,他总该是要做些什么的。

  倒是江五叔十分得开心,咧着嘴笑个不停。

  江父既不想看到顶着一张跟自己有着九成相似的脸做出这种可笑的表情来,又好奇他为啥笑成这样。迟疑了一会儿后,他到底还是问了出来。

  谁知,江五叔乐呵呵的告诉他:“我本来两边都舍不得,可我大哥跟我说了,这次回来是探亲,让我一定要记得回去。我又不敢跟他吵吵,只能跟着大侄女走。现在好了,你们都跟着我走了。”

  “你还有个大哥?”江父又不傻,知道他说的肯定不是江大伯,可他依稀记得前些日子询问五弟这些年来的经历时,他明明说他养父母家里只有一个已出嫁很多年的大姐。

  “不是我亲哥,是结拜的大哥。喏,就是大侄女的爹。”

  “大侄女?”江父终于回过神来了,他以前一直是认为这个时不时露出傻乎乎表情的五弟,是搞不清楚亲戚关系。这种情况也挺常见的,很多人无论说了多少遍,永远也弄不清楚侄子和外甥之间的区别。

  因此,江父对于江五叔总是管赵桂枝叫大侄女的做法,归结于弟弟太傻,要对他宽容一些。

  直到这会儿,他才终于把所有的事情都串上了。

  “你说的结拜大哥,就是二十年前你闯大祸撞了的那个人?”

  “对!”

  “那人是桂枝的爹?亲爹?”

  江五叔犹豫了一下,他觉得那不可能是亲爹吧?他又没见过他大哥娶媳妇儿,都没媳妇儿的,哪来的孩子?他只是有些憨,还真就没到痴傻的地步。

  但他的心是偏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8页  当前第1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5/2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古代群穿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